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800000008

第8章 谁才是生活的导演 (2)

在这个高精尖领域,日本超过中国,美国又超过日本,特别是美国人掌握了一种名为“魔术”的最新技术,已能成功破译日本大使馆和东京的往来密电。

通过“魔术”的帮助,罗斯福和赫尔掌握了东条谈判的欺骗性,甚至他们都知道东条所划时限,即谈判必须在11月29日以前取得成果。

日本人要为军事行动拖延时间,美国人同样也想这么做,因为按照海陆军的报告,必须有两到三个月的时间,美军才能最终完成在太平洋的布防,否则不足以阻止日军的南进行动。

考虑到如果接受日本的方案,从书面上确定“停止援助中国”的话,容易对中国和其他盟国造成刺激,罗斯福和赫尔决定采取一种他们认为更稳妥的办法。

11月24日,赫尔召集中、英、荷、澳四国大使开会,宣布了美国的“临时过渡办法”:要求日本将越南驻军减少到两万五千人,在此基础上,美国将解除对它的经济封锁。

中国驻美大使立即致电国内,蒋介石闻知后大惊失色。

显然,美国人暂时不想跟日本干仗,所以只需要日本不继续“南进”即可,至于日本撤不撤出中国,实际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崖山之败使“古典中国”走向消亡

东条方案的提出,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谓“停止援助中国”,如同甲午战争时的翻版,迁就于列强,却独独胁迫中国。

解除对日本的经济封锁,跟变相援助日本差不多,这比“停止援助中国”又会好到哪里去呢?

蒋介石为此“忧愤交集”,那一刻,他甚至想到了“崖山之败”。

崖山位于广东海岸,六百多年前,大宋王朝在那里组织了抵御元军的最后一战,即崖山海战。经过那一战,宋军实力消耗殒尽,见事不可为,皇帝、文武大臣和军民百姓相率跳海自杀。《宋史》记载:七日之后,十余万具尸体被冲到海边,场面悲壮至极。

“崖山之败”不仅宣告了宋朝的灭亡,也标志着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之手,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文化意义上的古典中国从此不复存在。

重庆,或者是昆明,会成为近代的崖山吗?

对古史相当熟悉的委员长不寒而栗,他有了一种绝望之感。

书生大使

站在罗斯福和赫尔的立场上,这么做无可厚非,人家毕竟是美国的总统和国务卿,不是中国的,考虑任何事情当然不可能先替你着想。

能够事先通知中国驻美大使,那是客气的,就算不打招呼又怎么样?

罗斯福和赫尔管不了那许多,他们准备在11月26日与日方正式达成协议。

从“魔术”破译的情报来看,“临时过渡办法”与东条的想法一致,那就是对中不利、对日有利,对方是肯定愿意接受的。

美国人的做法虽不地道,但在国际政治中却并不鲜见。牺牲小国,保全大国,历来都是如此,现在只不过是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范例而已。

11月25日成为最关键的一天。

蒋介石不断向华盛顿发来措辞强硬的长篇电文。在电文中,他再三强调,在日本从中国撤军之前,只要美国对日经济封锁有一点点松动,中国这边就顶不住了,“抗战必见崩溃”。

似乎电文给罗斯福和赫尔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看到下面这些句子的时候——假如真的到了那一步,你们以前的援助就是一场空,大家都白忙活了。以后我们也不再需要你们的帮忙,更不会相信那句“人间自有真情在”的谎言(“从此国际信义与人间道德,亦不可复闻矣”)。

这不是绝交信,但意思差不多。

赫尔一整天都坐卧不安,郁闷不已。此时,有人来敲门了,一看,却是胡适博士。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时任中国驻美大使。

纵观民国学界,素有“前有梁任公(梁启超),后有胡适之”的说法。当时的胡适,无论在学界还是舆论界,均处于绝对的领袖地位,但鲜为人知的是,胡适和汪精卫等人一样,也曾经是“低调俱乐部”的重要成员。

即使在南京国防会议召开的前一天,胡适仍然在呼吁政府“做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在他看来,以其时中国军力,尚不足以战。如果战,必定要败,与其败而求和,还不如现在就着手,以谋求“五十年之和平”。

对胡适的话,蒋介石表现得不以为然,在国防会议上,他“颇讥某学者之主和”,某学者,影射的就是胡适。

但奚落归奚落,蒋介石对这位有些书生气的老夫子还是颇为敬重和欣赏的。他曾经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可谓一语中的。

后来胡适终于明白,和比战还难,难百倍,当战争来到眼前的时候,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得了的。于是,他在态度上发生了根本转变,并从此告别了“低调俱乐部”。

