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4100000001

第1章

南岳沙门法照于上都章敬寺净土院述

夫如来设教广略。随根终归乎实相。得真无生者。孰能与于此哉。然念佛三昧是真无上深妙禅门矣。以弥陀法王四十八愿名号。为佛事。愿力度众生。所以五会声流于常宫。净教普沾于沙界。故华严经云。三贤乃至一切诸佛无上菩提。皆不离念佛念法念僧而生。故法华维摩等经。有以音声语言而作佛事。又声名句文为诸教体。岂同今之学者紫金之容。都拨为有相。髻珠之教悬指为文字。语无色则舍于真色。论无声乃厌于梵声。生号无为。行称失道。即颠坠邪山良可悲矣。今则不然。且金刚般若云。六度万行一切善法无非佛因。此是释迦三世诸佛诚谛真言。足以为信敬。可依行。今依大无量寿经。五会念佛。若广作法事。具在五会法事仪三卷。启赞弥陀观经广说由序。问答释疑并在彼文。亦须具写寻读流传后世。若略作法事。即依此文。凡作法事人。若道若俗。多即六七人少即三五人。拣取好声解者。总须威仪齐整端坐合掌专心观佛。齐声齐和切。不得笑左右顾视。起真实悲济之心。勿为名利。众诠一人为座主。稽请庄严经赞法事。须知次第。一人副座。知香火打磬同声唱赞。专知捡挍。先须焚香声磬召请圣众。当座人念佛一声白众云。敬白道场众等。总须发至诚心端坐合掌。观想阿弥陀佛一切贤圣如对目前。若能如是用心即贤圣降临。龙天护念。听闻经赞法事。令众等即于言下。灭无量罪获无量福。心开意解速证甚深念佛三昧。得无生忍获大总持。具六波罗蜜神通自在。言讫即打磬。一下作梵了。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地藏菩萨。各三五十声。然后至心稽请。次庄严了依前念佛。即须观其道场徒众多少。或昼或夜或广或略。有道场请主。为何善事。切须知。时别为庄严。广与念诵。坐道场时。或有两坐三坐乃至多坐。其弥陀观经。一坐一启。散华乐及诸赞文总须暗诵。周而复始。经赞必须精熟不得临时把本。唯五会妙音一坐独作不得声。若准一坐。启经法事即广略看时。其诸依次诵之。散华乐为首。其散华乐一坐一。诸宝鸟相好。维摩五会。大小般若。般舟涅槃等赞。一坐两句为声打磬。净土乐六根赞。西方乐。出家乐礼赞等。并四句为准。道场乐一句而已。从弥陀观维经已后诸赞。皆须第三会念佛和之。诵诸赞了欲散。即诵道场乐。音即高声。须第三会念阿弥陀佛三百余声。最后唱西方礼赞天台智者回向发愿文。取散。智者必须深厌生死。正念思惟念佛三昧。普为法界六道怨亲。愿同生极乐速成无上菩提。专心学取五会真声。传于未来广度群品。若不师学滥授与人。转误后学失其宗旨。即却招其咎无利福田。普劝现在及以未来道俗。广作五会真声。念佛三昧理事双修。相无相念。即与中道实相正观相应

问曰。五会念佛有何利益。复何所表。答曰。即于此生。为能离五浊烦恼。除五苦断五盖。截五趣净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脱。速能成就五分法身。五会念佛功力如斯。最胜无比。尽此一形。顿舍最后凡夫之身。生极乐国入菩萨圣位。得不退转疾至菩提。实为佛任此事终不虚也

云何梵

云何得长寿  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  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  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  广为众生说

赞请文(依各一请一别礼)

