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9000000001

第1章 此情牵处是吾乡

“木有本,水有源,人有宗,族有祖。”寻根问祖应该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一个民族摆不脱的文化情结。

卡尔松·麦克库勒说:“要知道你是谁你就要有一个来处。”西海固,作为一个有特定象征意味的地理名称,承载过多少叙述者的苦难抒情。而对于我的故乡,那样一个小山村,就不见得有几人晓得。它是中国千千万万个乡村中的一个,默默无闻。虽然它一直没有可以为我的叙述提供方便的名字,但它是一个实体。一个人的时候,特别是在这静静的夜里,我会拿出一些陈年的老照片,一遍遍地翻看,心中涌出无限感慨。

日月相摧,时序递嬗,不经意间,又是一年的岁末了,时光过得真的太快。回想去年回故乡的情景,印象如昨。

初秋的时节,我和父母一起回故乡。打开院门,杂草丛生的院落,给人一种触目惊心的荒凉感。父母的庄院就像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满目疮痍,一样飘零,让人目不忍视。依旧是土墙瓦顶的房屋,却再也看不到熟悉的炊烟,灶堂里的火早已熄灭,没有炊烟的空气中,我闻到了泪水咸咸的味道。

我知道,故乡与我的故事就这样终结了。

阳光依旧是那么的沉静热烈,风依旧在细细地吹。时光仿佛还是儿时的那些个时光,但院落已经老迈了。她已灰头土脸,沧桑无语。父亲坐在上房的门槛边心事重重,沉默寡言。从来事事堪惆怅,一丝伤感迅即侵袭。

上房的桌子上至今还摆放着祖母的一张黑白老照片,祖母端坐在挂好的布景前面,身着一套青灰大襟棉袄,左手端着一只白色的陶瓷小茶壶。由于牙掉了的缘故,腮帮子有些塌陷,清癯沧桑的脸隐忍着一丝忧郁。祖母那时应该是70多岁的样子,缠着一双小脚。记得那还是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位姓田的摄影师傅来家里拍的。祖母辞世已久,如果她在天有灵,回到家里来看到这冷清的院落和无人照料的家,不知会作何感想。

母亲明知道回来看一眼就要离开,但她仍然淘洗了抹布,把上房的桌柜用心地擦拭了一遍,把柜子里的衣物及被褥搬到院子里晾晒。她说,要是让虫子打了,回来了盖啥!回家的路是多么的漫长呀,母亲!

母亲经营了多年的灶台已经是锅去台空。走进那再熟悉不过的屋子,依稀还能看到昔日柴禾燃烧时映衬的那张依然好看但已不再青春的面庞。陈旧物而忆初,我潸然泪下。

东北角有一个土窑。土窑早已坍塌,但窑里的石磨还在,虽早已废弃不用,但这块石头,却见证了家族的岁月风雨。记得那时和二哥上小学,晚上放学回家最让我们头疼的事就是抬水推磨。如果说抬水还可忍受的话,推磨就有点忍受不了。一台大磨大约得磨好几斗粮食。如果能借到生产队的毛驴帮忙还罢了,不然,我、母亲、二哥都是推磨的苦力。往往是一台大磨推下来,汗流浃背,筋疲力尽。

养鸡的窝棚快要坍塌了,厚厚的苔藓侵透了泥墙,发着明亮的绿。二门洞后面的夜交藤已经疯长得不成样子。没有人管的她们,完全由着她们的性子去张扬了,再也无人过问。想给母亲在院落前照张相,但母亲不肯。她说,她的院落,还不到说再见的时候。我看见她说这话时,眼眶汪着浑浊的老泪。

看着院落里疯长的杂草。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想起了百草园。想起了蟋蟀在那里弹琴,蚰蛉在那里唱歌的百草园。那是充满童趣的百草园啊!在老家,乡党们有一句古话,说人是土虫,离不开黄土,要与黄土地为生。这也许有一定道理。我想,人需要黄土,黄土也需要人。

二院园子里的那棵白蜡树也已经老高了。一年不见,她已是枝繁叶茂,丰姿绰约,令人刮目相看。身躯已经探过了半个院落,把手尽量地伸展开去,像是要努力罩住整个院子似的。二院的驴圈坍塌了,父亲准备维修拓下的胡基,也已久经风雨而塌倒不堪。父亲说,用不成了,也没处用了!

