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2600000007

第7章

拈古

世尊纔生下。乃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云天上天下。惟吾獨尊。雲門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

師云。世尊大似靈龜曳尾。自取喪身之兆。雲門雖則全提正令。也是為他閑事長無明。當時但於地上劃一圓相。就圓相中書箇丁字。復展兩手示之。管取冰消瓦解。

世尊一日陞座。默然而坐。阿難白椎云。請世尊說法。世尊云。會中有二比丘犯律行。我故不說法。阿難以他心通觀二比丘。遂乃遣出。世尊還復默然。阿難又白。適來為二比丘犯律。是二比丘已遣出。世尊何不說法。世尊云。吾誓不為二乘聲聞人說法。便下座。

師云。世尊能挽千鈞之弩。銀山鐵壁。箭箭皆通。阿難雖有隱身之術。殊不覺髑髏後中箭。還有躲得過底麼。

世尊有異學問諸法是常耶。世尊不對。又問諸法是無常耶。亦不對。異學曰。世尊具一切智。何不對我。世尊云。汝之所問。皆為戲論。

師云。異學有言若啞。世尊無語如雷。遮裏見得分明。正是增益戲論。何故。諦聽諦聽。

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處過夏。迦葉欲白槌擯出。纔拈槌。乃見百千萬億文殊。迦葉盡其神力。槌不能舉。世尊遂問迦葉。汝擬擯那箇文殊。迦葉無對。

師云。文殊知底迦葉不知。迦葉知底文殊不知。彼彼不知且置。百千萬億文殊。那箇是真底。

世尊昔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惟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師云。世尊扶頭。迦葉扶尾。直至如今。擡舉不起。莫有共著力者麼。以兩手作扶勢云。也只兀底。

世尊於涅槃會上。以手摩胸。告眾云。汝等善觀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後悔。若謂吾滅度。非吾弟子。若謂吾不滅度。亦非吾弟子。時百萬億眾。悉皆契悟。

師云。黃面瞿曇。四十九年。顛之倒之。橫說豎說。貴圖末後殷勤。殊不知賺他百萬億眾生。令墮在鐵圍山下。無由解脫。

馬大師因僧問。離四句。絕百非。請師直指西來意。師云。我今日勞倦。不能為你說。問取智藏去。僧乃問藏。藏云。何不問和尚。曰和尚教來問。藏云。我今日頭痛。不能為你說。去問取海兄。僧遂問海。海云。我到遮裏却不會。僧回舉似師。師云。藏頭白。海頭黑。

師云。馬師父子一門。非特佛囗蛇心。亦善六韜三略。遮僧若無諸葛孔明之作。管取喪身失命。

僧問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

師云。眾中商量。皆謂心本是佛。佛外無心。故云即心是佛。苦哉苦哉。若作遮般見解。明後日喫鐵棒有分在。既然如是。合作麼生。石壓筍斜出。崖懸花倒生。

百丈和尚。凡參次。有一老人常隨眾聽法。一日眾退。惟老人不退。丈問汝何人也。老人云諾。某甲非人也。於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因學人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對云。不落因果。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貴脫野狐身。遂問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丈云。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作禮云。某甲已脫野狐身。住在山後。敢告和尚乞依亡僧事例。丈令維那白槌告眾。食後送亡僧。大眾言議。一眾皆安。涅槃堂又無病人。何故如是。食後丈自領眾至山後巖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

師云。大眾。前云不落。後云不昧。還有得失也無。若無。因甚有墮有脫。若有。試舉出來分明道看。有麼有麼。總是一隊野狐精。莫怪山僧壓良為賤。

忠國師因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通。肅宗帝命國師試驗。三藏纔見忠。乃禮拜立於右。忠問汝得他心通耶。藏曰。不敢。忠云。汝道老僧即今在甚處。藏曰。和尚是一國之師。何得去西川看競渡船。忠良久再問。汝道老僧即今在甚處。藏曰。和尚是一國之師。何得向天津橋上看弄胡孫。忠第三問。藏良久罔知去處。忠叱云。遮野狐精。他心通在甚麼處。三藏無對。