南无一心奉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一心奉请十方三世诸佛

南无一心奉请阿弥陀佛

南无一心奉请观世音菩萨

南无一心奉请大势至菩萨

南无一心奉请十方诸大菩萨摩诃萨

南无一心奉请十方声闻缘觉一切贤圣僧

庄严文

粤大哉。至理真法一如。化物利人弘誓各别。故我释迦应生于浊世。阿弥陀出现于净土。方净秽两殊。利益齐一。若易修易证。真唯净土教门。然彼西方殊妙难比。其国土也。严以百宝莲敷九品以收人。其名号也。能荡千殃音开五会而摄物。故使称其名者。则十方诸佛常护其人。愿生其国者。则异华五云争捧其座。是知。弥陀悲愿不可思议。实谓。启三界之横门。截四生之直路。故得恒沙诸佛舒舌证明。劝念弥陀令生佛国。若不以斯净教所在佛宣。则何以能令未闻者闻未见者见。今之念佛意在兹焉。惟愿释梵护世卫国卫人。八部天龙调风调雨。伏愿皇帝轮宝飞来。韬戈偃钾。舜泽遐沾于万国。尧风远备于八荒。太子声飞洊雷。诸王志坚盘石。公主银楼耀彩。卿相永镇台衡无戎。节越长光。尧天永佐郎官侍御。云飞省阁星映天台。大将高斑。荣耀日新。台逾百胜长官。马分驼色衣含绣文。亟薄慰等佐理分忧。清声远振。禅和尚定水澄净。禅河厕清慈风莫收。慧日长挂。法和尚道山弥峻。慧海逾深久。住人天。常为舟楫。律和尚戒珠常净。无惭照乘之理。定沼恒清。岂谢沧浪之绿。当寺三纲。照彰梵字。宿睦乘门徒众。禀其清风。寺舍和于水乳。诸阇梨等三学圆明。慧灯长映。愿弘斯教同往净土。尼众等戒月常明。凝神入定。恒春道树。永秀觉华。诸公等福霈山岳。寿齐椿鹤。夫人娘子玉质长春。千秋不易。清信士女等恒沙业。累闻佛名。以冰消。无量福田。随念佛而增长。观业成就三昧现前。若坐若行常见诸佛。然愿佛日高悬。法轮大阐。幽涂息苦。錍丘心宁。希望者何愿不从。所念者应时咸遂。有情有识同超有漏之因。此界他方咸愿。同生安乐。阿弥陀佛福海无边。大众虔诚。普为念阿弥陀佛

散华乐文(依大般若经散华品)

散华乐散华乐 奉请释迦如来入道场 散华乐 散华乐散华乐 奉请十方如来入道场 散华乐 散华乐散华乐 奉请弥陀如来入道场 散华乐 散华乐散华乐 奉请观音势至诸大菩萨 入道场 散华乐 道场庄严极清净 散华乐 天上人间无比量 散华乐

五会念佛(梁汉沙门法照。大历元年夏四月中起。自南岳弥陀台般舟道场。依无量寿经作)

问曰。五会念佛出在何文。答曰。大无量寿经云。或有宝树。车渠为本。紫金为茎。白银为枝。琉璃为条。水精为叶。珊瑚为华。玛瑙为实。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枝相准。叶叶相向。华华相顺。实实相当。荣色光耀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会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

又释五会念佛。五者会是数。会者集会。彼五种音声。从缓至急。唯念佛法僧。更无杂念。念则无念。佛不二门也。声则无常。第一义也。故终日念佛。恒顺于真性。终日愿生。常使于妙理。发心有如此者。必降天魔击法鼓。六种震动四花繁雨。金刚宝座正觉可期也。故观经曰。若念佛者。当知。此人中分陀利花。名为希有。观世音大势至。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是以如来常于三昧海中。举网绵乎。谓父王曰。王今坐禅。但当念佛。岂同离念求乎无念。离生求于无生。离相好求乎法身。离文字求乎解脱。夫如是者则住于断灭见。谤佛毁经。成柜法业。坠无间矣

凡在修道可不慎毁。可不敬欺。又观佛三昧海经云。此观佛三昧。是破戒者护。失道者依。烦恼贼中大勇猛将。首楞严王百千三昧所出生处。亦名诸三昧母。亦名诸三昧王。亦名诸佛共所印可定。亦名如来禅。非二乘外道等禅。信可知矣。此五会念佛声。势点大尽。长者即是缓念。点小渐短者。即是渐急念。须会此意

第一会平声缓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会平上声缓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三会非缓非急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四会渐急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五会四字转急念 阿弥陀佛

五会念佛竟即诵宝鸟诸杂赞

宝鸟赞(依阿弥陀经)

极乐庄严间杂宝(弥陀佛)  实是希奇闻未闻(弥陀佛弥陀佛)

宝鸟临空赞佛会(弥陀佛)  哀婉雅亮发人心(弥陀佛弥陀佛)

昼夜连声无有息(弥陀佛)  文文句句理相同(弥陀佛弥陀佛)

