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1500000009

第9章

摩诃般若波罗蜜分曼陀尼弗品第二十二

尔时贤者分曼陀尼弗白佛言。尊者须菩提。佛使说般若波罗蜜。乃说摩诃衍事为。须菩提白佛言。唯我说摩诃衍得无过。天中天。佛言。不过也。汝说摩诃衍为随般若波罗蜜教。所以者何。须菩提。诸所有善法声闻辟支佛法。佛正觉法。皆从般若波罗蜜出生。本从其教。须菩提白佛言。云何天中天。诸所善法声闻辟支佛法。诸佛之法及菩萨法。皆从般若波罗蜜出生。皆从其教乎。佛告须菩提。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念五根五力七觉意八道行。空无相无愿诸解脱门。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四分别辩。大慈大哀无忘失法慈悲喜护。晓了道品所施行法。声闻辟支佛法菩萨法。一切诸法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出生。皆从其教。又须菩提。其摩诃衍般若波罗蜜及五波罗蜜。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眼色识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更识意法识。所更因缘所习因缘。诸可不可意所习种。意止意断神足根力。七觉八道。十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空无想愿诸解脱门。一切善法有漏无漏。有所有无所有。有为无为。苦习尽道。欲界色界无色界。内空外空近空远空真空所有空无所有空一切平等。及诸三昧陀罗尼门。怛萨阿竭所晓了法自到成就。诸佛法界如来本际不可思议界。若合若散无合无散。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形无形有相无相。是一切诸法皆从摩诃衍出生。为顺般若波罗蜜教。所以者何。须菩提。摩诃衍般若波罗蜜等无异。六波罗蜜复无有异。十力无畏诸佛之法亦无有异。是故摩诃衍诸佛之法。则无有异亦无有二亦无若干。是故须菩提。所说摩诃衍者。则说般若波罗蜜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三世品第二十三

