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0700000008

第8章 造物之神(1)

虽然前一日夜半才攀上大金字塔的顶端,但是第二天,在炽热的阳光下走近它时,我不但丝毫没有胜利感,反觉得自己犹若一只站在庙堂门口微渺的蚂蚁,以一时血肉之身,面对那永远壮丽伟大的殿堂。我有个感觉,这座大金字塔将永远坐落在这块土地。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Diodorus Siculus)在公元前1世纪时便说过,金字塔“不知道是何方神圣,赋予它形体,将它置放于这沙地上,它将屹立不动,直至永远”。而他所谓的“何方神圣”,如果不是埃及人世世代代所认为的胡夫王的话,到底会是谁呢?

12小时内,我第二次提起脚步,再度攀爬大金字塔。在日光下,耸立于眼前的岩块穿透地质学的时间,完全无视人类时间的洗礼,显得庄严而恐怖。还好,这次只需要爬上6层石块的高度,而且还是现代的楼梯,便来到了“玛门穴”,也就是今天一般进出大金字塔的主要入口。

公元9世纪玛门来此探险并没有发现大金字塔真正的入口,其实就在从玛门穴再往上10层石块左右,离地表55英尺,约从南北主轴往东24英尺的地方。这个以巨大的石灰岩石块,用山形墙的砌法保护住的入口下方,便是一条26度31分23秒的下坡道。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条通道长和高分别只有3英尺5英寸和3英尺11英寸,但是宽度却有12英尺,而臣地板的厚度足足有33英寸,上方的天花石板的厚度更达8英尺6英寸。

这类奇妙的建筑构造,在大金字塔中随处可见,构造之复杂令人难以相信,而用途更令人难以理解。我们无法得知,如此大块的石砖,是如何安装上去的,更不知道以当时的工程技术,埃及人是如何能够做到将石块与石块,以最精密的角度结合的(读者或许已经发现,下坡道的26度角是一种刻意的设定,塔内几乎所有的下坡通道都是这种设计)。更没有人知道,以这么细腻的方式施工,目的到底何在。

不灭的明灯

从玛门穴入口进入金字塔,感觉极不自然,就好像尝试从山脉旁边,横向进入一座山一样,缺乏一种深思熟虑的几何美感和意图性的目的感。而且更糟糕的是,从玛门穴进入,走进那黑暗而丑陋的水平通道时,只见四周满目疮痍,都是当年玛门容许他的阿拉伯工人,用火烧、用醋泼、用锤子敲、用锯子锯,极尽破坏能事,把这条路开出来的痕迹。

开墓工人粗暴的行为当然是野蛮而不可原谅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当初设计金字塔,难道不是在引诱智慧高超、好奇心旺盛的后代人,为解开不解之谜而前来探险的吗?我们可以这么想:如果你是一个法老,希望死后身体能够永世保存,不受损伤的话,你会选择(一)对自己和以后世世代代大肆宣传,让他们知道你被埋葬的地方,还是(二)选择一个秘密、无人知道的地点,绝不告诉别人,而别人也没有办法找到?

答案很明显,当然是后者。大多数古代埃及的法老王也都选择了后者。

那么,如果大金字塔真的是王墓的话,为什么要造得如此恢弘荣显?何以要造成这么一个面积13英亩、高500英尺的大塔?或者,我们可以试问,如果目的只是在保护、隐藏胡夫的遗体的话,何以要把金字塔设计成如此引人注目与遐思,而且不论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下,都未曾停止地蛊惑着盗墓者、探险家不顾一切地设法闯入呢?

建筑大金字塔的建筑家、石工、测量师、技师才气横溢,不可能不注意到此最基本的人类心理。金字塔集合了工作者强烈的企图心,卓越的技术与美感,深沉的观察力,与对象征符号及形式的理解。因此,他们即使在那久远的过去,必定也万分理解自己建造出来的是一座亘古不灭的明灯,永远伫立在尼罗河西岸的高地,眺望世人。

简单地说,当年建筑金字塔的人一定是经过神秘的规划,才建造成此等永世炫耀人心的伟大建筑物。他们必定料想到后世会有人侵入它,会有人精密地测量它,而人类会因它的存在,永远铭记着被埋藏在古代最深层的秘密。

疯狂的头脑体操

玛门挖掘的通道,与金字塔原本存在的26度下坡道交会点上,有一扇不锈钢门堵死,将道路一分为二:往北为一条上坡道,可以到达山形墙屋顶构造的原始入口;往南,则为一条350英尺左右的下坡道,直通地基,也就是地面左右的高度。如果从这里继续往下,经过另外一条通道,便可到达金字塔正下方600英尺一个宽广的地下空间。这条笔直的通道施工异常精密,从上到下的误差,两旁只有1/4英寸,而屋顶则在1/10英寸以下。