或说五根七觉分(弥陀佛)  或说八圣慈悲门(弥陀佛弥陀佛)

或说他方离恶道(弥陀佛)  或说地狱封人天(弥陀佛弥陀佛)

或说散善波罗蜜(弥陀佛)  或说定慧入深禅(弥陀佛弥陀佛)

或说长时修苦行(弥陀佛)  或说无上菩提因(弥陀佛弥陀佛)

菩萨声闻闻此法(弥陀佛)  处处分身转法轮(弥陀佛弥陀佛)

愿此法轮相续转(弥陀佛)  道场众等益长年(弥陀佛弥陀佛)

众等回心生净土(弥陀佛)  手执香花往西方(弥陀佛弥陀佛)

维摩赞(依维摩经)

佛国清净从心现(难思议)  种种庄严心裹生(难思议维摩诘)

足指按地三千界(难思议)  虚空性海坐花台(难思议维摩诘)

毗耶离城方丈室(难思议)  有一居士号维摩(难思议维摩诘)

托病现身而有疾(难思议)  国主王子悉来遇(难思议维摩诘)

无量声闻菩萨众(难思议)  欲遣问病不堪任(难思议维摩诘)

唯有文殊入征问(难思议)  居士所疾是何因(难思议维摩诘)

答曰病从痴爱起(难思议)  我病非有亦非无(难思议维摩诘)

广说身是无常法(难思议)  阴界诸入合成身(难思议维摩诘)

菩萨毛端容大海(难思议)  芥子之内纳须弥(难思议维摩诘)

手掷世界他方外(难思议)  室中天女悟无生(难思议维摩诘)

相好赞(依相好经)

世尊往昔尘沙劫(弥陀佛)  苦行勤修相好身(弥陀佛弥陀佛)

今已得成无见顶(弥陀佛)  复生绀发旋螺文(弥陀佛弥陀佛)

眉间毫相颇梨色(弥陀佛)  右旋宛转琉璃筒(弥陀佛弥陀佛)

齿如珂佩皆齐密(弥陀佛)  舌相长舒覆面门(弥陀佛弥陀佛)

佛心红莲金色坐(弥陀佛)  清净皎洁日光分(弥陀佛弥陀佛)

五会赞(依无量寿经)

释法照

第一会时平声入(弥陀佛)  第二极妙演清音(弥陀佛弥陀佛)

第三盘旋如奏乐(弥陀佛)  第四要期用力吟(弥陀佛弥陀佛)

第五高声唯速念(弥陀佛)  闻此五会悟无生(弥陀佛弥陀佛)

一到西方受快乐(弥陀佛)  永不轮回入苦坑(弥陀佛弥陀佛)

发心念佛事须坚(弥陀佛)  临终决定上金船(弥陀佛弥陀佛)

回愿众生皆得往(弥陀佛)  直向西方坐宝莲(弥陀佛弥陀佛)

西方世界实为精(弥陀佛)  彼土众生不可轻(弥陀佛弥陀佛)

衣裓持花供养佛(弥陀佛)  还来本国饭经行(弥陀佛弥陀佛)

发心念佛度群生(弥陀佛)  愿此五会广流行(弥陀佛弥陀佛)

六道三涂皆摄取(弥陀佛)  莲花会裹着真名(弥陀佛弥陀佛)

净土乐赞(依称赞净土经)

释法照

净土乐净土乐  净土不思议  净土乐

弥陀住在宝城楼(净土乐)  倾心念念向西求(净土乐)

到彼三明八解脱(净土乐)  长辞五浊更何忧(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净土不思议  净土乐

宝楼宝阁宝金擎(净土乐)  池水金沙映底清(净土乐)

法曲时时常供养(净土乐)  莲华会裹说无生(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净土不思议  净土乐

宝台宝合宝真珠(净土乐)  宝体端严金色躯(净土乐)

菩萨化生奏玉调(净土乐)  微风五会演真如(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净土不思议  净土乐

流水波澜绕宝台(净土乐)  宝殿光耀玉户开(净土乐已后急诵)

慈主遥闻三界子(净土乐)  总须发愿往生来(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甚快乐(净土乐)

弥陀身量广无崖(净土乐)  面似檀金优钵华(净土乐)

目若青莲四大海(净土乐)  圆光化佛过恒沙(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甚快乐(净土乐)