须菩提白佛言。菩萨亦不念过去亦不念当来亦不念中间。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无有边。菩萨亦无有边。色与菩萨俱无所有亦不可得。痛痒思想生死识。识与菩萨俱无所有亦不可得。如是天中天。一切菩萨摩诃萨皆不可得。当云何教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一切求菩萨悉不可得亦不可见。当云何说般若波罗蜜教菩萨耶。菩萨而复号菩萨但有字耳。譬如人自言吾有我。本末求之悉无所有诸法自然何所生色。色之所生。何所生痛痒思想生死识。识之所生。唯天中天。其无所生则无有色亦无有识也。何所有说般若波罗蜜者。当云何教菩萨。亦无有异处。亦无有出生。亦不可得菩萨者。亦不得行道者。菩萨闻是不恐不怖无所畏惧。菩萨摩诃萨则为行般若波罗蜜。舍利弗谓须菩提。云何过去当来中间。菩萨而不可得。何以故。色无有边。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无有边。菩萨亦无有边。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俱无所有亦不可得。一切菩萨皆不可得。云何教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何所说吾我都不可见。菩萨亦不可得处。云何教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说是言菩萨摩诃萨。但有字耳。求索吾我而无本末。诸法自然色从何生。痛痒思想生死识从何出生。唯天中天。其无所生则无有色。其无所生者则无痛痒思想生死识。向者须菩提作是说言。其无所生。当云何教般若波罗蜜。何故说言亦无异处。有所生者而可得菩萨耶。其行道者。何故须菩提而说此言。菩萨摩诃萨闻是心不恐怖。则为行般若波罗蜜。所说云何。须菩提谓舍利弗。人无所有故。过去菩萨而不可得众生悉空。是故过去菩萨而无所受。众生恍忽。是故过去菩萨而无所受。色无所有。是故菩萨不受过去痛痒思想生死识。空无所有。是故菩萨不受过去受。过去色空。痛痒思想生死识亦空。色恍忽痛痒思想生死识恍忽。色自然痛痒思想生死识自然。是故菩萨不受过去。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悉无所有。是故菩萨不得过去。所以者何。舍利弗。其以空者不可得过去当来中间。无有异空无有菩萨。无有过去空菩萨及过去事。皆悉无二无若干也。是故菩萨不受过去。当来中间亦复如是。取要言之。檀波罗蜜亦复恍忽。檀波罗蜜自然。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亦复悉空。般若波罗蜜亦复恍忽则无自然。是故菩萨不受过去。是故舍利弗。其以空者无有过去当来中间。空与菩萨及已过去。亦无有二亦无有若干。是故舍利弗。菩萨不受过去。其七空者亦无所有。是故菩萨不受过去。复次舍利弗。其意止意断神足根力七觉八道三十七品。亦复为空亦复恍忽。其七空者亦复如是。是故菩萨不受过去。十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悉空恍忽。是故菩萨不受过去。六波罗蜜亦无所有亦复恍忽亦无自然。是故菩萨不受过去。复次舍利弗。一切三昧悉无所有。陀罗尼门皆无所有。诸三昧门陀罗尼门。亦复悉空亦复恍忽。诸三昧门陀罗尼门皆无所有。诸三昧门陀罗尼门。亦复悉空亦复恍忽。诸三昧门陀罗尼门皆无自然。是故菩萨不受过去。六波罗蜜亦复如是。复次舍利弗。及诸法界亦无所有。法界悉空法界恍忽法界自然。法界亦无七空。是故菩萨不受过去。复次舍利弗。恍萨阿竭亦无所有亦悉无本。无本恍忽无本亦空。其本无者亦无自然。是故菩萨不受过去。其本际者亦无所有。本际悉空本际恍忽。亦无自然不可思议。一切诸界亦无自然。是故菩萨不受过去。复次舍利弗。诸声闻辟支佛怛萨阿竭亦无所有。怛萨阿竭则空恍忽亦无自然。是故菩萨不受过去。道无所有亦空恍忽亦无自然。萨芸若者亦空恍忽亦无自然。是故菩萨不受过去。所以者何。舍利弗。空与恍忽过去当来中间亦复如是不可得。菩萨亦不可得。是故舍利弗。空与恍忽过去当来。而无有二亦无若干。是故菩萨不受过去。又舍利弗。所问何故色无有边。痛痒思想生死识无有边。菩萨亦无有边。痛痒思想生死识如空空。譬如虚空无有边际。无有中间无有崖底。空虚但有字。舍利弗。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如是无有边际。无有中间无有崖底。以色空故。其以空者无际无间不可得底。痛痒思想生死识者亦复如是。是故舍利弗。色无有边痛痒思想生死识无有边。菩萨亦无边。皆无所有亦不可得。是故舍利弗。色与菩萨亦无所有亦不可得。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如是。复次舍利弗。六波罗蜜空故曰为空。内空亦空外空亦空。以空故空。近空远空真空及七空。三十七品十力无畏诸佛之法。亦复悉空。以空故空。无有本际不可思议。一切诸界亦复为空。以空故空。诸三昧门陀罗尼门亦复为空。其萨芸若亦复为空。其所晓了道品道慧亦复为空。以空故空。其三乘法亦复为空。怛萨阿竭亦复为空。故舍利弗。