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8600000002

第2章 FBI三段推理——有理可依(1)

推理不能凭想象,证据是开展推理的最基本要素。

FBI的推理是一个严肃的过程

推理无处不在。当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的生活、性格、心理时,我们会在生活中对他进行仔细观察,留意他的一举一动,琢磨他的所说的话,我们会翻看他的博客,查看他的每一篇日记和每一张照片,试图从中找出不一样的东西,并以此为线索推测他是怎样的人。当我们想要顺利完成一项工作,我们会努力捕捉上级口中提及的每一个细节,关注他们讲话时的表情,猜测他们的真实心意,并以此为线索朝着他们期望的方向努力。这些过程,都是一些类似推理的过程,但却不能从严格意义上算作推理的过程。

提到推理,人们最熟悉、最常听说的,便是运用推理进行刑侦破案。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推理小说、动漫和电视剧吸引了大批推理爱好者,书店里,畅销的推理小说前总会聚集许多读者,这些读者中有青少年,有中年人,也有老年人,他们都沉浸在推理小说新奇的构思和缜密的逻辑中无法自拔。早些年,各种以推理破案为题材的动漫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其中“真相只有一个”,“一切谜底都解开了”一类的台词也成为他们平日里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语,还有许多青少年喜欢在生活中模仿动漫人物,学着他们样子和表情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推理。

近几年,各种与破案、侦探有关的推理剧又掀起了一股推理热潮,这些电视剧多来自欧美,或讲述了一起惊天动地的重大案件,或讲述了一位英明神勇的知名探员的生活和工作。相比于那些动漫作品,这些电视剧的情节更加有深度,推理的过程也更加严谨,它们迷住的多是成年人,这些人会一边观剧,一边跟随着剧情发展开动大脑,与剧中的人物一起进行推理,他们视这一过程为享受,因为他们能够在推理的过程中感受到极大的乐趣。另外,一些本对推理没有什么了解和兴趣的人,在观看了这些电视剧后,也会不由得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并开始对推理产生一定的兴趣。

在以案件推理为题材的电视剧中,人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FBI。FBI不但时常出现在美剧中,也会不时出现在许多国产电影中。虽然大多数人对FBI并不怎么了解,只知道它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机关,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无论案件看起来是否严重,一旦有FBI的探员介入其中,便足以说明这是一件大案。

FBI究竟是怎样一个机构?它的主要任务又是什么?FBI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缩写,全称是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成立于1908年,至今已有106年的历史。FBI是一个以调查为主的机构,隶属美国司法部。FBI的特工都经过特殊训练,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那些违反了联邦犯罪法的案件,如各种恐怖活动、贩毒、国际间谍、暴力犯罪等进行调查,收集重要的情报,然后将情报上报给美国的司法部官员或律师,由他们决定接下来的行动。FBI对保护美国的法律不受侵犯,打击来自国外的恐怖组织有着重要意义。

推理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其过程并不像人们在各种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中见到的那样机械化和模式化。没有标志性的出场和亮相,也没有固定的动作,有不少人开始喜欢推理,是因为读过一些推理类的文学作品,或看过一些推理类的影视作品,从中发现了一些共性,便认为自己懂得推理了。还有一些人因为做过大量推理类的测试题,并能够准确地说出这些题的答案,便认为自己善于推理。但事实上,他们只了解了皮毛,而没有碰触到精髓。

推理的过程中涉及许多因素,有表面的,也有隐藏的,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而言,他们的推理中存在许多漏洞,无法经得起严密推敲,一旦遇到真正逻辑思维非常缜密,思路非常清晰、头脑非常清醒、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的人,他们的推理就会失去力量,有时还会被对方误导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即使他们能够恰巧地通过推理得到正确的结论,也只是一些简单的、表面上的东西,那些隐藏在人心深处的原由,是很难发现的。

真正的推理是有逻辑性的,是严谨的、缜密的,而不是想当然的。不可否认,那些资深的FBI探员们拥有聪明的头脑和丰富的经验,能够在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判断,但他们也不会仅仅凭着直觉便能够找到所有的线索,没有人敢在对现场和背景充分了解之前说出完全肯定的判断。FBI在侦查各种案件的时候,会搜索现场,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还会向周围的人调查取证,之后综合所有的人证物证,仔细研究,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很多时候,这是个漫长复杂的过程,甚至十分枯燥乏味,小说和影视作品中那些关于主人公站在现场略作观察沉思,就能在头脑中还原真实场景和经过的情节都是虚构的。

