登陆注册
4017400000007

第7章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6)

于是,她的命运相对于她妈妈的命运是一个轮回,她第三次的婚姻相对于前两次婚姻也是一个轮回。

然而,这正如我在《定律五:幸与不幸,是你主动实现的》一文中所说,这个命运的轮回,是这个女子主动实现的。当第三任丈夫不想参与她的轮回时,她主动将他带进了这个轮回,从而把一个从不打女人的男人变成了一个暴力男。

不过,她并非只是在渴望挨打。后来,在对那个学心理学的朋友讲述自己的心理时,她说,用言语刺激丈夫时,她知道自己的想法——我就是要去碰触你的底线,看看你是不是和其他男人一样。如果是,她会在挨打的那一刻有一种带着怨恨的惬意——我早就知道你们男人就是这样子。但如果不是,她认为自己就得救了,终于有一个男人会是她生命中的例外了。

只是,她会一次次地刺激丈夫,一次次地逾越丈夫所能承受的一个又一个底线。最终的结果是,她的生命中不会有例外,一切的确都如她所料——男人都一个样,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这个故事,用我讲的第五个定律——幸与不幸,是你主动实现的——可以给出经典的诠释。再次举这样一个例子,是想特别强调,许多成年人的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并不在别人身上,而在你自己心中。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可惜的是,只有少数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多数人自觉或不自觉地都在别人身上寻找答案。

许多女士不幸嫁给了酒鬼或赌鬼,她们整日为此焦虑,无比渴望丈夫发生改变。然而,许多心理医生发现,一旦她们的丈夫经过心理治疗,酗酒或赌博的情况大大缓解后,这些女士会无比焦虑,她们会做一些微妙的事情,阻止丈夫彻底变得健康。原来,这些女士自我价值感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建立在不断指责并帮助有问题的丈夫上,一旦丈夫真的没有问题了,她们的指责和帮助就都失去了意义,她们因此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做。

其实答案很简单,她们最需要做的,是把焦点从丈夫的身上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来,是反省她们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这经常是“有问题的爸爸(或其他重要的男性亲人)”和“渴望改变爸爸(或其他重要的男性亲人)的小女孩”。假若这个内在关系模式不发生改变,那么这些女士的命运就不会发生改变,她们看似渴望丈夫变成一个健康的好人,但其实只是在渴望这个改变过程而已。丈夫不能彻底变好,丈夫应该永远都有比较重大的问题,这样她才能将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完美地投射到她与丈夫的外在关系上。

怪罪父母是逃避成长责任

受苦,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心理问题,如果深入到其内核看,都有一个共同点:爱的缺失。

然而,受苦只是心理问题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有心理问题的人,几乎必然受过苦,但受苦并不必然导致心理问题。

因为,在受苦的原因和受苦的结果之间,还有一个重要条件:你如何看待自己受过苦这个人生真相。

假若你承认自己的确受过苦,不去扭曲这个人生真相,那么,你就自然而然地会得到解脱。因受苦太多,你也许会有些忧伤,但你不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相反,如果你不承认受苦这个事实,问题就会产生。

无数读者在给我写信时,会问到一个问题:既然你说,心理问题的原因可回溯到童年,回溯到与父母的关系上,那么请问,我怎样才能改变父母?还有少数读者,在明白这一点后,对父母产生了很大的愤怒甚至仇恨情绪,极少数开始不断斥责父母,甚至出现了对父母的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自然是错误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我的文章,除了分析童年对我们心理问题的影响外,也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可以归因于童年,归因于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上,但不要怪罪父母。因为,怪罪是一种逃避,是将已成年的自己的成长责任放到了父母身上。自己不愿意承担自我成长的责任,而只是一味地怪罪父母或其他亲人,这就是一种沉溺性的情绪发泄,没有益处。

渴望改变父母,和怪罪父母一样,都是没有认识到真正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童年时与父母等重要亲人的关系模式,是我们人格的基础,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命运。然而,我们长大后,与父母的现实关系的重要性,就不如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了。

改变别人的努力,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失败。改变父母的努力,一样会有这个结果。并且,即便理想的状况发生,父母的确因你而改变,他们反省自己对我们的教养方式的问题,甚至还向我们道歉。这时,我们会产生深深的感动,并流下激动的眼泪。

但是,过后我们会发现,问题依旧存在。因为,虽然我们与父母的外在关系改变了,但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仍然没有发生重要变化,你的性格还是老样子,那也意味着你的命运一样不会发生改变。

譬如,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小时候,她爸爸常打她妈妈,这种关系模式最终扎根于她的内心,于是她将它复制在自己的三次婚姻中。那么,设想,她的父母改变了,不再发生战争了,甚至非常和谐了,她的婚姻关系模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吗?

