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8100000007

第7章

入因果胜相胜语第四

因果位章第一

论曰。如是已说入应知相。说彼因果云何可见。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云何由六波罗蜜得入唯识。复云何六波罗蜜得成彼入果。此菩萨不着福报。不破禁戒。于苦不动。修道无懈。此等诸障碍因不行故。心得专一。即能如理简择诸法故。得入唯识。菩萨依六波罗蜜入唯识已。次第清净深心所摄六波罗蜜。是故于中虽离六波罗蜜现起方便。由信解正说故。起爱味随喜庆悦意。一切时无间相应熏修。六波罗蜜便得圆满

释曰。若入唯识已。于清净深心六波罗蜜。即得现行相应。与此现行相应故名现行相应。信解正说者。谓与六波罗蜜相应言说。于此甚深正说中起信解故。起爱味意者。于诸波罗蜜中见其功德爱味故。起愿得意者。由佛得到此净心第一彼岸故。我及一切众生亦应当得故生愿得心。此摄诸波罗蜜。清净深心有何相故。次以偈文。显示此相

论曰。此中有偈

圆满白净法  及得利疾忍

菩萨由自乘  深大正说中

觉知唯分别  得无分别智

乐欲信解净  名为清净意

前及此法流  皆得见诸佛

已知菩提近  得之不为难

释曰。于中始从信行地。善集资粮故。圆满白净法。及得利疾忍者。忍有三品谓软中上。此中住最上忍故名疾利。此心由所缘故得清净。今当显示。所谓大乘由说甚深宽大故。即是菩萨自乘。于中甚深者谓法无我。宽大者。谓虚空器等三摩提。如所思惟净。今当显示。由知一切法唯是分别故。净心体相今当显示。欲及解此二净故名净心。于中欲者。已得胜悕望故。解者信故。净心相今当显示。前者在净心前故。及此者。即此净心中故。得见诸佛此是其相。法流者。谓住定心时今当显示。此定心利益于住定时见菩提在近。以得此能得方便故。得之不足为难

论曰。此等诸偈。总显示净心有七种相。一资粮二忍三所缘四思惟五自体六胜相七利益。如偈中次第句句说应知

释曰。此等偈中显净心。有如是资粮如是忍如是攀缘如是思惟。如是体性如是表相如是利益。如偈显示。即是成立净心体

成立六数章第二

论曰。何故唯有六波罗蜜。成立对治障碍故。一切佛法生起住处故。随顺成熟一切众生故。对治不发行因缘故。立施戒二波罗蜜。不发行因缘有二。谓着福报。及着室家。对治发行退转因缘故。立忍进二波罗蜜。退转因缘有二。谓于生死众生违背中生苦故。于长时修善分中疲倦故。对治发行不退中坏失因缘故。立定智二波罗蜜。坏失因缘有二。谓散乱及恶智故。对治此诸障碍故立六数

释曰。于坏失因缘中。恶智者颠倒取故。如诸外道以恶智故有所坏失。余成立散乱等障碍。对治义皆可知

论曰。前四波罗蜜为不散乱因缘故。一波罗蜜不散乱成就。由依止不散乱故。得如理正觉诸法实义故。一切佛法则得生起。如是一切佛法生起处故。成立六数

释曰。一切佛法住处者。一切佛法以此为因故成立。第二六数因缘波罗蜜唯六不增。由依止不散乱故。得如理正觉。诸法实义故者。由依止禅波罗蜜故。般若波罗蜜得如实觉了。诸义余诸句义可知

论曰。由施波罗蜜故摄受众生。由戒波罗蜜故不损害众生。由忍波罗蜜故能安受他损害。由精进波罗蜜故能作彼所应作事。由此等摄受因缘故。令所成熟众生得受调伏。彼等未得寂静心者。令得三摩提故。已得寂静心者。令得解脱故。于教化时即得成熟如是成熟众生住处故。成立六数。应如是知

释曰。第三成立六数因缘中。一切众生教化随顺者。一切众生中作教化成熟事。随顺相应。由此得成故。唯有六为成立。令出离故。于心未寂静者。以禅波罗蜜令得寂静心。已寂静者。以般若波罗蜜令得解脱故得成熟。于教化时者。谓教诫教授时

