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700000003

第3章

根据这一战略方针和毛泽东的安排,***提出调整全国兵力部署的具体计划:苏南主力撤退,王震部回来;山东第一步调6万兵出来,3万去东北,3万去冀东。

派李富春为冀热辽中央局书记,林彪为司令,萧劲光、李运昌为副司令,罗荣桓调东北。

新四军到山东,陈毅、饶漱石到山东成立华东局;华中由邓子恢、谭震林等人成立分局去坚持,归华东局领导。

东北局现已去了东北,再派5万军队去,各地送100个团的干部去东北,在东北内部再组织20万武装。

当天夜里,***为中共中央起草了给各中央局的电报,指出:“目前全党全军的任务,是继续打击敌伪,完全控制热、察两省,发展东北我之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以便依靠东北和热、察两省,加强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地区人民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及国共谈判的有利地位。

……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共中央提出的所谓“向北发展”,就是大力发展东北、华北,力争控制热河、察哈尔两省,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以便依靠东北和热、察两省,支持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斗争。

“向南防御”,就是收缩战线,集中力量对付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主力完成向北发展的任务。

随着“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提出以及延安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号令的下达,从各个解放区抽调的部队和干部立即像潮水一般涌向东北,形成了有史以来少见的十万大军闯关东的壮观景象。

当时,延安把所有能够派出的干部都抽调到了东北,除由林枫、陶铸等带领的800名干部到达东北外,同时到达的还有张平化、倪志亮、程世才、袁任远、雷经天等。

不仅如此,中共中央派出的由李富春率队的第二批延安干部也正在赴东北的途中。

西北派去东北的部队有: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旅长黄永胜率领该旅第1团和教导第1旅第1团共3350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000人和由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延安炮兵学校校长朱瑞和政治委员邱创成率领的炮兵学校1069人他们奉命于9月初分批奔赴东北,经晋北、察热地区,于11月12日到达辽宁的阜新、沈阳地区。

一些原执行“向南发展”任务兼程南下的八路军部队也掉头向北进发了。

如第359旅自1944年王震率领部分人马组成南下支队深入湘赣边界地区后,其余部3300余人于1944年4月在刘转连、晏福生率领下,组成南下第二支队,另有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1旅旅长文年生率领的警备第1旅,两部合计6300余人也风尘仆仆向南疾进,计划与王震会合。

9月中旬,当刘转连、晏福生、文年生率部行进至河南林县时,突然接到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的命令,要他们掉头北上去东北,并指示放下重武器,轻装北进。

9月中旬,刘转连、晏福生部3300人从河南林县出发,向东北挺进,10月底到达本溪、抚顺地区。

10月中旬,文年生部3000人也到达锦州地区。

可以这样说,中共中央为了抢占东北,抽空了陕北和其他一些解放区的干部和部队。

再说毛泽东、周恩来在重庆同蒋介石的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

谈判从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国共双方终于签订了《双十协定》。

10月11日晨,毛泽东同蒋介石作了最后一次商谈。

蒋介石明确表示,在解放区的问题上他不再让步,毛泽东则告诉蒋介石,他返回延安以后,周恩来、王若飞留在重庆,与国民党方面继续商谈,努力解决《双十协定》未能解决的问题。

上午9时左右,毛泽东同蒋介石最后一次握手,道别后,即乘车离开山洞林园,赴九龙坡机场,登机飞返延安。

蒋介石再一次派张治中护送毛泽东回延安。

毛泽东乘坐的飞机到达延安时,在机场受到了两万多党政军民的盛大欢迎。

《双十协定》签订以后,毛泽东对国内和平抱有极大的希望。

在返回延安的当天,毛泽东在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报告此次重庆谈判的经过时说:“我们清楚地表示要和平,而他们不能这样讲。

这些话大后方听得进去,要和之心厉害得很。

但他们给不出和平,他们的方针不能坚决明确。

我们是路线清楚而调子很低。

社会舆论造成了非发会谈公报不可。

这个会谈纪要,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

第二,有成议的六条,都是有益于中国人民的。”事实上,蒋介石对和平谈判根本就没有诚意,他只不过是把和平谈判看做是争取时间,以调集兵力准备内战的一种手段。

所以。

《双十协定》的签订,不仅没有驱散神州大地上内战的烽火,反而有越燃越大之势。

让我们看一下蒋介石在重庆谈判前后的另一副嘴脸吧!9月9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日为革命第一次在广州起义纪念日,而日本在南京投降典礼正于今日举,实为本党五十年光荣与胜利的一日。

