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0700000010

第10章 胡狼的房间

穆罕默德·华利利第二天清晨6点,天还蒙蒙亮的时候,便来到旅馆接我们。

我们在路边摊档喝了一小杯浓烈的黑咖啡后,便上了一条人迹稀疏但灰尘满天的道路,往位于西边的尼罗河开去。我请华利利绕过梅但(Maydan al-Massallah)广场,因为我想要看一眼坐落在广场的世界上最古老而完整的埃及方尖碑(Egyptian obelisks)。这个石碑是以粉红色的花岗岩做成的,重350吨,高170英尺,为法老色努色勒特一世(Senuseret I,公元前1971~公元前1928年)所建。它原是海里欧波里斯的太阳神殿(Heliopolitan Temple of the Sun)入口处的两个大石碑之一。4000年后的今天,神殿和第二块石碑已完全消失,事实上,海里欧波里斯的古都遗迹也几乎完全消失,原来那些优美的石板等建筑材料,也被几千年来的开罗市民剥夺殆尽,只剩下这一根石柱。

海里欧波里斯(太阳城之意),在《圣经》上的名字为“翁”(On),而在古埃及文中则被称为伊努(Innu),或伊努·梅锐特(Innu Mehret),亦即“柱”或“北之柱”的意思。

那是一块非常神圣的地方,与九个太阳和星座之神都有奇妙的关系。色努色勒特选择这地方来建他的尖塔时,海里欧波里斯便已经是一块历史悠久的土地了。一般相信,基沙以及更遥远的南方古都阿比多斯,都和伊努/海里欧波里斯一样属于“开天辟地”(First Time)——创世时代——土地的一部分。这里就是神圣们开始治理地球时,最先降临的地方。

海里欧波里斯的创世神话中,有不少非常独特而令人感兴趣的地方。根据地方传说,宇宙最初被称为“南”(Nun),是一个黑暗而充满水的虚无之地。慢慢地,从宇宙的大洋(被形容为“没有形状,比最暗的暗夜还要黑暗”)中,升起了一块干燥的土地。太阳神“雷”以自己的化身,创造了亚檀姆(Atum,经常被描绘成一个留着胡髭、拄着木杖的男性)。

天空还没有创造出来。土地已经创立出来了。地球上还没有孩童或爬虫……只有我亚檀姆一个人……没有人与我共同工作……

感到非常孤独的不灭之身亚檀姆,于是创造了两个同样为圣体的子孙:空气与干燥之神“修”(Shu)、湿气之神“太夫纳”(Tefnut):“我使种子进入我的手中。我把它倒入我的口中。我排泄,修显形,我放尿,太夫纳显形。”

尽管出生的方式不怎么荣耀,但修和太夫纳(经常被形容为双胞胎,有时还同时以狮子形象出现)长大以后,结合,并生下了孙辈:土地之神葛布,天空之女神奴特。他们两人也结合,生下四名子女:欧西里斯、爱瑟丝、赛特(Set)和内普特斯(Nepthys),因而完成了海里欧波里斯九神家族。九个神明中的雷、修、葛布、欧西里斯等四神先后统治埃及后,埃及王位便传给了荷罗斯(Horus),和最后一个却统治埃及达3226年之久的指挥之神索斯。

这些人——或者我们称呼他们为生灵,甚至神明——到底是谁?他们只是祭司想象力的产物,还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实体或暗号?这些故事会不会是真实事件,但经过记忆的扭曲而成为神话?或者,这些故事其实为太古传下的符号化讯息,为超越时间,传达给后人而编造出来的?它们会不会是现在才正准备解开的讯息?

