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8500000024

第24章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诊要者。诊度奇恒之要。经终者。六经之气已终。盖奇恒之道。论五脏之三阴。阴阳合并而成六。是其生五。其终六也。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此承上章而复问也。)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伯言春者。

天气始开。地气始泄。而人气在肝。肝主东方寅卯木也。夫奇恒之势。乃六十首。盖以六十日而气在一脏为首。五脏相通。而次序旋转者也。)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三月四月。天地之气正盛。而人气在脾。辰巳二月。足太阴阳明之所主也。)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生长之气。从地而升。故肝而脾。脾而直上于巅顶也。岁六甲而以五月六月在头者。只论五脏也。故曰奇恒五中。又曰章五中之情。按奇恒之道。论五脏之神气。五脏者。三阴之所主也。人气在头者。厥阴与督脉会于巅。与五脏合而为三阴也。三之气。乃少阳相火所主。相火者。即厥阴包络之火也。)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始杀者。气始肃杀也。申酉二月属金。而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收藏之气。从天而降。肺属干金而主天。为心脏之盖。故秋冬之气。从肺而心。心而肾也。少阴主冬令。故先从手少阴而至于足少阴。王氏曰。火墓于戌。)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冰复者。一阳初复也。地气合者。地出之阳。复归于地。而与阴合也。肾主冬藏之气。故人气在肾。)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

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此言五脏之气。外循于皮肤络脉分肉而环转也。夫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

度筋。度俞。度阴阳气尽。度人脉者。言人之脉气。从奇恒之势。而有阴阳顺逆也。度脏者。度五脏之气。从内膈而外出。不可逆刺以伤其脏也。度肉度筋度俞者。度五脏之气。外循于分肉俞络之间。各有浅深。而四时之刺法不同也。度阴阳气尽者。言五脏之气。合于三阴三阳。而各有经终也。散俞、络脉之俞穴也。分理、分肉之腠理也。盖春气生升于外。故当于散俞溪谷之间而浅刺之。血出则脉气通而病止矣。如逆之甚者。深取之而传导其气。轻者不待传气而即环转矣。夫经俞络脉溪谷。各有三百六十五穴。皆脏腑之气所游行。是以四时之刺。或在皮肤。或在俞穴也。针经曰。刺之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是以四时之刺。必候其气至之所在而刺之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络俞者。孙络之俞。见于皮肤之间。盖夏气浮长于外。而更宜浅刺者也。若尽传其气。则反闭其环转之机。而痛病于下矣。盖言经随气转。夏时之气。浮越于外。气至即止。而不宜太过。此反结上文之义也。伤寒论曰。脏腑相连。其痛必下。言经气逆于上。病必痛于下。谓其经络上下之相通也。)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刺逆从论曰。秋气在皮肤。盖七月八月。人气在肺。而肺主皮毛。是以或上或下。皆宜刺皮肤。循于肉理。神气变转而脉即循行矣。神者。五脏之神。即转而不回之神气也。)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俞窍。诸俞之穴窍。更深于散俞。而近于筋骨者也。分理者。分肉之腠理。乃溪谷之会。溪谷属骨。而外连于皮肤。是以春刺分理者。外连皮肤之腠理也。冬刺俞窍于分理者。

近筋骨之腠理也。盖冬气闭藏。而宜于深刺也。直下者。循经而下针。欲深而留之也。散下者。循络而下针。言病之轻者。不必太深也。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藏之所宜也。)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此总结上文。

而言四时之刺法。各有浅深之所在也。)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厥阴心主主脉。无故而损之。故脉乱。血气外溢。故令人气微也。少阳主骨。厥阴不从标本。从少阳中见之化。故入淫骨髓也。病不在夏分。故病不能愈。肝气仍逆。故令人不嗜食。肝主春生之气。故又且少气也。)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脏真高于肺。主行荣卫阴阳者也。荣卫气血。所以濡筋骨。利关节。病在肝而反伤其肺。是以筋挛。血气环逆。故令人气逆而转为咳嗽也。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肝藏魂。魂魄不安。故使人邪哭也。)春刺冬分。邪气着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春主生升。冬主闭藏。春刺冬分。反导其血气内着。故令人腹胀。

肝主语。故又且欲言语也。病不愈者。言四时所主之脏病不愈。又且者。言不惟病不愈而又有此证也。)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懈惰。(三月四月。人气在脾。脾病不愈。故令人懈惰。)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五月六月。人气在心主包络。心主言。心主不能代君行令。故心中欲无言。经曰。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搏。故恐也。夏刺秋分。则阳气入而与阴相搏。故如人将捕之。)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经曰。所谓少气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盖夏月阳气外张。而反逆归于冬分。故不惟病不愈。而更令人少气善怒也。)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秋主下降。刺春分。是反导其血气上行。故令人惕然欲有所为。四时刺逆从论曰。秋刺经脉。血气上逆。令人善忘。)秋刺夏分。病不已。