显然不会!父母糟糕的关系模式,是她的糟糕的内在关系模式的原因。但她的内在关系模式一旦形成,就具备了独立性,就不再会随着父母关系的变化而自动发生根本性改变。

成年后,我们必须有这个意识,不要再将焦点放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上,不要认为这个外在的关系改变了,自己就得救了。要想得救,我们必须把焦点放到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上。

内心不改变,还会走在老路上

父母不是我们心灵成长的答案,我们自己的外在条件也不是。

一位50多岁的男子,在广东和香港都有公司,两个儿子都在国外留学,他的外在条件够优秀了,但他的自我评价仍然很低。他特别爱养狗,但之所以喜欢上养狗,是因为第一次遛狗时,他一路上赢得了许多关注的目光,以前从不打招呼的邻居跟他打起了招呼,从不注意他的美女开始对他微笑。这种感觉太好了,以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地喜欢上了养狗,现在家里已有多条狗了。

一位50余岁的女士,也是成功人士,她对金钱有一种痴迷。尽管她已不再需要挣钱了,因为她的事业和积蓄足够她和家人过很富足的生活了,但她停不下来,因为一旦停下,她的心就会有空空如也的感觉。这种感觉很不好,而要逃避这种感觉,她发现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拼命工作拼命挣钱,钱不断累积时,她会有一种安全感。

这两个例子表明,很多时候,追求成功的心理机制是一种循环。我们不断地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奋勇前进,但其实只是为了逃避内心的一些受伤感。这个办法看似有效,因为我们奋勇前进的时候,受伤感的确似乎没有了,而成功带来的富足、荣耀和羡慕,也令我们非常享受。

然而,一旦陷入这个循环,我们会发现,我们不能停下来。一旦停下来,一种莫名的受伤感就会袭来,而那些所有外在的荣耀似乎都没有一点力量,可以抵挡这种感受的袭击。

于是,我们宁愿每天都像高速旋转的陀螺一样,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其他所有时间都在拼命忙碌。但这忙碌,只是为了不去面对内心那个无法逃避的受伤感。

许多人失眠,也是因为同一原因。当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时,我们绷得非常紧,内心的东西就被忽略被压制了,但一旦处于放松状态,内心的这些东西就会冒出来,我们就会难受。于是,为了不难受,我们就不放松,但不放松,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睡眠。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于是你会发现,你越努力,越优秀,失眠就越严重。最终,你只好求助于药物,而这也逐渐成为一个恶性循环——你对药物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你需要的药物剂量也越来越大。

对此,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有很好的描述:“先是有孤独,然后又有逃避这份孤独的执着活动,接着这份执着就变得非常重要,它操纵了你整个人,使你无法看清真相。”

好好反省一下,看看你外在的优秀究竟有没有带给你良好的心态。如果没有,那么你一定是将外在条件当成了逃避内在自卑的工具了。如果意识到自己有这个问题,那么请试着对内在自卑做工作,而这个内在的自卑,一定发生在内在关系模式中,一定是因为“内在的小孩”对获得爱与认可没有信心。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

一切自由、一切真理和一切意义都依赖于个人作出并予以实施的选择。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

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童年的关系模式会成为我们内在关系模式,也即人格;

我们不断将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上;

幸与不幸,是我们在内在关系模式的引导下主动完成的;

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这是我在《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中提出的六个定律。这六个定律可以概括成一句话:

我们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但这个过程是在关系中完成的。

自我觉察——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

相对于“成为自己”而言,我似乎更看重“关系”,心灵成长的前五个定律,不管怎么强调“成为自我”,但大部分篇幅还是放在了关系上。我似乎不断在强调,要理解关系,要接受关系的实质,要放下对关系另一方的执着,放下埋藏在潜意识深处的改造别人的梦想……

我为什么不把重点放在“成为自己”上,反而把“关系”当成了重点呢?

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我知道我该如何成为自己,但我不知道你该如何成为自己,这只能由你自己去探索;第二,束缚我们走向成为自己的最大障碍,就是围绕在关系上的迷雾。假若破除了这些迷雾,理解了关系的实质,懂得放下对别人的执着后,对成为自己的渴望自动会浮现出来。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甚至我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在做第二个工作——破除围绕在关系上的迷雾。

关于我们的心理行为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个简单的公式:

B

A——C

A,即Affair(事件);B,即Belief(信念);C,即Consequence(结果)。看起来,事件直接导致我们的行为结果,但其实,这中间由我们的信念做了大量的加工工作。

B可以视为信念,也可以视为一个人格系统,一种对话,即内在关系模式中,“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对话。不管你怎样理解,都不是特别重要,特别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想令自己的人生具有真正的价值,我们必须对B进行深度了解。

同类推荐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故乡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故乡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 商道胡雪岩

