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8800000006

第6章 第一次去孤儿院——让孩子懂得知足 学会感恩

人在心中应该设身处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而是那些比我们更值得同情的人。

——(法国)卢梭

第一次去孤儿院我被震撼了

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附近的一所儿童福利院参观。老师介绍说,这里住着236名孤儿,其中85%为智障和残疾儿童,并要求我们学会遵守纪律、尊重那些同龄人。

后来,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儿童福利院,院长带着我们参观孤儿的寝室、电教室、图书馆和活动室等。第一次来到这里,刚开始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但是,当我看到这些和我一样大的同龄孩子时,却被深深地震撼了。

在残疾儿童寝室里,我看到了许多肢残、智障、瘫痪、聋哑的孩子。第一次接触他们,有一种复杂的感情。他们见我们进来,用各种表情和言语表达对我们的欢迎:一个脊椎严重损害的孩子被迫在床上进行方便,却没忘记向我们努嘴;一个瘫痪的孩子躺在床上,无力地挥着他的小手向我们友好地表示;一个脑障的女孩追着我们和我们玩游戏……

接着,我们又来到孤儿活动室,只见许多孩子在看电视。看到我们来了,老师关了电视,让我们聚到一起聊天。我来到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面前,老师介绍说他因为声带障碍,说话的声音很小。听到这里,我心里一阵难过。然后,我们开始一起玩,并低声地交谈着。虽然他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却始终露出笑脸,这种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了我。

后来,我又接触了几个小朋友,他们都表现出坚强、乐观的个性,这不但感动了我,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想到了自己整天被爸爸妈妈宠着,却还不知足,也不懂得感谢父母的疼爱,心里惭愧不已。

离开孤儿院的时候,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回到家以后,我把这张珍贵的照片珍藏起来,时刻提醒自己要知足、感恩,别再抱怨和拖拉,努力把学习搞好。这次难忘的经历,一直鼓励着我战胜困难,做个坚强的男子汉。

去了一趟孤儿院,我受到很大激励

10岁那年的儿童节,爸爸带我去了一趟孤儿院。那个地方距离我家不太远,去之前,爸爸告诉我,那里的孩子都没有爸爸妈妈陪伴。我就问爸爸:“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哪里,为什么不和他们在一起呢……”爸爸拍着我的头说:“去了你就明白了。”

这个孤儿院坐落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一进院子,就看到几间陈旧的房子。在院长的带领下,我们走进教室、宿舍看望这些孤独的孩子。院长还介绍说:“这些孩子来自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他们的父亲、母亲是谁,他们的背景如何,他们的身世是什么,谁也不知道。我们只负责他们的饮食起居,希望他们能健康成长。”

我走到一个名叫沙奇的孩子身边,和他交谈起来。后来,爸爸告诉我,这个孩子是被人从一条叫“奇星路”的一个建筑工地的沙堆上拣来的。沙奇不爱说话,却很喜欢画画。在他的本子上,我看到了许多小兔子,活灵活现的。他还告诉我,将来他要当一名画家。望着沙奇充满期待的眼神,我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我生活在那么好的家庭环境里,有爸爸妈妈的疼爱,还不好好学习,简直太不知足了。

后来,我们又到孤儿院的其他地方转了转,见识了许多条件比我差,却比我有理想的孩子。这次经历,让我感觉很惭愧,又很受鼓舞。

你带孩子去过孤儿院吗,如果没有,就尝试一下吧。在孤儿院里,许多智障残疾儿童在与生命顽强地抗争着,他们是那样的坚强、那样的乐观,对未来充满着期待。让孩子和他们接触一下,感受一下这种振奋人心的精神面貌,能让孩子学会知足和感恩。

今天,许多孩子享受着父母的疼爱,不但在物质上过着优厚的生活,而且也很少参加家务劳动,很少体验吃苦的感受,很少知道自己正享受着幸福。所以,许多孩子并不知足,也不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懂得感谢老师的辛勤教诲。

长此以往,孩子就容易被娇生惯养,不懂得珍惜宝贵的学习时间,甚至产生许多消极想法。有一个孩子曾经对考大学发牢骚,他说:“如果我的父母有能耐,我就可以直接去美国读书了,还用为了高考挤破头吗?”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听了这个孩子的感叹都会很伤心的。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让他们安心读书,却不被孩子理解,他们甚至责怪父母不能送他们出国。这种不知足、不懂得感恩的思想,在当今孩子中很有市场。

