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70600000001

第1章

北峰印法師法嗣

法師法照

字晦岩。台州黃岩大墺人。俗姓童氏。族聚四百餘年。父冕。事佛崇善里穪童佛。生九子。師居其次。母陳氏。夢日[雨/貝]褰裳得之妊。十二月乃娩。氣貌奇偉。耳垂肩。眼瞱瞱如電。方入小學。根器已不凡。讀儒書多頴悟。年十三繼父志。願為僧。禮聖水宣公出家。一夕歸自外寺。僧望兩炬晶熒近接之。乃目光也。月溪暉公言於多福堪首座曰。此子異。必振吾宗。堪為薙落。自後肄業東掖。精進教乘。三[門@免]大藏。出遊諸方。先往北禪謁北峰印法師。次參蔣山琰淅翁。北峯住下竺。招師歸。講論授受冷然有得。北峯順寂。振錫東還。錢丞相作高僧堂以延之。年三十三出住陽淡。改住天台大慈。遷聖水。史衛王舉住雲間延慶。繼遷鳳山褒親。丞相史永公舉住四明。延慶.海順二師自日本來聽講。請所撰讀教記。繪師像歸國。高麗崔丞相亦致書問佛法大旨。乞九祖圖。且遺師縹甆鉢及金硯匣香藥。育王虗席。郡請兼住辭。曰。自梁隋已降。達磨智者各有宗承。舉痴絕冲。自代[閫-木+(夭-(乂-(必-心)))]師奪寺園為酒庫。師即排包而遁道。出東掖。兩山學徒歡迎於境上。宏齋包公屈致智者真覺。重祖庭也。理宗聞師名。勑住下天竺。尋遷上竺。補右街鑒義。特賜佛光法師。進錄左街。賜金襴袈裟。召見倚桂閣。對御稱旨。時集慶寺成。有旨命開山。力辭。舉白蓮觀主南峰誠法師以代。明年誠圓寂。特旨轉左右街都僧錄。令兼住。不許辭免。御書晦岩二大字賜之。師曰。開無礙講。凡禪教律三宗學徒雲集。聞者多所解悟。召見延相殿講華嚴經。又大書靈山堂以賜。遣姪武經即童炎奉震翰歸里。東宮成引見後右殿講般若經。再賜紫金襴衣。齋于明華殿。力奏還山。度宗即位。勅再住上天竺。前後閱二十四年。平章賈魏公為造塔於寺之東岡。奏請額天岩塔院。賜田三頃以助香灯。是年秋示疾。移歸塔院。卻藥屏醫。作文自祭。中秋之夕書偈云。仙壽八十。我多九年。虗空掇轉。大用現前。擲筆端坐而逝。享年八十又九。僧臘七十四。生於淳凞乙巳七月二十八日。終於咸淳八月十五日。大弟子妙聲.繼席及時舉等四十餘人。手度一百餘人。奉全身窆。以衣髮窆金地天岩墓。導初志也。次年賜諡普通法師。塔曰慈應。師以學問之淵愽。識見之峻拔。機鋒之敏捷。度量之廓容。禪律無不貫通。等視幻世。不物於物。人莫得以涯涘窺。宜德表叢林。名薄海外。上而冕旒簡知。下而名公鉅卿。皆願與交。衡台之道至師尤盛。有讀教記二十卷行世。其餘法語遺文具見別集。法師行果號南澗。住天竺靈鷲。與湯文清公漢為莫逆交。有唱和詩文。又乞檜於吳中學士云。昨荷許頒蟠檜。足仞慨特。然非托世契。不敢致此請。倘蒙踐言。遴選二株高大相稱者即授以的。俾群目聳觀。飛來增勝。亦不孤珍賜也(云云)。無文燦禪師祭之以文曰。我昔遊長安。見公飛來峰下。挾病負貪轍煩車。殆公授之舘。餉之泉石。納之圖畫中。倐而來。忽而逝。公不以久數而厭且殆也。綠[竺-二+哀]青箬西還大江之南。今七十年矣。量如泰山之納雲。氣如春風之著物。公風度儀軌耽耽心目間也。去年秋。伯氏還京師。公以書來。感慨激越。與昔者往來書詞大異。既讀而疑曰。老子將厭人間世乎。何其言之訣也。不幾何時。前之疑者遂信然矣。烏乎。悲夫口不必講而心法合於契經。眾不必多而光燄厭於靈竺。貨不必殖而揮斥富於猗頓。天地大矣。如此人品百年能幾見哉。尚記昔者侍坐時。升降進退。眼中無凡子。韻如叔凱。清如小山。雅如貫卿。和如養直。顒顒印印。應接不暇。今三子者已不可作。小山深入台雲。燦也眩甚。亦將槁死江南澤中。今北道主人亦不復見矣。遙想北山之下。疏通岩戶自若也。玲瓏臺觀自若也。鮮明松桂自若也。一世人物能復如昔之盛乎。斂不知以何日。葬不知以何時。塔不知以何地。長安故人既不我告。天地闊遠。欲問無所也。我哀無聲。我言無文。山中猿鶴。間應斷魂。