相章第三

论曰。此六波罗蜜相云何可见。有六种最胜故。一依止最胜。菩提心为依止故。二事最胜。具足修行故。三所为最胜。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故。四方便善巧最胜。无分别智所摄故。五回向最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六清净最胜。烦恼障智障等灭平等出生故

释曰。此布施等以何相故。得波罗蜜名。由世间及声闻等亦有布施等。是故须说其相。波罗蜜相有六种依止最胜者。由一切处一切时依止菩提心故。事最胜者。无有一人于若内若外物具足现行。唯菩萨能具足现行者。谓行布施故。所为最胜者。凡所布施唯为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故。方便善巧最胜者。谓三轮清净名善巧方便。由无施物及施者受者等分别故。如是无分别智所摄故。得布施等名。回向最胜者。由此布施等回向无上菩提故。清净最胜者。若至佛果施等此时得清净。彼时离烦恼障智障得具足出生故

论曰。云何是施即波罗蜜。波罗蜜即是施耶。自有施非波罗蜜。应作四句。如施余波罗蜜作四句亦尔。如所应知

释曰。云何是施即是波罗蜜。波罗蜜即是施耶者。此是问分也。答中有布施非波罗蜜。谓远离六种最胜故。有波罗蜜非布施者。谓戒等波罗蜜。为六种最胜所摄故。有施即波罗蜜者。谓施是六种最胜所摄故。有非施非波罗蜜者。谓离六种最胜行。持戒等如是。一切波罗蜜中四句皆尔应知

次第章第四

论曰。此诸波罗蜜何故如此次第说。前波罗蜜生后波罗蜜。随顺故

立名章第五

论曰。复次此诸波罗蜜得名云何可见。为出过一切世间声闻及辟支佛施等。善趣彼岸故名波罗蜜。能破散悭吝贫穷故名陀。得大果报及福德资粮故名那。是故名陀那。能灭破戒及恶趣故名尸。得善趣及定故名罗。是故名尸罗。能尽嗔忿及怨仇故名羼。得住自及他安隐故名提。是故名羼提。能舍离懈怠及诸恶不善法故名毗。得出生无量善法令增长故名唎耶。是故名毗唎耶。能舍散乱故名地耶。得引心住内故名那。是故名地耶那。能除遣一切见处恶智故名钵逻。得知真如法及种类法故名肾穰。是名钵逻肾穰

释曰。今显示其名。诸波罗蜜通名皆以到彼岸故。名波罗蜜度一切世间及声闻辟支佛等。施等彼岸故称波罗蜜。各各名者。因时破悭。何以故。由破悭故。则能无碍布施。果时除贫穷故名陀。于果时得大果报及福德资粮故名那。是为陀那。因时息恶戒果时灭恶趣故名尸。果时得善趣及得现前三摩提故名罗。是为尸罗。如是诸波罗蜜释名如其相应。得住自他安隐者。由自身不为嗔恚过失所恼故。又不生他苦故他亦安隐

修习章第六

论曰。修诸波罗蜜云何应见。略说有五种修应知。一方便起行修。二信解修。三思惟修。四巧便修。五作所应作修。于中四修如前说。复次作所应作修者。诸佛至诸波罗蜜圆满位已。然以无功用心。不舍佛事修诸波罗蜜