通过不锈钢门,我继续留在玛门的隧道上,吸进几口古代的空气,并让眼睛习惯昏暗的人工光线后,开始屈腰爬向这段阿拉伯工人凿出的窄陡走道。当阿拉伯工人最初进入金字塔时,上行道的最下方,被一块厚重的花岗岩石块堵住,无法通过,不得已之下,才凿出此条通路。从通路的上方,可以看到两个花岗岩的路障,位置和以前一样,只是其中一个在挖掘时被稍微移动,而不在原位了。古埃及学家推测,这两个路障一定是从上面往下拴在通道的入口,也就是说,由大甬道从下向上移动了129英尺,一路把路障搬运到通道口的。但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们从比较现实的眼光束观察,认为埃及学者的推测是不合理的,因为路障和墙壁之间几乎没有间隙,要移动几英寸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要移动上百英尺了。

果真如此的话,花岗岩路障必须在金字塔建设的同时就先设妥。但是,在建设的初期,怎么会需要将道路封闭起来呢(尤其当时为扩大房间、装饰内部,正需要通道的时候)?而且如果路障的目的,是为了要围堵入侵者的话,将它放在道路的最下方,岂不既容易又有效?最简单的方法便是,从最下方把北面入口向上坡道堵住,这样,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必设路障,也没有人进得来了。

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从有历史以来,这块花岗岩的路障不但从来没有成功地抵挡住入侵者,反而像蓝胡子故事中的铁门一般,只会激发入侵者的好奇心,例如玛门就没有因为路障而退却,反而激励他在旁边凿个隧道,绕道过去,因为他确信,严密保护的后面必定珍藏着无价之宝。

而建造金字塔的人,在设计的时候是否也将这一点计算在内了?我们虽然无法肯定,但也不必立刻否定这个可能性。反正,托玛门(和万年不变的人性)的福,我才得以进入没有路寨挡住的原始上坡道的上部。这条光滑的通道,只有3英尺5英寸宽,3英尺11英寸高(和下坡道尺寸完全一样),倾斜度则为26度2分30秒(下坡道的斜度为26度31分23秒)。

为什么金字塔的建造者对26度特别具有好感?塔内所有道路倾斜度都是26度,正好是金字塔侧面倾斜度52度的一半,是故意,还是巧合?

读者或许还没有忘记26度的特别意义。它掌握了大金字塔设计时,决定塔特定的高度公式的关键,以对应地表动力学。大金字塔原本的高度(481.3949英尺)和底座的周长(3023.16英尺),与地球的半径及周长的比率相同,都是2π(2×3.14),为达成这个比例,建造者必须将金字塔斜面的角度设计成52度(角度太大或小,都无法使塔的高度和周长,有2π的关系)。

在本书第23章中,我们曾看到在墨西哥泰奥提华坎古城,有一座被称作“太阳金字塔”的古迹,建造者显然也意识到π的存在,并将它使用在建筑物中。太阳金字塔的高度(233.5英尺)和底座周长(2932.76英尺)的关系为4π。

古埃及最伟大的金字塔与古墨西哥最伟大的金字塔,同时动用到π的比率,这问题值得瞩目。两座金字塔建筑时,离希腊人“发现”π还有相当一段时间。而且,各种证据显示,建造者想要通过使用π,传达某种——而且是相同的——讯息。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我感受到与古代智慧接触的感动。我倒不特别指埃及或墨西哥智慧,而是所有超越时代,如明灯一般吸引着我们的智慧。有的人被先人的财富吸引,有的则被古代人貌似不经意地使用π的智慧所吸引,而努力搜寻是否还暗藏了其他数学玄机。

我一面思考着此问题,一面将身体缩成身高的一半,感觉背部摩擦到天花板的石灰石,努力地沿着26度的坡道向上行,让这条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来的道路,把我们带入600万吨石块的中心。头连续碰到天花板好几次后,我开始怀疑,能够天才地设计金字塔的人,为什么没有想到将通道高度多设计个二三英尺?如果他们有设计金字塔的能力(事实证明他们有),并且在里面放进那么多回廊走道,当然也应该有能力把这些回廊走道都设计得适合人站在其中才是。再一次地,我怀疑金字塔的设计者故意把走廊设计成如此狭矮,因为这样才适合他们的需要。同样,他们故意把上坡道做成这个样子,因为他们想要如此(而不是被设计形式所迫)。

这个外表看来简直疯狂的古代头脑体操,动机到底在哪里?

遥远而未知的阴暗

到达上坡通道的顶端后,我遭遇到金字塔另一个无法解释的谜题,也就是被称为“古王国残留最伟大的建筑”的大甬道了。这一条继续以26度角往上延伸,最后几乎消失于上方幽暗大走廊,屋顶呈承梁式的圆顶结构,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我无意立刻进入大甬道中。因为从这里,有一条往南的平行叉路,3英尺9英寸高,127英尺长,可通往王后殿。我几年前刚开始认识大金字塔时,便曾至此参观,并欣赏过这房间庄严的美感,因此想要重温一次旧梦。不幸,当我走到入口前几英尺,竟然发现前面立着“暂时禁止进入”的牌子。

同类推荐
  • 契丹王朝

    契丹王朝

    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横空出世、铁骑冲腾200余年,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迭出,谁能小视?契丹族大政治家、军事家耶律阿保机,高屋建瓴、纵横捭阖,统一了北中国,建立契丹王朝。契丹英雄在黄少漫卷的战场上铁马奔突的同时,辽帝国宫廷内部,围绕皇位生发了层出不穷的机谋与血腥。不停的内斗,使这个强悍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历尽艰辛、坚韧与二百年的辉煌后,灰飞烟灭了……
  •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