    商道胡雪岩

    胡雪岩是一位不折不扣能挑大梁、担责任的大丈夫,他具有非凡的商业智慧。而这种智慧主要有三个显著的特点:讲人脉、懂经营、会处世。讲人脉,表现为他善于交际,在官场、商场都有很多的“朋友”、“贵人”相助,让他不仅左右逢源,还有一个个人才为他所用;懂经营,表现在他有一双敏锐的“火眼金睛”,能把握住市场动向,能知道怎样“借鸡生蛋”、“移花接木”,能知道怎样将生意做大、做活、做精;会处世,表现为他懂得察言观色,能投人所好、急人所急,助人为乐。关于这三点,初看起来很是普通,但如果能同时将它们做到,非得需要一番人生智慧不可,所以堪称经商三绝。
  • 想到是银,做到是金

    想到是银,做到是金

    一个人的思想是一块富饶的土地,你可以让它变成收获硕果的良田,也可以任它成为杂草丛生的荒漠——全看你是否在进行有计划的辛勤耕耘。伟大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语重心长地告诫那些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们:“世界上所有的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经过思考后的产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唯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你可以用智慧或愚蠢的方式运用你的思想,但无论你如何运用它,它都会显示出一定的力量。”
  • 情感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情感名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美丽生活要则(人生高起点)

    美丽生活要则(人生高起点)

    具有不同心态的人从窗口同时向天空望去,结果迥异:有人看到的是暗夜和天空中的乌云,而有人看到的却是暗夜里朦朦的月色和云缝里点点的星光。
热门推荐
  • 春色盈门

    春色盈门

    温婉贤淑,姿色过人的她,从一个人人轻视无名女子成为朱门大户的当家女主人!朱大宅是非多,一颦一笑,皆是算计,勾心斗角,虚情假意,一个都不能少!饶是不争不抢,步步退让,却也会沾得一身血腥!暗潮汹涌的大宅里,波谲云诡的朝堂上,她想要抽身,却是太难太难!且看她一双素手,如何平定大宅风波,为朝堂之上的他出谋划策!
  • 废才狂妃:我家王爷太妖孽

    废才狂妃:我家王爷太妖孽

    一朝涅槃,枭雄重生,她是叶家二房痴傻废柴大小姐,强魂归来,要将算计她的人一一挑落马下。这个小傻子,还真是好运。妖孽王爷天天缠着,她想甩都甩不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光记得爱过你

    时光记得爱过你

    三年前,我姐跟我男朋友的孩子死在我的面前,我姐哭的跟一个泪人一样,声泪涕下的问我为什么,让我要恨就恨她,为什么要这么狠毒的杀了无辜的孩子。所有人都以为是我杀的,但是我没有。我看向了霍钧行,却没曾想他说,“去自首吧!”三年前,我因为过失杀人罪,被他亲手送进监狱。三年后,我出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逃开这里,越远越好。
  • 武道遮天

    武道遮天

    这是个酣畅热血的时代,拥有斗灵阵,便能获得荣耀!一心想出人头地的普通少年,得到一颗可以存储无限能量的水滴石后,一路前进不止!所过之处,皆是一段铿锵有力的热血传奇。
  • 天下之朝花夕拾

    天下之朝花夕拾

    相公出轨,小三上位,分明是受害者的她却被闺蜜背叛,成了人人可欺的盗号贼。在她绝望无助之时,是那个人突然出现,他携着众人将那些欺她辱她之人杀遍。步步惊心。
  • 阿育王譬喻经

    阿育王譬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有大修士

    家有大修士

    人,有时候倒霉起来,喝凉水都能塞牙缝,这不,人在家中睡,祸从天上来啊!
  • 大姐

    大姐

    那年大姐刚满20岁,父亲说:“丫头大了,留不住了,戴上大红花嫁了吧。”大姐便嫁了。待添箱客那天,院子里摆了好多桌子,父亲杀了一口猪两只羊,说把事情要过得光彩体面些。大伙一高兴,有几个家伙就操起了两把二胡和一面小鼓又拉又捶起来。开始拉的是“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接着又拉“我们走在大路上”。后来提壶传酒的人往那几位跟前跑得勤,那几个头一喝大,胆子一正,拉上了“干妹子走路水上漂,不要闪了哥哥的腰……”人群中就有人扯开嗓子吼上了,把小曲子、眉户放开了唱。
  • 照相馆有妖气

    照相馆有妖气

    这是一个能通阴阳的摄影师,这是一家能照生死的照相馆。对于白笙来说,摄影师是个高危行业,他不但会碰到鬼,还会碰到妖……但其实,鬼和妖,都不可怕,最为可怕的,是人。(非恐怖灵异文,偶尔沙雕,介意莫入)
  • 仙夫仙妻

    仙夫仙妻

    他深深的爱着童年的玩伴少女乌鸦,一生都在渴望拥有她,一生都在与她纠缠不清,渴望双宿双飞,然而,在他们的生命中,始终横下了一个她,命运的漩涡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将他们撞开、挤拢……在那黑暗的空间里,他那个人称“烂货”的婶娘,婚前婚后总是想方设法来诱惑他,让他背负了太多的说不清道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