释曰。于五种修中。方便起行修者。谓于方便中发起正行故。作所应作修者。诸佛住于法身无复功用。然不舍诸佛事。已离现行诸波罗蜜。但为摄化众生故。由此修故。得作所应作事

论曰。复次思惟修者。爱味随喜愿得思惟故。有六种深心所摄修。一宽深心。二牢固深心。三欢喜深心。四荷恩深心。五大志深心。六胜益深心。若菩萨齐尔所阿僧祇劫得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尔所时念念中舍一切身。及以满恒伽河沙等世界七宝。奉诸如来乃至坐道场已来。菩萨施心无有厌足。亦于尔所时念念中。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炽火。于中行四威仪无有一切资生之具。一心现行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坐道场。此菩萨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心无有厌足。此是菩萨宽深心。复次若此菩萨乃至坐道场不舍此无厌足心。此名牢固深心。若此菩萨以六波罗蜜摄化众生时。生胜欢喜过于所摄化众生。是名菩萨欢喜深心。若此菩萨以六波罗蜜摄化时。见众生于我有胜恩。非我于众生有恩。是名菩萨荷恩深心。若此菩萨六波罗蜜聚集善根。回与众生令得可爱果报。是名菩萨大志深心。若此菩萨以如是六波罗蜜聚集善根。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胜益深心。此等六种深心所摄名为爱味思惟。复次若此菩萨于余无量六种深心。修习相应菩萨所有善根而生随喜。此名菩萨六种深心所摄随喜思惟修。复次若此菩萨愿令一切众生皆得六种深心所摄六波罗蜜。亦愿自身乃至坐道场。常不离六种深心所摄修六波罗蜜。是名菩萨六种深心所摄愿得思惟修。若但闻此菩萨六种深心所摄思惟修。生一念净信即得出生无量福德。朽坏一切极恶业障。何况菩萨

释曰。于尔所时念念中者。假令三阿僧祇时量为一念。以如是念。亦经尔所时得菩提。于尔所时念念中舍自身等。其义论本中次第可解。亦如此次第乃至尔所时得菩提。于尔所时。或随行尸罗等亦尔。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炽火无有一切资生具者。此言显示住处艰难及无供身之具。朽坏一切极恶业障者。此中朽坏者。由善乐欲故无力能与果报故。又对治趣恶道故是名朽坏。宽大心者。即是此中无厌足心。即此等心长时不舍即是牢固心。此中牢固者。谓长时故。余心义可解

差别章第七

论曰。此诸波罗蜜差别云何可见。各有三种应知。谓法施。财施。无畏施。守护戒。摄善法戒。作利众生戒。受恶事忍。安苦忍。法思惟忍。被铠精进。发行精进。不怯弱不退转无厌足精进。安乐住定。出生定。作所应作定。无分别方便智。无分别智。无分别后得智

释曰。说诸波罗蜜差别者。显示其体故。于中何故有法施等三种。由法施故增益他人善根。由财施故增益他身。由无畏施故增益他心。以此因缘故。显示三种施。戒三种中守护戒者。是依止戒。余二戒依止此住故。由住守护戒故。摄善法戒得出生佛法及菩提故名依止。利众生戒依止住故。得成熟众生故名依止。忍三种中受恶事忍者。若他作恶事能忍受之。菩萨作众生利益事时。由此忍力故。于生死苦不能退转。安苦忍者。由有忍力故。于生死中病等。诸苦不能退转。法思惟忍者。由此忍故。思惟法时能忍受故。此忍即是前二忍依止处。于精进中有三种体。如世尊修多罗说。是势力。是精进。是堪能是牢固超越。是不舍重轭。此等五句即是解释精进三种体。于中被铠精进故得势力。以此为初。由发行精进故。得正精进于发行时不怯弱不动转。无厌足精进等。如其次第即是堪能牢固超越不舍重轭等。以此三句释之。由有人初求无上菩提有势力。于发行时有精进。但心下劣。为对治此故。须堪能若有堪能则心不退屈。下劣。即是退屈。若人虽心不下劣。然于生死苦中心则扰动则于佛果生退屈。为对治此故。须不动精进及牢固超越。是故说此牢固超越。由牢固超越故于苦不退。有人虽于苦不退。然于少生足。不能得无上菩提。是故说无厌足精进。于少不生足故。及即显示不舍重轭精进。由此义故说三种精进。于定中亦三。乐住者。由现见法安乐而住故。名乐住。出生者。由出生六神通故。作所应作者。由依止禅那故。作众生利益事故。名作所应作。由此等义故定立三种。般若中成立三体。其义可解

摄章第八

论曰。此诸波罗蜜摄义云何可见。此等摄一切善法故。彼体相故。彼随顺故。彼津液故

释曰。此等摄义云何可见者问。此等波罗蜜摄诸善法云何可见。由应知所修善法为波罗蜜所摄。彼所修善法摄波罗蜜亦尔。此等摄一切善法者。此中一切善法即是菩提分法。彼体相故者。是般若体相。彼津液故者。彼六神通十力等诸余功德皆是此津液。彼随顺故者。谓信猗等与此相随顺故。应如此知

