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1600000008

第8章

无缚品第十五下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三拔致遵崇其心,于萨芸若未曾起发于他异心,亦无所信,无所听受,或开化人立檀波罗蜜,或开化人立尸波罗蜜,或开化人立羼波罗蜜,或开化人立惟逮波罗蜜,或开化人立禅波罗蜜,或开化人立般若波罗蜜,于开化人至无所立,于无所化,化若干人立四意止,化若干人立四意断,化若干人立四神足,化若干人立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化若干人立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或不开化;或开化人立须陀洹果,或开化人立斯陀含果,或开化人立阿那含果,或开化人立阿罗汉果,或开化人立辟支佛果,或若干人不可开化;立若干人于萨芸若慧,若干人不当开化;有所不可计会不可限量群萠之类,当化立之于檀波罗蜜、尸、羼、惟逮、禅那、般若波罗蜜、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开化众生不可计会、不可限量于萨芸若慧。于须菩提意云何?开化若干不可计人,各有所趣,各有所起,各使得度,宁有所起、有度者不?”

答曰:“不也,天中天。”

佛言:“如是菩萨摩诃萨,以六波罗蜜有所开化,三十七品及诸佛法、四道、缘觉,亦无所趣,亦无所度,是为,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僧那僧涅。”

须菩提白佛言:“唯天中天,若我闻法察其中谊,当观菩萨摩诃萨则不复为僧那僧涅。所以者何?因从空兴诸自然相,以是故,天中天,诸色色空;诸痛痒、思想、生死、识空;察眼眼空,耳、鼻、舌、身、意意空;察眼色识、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细滑识、意法识、十八之种,皆亦复空;眼之所习,耳、鼻、舌、身、意所习,如是六情所习亦复如是皆为空习。一切悉空,所习法空。唯天中天,檀波罗蜜亦空,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皆亦悉空,察内亦空,内空亦空,其无所有自然亦空,其空亦空,四意止亦空,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亦空,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亦空,所谓菩萨亦空,僧那僧涅亦空。唯天中天,以是之故,当观菩萨摩诃萨为无僧那僧涅。”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须菩提,诚如所云。”

佛告须菩提:“萨芸若有为无所作,亦非不作,亦无所有。一切众生亦无作,亦无所有。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被大僧那铠,亦无所作,亦非不作,亦无所有。”

须菩提白佛言:“唯天中天。何以故,萨芸若慧,亦无所作,亦非不作,亦无所有?此众生类,亦无有作,亦非不作,亦无所有?及诸菩萨摩诃萨僧那僧涅,亦如是也?”

世尊答曰:“有所作,有所得,则有所兴;而萨芸若亦无所作,亦非不作,亦无所有;是诸众生亦无有作,亦非不作,亦无所有。所以者何?色无造者,亦无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痛痒、思想、生死、识无有造者,亦无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眼者亦无所造,亦无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耳、鼻、舌、身、意亦无有造,亦无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色、声、香、味、细滑、法亦无所造,亦无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十八种、六情所习因致痛痒亦无有造,亦无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吾我须菩提亦无有造,亦无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及有所知、有所见,亦无有造,亦无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以是之故,究竟本末无有根源而不可得。众生及梦,亦无有造,亦无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所以者何?究竟本末无有根源亦不可得。如呼声响、水中之月、幻化野马,亦无有造,亦无不造,亦无所作,亦无所行。所以者何?究竟本末无有根源亦不可得。其内空者,须菩提,亦无有造,亦无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外空亦然;其有所有及自然空,亦无有造,亦无不造,亦无有行,亦无所作;三十七品、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亦无有造,亦无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所以者何?究竟本末无有根源亦不可得。其无本者,须菩提,亦无有造,亦无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无本亦复如是,亦无有异法其法种者,住于法界,诸法寂然。其本际者,亦无有造,亦无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所以者何?究竟本末无有根源亦不可得。其菩萨者,亦无有造,亦非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萨芸若慧、一切哀慧,亦非有造,亦非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所以者何?究竟本末无有根源亦不可得。其菩萨者,亦无有造,亦非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萨芸若慧、一切哀慧,亦无有造,亦非不造,亦无所行,亦无所作。所以者何?究竟本末无有根源亦不可得。以是故,须菩提,无所作;萨芸若,亦无所作,亦非不作;众生如是,亦无所作,亦非不作。菩萨摩诃萨所因摩诃衍僧那僧涅,以是故,须菩提,当察菩萨摩诃萨亦无摩诃衍僧那僧涅也。”

须菩提白佛言:“如是,世尊,教分别其谊,我分别谊,色无著无缚无脱,痛痒、思想、生死、识无著无缚无脱。”

分耨文陀尼弗问须菩提:“色为无著无缚无脱?痛痒、思想、生死、识为无著无缚无脱?”

