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70900000110

第110章

述曰。居士者西竺学佛道者之称。永叔见祖印。排佛之心已消。故心会其旨。而能以居士自号。又以名其文集。信道之笃于兹可见。然其传六一。谓以一身老五物之间。五物者身外之余物。岂足以寓诸道。则知居士之称。或近于滥。盖好名而失其实者也。良渚曰。欧阳氏号称大儒而无通识。以故立论时有乖戾。而为当时君子之所见攻。如议追尊濮王为皇考误。英宗承大统无人子礼(英宗本生父濮王。及继仁宗。王圭议宜称皇伯。欧阳修请如汉宣帝光武称皇考。范镇奏。既考仁宗。又考濮王。非是宜。从圭议。司马光奏。欧阳修巧说误听。宜从圭议。吕诲十一奏。乞依王圭。不报。乃与范纯臣吕大防合奏。欧阳修首开邪议。韩琦[饥-几+希]非传会。乞下修于理正其罪。上竟从修议。其后神宗以追尊事与汉宣帝异。以问吴奎。对曰。此诚牵于私恩耳。神宗曰。当时为欧阳修所误。奎曰。韩琦于此事亦失众心)谓见在佛不拜过去佛。诬太祖真宗不为佛敬(欧阳归田录载。太祖入寺问赞宁。佛当拜否。答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今详赞宁随吴越王归京师。在太宗朝未尝及见太祖。归田所载妄也。会要国史也。称真宗每上元诣寺观三十处百拜以上。欧阳岂不知之。而妄载归田录中。上诬两朝。下诬赞宁。其为过不少矣)削唐太宗战士建刹之诏。失史官记事之实(太宗正观三年。诏建义以来陨身戎陈者。为建寺荐福。四年战场七处建寺成。命虞世南岑文本七人为七寺撰碑。事载旧史。欧阳并删去之。本朝建隆二年。韶于杨州置建隆寺。为死事者荐福。如唐正观四年故事。其后王禹偁撰碑。建隆之诏。既指唐朝故事。考之新书则无所可据。使后世有欧阳子修宋史。则将并除建隆之诏矣)谓河图洛书为怪妄不足信。与易系辞论语相反(见居士集论易篇)至若着本论。斥佛法为中国患。而晚年敬明教服圆通。称居士。读华严竟自畔其前说。犹韩退之始排佛而终信服。至哉子瞻之论曰。韩愈之于圣人之道。盖亦好其名而不乐其实也。其论至于理而不精。往往自畔其说而不知今观欧阳之始卒。当亦不逃子瞻之论

诏衡州迎常宁资福寺玉塔入京师。塔高一寻。累以玉石。阿育王所造第九塔也。或夜中腾光明。且往瞻敬者。必获舍利日本国沙门成寻来朝

六年七月。天竺灵山海月大师慧辩合掌坐亡。遗言。须东坡至方阖龛。四日坡至见趺坐如生。乃作三诗以吊之(欲寻遗迹强沾裳。本自无生可得亡。今夜生公讲堂月。满庭依旧冷如霜。集中但录其一)初是学士沈遇治杭。以师有重德补为都僧正。通守苏轼为之序曰。钱唐佛僧之盛。盖甲天下。道德材智之士。与妄庸巧伪之人杂处其间。号为难齐。故僧正副之外。别补都僧正一员。簿书案牒。奔走将迎之劳专责副正以下。而都师总领要略。实以行解。表众而已。师既莅职。凡管内寺院虚席者。涓日会诸刹。及座下英俊。开问义科场。糊名考校。十问五中为中选。不及三者为降等。然后随院等差(楚宜反不齐也)以次补名。由是诸山仰之咸以为则

八年七月。公卿朝士建盂兰盆会于开宝寺。自月五日始至十五日毕。主客扬杰为之记

九年。敕开宝寺灵感塔。建庆寿崇因之阁。中建木塔。御篆鸿福圆成之塔

十年。夏旱。上于禁中斋祷甚虔。夜梦神僧驰马空中口吐云雾。觉而雨大霔。敕求其像得之相国寺阁第十三尊罗汉。诏迎入内供养。宰相王圭以诗称贺曰。良弼为霖孤宿望。神僧作雾应精求(东轩笔录