然而东北失地,仍在俄军之手,而且新疆各重要地区亦皆为俄国傀儡。

哈匪着着叛乱……因之迪化演成风声鹤唳,朝不保夕之局。

而且外蒙问题亦未解决。

国耻重重,可说抗战以来局势未有甚于今日者。

故人以为荣,而余则万分忧辱,呜呼!抗战虽胜,而革命未成功。

第三国际政策未败,共党未清,则革命不能日成也。

9月17日,蒋介石以命令形式向内部重新颁发了他在十年内战时期手订的《剿匪手本》,指令各部队要在“剿灭共匪”的作战中“切实遵行”。

9月20日,蒋介石又给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发出一份绝密电报。

电报说: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

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将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具体谈判。

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10月13日,即《双十协定》签订后的第四天,蒋介石又向各战略区司令长官发出了一份杀气腾腾的密令:查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亟应从速建设以完成大业,乃奸匪竟乘机侵入城市,破坏交通,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首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使中华民族无复兴之望,我辈将士何以对危难之同胞,更何以对阵亡之将士?贵长官所部自抗战以还,迭著勋功,党国作为长城,中正尤寄厚望。

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所订《剿匪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其功于国家者必得膺赐,其迟滞贻误者当必执法以罪。

希特饬所属剿匪共部队官兵一体悉遵为要!为了加紧内战的准备,11月9日至11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在重庆召开了军事会议,各地重要军事将领都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经过几天的讨论研究,决定了进攻解放区的作战计划,决定要在六个月内击溃八路军和新四军主力,然后分区清剿,以期“根绝匪患”。

这个计划分三步行动:第一步控制苏北、皖北和山东,打通津浦路、平汉路;第二步集重兵于北平、天津,“扫荡”华北;第三步打通平绥线,占领察哈尔、绥远。

就在这次会议上,蒋介石还专门讲了《剿匪战术之研究与高级将领应有之认识》,进一步确定了军事方针。

不难看出,蒋介石的和谈是假,图谋挑起内战是真。

正因为如此,从8月至9月中旬,蒋介石利用和谈作掩护,调动其第1、第2、第5、第7、第9、第11、第12战区部队的36个军73个师的兵力,向解放区不断进犯,并将进犯的重点放在平绥、同蒲、平汉、津浦铁路沿线,企图迅速控制华北、华东的战略要地和主要交通线,分割解放区,打开进入东北的通路,并抢占东北,然后以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中国共产党在谈判中屈服。

为了迅速抢占华北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打开通向东北的道路,蒋介石调集了四路重兵向华北、华中解放区发动了进攻。

第一路由第1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率领其主力9个军连同配合其进攻的第5战区第15军,共21个师约19万人,由陕西东出潼庆,一部北渡黄河沿同蒲路进入山西,一部沿陇海路东进郑州,企图控制陇海、平汉两路沿线,进而占领石家庄、北平、天津。

第二路由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纠集7个军23个师共8.8万余人,分别向晋南、晋中、晋北地区的解放区发动进攻,企图控制同蒲路沿线,隔断我太行、太岳两解放区的联系,并配合第11战区部队沿平汉路向北推进。

第三路由第11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率其6个军14个师10余万人,沿平汉、津浦两条铁路北进,企图打通平汉路石家庄、新乡段和津浦路济南、徐州段。

其中以一部兵力沿平汉路,经郑州北渡黄河进占新乡,企图与胡宗南会合于石家庄。

第四路由第12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率其6个军12个师约5万人,向绥远东部地区进攻,然后沿平绥线继续东向,夺取晋察冀首府张垣。

面对蒋介石对解放区的进攻,中共中央命令部队进行了有力的反击。

先是我晋冀鲁豫部队在上党战役中,歼灭入侵山西长治地区的国民党阎锡山部13个师3.5万余人,击毙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敏斌,俘虏第19军军长史泽波及炮兵司令胡三余。

接着,刘伯承、邓小平又率晋冀鲁豫部队大战平汉路,进行了邯郸战役,歼灭了沿平汉路北进的国民党第30军和第40军,争取了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编第8军军长高树勋率部万余人战场起义,俘虏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40军军长马法五以下2.3万余人,歼灭4.5万余人。