總庵心法師法嗣

法師文杲

字如晦。姓喻盛氏。其先開封人。生秀之華亭。自號古鏡。以母初妊甞驚窹大圓鏡也。早失恃怙。慶寧寺僧師訓謂出家可以報德。師從之。十八受具戒。性醇。謹一鬱多羅未甞去體。時台宗推總庵心公.坦庵英公。師遊其間盡究宗旨。一夕夢韋天神執雙箭處層閣。師欲陞未能。忽垣庵從旁招之。平躋[跳-兆+(環-王)]視。皆大教古軸。若干親題抄者。早起識于慶寧之壁垣。庵住天竺靈山。請為第一座。坦庵聞其提唱。嘆曰。吾鉢囊有所付矣。從容次言及執箭事。垣庵曰。子神交賢聖。晚迭住上下兩竺。此其兆乎。嘉定戊辰住青鎮廣福塔寺。有盜數十。擕凶具夜至。師略無怖意。空所蓄與之。甞謂學不悟則不能洞徹佛意。行不密則不能優入聖域。是故諸三昧期或七七晝夜。歲率為常。間舉似總庵之偈曰。一隊痴漢患顛。四七晝夜不眠。費盡娘生氣力。分明掘地討天。又遷吳王之時。思薦福雲間之延慶。鳳山之褒親。惟廣福前後三至焉。壬辰秋詔主天竺靈山。端平三年中使齎御奩。賜無量壽佛像。建閣嚴奉。奎章大書其扁。昭回雲漢。嘉凞己亥上竺虗席。京兆端明趙公與權奏。無以易文杲。詔曰可。明年意若有不豫。抗章請退。先是信人羅氏創寶華院。擬師開山。至是適副其願。上竺挽請益力。師乃還。天旱。大士出明慶寺。六月晦。師入奏謝。丙寅皇帝詣寺請禱。師啟白辭意懇切。上契震哀。駕回而雨。即班左街僧錄。主管教門公事之旨。及佛慧法師之號。未幾詔主靈山。聽學者日不下數千指。歲饑。雲水之眾無歸。獨靈山不戶。其入腹皆果然。建僧堂以贍眾。廣懺室以熏修。增置畎畝靡費不舉。甞述住持十箴。自儆不逮。務誠實以成智行。依定慧以導律儀。弘道德以接方來。崇梵福以裨國祚。量才能以為翊輔。合禮義以識安危。用悉檀以應眾機。儉一己以興百廢。明因果以護常住。立法度以振紀綱。缺一於斯。虗名何益。端明平齋洪公咨夔。見而題曰。此古鏡磨鏡法也。久後光明透徹。似無待磨。諸禪莫被老行者熱瞞道不須拂拭。時北澗簡師亦有贊辭。又以四無自厲。謂然無盡灯。續無聲漏。坐無生境。觀無量壽也。栢庭月公以四偈發明其趣。甞疏嚴觀諸師異同。會歸于一。以啟學者。淳祐二年六服乙亥示寂于靈山。正寢先一日。力疾草奏。手書訣朝賢。或以藥進。正色曰。世間相常住。汝知之。手書偈。擲筆而逝。奉全身塔于月桂峯之右。諡其塔曰圓照。坐夏五十九。享年七十六。得度者幾二百人。得法者東掖.妙湛.延慶.如益.廣福.如皎.興福.懷總.先福.懷德.永寧.道彬.永福.德斌.慈感.普慧等十餘人。

嘯岩虎法師法嗣

法師智覺

號頑空。東嘉項氏簪纓之族。蚤惠就家塾。進倍羣穉。十三捨家。禮郡之越興寺從定得度。甫具戒即白定曰。誓學台乘。徧依諸老。隙地淨几金玉寸陰決志大猷不弄筆墨。涼霄雨夕朗誦祖誥曰。吾以此代聲律。忽感而曰。卿先哲廣智.法智適也。在則人。亡則書。敢不勉諸。歸取二智遺書。沉潛反覆。砉然解會。回視群言如破竹矣。往見嘯岩於東掖山。岩已默識之。從容詶詰。尺圍鑰合。即俾冠冕多士。久之徜徉二竺間。栢庭.古雲二主翁禮敬優異。先後命分其席庭。羅致尤勤。形諸偈語。紹定己丑春有旨。以禳禬事宣上竺主僧赴南水門引見。庭方在假。師居座元。得旨代入峻事。王音褒嘉。賜賚甚渥。庭目疾久。擬告老。表師自代。牢讓乃已。出世明之。超杲濱海。凋瘵處旋。徙室嚴。京尹節齊.趙大資以大雄招。僅及。暮有旨住圓覺。學子繩繩雷動蟄奮。各隨根器。及玄鍵闔開。雖老同門叵測。首闢大義堂。雋徒質疑問難其中。滯於言則引之以意味。膠於玄則示之以正直。方將索之於意味徑直中。則舌端河漢濤瀾起伏。不使滯一隅矣。四處應緣一香未拈。有間焉則曰涅槃堂裡看。眾莫涯其意。當示寂日。始撾皷會眾。一瓣為嘯岩。償初心也。書偈曰。六十一年。弄巧成拙。末後翻身。虗空迸裂。擲筆而逝。僧臘四十七。龕留四日。闍維頂骨牙齒儼然於燼餘。塔藏歸雲之東。師傾然而癯。頴邁超豁。筌罤名句。槖籥深徵。當講說時部帙皆屏去。惟趺坐默然。及臨筳捉麈則庭瓴決隄未足為駛。每言三千中道之談。乃性德圓具之旨。雖肧胎妙經中。由智者發其秘。法智宏闡深切著明。淨覺封執而失諸馴致。厥後謬謂三千尅體則當俗諦。其毫釐千里之謂歟。早年假道禪關入太白無際之室。與諸老相抑揚。故見于講貫者。脫洒圓活與執帒上語者大遼邈矣。一日講至迦葉聞琴起舞。須彌涌沒低昂。海水騰波處。縱學流之說隨攻破之。俟其語窮意盡。忽指露柱曰。請為諸人說。或謂師曰。盍著述乎。師曰吾不欲屋下架屋。因曉之曰。夫言所以達意。得意忘言。言忘則意亦忘。名相何有哉。龍猛建宗。達磨別傳。同工而異曲。安晚鄭丞相問曰。一人發真歸元。十方世界悉皆消殞。頑空消殞也無。師曰向甚處見頑空。又曰。好箇佛堂未有佛在。師曰何處不稱尊。存畊趙開府為奏賜真悟大師之號。餘公卿以內典問者。隨機啟迪。皆充然有得焉。一衲修然終老孝敬。方母病革呻吟。師為焚香哀懺即安。然而終子夜必盥漱誦經。資親於冥。寒暑造次不爽。把弟隨緣不問榮陋。傾鉢勝新建置。輟施利。周貧急。所至皆然。此時餘事耳。