元丰元年三月。杭州雷峰慧才法师。为灵芝元照道俗千人授菩萨戒。羯磨之际见观音像放光讲堂大明。净慈法真禅师守一作戒光记。米芾书。辩才法师立石于龙井

二年。初驾部郎中朱寿昌。七岁时不知母所在。乃刺血写佛经。行四方求之。五十年复弃官入秦。得母于同州。年已七十。苏轼时谪居黄州。寄诗以为贺。时称寿昌孝感所致

三年正月。敕大内设千僧斋。施袈裟金刚经。为慈圣太后追福诏详定官制朝议。以自唐至本朝。译经僧官皆授试光禄卿或鸿胪卿。今后改赐译经三藏法师。试少卿者。赐三藏法师(洪容斋三笔)诏革江州东林律院为禅席。命常总禅师居之。寺人相谓曰。远公谶记。吾灭七百年。当有肉身大士革居道场。今总公实应之矣。东坡过东林。赠以诗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今日如何举似人荆公王安石问文定张方平曰。孔子去世百年生孟子。后绝无人。或有之而非醇儒。方平曰。岂为无人。亦有过孟子者。安石曰。何人。方平曰。马祖汾阳雪峰岩头丹霞云门。安石意未解。方平曰。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安石欣然叹服。后以语张商英。抚几赏之曰。至哉此论也祁公杜衍以张方平佞佛常笑怪之。有医者朱生游二公间。一日祁公呼朱生胗脉。生谓使者曰。往白公。但言看楞严未了。及至揖坐。谓曰。老夫以君疏通不意。近亦阘茸。圣人微言无出孔孟。所谓楞严者何等语耶。生曰。公未读此经。何知不及孔孟。因袖中出其卷。祁公观之。不觉终轴。大惊曰。安道知之而不以告我。即命驾就见之(方平字安道)安道曰。譬如失物忽已得之。但当喜其得不必悔其晚也张商英初仕。因入僧寺见藏经严整。怫然曰。吾孔圣之教不如胡人之书耶。夜坐长思。冯纸阁笔。妻向氏曰何不睡去。商英曰。吾正此着无佛论。向曰。既言无佛何论之有。当着有佛论可耳。商英默而止。后诣同列见佛龛前维摩诘经。信手开视有云。此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倏然会心。因借归细读。向曰。读此经始可着无佛论。商英闻而大悟。由是深信其道。后为漕于江西谒东林总禅师。遂蒙印可。因按部过分宁。诸禅迓之。最后见兜率悦公。商英见其短小。易之遽曰。闻公聪明善文章。悦大笑曰。运使何至失言。从悦临济九世孙。对运使论文章。正如运使对从悦论禅也。商英内惭。佯不领曰。师是临济九世耶。是夜宿兜率。语及宗门事。至更深悦焚香。请十方诸佛作证。谓商英曰。东林既印可明公。公于佛祖言教有少疑否。商英曰。香林独脚颂。德山托钵话。未能无疑。悦曰。秖如末后句是有耶是无耶。商英曰。岂不是有。悦大笑归丈室。闭门而寝。商英展转无寐。五更下榻触翻踏床。忽然有省。为之颂曰。鼓寂钟沈托钵回。岩头一拶语如雷。果然秖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记来。遂扣门曰。商英已捉得贼。悦曰。赃在甚处。商英无语。翌日复举前颂。悦曰。参禅只为命根不断依语生解。如是之说公已深悟。然至极微细处使人不觉不知堕在区宇。悦后作颂证之云。等闲行处步步皆如。虽居声色宁滞有无。一心靡异万法非殊。休分体用莫择精粗。临机不碍应物无拘。是非情尽凡圣皆除。谁得谁失何亲何疏。拈头作尾指实为虚。翻身魔界转脚邪涂。了非逆顺不犯工夫。商英邀至建昌。途中一一伺察有十颂叙其事。悦亦酬十颂。法门传提以为盛事(已上三事见宗门武库)商英既达禅道。尝谓人曰。吾学然后知儒杭州净慈宗本禅师。夏中定起。有道人卉衣至堂上。本视之曰。黄龙旧话何不举似。其人笑曰。钱大安用饶舌。遽御风疾去。卉衣者吕洞宾也。钱大者本前身也(普灯录)八月馆职文同(字与可)沐浴。冠带正坐而化。同馆崔公度闻之。惊谓人曰。昨别与可于州南曰。明日复来乎。及再往与可徐曰。经言。人不妄语者舌覆面上。即吐舌引至眉上。三叠之如饼状。公度大骇。今闻其亡又异。信得道人也。与可梓潼人。文行高洁。画竹得妙趣(东都事略及文艺传