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秋气在皮肤气分。刺夏分之络脉。则气不外行。故令人益嗜卧。肺藏魄。经云。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安而喜梦。)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时寒。(冬主闭藏。而反伤之。则血气内散。故令人寒栗也。)冬刺春分。

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春令所以泄冬藏之气也。人卧则气归于阴。而反泄之。故令人欲卧不能眠。气行于阳则目张。行于阴则目瞑。眠有所见者。目不得瞑也。)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冬主闭藏。夏令浮长。

气应藏而使之外泄。故发为诸痹。痹者闭也。气留闭于外而为痛也。)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肾藏津液。肺乃水之化原。故善渴也。此言五脏之气。随时而升浮降沉。非五脏经脉之谓也。)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此言五脏之神气。从内膈而外达于胸胁。从胸胁而环转于形身。故不可逆刺其膈。以伤其脏焉。内膈上连于胸。中连于腹。下连于胁。脏气从此而外出。故曰。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膈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反之者。逆刺其所出之神气也。)中心者环死。(环者。一周时也。盖日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一昼一夜。日环转一周。故至周转而气终也。)中脾者五日死。(五日者。土数终也。)中肾者七日死。(天乙生水。地六成之。七日者。生成之数终也。)中肺者五日死。

(天数五。地数五。肺属干金而主天。脾属坤土而主地。故皆死于五日也。只言四脏而不及肝者。或简脱也。杨元如曰。

五脏经脉。俱不上循于头。惟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故曰五月六月。人气在头。抑厥阴之气。不从胸胁外出。而直上于头与。)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五脏六腑之气。俱从内膈而外出于胸胁。故刺中膈者。皆为伤中。一岁死者。尽五行六气之终而死也。按内膈上连胸之鸠尾。中两分于腹上。下连两旁季胁。后连脊之十一椎。刺中膈者。即不中脏速死。其中脏腑之气。皆为所伤矣。行针者慎诸。莫子晋曰。此复兼六腑之气而言。即阴阳合并之义。

盖中脏气者死之速。中腑气者死之迟。)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膈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避五脏者。

避五脏神气之所出也。五脏之气。所从而出者。膈与脾肾处也。膈者。胸膈之上。鸠尾处也。脾处者。胸骨两分之下。

交腹之处也。肾处者。两胁之下也。言五脏之气。从膈外出。旋转不回。若反刺之。是逆其气而伤其脏矣。)刺胸腹者。

必以布 着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 音激。此言刺胸腹者。

宜微针而浅刺之。勿使有伤膈气也。 、定也。以布定着于胸腹。乃从单布上刺之。盖欲其极浅也。不愈而复刺者。言其至浅而或不得其气也。肃、静也。言气之难得。宜肃静其针以候焉。摇针者。刺之泻法也。肿乃邪实。故宜摇针以泻其邪。经刺勿摇。守其正也。此补泻之法。刺之要道也。)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此论脏腑阴阳之合并也。

所论五脏之气者。三阴之所主也。三阴之气。与三阳交并。阳气先至。阴气后至。合于十二经脉。内络脏腑。外络形身。

外内出入。循环无端。故曰。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不知并合。诊故不明。阴阳并交。至人之所行。当知五行而生三气。三而三之。合为六气。六六之气。以应十二经脉。一经之气已终。是不复阴阳相贯。而环转无端矣。)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皮折 。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音契 音纵。戴眼、目上视也。反折、背反张也。

、手足屈伸也。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挟脊抵腰中。手太阳之脉。循臂上肩。至目外 。太阳主筋而为诸阳主气。阳气者。柔则养筋。太阳之经气已绝。是以筋脉急而戴眼反折。手足牵引也。手太阳主液。膀胱者。津液之所藏。

绝汗者。津液外亡也。色白者。亡血也。津液外脱。则血内亡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 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音琼手足少阳经脉。皆循于耳。经气绝。故耳聋也。少阳主骨。诸节皆属于骨。少阳气终。故百节皆纵。经络篇曰。少阳是主骨所生病者。诸节皆痛。 、目惊貌。手足少阳之脉。皆至目锐。终则牵引于目。故目如惊而邪视也。绝系、目系绝也。少阳属肾。肾藏志。系绝则志先绝。故一日半死也。青者。

甲木之气外脱也。白者。三焦之荣内亡也。夫阳生于阴。色生于气。是以六经之气终而先见于色。)阳明终者。口目动作。

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手足阳明之脉。皆挟口承目。故口目动作而牵引歪邪也。闻木音则惕然而惊。是阳明之善惊也。骂詈不避亲疏。是阳明之妄言也。色黄、阳明之土气外脱也。上下经盛。胃气绝而无柔和之象也。荣卫者。中焦水谷之所生。肌肤不仁者。荣卫之气绝也。)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心之华在面。面黑者。水气上乘。火气灭而水气脱矣。齿长而垢。骨气泄也。腹胀闭而上下不通者。心肾水火之气并绝。而不能上下交通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