紧接着,在绥远战役中,国民党军损失1.2万余人,给蒋介石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我山东军区部队又进行了津浦路战役,歼灭国民党军两万余人,粉碎了蒋介石限令11月底打通津浦路的企图。

与此同时,周恩来在重庆同国民党方面的和谈仍在进行。

但是,到11月中旬,当谈判双方接触到东北问题时,因双方观点相差甚远,谈判陷入了僵局。

11月25日,周恩来飞回到了延安,国共谈判暂告中断。

随着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宣告中断以后,两党冲突愈演愈烈,内战的危机日益严重。

中国的内战危机引起了大洋彼岸的美国人的严重关注。

美国政府这时清楚地看到,国民党目前“绝对没有能力用军事手段镇压共产党”,如果蒋介石此时发动大规模内战,其结果“可能导致共产党控制全中国”。

这是美国政府不愿看到的结果。

因此,美国政府装出一副“中立”的面孔,关心起中国的“和平”来了。

12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对华政策声明》,声明说:“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其他意见不同的武装部队应立即协商停止敌对行动”。

“召开全国主要政党代表的国民会议,以谋早日解决目前的内争”,并向国民党政府发出警告说,如果国民党继续进行军事冲突,就停止一切军事和经济援助。

就在杜鲁门发表这一声明前不久,杜鲁门宣布调回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另派马歇尔以总统特使的身份来到了中国。

可以说马歇尔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他早年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在菲律宾服役。

1932年时,已满52岁的马歇尔还只是一个中校。

然而,到了1939年欧战爆发时,他成了美国陆军参谋长,为临时上将和永久少将军衔。

1941年12月后,他成为罗斯福总统的主要军事助手和主持美国联合参谋总部工作的陆军参谋长,出席过多次首脑会议,参与作出各盟国重要决策,组织和领导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许多重大战役。

1944年12月,马歇尔晋升为五星上将。

恰巧马歇尔的姓同英语“元帅”一词谐音,而五星上将往往被人们视为一种相等于元帅的军衔,所以他又被人们称为马歇尔元帅。

但当美国国会准备通过授予他美国陆军元帅这一头衔时,马歇尔自己却不同意,他公开提出的理由很有趣:如果今后把他称作马歇尔元帅,听起来叫人别扭。

1945年8月20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还没有几天,马歇尔就向杜鲁门写了一封信,请求辞去陆军参谋长的职务。

信中写道:现在战争已经结束,军队正积极复员,有关削减军备生产的重大决策已经作出,战后军事计划也进入了相当深入的阶段,在我觉得,我可以心安理得地要求辞去参谋长这个职务了。

我在陆军部服务七年有余,其中六年任参谋长,深知任务之艰辛繁重,如能获得解脱,则幸甚矣。

如果允许我提名继任人选,我推荐艾森豪威尔将军,其人于特殊时期之参谋长一职务最适胜任。

马歇尔这一举动,使人们一下子惊呆了。

但是,杜鲁门还是于11月26日为马歇尔举行了告别仪式,并向他许诺:“将军,您已经为国家做了这么多的事,我绝不打扰您的退休生活。”可是,第二天下午,杜鲁门就食言了。

他打电话请马歇尔到中国。

12月15日,马歇尔由华盛顿乘坐一架美国空军“霸王”号巨型运输机离开了美国。

12月19日,马歇尔乘坐的飞机降落在上海江湾机场。

第二天,马歇尔赶到了南京,蒋介石专门从重庆来到南京迎他,两人并作了晤谈。

此时的蒋介石日子并不好过。

经过一个时期的边打边谈,蒋介石既未从谈判桌上捞到好处,也未从军事进攻中拣到便宜,相反却遭到了国内外舆论的一致反对。

凡此种种均对蒋介石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特别是美国不赞成中国打内战,令蒋介石坐卧不宁。

1946年1月2日,时任蒋介石之侍从室秘书的唐纵,在其日记中这样写道:“在前年八月间,美国舆论对我最坏,压迫最甚;去年底杜鲁门声明,莫斯科公报,与马歇尔之来华,对于政府施用之压力,无殊前年”,“此时主席心境之痛苦,不堪言状”。

在内外交困下,蒋介石不得不感到发动全面内战的时机和准备尚不成熟,于是,他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再次玩弄起和谈的手段。

