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3000000020

第20章

次明内邪得失者。三藏四门本为入理而执成戏论。发见获禅兼通经籍。若以此门自执秖应生善。既与见相应还起三行。其行善者专为诸有而造果报。取著有门而生爱恚。胜者堕慢坑负者堕忧狱。生烦恼处。有门还闭不得解脱。行恶行者执有为是。余者皆非。为此有门无恶不作。邪鬼入心唯长众非。九十六道三顺佛法。故有阿毗昙道修多罗道。但五百罗汉于此有门得出。岂应是邪。今人僻取鬼则入心。故称阿毗昙鬼。或从见入或从禅入。自行有一化人亦四。一门既尔三门亦然。若通别圆等各有四门生见。一见亦具三行。行善者可知。行恶者。执大乘中贪欲即是道。三毒中具一切佛法。如此实语本灭烦恼。而僻取着还生结业。称毁忧爱欺慢啀喍竞于名利。自行则一化他有四。既非无漏无明润业。业力牵生何所不至。不能细说准前可知。如是等见违于圣道。又能生长种种罪过。其不识者执谓是道。设知是见随见而行以自埋没。岂能于见动不动而修道品。略言见发生诸过失也。二明并决真伪者。一就所起法并决。二就所依法并决。今通从外外道四句。乃至圆四门外道见通韦陀乃至圆门三念处三解脱。名数是同。所起见罪系缚无异。譬如金铁二锁。又从外道四句。乃至圆门四见。名虽清美。所起烦恼体是污秽。譬如玉鼠二璞。又从外道四句。乃至圆门四见虽同研炼有成不成。譬如牛驴二乳。又从外道四见。乃至圆门四见有害不害。譬如迦罗镇头二果。所计神我乃是缚法非自在我。各执己是余为妄语。互相是非何关如实。自谓真道翻开有路。望得涅槃方沉生死。自言谛当终成邪僻。爱处生爱。嗔处生嗔。虽起慈悲爱见悲耳。虽安涂割乃生灭强忍。虽一切智世情推度。虽得神通根本变化有漏变化。所读韦陀世智所说。非陀罗尼力非法界流。虽断钝使如步屈虫。世医所治差已更发。八十八使集海浩然。三界生死苦轮无际。沉着有漏永无出期。皆是诸见幻伪。岂可为真实之道也。二约所依法异者。一切诸见各依其法。三外外道是有漏人。发有漏法以有漏心着于着法。着法着心体是诤竞。非但因时捉头拔发。发诸见已谓是涅槃。执成见猛毒增斗盛。所依之法非真所发之见亦是伪也。此虽邪法若密得意以邪相入正相。如华飞叶动藉少因缘尚证支佛。何况世间旧法。然支佛虽正华叶终非正教。外外道密悟。而其法门但通诸见。非正法也。皆由着心着于着法因果俱斗。断奠是邪法生邪见也。若三藏四门是出世圣人得出世法。体是清净灭烦恼处。非唯佛经是正法。五百所申亦能得道。妙胜定云。佛去世后一百年。十万人出家九万人得道。二百年时十万人出家。一万人得道。当知以无著心不着无著法。发心真正觉悟无常。念念生灭朝不保夕。志求出要不封门生染而起戏论。譬如有人欲速见王。受赐拜职从四门入。何暇盘停诤计好丑。知门是通途不须诤计。如药为治病不应分别。速出火宅尽诸苦际。真明发时证究竟道毕竟无诤。无诤则无业无业则无生死。但有道灭心地坦然。因果俱无斗诤俱灭。唯有正见无邪见也。复次四门虽是正法。若以着心着此四门。则生邪见。见四门异。于修因时多起斗诤。譬如有人久住城门。