桐洲坦法師法嗣

法師永清

字夷仲。號古源。嘉興海鹽人徐氏。生嘉定乙亥十一月二十四日。在襁褓能稱佛號。其母驚異。年十二依邑之廣程萬壽寺義公習法華。甫三月背誦如流。二十薙髮受具戒。晨夜禮佛。聞華亭延慶桐洲法師學行高世。白義往從之。五年得其道。復見佛光於上竺。佛光偉視之。遂以為領袖。淳祐辛亥出世常熟報慈。越十年百廢具舉。丘公岳.常公懋.即公用雷皆因是知之。有捨田伍頃為立觀堂者。邑令尹俾文士為之記。辛酉遷杭之興福新像。設作猊軒。講貫無虗日。暇則與同志補涅槃經。未入科者學徒賴之。增置田土以給饘粥。聲譽徹聞。壬戌召入內道場懺禱有驗。賜號祥應法師加紫服。甲子冬召至福寧殿講法華稱旨。內翰林公希逸贊其繪像云。得佛心。傳佛口。福寧殿上師子吼。蓋紀實也。甲戌歸舊隱。自時厥後世故相仍甞遭剽掠。勑牒伽黎。得之水濱。為靈山都講。歲餘副參楊公鎮疆。起住南竺演福。甞與林公論一心三觀。林曰。欲知智者空中假。即是南華周遍咸。師以為南華虗無之說豈同三觀真實名義者哉。要不可以文字語嘿會。林以偈謝曰。誰能會得渠三昧。便是宗家老大虫。乃作興其寺。瓶立宏規。象龍雲會。大昌教海。自是而始。寺右有肇法師講經處。名曰白蓮華遺迹。猶存寺左。有僧史寧僧統塔。越在艸莾。遷於肇之東。建堂三間。每月八日集同袍四十八人效廬山社修念佛三昧。一日語眾曰。辨才在上竺年七十遂退歸龍井。吾年今已及不可復留。亦退歸白蓮華。天竺.南湖爭致之。辭不復往。偶行山後卓錫得泉。觱沸甘美闢以為池。名曰祥應。示不忘本也。師姿狀瓌秀襟期洒落。所至多有建立。日誦法華雖老不懈。亦有言句傳諸其人。自更憂患。一味退斂。作貧老歌以見志。布衣蔬食隨化委順而已。隨建四七晝夜法華期懺。僅再舉。示疾而終。辛卯正月十日也。壽七十七。臘五十七。茶毗齒不壞。舍利燦然。二月四日藏骨肇寧之西。中順大夫牟[嶽-狺+巿]為作塔上之。銘有曰。昔田命其子曰。我死必塟西門豹邊。其履行與吾等。而王伯鸞宜相近今古。源塔近肇寧。得非志行之同者歟。

冶堂模法師法嗣

法師子儀

鳳山其號也。會稽上虞人。其父陳囗。在宋知縣溫之樂清。為元兵所執。不屈而死。師在襁褓。其母懷抱歸里。家益窶。十歲依郡之大善寺德公。[口*受]以梵書。一覽即嘿誦。又五年祝髮稟戒。尋從冶堂於華涇報本。習智者教。治堂遷台之國清。又侍焉。悉究其學。繼遊錢唐。謁雲夢澤公於演福。俾綱維其眾。由是聲譽驟起。甞手寫法華經三帙。其一以墨。二用黃金。三則出指血也。出世餘姚之積慶。辨香卒歸冶堂。至大初觀光上國。高麗瀋王.璋王秉意教門傾心內典。問法師授據經論。談辨雲興。引見武宗。皇帝降璽書復台之瀑布。既領寺事。廣興土木。更瓶殿宇及佛菩薩天神之像。明年朝京賜金納失失伽黎。加佛智強範海月寶淨妙慧大師號。特命講經三藏試鴻臚卿以冠其首。繼奉青宮令旨。撰金剛膽巴上師行業傳。書成經進。同高僧傳入藏。賜賚優渥。荐沐綸音。升住杭之天竺靈山。師極力振興。犯律軌者擯斥焉。持行業者與進焉。人多嚴憚之。四方學子捿止輪下。師皆待以殊禮。甞曰初學難同老成(云云)。累聀充講。乃分內事。初學之士離父師。棄鄉井。非負道念奚能至是。吾等據宗師之位。不以禮貌汲引。使其望涯而退。寧不為斷佛種人。延祐中瀋王遊江淅。集諸山碩德於郡之明慶律寺。啟如意輪懺期。竣事設伊蒲饌。有司供張。推王中居高座廁。諸山下席。法師昌言於前曰。今日齊事誰為之。審斯禮。甚非王者待教門之意。即令撤下其座。王欣然服從。即延諸山上席。聞者莫不韙之。尋歸越城。購別業。奉母氏食息其中。夷險不貶其志。至治初英宗皇帝踐祚。入覲被旨再住下天竺。名香馹騎絡繹于道。錫予無虗日。明年復趨上京。寓慶壽寺之西堂。名公鉅卿從師論道。戶外車馬常滿鄈丘。李公仲賓.吳興子昂趙公.漁陽鮮于伯機.東陽柳公道傳皆與師交。詩文酧唱累滿卷軸。師以母老。欽省侍丞欲還里。至下邳。忽得微疾。顧謂左右曰。吾平昔講貫。鮮事利養。雖處住持。然皆廢弛之餘。力莫能興。思仰聖上鴻福。少展未景。今既若此。時緣可知。而等能以白金奉吾母。死無所憾。言畢書偈遂卒於舟中。是歲丙寅十一月十日也。其徒奉遺骨歸葬受經之石奇山。世壽八十五。僧臘四十三。所著有讀教私記。其詩文曰天遊集。前奎章學士蜀郡虞公為之序。師神觀雄邁。音吐如鐘。英風剛氣。震動山岳。自國家崇尚教乘。海內宗匠莫不奮躍所長以趨至化。故世道益理教法益振。師出入禁闥二十年。際遇三朝。聖君賢相能以吾佛妙說彌縫昌運扶樹教基。使東南弘天台之學者金舂玉應。為世所重。殆非偶然者矣。