事实上,父母从来没有想过索要子女的回报,但是他们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不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带孩子去孤儿院看看,让他们看到生活在更低层的同龄人,他们就能认清自己的位置,在对比中发现自己正享受着关爱和幸福,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建议一:带孩子到孤儿院或伤残医院参观

让孩子经常注意社会上还有一些没房屋住的家庭;有因父母丧失劳动力而陷入贫困的家庭;有因残疾智障而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士;还有因生活无着而在街上乞讨的人们。相信在看过他们的艰辛生活以后,孩子们会对自己舒适的生活有另一种体会。

有一对住在华盛顿的夫妇,他们很富有,但却常常为如何教导自己的孩子而烦恼。他们的孩子已经习惯了要什么有什么,并无偿接受他人服务的生活,至于服务他人,那简直像火星那样遥远。这对夫妇意识到,如果让这种现象一直持续下去,那么他们的孩子将来就可能会遇到生存的难题。因此,他们觉得必须帮助孩子改掉这种坏习惯。

于是他们准备了一个特别的活动。在感恩节假期开始的前一周,由父亲告诉全家:“这次感恩节我们要做点不一样的事。”听到这话,孩子们立刻坐得笔直,因为通常在这种情形下,父亲会告诉大家一些特别有趣的活动,例如到巴拿马群岛去玩小艇拖曳降落伞。但这次却不一样,父亲接着说道:“我们要一起到救济中心去,到那里去侍候穷人和流浪者吃感恩节的晚餐。”由于父母的坚持,孩子们只好去了,但一路上孩子们并不很高兴,他们很奇怪这次父母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到救济中心服务他人!若是朋友们知道了会怎样想?但是当天发生的事情却完全出乎孩子们的预料,而且之后也没人能想到有哪一天会比那天更美好。他们在厨房里忙来忙去:把火鸡和调味料捧上餐桌,切南瓜派,添了无数杯咖啡。他们在小孩子面前扮小丑,还听那里的老人们讲了许多以前的感恩节的故事。这对夫妇看到自己孩子的举动简直开心极了,他们知道这次行动是非常成功的。

果然,几周后孩子们又要求去救济中心侍候那里的圣诞节晚餐!他们终于懂得了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和行动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道理。

建议二:鼓励、组织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

城里孩子生活很幸福,却很少有人知足,更不要说懂得感恩了。让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能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

12岁的王华由于家境比较富裕,从没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困苦。但是1999年暑假的经历却成了她一生难忘的记忆。

那年,她随父母到了安徽大别山区。在那里,他们落宿在一户农家。农户家有一个和她同岁的儿子杨阳,长得又瘦又小,个头比她矮了一大截。

杨阳家的房子是用泥土和茅草建造的,屋里黑洞洞的,除了一张破旧的桌子,再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了。杨阳的家里很穷,为了挣学费,瘦小的杨阳常常要去砖窑帮忙挑砖坯。从山脚下把砖坯挑到半山腰的砖窑,一趟挑6块,一块2分钱,每天挑10趟,可以挣1元2角钱。杨阳那瘦小的身体,是怎么完成这么艰苦的劳动的啊!

还有村里的其他同龄伙伴,他们为了挣足学费,得经常上山打柴、采药、捉蝎子……那些采蘑菇的小姑娘,常常因为受到毒蘑汁液的刺激而手肿得好大;那些捉蝎子的小男孩,身上、手上留下了蝎子蜇过的痕迹,而一个蝎子才卖5分钱!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就是为了上学呀!

看到这些,王华的心里沉甸甸的。她掏出50元钱放在杨阳妈妈的手里,真诚地说:“阿姨,以后我会帮助杨阳的。”

回来以后,王华像变了一个人。她不再吵着要妈妈买新衣服了,也不再挑食和吃零食了。整整一个暑假,王华没有吃一根冰棍,而是用省下来的300元钱买了文具、衣服寄给杨阳。她还经常给杨阳写信,鼓励杨阳用功学习;杨阳的每一封回信,王华都认真地读上几遍,还要指出错别字。在王华的帮助下,本来学习成绩不太好的杨阳,成绩提高了很多,还被选为中队委员。

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友,会使城里的孩子们发现:蓝天下,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跟自己—样住着高楼,喝着牛奶,还能看到电视;“祖国的花朵”,并不是都可以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整洁的校服,喝着早餐奶,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堂的!有了这种认识,孩子就能重新认识自己,学会知足和感恩。

建议三:引导孩子以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人生在世,不可能所有的事全如人意,一味地陷入不如意的忧愁中,只能使不如意变得更不如意,而微笑却是击败忧愁的最有力武器。对孩子来说,只有学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才能走好每一步。