弥陀本愿大慈悲(净土乐)  此地凡夫不觉知(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虑恐众生出世迟(净土乐)

弥陀春树觉华开(净土乐)  功德池中坐宝台(净土乐)

三昧庭前求解脱(净土乐)  摩尼殿上礼如来(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甚快乐(净土乐)

西方异鸟数无穷(净土乐)  白鹤孔雀及迦陵(净土乐)

鹦鹉频伽说妙法(净土乐)  声中演出大乘字(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甚快乐(净土乐)

如来尊号甚分明(净土乐)  十方世界普流行(净土乐)

但有称名皆得往(净土乐)  观音势至自来迎(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甚快乐(净土乐)

弥陀徒众普慈心(净土乐)  怜愍众生至意深(净土乐)

水鸟树林皆说法(净土乐)  何况如来微妙音(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甚快乐(净土乐)

弥陀本愿特超殊(净土乐)  慈悲方便引凡夫(净土乐)

一切众生皆度脱(净土乐)  称名即得罪消除(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甚快乐(净土乐)

弥陀端坐宝金楼(净土乐)  恒沙菩萨四边游(净土乐)

九类蒙光说妙法(净土乐)  闻者悟解永无忧(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甚快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无嚣尘(净土乐)  众生到即断贪嗔(净土乐)

总是善人菩萨众(净土乐)  亦无恶趣及怨亲(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甚快乐(净土乐)

花幢八面挂金铃(净土乐)  上下和鸣出妙声(净土乐)

闻者皆言称快乐(净土乐)  长劫不闻诸苦名(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甚快乐(净土乐)

凡夫若得到西方(净土乐)  旷劫尘沙罪灭亡(净土乐)

具六神通得自在(净土乐)  永除老病离无常(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甚快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离胞胎(净土乐)  众生到即出莲台(净土乐)

上品寻光升宝座(净土乐)  下生障尽始花开(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甚快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七重栏(净土乐)  七宝庄严数百般(净土乐)

琉璃作地黄金界(净土乐)  诸台阁与开天连(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甚快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十方稀(净土乐)  努力专心莫置疑(净土乐)

上品即证无生忍(净土乐)  下生障尽入无为(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甚快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更无过(净土乐)  阎浮极苦罪人多(净土乐)

欲得令生出三界(净土乐)  惟须至意念弥陀(净土乐)

净土乐净土乐  西方净土甚快乐(净土乐)

离六根赞(依大般若经)

释法照

我净乐我净乐  瞻见心空了世间(我净乐)

观见眼根常清净(我净乐)  色界无来本是空(我净乐)

色性本来无障碍(我净乐)  无来无去是真宗(我净乐)

观见耳根常清净(我净乐)  声界无来本是空(我净乐)

声性本来无障碍(我净乐)  无来无去是真宗(我净乐)

观见鼻根常清净(我净乐)  香界无来本是空(我净乐)

香性本来无障碍(我净乐)  无来无去是真宗(我净乐)

观见舌根常清净(我净乐)  味界无来本是空(我净乐)

味性本来无障碍(我净乐)  无来无去是真宗(我净乐)

观见身根常清净(我净乐)  触界无来本是空(我净乐)

触性本来无障碍(我净乐)  无来无去是真宗(我净乐)

观见意根常清净(我净乐)  法界无来本是空(我净乐)

法性本来无障碍(我净乐)  无来无去是真宗(我净乐已后急诵)

忘想眼根缘色转(努力)  忘听耳界被声牵(难识)

忘臭鼻香舌染味(努力)  忘识身触意尘迁(难识)

难识(努力)  普劝念弥陀修福

忘想腾波常没溺(努力)  烦恼猛焰镇烧燃(难识)

为此轮回三界狱(努力)  生老病死苦常煎(难识)

难识(努力)  普劝念弥陀修福

有幸得逢善知识(努力)  指示西方快乐门(难识)

欲得速超生死苦(努力)  专心念佛断贪嗔(难识)

难识(努力)  普劝念弥陀修福

弥陀宝国实门开(努力)  七宝池中七宝台(难识)

千叶千般千种色(努力)  一半含光出水来(难识)

难识(努力)  普劝念弥陀修福

弥陀五会救娑婆(努力)  闻者皆能发道芽(难识)

众等倾心勤念佛(努力)  弃俗归真早出家(难识)