这些想法或许听起来很花哨、甚至无稽。不过,令我无法释怀的是,有关爱瑟丝和欧西里斯的神话中,隐藏着许多显然属于海里欧波里斯传统的一部分的岁差运动计算,精确无比。而担负有保护海里欧波里斯(伊努)传统的祭司,在埃及向来以才智兼备著称,不但能预言,而且还精通天文、数学、建筑、魔术等。他们也因为持有一个神圣而强有力的神器——本本(Benben)——而闻名。这些都显示神话的背后应该隐藏着一些我们无法解释的深意。

埃及人将海里欧波里斯称为伊努,亦即“柱”之意,因为根据传统,自古以来便保存于人间的“本本”,最早被保存在一根石柱的顶端。

一般人相信“本本”很早以前便从空中落下人间。但很不幸,“本本”在非常久以前便已遗失,公元前1971年色努色勒特(第十二王朝)即位时,已没有人记得它的样子了。当时人只记得,“本本”是呈金字塔形状,而这份记忆便成为后来所有埃及方尖碑的原型。“本本”也从此成为金字塔型,或在金字塔顶上的石头的意思。从某种象征性意义上来看,“本本”和拉及亚檀姆之间的关系紧密而直接。关于拉及亚檀姆,古代文件上记载道:“你们升高,像本本石一样,到凤凰的宅邸之上……”

凤凰的宅邸指的是海里欧波里斯原始神殿,也就是当初收藏“本本”的地方。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本本”这个神秘的器物,同时也是传说的神鸟凤凰的象征。凤凰之名为贝奴(Bennu),它的出现与消失,被视为与宇宙大周期及世界的崩坏及再生有关。

相同的指纹

早上6点半,车子向海里欧波里斯的郊外移动。我闭上眼睛,尝试在内心描绘出神话“开天辟地”的创世时,太阳神亚檀姆以岛屿之姿,从水之神“南”的洪水中冒出来的景象。

想到这里,我不能不联想到南美安第斯山的古老传说。根据安第斯的传说,文明之神维拉科查,在一场毁灭性洪水之后,从的的喀喀湖中升起。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到欧西里斯的存在。欧西里斯不仅下巴蓄着胡髭,与安第斯文明中的维拉科查及奎扎科特尔外形很相像,而且在埃及的故事中,他也同样为有名的贤君,废止埃及人食人的习俗,教导民众务农、饲养家畜,并将文字、建筑及音乐等介绍给人民,这些地方也都与安第斯的神明功绩相同。

我们很容易便可看出新大陆与旧大陆传统之间的相似之处,却不知应如何阐释这些相似之处。纯属偶然的可能性也有,但更有可能的是,它们同样代表未知的太古文明留下的指纹。不论中美洲的神话、安第斯的神话或埃及的文化中,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指纹。海里欧波里斯的祭司或许将创世纪传播给人民,但是他们的知识又是谁教出来的?这些故事就这么无中生有地出现的吗?还是,故事中的教条和复杂的象征性意义,反映出经过长时间洗练的宗教思想?

果真如此的话,这些思想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我抬头看窗外,发现我们已经离开海里欧波里斯,进入了弯曲狭窄、嘈杂混乱的开罗街道。通过“十月六日大桥”,到达尼罗河西岸后,车子很快便进入了基沙。约莫有15分钟的时间,只见厚实的巨型金字塔一个接一个地从右车窗外晃过,然后汽车便向南转往上埃及的道路,沿着世界最大的尼罗河的南岸疾驶而去,而窗外的景色也从无情的红色沙漠一转而成为一排排绿色枣椰树与田地。

古埃及人一切的世俗及宗教生活,都受到海里欧波里斯的祭司和他们的思考、想法的影响。然而,这些祭司又受到谁的影响呢?他们的思想观念,是从埃及本地发展出来的,还是从外地传进尼罗河谷的?我们应该从埃及人和海里欧波里斯的传统中,为这些问题找到明确的答案。海里欧波里斯所有的智慧,有人说都来自于传统,而那些传统正是神明传承给埃及人的遗产。

神明的礼物?

