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师说至业惑垢故者。此即第二师说。戒有四种 一怖畏戒。于中有四。一怖衣.食不活畏故。二怖世间恶名畏故。三怖大众治罚畏故。四怖未来恶趣畏故。受护尸罗 二希望戒。于中有五。一贪诸有。二贪胜位。三贪多财。四贪恭敬。五贪称誉。受持净戒 三顺觉支戒。此戒能顺七觉支故名觉支戒。谓为求解脱涅槃及正见等八圣支故受持净戒。此戒能顺觉支 四清净戒。谓无漏戒彼能永离业惑垢故名清净戒
已辨戒类至极能熏心故者。此即第二明修
论曰至其体是何者。问
谓三摩地自性俱有者。答。谓三摩地自性及俱有五蕴为体
修名何义者。问修义
谓熏习心至是故独名修者。答。修是熏习义。谓熏习心。以定地善于心.相续起极能熏习。令成功德体类。故独名修。喻况可知
前辨施福至就胜说修者。此下第三明戒.修果。就中。一正明戒修果。二明梵福量果 此即第一正明戒.修果 戒以离系为士用果。谓由持戒方证离系故。以离系为士用果 余文可知 又正理云如是持戒亦感大富。就胜说施。准倒应知
经说四人至为一梵福量者。此即第二明梵福量果。依经问答 驮都。此云性。如来体性也 四事。谓衣服.饮食.卧具.医药 如舍利子等令僧破已还和 余文可知
论曰至感劫天乐故者。有二师说。此即初师。是经部。或是大众部师。或是当部异师 此师意说一梵福量。同梵辅天四十中劫为一劫量名一福量 复引余部颂证 有信正见人.修十善胜行者。便为生梵福。感得一劫生天乐故。引颂意证同梵辅天一劫。生于天中受一劫乐同梵辅天 十胜行即是修四梵福中十善胜行 又解如十善业既感天中一劫受乐。准知四梵福亦能感天一劫受乐。引意类释 又真谛师解云。十胜行者谓前四梵福上更加六种 一为救母命舍自身命 二为救父命舍自身命 三为救如来命舍自身命 四于正法中出家 五教他出家 六未转法轮能请转法轮。若作此解证意可知 应知四梵福后一上界受一劫乐。前三于欲天中死已复生等一劫乐。故正理云。已离欲者修四无量生上界天受劫寿乐。若未离欲建率堵波。造寺。和僧。能勤修习慈等加行。彼亦如修无量根本感劫天乐 岂不前说欲界无有善业能招一劫异熟。无一善业犹如不善。唯一刹那能招劫寿 依如是理故作是说。然于一事发起多思次第能招劫量快乐。谓于彼死复于中生。故劫乐言无违前失
毗婆沙师至如是异说者。此即第二师说。说梵福量指同前解 等言为显如是异说
财施已说至自他大福者。此即第三明法施 言体性者。如婆沙二十九出法供养体云。评曰应作是说。若说法者语。若能发语心.心所法。若受者闻已生未曾有善巧觉慧。皆此自性。如是法供养总用五蕴以为自性 解云准财施中出真施体法亦应然。思之可知 言契经等者等取律.论。故集异门足论第二云。法供养云何。答素怛览。或毗奈耶。或阿毗达磨 又解十二部经中举初契经等余十一 言十二者契经.应颂.与记别。讽颂.自说.及因缘。譬喻.本事.并本生。方广.希法.兼论义 故正理四十四云。契经等者等余十一。即显契经乃至论议
言契经者谓能总摄容纳随顺世俗.胜义坚实理言。如是契经是佛所说。或佛弟子佛许故说 言应颂者。谓以胜妙缉句言词随述赞前契经所说。有说亦是不了义经 言记别者。谓随余问酬答辨析。如婆罗衍拏等中辨。或诸所有辨曾.当.现真实义言皆名记别。有说是佛诸了义经 言讽颂者。谓以胜妙缉句言词。非随述前而为赞咏。或二.三.四.五.六句等 言自说者。谓不因请世尊欲令正法久住。睹希奇事悦意自说妙辨等流。如说此那伽由彼那伽等 言缘起者。谓说一切起说所由。多是调伏相应论道。彼由缘起。之所显故 言譬喻者。为令晓悟所说义宗。广引多门比例开示。如长喻等契经所说。有说此是除诸菩萨。说余本行能有所证示所作言 言本事者。谓说自昔展转传来。不显说人谈所说事 言本生者。谓说菩萨本所行行。或依过去事起诸言论。即由过去事言论究竟是名本事。如曼驮多经。若依现在事起诸言论。要由过去事言论究竟。是名本生。如罗刹私经 言方广者。谓以正理广辨诸法。以一切法性相众多非广言词不能辨故 亦名广破。由此广言能破极坚无知闇故 或名无比由此广言理趣幽博余无比故 有说此广辨大菩提资粮