对治章第九

论曰。此诸波罗蜜障碍云何可见。摄一切烦恼应知。彼体相故。彼因缘故。彼果故

释曰。如所显示诸波罗蜜摄一切善法。如彼所治摄一切染法。今当显示。于中彼体相故者。是彼欲等体相。彼因缘故者。谓悭等因缘。如不信邪见等故生悭。彼果故者如悭吝破戒嗔恚故为果

功德章第十

论曰。此诸波罗蜜功德云何可见。菩萨于生死流转中摄取自在故。摄取大生故。摄取大伴助大眷属故。摄取大事业方便成就故。摄取无恼害少尘垢身故。摄取善知一切工巧等明处论故。此等果报无可讥嫌。乃至坐道场。作一切众生一切利益事现前功德

释曰。诸波罗蜜功德菩萨果报无可讥嫌。非如外果报有可讥嫌。以染污故。以无常故。波罗蜜果报则非无常。何以故。由说乃至坐道场故。又彼唯是自为不为于他故。说发起利益一切众生事。波罗蜜果即是一切波罗蜜果功德。并无讥嫌

互显章第十一

论曰。此诸波罗蜜更互相显云何可见。世尊有处一切六波罗蜜。或以施名说。或以戒名说。或以忍名说。或以精进名说。或以定名说。或以智名说。此中有何意诸波罗蜜中。修一波罗蜜时。诸余波罗蜜皆来助成。依此意故。此中有摄持偈

数相及次第  名字修功德

差别摄所治  功德更互显

释曰。于三百偈。般若波罗蜜中说一波罗蜜。即说一切波罗蜜。此有何意。行一波罗蜜一切波罗蜜皆来助成。以此意故。于布施时得守摄身口。即是戒波罗蜜事。乃至知因果智是般若波罗蜜事。余波罗蜜助成义如其相应。释入因果竟

摄大乘论释论修差别胜相胜语第五

对治章第一

论曰。如是说应知相入因果已彼修差别云何可见。此修有菩萨十地。何者为十。谓欢喜地。离垢地。照明地。焰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等诸地成立为十。云何可见。对治十种障碍无明故。此等十种应知。法界亦有十种无明为障住。云何应知。十种法界。初地遍行义故。二地最胜义故。三地最上津液所流义故。四地无摄义故。五地体无差别义故。六地无染净义故。七地种种法无差别义故。八地不增减义故。九地相自在依止义故。及刹自在依止义故。智自在依止义故。十地业自在依止义故。陀罗尼门三摩提门自在依止义故。此中说偈

遍行最胜义  最上津液流

如是无摄义  及体无差别

无染无净义  无种种差别

不增不减义  四自在依止

法界中无明  十障非染污

于十地为障  对治说诸地

复次此无明于声闻非染污。于菩萨是染污应知

释曰。今显修差别。云何十种应知。法界谓遍满义乃至三摩提陀罗尼自在义。此十种应知。法界于地地中各一种应知。然无明力故不能知。为对治彼无明十障故有十地。何者为十。一凡夫性。二邪行于众生身等。三闇钝故于闻思修忘失。四微细烦恼现行与身见等共生下品故。意念所缘故。远去现行微细故。应知此为微细。五下乘般涅槃。六粗相行。七微细相行。八于无相作功用。九不作众生利益事。十于诸法不得自在。今当释遍行偈义。法界一切处遍行。何以故。一切法无有一法非无我者故。最胜义者。知此义于一切法中最胜。即是二地所流津液。最胜者。若知所有大乘正说。是最胜所流津液即得三地。于中无有我所取。如郁单越人无有我所。证法界时。即得如是无有我所。由此智故。即得四地。此即是体无差别。非如眼色等随诸众生体异各各差别。由此智得入五地。亦无染本性不染故。无染即是净。由此智故。得入六地。修多罗等种种义。虽复差别成立然无有异。由此智得入七地。烦恼灭时不减。净法长时不增。相自在依止。刹自在依止故。由此智得入八地。于相中得自在由随其所欲相即现前故。于刹自在如欲令刹变为金。即得成故名自在。于中智自在者。依止辩才智自在故。得入九地身等业自在依止故。陀罗尼三摩提门自在依止义故。得入十地。复次此无明于声闻非染污由不入是诸地故。若入初地时即通达一切地者。何故复次第安立诸地。为释此难故。随所行行彼行。所入成立为地。虽于初地一切通达。然得成立诸地故