剡源先師法嗣

法師允澤

字立翁。自號雲夢。越之剡溪人。俗姓求氏。師生時。伯父夢神人東下。輿服導從非常。明日瑞彩充幃。異香滿室乃娩。在褓襁。神氣冲裕。齠齔類成人。不茹世味。十四出家于報恩寺。投剡源妙悟法師得度。明年稟具。習法華.楞嚴.楞伽諸經。悉通大義。玅悟時主淅東西名剎。從學者常數百人。師侍巾瓶盡得其道。一心三觀之旨洞然無疑。年二十九出住崇壽。如新發硎。上慢退席。繼遷廣福。起廢歸侵。刻石猶在。復升延慶。講席大啟。樓殿晣新。粥魚齊皷歲入有加。孤山以玄門廢。師起而寺復。開山之席乃成遠襲。國清以禪宗革。師出而論定。雨華之塵乃授同門。基故宮以創興源。而規畫之。而闡揚之。相形勢以恢演福。而指授之。而振起之。下至姚園五百羅漢寺日崇且闢而綱維之。余山建報恩為退處之地。龍井創安養為十方學子之歸。剡之報恩則又追崇其師之鄉也。一皆崇以棟宇。入以土田。慈恩之報意亦勤矣。師凡再詣闕庭。世祖神功文武皇帝召見。問佛法大旨。賜齊香殿。授以紅金襴大衣。錫佛慧玄辨之號。璽書屢降。光被諸方。便教之冠於禪者。實師之功也。翰林伯淳張公穪為權實之教魁。圓頓之宗碩者。殆非虗語。大德丁酉七月十六日留偈示寂于南竺演福。越八日門人奉遺骨塔于龍井之安養。春秋六十有七。僧夏五十有三。得法弟子志安.元淨.性澄.淨真.宗渠等四十餘人。師歷名剎七復道場。二被璽書。三其道德之隥重。考燄之輝赫。一時王公大臣交致問法。宗工磌士北面服膺者亦有所自矣夫。

東屏吾法師法嗣(佛光下)

法師元凱

號南叟。以南天竺演福第一座出世青鎮廣福。初寺西向而紆。議開正路以易之。三十年弗克底成。延祐三年南叟既至。以弘教為急務。故人從之者日益眾。乃架橋芙蓉浦曰翠波。疏榛穢直至。車溪墓道。作門揭其扁曰。車溪祖關。又搆亭曰景遠。所以尊祖也。始開正路得大坦平。所以繼志也。宋大參陳公簡齊奉祠于寺。與大儒葉天經.詩僧大圓叟洪智講道賦詩。作三老亭於浦上。既久廢。南叟亦即其基作亭以復其舊。所以敬賢也。翰林待制周仁榮寺記云。南叟之行學事業逈異於眾。宜所建立。克輝前哲。故喜道之以為記。

雲夢澤法師法嗣

法師性澄

因字以為號曰湛堂。家本越之會稽。故又以越溪為別號。父孫君滿。母姜氏。夢日輪從空而墮。既覺。初日正照其榻。師遂以生。幼有異質。四歲戲拈筆為佛像。授以經書即能成誦。若宿習然。至元丙子出家。投佛果寺石門殊律師。明年祝髮受具戒。持法華經以為日課。石門謂。三世佛法。戒為根本。而通其遮性雙單制聽止作之義。歲乙酉始依佛鑑銛法師為天台之學。聞晣山講席之盛。更往依焉。尋歸侍石門。時弘公道夫.靜公仁叟適相密邇。二公皆宗門巨擘。朝夕咨扣得益為多。逮石門示寂。乃謁雲夢澤公於南天竺。一見深加器重。歷居要職。天台國清寺實智者大師行道之所。或據而有之。且易教為禪。師不遠數千里走京師。具建置之顛末。白于宣政院。平復其舊。以秘密教不傳於東土。因稟戒於膽巴上師。既入其室而受覺海圓明之號。又從哈尊上師傳修習法門而究其宗旨。元貞乙未入覲于上京。賜食禁中。復以國清為言。宣政院為奏請降璽書加護。命弘公主之。辨正宗緒扶植教基。使來者有依庇焉。師欲東遊勾麗求天台遺書。先上書其國之嗣王。而彼國答以無有遂止。再詣上京。陛辭而歸。大德丁酉出世東天竺之興源。丁未吳越大旱。師為說法禳禱。好事之家多為感動。指所有以活。其不能自食者死。無以斂。則為掩其遺骸。仍作大會普度之。至大戊申遷住南天竺之演福。郡長官剡上其道行及濟人利物之功于行宣政院者。轉聞于朝。降璽書加護焉。至治壬戌驛召至京師。入對明仁殿。被旨於青塔寺校正經律論三藏。有司供張。歲時錫予為禮殊厚。駕幸文殊閣引見問勞。賜食正旦。及天壽節再朝於大明殿。賜以無量壽經。挍正事畢。特賜金襴袈裟加以御用衣段已給驛劵。將南還。俄有旨。即白塔寺建水陸大會。亟相東平忠獻王留陞座說法。眾感悅服事。聞寵賚尤渥。仍降璽書加護。追號佛海大法師。一時文學侍從之臣皆賦詩以美之。泰定甲子選住上天竺。越至順辛未七年矣。是歲六月朔。撾鼓告眾曰。吾三住名山逾三十年。自行無益。世緣有限。雖愧不敏。古德風烈猶或可攀。即說偈。以辨才歸龍井自喻。眾固留不可。竟拂衣歸南竺雲外齊。歲餘東還佛果以終老焉。師所至學徒坌集。諸方宿衲素有時名者爭趨其座下。誨迪獎勵未甞少怠。台乘四書大小部講徹則復始。雄談愽辨風駛濤湧。有疑而未決者折以數語。莫不冷然意解。晚年薦志淨業。晨昏繫念雖病不廢。曾屏絕左右修一心不亂觀門七晝夜。屢感瑞應。至於統領庶務。細靡密未始憚煩。規制庳陋則增廣瑣之。居處弊壞則繕完之。資用儉薄則經度之。不以其涉於有為而忽之也。佛果久廢。師歸休其中。慨念石門付囑之重。罄己槖一新之。一日眾以月旦問訊如常。時師遽迎之曰。老僧向非退閑。十二年幾在半途。今日則有。明日則無。光陰其可把。既乎煩大眾點指行李。用表無常。眾為念佛。師曰。止止。佛須自念。明日却勞送別。黎明眾集。端坐書偈而逝。至正壬子八月二日也。春秋七十有八。夏六十四。奉全身窆于清泰院。先是師在上竺剏流香塔院以奉開山臻法師.洎如法師。而肖己像於其左。至是分爪髮建塔其中。及南竺明靜塔院。以為後人展敬之地。所著有金剛經集註.消灾經注.彌陀經句解.仁王經如意論。呪經科並行於世。嗣其法者弘濟.本無.允若.大安.善繼等若干人。