今年的雨水多,所以,草长得欢。抬脸望一眼村庄的远处,也许是刚下过雨的缘故,黄土的背景里,那一片片未收割的高粱、糜子、荞麦、胡麻……随意地摆弄出错落有致的图画,墨绿如卷,丰富着村庄的想象;蓝天白云,悠然自得,美丽着村庄的童话。

我和大哥几个除完草,坐在下房的台阶上歇息。父亲、母亲、大哥和我,都不约而同地抬头向庄子背后的山梁上看。父亲说,水路不知开着没?发大雨会淹到庄子。我和大哥上去看了一眼,一切都还是好的。我想,来年我们一定再来,还要来收拾院落的杂草。

路太远,本不打算来的,但由不得自己,时间长了就会想。来,一是为了除草,二是为了寻找心中的慰藉。不管你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有了多大的不如意,不管你穷困潦倒到什么地步,故乡都不会嫌弃你,不会下眼看你,她像一个慈祥的母亲,接纳你。而你,作为一个游子,有永远扯不断解不开的情结,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乡愁吧!时间长了就像丢了魂一样,纠结着人的心,来走上一遭,也就会踏实一段时间。

即将离开的时候,母亲要去看邻居家的李大嫂。她患病多年,人已不能站立,由于家贫及诸多缘故,养家糊口已是当紧,看病也就其次了。在大门口,当我看见李大嫂拖着一双腿用两手支撑着前行,就想到了鲁老夫子笔下的一个人物。可惜她既无长衫可穿,又不会站着喝酒。

这几年回家少了,但乡村的事情多少还是知道一些。其实,这样的穷人在乡村很多。忆及摩罗写江西乡村农民生存图景的文章,深有同感。其实全国何至是江西,在中国的西部,农民生存的艰辛程度远不是闭门造车的作家们所想象的那样。我的堂侄也是因病致穷,在城里人肯定能保住的腿,在他,却硬是因为孔方兄的问题,生生给截了。如今,只能靠侄媳一人耕翻耙耱打碾拉,一个女子,真的难为她了。

要走了。父亲说,把门锁好。他亲自用一把已经生锈的大锁把破旧的门锁上。我说,妈,站好了,给您照个相。母亲看着园子里的那棵杏树,久久地说不出话来。

转过山沟口,车已经载着我们飞驰而去,记忆中的故乡还是那么清晰。走了,就想着回来!这就是故乡,这就是我们的根之所系。

同类推荐
  • 海外游记

    海外游记

    每个出境旅游的国人,都是热爱生话的世界公民。一起去领略异域风情,饱览五洲形胜吧:踏上戈兰高地,走进奥斯威辛;瞻仰吴哥的微笑,触摸哭墙的神经;登临狮子岩的天上宫阙,俯瞰珍珠港的水下沉艇;回望世贸中心废墟,重温加德满都圣境;观赏山洞里的弗拉明戈,聆听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体验马尔代夫的绿色浪漫,寻访佩特拉的玫瑰红古城;礼赞爱琴海上的人间天堂,惊叹卡久拉霍的性爱庙群……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有了共天下之乐而乐的多彩旅程,方不枉今世今生!退休以后干什么?带着老伴去看世界。
  • 席卷长江

    席卷长江

    改朝换代参与者的最后报告,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和国军史丰碑上镌刻的经典战事!《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由桂恒彬所著,讲述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粉碎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企图“划江而治”的妄想,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 抒情时代

    抒情时代

    灯红酒缘、光怪陆离,这个时代是如此陌生,周洁茹将光代的生活刻画得纤毫毕现,将一些现象展现得如些直接,直接到令你吃惊。这不是我们认识的那个世界吗?当然是!这就是当今的这个抒情时代!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农家奶爸