分别瓦木评薄精粗。谓南是北非东巧西拙。自作稽留不肯前进非门过也。著者亦尔。分别名相广知烦恼多诵道品。要名聚众媒炫求达。打自大鼓竖我慢幢。夸耀于他互生斗诤。捉头拔发。八十八使嗔爱浩然。皆由着心于正法门而生邪见。所起烦恼与外外道更无有异。论所计法天悬地殊。方等云。种种问桥智者所呵。人亦如是。为学道故修此四门。三十余年分别一门尚未明了。功夫才着年已老矣。无三种味空生空死唐弃一期。如彼问桥有何利益。此由着心着无著法而起邪见也。次通教四门体是正法。近通化城前曲此直。巧拙虽殊通处无别。如天门直华余门曲陋。不住二门俱得通进。若数瓦木二俱迟壅。若不稽滞法门若因若果俱无诤着。是名无著心。不着无著法不生邪见也。复次若以着心着此直门亦生邪见。或为名为众为胜为利分别门相。嗔爱慢结因此得生。譬如以毒内良药中。安得不死。以见着毒入正法中。增长苦集非如来咎。利根外道以邪相入正相。令着无著成佛弟子。钝根内道以正相入邪。令无著有着成邪弟子。岂不悲哉。别圆四门巧拙利钝俱通究竟涅槃。因不住着果无斗诤。若封门起见则生烦恼与沤楼佉等。以此而观如明眼人临于泾渭。岂容迷名而不识清浊也。略明见发则有五番。一番有四。则有二十门。一门有七。合一百四十见法不同。广论无量。皆藉因缘而得开发。良以通修止故诸禅得发。通修观故诸见得发。通修之缘乃由止观。而根本别因必由前世。或在外外道中学。或为佛弟子大小乘中学。或因闻法相曾发诸见。或因坐禅发此诸见。隔生废忘解不现前。今修静心。或闻经论熏其宿业见法还生。先世熟者今则易发。先世生涩今则难发。隔生远则难近则易。若外外见熟近则前发。内见熟近则先现。神通韦陀既是事相。隔生易忘难发。见是慧性难忘易发。如人久别忆名忘面。事理难易亦复如是。若前世外有鬼缘。鬼则加之发鬼禅鬼见。外有圣缘。圣人加之发正禅见也。复次若先未识诸见过患。于见生怖匆匆急断。今识其邪相慎莫卒断。但恣其成就作助道力必有巨益。如腹有蛊当养寸白后泻干珠。所以然者。世间痴人顽同牛马。徒雷震法音溢敷锦绣。于其闻见无益。耽着五欲如患蛊者。若发诸见见啖钝使喻之寸白。见慧与正观相邻闻法易悟。如彼珠汤。为是义故须养见研心前驱开导。若入二乘则动见修道品。若入大乘不动见修道品。对寇破贼然后勋成。是为养外见以为侍者。若发三藏拙四门见。通巧四门见。见虽是障助道亦深。若福德法升天甚易取道则难。见是慧性。沉沦亦易悟道甚疾。大论云。三恶亦有得道人少故不说。白人黑黡不名黑人耳。既知是见惑不得起恣其分别。如诸外道先有见心。被佛化时如快马见鞭影即便得悟。若无见者万斧不断。如为牛马说法。不相领解。[狂-王+巢]獠全未解语若为论玄。故佛于其人则不出世。分形散质为师为友导其见法。佛日初出。权者引实闻法即悟。法华云密遣二人者。约法论方便之二教。约人是权同二乘。众圣屈曲尚教其见。今得见发岂可遽除。若先世修别圆八门未断通惑。此见若发过同三外。若先世已破通惑。未悟别理或同二乘。前见尚养况此见耶。净名取二乘过边拨属外道。又取助边使之为侍。进退解之勿一向也。今生修道见心发者真理可期。见若未发圣境难会