怛萨阿竭空亦无有。色亦不可得。色与菩萨亦无所有。悉不可得。痛痒思想生死识者。亦复如是。舍利弗。所问何故一切菩萨悉不可得。云何为菩萨说般若波罗蜜。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不可得。色不可得痛痒思想不可得。色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可得。其所思想想亦无所有所想痛痒亦无所有。所想生死亦无所有。所想行识亦无所有亦不可得。所识识者。亦无所有亦不可得。所识色所识痛痒所识思想所识生死。悉无所有亦不可得。舍利弗。其六情者。亦无所有亦不可得。其眼耳鼻舌身意者。悉无所有亦不可得。其耳者。悉无所有亦不可得。耳与眼者。悉无所有亦不可得。耳与鼻悉无所有亦不可得。鼻与嗅者。悉无所有亦不可得。其鼻及眼。悉无所有亦不可得。其鼻与舌。悉无所有亦不可得。计于舌者。悉无所有亦不可得。舌眼耳鼻悉无所有亦不可得。其香及身。悉无所有亦不可得。身及与身。悉无所有亦不可得。意及与意。悉无所有亦不可得。眼耳鼻舌身意。悉无所有亦不可得。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更意欲。六情六识六味十八诸入因缘。一切诸事悉无所有亦不可得。内色外色痛痒诸法亦复如是。六波罗蜜及与七空。三十七品十力无畏诸佛之法。诸三昧门陀罗尼门种性诸法。阿罗汉法辟支佛法怛萨阿竭菩萨法。十住事法萨芸若慧及诸道慧上至怛萨阿竭及与菩萨。悉无所有亦不可得。菩萨与般若波罗蜜。悉无所有亦不可得。又般若波罗蜜于般若波罗蜜。悉无所有亦不可得。般若波罗蜜及与菩萨。悉无所有亦不可得。般若波罗蜜无言无说无教无化。不可得故。于菩萨者无言无说无教无化。亦无所有亦不可得。般若波罗蜜亦无所有亦不可得。是故舍利弗。一切诸法亦无所有。亦无得者不可得故。菩萨摩诃萨亦不可得亦无所说。如舍利弗所言。何以故。字而字菩萨从何来。其名字者。为在何所而为菩萨。是故名为菩萨。言菩萨者。但以字耳。从何所来。色痛痒思想生死识者。但以字耳。但字字着言耳。而无有色无有痛痒思想生死识。所以者何。字者亦空字自然空。不以是故名为菩萨。亦无己字(丹本亦不以空)为菩萨也。复次舍利弗。六波罗蜜但以字耳。不以字故为六波罗蜜。是所言菩萨者。但以字耳。是以言般若波罗蜜。但以字耳。不以字故为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者无有字也。所以者何。字与般若波罗蜜。二者俱空不可得故。舍利弗。所言菩萨但假号耳。所言内空外空近空远空真空所有空无所有空。但以字耳。其七空者不以字空。所以者何。不以字故为空也。此诸空者为不可得。是故舍利弗。所言菩萨但假号耳。舍利弗。此所名字为假号耳。意止意断根力觉意八道三十七品十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但假号耳。不以字故。为诸佛法诸佛法空。是故舍利弗。所言菩萨但假号耳。诸三昧门陀罗尼门。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上至佛。亦假号耳。不以字为字。所言吾我我所。推其本末亦无所有无所成。吾我不可得。何况于道有所得者。所知所见亦不可得。何况欲令有所成者。舍利弗。色痛痒思想生死识本末亦不可得。何况欲令识有成眼。眼更因缘痛痒。耳鼻舌身意。六情所入亦不可得。六波罗蜜七空。本末空亦不可得。何况欲令有所成者。三十七品十力四无畏诸佛之法。推其本末亦不可得。何况欲令有所成者。诸三昧门陀罗尼门。推其本末悉不可得。何况欲令有所成者。声闻辟支佛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都不可得。是故舍利弗。所言吾我悉无所有。一切诸法亦无所有悉为自然。所以者何。自然无合无散。舍利弗问须菩提。何谓自然无合无散。答曰色痛痒思想生死识者。用自然故无合无散。眼耳鼻舌身意六情。所受所生痛痒所合。悉为自然无合无散。六波罗蜜亦无合无散悉为自然。是故舍利弗。一切诸法皆无所有悉为自然。复次舍利弗。一切诸法亦无有常亦无所至。舍利弗问须菩提。何谓一切诸法无常无至。须菩提言。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无有常无所归趣。所以者何。其无常者。悉无所有亦无有眼。是故一切诸法皆无有常无所归趣。诸所有法亦复如是。悉无有常无所归趣。一切诸漏乃至无漏。所可说者无所说法。其有常者。则为无所有亦无有眼。是故舍利弗。一切万物悉无有常无所归趣。复次舍利弗。一切诸法无所积聚亦无有坏。又问须菩提。云何一切诸法亦无积聚亦无有坏。答曰色痛痒思想生死识者。亦无积聚亦无有坏。所以者何。用清净故。诸善不善所有法无所有法。有漏法无漏法。悉无积聚亦无有坏。所以者何。用清净故。是故舍利弗。一切所有悉无所有。舍利弗。所问色何所生。色无所生。痛痒思想生死识者。亦无所生。所以者何。舍利弗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无所有。晓了行者则无有色亦无所生。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无所生。