须菩提谓分耨文陀尼弗:“如是贤者,色无著无缚无脱,痛痒、思想、生死、识无著无缚无脱。”

分耨又问:“须菩提,何所色无著无缚无脱?何所痛痒、思想、生死、识无著无缚无脱?”

须菩提答曰:“色自然,无著无缚无脱;痛痒、思想、生死、识自然,无著无缚无脱;色如呼响,无著无缚无脱;痛痒、思想、生死、识如呼响,无著无缚无脱;色如野马,无著无缚无脱;痛痒、思想、生死、识如野马,无著无缚无脱;色如幻,无著无缚无脱;痛痒、思想、生死、识如幻,无著无缚无脱;色如化,无著无缚无脱;痛痒、思想、生死、识如化,无著无缚无脱;过去色,无著无缚无脱;过去痛痒、思想、生死、识,无著无缚无脱;当来色,无著无缚无脱;当来痛痒、思想、生死、识,无著无缚无脱;现在色,无著无缚无脱;现在痛痒、思想、生死、识,无著无缚无脱;色无实,无著无缚无脱;痛痒、思想、生死、识无实,无著无缚无脱;色憺怕,无著无缚无脱;痛痒、思想、生死、识憺怕,无著无缚无脱;色无所生,无著无缚无脱;痛痒、思想、生死、识无所生,无著无缚无脱。

“分耨,色善,无著无缚无脱;痛痒、思想、生死、识善,无著无缚无脱;色不善,无著无缚无脱;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善,无著无缚无脱;色无记,无著无缚无脱;痛痒、思想、生死、识无记,无著无缚无脱;色不分别,无著无缚无脱;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分别,无著无缚无脱。

“分耨,世俗色,无著无缚无脱;世俗痛痒、思想、生死、识,无著无缚无脱;度世色,无著无缚无脱;度世痛痒、思想、生死、识,无著无缚无脱;有漏无漏色,无著无缚无脱;有漏无漏痛痒、思想、生死、识,无著无缚无脱;虚无,无著无缚无脱;恍惚,无著无缚无脱;一切诸法,无著无缚无脱;无所有,无著无缚无脱;寂然,无著无缚无脱;檀波罗蜜,无著无缚无脱;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无著无缚无脱;发至实,无著无缚无脱;发至寂寞,无著无缚无脱;内空,无著无缚无脱;外空,无著无缚无脱;其所有自然空,无著无缚无脱;四意止,无著无缚无脱;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由行,无著无缚无脱;十种力、四无所畏、四分别辩、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无著无缚无脱;从虚无起,无著无缚无脱;佛道,无著无缚无脱;萨芸若,无著无缚无脱;学菩萨道,无著无缚无脱;从虚无生,无著无缚无脱;寂然无所生,无著无缚无脱;其无本者,无著无缚无脱;又无本者无有异,顺法住,无著无缚无脱;其寂定法,无著无缚无脱;其本际者及于无为,无著无缚无脱;无实所兴,无著无缚无脱;空寂不起所兴,无著无缚无脱。

“是为,贤者分耨,菩萨摩诃萨无著无缚无脱波罗蜜也。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无著无缚无脱;萨芸若无本慧、一切哀慧转上所作,皆亦无著无缚无脱;转进上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进上升,无著无缚无脱;转升上至,住萨芸若慧、一切哀慧,无著无缚无脱;教化众生,无著无缚无脱;严净佛土,无著无缚无脱;奉事诸佛世尊,无著无缚无脱;听省经典,无著无缚无脱;未曾离诸佛,无著无缚无脱;未曾亡失神通,无著无缚无脱;不离五根,无著无缚无脱;不释总持,无著无缚无脱;不舍三昧,无著无缚无脱;于道发哀,无著无缚无脱;萨芸若慧,无著无缚无脱;所转法轮,无著无缚无脱;开化众生存于三乘,无著无缚无脱。”

须菩提谓分耨文陀尼弗:“是为,菩萨摩诃萨六波罗蜜无著无缚无脱,觉了一切诸正觉法,从虚无起,寂寞恬怕与无从生。是为,分耨,菩萨摩诃萨无著无缚无脱摩诃僧那僧涅也。”三昧品第十六

贤者须菩提白佛言:“唯天中天,何谓菩萨摩诃萨摩诃衍僧那?何谓菩萨摩诃萨摩诃衍?学大乘者,何所誓志于衍?衍何所住,从何生?衍中谁为成衍者?”