第四约见修止观者。如上通论得见不同。则一百四十种。若别就内邪则有一百一十二种。若作宗明义凡有几宗。十地中摄数论等分别见相。为同为异。邪正途辙优降几何。若解此意知不相关。其不解者知复奈何。夫佛法两说一摄二折。如安乐行不称长短是摄义。大经执持刀仗乃至斩首是折义。虽与夺殊途俱令利益。若诸见流转须断令尽。若助练神明回心入正皆可摄受。约多种人说上诸见。无有一人并发之者。设使皆发会相吞啖惟一事实。约一一见各作法门。巧示言方经九十日。束一一见同一观门。具一切法亦不可尽多一自在。今且约一见众多亦然。诸见之中空能坏一切。一切不能坏空引人甚利。今当先观空见例为十意。思议境者。空见出生十法界法。胡瓜非热能为病因。空非十界能作因缘。成论云。刹那边见心起即是不善。毗昙明。刹那边见心起。不当善恶名为无记。因等起心。一切善恶因之而起。今此空见亦有二义。若别观者。如因等起十法界因之而生。所以者何。昔未空见未曾为行。今发空见即有三行。如前说。由空造恶者行无碍法。上不见经佛敬田可尊。下不见亲恩之德。习裸畜法断灭世间出世等善。阐提虽恶尚存怜爱之善。空见永无纯三品恶。逆害伤毁即地狱界。无惭无愧即畜生界。悭贪破斋不净自活即饿鬼界。破斋故常饥。不净故啖秽。因空行善者。持戒苦行庄严十善三业淳熟即三善道界。又发根本即色界。又因空生声闻者。若谓空者其实不识空中四谛。所以者何。若证法性是空是净。虚妄空见必依果报。果报是污秽色。大品云。色若常无常等皆依于色。受纳空是余者则非。取空像貌异于有法。缘空起三行分别空心胜于余法。是名五阴。空尘对意即是二入。更加意识。即是三界。界入阴等即是苦谛。空见是嗔处爱处慢处。有见弱者则摣破有法。掣理就空疑不得起。若摣不破掣不来则啀喍生疑。又今虽无疑后当大疑。何以故。若空是理应与圣等。既不等者安得不疑。是谁计空计空者我。我实非空空亦非我。因空生我。谓我行我解赞我毁我。着此空边不可舍离。谓因空道望通涅槃。则以空为戒。非鸡狗等非因计因。是因盗戒取。计空为空实非理空非果计果。是果盗见取。空见偏僻即是邪见。如是十使从空而生。欲苦下具十。集下有七除身边戒取。道下有八除身边。灭下有七除身边戒取。合三十二。色无色各除四嗔。各二十八。合八十八使。是名集谛。集迷苦起苦由集生。苦集流转长爪不识。复有一鬼头上火然。非想已来尚自未免。何得于空不识苦集。若识空见苦集苦集皆依于色。一切色法名身。身色污秽污秽是不净。智者所恶破于净倒。名身念处。若受空见是受不受受第二句。顺空即乐受。违空即苦受。不违不顺即不苦不乐受。三受即三苦。计苦为乐是名颠倒。若知无乐破乐颠倒名受念处。空尘对心而生意识。此心生灭新新流动。有缘思生无缘思不生。生灭无常而谓是常。即是颠倒。识识无常即破常倒名心念处。取空像貌而行善恶行中计我。行若是我行有好恶。行有兴废我亦应尔。诸行无量我若遍者我则无量。若不遍者则一行无我。众行亦无我。强计有我即是颠倒。若知无我则破想行名法念处。但诸阴通计四倒。于想行计我强。于色计净强。于心计常强。于受计乐强。名别念处。若总念处则不尔也。是为空见生念处观。勤破倒观即见正勤。定心中修名如意足。五善根生名为根。破五惑名为力。安隐道用名七觉。安隐道中行名八正道。是为空见能生道谛。四倒除故是痴灭。痴灭故爱灭。爱灭故嗔灭。嗔灭故知空非道。惭愧低头则是慢灭。无复所执则疑灭。空见既具苦集。苦集非毕竟空执空心破。故求我叵得。我叵得故则身见破。身见破故则我见破。我见破故边见破。空见非道戒取破。空非涅涅见取破。空不当理邪见破。十使破故八十八使破。八十八使破故子缚破。子缚破故能发初果进成无学。果缚破入无余涅槃。是为空见生灭谛。即声闻法界也。若于空见明识四谛则知尽苦真道。真道伏断得成贤圣。乃至一百四十种见。单复具足无言等见。皆识真道。于诸见中能动能出。若不尔者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若能见四谛则得断生死。