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无所有。所以者何。晓了行者则为无有眼。眼无所有。所以者何。晓了行者悉无所有。六情亦然。复次舍利弗。一切诸法悉无所有。所以者何。晓了行者不造所有。是故舍利弗。色痛痒思想生死识者。亦无所生。又舍利弗。所问者色无所生则为非色。亦非痛痒思想生死识。何以故。色清净空无起灭。亦无所住亦无别异。以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清净空清净故。故曰清净。亦无起灭亦无所住不可分别。一切所有亦复清净。空清净故曰清净。亦无所起亦无所灭。亦无所住不可别知。是故舍利弗。色痛痒思想生死识者。亦无所生。如舍利弗所问。何故说此悉无所生。当何从说般若波罗蜜。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亦无所生。设无所生般若波罗蜜亦无所出。无有二法亦无若干。是故说此。而当从何所说般若波罗蜜。舍利弗问。亦不从异处出生菩萨而得道行。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不从异生亦复不见异。般若波罗蜜亦复不别异处而悉等见。诸菩萨行亦无所生。又菩萨者无有二法亦无若干。亦不见色痛痒思想行生死识有异处生。所以者何。用无生故。色无有二亦无若干。亦不从异而有所生。亦不见色从异处生。所以者何。色无所生识无有名亦无若干。其十八种三十七品诸佛之法。及与七空三乘之法。不见所生。所以者何。无所生故无有二法亦无若干。是故舍利弗。不得菩萨有异处生而行道者。又舍利弗。向者所问。假使菩萨摩诃萨闻是说者无所恐。不畏亦无所惧。则为行般若波罗蜜。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观一切诸法。皆悉如梦如幻野马芭蕉影响。是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闻是不恐不怖亦不畏惧。是为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白佛言。天中天。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观法如是。便不受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无所舍。亦无所住。亦无所著般若波罗蜜。则无有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不受亦不舍亦无住。亦无著无所分别。亦不受眼耳鼻舌身意六情所依。不受吾我。亦不受檀波罗蜜。亦无所舍亦无所住。亦无所著不处吾我。尸羼惟逮禅般若波罗蜜亦不受七空。亦无所舍亦无所住。亦无所著不处吾我。复次天中天。行般若波罗蜜者。于三十七品十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亦复如是。亦无所受亦无所舍。亦无所住亦无所著不处吾我。复次天中天。菩萨不受一切诸三昧门陀罗尼门。亦无所受亦无所舍。亦无所住亦无所著不处吾我。所以者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不见十八种三十七品及与七空。声闻辟支佛上至佛及萨芸若。亦无所见。所以者何。无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无所起亦无有识。六情无所起亦无有六情。六波罗蜜亦无所起。亦无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亦无所起。亦无有二亦无若干。内空外空亦无所起。近空远空真空所有空无所有空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其七空者亦无所起。亦无有二亦无若干。是故天中天。其七空三十七品十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亦无所起。亦无有二亦无若干。所以者何。天中天。是无所起。是故为无二无三。无有若干故。诸佛之法悉无所起。有所起者非为佛法。唯天中天。其无本者亦不可思议。诸法境界亦无所起。其不可思议界。则无有二亦无若干。唯天中天。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上至萨芸若慧。悉无所起亦无所有。故萨芸若为无所起。所以者何。无有精进是为无二无三亦无若干。色痛痒思想生死识者。则为灭尽亦无有色。是故识亦灭尽。则无有二亦无若干。所以者何。天中天。其精进者无一无二无三亦无若干。其精进识亦无有识。是为檀波罗蜜。亦无所起无所精进。无二无三亦无若干。尸羼惟逮禅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及诸七空三十七品十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亦复如是。其言天中天。无所精进。于此行中无能计者。五阴六衰六波罗蜜三乘之法。上至萨芸若慧。亦复如是