古源清法師法嗣

法師蒙潤

號玉岡。海鹽顧氏。父敏。隱君子也。母強氏。祥應法師清公之甥女。師方娠。母感異夢。年十四棄家依清公於白蓮花。甞禮護伽藍神。土偶輙仆若荅拜然。左右皆驚。授以經書應口成誦。命禮院僧一祥為師。祝髮進具。從古源受天台家金錍.十不二門諸書。即能了其大義。會古源歸寂。又從竹堂傳公以卒其業。因苦學嬰奇疾。修請觀音懺七七日。既獲靈應。疾愈而心倍明利。勤說勤行。自集慶維那分座於演福。湛堂澄公來莅教席。號為極盛。師陞居第一座。凡所闡揚。辭暢旨顯。老成宿學咸敬服焉。出世於海鹽德藏。長夏講法華經。聽者日千餘人。屠沽有為之易業者。瑞應不可勝紀。遷主演福。宗風益振。居六年退歸白蓮花修念佛三昧。依之者益眾。日於肇公講堂為說止觀。間語其徒曰。吾祖智者所謂風烟山水外足忘憂。妙慧深禪內充愉樂者。其在茲乎。自是誓不出山。行宣政院強起之主下竺靈山。時寺新燬惟普賢殿巋存。因慨然曰。吾茲寺成於慈雲。一殿尚存則祖師願力有在。乃首加葺治。次苐構諸堂舍。然不以經度程督之勞癈教。事書夜講演無倦色。率同志修法華三昧。感普賢放光現瑞。居三年以涉世將迎幸其素志。復歸白蓮老焉。至正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示寂。呼子實.法明策示止觀安之法。且告之曰。吾生緣殆盡。茲惟其時。驟穪佛號數考。泊然而逝。世壽六十八。僧臘五十四。明年正月三日茶毗。得舍利於遺燼中。始師無恙時。有請預為造塔者。以偈謝之曰。死後茶毗一幻身。盡収白骨煅為塵。何須石塔標名字。畢竟當初無此人。其人遂不敢復請。至是門人建塔於風篁嶺下白蓮華院之六唯亭。奉舍利藏焉。所着有四教儀集註行於世。師神資頴秀出於天賦。道力純固。觀慧虗融。志在他有所即應利。甞求古源塔銘於凌陽牟公。問以三觀之義。其答如響。公擊節不已。以為聞所未聞。每與儒士折衷儒釋所談理性之異同。無不嘆其言簡而理盡。及於徇緣御物一本於誠。所至道俗嚮慕。或捨所居或剏寺宇以延致之。在嘉禾則有演壽.吉祥.慧光。在杭則有壽聖.瑞光懺院等。至於自行之精進。修常坐三昧以九十日為期者七。法華.光明.大悲.淨土諸懺法不計期數。而潛德密行證語所及。有未易淺窺者。此特其應迹而已。天目中峰國師甞致書曰。法師能以芬陀利香充塞宇宙。人謂古佛復出。信矣。

佛海澄法師法嗣

法師弘濟

字同丹。別號天岸。紹興餘姚姚氏。蚤孤投從父舜田滿禪師出家。其祖繼公授以妙經。應口能闇誦。十六薙染。二十進戒。持四分律。忽自奮曰。律可學。教不可學乎。遂往四明延慶。從半山全公習衡台止觀之書。甞修法華.金光明.淨土期懺。在觀定中都智者國師授以犀角如意。自是講貫了無留碍。時大山恢公主松江延慶。佛海澄公董杭之演福。學徒川委。並延師居第一座。高昌總統般若室利公。學通華梵出入經論。以本國言與法師譯小止觀。文采粲發。公深敬服。泰定初開法圓覺。倡佛海之道自師始。兩浙學人奔湊。師罄大小部帙。晝夜弘演多所啟發。明年鹽官洲崩。行省亟相脫驩公憂之。禱于上竺廣興法事。命法師親履其地。仍令有司修水陸大會七日夕。法師呪以沙水。足迹所按土皆凝然。至今居民不化魚[敞/魚]者。葢師願力有在也。天曆改元陞住大集慶。歲饑喟然嘆曰。吾教雖以食為外命。其如四眾何。即退處別室。吳人以疏幣來聘師。誘掖來學留姑蘇者六夏。至元再紀之五年。郡以圓通久廢。屈師主之。則曰。先德弘化。報地主恩為重。越吾父母邦。欣然應聘。至焉。糧食闢齊舍。攝徒侶至數千指。隘無以容。咸謂茲山自開。香嚴重興。後五十年無此。作四載又謝事。旋故丘。專修念佛三昧。當會心處不知念而非念。非念而念也。扁室曰其中。着銘以自見。至正七年年八十矣。杭三宗又以大普福起之。師堅臥不赴。門人法航請曰。圓頓大教退藏於密久矣。不在此時作某等龜鏡。將抱終身之憾。乃束裝徑度。居亡何海內兵興。竟拂衣還山。開清鏡閣而深蟄焉。龍翔咲隱訢公有詩美之。甞閱楞嚴經古註。繁簡不倫。方將折衷其說。俄疾作進。諸徒申淨土法門有未解師意者。師厲聲曰。死生難。頃之書偈而逝。至正十六年三月十日也。世壽八十六。僧夏七十一。嗣法上首上竺.道臻.超果.允中.雍熈.淨琛.圓通有傳等。先是師卜地受經之西崦。植松其上。標曰松華塢。其法孫至大以陶器奉蛻質焉。導治命也。師狀貌魁偉。言吐洒然。魯誥竺墳過目不忘。緇白無貴賤爭導事之。平日以疏通教觀為務。講法華妙義無慮百十會。若杭城東之吉祥。西湖之崇福。獲之南翔大德。皆有瑞徵感天雨花。集賢仁榮周公曰。法師才贍而言約。器宏而道深。安陽明善韓公曰。師才全學愽。以文寓意。無求於名觀二先生之言。可以知師之為人矣。所著有四教儀紀要.天岸外集。並行於世。至若上堂題贊詩頌。時穪獨步。不俟編集。傳諸人人焉。