汽车驶离大金字塔约10英里左右,我们离开干道,进入沙卡拉古迹区。耸立于沙漠边缘的这个古迹区的重心,为第三王朝的法老宙赛所建立的“阶梯金字塔”。庄严肃穆的阶梯金字塔共有6层,高60米,四周有优雅的围墙,完成于公元前2650年左右,被考古学者认定为人类最古老的巨石建筑物。根据传统的说法,建筑此金字塔的是海里欧波里斯的一位祭司“魔术巨匠”(Great of Magic)英荷特普(Imhotep)。英荷特普还有许多其他的称号,包括贤者、魔术师、天文学家、医者等。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还会对阶梯金字塔有更详细的叙述,不过在这里,这一次我造访的目的并非参观阶梯金字塔,而是要进入附近另外一个由第五王朝乌纳斯(Unas)法老王所建的金字塔,并花一点时间进入它的地下墓窖中。乌纳斯王统治埃及的时间为公元前2356年到2323年。其实,我已造访过乌纳斯金字塔好几次,并且对它从天花板到地板的墙壁上,雕满了的金字塔经文(Pyramid Text)相当熟悉。金字书写而成,上面记载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思想。因为金字塔经文的存在,使得第五王朝的金字塔,与沉默无言的第四王朝金字塔形成强烈的对比。

第五、第六王朝所建的金字塔中的经文,正是这两个朝代(公元前2465~公元前2152年)最大的特色之一,其中有一部分,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由海里欧波里斯的祭司撰写而成;另外一部分,则应为一些祭司从王朝时代开始以前的先人手上传承下来的。我对这一部分特别感兴趣,并于这一次造访前的好几个月便着手研究。我感觉很有趣——同时也有一点迷惑的是:19世纪的法国考古学家们,几乎就像被“开路者”神明指点一般,打开金字塔后,便直接进入了这间有金字塔经文的秘密房间。根据相当可信的资料显示,一个参与沙卡拉考古挖掘行动的埃及工头,有一晚彻夜未眠,天亮左右,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被摧毁的金字塔旁,一头琥珀色眼睛在闪烁发光的胡狼,站在他面前:

那动物简直就在嘲笑人类观察者……并邀请这个表情困惑的男人来追逐它。胡狼缓慢地往金字塔的北面行进了一会儿后,刚停住脚步一会儿,突然就消失在一个洞穴中了。这位好奇的阿拉伯人决定要一探究竟。他随着胡狼,也钻进那狭小的黑洞,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房间。

提起手上的光源,这工人发现整个房间的墙壁,从头到脚,都是象形文字的碑文,而那些在坚硬的石灰岩壁上的文字雕刻,不但手工精致,旁边还嵌有土耳其玉和黄金。

今天,要进入乌纳斯金字塔中雕满象形文字的地下室,必须从北面入口,并通过一条冗长的下坡走廊才能到达。这条长廊是法国的考古小组,在那埃及工头的惊人发现后所挖掘出来的道路。地下室其实有两个长方形的房间,中间的隔间上,开有一个相当矮的出入口。两个房间的屋顶都采用山形墙构造,上面画着无数的星星。将身体尽量缩成一团,通过长廊,桑莎和我先进入了地下室的第一个房间,再通过小出入口,进入了第二个房间。一眼望去,便知道这是典型的墓窖。乌纳斯王硕大的黑花岗岩石棺,就置放于这房间的西端,而墙壁上的金字塔经文,好像在夸示法老的存在一般,包围着整个房间。

面对着满壁的雕刻,我感到这些象形文字,在直接对我们说话(而不像大金字塔,通过朴素的墙壁、谜样的数字拼图传达意思)。但是,它们到底在说些什么?我知道,就某种程度来说,这要看我们用的是哪一种翻译版本。金字塔经文因为使用了太多古代的字眼,和引用了许多一般并不熟悉的神话,使得学者们不得不用大量的“猜功”来解读它们。不过,大部分的人都同意,伦敦大学古埃及语言学教授佛克纳(R.O.Fnulkner,已过世)的翻译本最为权威。