生有既尽已更不受诸有。即此意也。次明空见生支佛者。空见非空妄谓是空颠倒分别。倒即是无明。无明故取着空见。若知无明何所取着。若知无明不起取有毕故不造新。不造新不起取有。毕故是不起无明。若无无明则成智明。故有智慧时则无烦恼。无烦恼时则无明灭。无明灭则诸行灭。乃至老死灭。中论云。云何声闻观十二因缘义。乃说常无常等六十二见。问答殆不相应。今秖此是答常无常等见皆是无明。知无明不起取有。即是声闻法中十二因缘观。法华云。乐独善寂求自然慧。此慧善寂六十二见也。又观刹那空见既具四谛。此空见心为有为无。刹那心起便具五阴。云何言无。此即有支。有即含果。亦是因中有果义。若作无果者。有支有因因义具足有从何生。若无取者有则不生。取即五见。执空是边。于空计我。谓空为道为涅槃为正。是为取支。取从爱生爱喜违嗔慢彼疑此。此名爱支。爱因受生受故爱起。如受一法爱味追求。知受因触以有意根空尘得触。经云。触因缘故生诸受。触由于入。尘触诸根故得于入。入由名色歌罗逻三事。色有五胞。命能连持。识有四阴之名。又三事名色。由初托胎识。识由往业业由无明。无明是过去颠倒。谓有谓无一切诸见。故能成办今世色躯。经云。识种业田爱水。无明覆蔽生名色芽。今复颠倒迷于空见起善恶行。种于未来名色之芽。颠倒又颠倒。无明又无明。更相因缘无有穷已。若知无明颠倒。不须推画若有若无。达其体性本自不实。妄想因缘和合故有。既知颠倒无明即寝。寝故诸行老死皆寝。空见无明老死寝者。一百四十诸见无明老死皆寝。寝故是破二十五有侵除习气。是名空见生支佛法界。若于空见识是无明无明可灭。若不识者尚不出空见。为见造业如蚕作茧。何得成支佛耶。鼻隔禅师发得空见。多堕网中不能自拔。散心法师虽分别诸使。亦不自知空见过患。闇证凡龟盲狗稆吠。自行化他全无道气。空见生六度菩萨法者。既识空见谛缘。即是知病识药。识药故自欣。知病故愍彼。欲共众生离苦求乐。空见阴界是苦。十使等是集。念处等是道。四倒破是灭。约此起誓。如一空见一日一夜。凡生几许百千亿阴。一一五阴即是众生。日夜既尔。何况一世。何况无量世。空见既尔余见亦然。能生之见既多。所生之阴则不可数。一人尚尔何况多人。是为众生无边誓愿度。如一空见念念八十八使。余三见六十二等亦八十八使。一人尚尔何况多人。是名烦恼无量誓愿断。如一空见修念处道品。余一切见正助之道无量无边。一人尚尔多人亦然。是为法门无尽誓愿知。如一空见烦恼灭。无量见无量烦恼亦灭。一人既尔诸人亦然。是名无上佛道誓愿成。若众生苦集是性实者则不可度。以苦集从因缘生无有自性故。苦海可干集源易竭。故言度耳。观空起愿如上说。约空起行者。若执空见而行布施者。乃是魔施。知空见谛缘无常无我等过则舍空见。亦愍于他劝舍空见而行布施。若执空见而持戒者。与持鸡狗等戒何异。知空见无常等过不为空见所伤。慈愍于他令防空见。若执空见为嗔处爱处强行忍者。是力不足畏他故忍。今知空见无量过患。能伏空见及六十二。亦劝于他安忍空见。若不除空见而精进者。杂见非精退入三途非进。今知空见空见不起为精。空见业破而得升出名进。亦劝于他修此精进。若不破空见得禅者多是鬼法。今知空过不为空见所动。成正禅正通不为谄媚憍利。以此神通劝化众生令舍见散入禅。若执空见而修智慧愚痴世智。今识空见谛缘。以无常狼怖空见羊烦恼脂销。广起愿行功德身肥。悲愍众生令除脂长肉。若有缘机熟即坐道场断结作佛。是名空见生六度法界。观空见即是无明无明即空。从无明生一切苦集皆不可得。何者。四倒是横计宁有性实。所治之倒非有。能治念处云何可得。乃至觉道皆悉不生故不可得。故大品云。习应苦空等(云云)。二乘知即空断苦入灭。菩萨即空慈悲愿行誓度众生。虽度众生如度虚空。虽灭烦恼如与空共斗。虽生法门如虚空生。虽灭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智是断是菩萨无生法忍。是名空见生通教菩萨法界也。观此空见有无量相。所谓四谛分别校计不可穷尽。此无尽者从空见生。空见从无明生。