言希法者谓于。此中唯说希奇出世间法。由此能正显三乘希有故 有余师说。辨三宝言。世所罕闻故名希法 言论议者。谓于上说诸分义中。无倒显示释难决择 有说于经所说深义。已见真者。或余智人。随理辨释亦名论议。即此名曰磨怛理迦。释余经义时此为本母故 此又名为阿毗达磨。以能现对诸法相故。无倒显示诸法相故 如是所说十二分教略说应知三藏所摄 言三藏者。一素怛缆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
前已别释至圣道善如次者。此即大文第八明顺三分善
论曰至后当广说者。释顺三分善 分是别义。即福等名分。此即所顺三分不同故名为分 或顺福等善即名为分。此即能顺三分不同。或可分言通能.所顺 余文可知
如世间所说至算文数自体者。此即大文第九明书等体
论曰至受想等法者。释上两句。等取行.识
余文可知
此中书印至五蕴为体者。此下释后两句。书谓手书。印谓手印。并身工巧。以前身业为自性。及彼能发心.心所法。总而言之。五蕴为体 应知书印以能书.印身业为体。非所书.印。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此中书者非所造字。但是所有能造字法。此能成字故说为书(解云书之与字.眼目异名。非是不相应中字也) 又云。此中印者非所造印。但是所有能造印法。此能成印故说为印 又正理云非诸字像即名为书。所雕印文即名为印。然由业造字像.印文。应知名为此中书.印
次算及文至五蕴为体者。算谓语算如言九九八十一等。文谓文章。如人语言讽咏诗赋。并语工巧。以前语业为自性。及彼能发心.心所法。总而言之。五蕴为体。应知算文以能算文。语业为体。非所算文。故婆沙云此中算者非谓所算一.十.百.千.万.亿等法。但是所有能算之法。此能算法故说为算 又云此中诗者非所述咏。但是所有能成咏法。此能成咏法故说为诗(解云诗之与文。名异义同)
后数应知至能数法故者 数谓意思计数诸法。一.十等数是意业工巧。以前意业为自性。及彼意思同时能发心.心所法。总而言之。四蕴为体。但由意思能数法故。内思计校名数。出语以去名算。故二不同。应知此数以能计数为体。非所计数。故婆沙云。此中数者。非谓所数稻.麻等物百.千等。但是所有能数之法。此能数法说为数。若依胜论。德句义中别有数体。若依大乘。于所数法上假立为数。若依此宗。以能数思为其体也。若据所数法与大乘同
今应略辨至解脱名无上者。此即大文第十明法异名。论曰至亦名为妙者。释第一句。善无漏法以有为无漏及与择灭为。体。此善无漏法亦名为妙。故品类足第六云。妙法云何。谓无漏有为法及择灭。又正理释异名云。胜染.无记及有漏法。故唯此法独受妙名
诸染污法至及劣者。释第二句。诸染污法以不善.有覆无记法为体。此诸染法亦名有罪。亦名有覆。亦名为劣。故品类足云。劣法云何。谓不善.及有覆无记法 又正理释异名云。亦名有罪。是诸智者所诃厌故。亦名有覆。以能覆障解脱道故。亦名为劣极鄙秽故。应弃舍故
准此妙劣至故颂不辨者。此释中法。准前妙.劣余中已成。即善有漏法.及无覆无记。有为.无为法。故品类足云。中法云何谓善有漏.及无覆无记法。正理同品类足
诸有为善至义准已成者。释第三句。明有为善异名。诸有为善亦名应习。此善在身数数现前。渐渐增进可修习故。又生果故。余不善.无记。及无为法非应修习。义准已成 问何故不善.无记非修习耶 答正理云不善.无记非应习者。以彼体非升进法故
何故无为不名应习者。问
不可数习至此无果故者答。谓此无为不可数习令增长故不名应习。又习为果。此无为法无有果故不名应习。又正理云。然劝以涅槃置在心中者。教有情类令趣涅槃。劝令数现起缘涅槃善智。故作是言 非谓应习
解脱涅槃至义准已成者。释第四句。明解脱异名 解脱涅槃。亦名无上。以无一法能胜涅槃。是善。是常。超众法故。尚无有法与涅槃等。况有上者 余法有上。义准已成。即一切有为.虚空.非择灭。由非具前善.常相故。随其所应皆名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