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0300000003

第3章

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返晝夜,用師萬倍。

瞽聽聾視,用志不分也,一可以當十。三返者,即耳、目、口也。返者,復其初也。晝夜者,陰陽之運。三者既返,則超乎陰陽之運,而通晝夜、一死生矣。一可以當萬,《易》所謂神武而不殺也。

朱子曰:瞽者善聽,聾者善視,則其專一可知。絕利一源者,絕利而止守一源。絕利者,絕其二三。一源者,一其本源。三返晝夜者,更加詳審,豈惟用兵,凡事莫不皆然。倍如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之倍。又曰:三返晝夜之說,如修鍊家子午行持,今日如此,明日如此,做得愈熟俞有效驗。

須漢劉氏曰:三返只是三省。

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

心因物而見,是生於物也;逐物而喪是死於物也。人之接之物者,其竅有九而要有三,而目又要中之要者也。

老子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孔子答:克己之目,亦以視為之先。西方論六根六識,必先曰眼曰色者,均是意也。

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

無恩之恩。天道也。惟無恩而後能有恩,惟無為而後能有為,此用師萬倍,必三返而後能也。

按褚氏本此下有制在氣三字。

至樂性餘,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氣。

至樂者無事,故性餘,裕而能先天下之憂;至靜者無染,故性廉,潔而能同天下之患。此三返之道、無為之至也。若不拔一毫者之所為也。然天之道至私,而用之至公,是至樂至靜乃所以有為也。惟物亦然,物之可取者謂之禽,萬物之相制伏,彼豈有為於其間?蓋氣之自然也。虎豹之於麟,鷹隼之於鳳,非以其才之搏與驚也。此三返晝夜,所以能至於一當萬也。

按褚氏本無禽之制在炁五字。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

生死恩害,道無不然。此霜雪之殘,所以有至恩;雨露之滋,所以有至忍也。極而論之,則有無動靜之機,未嘗不相與為往來。故正言若返也。

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人見天有文,地有理,以為聖也,不知其所以聖;我以時之文,物之理,而知天地之所以聖。天文有時,地理有物,哲知也。以天地之常言之,其道固如是;自變者言之,亦如是也。此觀天之道,執天之行,至於通乎晝夜,而與造化同體,動靜無違也。

須溪劉氏曰:時物粗近也。

按驪山老母注本與蔡氏本,我以時物文理哲為書之末句,褚氏本與張氏注本其下有二十一句百一十四字,朱子所深取者政在此內。今取褚氏本為正。

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奇其聖,我以不奇其聖。沉水入火,自取滅亡。

按張氏注本云:人以虞愚,我以不虞聖;人以期其聖,我以不期其聖。故曰:況水入火,自取滅亡。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

朱子曰:四句極說得妙。靜能生動,便是漸。漸恁地消去又漸,漸恁地長天地之道,便是常。恁地示人。又曰:浸字最下得好。天地間不陡頓,恁地陰陽勝?又曰:天地之道浸這句極好。陰陽之道,無日不相勝。只管逐些子挨出,這箇退一分,那箇便進一分。又曰:若不是極靜,則天地萬物不生,浸者,漸也。天地之道,漸漸消長,故剛柔勝此,便是吉凶貞勝之理。《陰符經》此等處特然好。

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乎象矣。

《高氏緯略》曰:蔡端明云:柳書《陰符經》,書之最精者,善藏筆鋒。予觀此書,非唯柳氏筆法,遒結全不類他書。而此序乃鄭澣之作,尤為奇絕,其曰:雷雨在上,典彝旁達,後其粹精,流為聰明四句,精絕不似唐人辭章。至曰:磻磎之遇合,金匱之祕奧,留侯、武侯思索其極,尤足以發《陰符》之用也。