所生无量能生亦无量。能生既假名所生亦是假名。推此无明从法性生。譬如寻梦知由于眠。观此空见而识实相。实相即如来藏。无量客尘覆此藏理。修恒沙法门显清净性。是名空见生别教法也。空见生圆教法如前如后。复次见惑浩浩如四十里水。思惑残势如一渧水。前诸方便共治见惑。惑尽名为入流任运不退。见惑难除巧须方便。成论云。以空治惑。若空治得入不俟余法。若不入者更设何治。如水中生火水不能灭。空见起过空何能治。今知空见苦集之病。然后用谛智治之。三藏无常智。通家即空智。皆前除见。别亦前除见入空。次善巧出假如空中种树。圆虽不作意除见见自前除。除坚牢见种种方治。云何直言但以空治邪。云何诸治共治一见。如患冷用四种药。服姜桂者去病复力。服五石者病去益色。服重娄者加寿能飞。服金丹者成大仙人。病同一种药法为异得力亦异。四教治见见尽解异。治见既尔治余亦然。此四治者即是四念处。遗教令依四念处修道得出火宅。所以者何。一空见心即三界。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空见生六道业受六道身居六道处。处即火宅。身居即苦具。业即鬼神。竞共推排三车自运乃得出耳。三车即是三藏中三乘念处。亦是通中三人。共一念处。又是别方便中三种念处。真实一种念处。又圆一实念处。略说九种四念处。中说九种道品。广说九种四谛。是诸念处皆能治见得出火宅。遗嘱之意义在于此。但释迦初出。先示三人各用四念处。此如法华羊鹿牛车各出火宅。次说三人同修一念处。此如大品是乘从三界出到萨婆若中住。亦如大集三乘之人同以无言说道断烦恼。次说菩萨修次第念处。此如大品不共般若。诸念处乘别而未合。后说一切小大同一念处。此如法华同乘大车直至道场。约此空见明诸惑明诸治。与诸经论不相违背。一微尘中有大千经卷。即此意也。次明不思议境者。一念空见具十法界。即是法性。法性更非远物。即是空见心。净名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当于六十二见中求。三法不异。故宛转相指。一切众生即是菩提不可复得。即圆净解脱。五阴即是涅槃不可复灭。即方便净解脱。众生如即佛如。是性净解脱。佛解脱者即是色解脱等五种涅槃。空见心即是污秽五阴。五阴即有众生。众生即有五阴。名色众生更互相缚不得相离。观此五阴即是涅槃不可复灭。本无系缚即是解脱。本有解脱摄一切法。故言解脱即心而求。又观见心五阴即是法性。便无复见心五阴。因灭是色获得常色等法性五阴。因灭众生获得常住法性众生。能一色一切色。一识一切识。一众生一切众生。不相妨碍。如明镜净现众色像。是名性净。三种解脱不得相离。不纵不横不可思议。圆满具足空见中求。是名不可思议境。此境无明法性宛然具足。伤已昏沉今始觉知。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既是法性那不起慈。既是无明那不起悲。观此空见本性空寂净若虚空。善巧安心研此二法。见阴见假四句不生。单复诸句。句句有苦集无明蔽塞。句句有道灭等通。观空见一阴一切阴。三谛不动则了法身。观不动阴非净非不净等。双树涅槃亦是道场。是观名般若。八倒破名解脱。于一念处起一切念处调伏众生。如是三法非因非果。非因而因念处是道场。非果而果双树中间而入涅槃。于空见不动而修不思议三十七品。如是遍破不得空见名空三昧。不见空相名无相三昧。如是三昧不从真缘生名无作三昧。若不入者发大誓愿。内舍执见外弃命财。空见乖理戒不清净。誓令空见不犯法身。守护七支不挠含识。若空见喧动中忍不成。今誓苦到安心空见。如桥地海总集我身心终不动。若空见间杂。誓纯一专精念念流入。又空见扰动不能安一。至诚忏悔息二攀缘。一切种智不开者无明未破。誓观空见法性现前。刚决进勇不证不休。如是对治助开涅槃。深识位次不滥上地。内外风尘不能破坏。顺道法爱不生故无顶堕。心心寂灭流入萨婆若海。乘一大车游于四方。直至道场成得正觉。余如上说