四年。苏轼在黄州。作赵先生舍利记言。南海有潘冕者阳狂不测。人谓之潘盎。盖俚人谓心风为盎也。盎与京师言法华偈颂往来。言云。盎即日光佛也。有赵棠者。初为幕官。因弃仕从盎游。盎谓尽得我道。盎既隐去。棠亦坐化。焚其尸得舍利数升。轼与棠子昶游。得四十八粒

五年。诏相国寺辟六十四院为八禅二律。以东西序为慧林智海二巨刹。诏净慈宗本禅师住慧林。东林常总禅师住智海。总固辞。许之。本入对延和殿。山呼。即就榻加趺。侍卫惊顾。师方自若。赐茶举盏撼荡之。上问受业。对曰。承天永安(姑苏承天寺永安院)上大喜。语论久之既退。上目之曰。僧中宝也。侍者问主上何语。曰吃茶闲话耳

七年。太子少师赵拚。旧与法泉禅师为方外友。及知青州从重元禅师问心要(住天钵嗣天衣怀禅师)尝隐几公堂心如止水。忽闻辟历声豁大省。举头观空。刹刹尘尘无处不是。后致政归衢。筑高斋以自居。与高僧逸民游。是年八月有大星陨于庭。公晨起与子[山*几]语如平时。忽趺坐而化(苏子瞻作神道碑。及见普灯录)荆公王安石。请以江宁府围庐为僧寺。赐额报宁禅院。初安石子雱资性险恶。父居政府。凡误国害人之政。雱实使之。既亡。安石恍惚见荷铁枷告父求佛为救。安石大惧。亟为建寺之祈脱苦

召句曲山道士朱自英诣阙。赐号观妙先生。初真宗以储嗣久虚。命朱自英奏章升神帝阙。见三茅真君乘宝辇而下。问何所来。答曰。臣为大宋祈嗣。茅君颔之。以其章进太上。敕曰。茅盈忧国爱民。宜为宋嗣。明年仁宗生(句曲洞天在闰州句容县。三茅君治此山长茅盈二弟固[褒-保+(罩-卓)]。详见通塞志一卷

考异曰。郑景望家集言。茅君下生张师正。括异志则云南岳李仙。此两者必一。于是今观乐史感梦近于恍惚。未若自英升神所遇之为实也。矧惟 真庙拜章于当年。 仁后锡号于兹日。皆所以表正其事。则宜以郑氏所纪为实。

八年。诏嗣天师张乾曜赴阙。赐号澄素先生。上问以飞升之道。对曰。此山林志士之所为。非可以辅政教也。上嘉之。诏自今一代与一先生号免租徭。上闻蓝元道有道术召见之。馆于芳林园。赐号养素先生。未几去居南岳。所居夜有赤光。及闻对谈者翌日侍者以问曰。吾师刘道君海蟾子行雨过此耳。有刘中明者。南游衡山。谒养素受其术。后于伽蓝尸解。邑令拜其窆。闻其中言曰。止暴殄息求营。勿冒财勿柱刑。令愕而去。乡人简有从复见于东都。问曰。与先生同里闭。独不念之乎。中明曰。人年五十已如败屋。能志于道仅可延年。子今年七十矣。平生好法律佐人诤讼。尚何所言。遂不顾而去