    重生之农家奶爸

    重生了,没有主角光环,没有特殊能力,反倒成了一个三岁孩子爹。穷困潦倒的生活,巨额的债务,还有那冷眼旁观的乡亲……罗峰应该怎么活下去呢?
  • 快穿之替补有毒

    快穿之替补有毒

    凤倾卿是个被惯坏了的小公举,从小到大事事顺遂,直到有一天掉进了名为系统的大坑,才知道啥叫水深火热,啥是大起大落。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反正一时半刻也回不去。可是,为毛别人都有个正儿八经的角色,而自己偏只能当那个捡漏的???凤倾卿:本姑娘如此优秀,凭什么只能捡别人剩下的?这不科学!!!而且做个任务容易吗?为什么一个两个的都那么喜欢搞破坏?本姑娘就是个打酱油的,你们这些脑残男主男配能不能好好看看剧本,你们是谁的男人心里没点数吗……
  • 九十九只彩线娃娃

    九十九只彩线娃娃

    《九十九只彩线娃娃》为“微阅读1 1工程”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微型小说作者(吕保军)长期创作的精品作品,集结成书。本书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惊天诡鼎

    惊天诡鼎

    出土于殷墟旧址的司母戊鼎,被誉为国之重器,出土之后几十年时间里,谁都没有从这尊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青铜器上,发现任何异样。2013年2月,保存司母戊鼎的国博地下2号库的监控摄像头,记录了让人讶异而且惊悚的一幕:从司母戊鼎里,出现了一个极似人体的生物影像,这个记录于监控录像中的生物体,只存在了两分钟,在其消失之后,司母戊鼎的鼎身上,浮现出一串类似于象形图案的密码。随着破解密码的工作展开,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足以颠覆所有人认知的惊天隐秘。
  • 我喜欢你是在第一眼

    我喜欢你是在第一眼

    少女时期,青春萌动,却总觉得喜欢一个人很麻烦。后来孤身一人寻寻觅觅,才发现有个人也在某个地方等了你多年。(故事与本人无关)
  • 穿越后从零开始的异世生活

    穿越后从零开始的异世生活

    “你觉得你之前做的每一步都做到最好了吗?”“你所做的一切,真的都是最正确的选择吗?”“你是否,遗漏掉了什么呢?”握住她的手进入自己的梦境当中。在这里黑十三寻找着遗失的回忆,在记忆的间隙中,为了真相而努力着。
  • 农家贵女:种田撩夫养包子

    农家贵女:种田撩夫养包子

    被闺密和未婚夫合谋害死,穿越古代,成为了软弱的小村姑。家有极品?那就一个一个踢出去。女人难生活?看她在异世混得风生水起。桃花太多?择优而栖。这是一个悲催的女人穿越到古代后,披荆斩棘后一步步登上颠峰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冬天 芳邻 爱情

    冬天 芳邻 爱情

    在这幸福的表象下,我仍然感到某种不满足、某种隐痛,我知道我的内心出现了一个黑洞,一个我自己都不敢面对的黑洞,它吞噬着我,使我站在这所谓的幸福上却如履薄冰,既贫乏又饥渴。去年这时候,我正住在凉城路400弄的一套房子里,打算专心写作博士学位论文。我是元旦过后搬进去的。我在复旦大学南区的宿舍是好几个人一套,同住的还有一个低年级的女孩,正在谈恋爱,因为初恋的缘故,成天悲悲喜喜,我简直成了她的知心大姐兼情绪垃圾箱。
  • 春风沉醉的夜晚

    春风沉醉的夜晚

    阶层的鸿沟,像阴影般无处不在,深入骨髓。这是一个套中套的故事。“猎物”突然成了试探者,到底谁是猎物?谁是猎人?一我,夏秉秋,查丽丽。我们三个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两年前,柏林自由大学的一次学术会议。当时我们的关系如下:我和夏秉秋同时被邀请参加会议,夏秉秋是德籍华人,常居柏林,而我从上海坐德航经法兰克福转道柏林。我们素不相识。至于查丽丽,她是我十八岁以后的闺蜜,这样的关系已经延续了差不多另一个十八年。那一阵她正好在德国修最后的MBA课程,有个短暂的假期,于是她决定来柏林和我见面。当然,与此同时,也见到了同样素昧平生的夏秉秋。
  • 男神的独家溺爱

    男神的独家溺爱

    她紧紧咬着下唇,咬牙切齿怒目而视,“混蛋!”“这样就算混蛋?那,我还能更混蛋点……”他放肆一笑。外表冷酷里面闷骚的太子爷对上战斗力不差的伪淑女。“女人,敢跑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