法師本無

字極元。或以其宴居之扁穪為我菴。台之黃岩著族。姓陳氏。父自然。素業儒。其高曾皆以科舉取顯仕。父早世。母趙清献公抃四世孫。賢而知書。師在髫齓。母課之語孟。殊進年十三。依方山寶禪師於瑞岩為落髮受具柢。中竺元叟端禪師留居侍旁。時佛海澄公住演福。而寺之方山大公佐焉。實師母黨親。每過候之。輙以老病相屬托。遮挽不聽去。咄曰。佛法隨緣。若果無情耶。會澄公亦問以山家教義開其意。玉岡潤公從臾其間。師由是無它志。篝燈達曙。深契二威緘授之妙。而荊溪四明記述之詳。過目皆能口辨指畫。以極其淵奧。故任之紀綱而眾濟其才。位之表率而眾熏其德。甞曰。文字之學必待靜默而後有所悟入。師得之矣。俄以宣政院檄出住鳳山崇壽。繼遷普福及明之延慶。詔書法旨累加漿譽。授以佛護宣覺憲慈匡道之號。時教法大行。簦笈趨擁。鼓聲籤顯靡間書夜。其智謀幹力有餘地。則理產業。飾佛像。起頹仆。為壯麗事。蹟見所在碑刻。若以金新昌彌勒像板。集註楞嚴經。亦其化風所致。師性姿高潔。所交多名士大夫。若屬文議論雄拔。有山意集行世。尤不耐紛[(虺-兀+(完-、))-虫+((厂@(既-旡))/寸)]。稍遇之則引避。顧延慶酬應煩劇。即築溪舍南湖上以老焉。至正二年納麟高公使行院。起師住上天竺三年。癸未示寂。世壽五十八。臘四十二。門人以其遺體塔于上竺之流香別院。嗣法弘道.慧隱.允中.大始等。

法師允若

字季蘅。族相里氏。父慶。以儒行穪。師九歲能通春秋。其父方以亢宗為期。忽翛然有出塵之想。乃依雲門廣孝元公祝髮。十五納滿分戒。渡江至虎林謁大山恢師於興福。授以天台諸乘即知大意。已而聞佛海澄公主南竺演福。四方名德多來棲止。而方岩則師.愛山靜師尤龍象中穪雄者。師復住依焉。凡法智立陰觀妄別理隨緣究竟蛣蜣理毒性惡等文。益推斥其義而沉涵之。至於恩清之兼業。昭圓之異說。齋潤之黨邪。仁岳之背正。亦皆察其非是及所以害道之故。心既有得乃質之二師。而復取正於澄公。聲入心通解行日著。澄公甚器之。俾歷要職。至治初澄公奉詔入燕都挍正經律論三藏。遂白其行業於帝師大寶法王。錫以慈光圓照法師之號。大德中出世昌源淨聖。丁歲侵師為經度之。田之菜蕪者闢之。室之弊漏者葺之。踰三年演福請師居第一座。攝眾千餘人。師持規峻整。升堂入室具有儀範。經其指示多所悟入。泰定中行宣政院請主興福。當是時倡道杭之南北兩山者。若天岸濟我庵.無玉庭罕與師皆有重望。人穪為佛海四天王。居無何。退皈雲門。與斷江恩師.體畊逸師翱翔千岩萬岳中。人又目之為雲門三高。至正間起主越之圓通。亟相康里公具疏延主下竺靈山。有瓔珞泉其涸已久。師持錫扣岩祝曰。吾緣苟在是。泉當為吾一來。言始脫口。泉果涌出。戶部尚書貢公師泰。比之慈雲重榮檜。命名曰再來泉。作文記之。師四坐道場。教雨灌溉如甘露醍醐。飲者心泰。尋以年高退居雲門。築深居精舍。以法華觀慧三昧為暮年淨行。會天下亂干戈紛擾。師與之遇。脅以白刃毅然不為屈。因遇害。白乳溢於地。實至正己亥二月二十九日。世壽八十。僧夏五十有五。兵既退。其徒孫息幻具衣棺為斂。闍維之夕獲舍利甚夥。塔于雲門之麓。師風度簡遠。不妄言笑。趙魏公孟頫呼之為僧中御史。善詩若文。雄健有法。黃文獻公溍為序其首。謂其遊戲如幻。變化不測。理事混融。不相留礙。一時名公卿如鄧文肅公.袁文清公.虞文靖公.韓莊節公皆與師方外交。而忠介公泰不華歆豔為尤切。函書問道殆無虗日。雲門之旁有若耶溪。世以法師名高宜配地望。故復稱之為若耶溪。嗣其法者則集慶友奎.演福良謹等。或者以師素履之美而不獲考終命。頗致疑焉。殊不知定業所感千劫弗遷。雖以西域聖師深入神通三昧。或為鴆毒所加。或罹刀劍之厄。卒未能免。何傷乎道德之高也。

