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1300000001

第1章

识转有二种。一转为众生。二转为法。一切所缘不出此二。此二实无。但是识转作二相貌也。次明能缘有三种。一果报识。即是阿梨耶识。二执识。即阿陀那识。三尘识。即是六识。果报识者为烦恼业所引故名果报。亦名本识。一切有为法种子所依止。亦名宅识。一切种子之所栖处。亦名藏识。一切种子隐伏之处。问此识何相何境。答相及境不可分别一体无异。问若尔云何知有。答由事故知有此识此识能生一切烦恼业果报事。譬如无明。当起此无明。相境可分别不若可分别非谓无明。若不可分别则应非有。而是有非无亦由有欲嗔等事知有无明。本识亦尔相境无差别。但由事故知其有也就此识中。具有八种异。谓依止处等。具如九识义品说。又与五种心法相应。一触。二作意。三受。四思惟。五想。以根尘识三事和合生触。心恒动行名为作意。受但是舍受。思惟筹量可行不可行。令心成邪成正。名为思惟。作意如马行。思惟如骑者。马但直行不能避就是非。由骑者故令其离非就是。思惟亦尔。能令作意离漫行也。此识及心法。但是自性无记。念念恒流如水流浪。本识如流五法如浪。乃至得罗汉果。此流浪法亦犹未灭。是名第一识。依缘此识有第二执识。此识以执着为体与四惑相应。一无明。二我见。三我慢。四我爱。此识名有覆无记。亦有五种心法相应名字同前。而前细此粗。此识及相应法。至罗汉位究竟灭尽。及入无心定亦皆灭尽。若见谛害烦恼识及心法。得出世道十六行。究竟灭尽。余残未尽但属思惟。是名第二识。第三尘识者。识转似尘。更成六种识转似尘。已如前说。体通三性。与十种心法相应。及十善恶。并大小惑具三种受。十种心法者。触等五种如前。但此为最粗也。后五者。一欲。二了。三念。四定。五慧。此中言了者。即旧所明解脱数也。十善者。一信。二羞。三惭。四无贪。五无嗔。六精进。七猗。八无放逸。九无逼恼。十舍。此十遍一切三界。心及无流心数名大地。此是自性善翻此十为自性恶。大惑有十种者。一欲。二嗔。三痴。四慢。五五见。十疑。小惑者。有二十四种。一忿恨。二结怨。三覆藏。四不舍恶。五嫉妒。六吝惜。七欺诳。八谄曲。九极醉。十逼恼。十一无羞。十二无惭。十三不猗。十四掉戏。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忘念。十九散乱。二十不了。二十一忧悔。二十二睡眠。二十三觉。二十四观。此小惑中有二种。一作意遍行。二不遍行。五识于第六意识及本识执识。于此三根中随因缘。或时俱起。或次第起。以作意为因外尘为缘。故识得起。若先作意欲取色声二尘。后则眼耳二识一时俱起。而得二尘。若作意欲至某处看色听声取香。后亦一时三识俱起得三尘。乃至一时具五识俱起亦尔。或前后次第而起唯起一识。但得一尘。皆随因缘。是故不同也。如是七识。于阿梨耶识中尽相应起。如众像影俱现镜中。亦如众浪同集一水。问此意识于何处不起。答离无想定及无想天。熟眠不梦醉闷绝心暂死。离此六处余处恒有。如此识转不离两义。一能分别。二所分别。所分别既无。能分别亦无。无境可取识不得生。以是义故唯识义得成何者立唯识义。意本为遣境遣心。今境界既无唯识又泯。即是说唯识义成也。此即净品烦恼及境界并皆无故。又说唯识义得成者。谓是一切法种子识。如此如此造作回转。或于自于他。互相随逐。起种种分别及所分别。由此义故离识之外诸事不成。此即不净品。但遣前境未无识故