立名章第二

论曰。复次何故初地名欢喜。由最初得自他利成就功能故。何故第二地名离垢。由远离破戒垢故。何故第三地名照明。由不退三摩地三摩钵底。所依止。大法光明所依止故。何故第四地名为焰。以菩提分法焚一切障故。何故五地名为难胜。真俗二智更互相违极难而相应故。何故六地名为现前。缘生智为依止。令般若波罗蜜行现前故。何故七地名为远行。至功用行后边故。何故八地名为不动。一切相行不动故。何故九地名为善慧。辩才智最胜故。何故十地名为法云。由总相缘一切法智。为一切陀罗尼三摩地门藏故如云。又粗重障如虚空云能覆障故。又法身圆满故

释曰。何故初地名欢喜者。由于此时最初得自他利成就功能。声闻证真实时唯得自利成就功能。非作利他。是故不得如是欢喜同诸菩萨。何故二地名离垢者。由于此地性戒成就。非如初地作意持戒。由远离破戒垢性戒成就故。何故三地名照明。由于此中与三摩地三摩钵底常不相离。以不退故即于大乘法中得大光明。何故四地名焰者。由于此地得菩提分法行。由此行故一切烦恼及随烦恼。皆为灰烬。何故五地名难胜者。由于此地出世真智是无分别。世智工巧论等是分别。应须具修此二相违极难然能具此二故名难胜。何故六地名现前者。于此地中得缘生行。由此智力故无分别行般若波罗蜜得现前故。诸法无染无净。当得七地中有功用行。八地中无功用行。何故七地名远行者。于此地中由方便行究竟故。由于一切相中得决了。有功用行故。何故八地名不动者。于一切相及一切法功用。此中皆得不动无分别心自然常流故。何故九地名善慧者。此慧善故名善慧。辩才智说名为慧。由此智故说名善慧。何故十地名法云者。一切法总相缘智如云。陀罗尼三摩提等门如水。即以此智为藏。如云藏水。又如云障覆虚空。此一切法总相缘智。覆诸粗重障亦尔。及圆满法身故者。如云普遍虚空。菩萨身中法身圆满亦尔。圆满者即是普遍义

得相章第三

论曰。得此等诸地云何可见。有四种相。一信解得。谓信解诸地故。二行得。谓得与地相应十种法行故。三通达得。谓于初地中通达法界时。通达一切地故。四成就得。谓修此诸地得究竟故

释曰。于中成就得者。若修此诸地至究竟故。是为成就应知

修相章第四

论曰。修此等诸地云何可见。此诸菩萨于诸地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时。有五种修。所谓总集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然修。无厌足修。出生菩萨五种果。所谓一念念中消灭一切染浊依止故。二得出离种种想游于法乐故。三了知一切处无量无分限相法光明故。四所有清净分因缘。不分别相而现行故。法身圆满成就。五由展转上上因所摄故

释曰。随于一地中即有五种修。今当显示。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由五种修故并得成就。念念中消灭一切染浊依止者。何者名染浊。谓烦恼障智障。无始熏习种子彼障碍聚。由总相缘奢摩他毗钵舍那智故。得念念损减。此聚破散故名消灭。又复损减即是消灭。离种种相得法乐之乐者。于种种体相成立修多罗等。谓法中离种种想。于法乐中得乐。非谓余乐。此中乐者谓内乐故。复有别释奢摩他毗钵舍那。于法中若受若觉若观。非显著粗浅领纳顺行。然唯以忆念光明细领纳细顺行。一切处无量无分限相者。无十方分限了知。一切光明者如善诵经书。心即明了故。于清净分中无分别相现前者。谓与所应成就相应此清净分中无分别相而现前故。佛果即是所应成就。及法身圆满成就。最上上因所摄故者。于中圆满者。谓第十地。成就者。第十一佛地。此中所有法身最上上因所摄者。由此一切因出生佛地。是故得为最胜