推理,必须要有理可依,而不是凭空想象,哪怕曾经拥有许多相关的经验,也必须与实在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存在于想象的世界里的。那些完美作案和完美破案只是读起来引人入胜,令人激动不已,而事实上,它们并不能真正地应用于现实中,无论严谨程度还是可操作性都不堪推敲。相反,那些读起来不会让人产生多少乐趣,描写手法平实,情节不是很曲折,语言不是很华丽的推理故事,反而更容易发生在真实的生活中。真正的诡计并不一定有多么令人震惊或出奇,但一定都有理可依。

真正能够体现推理过程的案例并不多,于是一些人根据已有的题材自行创作,写出了许多看似属于推理题材的作品。市面上的推理类小说、动漫、电视、电视剧越来越多。然而,并不是所有以推理为题材的作品都从真正意义上属于推理作品。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来源于生活,却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有些所谓的推理不过是在一个完整的事件中设置几个漏洞,比如故意去除一些常识性的线索,或用其他精彩的情节分散读者和观众的注意力,最后再由一个主角将那些缺失的线索一一道出,令人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还有一些所谓的推理类故事,为了突出其新奇性,不让读者和观众太快猜出结局,故意扭转原本正常的逻辑,令人们看过后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所以,想要根据这些作品积累推理能力是不可能的事情。

推理本身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其严肃性不亚于从事一门科学实验。漫无边际的想象和推理看似环环紧扣,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有科学性的推理才能得到有用的结果。若是真正想要提高推理能力,还是需要接受正规的训练和指导,而不是单纯地开发个人的想象力,并依赖所谓的“直觉”对事情进行判断。

FBI的成员接受的训练远远要比人们想象中的复杂得多。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所接受的那些训练与平日里读到的、看到的那些情节有着天差地别。FBI接受的训练是单调的、枯燥的、实际的。严格的训练使他们的头脑越来越清晰,思维越来越严谨。无论是否先天具备超人的智商和情商,都要经历严格的训练和检验,没有一人能够只靠天生对细节的敏感就成为一名合格的FBI探员。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像FBI的成员一样接受到专业的训练,这是肯定的。所以生活中的人们一旦想要训练自己的推理能力,便会找来各种各样的推理故事和训练题,一边看,一边记忆。随着推理热的风靡,各种各样的推理题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有些被印刷成册,摆在书店里,有些被发布到网站上,冠以不同的类别。同样的题,只要换个噱头,就可以在博客、微博、朋友圈等网络媒介中被人们疯转。许多人以为,只要浏览过足够量的推理训练题,自己的推理能力就能提高,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他们忽略了一个现实,市面上许多推理训练题都是由一个基本案例延伸出来的,这些题或是原题的变形,或是人们根据原题重新编造出的题目,那些推理的过程也是作者自己想出来的。

人的大脑在大量接受同样的一种刺激之后,自然会形成一种固化印象,久而久之,这种固化印象就成了人们头脑中的一部分。许多不明所以的人因能够破解各种怪异的题而得意洋洋,却不知自己已经走得越来越偏,离真正的推理越来越远。他们将推理当成了一种有趣的,能够提高自己智商和情商的游戏,忽略了追求真相、得到实在的结论才是推理真正的意义所在。

证据是FBI展开推理的依据

推理不能凭空想象,要依靠证据才能展开,而从何处获得证据往往是令警察们最头疼的事情。证据包括很多种,有人证、物证、证人证言、犯人口供、笔录等。每一种证据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人证有可能遭遇不测,物证可能被销毁,证人可能在胁迫下拒绝作证或作伪证,犯人可能在给过口供之后翻供……虽然所有证据都可能面临不测,但警方还是会在取证的环节付出许多心血,争取得到足够有效的证据,将犯人绳之以法。

有效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获得证言这一难题。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进行有效沟通,才能撬开犯人的嘴,让他们坦白作案经过,提供证据。一旦沟通开展得足够顺利,证据就会在沟通的过程中渐渐浮出水面。即使犯人不肯提供证据,警察也可以从他们的话语中提取到线索。

沟通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与人需要通过沟通来相互了解,将自身的想法传递给其他人,再将其他人的想法收纳到自己的信息库中。通常情况下,人们选择用语言进行沟通,因为语言是最简单明了、最快速的沟通方式。而对于FBI成员来说,沟通的方式并不只有语言表达一种。

在审讯的过程中,语言沟通占主要地位。FBI在审讯时遵循一个原则,对待不同的交谈对象要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比如选择适当的措辞、运用不同的语气等。面对普通的证人,他们的语气会比较平缓;面对嫌疑人,他们的语气则会相对严厉;面对已经确认的犯人,他们的语气则会非常强硬。另外,他们也会根据犯人的特点来决定采用怎样的沟通方式,如果犯人属于强势犯罪分子,对犯下的罪死不悔改,他们会选择能够起到震慑力的“硬语言”;如果对方属于弱势犯罪分子,对自己犯下的罪已有悔悟之心,他们则会选择相对柔和的“软语言”,诱使犯人坦白。