王女士经常对儿子说,无论发生多么不愉快的事,都要快速调整心态,让自己笑起来,让自己快乐起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境界。一次下班回家,王女士听见儿子在他的卧室嚷道:“吵死了!”同时,听到他用力划了什么,王女士没在意,继续去客厅看报纸:“吵死了!”儿子又嚷了起来。

王女士知道孩子一定有什么烦事,否则不会这样。于是,她走进儿子的房间,看到孩子正坐在写字台前,作业本上竟然用铅笔划了几道痕迹。

“有什么事,和妈妈说好不好?”王女士问儿子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儿子却没好气地回答:“我不说!”

“他的文具盒丢了。”这时,奶奶在客厅说。“妈妈,我的文具盒找不到了。”儿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讨厌死了,我不去上学了!”儿子经常为一点小事就伤心得不行,这个文具盒肯定让他一个下午都没有好心情。

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王女士说:“你是一个男子汉,怎么能为了一个文具盒哭鼻子呢,这多不值得呀?要知道,男子汉的眼泪很值钱啊!”听了这些话,孩子不哭了。

接着,王女士又说:“妈妈知道丢文具盒,你心里不是滋味!但是,这不妨碍你把作业写完了啊。赶快写吧,一会儿妈妈陪你买一个新的。你忘了,上次咱们去看展览,那些贫苦山区的孩子根本没有漂亮的铅笔盒,但是他们照样取得了好成绩。你应该向他们学习啊。”就这样,王女士说服了儿子。

当孩子遇到各种不如意的事情时,父母要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让他们学会知足,学会拒绝消极心理的干扰。

同类推荐
  •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每天懂点孩子心理学2: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

    8岁前,你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好性格。如果你的孩子内向、胆小、敏感、害羞;如果你的孩子不敢尝试,不能融入新的环境;如果你不知怎么纠正孩子的性格弱点,完善孩子的性格;那么你需要阅读本书。
  •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

    帮助家长解读孩子心理的权威读本,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实用指导计划。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孩子走出心理误区,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本书为家长提出了有针对性并切实可行的心理咨询指导计划,有助于家长帮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 培养了不起的男子汉(成长教育丛书)

    培养了不起的男子汉(成长教育丛书)

    一位学者指出:没有什么比把儿子带到这一世界,然后把他一步步引上发展的道路,直至走向成熟和杰出更为辉煌的事业了。是的,家长都希望在自己的悉心教育下,儿子能够走向成功,成就精彩未来。但由于没有科学的方法做指引,教育往往陷入误区,结果事与愿违。《培养了不起的男子汉》这本书正是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建议与方法。希望能够对家长们有所启发,让您的男孩早日长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爸爸妈妈讲给男孩听的励志故事

    爸爸妈妈讲给男孩听的励志故事

    每个男孩都想成为英雄,每个男孩的成长过程中都免不了挨板子。作为父母要知道,棍棒教育起不了作用,不如选择通过故事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树立孩子伟大的理想,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孩子需要励志。当他遇到失败,遭受挫折时,父母应该给他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生活的勇气;当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生活迷茫无助时,父母应该给予指点,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引导他去积累成功的能力和品质,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
热门推荐
  • 异世成仙

    异世成仙

    那一吻的风情?那一吻的穿越!小男人叶萧动情的一吻,却吻到异世附身,偶得一本奇妙功法,被卷入修行界的惊天阴谋……看他如何以低劣的资质,震撼高高在上的修行者们!天道无情,那就让我以多情来入魔!
  • 细雨慢煎一壶春

    细雨慢煎一壶春

    人生离不开吃喝玩乐,也少不得起居劳作,而不同地方、不同人群、不同年岁之人,生活情形是不同的。当我们细细观察那被普通人司空见惯的世俗生活时,从民风民情中可以探求到其中蕴含的许多奥秘,那其实是很有兴味的。本书收选了周木斋、夏丏尊等多位民国学者文人和人生有关的小品文。“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一派闲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一片逸趣。生活需要清闲,需要情趣。我们不赞成“浮生如梦”的消极人生态度,但也不主张劳劳碌碌地为个人名利而活,尤其是要远离那种为谋取个人功利而不择手段的污浊环境。培养品性,陶冶情操,往往就是从宁静致远的“闲”中得来的。让我们一起和大师品下午茶,语人间世事百态。
  • 好爸爸胜过富爸爸