佛克纳的译文,我曾逐行仔细研究过。他形容金字塔经文为“现存资料中,对古埃及宗教及葬仪保存最完整的文件。而且,这种文件最值得信赖,是研究埃及宗教的学者最基本的资料……”。至于(如大多数学者都同意的)为什么这些资料这么重要,则是因为那是连接人类记忆力所及的最近的过去,以及人类已经逐渐遗忘的遥远过去之间,惟一的开放道路:

“这些碑文,对已失落的世界的思考与语言的记录虽然已经模糊不清,却清楚地告诉在现代的我们,在遥远的过去,那些生活在史前的人们,他们的思考和浯言仍然保留在这块土地上……一直到现代的我们能完全理解为止。”

我们不能不同意这种感觉:经文显然传达的是一个已经失落的世界的模样。但是这令我感到困惑:那个失落的世界中居住的不是野蛮人(一般人听到史前,便联想到野蛮人),而是一些精通宇宙科学的男男女女。总体来看,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解释这件事:金字塔经文中,有相当成分的原始要素,但另一方面,它也有许多高深的法则与观念。我每次沉浸于这些古埃及学者所称的“古代咒语”时,都不能不被从那一层层阻碍理解的厚壁的背后隐约传来的高度知性所感动,并提醒自己,那绝对不是原始野蛮的“史前人”应该会有的复杂思考与概念。换句话说,金字塔经文通过象形文字的媒介,就如同大金字塔通过建筑的媒介,传达给后人一个令人震撼的印象:

史前人拥有并知道如何使用高度的技术。但以现代人的常理,我们推定,太古时代的人类绝对不可能有高度的技术水准……

同类推荐
  • 掌控者2:惩戒

    掌控者2:惩戒

    重案接二连三地发生,作案过程精致而残忍,凶手却似乎无迹可寻。华生、戴猛和老姜作为微反应专家临危受命,在监控与审讯中追寻蛛丝马迹。尸检、监控、易容、追踪与反追踪、审讯与反审讯、爱情、低劣的人性、阴狠的布局、内鬼的识破……案情一再反转,真相渐露时线索突然被掐断,老姜遇害濒于失明,华生毅然投入敌营……这本书不只是悬疑!作者多年来参与研究及办理公安口主管的刑事案件、纪委和反贪局主管的职务犯罪案件,给国内大量司法机关的一线侦查人员讲课交流,丰厚的积累与经验成就了独特的《掌控者》系列。
  • 爱情树

    爱情树

    左星荣和冷娟初中的时候是同班同学。左星荣是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男孩,学习成绩一般,也没有什么爱好和特长,在班上属于很不起眼的那一种类型,但身体略显单薄的他眉宇间却透着一股坚毅和执着。而冷娟却正好相反,她活泼可爱,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特别迷人,声音美妙动听,就仿佛清脆的百灵鸟的歌声般动人心弦。她不仅学习名列前茅,而且还是班里的文体委员,才华横溢。那时,班上有很多男生都喜欢冷娟,有些甚至鼓足勇气去追求,但都屡屡碰壁。因为冷娟觉得现在谈这些东西还为时过早。虽然如此,她还是期待能有一份美好而又轰轰烈烈的爱情垂青于她。
  •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神灵奇踪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神灵奇踪

    中国古代的白话小说,起源于隋唐时期出现的“说话”(即讲故事)和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讲(讲宗教故事)。到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加,适应...
  • 汾州杏花传天涯

    汾州杏花传天涯

    杏花村位于汾阳城区东北面15公里处,“村”前是国道,“村”后不远就是高速公路,距省会太原90公里,东与平遥古城为邻,南与介休绵山毗连。环境优雅,四通八达。杏花村酿酒历史悠久深远,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汾酒和竹叶青两个国家名酒的企业。如果说天地不老,那么汾州杏花村与人间佳酿则已凝成一种新的永恒。如果说生命之树常青,那么杏花村与老白汾则永远是世人的美好憧憬。据说我国现有19个地方名叫“杏花村”,其中以6个“杏花村”比较有名。
  • 外滩里十八号(贰)