佛告须菩提:“如须菩提之所问也。何所菩萨摩诃萨衍者?六波罗蜜则为菩萨摩诃萨摩诃衍也。何等六?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波罗蜜、惟逮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彼何谓檀波罗蜜?于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遵崇发心存萨芸若而行布施,内外所有一切不惜以给众生以为坚固,不备怨敌则以劝助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为菩萨摩诃萨檀波罗蜜。

“何等菩萨摩诃萨尸波罗蜜?于是菩萨摩诃萨,遵崇发心存萨芸若,身自奉行十善之事,复以十善劝助人不堕颠倒,亦无所得,是为菩萨摩诃萨于尸波罗蜜无所亡失,不堕颠倒,亦无所得。”

须菩提白佛言:“唯天中天,何谓菩萨摩诃萨羼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于是菩萨摩诃萨,己身能具足忍辱,教化他人立于忍辱,不堕颠倒,亦无所得,是为菩萨摩诃萨羼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唯天中天,何谓菩萨摩诃萨惟逮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其心遵崇萨芸若慧,于五波罗蜜不以疏远,以五波罗蜜教化众生不堕颠倒,亦无所得,是为菩萨摩诃萨惟逮波罗蜜。”

须菩提又问:“世尊,唯天中天,何谓菩萨摩诃萨禅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遵崇发心存萨芸若慧,己身常以沤和拘舍罗行禅三昧,不随顺从三昧而生也,亦教人令学禅定,不堕颠倒,亦无所得,是为菩萨摩诃萨禅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唯天中天,何等为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遵崇发心萨芸若慧,于一切法无依倚,观于诸法一切本净,不堕颠倒,亦无所得;于一切法以无所著,以观诸法一切本净,则以斯法教化众生,不堕颠倒,亦无所得。是为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是为菩萨摩诃萨摩诃衍也。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者,诸内为空,外亦为空,内外悉空,空亦复空,至号大空,真妙之空,清净之空,有为空,无为空,自然相空,一切法空,无所得空,无有空而自为空而有所见,无所有空。

“彼何谓为内空?谓内法者,眼、耳、鼻、舌、身、意。彼所谓眼、眼所见者,则亦为空,不可毁伤,不可坏起。所以者何?本净故也。其耳、耳所、听者,则亦为空,不可毁伤,不可坏起。所以者何?本净故也。其鼻、鼻所、嗅者,则亦为空,不可毁伤,不可坏起。所以者何?本净故也。其舌、舌所、尝味者,则亦为空,不可毁伤,不可坏起。所以者何?本净故也。其身、身所、受者,亦复为空,不可毁伤,不可坏起。所以者何?本净故也。其心、心所、念者,亦复为空,不可毁伤,不可坏起。所以者何?本净故也。是谓内空。

“彼何谓外空?外所云法,色、声、香味、细滑念也。其色、色者,亦复为空,不可毁伤,不可坏起。所以者何?本净故也。是色、声、香、味、细滑、法空,不可毁伤,不可坏起。所以者何?本净故也。

“彼何谓内外法空?内六入,外六入,是为内外法空。彼何谓外法空?不可毁伤,不可坏起。所以者何?本净故也。是内法、外法则悉空故,故不可毁伤,不可坏起。所以者何?本净故也。是为内外法空。