释曰。谓是一切种子识者。是阿梨耶识。为诸法种子及所余七识种子及所余七识种子。并能生自类无量诸法故。通名一切法种子识也。如此如此者。由此等识能回转造作无量识法。或转作根。或转作尘。或转作我。或转作识。如此种种不同唯识所作。云如此造作回转也。或于自于他互相随逐者。于自则转为五阴。或为色阴乃至识阴。于他则转为怨亲中人。种种不同。望自五阴故称为他。如是自他互相转作前后不同。故云互相随逐也。种种所作并皆是识无别境界。起种种分别等者。一一识中皆具能所。能分别即是识。所分别即是境。能即依他性。所即分别性。故云起种种分别及所分别也由如此义。离识之外无别境。但唯有识义成。既未明遣识。惑乱未除。故名不净品也。问遣境在识。乃可称唯识义。既境识俱遣。何识可成答立唯识乃一往遣境。留心卒终为论。遣境为欲空心。是其正意。是故境识俱泯。是其义成。此境识俱泯即是实性。实性即是阿摩罗识。亦可卒终为论是摩罗识也。记曰。由二种宿业熏习及二种习气。能为集谛。成立生死。二种宿业熏习者。即是诸业种子。一宿业熏习。二宿业熏习执。宿业熏习即是所分别。为分别性。宿业熏习执即是能分别。为依他性。所即为境能即为识。此二种业名相似集谛。能得五阴生。二种习气者。即诸烦恼。一相习气。二粗重习气。相即烦恼体。是依他性。能摄前相貌。粗重即烦恼境。是分别性。境界粗显故也。此二烦恼名真谛。能集令未来五阴由此似真两种集谛。若宿业已尽更受别报。能安立生死。释曰。二种宿业熏习者。一一种子备有两义。所分别即是宿业熏习。能分别即是宿业熏习执。所即分别性。能作生起种子法门故。说此法门名为宿业熏习。有名而无体也。能即依他性。正是起业种子。名宿业熏习执。有体而不真实也。二种习气亦尔。一一烦恼皆有两义。所分别即粗重习气作起烦恼法门。有名而无体。能分别正是烦恼体。亦有而不真实。是依他性。然此中所明分别依他。与三无性中名字不同。三无性中说分别名相类。依他性名粗重。以分别性当体有其相类能作烦恼法门。说名烦恼也。依他性正是烦恼体。能得生死报故名粗重。今此中为明分别性相类粗显故名粗重。依他性能执前相类故名为相各自有意。若欲转此中自三无性中名亦好也。记曰。如是如是分别。若分别如是如是类。此类类名分别性。此但唯有名。名所显体实无。此所显体实无。此分别者因他故起。立名依他性。此前后两性未曾相离。即是实实性。若相离者唯识义不成。有境识异故。由不相离故唯识无境界。无境界故识亦成无。由境无识无故立唯识义。是乃成立。是故前性于后性不一不异。若定一异则有过失何耶。分别与依他定一者。分别性决定永无不为五法藏所摄。依他性亦应永无。若尔便无生死解脱善恶律戒法。此为不可。既不如此故。分别性与依他性不得定一。若定异者。则分别性便不能遣依他性。既由观分别性是无所有。方见依他性亦无所有故。不得定异。又若分别性定异依他性者。分别性体应定是有。非谓永无。有可异无。何所论异。是故但说不一不异。不可定说一异也。如无常与有为法。亦不得定说一异。前无后无是无常义。五阴是有为法。若无常与有为法定一者。无常是无。一切诸法并皆是无。既不并无故不得定一。若定异者。观无常时。不应通有为法。以其通故不得定异。此亦是不一不异也。如是一切诸法皆尔。如色等与瓶亦不一不异。若色与瓶定一。香等不成瓶。瓶则真实。若色定异瓶。见色不应通瓶。是故不定一异也。两说亦尔。若不见分别性。则不见依他性。是故不一不异。然一切诸法但有三性。摄法皆尽。如来为众生说诸法无性。亦有三种。三性如前说。前二是俗谛。后一是真谛真俗二谛摄一切法皆尽。三无性者。即不离前三性。分别性名无相性。无体相故。依他性名无生性。体及因果无所有。体似尘相。尘即分别性。分别既无体亦是无也。因亦无者。本由分别性为境。能发生识果。境界既无云何生果。如种子能生芽。种子既无芽从何出。是故无生也。真实性名无性性。无有性无无性。约人法故无有性。约二空故无无性。即是非有性非无性故。重称无性性也。此三无性。是一切法真实。以其离有故名常。欲显此三无性故。明唯识义也。若人修道智慧未住此唯识义者。二执随眠所生众惑不得灭离。根本不灭故。由此义故立一乘皆令学菩萨道。若谓但唯有识现前起此执者。若未离此执。不得入唯识中。若智者不更缘此境二不显现。是时行者名入唯识。何以故。由修观熟乱执尽。是名无所得非心非境。是智名出世无分别智。即是境智无差别。名如如智。亦名转依。舍生死依但依如理故。粗重及执二俱尽故。粗重即分别性。执即依他性。二种俱尽也。是名无流界。是名不可思惟。是名真实善。是名常住果。是名出世乐。是名解脱身。于三身中即法身。释曰。二执随眠所生果。或不得灭离者。即是见思二执随眠烦恼能作种子。生无量上心。或皆以本识为其根本。根本未灭支未尽。如胜鬘经说。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无边四住地不断不究竟也。若智者不更缘此境二不显现故者。此境即此唯识境。唯识散乱由无境故识无。此识既无。能缘唯识之心亦无。故云二不显现。此二但谈二识所现前境。前境先已无故。是名识转品究竟也