    外滩里十八号(贰)

    外滩里是上海南市方浜路上的一条弄堂;外滩里十八号是弄堂里的一栋石库门。郑二白,他在方浜路上开了一间中医诊所;关壹红,这位落魄的千金大小姐下嫁给了郑二白。茅捷所著的《外滩里十八号(2)》讲述的就是这对老夫少妻的奇葩故事。外滩里十八号里头住着一群小市民,有拉黄包车的、炸油条的、贩菜的底层百姓,也有开诊所的中医、办报的亭子间文人,他们把“狗洞能钻、龙门能跃”的生存哲学发挥到了极致……
热门推荐
  • 暗流之争

    暗流之争

    魔种入侵,长安城风起云涌;英雄齐聚,试问谁力挽狂澜?
  •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这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该书以发生在663年的白江口海战为切入点,以边缘史料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梳理中日海战史,并着重介绍了白江口海战爆发前朝鲜半岛三国、中国、日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渊源,文风活跃,内容有趣,知识点丰富,有助于普通读者了解历史上的中日战争关系以及朝鲜半岛历史。
  • 司马王朝的黄金段位

    司马王朝的黄金段位

    本书属于历史小说,也是一部对司马王朝未能支持长久的一种幻想型弥补。如果抛却“义”为前提的儒家思想,晋朝无疑是一个“努力者”的传奇。不过历史没有如果,无法改变。
  • 唤醒大脑的巨人

    唤醒大脑的巨人

    人的八种智能的潜力十分巨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在学校里常用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考核学生。学者们对事业成功者的研究发现:事业成功者大多是右脑功能较强者,右半脑起着控制行为、产生情感、艺术欣赏的作用。是发明创造的源泉。甚至有人提出:“人脑有80%的潜能为开发.而开发的重点是右脑。”只有左右脑平衡、沟通和互补,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人脑的潜能,左右脑功能开发得都比较好的人是最聪明的人。
  • 重生之王爷追妻忙

    重生之王爷追妻忙

    她,月凌雪,月府的嫡长女,风华正茂,却被灰尘蒙了双眼,妹妹陷害,夫君信之,棍仗胎儿,受尽侮辱含恨而死。一朝重生,誓不与人为善,继母伪善,妹妹陷害,渣男阴谋再现。她美眸含笑,双手染毒,将她们打入万丈深渊。但是谁来告诉她,她身边这个天真无邪的小傻瓜,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只腹黑的狐狸?
  • 鼓掌绝尘

    鼓掌绝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曾国藩家书(精粹)

    曾国藩家书(精粹)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同治时封侯爵,世袭。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中兴名臣”之一,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有《曾国藩家书》传世,是研究其人及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资料。本书以清光绪三年的《曾文正公全集》为底本,从一千余万字的“全集”中选取了172篇对后世影响最深远、最能体现曾国藩思想精髓的“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养生之道八个方面。为便于读者深刻领会曾国藩思想的精髓,我们将每封书信的重要文字和名言警句摘录于标题之下,不仅美观,而且方便记忆。
  • 娇妻太萌:慕少放肆撩

    娇妻太萌:慕少放肆撩

    BOOS夫人跟打架了,阿卓哆哆嗦嗦的说“什么”她跟人打架了,那你来告诉我干什么?还不去帮忙?走!慕容轩拿起自己的外套就往外走,上了车一直开到那家咖啡店的门。打开车们迈开他那笔直的长腿,刚进店里就看见……
  • 英语诵读文萃Ⅰ

    英语诵读文萃Ⅰ

    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不尽相同。在每个孩子的眼里,父亲则是永远的英雄。父爱如山,托起孩子的一生;父爱如灯,照亮孩子的一生。
  • 无路可逃

    无路可逃

    长平市大哥老虎,八年前因为替朋友扛事,蹲了八年大牢,出来后物是人非,自己的地盘被新崛起的赵四和沈青勇瓜分了,而因为之前与沈青勇争夺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