零陵何仙姑者。幼行山中。逢吕仙出桃食之遂不饥。家异之作楼以居。吕仙常过之。仙姑逆知世人未然事。狄青南征优智高。问仙姑曰。是行可克否。姑曰。疖破脓出。既而左校孙节陷陈再战而破之。着作佐郎焦浚明以仕宦不达奏章自诉。一夕得幅纸。有十六字不可识。持问姑。姑曰。天篆也且亟归家。浚明叩之。姑曰。受金五两折寿十年。枉杀二人死后处分。浚明至家即死。士夫过零陵者日至门访灾祥。仙姑厌之。乃盛服坐化。着灵源志。言修养事。行于世(湖南永州

天台张平叔。少传混元之道。龙图陆诜守成都。依以游蜀。遇异人授金丹火候之诀。道成着悟真篇传于世。尝遍参禅门大有省发。后读雪窦祖英集。顿明心地。作歌偈以申其旨。且言。独修金丹而不悟佛理者。即同楞严十仙散入诸趣之报。侍郎马默漕广南复从之游。未几趺坐而化。炼其蜕得舍利千百。绀碧色若鸡头。然既而复其见之者。平叔始以丹法传之石泰。泰以传薜道源。皆于丹道有成

述曰。学仙之流已执所得。知佛道为究竟者不多有也。如张平叔明佛性。吕洞宾悟禅理。时一见耳。今世道流不知学。谓仙为阳魂。释为阴鬼。着此说以误后人。皆不知佛性禅理第一章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哲宗(神宗第六子。母钦成皇后朱氏。十二月七日为龙兴节)(陵名永泰

元佑元年。高丽王子佑世僧统义天来朝。敕礼部苏轼馆伴。有司共张甚设(共张作供帐读见汉书疏广传)义天四上表乞传华严教。乃敕主客杨杰送至钱唐。受法于慧因净源法师。复往天竺谒慈辩谏法师传天台教。见灵芝照律师请戒法及资持记。至金山谒佛印元禅师。坐纳其礼。杨杰惊问其故。元师曰。义天异域僧耳。若屈道徇俗。何以示华夏师法。朝廷闻之。以师为知大体。义天既还国。乃建刹传教。奉慈辩为始祖。复寄金书华严经新旧三译于慧因。建阁以藏(今俗称高丽寺

二年七月。张商英游五台。中夜于秘魔岩见文殊大士身在金色光中。九月自太原出案寿阳。至方山昭化院。即李长者造论之所。于破屋下得华严决疑论。疾读之疑情顿释。即移县为长者立像。有圆光白色见于山南。于是父老并请新其院。商英乃为之记

三年。敕内侍赍黄金往东林。妆饰神运五殿佛像主客杨杰诣双林礼大士轮藏。瞻仰之次轮忽自转。大众叹异。杰为赞以记其事。杰尝以净土之道为自信。绘丈六阿弥陀佛随身观念。寿终之时感佛来迎。端坐而化

四年。翰林学士苏轼知杭州。道过金山谒佛印禅师。值师集众入室。轼竟造之。师曰。此无坐处。内翰何来。轼曰。暂借和上四大作禅床。师曰。有一转语。若答得当如所请。若拟议即留所系玉带。轼许之。置玉带几上。师曰。山僧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内翰欲于何处坐。轼果拟议。师急呼侍者曰。收取玉带永镇山门。遂取纳裙为报(师有偈公和韵云。病骨真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纳衣)子迨四岁不能行。及来杭请辩才法师为落[髟/火]。摩顶。数日即善步。轼赋诗为谢。有师来为摩顶起步趁奔鹿之句

同类推荐
  • 武宗外纪

    武宗外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Keziah Coffin

    Keziah Coff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物不迁论

    物不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玉经

    天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ONFESSIONS

    THE CONFESS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别样青春之佳人如期

    别样青春之佳人如期

    三年前的校园初见,三年后……一场意外的见面成为了他们两个人开始心的路程。他们会走到一起吗?谈了恋爱还在坚持自己的梦想。一切都很安静。家庭的变动,爱情也面临问题她怎样做出选择?直到一天她知道他的陪伴从来都是他在帮她为她而做。她做了一个决定……没有你的幸福都与我无关!没有你的世界我已不再是我!世界上原本一对的人需要找到另一半才是真正的自己,茫茫人海中我错过了三年不会再错过余生!
  • 钱楼纪事