不久,他应蒋介石的要求,暂时弃文从政,先以“政府特使”、后以“驻美大使”的身份赴美游说,以争取国际支持。

胡适能担当这一重任,缘于他的名气实在太大,不仅国内知名,在西方国家中也有很强的影响力,连老外吹牛,张口闭口,都喜欢把“我的朋友胡适之”挂在嘴边。

某次,一位刚当选的美国议员到中国大使馆赴宴,糊里糊涂也弄不清楚中国大使是谁,就知道觍着脸吃。吃完送客,胡适邀请该议员今后到中国旅游——当然是客气,兵荒马乱的,怎么个游法。

这位议员点点头,“好的好的,我一定会去,而且首先要去拜访一下我的朋友胡适博士。”

胡适闻言莞尔,“议员先生,那你不用走那么远,因为胡适就站在你对面!”

胡适虽贵为大使,出门却不带随员,就那样一个人夹着皮包到处跑。他在美国行程几万公里,做了四百多场讲演,使美国朝野上下充分了解到了一个正在遭受苦难然而始终不肯屈服的东方古国,而他本人的形象也迅速提升,成了罗斯福和国务卿赫尔的座上宾。

从“桐油借款”开始,包括后来组建飞虎队,都是胡大使辛苦努力的结果,四年时间里,他总计为中国争取到了一亿七千万美元的国际援助。

美国《纽约时报》因此发表评论:重庆政府就算是寻遍全境,也找不到比胡适博士更合适的人物了,他所到之处都能为中国赢得广泛支持。

胡适相信,只要美国参战,日本必败无疑,但“临时过渡办法”的出台,却表明汤姆大叔已经有了不顾及中国、转身想溜的念头。

这太可怕了,必须阻止。

谁是导演

那几天,蒋介石可谓是全家总动员。

宋美龄、宋子文都在美国进行穿梭游说,他自己则与胡适组成一硬一软的搭档来专攻赫尔:蒋介石前面发“绝交信”示威,胡适随后亲自登门试探国务卿的态度。

赫尔正在家里生闷气。

他认为蒋介石是“得福嫌浅”,帮你是人情,不帮是道理,怎的,日本要打的是你,又不是我。

胡适连忙上前劝解,“我们委员长对国际局势还不够了解,没有多想想美国的难处,您得体谅。”

这不过是虚晃一枪。胡适此行,绝不是光为了来说软话的。作为大学问家,有的是比普通大使多得多的法子,蒋介石“动之以情”在前,他要“晓之以理”于后。

胡适治学的门径,叫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换句话说,就是以“科学精神”抠字眼。

胡适问:“允许日本继续留驻越南的同时,能保证他们不进攻云南吗?”

赫尔摇摇头。

胡适皱起了眉,“那样的话,这些驻军对中国形成的威胁就太大了。”

赫尔不明究竟,“不可能吧,才两万五千人,就算打起来,又有多可怕?”

“不可怕?那我就说来给你听听。”

由于并没有限定这两万五千兵的兵种,假设他们大部分是日本航空兵以及配套的机械师、工程师呢?那样的话,日本完全可以在越南建立一个庞大的航空基地。

经过胡博士大胆假设、求证下来的结果的确可怕:不独云南,就连英国人控制的缅甸,亦将受到覆盖式的空中打击。

赫尔愣住了。

他也许可以不接受蒋介石那种呼天抢地、悲天悯人的东方情怀,但不能否认胡适的西方式思维。

正如胡适所言,重要的是还得听听英国人怎么说。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电报适时而至,他也反对“临时过渡办法”。

表面上,丘吉尔是担心中国垮台会对盟国造成危机,实质上他正是害怕自己的殖民地会被日本人顺手牵羊,因此特地提出,在谈判中“要价要高,还价要低”。

美国人对蒋介石的哭诉也许可以置之不理,但对这位胖小弟的话却不得不在意。

五分钟后,在罗斯福的授意下,赫尔起草了“赫尔备忘录”。

11月26日,当野村和来栖接过“赫尔备忘录”时,立刻从头凉到了脚,处于“极度的苦恼”当中。

备忘录一共十款,单单拿两款出来就知道这两个家伙为什么表情如此丰富了。

第一款,日本必须从中国和越南完全撤军,一个不留。

第二款,美、日同意不得支持除重庆政府以外的任何一个中国政府。

野村和来栖设想过赫尔会讨价还价,却没料到对方会一下子变得如此强硬,几乎就是谈判桌上的魔术。

11月27日,美国政府向夏威夷和菲律宾发出战事警报,表明它已做好了同日本作战的准备。

尽管如此,不到最后一刻,罗斯福仍心存侥幸,寄希望于能用“硬压”的办法使日本在谈判中就范,他却不知道东条早就蓄势待发,太平洋战争就要开始了。

一个星期后,随着轰隆一声,日本海军航空队成功轰炸珍珠港,裕仁天皇随后下达了对英、美宣战的诏书。

日本对珍珠港的轰炸改变了二战战局

美国一步失算,失算在那个叫做山本五十六的日本人手中。不过这个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中国得救了。

事已至此,汤姆大叔别无选择,它必须应战。

1941年12月8日这一天,在得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后,罗斯福气急败坏,赫尔呆若木鸡。可是大洋彼岸的蒋介石却恨不得长跪不起,大叫数声:“苍天啊,大地啊,是哪位神仙大姐、耶稣大哥救了我们啊!”

