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3400000006

第6章

经。与大比丘众千八百人俱

解曰。明同闻众来意有五。一为证信。助成阿难同闻可信。二为显德。如释梵等诸天围绕显佛法王诸圣围绕。三为启请。波斯匿王于大众中显发请问。四为当根。令彼时众于大乘中次第修行十四忍门至无上觉。五为列摄。若无胜侣净信不生。引摄现当令同信学。佛地论云。列菩萨者辅翼圆满。天龙等者眷属圆满。由斯五种是来意矣。言与者兼.并.共.及.佛共俱义。智论第三有七义释。谓与世尊一处一时一心一戒一见一道同一解脱故名为共。次言大者此有三说。一真谛记三义释大。一者数大如言大军。二者量大如言大山。三者胜大如言大王。比丘亦尔。众非一故。德难测故。修菩提道高无上故。二佛地论四义释大。一者利根波罗蜜多种性声闻故。二者无学果故。三者不定种性回心向大故。四众数多故。三智度论五义释大。一切众中最为上故。诸障断故。王等敬故。数甚多故。能破九十六种外道论故。此前三文总有八义。一者数大千八百故。二者名大名称远故。三者位大阿罗汉故。四者离大障碍断故。五者德大功德智慧波罗蜜多之种性故。六者识大大人识故。七者趣大趣大果故。八者敌大能破一切外道论故。具斯众义故得名大。言比丘者梵云苾刍讹云比丘。由具五义所以不译。一者怖魔。初出家时魔宫动故。二云乞士。既出家已乞食济故。三云净戒。渐入僧数持净戒故。四云净命。既受戒已所起三业无贪相应不依于贪邪活命故。五曰破恶。渐次伏断诸烦恼故。真谛记云。因名怖魔.乞士.破恶。至果位中转因怖魔名为杀贼。转因乞士名为应供。转因破恶名不生故。次言众者梵云僧伽此云和合。理事二和故名为众。四人已上得名众僧。言千八百人者明众数也。此与旧经多少别者。梵文前后列数异矣。又大般若初列众云千二百五十人俱。此与彼经处同时异。准斯列众足明此经居大经后。次当悉矣。言俱者同一时义同一处义。问与俱二言此有何别。答以佛兼众故称为与。将众就佛故说为俱。又将此对彼名之为与。彼自同时名之为俱。问此诸声闻为权为实。答准智度论此等声闻皆是应化常随如来影响正法。从此第二总别赞德文分为三。且初第一总彰无学。其义者何

经。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

解曰。此即总明标位赞德。谓千八百皆无学果。阿罗汉者乃是梵语此有多义。依婆沙论第九十四有四义解。阿正云无。义翻为杀。罗汉言贼。杀烦恼贼名阿罗汉。又云应受世间妙供养故。又云不生。生死法中不复生故。又云远恶。远离诸恶不善法故。智论唯识俱翻为应。应有三义。应已永害烦恼贼故。应受世间妙供养故。应不复受分段生故。言诸漏者明所断障。漏体不一故名为诸。诸别有三。一者欲漏二者有漏三无明漏。问此之三漏体别云何。答欲漏体者依佛地论欲界见道四谛各十。谓贪嗔痴慢疑五见即成四十。欲界修道有其六种。贪嗔痴慢身边二见。并前见道有四十六根本烦恼兼忿恨等二十随惑成六十六。于五部下除五无明余六十一总名欲漏。欲唯散地唯有漏地。谓通五趣具四生地。不善有覆二性为体。多缘欲起。欲之漏故依主立名名为欲漏。有漏体者谓色无色二界合立。且如色界四谛各八修道有四。地法无嗔又除无明有三十六。根本烦恼并八大随成四十四。其无色界亦四十四。二界合论有八十八。色界谄诳及二界憍此四足前成九十二总名有漏。二界定地通无漏地。天趣化生有覆无记一性为体。由此合明名为有漏。缘有之漏。有即漏故。二释皆得名为有漏。无明漏者三界五部十五无明名无明漏。无明力增相应不共皆是漏故。与前二漏而作所依。唯自行相迷闇为性。无明即漏持业得名名无明漏。问此等何过名之为漏。答诸论皆言。烦恼现行令心连注。流散不绝三有轮回备受苦患皆由彼漏。如诸漏器亦如漏舍。极可厌离。损污处深毁责过失立名为漏。随诸转识唯是现行。罗汉永无故言已尽。无复烦恼者明所断种。诸惑现起熏种长时随逐有情眠伏藏识。设异生等世道暂伏后心还生。明诸无学圣道断已永不起故。理实烦恼通种及现名之为漏。此即唯种。不尔经文有重言失。永得清净如拔草根。是故此中云无复矣。从此第二辨类差别。其义者何