同类推荐
  • The Old Merchant Marine

    The Old Merchant Mar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使辽语录

    使辽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台菩萨戒疏

    天台菩萨戒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柳河县乡土志

    柳河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难儞计湿嚩啰天说支轮经

    难儞计湿嚩啰天说支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吴将

    吴将

    风雨飘摇的晋朝,有那么一个池塘边的少年他英俊潇洒,智计通天(好罢才两个词我就编不下去了)他成了恶贯满盈,卑鄙无耻,无数人唾骂与唾弃的大反贼。
  • 太子妃升职记2:公主上嫁记(全集)

    太子妃升职记2:公主上嫁记(全集)

    芃芃和齐晟终于过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但是万万没想到,他们最得母亲真传的三女儿竟然也有一段荡气回肠的“奇葩”经历!齐晟芃芃想为最宠爱的公主择一个贤婿,却未曾想姻缘天定,自有造化……这位公主也是从未料到,她见到她未来夫君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老天爷啊,真丑!
  • 流离火

    流离火

    揭幕一场青春最后的烟火,毕业前你得学会残忍。当所有的兄弟离散,苍凉感弥漫在十八的大学最后一年,深埋心机的新生祝小希陷十八于不义,邪恶的4暮则不失时机的诱引着她内心深处的小恶魔,翩翩佳公子曲莫浮能一字洞穿十八心思,她将如何抉择善恶的一念之间?难道真的像4暮说的那样:第一次做坏人很艰难,就像女人的初夜。被青春的流火冲淡的爱情给每个人都带来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无所畏惧的左手却在舞厅灯光亮起的瞬间毫不犹豫的推开十八,深谙世事的曲莫浮能救别人却救不了他自己,从来不打女人的他却狠狠的落掌在自己最爱的女孩身上。谁是谁的王子?谁是谁的公主?谁又是谁最后的青春?我们再也不能像上个世纪那样青青涩涩的恋爱了,如果注定爱不成才是那场青春的爱情,那么,就当我们都爱过了吧。(本书VIP收费阅读期限从即日起至2012年8月21日,将于2012年8月22日下架)
  • 皮在霍格沃兹

    皮在霍格沃兹

    当一个异世三十年宅男的灵魂穿越到哈利波特世界,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西蒙告诉你:统!统!没!有!这是一个,轻松搞笑,日常吐槽的泡面文。有系统,不种马,不跪舔,不正常的沙雕脑洞。推荐朋友的《我在紫罗兰世界》
  • 夏天的春水

    夏天的春水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血染棒桔草

    血染棒桔草

    叶雪松原名叶辉,男,满族,生于七十年代。主要从事通俗小说和故事的写作,1999年起职业写作,现已发表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计二百万字左右,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2007年毕业于辽宁文学院新锐作家班,现居家从事职业写作。编者按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没有经历过乱世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体谅不了那种命悬一线的惊恐与居无定所的凄怆的。中国人世世代代都渴望着太平盛世,可何谓太平盛世呢?《汉书·食货志》有曰:“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粟,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 你是我爱情的模样

    你是我爱情的模样

    大凡爱情皆是如此,千帆过尽,最终还是独自一个人,以爱之名,为爱祭奠。而心中,那个最初的模样,才是爱情的模样——五年前,苏堇陌飞蛾扑火,只为得到薄凉漠然的顾景西的爱。“我不介意在爱情里卑微,我只怕即使低到尘埃也得不到你的爱。”经历了一场患难与共,他们终究牵手。然而命运的不厚爱,因着一些莫名的误会两人芥蒂丛生。他出国,他们分开,她黯然神伤。五年后,不期而遇的重逢,蒙上了时光尘埃的爱情又该如何继续?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酒鬼的故事

    酒鬼的故事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娇女谋略

    娇女谋略

    华阳侯之女卫月舞,养在深闺无人识,世人皆传无才无貌。一朝回京,遭遇未婚夫劫杀,忠仆替死,勉强逃生……嗜血归来,看娇女如何谋算,破困局,解疑团,步步惊魂。可这些事,跟这位优雅狠辣,又权倾天下的世子有毛关系?这种强买强卖,她可以说不要吗?
  • 倾城狂妃太逍遥

    倾城狂妃太逍遥

    杏林世家继承者沐云澜,在与别人比武时,莫名穿越至傻女沐云澜身上。当她睁开眼时,一片鲜红;反映过来时,已嫁为人妇。他,邪魅倾城,惊才绝艳,虽在朝中无权,却名满天下,引得皇帝心生不满,意欲羞辱。一纸赐婚,他娶了那个天下皆知的傻子,也碎了一地少女芳心。可是,他乐的守护这份天真痴傻,哪怕他早已看出她是装的。而她也乐的享受这份保护,哪怕她知道,他早已知道她并非痴傻。只是,当他为护她而中毒昏迷时,她怒了。老娘装疯卖傻,可不代表真傻。伤了她沐云澜的人,那就等待着接受她的怒火吧!护她者,她便护其一生一世;伤他者,她定叫他生不如死!从此,世间多了个倾城狂妃;从此,世间出现名逍遥神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