按書末數,語引而不發,頗似深秘奇器,萬象不知何所指,八卦甲子,神機鬼藏,殆所謂術也。在人默悟,而善用之云。

又按:鶴山魏氏曰:李嘉猷博通經子百氏而深於《易》,晚得專氣致柔之說,以《陰符》參同,博考精玩,篤信不懈,然則知道者固合是二書,與《易》同用云。

同类推荐
  • 丹阳记

    丹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栖述雅

    玉栖述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雪压轩词

    雪压轩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科大成

    伤科大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子解畧

    老子解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农家商户之女当家

    农家商户之女当家

    莫愁当年不顾家庭反对嫁给大学同学宁川,婚后一直尽心尽力,还是被婆婆折磨嫌弃,最后被小三登堂入室赶出家门,她擦干眼泪从头开始,一心一意过生活不怨不恨,没想到宁川不顾多年夫妻情分,联合婆婆要榨干她所有积蓄,她走投无路从他们最初幸福的山顶跳了下去。往事一幕幕在眼前回放,大学时候活泼爽朗的自己,打抱不平的自己被岁月磨成了一个忍气吞声的包子。宁川的小心眼,自私,都寻到了蛛丝马迹,那时的自己真是猪油蒙了心,瞎了眼,好在一切都结束了。莫愁再睁开眼的时候简直无法相信,为什么她还活着,几番确认才知道自己穿越了,来到一个刚死了丈夫的寡妇身上,起早贪黑忙活里外,累得腰酸背痛赚钱养家糊口。谁想,婆婆觉得理所当然,公公对她颐指气使,二叔安然享乐,三叔挑三拣四。农田被抢,村长大放厥词,女人不得分田产。宗族聚会,族长高声喝叱,女人不得进祠堂。还没搞定家里的窝里横,外面又来几个搅屎棍,莫愁忍气吞声韬光养晦,势要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给他们好看。万年受气包莫愁悲苦一世幸得上天垂帘,得到新生,却是在一个极度轻视女子的乡村,这一次她将不会退缩不会忍耐,我已经不再是前世打落牙齿混血吞的受气包了,要叫那帮迂腐看看,女人当自强。感情?男人?有,当然有。
  • 君臣下

    君臣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高僧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之所以能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良田千顷,华屋万间,而是在于他们的甘于淡泊,他们不贪安逸,不务奢华,只是在淡泊之中,使僧格不断地升华、滋长。《中国古代高僧传》这本书中讲述了大约10位高僧的故事,主要介绍了“法显、鸠摩罗什、真谛、智顗”等等高僧的故事。
  • 自动自发

    自动自发

    自动自发就是没人要求你、强迫你,你却能主动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本书阐述了做一名自动自发员工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做一名自动自发的员工,书中有具体的工作事例与理论相印证,非常利于读者理解本书的内容,并可使读者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运用。本书指导读者在工作中为企业、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一。约写于1596年。剧中描写威尼斯一位身无分文的贵族青年巴萨尼奥,为向富家嗣女鲍西娅求婚,向好友安东尼奥借钱。安东尼因货船尚未到港,只好向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并被迫立约:如不按期偿还,就让夏洛克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一磅肉。巴萨尼奥与鲍西娅一见钟情,但安东尼奥的货船却遇险未归,债务到期他将被罚割下一磅肉。鲍西娅毅然扮作律师,去威尼斯营救安东尼奥。在法庭上,鲍西以惊人的才智,驳倒夏洛克,打赢了官司。
  • 小助理护蛋记

    小助理护蛋记

    小助理阿梅在片场遇到了她的老冤家,一夜爆红的大明星郝英俊,郝英俊说如果阿梅不做我的助理我就不演了。阿梅:“老大!求放过!”郝英俊:“呵呵呵呵,你要对我负责!
  • 冒名顶替

    冒名顶替

    福山淳也站在了被明晃晃的路灯照射下的三层楼的公寓前。在金属护网的铁板上写着公寓的名字。他转过栅栏进到了里面,看到了邮箱。在 “302”室的邮箱上写的“芝草”的名字。芝草理奈的公寓肯定是这里。淳也上了楼梯,但他又退了回来。他扶着墙壁把一块口香糖塞进了嘴里。他在犹豫进不进去。见到理奈是三天前的事情。那是在新宿的一家酒吧。
  • 狐心

    狐心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每年农历八月是海宁盐官镇最热闹的时节,秋阳朗照,金风宜人,满郭人争江上望,欲睹钱塘秋潮之风采。而盐官镇的宝塔一线潮也从未让人失望,起潮时形如海天一线,声似万马奔腾,继而素练横江翻滚而至,雷霆万钧,顷刻间便化作数米高的、宛如冰山雪峰般的滔天水墙,倾涛泻浪,喷珠溅玉,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这一日,潮水刚过,江面粼粼,秋花成绣,许多年轻男女结伴坐在观潮亭中,兀自流连,江边亦有不少商贩,携了香石、珠串、花粉等物巧言叫卖。观潮亭外一株合欢树下聚起了层层人群,中间的空地上排列了七盘一鼓,一名身着蓝衣、脸罩轻纱的女子正在盘鼓上翩跹起舞。
  • 逐鹿狼烟

    逐鹿狼烟

    天下者,天下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因此,秦失其鹿,天下共逐,高才捷足者先得之!新主人为傲凌天,大家都齐齐下拜,拜见新的游戏之主司马睿。
  • 帅气逼人的历史

    帅气逼人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帅哥,和其他人有着怎样不同的命运?潘安、卫玠、纳兰容若、司马相如、慕容冲、独孤信、兰陵王、韩子高、董贤……每一个帅气的名字后面,都有着一段让后人感叹的历史。本书以嬉笑怒骂的文笔,写了中国历史上著名帅哥的人生经历,嬉笑怒骂,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帅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