难识(努力)  普劝念弥陀修福

阎浮浊恶不堪停(努力)  处处唯闻众苦声(难识)

不如专念弥陀号(努力)  今生直到宝莲城(难识)

难识(努力)  普劝念弥陀修福

西方宝殿宝池亭(努力)  宝林水鸟解人情(难识)

鹦鹉和鸣赞三身(努力)  声中演出大乘经(难识)

难识(努力)  普劝念弥陀修福

西方宝树宝根茎(努力)  宝华宝网甚分明(难识)

宝叶行行相间错(努力)  宝果重重出化生(难识)

难识(努力)  普劝金弥陀修福

宝池宝岸宝莲华(努力)  宝阶宝底实金沙(难识)

下生虽有前生障(努力)  菩提不发自生芽(难识)

难识(努力)  普劝念弥陀修福

西方净土雨天衣(努力)  宝殿空裹逐身飞(难识)

一念百味随心至(努力)  何故众生去者稀(难识)

难识  普劝念弥陀修福

正法乐赞(依佛本行经)(依净土乐知)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不思议(正法乐)

释迦如来因地时(正法乐)  历劫苦行不思议(正法乐)

顿舍身财求妙法(正法乐)  唯佛与佛乃能知(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不思议(正法乐)

雪山童子释迦因(正法乐)  为求半偈舍金身(正法乐)

善友求法佥两因(正法乐)  良由本国济贫人(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不思议(正法乐)

慈力施身五夜叉(正法乐)  檀王弃国舍荣华(正法乐)

须阐割身救父母(正法乐)  布施妻儿号达拏(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不思议(正法乐)

月光发愿舍千头(正法乐)  萨婆敲骨不怀忧(正法乐)

更作尸毗代鸽命(正法乐)  不证菩提未拟休(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不思议(正法乐)

宝王割身燃千灯(正法乐)  萨捶投崖饲大虫(正法乐)

慈善开心施五藏(正法乐)  问汝众生能不知(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

本师苦行实难论(正法乐)  子细寻思不忍问(正法乐)

向者所陈尔计事(正法乐)  一一皆是释迦因(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

布施持戒久精研(正法乐)  忍辱精进不离禅(正法乐)

苦行勤修功满足(正法乐)  直论劫数不论年(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释迦如来因地时(正法乐)  多劫苦行独超伦(正法乐)

一一皆修无上业(正法乐)  证得菩提出世间(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本师苦行应真如(正法乐)  实实相承无假虚(正法乐)

证得菩提无上果(正法乐)  分身百亿度阎浮(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从天降下至王室(正法乐)  托阴摩耶睡梦中(正法乐)

后园攀着无忧树(正法乐)  右胁便即诞真容(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初生位次坐轮王(正法乐)  震动天地放光明(正法乐)

为表释迦应化身(正法乐)  普令诸子离无常(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九龙吐水洗神胎(正法乐)  天人荣腋捧婴孩(正法乐)

便即东西行七步(正法乐)  举足下足踏莲台(正法乐)

长大踰城入雪山(正法乐)  苦行又经强六年(正法乐)

身着草衣食麻麦(正法乐)  跏趺摄念便归禅(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形容枯悴不思议(正法乐)  牧女投身献乳糜(正法乐)

食了河中自沐浴(正法乐)  帝释从空按树枝(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因兹成佛放光明(正法乐)  金口所说化众生(正法乐)

广演三乘微妙法(正法乐)  娑婆世界遍流行(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成佛四十余九十(正法乐)  彼国经行游五天(正法乐)

普劝众生勤念佛(正法乐)  亦教持戒及修禅(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凡夫见佛渐轻微(正法乐)  如来观见却还归(正法乐)

示现无常还报土(正法乐)  阎浮众生无所依(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涅槃已后一千年(正法乐)  法教流传到此国(正法乐)

众生转读依行学(正法乐)  示成道果亦生天(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故知欲得出烦笼(正法乐)  一一依行本师宗(正法乐)

总道不修便作佛(正法乐)  道理自看通不通(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出家先且断贪恼(正法乐)  摧灭无明人我山(正法乐)

于此阎浮无染着(正法乐)  始得往往出世间(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无漏智性本来常(正法乐)  久在无明被尘藏(正法乐)

众生造罪无边际(正法乐)  若觅成佛错永望(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凡夫倒见不思惟(正法乐)  所作所为不自知(正法乐)