论曰。于十地中修十波罗蜜各有增上。六地中六波罗蜜如前说。后四地中有四波罗蜜。方便善巧波罗蜜。六波罗蜜所聚集善根。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愿波罗蜜者发起未来世种种愿。诸波罗蜜因缘此能引摄故。力波罗蜜者由思量修习等力六波罗蜜得相续现行故。智波罗蜜者此成立六波罗蜜智。得自受用法乐。及成就众生故。复次此四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中无分别智后所得智摄。应知。复次诸十地中一切波罗蜜非不修行。此诸地法门为诸波罗蜜藏所摄

释曰。于十地中修十波罗蜜各有增上者。于十地经中说初地檀波罗蜜增胜。乃至十地智波罗蜜增胜。是故以增胜故十地中说十波罗蜜。于一切地中一切波罗蜜亦皆修习。六地中六波罗蜜者。如次第显示。初檀波罗蜜乃至第六般若波罗蜜。如是等义如十地经中说。此中不具足如前说。后四地中有四波罗蜜者。由随于何处说六波罗蜜。即彼处方便善巧等四波罗蜜皆在其中。若说十波罗蜜。彼中唯以无分别智为般若波罗蜜。后得智摄余方便善巧等四波罗蜜。是故于后四地中修四波罗蜜得成。论说善巧方便波罗蜜中。与一切众生共者。于中所有善得与众生共。今当显示诸愿求无上菩提者。皆欲作一切众生利益事。要正觉菩提方得此欲。是故诸有思量所有善根皆回向。为作一切众生利益事。此名与一切众生共。又善巧方便者。即显悲智。六波罗蜜所聚集善根。由悲故与一切众生共。由智故不回向释梵等果报。是故由此智故不起烦恼。及不舍生死。于中不染。得成方便善巧故名方便善巧波罗蜜。由起种种愿力故得种种波罗蜜因缘。是名愿波罗蜜。未来中者未来世因相故名未来中。住此因中为彼未来故作种种愿。有修多罗中说二种力。谓思量力及修习力。虽无修习力。以思量力故与诸波罗蜜相应。故得诸波罗蜜相续现行。此是力波罗蜜业事。如所显示诸波罗蜜皆是智所建立。此是智波罗蜜即是无分别般若波罗蜜自性。若为自受用法乐。及为成就同法众生故。名成立诸波罗蜜。此法门为诸波罗蜜藏所摄者。此中波罗蜜藏者。谓一切大乘法此十地法门是波罗蜜藏所摄。非声闻藏所摄故。一切波罗蜜于诸地修习得成。此诸地法门最高大故。一切诸佛遍一切佛刹中演说。又此法门胜故。于最初时及于最胜处说。最牢固住处说。以其胜故。故言胜

修时章第五

论曰。复次于几时修此诸地得圆满。有五种人于三阿僧祇劫中。谓信行地人初阿僧祇劫净心行有相行无相行六种地及七地。第二阿僧祇劫。即此无相中无功用行已上。乃至十地第三阿僧祇劫修行圆满此中有偈

净妙胜上力  牢固心转胜

菩萨三僧祇  说名正修行

释曰。五种人三阿僧祇者。于中信行者。谓于彼义中依信而行故。此地初阿僧祇满。此阿僧祇满已得净心地。通达真如故。即此净心行。于十地中六地已还有相行。第七地无相有功用行。即得第二阿僧祇满。若入八地得无功用行。然未成就彼无功用行。九地十地得满此无功用行。此人是第三阿僧祇劫。即此一人成立五种。如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等。随位处差别故。如所说三阿僧祇满得菩提。于无始生死中修行施等。及逢值诸佛齐何已来。说为三阿僧祇劫。此义偈中显示。净妙胜上力者。谓得善根力及愿力。于中善根力者。散乱等不能破坏应知。愿力者。恒与善友同聚应知。牢固心转胜者。谓发起牢固心。及修行转胜。于中牢固心者。善友力故。不舍菩提心应知。行转胜者。谓现在及后生生中。善根增长无有退减应知。余句可解释。因果修差别胜相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盛宠小徒弟:圣尊,以身相罚