皮毛焦而终矣。(足太阴脉。入腹属脾。故为腹胀。手太阴脉。上膈属肺而主呼吸。故为不得息。胀满则升降难。不得息则气道滞。故为噫为呕。呕则气逆于上。故为面赤。不逆则痞塞于中。故为上下不通。脾气败则无以制水。故黑色见于面。肺气败则治节不行。故皮毛焦。)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手厥阴心主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足厥阴肝脉循喉咙。入颃颡。其下者。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厥阴木火之气欲绝。故中热嗌干也。肝所生病者遗溺。善溺者。肝气下泄也。心烦者。包络之气上炎也。肝者筋之合。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甚则舌卷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三阴三阳之气终也。按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

地之五行。化生天之六气。五行生五脏。六气合六经。是六经之气。五脏之所生也。故曰诊要者。诊五行相生之要。经终者。阴阳之气有终。盖言人之生于五行而终于六气也。莫子晋曰。地之五行。合天之十干。天之六气。合地之十二支。此皆天地阴阳。互相生化之道。)

同类推荐
  • 新菩萨经

    新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元曲戏文

    全元曲戏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园道古

    快园道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过境鸟

    过境鸟

    讲述非常激烈炙热的爱情。文中三个女主人公都是爱到极致的女人,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暗恋不成,转而投靠一个日后残疾的人,沦落红尘。一个是明恋不成,转而投靠富商,却最终失手将其杀死。还有一个是苦守婚姻,终究失败,心死如灰。青春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本文一大亮点;刻骨铭心的爱与无奈是本文一大特色;华丽的,押韵如诗的语言极富冲击力。
  • 中国西南精华游

    中国西南精华游

    浓缩了西南最隽永的感悟,搜集了西南最扎实的攻略,收藏了西南最原色的人文,囊括了西南最必游的风景。 包括四川、广西、贵州、云南、西藏。
  • 医界镜

    医界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覃二判官

    送覃二判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肉门

    肉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权哲学导论

    人权哲学导论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西方人权思想从古希腊哲学家到马克思的发展源流,对人权的理论内涵进行全面哲学解读,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客观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与研判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该书从哲学角度系统梳理并解读了古希腊至今中外人权思想的发展源流与理论内涵,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了客观评析,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研判了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作者指出,人权绝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权利问题。不管是作为具有高度价值统摄作用的哲学范畴,还是作为具有实际价值参照作用的法治范畴,人权实践都必须有其充分的社会基础。人权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生命真谛就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理想,而且更是一种行动。从世界范围看,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不能成为肆意破坏和践踏人权原则的托词和借口,人权价值理想的普遍性绝不能成为某些国家或利益集团推行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的标签和工具。国际间的人权保护与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与协商的基础之上,严格依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其说人权是西方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耸,还不如说是东方的四合院,和合相生。
  • 在麦尖上跳舞

    在麦尖上跳舞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作品集,收录有《水井的故事》、《致命的真话》、《握住生命的手》、《旧物》、《赤脚》等。
  • 战神比肩:绝色战王

    战神比肩:绝色战王

    一片银面,两度交锋,三场谈判,他视她为毕生对手。 一场战约,她卸下面具,屈身潜伏。 谁料不近女色的傲冷战神竟偏爱上身边精怪小厮,倾心相待,宠她入骨。 “如果说我的身份被挑明时,我便要离开了呢?”“如果真有那一天,就算违天逆命,在所不惜。”战约至,风云起。 柔弱少年惊鸿而现,摇身化作风华绝代的敌军领将。千丈崖上,情难断,恨已生。千丈崖上,泪落之时,万念俱灰。“公仪无影,你何德何能?何德何能?本王必要你为自己的行为自取其辱!”“上官玉辰,国仇己恨,本王要你加倍奉还!”五年思念成毒,失去记忆的将门义女,真相终浮出水面,错恨之人竟是毕生至爱,何去何从?
  • 爱若两难

    爱若两难

    一个是十五春秋风雨同舟的亲密恋人,一个是清纯可人一见倾心的美丽少女,他该如何选择;一边是英俊儒雅风流倜傥的职场金领,一边是青春帅气痴心真意的富家少爷,她该去向何方?这一场恋爱从未开始,却不断地在结束。这个世界人潮汹涌,一旦放手,又怎能确定再找回彼此?
  • 崩坏世界的审判之刃

    崩坏世界的审判之刃

    从异次元而来凌驾于所有律者之上的律者,他既在崩坏的一方,却又有着相反的目标。从远古到现代,从迷茫到坚定,他作为律者,却与崩坏站在了不一样的战线上。“崩坏,就该由崩坏来对付!它的罪孽,由我来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