“彼何谓空亦空?谓一切法空,诸法空,亦此空空,是谓空空。

“彼何谓为大空?所谓东方亦空,南方、西方、北方、东南、西南、西北、东北方、上方、下方,皆亦悉空,不可毁伤,不可坏起。所以者何?本净故也。

“何谓真妙空者?曰无为者也。其无为者,无为亦空,不可毁伤,不可坏起。所以者何?本净故也。是谓真妙空。

“彼何谓所有空?所有空者,谓欲界、色界、无色界空,不可毁伤,不可坏起。所以者何?本净故也。

“彼何谓无为空?所谓无为空者,不起不灭,亦不自在,亦无所住存在真谛,是为无为空。彼所谓无为空,其无为空者,不可毁伤,不可坏起。所以者何?本净故也。

“彼何谓究竟空?究竟空者,谓不可得崖际。所以者何?本净故也。是谓究竟空。

“彼何谓广远空?谓不见来,亦无所得。所以者何?本净故也。是谓广远空。

“彼何谓不分别空?彼无能舍法,亦无所住。所以者何?本净故也。是为不分别空。

“彼何谓本净空?悉能解了一切诸法,悉为本净,有为无为,非声闻所作,非辟支佛所作,是谓本净空。

“彼何谓一切法空?一切法者,谓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细滑之法、眼色识、耳声识、鼻香识、舌味识、身细滑识、意法识、眼所更、耳鼻舌身意所更、痛痒之事、有为法无为法,是谓为一切法空,诸法法空,无所毁伤,不可坏起。所以者何?用本净故。是谓一切法空。

“彼何谓自然相空?为色相故,色无所有相,受痛痒思相、造生死相、知生死识相、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复如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细滑、法及十八种一切所更,有为法相,无为法相,是一切法自然相空。

“彼何谓不可得无所有空?一切诸法亦不可得,无所毁害,不可坏起。所以者何?本净故也,是谓不可得无所有空。

“彼何谓无所有空?索所有形貌而不可得,是谓无所有空。

“彼何谓自然空?无有合会为自然,是为自然空。

“彼何谓其无所有自然空者?其自然者无有合会,是谓其无所有自然空也。

“复次,须菩提,其所有者所有空,无所有者无所有空,自然者自然空,为他故者他故亦空。

“彼何谓所有所有空?谓五阴也,彼五阴者所有所有空,是谓所有所有空。

“何谓无所有无所有空?谓无为也,彼无为者无为故空,是谓无所有无所有空。

“何谓自然自然空?其为空者,则无有相,亦无所作,亦无所见,是谓自然空。

“彼何谓为他故空?假使怛萨阿竭兴出现者,若怛萨阿竭不兴出现,其法常住,其法界亦寂灭故无本,无本斯则本际,其于此者为他空,是谓为他故空。

“是谓,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也。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者,谓首楞严三昧,复有三昧名曰实印,复有三昧名师子娱乐,有三昧名善月,有三昧名月幢英,有三昧名一切法超上,有三昧名观顶,有三昧名分别一切法,有三昧名了幢英,有三昧名金刚喻,有三昧名入法印,有三昧名放光无所夺,有三昧名定意王,有三昧名善住,有三昧名放光,有三昧名力精进,有三昧名等超,有三昧名分别随顺,有三昧名入诸语,有三昧名照诸方面,有三昧名总持印,有三昧名无所夺,有三昧名等御诸法海印,有三昧名普遍虚空,有三昧名金刚道场,有三昧名胜诸宝,有三昧名照明,有三昧名不眴,有三昧名住不究竟,有三昧名决了,有三昧名离垢灯明,有三昧名无量光,有三昧名光造,有三昧名普照,有三昧名净御定,有三昧名离垢明,有三昧名为娱乐故,有三昧名慧灯,有三昧名无尽,有三昧名威神具,有三昧名除尽,有三昧名无特,有三昧名开通,有三昧名日灯明,有三昧名月离垢,有三昧名净照明,有三昧名有所照曜,有三昧名作当所作,有三昧名慧英,有三昧名譬金刚,有三昧名善建志,有三昧名宝积,有三昧名超法印,有三昧名法普,有三昧名胜娱乐,有三昧名度法顶,有三昧名有所破坏,有三昧名分别诸句,有三昧名等造字,有三昧名离文字,有三昧名除断缘,有三昧名离所作,有三昧名无所作,有三昧名行不使了,有三昧名除冥,有三昧名行迹,有三昧名无动,有三昧名度境界,有三昧名决一切德,有三昧名决所住,有三昧名清净严华,有三昧名觉意句,有三昧名无量灯明,有三昧名等无等,有三昧名度一切法,有三昧名断绝故,有三昧名离所作,有三昧名离所住,有三昧名一严净,有三昧名御行事,有三昧名一事故,有三昧名制诸事,有三昧名除厌一切所作,有三昧名入缘合像音,有三昧名脱音教文字言,有三昧名光[火  僉]炽盛,有三昧名相严净,有三昧名无相,有三昧名造一切诸具,有三昧名不悦一切苦乐,有三昧名无尽故,有三昧名总持句,有三昧名爱护一切正邪,有三昧名入一切诸色无色,有三昧名无音断音,有三昧名离垢曜,有三昧名御固要,有三昧名离垢满月,有三昧名大严净,有三昧名一切光世明故,有三昧名普明,有三昧名御空,有三昧名等御,有三昧名无青究竟无所娱乐,有三昧名究竟无本住,有三昧名身时安详,有三昧名口言时蠲除虚空念,有三昧名脱虚无色无所著百一十定。