師云。大小國師。平生伎倆。總被遮胡僧勘破。雖然。賴遇聖君證明。

南泉住庵時。一僧到。泉乃云。某甲上山作務。請齋時作飯自喫了。却送一分來。其僧齋辦自喫了。却將家事一時打破。仍就牀臥。泉伺久不來。遂歸見僧臥。泉亦去一邊臥。僧便起去。泉住後云。我往前住庵時。有箇靈利道者來。直至如今不見。

師云。南泉雖則步步踏實。未免隨人起倒。遮僧縱解飽食高眠。決定不知飯是米做。高峰恁麼告報。設有一字妄虗。永墮拔舌地獄。

趙州因僧遊臺山。凡問一婆云。臺山路向甚處去。婆云。驀直去。僧纔行三五步。婆云。好箇師僧。又與麼去。後有舉似趙州。州云。待我去勘過遮婆子。明日便去。亦如是問。婆亦如是對。州歸謂眾曰。臺山婆子。我為勘破了也。

師云。遮箇公案。若據諸方判斷。趙州勘破婆子。若據高峰點檢將來。正是婆子勘破趙州。畢竟以何為驗。以手指云。驀直去。

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

師云。大小趙州。拈出一粒巴豆子。攪惱衲僧腸肚。設有吞吐得者。亦不免喪身失命。何故。急急如律令。

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云。我在青州作一領布衫重七斤。

師云。趙州一段緜密工夫。風吹不入。雨打不濕。惜乎不解相體裁衣。翻成鈍置。高峰則不然。忽有人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只向他道。我二十年前。曾向遮裏打失一隻眼睛。至今指鹿為馬。大眾。且道與古人相去多少。

甘贄行者開接待。凡有問行者接待不易。者云。譬如餧驢餧馬。瑯琊云。快把飯來。五祖和尚云。願行者長似今日。

師云。瑯琊和尚。美則美矣。只是做造愴忙。不堪供養。五祖和尚。不鑑來風。一鑊淡虀羹。可惜著了許多鹽醋。譬如餧驢餧馬。只向他道。殘羹餿飯。不勞拈出。大眾。且道與古人是同是別。定當得出。日消萬兩黃金。不然。喫水也須防噎。

陸亘大夫問南泉。弟子家中有片石。亦曾坐。亦曾臥。如今欲鐫作佛得麼。泉云。得得。大夫云。莫不得麼。泉云。不得不得。

師云。南泉恁麼祗對。正所謂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也。

大夫嘗問南泉曰。弟子家中。於一瓶內。養得一鵝兒。今來長大。欲出此鵝。且不得打破瓶。亦不得損却鵝。未審和尚有何方便。泉召云。大夫。大夫應諾。泉云。出也。

師云。南泉潦倒。手眼不親。縱饒出得。也是死貨。高峰只向他道。大夫還曾示人麼。纔擬祗對。便與亂棒打出。非特為遮漢脫却鶻臭布衫。要使天下衲僧箇箇解粘去縛。慶快平生。

木平問洛浦。一漚未發時如何。浦云。移舟諳水脈。舉棹別波瀾。平不契。又問盤龍。龍云。移舟不別水。舉棹即迷源。平於此有悟。後雲峰悅和尚云。若於洛浦言下悟去。猶較些子。後來不合向盤龍死水裏浸殺。

師云。若不是悅公。洎合被他瞞却。然雖如是。且道盤龍誵訛在甚處。移舟不別水。舉棹即迷源。

石鞏和尚。凡見僧。以弓架箭示之。一日三平至。鞏云。看箭。三平乃撥開胸云。此是殺人箭。活人箭又作麼生。鞏乃扣弓絃三下。平便作禮。鞏云。三十年架一張弓。兩隻箭。只射得半箇聖人。遂拗折弓箭。

師云。石鞏張弓。傍若無人。三平承箭。弄巧成拙。然雖如是。半箇聖人又作麼生。落花片片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