    钱楼纪事

    寿日的第三天,杨德泰终于支持不住了,躺倒在床上。从此便再没有起来,只是不停地念叨他唯一的儿子杨修允。就在杨修允和姐姐紫芍、红芍赶到钱楼的前一天,心力交瘁的杨德泰断气了。杨德泰丧事办完后,自然就是分家产了,这是象杨德泰这种家庭此时的必然结果。不过,分家产时并没有什么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争斗。地产按杨德泰六个女儿六份平分,钱楼的九十九间大院归杨修允继承,允许杨家所有人居住。杨修允最后随大姐夫李茂天和大姐紫芍去了台湾,至今仍然毫无言讯。九十九间大屋虽在,杨德泰家却无一人了。
  • 带着系统去打怪升级

    带着系统去打怪升级

    打怪?不不不,这只是个带着系统去拯救世界的故事。
  • 深深的脚印

    深深的脚印

    书的内文分为“矿工生涯”“青梅竹马”“秦淮记事”三部分,分别是回忆自己当年的工作岁月、和爱人相知相识又陪伴的往事、回忆儿时住在秦淮的时光。作者有一说一,朴实感人,没有矫饰和虚夸,每个字都饱含真挚情感。对矿工生涯和秦淮记事的回顾,让人看到几十年前的南京生活。而尤其令人感动的是“青梅竹马”部分,作者和爱人从小生活在一个大院,后来结为伉俪,到了晚年,爱人却罹患癌症……读起来颇令人心酸。
  • 困知记

    困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左耳失聪

    左耳失聪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郁达夫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妖孽奶爸在都市

    妖孽奶爸在都市

    五年前,叶辰被人当做死狗沉江。五年后,一代天帝强势归来,却意外的发现自己有了一个宝贝女儿。女儿对着夜空许愿:“爸爸,人家想要天上的星星。”叶辰满脸宠溺,屈指一弹,一颗星辰划过苍穹,轰然落入东瀛国!女儿望着天际发呆:“爸爸,人家想要飞高高。”叶辰微微一笑,隔空一抓,龙族老祖九爪金龙撅着屁股瑟瑟发抖!“爸爸,人家还想要一个弟弟。”叶辰:“……”
  • 凶手到底是谁

    凶手到底是谁

    凶案一件一件的发生,凶手到底是谁?是老师?是学生?是保安?谁都有可能是凶手。是心理犯罪还是故意杀人报复?不管在高明的作案手法都有细节可循。看猪脚如何从一个自大、高傲之人,变的冷静机智的。
  • 扰婚

    扰婚

    纯真靓丽却又生性刁蛮的郭伊然,和大学同学宋浩天同甘共苦8年,决定裸婚,遭到郭妈强烈反对。几近分手后,终以宋浩天从“父母”那里要钱,出资首付购得一套婚房结婚。婚后,他们的爱情,由风花雪月蓦然坠入柴米油盐。闺蜜于北北暗中提醒郭伊然,宋浩天虽看去书卷实诚,实则闷骚,特有女人缘。要看好老公,别混成了黄脸婆后被净身出户。无偶,郭伊然在陪于北北挑选新房的时候,却无意间撞见,老公和一漂亮的“神秘女人”在泡酒吧,表情暧昧而亲密,还递给这女人厚厚的一叠钞票。郭伊然无法原谅宋浩天“欺”自己,向闺蜜于北北哭诉。闺蜜“拔刀相助”,终使郭伊然沦陷于曾追求过她的校友郑子健的爱情陷阱。这边伊然离婚,那边于北北和男友的爱情,也终于修成正果,走上了婚姻的红地毯。不想,在于北北的婚礼上,宋浩天遭到郑子健的无耻报复。从而,使郭伊然识破郑子健的爱情圈套。郭伊然猛然醒悟,只有宋浩天是真爱自己,不料宋浩天正和陈晨打得火热,郭伊然感到万念俱灰,割腕自杀,被宋浩天撞见送进医院,险些成为植物人……一个是自己的初恋兼妻子,一个是情真意切的红颜加恩人。宋浩天究竟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