“彼何谓名曰首楞严三昧?其定意者,皆入一切诸三昧行,是谓首楞严三昧。

“彼何谓实印三昧?时以斯定意,印一切三昧,是谓实印三昧。

“彼何谓师子娱乐三昧?住此定意时,皆娱乐一切定意,是谓师子娱乐三昧。

“彼何谓善月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平等而无所有,是谓善月三昧。

“彼何谓月幢英三昧?住是定意三昧,以此定意普执一切诸三昧幢,是谓月幢英三昧。

“彼何谓超一切法上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悉至于平等事,是谓一切法超上三昧。

“彼何谓观顶三昧?住是定意时,则便观睹一切三昧诸定意顶,是谓观顶三昧。

“彼何谓分别法界三昧?住是定意时,则能分别诸有法界,是谓分别法界三昧。

“彼何谓决了幢英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定意究竟执幢,是谓决了幢英三昧。

“彼何谓金刚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平等无能破坏,是谓金刚三昧。

“彼何谓入法印三昧?住是定意时,寻则得入一切法印,是谓法印三昧。

“彼何谓善住王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诸法王三昧之所建立,是谓善住王三昧。

“彼何谓放光明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三昧皆演光明,是谓放光明三昧。

“彼何谓精进力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三昧精进力所发起,是谓精进力三昧。

“彼何谓等度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三昧皆至平等,是谓等度三昧。

“彼何谓顺入言教三昧?住是定意时,皆得普入顺应意声,是谓顺言教三昧。

“彼何谓入诸言教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皆从三昧言教,是谓入言教三昧。

“彼何谓照诸方面三昧?住是定意时,皆照一切诸方面定意,是谓照诸方面三昧。

“彼何谓总持印三昧?住是定意时,总持一切诸三昧印,是谓总持印三昧。

“彼何谓无所夺三昧?住是定意时,寻即不忘一切定意,是谓无所夺三昧。

“彼何谓等御诸法海印三昧?住是定意时,行平等事思摄等御,是谓等御海印三昧。

“彼何谓普遍虚空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三昧普遍虚空无所不周,是谓普遍虚空三昧。

“彼何谓金刚道场三昧?住是定意三昧时,总持一切定意道场,是谓金刚道场三昧。

“彼何谓胜诸宝三昧?住是定意时,蠲除一切尘垢诸欲不可瑕疵,是谓胜诸宝三昧。

“彼何谓照明三昧?住是定意三昧时,致一切等则无所照曜诸道,是谓照明三昧。

“彼何谓不眴三昧?住是定意时,于诸三昧不求诸法,是谓不眴三昧。

“彼何谓不究竟住三昧?住是定意时,不见诸法三界所住,是谓不究竟住三昧。

“彼何谓决了三昧?住是定意时,无心无念法所趣,是谓决了三昧。

“彼何谓离垢明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三昧转相照曜,是谓离垢明三昧。

“彼何谓无量光三昧?住是定意时,其光明者无所不照,是谓无量光三昧。

“彼何谓造所为光三昧?住是定意时,若得三昧一切定意皆放光明,是谓造所为光三昧。

“彼何谓普照三昧?适获此定,一切诸三昧门自然演光,是谓普照三昧。

“彼何谓御诸净三昧?住是定意时,则便逮得一切三昧清净普等,是谓御诸净三昧。

“彼何谓离垢光三昧?住是定意时,于诸三昧除一切垢悉令灰尽,是谓离垢光三昧。

“彼何谓所娱乐三昧?住是定意时,则便娱乐一切三昧,是谓所娱乐三昧。

“彼何谓慧灯明三昧?住是定意时,照明一切诸所三昧,是谓慧灯明三昧。

“彼何谓无尽三昧?住是定意时,于一切三昧亦无有尽亦无不尽,亦复不见尽与不尽,是谓无尽三昧。

“彼何谓威神句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平等威神巍巍光曜远照,是谓威神句三昧。

“彼何谓除诸尽三昧?住是定意时,见诸三昧一切无尽,见而无本而无所见,是谓除诸尽三昧。

“彼何谓无特异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平等不著不念,无所患苦亦无因缘,是谓无特特异三昧。