法師善繼

字絕宗。族婁氏。越之諸暨人。母王氏。當有妊。夢神人授白芙蕖乃生。始能言。見母持佛號合掌隨聲和之。年稍長。季父客授山陰靈秘寺。從治春秋經。竊窺三藏諸書。嘆曰。春秋乃世間法。欲求出世。非釋氏將疇依。即投其寺僧思恭祝髮授具戒。從杭之興福大山恢公習天台教觀。時大山遷雲間延慶。師復往南竺演福從湛堂澄公。間問之曰十不二門屬何觀。法師曰。三種觀法屬對三部。此文既與止觀同成觀體。的是從行。又問諸經之體為迷為悟。師曰。體非迷悟。迷悟由人。顧所詮經之旨何如耳。湛堂喜溢顏色曰。真法輪將。它日有望於子矣。宗周文公時住集慶。豔師之學。延曲賓師。尋領懺事。湛堂復招師居座端。南竺素稱教海。師提唱宗乘有聲。絕出於四方。會湛堂遷上竺。而玉岡潤公來補其處。仍留師居其職。學徒四集。無不涵腴飲醇克足而後去。天曆己巳出往良渚大雄。日講金光明經。夢法智謂之曰。汝所談經與吾若合符節。惜乎所踐猶未逮其言耳。遂益篤精進之行。至正壬午高公納麟為宣政院使。移住天竺薦福。丙戌江浙行省左亟相朵爾只公領院事。陞住天台能仁。凡三主名剎。執經輪下者多豪俊之士。開闡法華妙玄文句五章四釋奧義昭晣。且策勵之曰。吾祖有云。止觀一部即法華三昧之筌罤。十乘十觀即法華三昧之正體。須解行並馳。正助兼運。則圓位可登。而不負吾祖命家之意。未幾兵難荐作。其高弟是乘請師还華經。歡然就之。且以無常迅速。嚴修淨業。繫念佛名晝夜不輟。一日集眾而言曰。佛祖弘化貴乎時節因緣。緣與時違。化將焉托。吾其歸矣。遂索筆書偈端坐而逝。時丁酉七月二十二日也。春秋七十有二。夏六十三。火化齒牙及舌根不壞。舍利纍纍然。斂骨塔于靈秘之西坡。嗣其法者靈鷲懷古.延慶自明.崇壽是乘.演福如玘.能仁淨昱等。師氣局衍裕。行履固純。山家諸書無不精徹。大江東南推為教中之宗。講演法華.金光明凡若干會。主修懺期所感靈異不一。是乘甞請著書以淑後人。師曰。吾宗本離言說。不得已而有言。為彰授受也。是故章安結集之後。不過代相緘授。其間或有斥邪衛正者。亦豈好辨哉。今大經大法粲如日星。宜修習不暇。奚俟予言。聞者悅脫。

同类推荐
  • 对山医话

    对山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贞白遗稿

    贞白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华录选辑

    东华录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管理的智慧

    管理的智慧

    《管理的智慧》通过36篇不同主题而深具管理启发性的短文,深入浅出轻松地探讨管理的真谛。从管理大师的箴言名句、管理个案的研究、管理方法的优劣运用、管理趋势的发展走向,到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管理的智慧》协助管理者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能够抱有正确的态度,选择正确的手段,运用管理的智慧,施行正确的管理改善,从而真正提升组织的管理能力。《管理的智慧》是现代管理者必读的管理随身书。
  • 重生之傲世千金

    重生之傲世千金

    新文《我曾深深爱过你》外坑啦啦啦~~http://m.wkkk.net/a/972459/前世,云若安的心中只有陆少卿,而陆少卿也常常在她耳边低声的呼唤着“小安儿”。直到她的妹妹带着五岁的孩子找上门来,她被妹妹害到流产致死,他一直冷眼旁观。这一世,她傲视重生,顶着世界首席珠宝设计师的名头接近他。这一次,发誓不会再让他利用自己,残害自己。欺她辱她者,算计的你走投无路。破她家庭者,逼得你身败名裂,如过街老鼠。害她孩子者,对不起,这个世界上已经不需要你了!这一世,她不会再由着别人掌控她,她要活出自己的风采。......但是,这是怎么回事?渣男回头,抛弃小三,准备来找她了?哼!不好意思,本姑娘不吃回头草!有多远滚多远。对了,本姑娘还没有虐够你,乖乖的来回滚!青梅竹马风度翩翩,笑起来阳光灿烂:“小安儿啊,我可是全身心的为你付出了。”“对不起,我不需要。你的付出留给你心里的那位吧!”这一世,她只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来都没有想要再次投入一份感情。但是,直到那个男人在她的生活中处处渗透......
  • 时光深处(下)

    时光深处(下)

    21岁的韩陌贫穷、骄傲、凉薄、优秀,骨子里有着对命运的不服。那时,江湖传言:T大的韩陌,不论男女,人皆爱之。那时,江湖还有一条传言:S大的苏小冉追男神韩陌追得痴狂。因此,当苏小冉成功追到男神后,T大与S大轰动了!一晃眼,八年过去——他跻身商业新贵,成了高高在上的神祗,而她只能朝拜。她说:“韩陌,如果有一天,你不再爱我了,一定要告诉我。”后来,他果然不爱她了。而她,在那天对自己发誓,她一定要成为钻石一样的女人,让他后悔,让所有人仰视。
  • 等你爱我