在FBI经典案例中,有一起发生于1972年的教师谋杀案。杀人犯是一名中学老师,他用铁锤杀死了自己的同事后,内心十分悔恨,面对警方的审讯,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责和难过,如果此时,警方使用激烈的语言指责他,他一定会崩溃,彻底放弃自己,一心求死,这样一来,他将不会对自己杀人的经过进行详细说明。警方非常清楚他的内心活动,所以在审讯他时使用了“软语言”,用平缓的问句一次次小心试探他,最后,他的心理防线终于彻底瓦解,怀着极大的悔意将整个事件全盘托出。

在不方便用语言的场合,非语言性的沟通比语言沟通还要重要。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帮助FBI的探员们将信息传递给同伴。探员们掌握着许多非语言性的沟通技巧。他们从不担心非语言性的沟通会影响信息的传递或造成信息泄漏,因为这些沟通方式是所有探员在被正式录用之前都要学习并熟练掌握的,很多手势和眼神只有他们内部的人才懂。一些犯罪分子也会采用非语言性的交流传递信息,这些方式往往比较隐晦,看上去没什么特别,却蕴含着特殊的意义,这就要求探员们具备极强的观察力。走出审讯室,观察力对证据搜索所起的作用会大于沟通能力。

为了抓捕一名毒贩,警方控制了即将与毒贩接头的人,并在接头人的家中设下了埋伏。一部分警察躲在接头人的家里,另一部分警察则藏在楼外,一旦收到信号,就会立刻冲进楼道,封锁住毒贩的所有退路。交易的日子到了,警察们等了快一天都没有见到毒贩的身影,直到傍晚时分,才听见有人敲响接头人的房门。接头人打开门,门外站着一名快递员,手中拿着一封快件,请接头人签收,然后便转身离开了。屋内的一名警察注意到快递员在离开前快速向屋内瞥了一眼,立刻感到不对劲,急忙冲出屋子追赶快递员,并发出信号,最后和埋伏在楼外的警察一起抓住了这名快递员。

警察们在快递员的背包里发现了毒品,通过审讯,假扮快递员的人正是警方要抓捕的毒贩,他曾与接头人商量好,如果一切顺利,接头人会请他进屋,然后进行交易,如果有意外情况,接头人签收完快件后就会让他离开。接头人没有请他进屋时,他便猜到情况有变化,如果他能控制好自己的眼神,或者没有被警察发现他眼神中的变化,他一定能够顺利逃脱。

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犯罪现场中不合理的地方,从而初步推断出案发时大概的情形;某件物品摆放的位置不合理,某件物品沾染了奇怪的颜色,某件物品上有残缺,这些在FBI探员的眼中都是值得研究的线索。如果一间屋子里有特别明显的打斗痕迹,或者只有某件家具上面的遮盖是新的,也会让探员们心生怀疑。

同类推荐
  •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你也许对“心理健康”这个词感到生疏。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谈论和使用“身体健康”这个词语,而很少说“心理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生理上存在着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健康问题。比如说,在日常生活里,许多人都体验过在学习、工作、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许许多多的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人们的心理矛盾、情绪紧张、忧愁苦闷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来自身体内部与外部的刺激,适应能力很差,那么,这些刺激便会成为恶性刺激,损害身心健康,并可导致心理上的失常,甚至会引起心理疾病。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健康”的意义,只着眼于生理上的、身体上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理上的健康。
  •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一个人,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人在遇到有效刺激时,会做出真实的面部反应——微表情!但微表情转瞬即逝,从浮现到消失往往不到1/4秒,经常为人所忽略。微表情不受思维的控制,所以很容易暴露一个人的真实情绪。比如,摸鼻子是撒谎,撇嘴是不屑,嘴唇紧闭是生气……人生就是一场博弈,生活就是一场较量。微表情心理学将帮助你识人、观相、查心,瞬间看穿他人的心理诡计和玄机,直击内心真相,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了解和影响对方,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随着美剧《Lie To Me》的热播,国内微反应丛书陆续出版,微反应正在通过多种媒介与大众接触,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应用微反应。面对大量的潜在读者群体,本书适时推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微反应、学会应用微反应。姜振宇所著《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为狭义微反应(市场销售火爆)。而《我的第一本微反应书》从广义微反应(包含微表情、微动作、微语义三部分内容)着手,结合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知识背景,将广义微反应从生理机制到心理现象,再到外部行为进行详细透彻的讲解。
  • 女人要懂点行为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行为心理学