“彼何谓开通三昧?住是定意时,不见诸法有所通达,亦无颠倒,是谓开通三昧。

“彼何谓日灯明三昧?住是定意时,开发一切诸三昧门而奋光明,是谓日灯明三昧。

“彼何谓离月垢三昧?住是定意时,于诸三昧以光除冥,是谓离月垢三昧。

“彼何谓清净灯明三昧?住是定意时,于诸三昧普护一切四分别辩,是谓清净灯明三昧。

“彼何谓有所照曜三昧?住是定意时,则皆照明诸三昧门,是谓有所照曜三昧。

“彼何谓所造作三昧?住是定意时,趣一切三昧成办所当,又复所造作三昧所立定时,普见一切诸三昧慧英,是谓所造作三昧。

“彼何谓金刚喻三昧?住是定意时,灭除一切所作诸法,不复睹见诸苦恼患,是谓金刚喻三昧。

“彼何谓心住三昧?住是定意时,心不动摇亦不开闭,亦不照明亦不见所起,亦不念言有此心也,是谓心住三昧。

“彼何谓普世三昧?住是定意时,普见一切诸三昧定靡所不照,是谓普世三昧。

“彼何谓善志住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普安立诸三昧。

“彼何谓宝积三昧?住是定意时,普见一切诸三昧者,悉为积宝,是谓宝积三昧。

“彼何谓胜法印三昧?住是定意时,等印诸法,未遭印者皆见印,印悉能究竟,是谓胜法印三昧。

“彼何谓法平等三昧?住是定意时,不见诸法平等若崄岨,是谓法平等三昧。

“彼何谓胜娱乐三昧?住是定意时,降伏一切诸所乐法,是谓胜娱乐三昧。

“彼何谓度诸法顶三昧?住是定意时,调定一切诸法之上,皆复越度诸所三昧,是谓度诸法顶三昧。

“彼何谓坏除三昧?住是定意时,除诸三昧坏一切法,是谓坏除三昧。

“彼何谓分别诸法三昧?住是定意时,皆能分别于诸三昧,晓了一切诸法之句,是谓分别诸法三昧。

“彼何谓等造文字三昧?住是定意时,分别晓了三昧致等文字,是谓等造文字三昧。

“彼何谓除诸文字三昧?住是定意时,于诸三昧无一文字亦无所得,是谓除诸文字三昧。

“彼何谓除断因缘三昧?住是定意时,断诸三昧缘无有众乱,是谓除断因缘三昧。

“彼何谓无所作三昧?住是定意时,不得诸法有所作为,亦无所造,是谓无所作三昧。

“彼何谓离所作三昧?住是定意时,不得诸法因缘所造,是谓离所作三昧。

“彼何谓不究竟行三昧?住是定意时,不得一切诸三昧行究竟边际,是谓不究竟行三昧。

“彼何谓除诸冥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三昧除诸闇冥,灭尽诸乱令致清净,是谓除诸冥三昧。

“彼何谓行诸句三昧?住是定意时,普见一切诸三昧行,是谓行诸句三昧。

“彼何谓无动三昧?住是定意时,不见一切诸三昧有震动者,是谓不动三昧。

“彼何谓度诸界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三昧度诸邪反,亦无差错顺其正谊,是谓度诸界三昧。

“彼何谓分别诸德三昧?住是定意时,决一切诸法了众生三昧,是谓分别诸德三昧。

“彼何谓所住究竟三昧?住是定意时,于一切定求于心本而不可得,是谓所住究竟三昧。

“彼何谓净华严饰三昧?住是定意时,得诸三昧一切清净普严诸华,是谓净华严饰三昧。

“彼何谓觉意句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三昧疾逮觉意,是谓觉意句三昧。

“彼何谓无量辩三昧?住是定意时,寻即逮得无量辩才随行分别,是谓无量辩三昧。

“彼何谓等无等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定逮得等无等三昧,能令诸邪皆至平等,是谓等无等三昧。