雪峰在德山作飯頭。一日飯遲。方曬飯巾次。乃見德山自托鉢至法堂前。峰遂問。遮老漢。鐘未鳴。鼓未響。托鉢向甚處去。山便回方丈。峰舉似巖頭。頭云。大小德山。不會末後句。山聞。令侍者喚巖頭去問。汝不肯老僧那。巖遂密啟其意。山乃休去。至明日陞堂。果與尋常不同。巖至僧堂前。撫掌大笑云。且喜得老漢會末後句。他後天下人不柰伊何。雖然如是。也只得三年。

師云。佛祖機緣。古今公案。其中誵訛。無出於此。或謂巖頭智過於師。故有密啟其意。殊不知犯彌天之咎。萬劫遭殃。且道利害在甚麼處。撫掌大笑云。侍者分明記取。三十年後。有人證明。

雪峰示眾云。南山有一條鱉鼻蛇。汝等諸人切須好看。時長慶出云。今日堂中大有人喪身失命。雲門以拄杖攛向峰前作怕勢。後僧舉似玄沙。沙云。須是稜兄始得。然雖如是。我則不然。僧云。和尚作麼生。沙云。用南山作麼。

師云。雪峰和尚。雖慣作竊。爭柰諸子不善參隨。未免一場敗露。至今千載之下。惡聲猶在。

僧問夾山。如何是夾山境。山云。猿抱子歸青嶂裏。鳥銜花落碧巖前。後法眼道。老僧二十年只作境話會。

師云。大眾還會麼。直饒向遮裏會得。見法眼則易。見夾山則難。

僧問投子。如何是十身調御。子下繩牀立。又有問凡聖相去多少。子亦下繩牀立。

師云。一轉語天懸地殊。一轉語言端語的。具眼底試辨看。

聲明三藏。善別音聲。劉大王請玄沙驗之。沙乃將銅火筯敲鐵火爐。問云。是甚麼聲。藏云。銅鐵聲。沙云。大王莫受外國人瞞。

師云。大小玄沙。能所未忘。當時賴遇是劉大王。若撞著箇本分衲僧。管取一場漏逗。

玄沙坐次。見面前地上一點白。指問侍者云。見麼。者云。見。如是三問。如是三對。沙云。你也見。我也見。因甚麼道不會。

師云。大眾。見即見。會即會。無復疑矣。且道遮一點白。決定是箇甚麼。

仙天和尚。因一僧參。擬作禮次。天云。野狐兒。見甚麼了便禮拜。僧云。老禿奴。見甚麼了即便與麼問。天云。苦哉苦哉。仙天今日忘前失後。僧云。要且得時。終不補失。天云。爭不如此。僧云。誰甘。天呵呵笑云。遠之遠矣。僧以目四顧便出。

師云。一問一答。有賓有主。盡謂二俱作家。若據高峰點檢將來。遮僧猶自可。仙天笑殺人。

和安通禪師。因仰山作沙彌時。常喚寂子。與我拈牀子來。仰持至。通云。送舊處著。復問寂子。牀那邊是甚麼。曰無物。遮邊聻。曰無物。通又召寂子。子應諾。通云。去。

師云。潦倒和安。用心不臧。仰山命蹇。為魅所著。山僧恁麼道。也是逆風秉炬。

僧問佛日[弓*丙*弓]禪師。如何是毗盧印。弼云。草鞋踏雪。僧云。學人不會。弼云。步步成跡。

師云。佛日和尚。雖則不負來機。高提祖印。殊不知古篆難明。致令遮僧。遇如不遇。若是高峰則不然。忽有人問如何是毗盧印。但言文不加點。又云學人不會。但云要會作麼。且道與佛日是同是別。

僧問高安澄禪師。舊歲已去。新歲到來。還有不受歲者麼。澄云。作麼生。僧云。恁麼則不受歲也。澄云。城上已吹新歲角。窗前猶點舊年燈。僧云。如何是舊年燈。澄云。臘月三十日。

師云。大小高安。被遮僧隨後一逐。如鼠入牛角相似。直至如今。轉身不得。莫有救得底麼。且待來年。

雪竇和尚示眾云。客從遠方來。遺我徑寸璧。中有四箇字。字字無人識。佛鑑師翁拈云。客從遠方來。遺我徑寸璧。中有四箇字。不必重拈出。

師云。二大老一人說易。一人說難。未免見有偏枯。高峰則不然。客從遠方來。遺我徑寸璧。中有四箇字。字字無平仄。

頌古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一枝花。瞬青蓮目。普視大眾。時百萬人天。惟迦葉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