摩诃般若波罗蜜观行品第二十四

尔时须菩提谓舍利弗言。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而观诸法。何谓菩萨行道。为一切人而言。菩萨而悉晓了一切道法。于一切法为无所著。晓了诸法。则为晓了色痛痒思想生死识。而于识事亦无所著。晓了三十七品十力无畏诸佛之法。亦无所著。何谓一切诸法事者。须菩提谓舍利弗。其观诸法形像瑞应色声香味细滑之法。其内外法有为无为。所有无所有。形像瑞应了无因缘。是为观法。又舍利弗。所问何谓般若波罗蜜。尽无所乐。是名为般若波罗蜜。何谓为尽而无所乐。舍利弗。不乐阴种诸入。不乐六波罗蜜尸羼惟逮禅般若波罗蜜。不乐七空。不乐三十七品十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是名曰尽无所乐。是为般若波罗蜜。于萨芸若亦无所乐。是为般若波罗蜜。是为名曰尽无所乐。是为般若波罗蜜。所问何谓为观。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观色有常无常。不观色苦乐。不观色有我无我。不观色有空无空有相无相有愿无愿。不观色寂与不寂。不观色恍忽不恍忽。痛痒思想生死识及与七空。并三脱门亦复如是。不观三十七品意止意断神足根力七觉八道诸佛之法。苦乐善恶有我无我有常无常。诸三昧门陀罗尼门萨芸若慧。有常无常苦乐善恶。有我无我有空无空及三脱门。舍利弗。是为菩萨摩诃萨观行般若波罗蜜。舍利弗问须菩提。何谓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无所起则无有识。根力觉意三十七品七空四非常法。萨芸若慧悉无所起。萨芸若则无所有。须菩提谓舍利弗。谓色七空。其以空者则无有形。是故色为无所起。则无有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尔。六波罗蜜空。其已空者非般若波罗蜜。慧无所起。是故舍利弗。般若波罗蜜则无所起。非般若波罗蜜。及与七空三十七品十力无畏诸佛之法。诸三昧门陀罗尼门萨芸若慧。亦复如是。色无所起则为无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乃至萨芸若慧亦复如是。无所起者则为无慧。舍利弗谓须菩提。何谓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上至萨芸若慧而无有二。须菩提言。如是如是。其无二者。色则无二。痛痒思想生死识一切识法。无合无散无色无见无所取舍。如是相者则为无想。及其七空三十七品四非常法萨芸若慧。亦复如是。五阴六衰上至萨芸若。悉无有二。舍利弗问须菩提。何谓色无有二。清净无来痛痒思想生死识上至萨芸若慧。须菩提谓舍利弗。如是如是。色不为异无所起者。亦复无异色无所起。痛痒思想生死识上至萨芸若慧亦复如是。如是舍利弗。色无有二。五阴六衰上至萨芸若慧。亦无有二。一切清净无所从来。须菩提白佛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观诸法。见一切色亦无所起本末清净。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如是。吾我知见悉无所起本末清净。檀尸羼惟逮禅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悉无所起本末清净。及与七空三十七品根力觉意十力无畏诸佛之法。不见所起本末清净。观诸三昧门陀罗尼门萨芸若慧。不见所起本末清净。观凡夫法见凡夫法。悉无所起本末清净。观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声闻辟支佛及与菩萨。见此诸法悉无所起本末清净。观一切佛法。见无所起本末清净不见所起。舍利弗问须菩提。今所说者。当云何解。五阴六衰三乘之法及萨芸若。悉无所起者。亦无五道亦无菩萨摩诃萨。亦无得神通。设须菩提。一切诸法悉无所起。何以故。成须陀洹断于三结而修行道。斯陀含者亦断三结。淫怒痴薄而修行道。阿那含者捐弃重担。断除众结而修行道。阿罗汉者除断众结及五根。无有生死而修行道。辟支佛乘以因缘觉而修行道。何故菩萨勤苦行道。为无央数众生勤苦。何故逮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而转法轮。须菩提言。我不欲令无所起法而有所得。亦不欲令无所起法至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亦复如是。我亦不使菩萨摩诃萨勤苦行。不令菩萨精勤苦行。所以者何。舍利弗。不以别相勤苦故。度不可计阿僧祇人。又舍利弗。行菩萨道者。当度不可计阿僧祇人。念之如母念之如父念之如子念之如身。所行亦无所起。菩萨当作是念。求于吾我皆无所有亦不可得。观内外法当作是了。设起想者不念勤苦亦不起想。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悉无所起亦不可得。又舍利弗。我亦不欲令怛萨阿竭而无所起。无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欲令转于法轮。亦不欲令得无所起法。舍利弗问须菩提。所说云何欲令有起而逮法乎。而云无起不逮诸法。须菩提言。不以无起而逮诸法。亦不以起而逮诸法。又问须菩提。云何无所起法。亦不无起而逮诸法。须菩提言。我不欲令无所起生而逮诸法。亦不欲令无无所逮。舍利弗言。于须菩提意云何。无有逮得无成道乎。须菩提言。有得有道实无有二。又舍利弗。逮得成道方俗言耳。所言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皆因俗教而有此言。推其本末无有逮得。无有成道无有三乘。舍利弗问须菩提。所逮成道因方俗乎。如是五道方俗所言。所有悉坏不为真谛。答曰。如是所言因于世俗。言有所得而逮成道。五道亦然。方俗尽坏不为真谛。所以者何。欲成真谛。无有善恶不起不灭。无诸尘劳亦无恚恨。乃为真谛。舍利弗问须菩提。其无生法宁有起乎。若所生法而起生乎。须菩提。无所生法亦无所生。其所生法亦复不生。舍利弗言。云何欲令无所生法而有所生。须菩提言。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无所生。