“彼何谓度一切诸法三昧?住是定意时,皆能越度一切三界,是谓度一切诸法三昧。

“彼何谓断诸作三昧?住是定意时,见一切法诸三昧定,悉为断绝之,是谓断诸所作三昧。

“彼何谓无意无毁三昧?住是定意时,已逮诸定,得致诸法皆归坏败,是谓无意无毁三昧。

“彼何谓无所住三昧?住是定意时,不见诸法有所住处,是谓无所住三昧。

“彼何谓一清净三昧?住是定意时,不见诸法而有二事,是谓一清净三昧。

“彼何谓御诸事行三昧?住是定意时,不见诸法有因缘趣,是谓御诸事行三昧。

“彼何谓胜诸事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三昧不睹二事亦无所见,是谓胜诸事三昧。

“彼何谓除灭一切所有断诸根三昧?住是定意时,于一切三昧灭除诸事,而逮得慧所入之处无所遭遇,是谓除灭一切所有断诸根三昧。

“彼何谓入合随音三昧?住是定意时,不随三昧诸音声,是谓入合随音三昧。

“彼何谓度诸言字音声三昧?住是定意时,则悉度脱一切诸行文字之事,亦无所见,是谓度诸言字音声三昧。

“彼何谓炽盛光曜三昧?住是定意时,普照降伏光明惟曜,是谓炽盛光曜三昧。

“彼何谓诸相严净三昧?住是定意时,庄严一切诸相功德,是谓诸相严净三昧。

“彼何谓无相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三昧永不睹一切相,是谓无相三昧。

“彼何谓一切具足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所求普悉具足,是谓一切具足三昧。

“彼何谓不悦苦安三昧?住是定意时,不睹三昧一切苦安,是谓不悦苦安三昧。

“彼何谓无尽故三昧?住是定意时,于一切三昧,亦无有尽亦无所见,是谓无尽故三昧。

“彼何谓总持句三昧?住是定意时,总持一切诸三昧事,是谓总持句三昧。

“彼何谓护诸正邪三昧?住是定意时,于诸三昧,永不睹见正等与邪,是谓护诸正邪三昧。

“彼何谓灭除诸声色无声色三昧?住是定意时,于诸三昧一切不见有声色,永无声色,是谓灭除诸声色无声色三昧。

“彼何谓无音断音三昧?住是定意时,见一切法无声无音,是谓无音三昧。

“彼何谓离垢明三昧?住是定意时,不得一切三昧光明诸垢,是谓离垢明三昧。

“彼何谓要御三昧?住是定意时,不见诸三昧有要无要、有御无御,是谓要御三昧。

“彼何谓满月离垢明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平等具足成满功德之福,譬如月盛满十五日时,是谓满月离垢明三昧。

“彼何谓大严净三昧?住是定意时,皆悉平等无极清净庄严普备,是谓大严净三昧。

“彼何谓普照世间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平等皆能光照一切诸法,是谓普照世间三昧。

“彼何谓普定意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定亦无所乱不得一心,是谓普定意三昧。

“彼何谓御空三昧?住是定意时,等御一切不乐法者,而令得乐,是谓御空三昧。

“彼何谓御萨芸若空等御三昧?住是定意时,于一切御平等之事亦无所御,是谓御萨芸若空等御三昧。

“彼何谓无青究竟无乐三昧?住是定意时,不得名号亦无所获,是谓无青究竟无乐三昧。

“彼何谓住于无本无心三昧?住是定意时,住于诸三昧普入无本无所转求,是谓住于无本无心三昧。

“彼何谓身时安详三昧?住是定意时,于诸三昧永无所得亦无见身,是谓身时安详三昧。

“彼何谓口言时坏除虚空念三昧?住是定意时,一切三昧不得口言之所归趣,是谓口言时坏除虚空念三昧。

“彼何谓脱虚无无色三昧?住是定意时,逮得虚空无为无数一切法寂,是谓脱虚无无色三昧。

“是为,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摩诃衍也。”

同类推荐
  • 急救便方

    急救便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集传或问卷

    书集传或问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旗军志

    旗军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

    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至尊剑客

    至尊剑客

    这是一本传统武侠,没有系统和金手指也没有特异功能,只有凡人的智慧和勇气,不懈拼搏的精神,和生死度外的仗义。
  • THE BLUE FAIRY BOOK

    THE BLUE FAIRY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巧克力味的旅程

    TFBOYS巧克力味的旅程

    这段很长的路我想陪你一直走下去。—题记。结局:TE
  • 近词丛话

    近词丛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瓷少年

    青瓷少年

    十九岁的男生秦正阳有过一段阴霾往事:他的父母、姐姐葬身于一场火灾,因此他敏感孤独。进入大学后,他认识和姐姐神似的女孩久儿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久儿意外卷入一宗文物失窃案后离奇失踪,正阳疯狂寻找未果。直至他快毕业时,认识了女孩早春和她的继母云海棠,巧的是,云海棠正是他的讲师。早春患有间歇性妄想症,每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正阳对她充满同情,时时去看望她,却悚然发现这个家族竟然暗藏着好几个惊世骇俗的秘密。两年后案件告破,久儿却依旧不见踪影,她到底去了哪里?早春的家庭中究竟隐藏了怎样惊人的秘密?那海棠花下,那一再接近却永远错失的,又是谁的身影?
  • 吾即罪恶