当天,他在日记上第一次用轻松的笔调写下了一句话:“抗战政略之成就,本日达于极点。”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导演,只有天知道。

同类推荐
  •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进程。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王莽改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 中国历代后妃故事

    中国历代后妃故事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幕后群体,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浮浮沉沉都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由于她们所处的特殊地位,整个生命旅程被冠以难以抹去的政治色彩,成为一个时代的历史缩影,反映着那个年代的朝朝暮暮。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事实,本书选取了从先秦到明清时期30 位影响较大的名后名妃,希望通过了解她们的活动和一些事迹,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让更多的读者去丰富有关的历史知识。
  • 为什么是中国

    为什么是中国

    今日中国学人的历史责任就是为中华复兴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可以看到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集体陷入欧洲中心论的语境之中不能自拔。所以我们有必须重新审视一下世界史。 近五百年来兴起的资本主义其实是一场运动。只不过是这场运动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的特异性进步,使得金融资本膨胀成席卷世界的力量,差一点殖民和统治全球。 中国也受到严重伤害。值得庆幸的是来自外部的伤害使得中国社会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反弹力量,这力量逆转了中国社会下坠的轨迹,让中国重新回到复兴的轨道上。
  • 千古风流

    千古风流

    该书是熊召政先生的历史随笔集,书中介绍了中国历史上一些名人的风雅趣事和诗歌词赋;山水和花鸟;以及各地古桥。该书的主要特色就是以作者的游览足迹为线索,在讲史、评史的同时紧密地结合现实生活,摆脱了空洞、生涩之感,充满了生活气息,既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给读者以启迪。
热门推荐
  • 禽比金坚

    禽比金坚

    婚后某天当夫妻两人吵架时:陆远恒叉着腰:“你鞋子是我买的。”顾唯一二话不说,把鞋子脱了,扔到他脚下。陆远恒看着她:“你外套也是我的买的。”顾唯一捏着拳头,这次把外套也脱了扔在他身上。陆远恒更进一步:“你裤子也是我买的。”顾唯一思考片刻,咬牙把裤子脱了,气愤的扔到他头上。这次,陆远恒笑了:“你Bra也是我买的。”下一秒,顾唯一怒了,转身要走,却被他从身后抱住:“你整个人都是我的,还想去哪儿?”
  • 明伦汇编宫闱典宦寺部

    明伦汇编宫闱典宦寺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ersonal Memoirs

    Personal Memoi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史上最懒小书生

    史上最懒小书生

    帝国纷争、王权争霸,宏图伟业,定鼎天下。是谁领一支孤军长驱直入一战成名?是谁据守一道天险十年不奉召?阴谋、阳谋,谋定而动,一动天下惊。这些,都和本书没什么关系。穿越到一个上下五千年都找不到的时代,江可道只想别被饿死。然后,顺便装装逼打打脸帮助未来的皇帝指点一下江山。
  • 梦深不知寻槐处

    梦深不知寻槐处

    沈寻槐出身重权将门,注定了一辈子为了沈家付出,可初回京城的那个初春,俊秀少年鲜衣怒马,踏着冰天雪地向她而来,京都初春的城外还是絮絮萧瑟,唯有他,明媚如夏
  • 噬魂戒指

    噬魂戒指

    苍茫天地中,一个小混混跳崖醒来后发现自己意外穿越到异界大陆,这是个拥有魔法斗气的世界,而他所寄宿的身体却是个无法修炼的废材,看这个被淘汰的少年如何从一个废材变成世人闻之丧胆的噬神……
  • 格列佛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格列佛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通过记录湖南蓝山县医改的过程,反映出蓝山县在医疗改革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努力和智慧。
  • 坠落的心痕

    坠落的心痕

    难不成还真的是老天对我的告诫不成吗……慕容炮灰的思绪中那所说的如今这个时候所亲眼目睹的这所有的一切种种的不尽相同的那些发生以前的那边的那么多时间里面直到到了如今这个时候所亲眼目睹的这所有的一切时候,才发生了一下如今这个时候所亲眼目睹的这所有的一切词,便非常神速的给毙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