自然为空不欲令生。声闻辟支佛上至佛道。悉无所生。自然为空不欲令生。舍利弗言。其所生者复有生乎。无所生者而起生耶。须菩提言。其所生者亦无所生。其无所生亦无所生。所以者何。舍利弗。所生无所生。此二法者。无合无散无色无见。无所受持则为一相。无所有相。是故舍利弗。所生无所生。其无生者亦复不生。舍利弗言。谁能堪任无所生法。是须菩提。无所生法其无所生。无所生法亦无所生。须菩提言。其无所生无所生法为无所生。堪任无生无所生法为无所生。所以者何。其无生法无所生者。及与辩才悉无所生。此一切法无合无散无色无见。不可受持则为一相无所有相。舍利弗言。无所生无所生辩。无所生法亦无所生。是故堪任。须菩提言。如是如是。无所生故无所生辩。无所生法亦无所生。乃为堪任。所以者何。色痛痒思想生死识者亦无所生。六情四大是眼耳鼻舌身意亦无所生。地水火风空及诸识种亦无所生。身口意行亦无所生。声闻辟支佛上至佛亦无所生。是故舍利弗。无所生辩无无所生。无所生法故无所生其行。此者乃能堪任无所生法。舍利弗谓须菩提。贤者须菩提。所说法为第一尊。所以者何。若有问者随所问说。于一切诸法亦无所著。舍利弗言。云何于一切法而无所著。须菩提言。色痛痒思想生死识。清净空亦无所著。亦无内外亦无两间。六情所更十八诸种亦空清净。不着内外亦无两间。六波罗蜜及与七空。三十七品十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亦清净空不着内外亦无两间。是舍利弗。于一切法而无所著。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者。于色痛痒思想生死识清净。上至萨芸若皆清净。舍利弗言。何谓菩萨摩诃萨纯行六波罗蜜净菩萨道。须菩提言。其檀波罗蜜。有俗间施不为度世。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禅般若波罗蜜。俗间之智亦度世智。舍利弗问曰。何谓世俗檀波罗蜜度世檀波罗蜜。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多所施与沙门婆罗门贫穷乞丐。饥者与食。渴者与浆。香华伎乐宅舍七宝生活之业。病瘦医药各各随人之所思欲。男女妻子头目肌体人所贪者。而不爱惜恣意与之。悉呼授之无有悭嫉。吾为施主一切放舍。从佛之教行檀波罗蜜。如是施已有所望想。于诸众生志在颠倒以为坚要。持用劝助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以此所施令诸群生现世安隐。至无余界而般泥洹。彼合三事而有所施。何谓为三。自想。吾我想。计他人有施报想。是为三。是为俗间檀波罗蜜。不为度世。何故名之世俗檀波罗蜜。不为度世。在俗不移。不得度脱至无挂碍。是名为世俗檀波罗蜜。能净三品。何谓为三。菩萨摩诃萨有所施与。不得吾我。不见受者。而有所取亦不想报。是为菩萨摩诃萨净于三品。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施与众生亦无有人。而以劝助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无有众想悉无所见。亦为度世檀波罗蜜。所以名檀波罗蜜者。以度世故不着于世。尸羼惟逮禅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有所望想为俗间智。无所望想为度世智。舍利弗。是为菩萨摩诃萨纯行六波罗蜜成菩萨道。舍利弗复问须菩提。何谓菩萨摩诃萨成菩萨道。须菩提言。意止意断神足根力七觉意八道十力无畏十八不共。空无相无愿三脱之门。及与七空一切三昧陀罗尼门。四分别辩大慈大哀。是为菩萨摩诃萨道。舍利弗言。善哉善哉。须菩提。何所波罗蜜能成勇猛。为第一上而得度乎。须菩提言。般若波罗蜜勇猛之恩而得度矣。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是一切诸法之母。护度声闻辟支佛。令得成就菩萨故。曰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悉入三乘。过去当来今现在十方世界诸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皆因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逮成阿惟三佛。若有菩萨摩诃萨闻说般若波罗蜜。不以狐疑不怀犹豫。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则为将从一切众生为一切故。无所爱惜悉能施与无有颠倒。是则不离菩萨摩诃萨行。如是念者则为思惟无极大哀。舍利弗语尊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思惟乐于大哀大悲。是菩萨摩诃萨则为舍离一切众生。所以者何。一切众生不离念故。须菩提言。善哉善哉。舍利弗。吾今赞叹贤者所说。为真为谛。人无所有。其所念者亦无所有。人无自然其所念者亦无自然。人为空为念亦空。为人恍忽念亦恍忽。人身空无念亦空。无人无所觉念亦无觉。色痛痒思想生死识者。亦无所有所念亦无所有。七空亦无所有。无所有色空恍忽。色无所觉。念亦无所觉。十八诸种地水火风识界。檀尸羼惟逮禅般若波罗蜜。三十七品十力无畏诸佛之法。一切三昧陀罗尼门萨芸若慧。晓了是者悉无所有则为是道。所念无所有。人无所觉。所念亦无所觉。当晓了是乃成正觉。菩萨摩诃萨当作是行。菩萨摩诃萨不离是念乃成正觉。尔时佛赞须菩提言。善哉善哉。菩萨摩诃萨当作是说。般若波罗蜜如汝所说。悉承怛萨阿竭威神。菩萨摩诃萨当作是行般若波罗蜜。贤者须菩提说般若波罗蜜时。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东西南北上下皆动。于时佛笑。须菩提白佛言。今天中天。何以故笑。会当有意。佛告须菩提。如吾今日于此忍土说般若波罗蜜。十方现在诸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亦各说般若波罗蜜。佛说是语时。十二那术诸天人民。皆得无所从生法忍。应时悉得见十方诸佛皆说般若波罗蜜。说是语时。无央数阿僧祇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