    盛宠小徒弟:圣尊,以身相罚

    她,珑儿,21世纪,修炼界,月家的私生子,从有记忆开始,力尊自封至上宣言一朝做梦,魂穿上古,身边应接不暇的美男,唯独只有她一朵鲜花,原以为是众校草爱上她一朵花,没想到,没想到……
  • 推理笔记(全集)

    推理笔记(全集)

    同名电影2017年11月24日上映,陈都灵、林柏宏、汪铎主演;同名网剧2017年11月3日在乐视、搜狐、优酷播出,侯明昊、张子枫、汪铎主演。被扑克牌组织杀害的名侦探爱迪生的心脏移植到高中女生夏早安的身上,拥有侦探灵魂的她和米卡卡与扑克牌组织斗智斗勇,并与扑克牌组织里最出色的黑葵A齐木上演一段爱恨情仇。最终将邪恶组织扑克牌一网打尽。而黑葵A齐木改邪归正后,化名红色犯罪师,专为揪出那些为非作歹的犯罪师。他与米卡卡合作,成为最佳搭档。而这时出现了一个神秘人物幽灵。齐木得知手中的暗黑笔记正是打败幽灵的关键,却发现暗黑笔记被人分成了三本。只有集合三本失落的笔记,才能找出藏在其中的秘密。然而,在双方之间还出现了第三方神秘人物——它就是怪盗千先生。它的目标竟然也是为了那失落的笔记。当齐木终于集齐三本笔记时,他却发现,幽灵的真实身份居然是……
  • 前妻请乖乖就范

    前妻请乖乖就范

    她是人民警察,他是协助破案的“好市民”,一见钟情,两厢情愿,火速热恋,闪电结婚,然而两年后,却发现这个懒散闲适的老公,竟然是他们局子里案底足足有墙高的xx!一纸离婚书,她甩手而去,却不知,要甩掉他,谈何容易。前夫就前夫,谁准他像门神一样天天站在她家门口。黑社会就黑社会,谁让这黑社会往局子里冲嚷着要“自首”。她躲他避他烦他,花样百出。他缠她粘她念他,无所不用其极。那张帅气到到妖孽的脸总会带着被她称之为yin荡的笑在她面前出现:“亲爱的,你斗不过我还是乖乖就范吧。”********习风:第一次见面把她把他当“良民”。第二次见她以为他是“色狼”。第三次见就直接滚床单。一夜情迷之后,习风看着床上的女人就想,这女人不就该是他老婆么?抓过来,恋爱结婚只差没弄出个小娃娃。没想到这个在温顺的时候比小白兔还乖的女人翻脸比翻书还快。刚刚还是你侬我侬鹣鲽情深,下一刻却冷着一张脸。说什么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说什么警察和黑社会不能在一起?去TM的白道黑道,他习风看上的人就一定要抓过来,人,吃掉!心,收掉!魂,勾掉!容卓:真正认识她的那次,她其实一点都不好看,一个人蹲在电梯里哭的要多狼狈有多狼狈。他想自己肯定是鬼迷心窍了,要不然怎么会看上这个丑不拉几的女人!他容卓是谁?是东区的大佬,是江湖上传说那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花花公子,他想不通!自己怎么会栽在这么个丑女人手里呢?“小锦,要不你就嫁给我算了,要钱有钱要名分有名分。习风杜仲亨给不起的东西我通通给的起!”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幅心不在焉的样子,任谁都以为他在开玩笑,天晓得,容卓这一辈子大概就认真了这么一次!一段隐忍的爱情,两个曾经亲密却又背离的人。当爱情发生在黑道老大和小警花之间,它的名字便不叫拥有,而叫不想失去。☆★☆★☆★☆★☆★如果你是我眼中的一滴泪,为了不失去你我将永不哭泣。如果金色的阳光停止了它耀眼的光芒,你的一个微笑将照亮我整个世界。……………………良锦:这个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世界上的男人除了你我都可以爱,可是我偏偏只爱你。【本文题目看似很可爱,内容其实有点虐,亲爱滴们看文有风险,入坑需谨慎哦,哈哈(∩_∩)】·················O(∩_∩)O·····【习风】由602488926领养【躲躲】由daniel厷紸领养
  • 惊世盛爱之王妃要改嫁