    等你爱我

    那年春天,丁乙因为阑尾炎住院,结识了年轻英俊的外科医生满文方。恰逢满大夫回老家,需要找个“女朋友”,丁乙得知后,自告奋勇要当满大夫的“临时女友”。等她跟随满大夫翻山越岭来到满家岭时,丁乙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艰苦贫穷落后,她没有被吓跑,反而对从大山走出来的满大夫更加敬佩和心疼。她放下所有骄傲,以飞蛾扑火般的热情追随满大夫。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和妥协后,最终,二人结了婚。满大夫事业有成学历高,但依然没有摆脱岭上那套“规矩”,古板木讷,不解风情,婚后和丁乙因为性格、习惯的不同而频起摩擦。这种状况在俩人到美国后依然没有改善,婚姻中的淡漠疏离、猜疑不安,让对爱情充满期望的丁乙一次次地跌进绝望的深渊……
  • 倒霉天使的恋爱物语

    倒霉天使的恋爱物语

    最甜美的都市童话。宇宙无敌倒霉丫头苏小钻从来都是迟到大王,清早起床常常会袜子少了一只,出卧室会被拖鞋拌倒,刷牙时牙膏会从后面出来,洗脸的时候水龙头会突然坏掉,出门时就算没迟到也会因为公交车坏掉而迟到,偶尔还会连续一星期被来路不明的大狗追着咬……谁知道这只害她天天做噩梦的动物竟然是她暗恋的桑墨帮忙照顾的……桑墨喜欢穿白色衬衫,拥有世界上最英俊的侧脸以及最温柔的性情和最好的头脑。bt的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地区联盟年度排行,十个学校分别选出最优秀的学生参加比赛并排名,而桑墨就是这个学校内定的最佳人选。本来完美如桑墨,一切都很平静顺利按部就班。直到……那个总是出状况的苏小钻将满满一盆水浇到他的身上……
  • 嫡女要出嫁

    嫡女要出嫁

    一朝很怂的穿越,她来到了世上没有记载的一个皇朝。好吧!穿越就穿越吧!这年头,她也赶上流行了!◆她,是人尽皆知的幕连痴傻三小姐。◆他,是花名在外的赫连庶子二少爷。她,在家地位连那妾室所生的庶妹都欺她,空有嫡女身份,却又不受父亲待见的痴傻三小姐。好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嫡姐虽毒,但也是人,是人都有弱点!庶妹虽蛮,但却是草包一个,每天只懂风花雪夜,更何况她是小孩子智商,能跟她这个活了足有二十五个年头的成熟人比吗?嫡母虽狠,但也有所忌讳!姨娘虽心机沉,终比不过她深!第一天,吓跑了嫡母第二天,痒趴了嫡姐打傻了庶妹……她堂堂一个熏陶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现代人,说差也不会差到哪去!且看小女子如何颠覆这天轩朝!……◇◆◇◆……◇◆◇◆……◇◆◇◆……本文属性:【宅斗+爱情+阴谋+宠文】一女+一男=本文一对一——》相公对话篇回《【片段一】:洞房花烛夜“人夫守则?”某男干瞪着手中的折子。“没错!”某女翘着二郎腿,坐没坐相,吃没吃相地咬着手中的糕点。恩,不错,真是不错。没想到这古代的东西还蛮好吃的咧!“那娘子…什么是人夫守则?”某男继续疑惑,眨巴着桃花眼,电压超过二百辐地望着自家娘子。“你不会自己看呀!相公,你的眼睛没事吧?干嘛一直眨?”某女吃完了一个糕点,又伸手贪心地拿了两个,一手一个,忙乎着。一炷香后,某男的俊脸全黑了,冷汗直流。咬牙切齿道:“我不会就范的!”“相公,难道…你就不想‘上床’睡觉么?”某女放下手中的糕点,媚眼勾勾缠,暧昧着暗喻。闻言,某男桃花眼一亮,闪闪发光,终于是心一横,狠狠磨牙道:“成交!”说完,扑上娘子,抱上床任由之…【片段二】:某女怀孕了…“相公,我美吗?”某女挺着大肚,眉眼羞羞,很是涩涩地端坐在床沿边。某男一听,愣住了,嘴角不自觉地抽了抽,忍住内心的翻搅,脸上立刻挤出一抹皮笑肉不笑的笑容来,吸了吸气,很勉强,很无可奈何地说道:“美……”某女听了,不依地嘟起嘴:“你再说一次!”某男眼角抽了抽,吸气,继续说道:“很美……”某女又嫌不好听了,跺了跺脚,头一偏:“怎么说得那么勉强!”某男…………………………彻底崩溃了…………友情链接:《异世蓝眸》兔珑女《邪女戏夫》万里月《激战女神》柳一一《极品假太监》萧渔《残颜皇后》伊唯熙《神秘逃妻》点点紫雨《木棉皇后》天涯孤鸿
  • 登游齐山

    登游齐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老公是商界大佬

    我的老公是商界大佬

    订婚夜,她被未婚夫和闺蜜背叛,第二天,她从陌生男人的床上醒来!她落荒而逃,男人将她扯回怀里,“一个亿,当我的女人!”“作梦!”顾西轻轻吐出两个字!他盯着她的眼,笑得志在必得。他一次一次地戏弄,她一次一次地落荒而逃……直到新婚次日,她冲他怒吼:“裴浅,你无耻!”
  • 厌厌笙歌

    厌厌笙歌

    谁还没有个前男友?宿笙歌表示,她的前男友渣!渣!渣!好在她不记得了,也不再动心了。可现男友,帅,暖,富,钟情……优点数不清,关键还特别疼她,她好不容易又可以动心了。有一天她想起一些事,"墨夜,你就是我前男渣?”"对!那个前男渣!”厚颜无耻承认!"你!……”"好了,小琦儿别气,一生一世一双人,我只祸你一人……”冰山面人,他的暖,尽数只给了她一人……
  • 阴阳界的一朵奇葩

    阴阳界的一朵奇葩

    粉丝群:152691809我爸天生犯“斩子剑”命格,命中无子。我姥姥烧香求仙儿求来了我,但是我驻世根不深,命犯早夭。磕磕绊绊的领了仙缘,随一众出马仙四海扬名。从此阳世、鬼府、深山、古墓不停的劳碌奔波。以一个出马弟子的自身经历,去领会娑婆世界堪忍百苦,探寻历史长河中的地仙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