    好爸爸胜过富爸爸

    本书结合当前最常见的教育问题,分析爸爸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用现实的问题和教育的理论来帮助爸爸认识到教育中爸爸的重要作用;从社会关系的建立、理财意识的培养、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品德上的培养等方面来罗列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让爸爸轻轻松松掌握教育的规则。
  • 绝强修真高手

    绝强修真高手

    一株莲花从天而降,从此宁潇再也不是别人眼中的废物。这是一个卑微懦弱的人向盖世强者的蜕变过程……
  • 让心每天开一朵花

    让心每天开一朵花

    《让心每天开一朵花》以小故事的形式,深入透彻地阐述了人生中的梦想、成长中的坚强、情感中的美好、品质的优秀、心态的平和等各个方面,为你的人生增添欢乐和智慧,让你的人生更加充实和丰盈,让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放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这世界越来越喧嚣。有些人笑得前仰后合,有些人哭得泪雨滂沱,有些人发得金玉满堂,有些人栽得焦头烂额?离奇的剧目日复一日地在身边上演,尘土飞扬的嘈杂时常遮掩了我们的视听。假如笑声落在酒杯里,溅起的也许是醉人的欢乐;但是,两行热泪落进去呢?你是否还能以明媚的心情去对待生命与生活
  • 男生十七:恰逢年华正酣时

    男生十七:恰逢年华正酣时

    陈朝阳第二次看见辛薇和尹朵儿是在课间操的时候,两个女孩就站在隔壁班的女生队伍里。当时陈朝阳同尹朵儿的距离仅有一米之遥,尹朵儿就那么随着自己心跳的频率,随着陈朝阳步子前行的节奏,一下一下转动脑袋,在尹朵儿看来,那一眼便是地老天荒……
  • 西桐情事

    西桐情事

    在日光迟缓而雍容的冬日里,桐河路的悠闲与安详是西桐最淋漓尽致的浪漫。沿河的步行街畔有白墙黛瓦的江南小院,样式精巧的路灯伴着枝叶斑驳的梧桐树,粉嫩的梅花在岸边开得肆无忌惮,连呼吸都能闻到那柔软的馨香。在日光迟缓而雍容的冬日里,桐河路的悠闲与安详是西桐最淋漓尽致的浪漫。沿河的步行街畔有白墙黛瓦的江南小院,样式精巧的路灯伴着枝叶斑驳的梧桐树,粉嫩的梅花在岸边开得肆无忌惮,连呼吸都能闻到那柔软的馨香。王子扬就是在这年空气微凉的冬夜里,在月光柔和的桐河路上,在那个叫作“玉楼春”的画廊里,初遇了穿着灰太狼棉拖鞋安静地作画的章慎择。这样热和的画面呵,该是每一个淡然如菊的女孩的梦境吧?她不自觉地就与他越走越近了。而他待她也尤其地温顺细致。他同她一道走过漫长的街讲似乎无尽的话,给她送往自己亲手炖的汤,救她于最尴尬的境地,也在最黑暗的夜里递给她一双最热和的手。她在他的陪伴下,渐渐丢弃那些自以为是的理智,也放手那些一厢情愿的感情。所有那些由不甘而衍生的爱怨,都随风而去吧。在西桐,唯有爱,才值得珍惜。
  • 大少的冷妻

    大少的冷妻

    有钱的人不一定幸福,没钱的人不一定不幸福,但倒霉的事多多少少都会摊上一点。=======================================‘飞花断喉,喋血芙蓉’听过这八个字的人很多,真正体会这八个字的,却没有。因为死人,等于没有。杀手血芙蓉,来无影,去无踪,好像不存在,又好像处处都在,冥冥之中在暗自洞察一切。她冷漠,无情,在暗夜里呼唤正义。她是全凭喜好做事的暗夜修罗血芙蓉,本也是富家千金嫡女,童年父母婚变,她从公主变成灰姑娘,此后恶运连连…。母亲去世,兄长失踪,丢给她一个嗷嗷待哺,身份成迷的婴儿,未成年的她受尽唾弃指责。看尽人间世态炎凉,只想平平淡淡过一生,谁料,昔日的老子,要拿她联姻。靠之,人善被人欺,这次叔可忍,婶也不忍了。他出生豪门,少年英雄,饶是强大此般,还是逃不开家人逼婚,于是…“我扮演你妻子,条件是你要用你的全部势力做我的后盾。”“成交。”故事从此开始…
  • Adieu

    Adieu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锁清秋

    锁清秋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梦里不知他是客,直道江南好风光。兰郎,你心中,当真有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