    吾即罪恶

    这个世界上不乏罪恶:小偷、娼妓、杀人犯……把他们抓进监狱就可以了?我们总是在惩治犯了罪的人,那么,谁来惩治罪恶本身呢?(我想我的这个故事大概会有别于网络小说吧,以此故事,致敬东野圭吾先生。)
  • 大梁王妃

    大梁王妃

    她一朝穿越后成为了相府千金,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却被逼上另一条绝路。无奈之下,她不得不给自己找一个强大的靠山,于是她拖他下水。他身份尊贵,权倾天下,是所有人心目中的神,然而他却背负着国仇家恨。他冷漠无情,从不轻易相信任何人,却在她的身上一次又一次地破例。相见第一面,她对他说,王爷娶我可好?相见第二面,她对他说,直道相思了无益,一见萧郎误终生。他从未遇见过她这样的女子,聪明大胆,个性独立又倔强;她也从未遇见过他这样的男子,冷漠霸道,内心热情却深沉。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她跨过千年,与他相遇,从此之后,他人生道路上总有她的身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狗狗训练:知道这些就够了

    狗狗训练:知道这些就够了

    很多家长会抱怨自家狗狗不听话,或是狗狗进入家门后带来一些坏习惯,虽然狗狗的一些行为习惯确实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主人后天的影响也会给狗狗带来改变。一起来找出问题根源,培养乖巧迷人的狗狗吧。
  • 二十几岁女孩要懂得的88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女孩要懂得的88条人生经验

    20几岁以前,你还是个小女孩,你可以不问世事,可以纵容放肆,可以毫无顾忌地大哭大闹,用撒娇来摆平一切困难,但20几岁以后可没人买你账了。进入社会,你就要去接触很多你以前没见过甚至没想过的事情,去经历很多以前你没有感受过的情感。你要经历美好的、丑陋的、好的、坏的,你躲不开,也逃不掉。20几岁将是你的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候,也是你最该珍惜的年龄段,因为在这个年龄段里,你将经历人生最精彩的生活——工作,恋爱,甚至于结婚生子。但20几岁的你,还有些青春年少,还缺乏人生经验。这时候,有的女孩就容易误入歧途,走许多弯路,甚至钻进死胡同,自误一生。当猛然醒悟时,人生格局已定,且年华已逝,过去的,已经无法追回。
  • 鲁迅全集(全20卷)

    鲁迅全集(全20卷)

    唯一无删改、原汁原味鲁迅的文字,市面上最通俗好读的鲁迅版本!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编印了鲁迅逝后第一版《鲁迅全集》。《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负责编校,编辑委员有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茅盾、周作人诸先生。《全集》总目以鲁迅亲定的著述目录为基础,增加了译作部分,并力求各册字数大致相当。全书大致分创作、古籍校辑、译作三大部分。各部分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序。全书总计六百余万字,共分二十卷。于1938年6月正式出版并发行。鲁迅全集(第一卷)-坟、呐喊、野草;鲁迅全集(第二卷)-热风、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鲁迅全集(第三卷)-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而已集;鲁迅全集(第四卷)-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鲁迅全集(第五卷)-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续编;鲁迅全集(第七卷)-致许广平书信集、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鲁迅全集(第八卷)-会稽郡故书杂集、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九卷)-嵇康集、中国小说史略、后记;鲁迅全集(第十卷)-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十一卷)-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域外小说集、现代小说译丛、现代日本小说集、工人绥惠略夫;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一个青年的梦、爱罗先珂童话集、桃色的云;鲁迅全集(第十三卷)-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思想·山水·人物;鲁迅全集(第十四卷)-小约翰、表、俄罗斯的童话、药用植物;鲁迅全集(第十五卷)-近代美术史潮论、艺术论;鲁迅全集(第十六卷)-壁下译丛、译丛补;鲁迅全集(第十七卷)-艺术论、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文艺与批评、文艺政策;鲁迅全集(第十八卷)-十月、毁灭、山民牧唱、坏孩子和别的奇闻;鲁迅全集(第十九卷)-竖琴、一天的工作;鲁迅全集(第二十卷)-死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