同类推荐
  • 赠桐乡丞

    赠桐乡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早春夜宴

    早春夜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顾竹侯灯窗漫录

    顾竹侯灯窗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月真歌

    月真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万界独宰

    万界独宰

    成无上神体,修无尽大道。传三千道法,踏至强巅峰!少年叶云成为神物宿主,觉醒逆天体质。踏破苍穹,纵横乾坤,独宰万界。书友扣扣群:278704241新浪微博:雨落尘扬YLCY
  • 破天傲妃

    破天傲妃

    “你妈在哪里?我要把你塞回去。”无数次交锋后,苏芷夙终于忍无可忍的濒临暴走,凤眼一抬,目露凶光的瞪着那正一派闲适侧躺在床上的绝代风华。“嗯……这丑媳妇确是要见公婆的……”砰……某女身形顿时一个不稳,面部表情急剧僵硬。丫的,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把脸不当脸的。八国纷争,她傲然入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也一路拖欠孽债,打架、骂人、做弊、宰人、窃国、篡位,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她苏芷夙的名震射了整个八洲大陆。什么?有挡我路者?整平了踏过去!坏我事者?辱其宗族,灭其满门。无事生事者?剁碎了整成包子,供他先宗。【可当嚣张气盛、极度无耻的她碰上了看似无害、却绝代风华的他,强强对决,谁又能更胜一筹?】
  • 文王之什