中共中央对和谈一直是极为关注的。

12月9日,周恩来在为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的给董必武、王若飞的电报中指出:“赫尔利政策失败,马歇尔来华在方法上有改变可能,故我宜严整阵容,在政治上取攻势,在军事上取守势,但同时又应使其在军事上知难而退,在政治上有道理可讲、有文章可作。”12月15日,即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的同一天,中共中央召开会议,认为调整后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点仍然是扶持蒋介石,但目前已决定不直接参加中国内战,不援助蒋介石打内战,赞成中国的和平统一,这种变化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人民的需要和和平民主事业的发展,从而作出了恢复国共谈判的决定。

12月19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党内指示,指出:“美国已决定不直接参加中国内战,不援助蒋介石武力统一中国,而援助中国的和平统一,美国政策的这些变动,对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当前斗争是有利的。

虽然美国政策在基本上仍然是扶助蒋介石的(这是美国一贯政策,罗斯福亦如此,我们不可存幻想)”。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2月27日,中断了一个多月的国共两党的和平谈判在马歇尔的主持下,再度恢复了。

中国共产党方面参加谈判的代表除周恩来、王若飞外,又增加了叶剑英。

国民党方面的代表仍然是张群、王世杰、邵力子三个人。

蒋介石曾急电张治中回来参加谈判,但当时他还在新疆,未能及时赶到。

经过艰苦的谈判,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作为调解人的马歇尔也签了字。

协定规定:从1月13日午夜起,“一切战斗行动,立即停止”。

这一时期,毛泽东在延安太累了,从11月中旬就病倒了,患的是神经系统的疾病,毛泽东自己说是“神经疲劳”症。

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的师哲曾回忆说:“十一月,毛主席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令人担忧。

我每天都要看他几次。

他有时躺在床上,全身发抖,手脚痉挛,冷汗不止,不能成眠。

他要求用冷湿毛巾敷头,照做了,却无济于事。”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其他几位领导的坚决劝说下,毛泽东答应暂时治疗养病。

但是,毛泽东根本休息不下来。

《停战协定》签订的当天,毛泽东就抱病依据协定,以中共中央主席的名义,发布了停战通告: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中国解放区各部队首长,各级政府同志们:本党代表与国民政府代表对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之办法、命令及声明业已成立协议,并于本日公布在案。

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之一切部队,包括正规军、民兵、非正规军及游击队,以及解放区各级政府,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均须切实严格遵行,不得有误。

同类推荐
  • 日落情缘(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日落情缘(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1辑)

    叶思芬说金瓶梅(第1辑)

    《金瓶梅》对世情的揭露,对人性的描绘,比它的情色描写更具冲击力与持久性。在解读者叶思芬的眼中,这不是一部人们惯常认为的“淫书”“禁书”,而是一部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描写日常生活的书,写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爱恨情愁、贪嗔痴慢、生离死别。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运河沿岸一个有钱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莲如何挣扎谋求一个更好地未来;看到西门庆在官场、商场乃至欢场的应对进退;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员、商人、妓女与尼姑的生活点滴,以及这样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还有人的可悯;看到数千年来从未改变过的世道与人心。
  • 许多张脸,许多种情绪

    许多张脸,许多种情绪

    《许多张脸,许多种情绪》内容有“好的时候非常好”、与中国有关的、不曾苟且、重读韩素音、焚烧舞台的演员、新井一二三眼中的八十年代、读董小记、香的文化史、谈笔记、岭南故纸寒香、活埋八卦里、管风琴,书生活等。本书为戴新伟先生近年文化随笔文字的结集,系“独立阅读书系”第三辑之一。
  •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 空巢:我的养老谁做主

    空巢:我的养老谁做主

    该部作品以“非虚构”的纪实方式,以数十位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为描述对象,以深入受访对象生活、心灵世界的方式,努力客观还原多个不同社会阶层家庭中正在应对的养老问题,立体地还原这一社会问题的现实图景。描述重点在老人们承受孤老境遇时的生理以及心理困境,同时兼顾子女、亲属等家庭因素和社区、政府等社会因素,在对矛盾各方的如实反映中,全景式地梳理当下养老难题的社会背景,以及围绕这一难题的诸多症结。
热门推荐
  • 2011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

    2011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

    《2011年中国青春文学精选》的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我们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望海的船