同类推荐
  • 真藏经要诀

    真藏经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晶论

    金晶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经学通论

    经学通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马培之医案

    马培之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张积中传

    张积中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学圣人 悟做人

    学圣人 悟做人

    《学圣人·悟做人》将古代圣人的仁爱忠信、叱咤风云、睿智聪明、忧国忧民、执著追求、身体力行、乐观坚毅、慈祥宽容等等优秀品质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在做人方面的教益和启迪。
  • 玲珑玲珑安红豆

    玲珑玲珑安红豆

    南禺之山梧桐之上为凤族的栖地,玲珑作为未来百鸟领主不知凤言。只晓得吃喝玩乐,游戏人间。时不时裹上青丘的大王去人间寻欢作乐,喝喝小酒、听听小曲儿。某日,把自己当狐狸,一身骚气的逗了逗某个路过的小少年、逗出了篓子......完了,这个篓子有点社会,摆脱不了了啊!
  •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影视世界无限传送门

    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传送装置,为曹岩开启了全新的世界,从此他可以打开通往各个影视世界的传送门,鹿鼎记、水浒传、黄飞鸿、射雕英雄传、加勒比海盗、复仇者联盟……曹岩不光能学到各种强大的功法和技能,还能将各种值钱的、奇妙的、高科技的物品带回到现实世界之中,他的生活立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吉天行

    吉天行

    命运的主角是自己抒写的传奇,面对强大的对手自己也是对手的强大
  •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臣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臣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租妾

    租妾

    *风影湿热的唇紧贴着灼烫她的肌肤,锋利的齿狠命地咬下,一口又一口,一圈又一圈,直至三朵微斜的齿印小碎花成形,鲜血盛开,红得妖艳绝伦。他说刻上他的印记,这辈子就是他的人,可她等到的却是一具熟悉而又模糊的尸体……*他是她的相公费青帆,爱她疼她,却最终将她典租给王爷做妾,为期两年。“相公,两年到期后,请送我一份礼物,可好?”漫长的静默之后,她轻声问道。“娘子想要什么礼物?”“怎么,不舍得吗?”“自然舍得。”“那就好。”从他怀中轻轻挣出,她转身背对他,悲凉地合上眼眸,两年后,她就要他一封决绝的休书,从此再无恩怨,再无亏欠。*他是租夫九王爷,为她这样一个传言“残花败柳、不会下蛋、姿色平平、脾气极坏”的女子出手阔绰;他是一个过度认真的王爷,非但和一个临时的妾正式拜堂,还剪下彼此的一缕青丝缠绕收纳,意欲结发;他更是一个古怪的病弱王爷,明明体弱力微,却在夜半时分,俯在她的身上,不懈地索求……*租妻成妾,一生质变。原名《王爷的典妾》*我的其他完结文:《邪门女庸医》已经完结《三月新娘》已经完结《美人休》已经完结
  • 太子妃的开挂人生

    太子妃的开挂人生

    上官星辰从小跟随爷爷长大对父亲的记忆一直都是别人口中英雄,对母亲的了解更是寥寥无几,爷爷想让星辰做个大家闺秀,可星辰偏偏精通十八般武艺,对琴棋书画一点都不精通,十三开始就随爷爷征战沙场,慢慢展露头角,十五岁遇见一个翩翩公子,一步一步踏入他的圈套内,星辰说“母亲说过父亲眼里有星辰大海,我一直不明白,直到遇见你,我懂了,可是你不是我的星辰大海”
  • 武道凌天

    武道凌天

    武道世界强者为尊!拳,权相连,强者制定规则!少年逆天争锋,强势崛起,制定出属于自己的规则。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剑摆不平的,一剑不行,就两剑!蛰龙已惊眠,一吼动千山!圣血在身,剑道在身,踩着万界天才崛起,不服就战,这就是不一样的道!
  • 我可能嫁了个假总裁

    我可能嫁了个假总裁

    【新文“彩云微光”求小天使们支持和收藏啦】李文疏和程雨十周年结婚纪念日那天,小祖宗李澄皓本着“怼天怼地怼老爸”的原则,问他妈妈:“妈,你当初怎么会被我爸这种货色骗到手的?”程雨想了想,不明所以:“当年,好像是我把他骗到手的。”坐在一旁的李文疏扯开一张“经济日报”,笑而不语。他的小雨呵,这么多年依旧不敢相信,在那些遥远的岁月里,是他一直在等待她。等待她长大,等待她回应他的心意,等待她可以嫁给他,等待她再次回头。所以为她建立新的行业王朝,为她舍弃上一辈恩恩怨怨,为她设计好她想要的那个世界。因为他喜欢她,比地球上任何一个人都要喜欢她。【正经中带点狗血,狗血中带点正经,微虐很甜,结局HE啦~】
  • 异世界魔术商人

    异世界魔术商人

    贪婪,独裁,麻木,疯狂……一开始我们把一切引向常规,后来发现,常规是另一种扭曲。何谓“正义”?何谓“公平”?何谓“忠良”?何谓“法律”?一个无敌的人能改变少数人。但一群会犯错的少年少女,可以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