    文王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鬼时代

    新鬼时代

    这世界上的鬼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你见过鬼吗?如果你没见过,一定认为鬼是这世上最可怕、最凶恶的存在,无时无刻都在刺激人的眼球和惊人心跳。百万年过去,人和鬼和平相处在一个平行世界,阴曹地府里还关押着恶鬼,奈何桥上孟婆依然端着一碗汤,身后还站着无数要转世投胎的灵魂。再没有鬼扰乱人间秩序、祸害他人,若问这时代的鬼魂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呵...你不知道白日里的鬼异常娇艳,这个时代鬼模人样的灵魂多了去了,人模鬼样的灵魂也多了去了。
  • 青川旧史

    青川旧史

    据书籍有载,青川史至少两千年。两千年间这片大陆上发生过许多荡气回肠的故事,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人。但后世谈论最多的,始终是青川纪元第三百年起,祁国景弘一朝那十余年间。明光台上曾星落如雨。百年不亮的听雪灯一度耀彻霁都。苍梧城的冬天永远长风猎猎,暗香却能穿过时间与尘封的秘密一路往南,刺破终年云雾的蓬溪山。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同时出现那么多传奇少年少女。也就再没有哪一个十年,能如烟花爆破般逐个揭开那么多经年难解的悬案。据说她们当中有人回去了。据说他和她重逢在初雪即大雪的山林。据说每年烽火长明那日是她的生辰。据说几百年过去了,那些橙花香气依然流淌在祁宫的夏夜。
  • 周易集解

    周易集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安若娉婷

    安若娉婷

    她,借太尉大小姐安娉婷之身意外重生。本以为从此开挂,走上人生巅峰。谁晓已被指婚当朝丞相二公子,市间相传,此人品行不端,身有残缺!再看生母早逝,父亲淡漠,兄妹排挤…她,该逆来顺受,或是奋起反抗?
  • 说好难说的话,办好难办的事

    说好难说的话,办好难办的事

    说话是一门学问,办事是一种才能,会其一可立身,会其二可出众。好口才,会办事,是现代人成功的不二法门,幸福的必备杀手锏。说好难说的话,办好难办的事,此书可以让你在生活中左右逢源。
  • 影子恋人

    影子恋人

    常欢在学习之余,找了几份家教和兼职的工作。有一次家教完路过一家葡萄酒廊,遇到了严子非。初见时,严子非温文儒雅,举止绅士,让常欢对他一见钟情。品酒时,那轻轻碰杯的声音,摇曳的红酒,何尝不是她幸福在心底荡漾?大年三十,她悲痛欲绝,他第一时间赶到她身边。她和他一起守岁,一起看烟花,得到了他意味不明的拥抱……在往后的岁月里,他一次次地温暖了她的生命,谱写出了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她以为幸福不过如此,哪怕他从未说过那句“我爱你”。然而,她不知道,有时候,美好就像一场幻影,想伸手触碰,却瞬间破灭。
  • 快穿之金牌炮灰

    快穿之金牌炮灰

    一个像是生来就要当做他人背景板的十八线小龙套苏念筝,意外在系统101的带领下为各个同病相怜的炮灰们逆袭,从刚开始毫无演技的一次次失败,到后来因为炉火纯青的演技获得三千小世界的各个路人心。年华已逝,佳人依在。谁曾想,大名鼎鼎的金牌炮灰撩动众人心的原由只是愿得一人心……当她踏碎一地心,重返二十岁,那个她年少最心心念念的人,究竟会不会因为她重生后的灼灼光华怦然心动?【本文无cp,cp在不可抗力的缘故下被狗吃了。最终结局可能是最精彩的部分,所以绝不会太监。大纲已拟好,欢迎可爱的小天使萌跳坑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