恶业宛然无减损(正法乐)  道我成佛大愚痴(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大乘无念说空宗(正法乐)  空却无明贪爱空(正法乐)

众生倒见浑金错(正法乐)  拨无因果诳凡笼(正法乐)

正法乐正法乐  正法能超出世间(正法乐)

莫嫌语质却怀嗔(正法乐)  子细研穷总是真(正法乐)

已见错行相指示(正法乐)  终归还是腹心入

同类推荐
  • 记事珠

    记事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二隐谧禅师语录

    二隐谧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顺鼓篇

    顺鼓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斗南暐禅师语录

    斗南暐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她在丛中笑

    她在丛中笑

    在人们的一般印象里,文联就是写写画画,唱唱跳跳。殊不知,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一部分,文学艺术往往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地方民众道德品质、精神追求的直接体现。搞好文联工作,推动文学发展,促进艺术繁荣,不仅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人民热切期望的报答。
  •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内与外:心灵的视镜、回忆中的叙述、遗忘、诱惑、结束、消失、梦境、栖居、幸福、距离、静思、寓言、沉寂等。
  • 郁达夫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君临天下

    君临天下

    成亲三年尚未圆房,太子妃萧木槿就是皇宫中的一大笑话。可这天底下聪明人往往活不长久,她呆些又何妨?若能倚呆卖呆,跑出太子府玩上几日,又是何等美妙!当然,能够扮猪吃老虎也是件乐事。一直装呆子也太累,对不?
  • 芳魂祭:千世劫

    芳魂祭:千世劫

    这是一个美丽、遗憾又凄凉的世界,这是一个关于爱和背叛的故事,爱情、情亲、权势、欲望、这些本是身外之外的牵挂,却最终让人性泯灭而毁灭了一切,然而,在经历了三千年的生死轮回以后,再回来面对这些的时候,悲剧还会再次发生吗?……
  • 海底月是天上月

    海底月是天上月

    如果说青春是一座桥,那么站在桥头和桥尾的区别在哪里?一场青春一座城,谁又把谁掩埋?高一这一年,叛逆执拗的女孩蒋娥遇上了生命中的注定宿风,情投意合之下开始偷偷交往。而青春的帷幕,刚刚拉开。好朋友张恺暗恋上了代班主任。闺蜜孙菲菲为爱一腔孤勇,而叶澜则在逃离命运的途中左右摇摆……随即牵扯而出的一连串命运纠葛,让他们防不胜防。一边是滚滚命运的考验,一边是青春的搏击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揭露骗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揭露骗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字前,苏德两国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1939年8月15日晚上8点,德国驻苏联菲斯科大使舒伦堡求见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向他转达了希特勒的旨意,称德国外交部将到莫斯科谈判,以解决苏德关系紧张的局势,此时的苏联已经注意到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意图,并十分着急地想和其他几个欧洲大国,像英国、法国等建立同盟,以阻止德国继续扩张,确保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是英法两国仇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苏联几次提出的建立同盟的建议,都碰了“软钉子”.......本书带你详细解读。
  • 腹黑王爷之单纯王妃

    腹黑王爷之单纯王妃

    她,黑暗里行走的杀手,却一不小心翻了船,被男友亲手杀死,她恨,却无能为力。一朝穿越,既然上天给她再来一次的机会,那就好好活着。可是这个俊美的如同妖孽的男人是谁?为什么一直跟着她,还要她负责。
  • 梦幻同人之现世再聚

    梦幻同人之现世再聚

    纷争的过往已成回忆,曾经的英雄们也渐渐的归隐于各地。曾经那无数场惊世的救世之战也慢慢的变成了老人与小童讲述的传说。曾经的那些存活下来的英雄们再无人知晓,更甚的那些失去元神的英雄石躯上......
  • 绝色狂妃抵万金

    绝色狂妃抵万金

    她,初显锋芒,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参与朝政的妃!她,绝世倾城,是一个传奇天下的女子。性命垂危时,男子如神邸一样降临,向她伸出命运之手。在世人眼里,他是诡异的皇子。而在她眼里,他却是此生唯一的信仰。流言蜚语耳边过,她风轻一笑当作听不见。刀光暗影射过来,她以牙还牙双倍打回去。惊鸿一瞥,早已不是当初的懦弱少女。光芒乍现,满朝侧目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