    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皱眉凝眸……这些行为都是“语言”,聪明的女人总能够通过人的这些行为读懂那些“言外之意”。本书就是通过介绍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内心世界,引导女人充分发掘自身的细心、感知力等天生的性别优势来掌控自己的身体行为语言、读懂他人的行为语言,从而成为生活中善解人意、举止有度的俏佳人。
  • 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本书运用心理学理论,悉心对读者进行心理指导,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养成习惯,掌 控环境,激发潜能;帮助读者修炼心灵,摆脱束 缚,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
热门推荐
  • 诸教决定名义论

    诸教决定名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双生期许

    双生期许

    前世,一场盛宴,两人相识,却因一场阴谋而陨落。今生,一个意外,两人再度相遇,前一世的遗憾,就用这一世来弥补。这一世,他们誓要逆天改命,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宠文不虐)【高中生,更新时间不定但不会弃坑!!!】
  • 憨憨的棉

    憨憨的棉

    那年,我没有考上大学,说起来也不丢人,大学又不是人人都上。我也不是大大咧咧啥也不想的人,可在这件事情上,我真的没想很远。没想很远的,好像也不只是上大学这件事。每每遇到事情,我老跟人家别扭着。我老是弄不明白,是人家对还是我对。好多人都说我认死理。这样的话听得多了,连我自己也觉得我是这样的人。我爸我妈都没上过大学,种了一辈子地。我爸说了,种地咋啦,种地也挺好。现在的年轻人,东奔西跑,这里那里去打工,地都撂荒了。这是三月天的早晨,外面的天青黑。屋后枣树的树杈张开着,像幅水墨画。我就爱看这棵枣树。五岁那年,我爸拿回一棵树苗栽到后院。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白色国王

    白色国王

    何处是战马?何处是骑士?盛宴何在?欢娱何在?哦,锃亮的酒杯!哦,骄傲的王侯!往昔如何消逝,似乎一切从未发生!
  • 自由的半兽人

    自由的半兽人

    意外来到大陆并且变成半兽人的白祖武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断地奋斗。这个世界之中,在人类的掠夺和屠杀之下,半兽人数量极为稀少。白祖武的遭遇让他深深的同情起了这些半兽人,这些半兽人虽然头脑简单,十分好斗,但也淳朴善良。为了半兽人的自由,本是人类的白祖武却不得不与人类为敌,与人类世界展开一场生存大战。
  •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灵修大师,他一生致力引导人们点亮自性之光:认识自我,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自由境界。在本书中,我们撷取克里希那穆提思想中的精粹,在其的引导下深入探讨与心灵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心灵送去一星火种,点亮人类的自性之光。
  • 白露凝,秋水老

    白露凝,秋水老

    北方的秋,天光会缩短距离,并不和人商量。若是睡眠还依着老时间到来,会凭空多出一些昏暗寥落的时光,要用力气去打发才行。街道上流传的林放映爱慕街角报亭老板金枝的故事,也因之增加了许多的想象空间。一日黄昏,我调制奶茶,小芬斜着身子靠在柜台上说,都说金枝姐不喜欢林放映是因为他的沉闷性格呢。我看着小芬姣好的面庞说,芬,我们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要下评判。林放映有丰富的内心,只是人们不知道罢了。说完我给小芬倒茶,一并燃亮电灯,叹道,今天好像天黑得格外早。
  • 制造二次元

    制造二次元

    乔力克从小就有病,具体症状是脑子里有个洞,这个毛病导致他长期逃避现实、白日做梦、耽迷幻想,乃至于沉溺于虚构架空世界的活动之中。万幸的是,他批量制造出的那些白日梦非常有趣,吸引了无数宅男宅女为之疯狂。于是乔力克乘机向全世界大声地发出宣告:我,二次元制造者,打钱!(PS:很喜欢文娱文,可惜都是文抄公,于是想要写一本书中所有作品完全由自己原创的小说;兼为设定党只挖坑不成书的传言辟谣。其实一开始注册书名是《设定党》,但是实在没人看我就改了。)
  • 网游之重生剑神

    网游之重生剑神

    自从重生之后,丁强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究竟要怎么才算活的精彩呢?财富?美女?地位?抑或是其他?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他。直到很久以后,蓦然回首,丁强才发现,原来这些东西,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尽在手中。在那一刻,他才突然明白,原来,他就好像黑暗中的萤火虫那样……那样鲜明、那样出众,那风骚的走位,那淫荡的技术,那神乎其技的操作,让他想不强大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