    本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都教授荐书:聊斋志异。
  • 两个人的战争

    两个人的战争

    男女主人公都是曾经沧海,于是都懂得了保护自己,好好的给自己一个壳,牢一点,再牢一点,却殊不曾料想,拒绝了伤害的同时也拒绝了所有可能的缱绻温柔。当时第一个联想就是张爱玲的白流苏与范柳原,不一样的时代,一样的男女,爱到后来都不由得算计了又算计。
  • 白桦树小屋

    白桦树小屋

    边防连的战友们为了不让小雪伤心,隐瞒了真相,编织了一个真实的谎言,为美丽的小雪盖了一座白桦树小屋……在充满真情和爱心的小屋里,围绕着新娘小雪,边防连的官兵和饲养的军犬、猪、猫等“宠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像童话一样美丽动人的故事。庞天舒所著的《白桦树小屋》深入浅出,迤逦凄婉地演泽了边防军人的生活和惊心动魄的爱情,是军事小说走向人性与自然的成功探索。
  • 尤苏的质问

    尤苏的质问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热门推荐
  • 发现外星人

    发现外星人

    本书重温了对外星人的探索史,解释了现代科技的应用,介绍了太空科学的先驱们及其最新的惊人发现。
  • 满目星辰不如你

    满目星辰不如你

    【原名《倒追36计:老公,要抱抱》,全文免费,好结局放心入坑~】她来到S城的目的就是为了为母亲报仇,不料却钟情上了仇家的儿子。她抛下各种包袱,不管三七二十一,分分钟开启倒追模式。谁知只是见色起意,某人却强势地吻住她,霸道告白:“我喜欢你,就这样,懂了么?”这是什么鬼操作?!她莫名其妙就被某人占为己有,亲亲抱抱举高高一样不少。“你以后不许再打架了。”某人满脸委屈:“可我是为了你啊……”
  • 至尊系统神

    至尊系统神

    徐少语,一名平凡的大学生,意外获得神级系统。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一个崭新的世界出现,各种神奇的事情降临到徐少语身上。且看,徐少语如何凭借神级系统一步一步走向巅峰。
  •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妈咪快逃,父皇杀来了

    俗话说,有仇不报,非君子!她这名小女子,五年后,带着儿子来寻仇!“妈!你这是做什么?”一一不解望着他妈咪手上动作。“妈见你父皇,夜夜流连女人怀抱,怕他早晚会挂掉!所以他好生休息些时日!”夜晚降临,某妃子房中,传来一男子怒吼:“该死的女人!你给本王等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六次非演讲(名家文学讲坛)

    我:六次非演讲(名家文学讲坛)

    《我:六次非演讲》是卡明斯1952年诺顿讲座的结集。哈佛大学的查尔斯·艾略特·诺顿讲座,是一个诞生于1925年的著名的年度诗学讲座,除了二战期间稍有中断外,几乎每年都会邀请一位当世最值得尊敬的艺术大师,给他们六次演讲的时间,和世人自由分享他们对于最广阔意义上的诗的理解。每年的诺顿讲座,首先会以录音的方式保存,随即会陆续整理出版,其中我们熟悉的有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翁贝托·埃科、米沃什、帕慕克等人的诺顿讲座。
  • 学霸智能学习法

    学霸智能学习法

    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别。我们编辑的这套“学霸学习法”作品可供学者参考,从中获取最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但要说明的是:“学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霸智能学习法》对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智能做出了理论指导,并推荐了部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智能的故事,可供练习掌握该学习方法。内容包括智能学习的主要特点、智能学习的现实意义、新世纪多元智能的教育意义、教学中智能学习的意义、课程开发中智能的作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智能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智能学习的技巧等内容。
  • 我的绝美女神老婆

    我的绝美女神老婆

    身怀绝技的乡村少年方少阳,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 沙漠改造系统

    沙漠改造系统

    农场主张峰意外获得沙漠改造系统,将茫茫沙漠改造成美丽的山水田园。
  • 编剧是个活儿

    编剧是个活儿

    许冉冉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编剧,但是在她还未开始时,她便喜欢上了公子翰,于是好好创作,想要为他一人写剧本……本文苏,很多无厘头的东西大家就不要介意了……
  • 冷总裁之惹火宝贝

    冷总裁之惹火宝贝

    “小姐,您先用餐吧,少爷打电话回来说要晚一点回来!”餐厅里佣人谦谦有礼的对她说着。“王嫂,少爷都是这么晚回来吗?”她有些失望,虽然不想见到这个要成为自己丈夫的男人,只是,没见到他还是有些失望了。“那倒不是,不过偶尔有时候,公司里忙,或者是有应酬,肯定就会回来晚了。”“哦!那我先开动了,不管他了!”她看着眼前的美味,还是忍不住流下口水,虽然老公不稀罕,但是,这可口的饭菜,她可是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