    惊世盛爱之王妃要改嫁

    穿越女重生,醒来之后自然是替本尊报仇啦!于是乎......某日暗卫:王爷,王妃折断了贵妃的手某男:王妃的手完好就成某暗卫无语退下暗卫:王爷,王妃把皇后推进了荷塘中某男:捞起来给皇帝送过去某暗卫抹汗执行命令去暗卫:王爷,王妃一把火烧了戚国公府某男:本王赔得起暗卫再报:可是,王妃晕倒了一阵风从暗卫身旁而过,上座再没了某男的身影以为这就完了,怎么可能,精彩的还在后面再某日暗卫(声音颤抖):王爷,王妃说要改嫁?某男气定神闲:为何?暗卫退后一步:王妃说,皇后比较威武!某男:那就给本王踹了皇帝,本王坐上去,王妃就是皇后了,何需改嫁!暗卫窃喜:王爷英明某王妃一句皇后威武,掀起了一场烽火狼烟,世人经历了一番改朝换代登基之日暗卫怯弱上前报道:王爷,王妃说,皇后所管琐事太多,还是王妃比较逍遥!某男褪下一袭黄袍道:命大将军与丞相辅政,再择新皇大擎王朝初立,十年无帝,百姓却衣食无忧新皇登基,百姓同呼:大擎帝国万岁十岁小娃站立城墙吐糟:为嘛爷才十岁就要将大好的前程断送在这帝王之位上!暗卫心中腹诽:爷,那是因为您斗不过王爷!这个一个宠妻成狂的男人为自己爱的女人打造一个盛世天下的故事!
  • 重生暖婚:宸少,宠上瘾

    重生暖婚:宸少,宠上瘾

    【重生,甜宠,双洁,1V1,已完结】“夫人,今天份的情书收到了吗?”电话那头清冷磁性的声音传来,苏慕嘴角没忍住抽了抽。emmmm,白煜宸最近怎么这么反常? 脑子该不会被门夹了吧?……重生前,苏慕义无反顾的和未婚夫解除了婚约,最后被渣男骗财,还搭上了一条命;重生后,她痛改前非,直接拉着未婚夫闪婚了!婚后,她看着那个趴在桌子上写情书的某男,无语望天。这绝对不是她认识的冰山毒舌男,那丫的怎么可能会写情书,疯了疯了……
  • 佛说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佛说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游龙惜梦

    游龙惜梦

    “我喜欢冒险,所以,我不会害怕危险。”一个身世迷离少年在游戏与现实中的冒险生活。
  • 玄苍域

    玄苍域

    曾经的年轻一辈第一人又怎样?不还是因为美人而陨落!但那又关我何事……看我凌胜回来,笑傲玄苍!
  • 神曲(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神曲(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最著名的代表作,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但丁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国的神奇之旅。但丁在“人生旅途过半”时,于某个夜晚误入了一座幽暗险恶的森林。当太阳升起时,有三只凶猛的野兽——狮、豹、狼分别挡住了他的去路,这时伟大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维吉尔受但丁心爱女子——圣女贝雅特丽齐之托,帮助但丁脱离险境并带他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在到达地上乐园时,贝雅特丽齐出现并接替维吉尔的向导工作,带领但丁游历天国,让他见识到了真善美,感受到了真正的爱与欢乐。作者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优秀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的现状,揭露了教会的黑暗现实,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性的理解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 宠物天王

    宠物天王

    【1.下载一款可疑的游戏】【2.捕捉几只神奇的宠物当伙伴】【3.在轻松有趣的日常里,带领宠物店走上崛起之路】###实体书1-3册已出版,各大电商有售###读者群:513717593(无粉丝值要求)VIP群:567288256(5000及以上粉丝值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