靈山拈出一枝花。百萬都來是作家。惟有飲光猶未瞥。那堪眼裏又添沙。

世尊昔因文殊至諸佛集處。值諸佛各還本處。惟有一女人近彼佛坐。入於三昧。文殊乃白佛。云何此人得近佛坐。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覺此女。令從三昧起。汝自問之。文殊遶女人三帀。鳴指一下。乃托至梵天。盡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云。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過四十二恒河沙國土。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人定。須臾罔明大士。從地涌出。作禮世尊。勅罔明出。罔明却至女子前鳴指一下。女子於是從定而出。

兩兩成羣罪莫窮。謾將鼠伎逞英雄。當時若作今時世。縱使瞿曇也不中。

達磨大師。一日命門人曰。時將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時有道副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又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祖曰。汝得吾肉。又道育曰。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何當情。祖曰。汝得吾骨。最後慧可大師出禮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乃傳衣付偈。

死欵都來一囗供。情窮理極卒難容。若將皮髓論高下。爭見花開五葉紅。

僧問六祖。黃梅意旨甚麼人得。祖云。會佛法人得。僧云。和尚還得麼。祖云。我不得。僧云。為甚麼不得。祖云。我不會佛法。

祖師不會禪。夫子不識字。棒打石人頭。嚗嚗論實事。

僧問馬大師。離四句。絕百非。請師直指西來意。師云。我今日勞倦。不能為汝說。去問取智藏。僧問藏。藏云。我今日頭疼。不能為汝說。去問取海兄。僧問海。海云。我到遮裏却不會。僧回舉似師。師云。藏頭白。海頭黑。

攢花簇錦絕纖塵。一度拈來一度新。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囗過殘春。

馬大師云。即心是佛。又云。非心非佛。

殺人猶可恕。再犯豈能容。貶向無生國。千聖不知蹤。

藥山久不陞堂。院主白云。大眾久思和尚示誨。山云。打鐘著。時眾方集。藥山便下座歸方丈。院主復白云。和尚許為眾說法。為甚一言不施。山云。經有經師。論有論師。爭怪得老僧。

眉毛罅裏積山嶽。鼻孔中藏師子兒。南北東西無限意。此心能有幾人知。

同类推荐
  • 续焚书

    续焚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窗余稿

    山窗余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宗慧方禅师语录

    超宗慧方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浪迹丛谈

    浪迹丛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扬帆大明

    扬帆大明

    落魄富二代沈崇名横空出世,运筹帷幄短短数载间位置中枢。他是锦衣卫,率领精兵强将专治各种心怀不轨、玩弄阴谋的野心家;他是人间财神爷,莅任海事衙门总督,开海禁通商贸赚尽天下真金白银;他是多情种子,纠缠于武艺高强的小师妹,娇蛮无礼的大小姐,善解人意的清倌人,为父报仇的女刺客之间……有人说,他是心机深沉玩弄权术的奸臣;有人说,他是赤胆忠心一心为国的贤臣。沈崇名笑着说:No,咱只是个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喜欢数银子、爱好泡美女的实在人。风云莫测的官场、神秘狠辣的无为教、凶残自卑的倭寇,喜好打劫的俺答,再加上无敌幸运星主人公,让大明天下热闹非凡。
  • 果然是亲哥