    望海的船

    我想在这段人世间满纸的梦幻里,写一种最真实的生活。
  • 相门狂妃

    相门狂妃

    佣兵穿越,成为宰相之女,为救亲情,卷入皇位之争。她只是小小女子,却翻云覆雨,权倾天下,残害大臣,构陷王爷,世人皆在她的掌控之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且以情深共路瑶

    且以情深共路瑶

    段焰宸,H国尊贵而神秘的男人!很少人知道这个世界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家族,他们掌握了这个世界1/3的财富!而他就是这个家族的王!前世路瑶撞死了这个男人,这一世却被他缠上了!怎么甩也甩不掉!“喂,你总是缠着我干嘛?”“因为我饿了,想吃你。”路瑶怒目圆瞪!在某人的淫威下,男人硬生生的违背良心的改口:“想吃你做的饭。”唉!味觉嗅觉尽失的男人只有吃她做的食物才能尝到味道,他也很委屈的!传说中冷酷无情,杀伐果断,不近女色的男人,自从遇上某人后,令一众手下惨遭虐狗!他们的“王”怎么就成了妻管严了,将那女人宠得无法无天了!而且日日上演着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码戏!
  • 98K借我一下

    98K借我一下

    “老婆,你的98K!”罗洋瑟瑟发抖地将刚舔到的98K上交。……全球总决赛的颁奖礼上。“罗洋,作为世界枪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主持人问。“嗯……老婆,能不能让我玩把98K?!”……“导演,刚才那段掐了。”“老婆,下辈子我还做你的五级甲!”罗洋按住腰间的小钳子,“真诚”地说道。
  • 逆天凰妃:魔帝,太会撩

    逆天凰妃:魔帝,太会撩

    天生异瞳,她只想做个骗吃骗喝的神棍。一朝穿越,她成了人人唾弃的痴傻废材。喂,你们都瞎了吗?姐这一身真凰灵脉竟然被当成了废材?!知道“打脸”怎么写的吗?修炼一途,大道朝天!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渣渣,我凰九霄定会站在这大陆之巅,护我心爱之人!“凰九霄,爷乃堂堂魔帝之尊,岂容你冒犯?!把你的手拿开!”某小兽努力挣扎。凰九霄看着被自己当猫养的某小兽,咧嘴一笑,“你今天又欠撸了吧?来,顺毛。”凰姑娘撸的一手好猫。当小兽变成妖娆美男,却一头滚进凰九霄的怀里,哀哀的道,“娘子,今天你还没撸呢!”(双宠文,放心跳坑。)
  • 陌家少年:追爱

    陌家少年:追爱

    此文乃美男在畔:混世女王爷(原名风流女王爷)的续篇,但是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我,上官爱,御国唯一女王爷闲王爷的女儿。长得那叫一个美啊,总之所有的语言都不能形容我的美。更绝的是我一个超美的娘和十三个美人爹爹。娘真的非常贪心,而我是绝不贪心的。从小我就立志要娶五个老婆,听着娘的念叨,老婆就等于相公。所以,我的相公们我来啦,别以为你们逃的掉哦!!PS:。
  • 博士们

    博士们

    A州大学是A州地面上的最高学府,不是说A州地面没有大学,电大业大职大医专建专什么的还是有的,但A州大学是正牌的省属本科大学。假如有人不服气,A大人就说,我们A大有60个博士,你们有吗?不服气的人便伸了伸舌头,不再说话。大家都知道,教授其他学校还是有几个的,但博士就不同了,A州包括所辖县区3万平方公里,500万人口当中,只有3个博士:市立医院1个,市园林局1个,市城建局1个。所以,博士是A大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魅力四射。你在A大的校园走,不小心,就会遇到一位博士。
  • 妈咪爹地回来了

    妈咪爹地回来了

    ☆晓月晨曦★我的新文已完结,欢迎围观!【已完结,霸道首席,萌宝酷妈,有虐有宠有灵异,欢迎跳坑。】孤女带着拖油瓶住进某市的豪门世家,丈夫不爱,婆婆嫌弃,小姑子记恨。他说:“林惜,我不管你是用了什么手段、采用什么方式怀上并生下了我的孩子,但你不要妄想母凭子贵,因为,在我眼里,你只不过是一个不择手段的贱‘人而已!”当她被他伤透了心,选择离开时,他挽留,并且对她百般疼爱。这是什么意思,她在时,他恶语相向,她离开时,他百般挽留?
  • 启信杂说

    启信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