    果然是亲哥

    写了两兄弟的校园生活到毕业后的生活。哥哥叫陈浩,弟弟叫陈晓。记录了他们都日常生活
  • 嫡女毒妻

    嫡女毒妻

    她,本是无忧无虑的将军府嫡小姐,年仅五岁便遭逢生母惨死。母亲一句遗言,锁了她的心,封了她的情,小小孩童冷如寒冰。从此祖母嫌恶渣爹不理继母包藏祸心,异母弟妹更是视她为奴仆。可怜堂堂嫡出大小姐竟连得势丫鬟都不如。求自保,暗习毒经,斗祖母斗继母斗弟妹斗奴仆役……斗斗不息,她想要的只是不被打扰的生活。一朝被逼出阁,她还得斗丈夫公婆斗大伯子小叔子斗妯娌……他,继王妃所出王府三爷,自小被隔母兄长暗害已成家常便饭,险度十六载已是奇迹。本欲以病脱身,却得冲喜新娘,这个冷若冰霜的新娘子很有意思……三爷从此找到了人生新目标……腹黑男VS冰霜女,到底谁丢了谁的心?斗斗不息,谁才是笑到最后之人?
  • 三百千千:三字经

    三百千千:三字经

    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读物,最普及的当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部书在民间简称“三百千千”,是旧时儿童上学必读之书。
  • 兽王·神鹰之城

    兽王·神鹰之城

    宠兽学校的暑假到了。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离开了学校。在邱雷的帮助下,留在学校的兰虎有幸来到了传说中的新人类聚集之地 ——神鹰城。为了凑齐邱雷下学期的学费,两人在神鹰城开始辛苦奔波,兰虎在一个意外的情况下通过考核参加了神鹰城举办的宠兽电子大赛。然而面对来自四面八方,身怀绝技,武功强悍的宠兽战士们,兰虎也只能咬牙坚持。就在宠兽电子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因为兰虎暴露了兽王身份,却意外地引发了另一场危机。潜伏在暗中的敌人虎视眈眈地窥视着 ……
  • 做人与处世

    做人与处世

    这是一本从季羡林的经典作品中,精选出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篇章,汇编而成的文学作品集,收录了多篇入选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的篇目。本书内容包括季羡林对读书、治学与做人的态度,以及自己的经历,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做人之道,字里行间流露出季羡林对学术的真诚与做人的谦逊。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更详细地分享了季羡林的学习方法,给孩子实质性的指导,让孩子的写作能力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心灵受到启迪。
  • 妖恋

    妖恋

    一身青衣,腰间悬挂一支翠绿色的竹笛,俊美的容颜带着几分清高,眉宇间的那颗红痣的滴血的红痣更添一份妖娆。六姐眼里闪过一丝惊艳,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男子,那就是风华绝代。微卷的发丝在风中飞舞,如火精灵在人间降世,竹青看过不少妖,幻化成人时,都是绝色男女,没有想到人界也有这么绝色的女子。
  • 盛宠王妃:王爷请自重

    盛宠王妃:王爷请自重

    前世被凌虐惨死,亲生的孩子被挖去心头血,凤珞歌死不瞑目。今生,她踏血归来,早已无心,曾经所受到煎熬和苦楚她都要一一讨回,让人百倍还之,血债血偿!男人风华绝代,黑眸涟涟绝华:“你救了我,需要什么回报?”她纤纤玉指微勾,眼底尽是肆意:“我要你,如何?”前世她识人不清,含恨而终,今生她谁也不信,却不想,还是坠入了这个男人所设的感情陷阱。
  • 聊斋志异(青少版名著)

    聊斋志异(青少版名著)

    《聊斋志异》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鬼狐花妖的世界,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所以说,它既是一部“搜抉奇怪”、“ 事涉荒幻”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又是作者“触时感事”、“以劝以惩”的孤愤之书。“蒲松龄神鬼狐妖画苍生,驰想天外的志怪,是沧海桑田的人生,人神交往,人鬼交替,人妖转换,花妖狐魅异化为芸芸众生,构成聊斋最和谐的美。《聊斋志异》成为集志怪、神话、寓言于一体的小说宝典。”《聊斋志异》一书,历代多有评议。由于其深度、广度、明晰度都大大超过文学史上的同类作品,所以清代思想家陈廷机称它是“空前绝后之作”。
  • 小熊维尼

    小熊维尼

    他经常自嘲“没脑子”,却总是主意新奇;他最喜欢贪吃蜂蜜,却也时刻关注朋友所需;他时不时犯点小傻,可伙伴们还是喜欢他;他已经86岁“高龄”,却依然活跃在全世界小朋友的心里。他是谁?他就是小熊维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