经。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九智十智所作已办

解云。明诸无学种类差别。谓阿罗汉有其二种。一者利根。名为不动不为烦恼所退动故。亦得名为不时解脱。不假胜上资缘具故。是先学位见至性故离烦恼障名慧解脱。得灭尽定名俱解脱。俱断定慧二种障故。名心解脱无诤愿智诸功德法必成办故。二者钝根。名退法等谓遇少缘退所得故。亦得名为时解脱者。以要待时方解脱故。时有六种。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得好卧具。四得好处。五得好说法人。六得好同学。若无此等不得解脱。是先学位信解种性。此亦具有慧俱解脱。义如前说。于利钝中慧解脱者于无诤等皆不具。故所言善者是二通称。如调恶马离诸不善弃舍重担俱名善矣。九智十智者。依俱舍论萨婆多宗。一世俗智。多缘瓶等世俗境故。二者法智。谓缘欲界四圣谛故。三者类智。缘上二界四圣谛故。四者苦智。苦谛智故。五者集智。集谛智故。六者灭智。灭谛智故。七者道智。道谛智故。八他心智。缘他心故。九者尽智。尽所有故。十无生智。缘无生故。此十智中初唯有漏余八无漏。其他心智通漏无漏。缘境别者。谓世俗智遍缘一切有为无为所缘境也。法智缘欲四谛为境。类智缘上四谛为境。他心智缘他心为境。尽无生智初起之时观有顶蕴唯苦集类为境界。故后时方能遍缘四谛。此二别者。且初尽智圣者初证无学果时。若正自知从三昧起而说是言。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是尽智也。无生智者圣自知已而说是言。我已知苦不应更知。我已断集不应更断。我已证灭不应更证。我已修道不应更修。无生智也。依成实论经部宗云。知现在法是名法智。知过未法名曰比智。余智如上。钝根无学有前九智。容起烦恼退现法乐。利根无学即具十智。无生智后不起烦恼亦不退失现法乐住。显扬第二亦明十智。乐者叙矣。所作已办者。即同诸经已作所作已办所办也。谓诸无学得胜对治能断烦恼生死怨敌。业异熟果谓即苦谛。业烦恼因谓即集谛知苦断集起生死流此证名为作所作故。所证解脱谓即灭谛能证妙智谓即道谛。菩提分等诸功德法无不已修此即名为办所办故。已舍重障已具胜德。是故名为所作已办。从此第三辨观不同。其义者何

经。三假实观三空门观

解云。明二观门彰对治行。三假实观者法假实观.受假实观.名假实观。如大般若及此下文。法谓五蕴色心之法。任持自性轨生物解故名为法。从众缘生如幻士等。依他不实故说为假。相无自性体唯真如。真如不迁故说为实。观即正慧能照之心。由此而言。法之一字标所观境。假实二字正解行相。假即世俗实即胜义。观之一字自能照心。境有总别。别中真俗。智有加行及以根本。能所双彰名法假实观。受假实观者遍行中受。受之自性诸心心所受之相应。苦乐等事受所领境。福非福等受所领业。诸趣异熟受所领果。味着生死唯受力强。于心所中别立为蕴。为过既重故别对治。假实及观义如前说。名假实观者。名谓呼名表诠诸法。得法共相非自性故。诸法自性体离名言。有情妄倒横生执着。依名计义依义计名。无始时来妄熏习力。为令除断故正观察。余假实等皆如前矣。此唯大乘无学宁具如前所引。智度论云。应化声闻实是菩萨。具此何失。三空门观者。所谓空观.无相观.无愿观。依俱舍云。于苦圣谛四行相中取空无我而为空门。灭下四行为无相门。集道各四苦无常二.此之十行为无愿门。问苦集六行有漏不愿。道是无漏圣何不愿。答圣道未满常起愿求。无学果圆。于斯不愿到岸舍筏其理必然。谓已超过现前对故。依佛地论第一云。遍计所执我法俱空。缘此等持名空解脱门。涅槃无相离十相故。缘此等持名无相解脱门。言十相者所谓色声香味触相.男相.女相.生老死相为十相也。观三界苦无所愿求。缘此等持名无愿解脱门。依智论云。知法实相谓毕竟空名空三昧。知一切法实相无相不受不着是则名为无相三昧。知法空已不观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无是则名为无作三昧。此三论文初唯小乘后二唯大。罗汉权实具阙应知。上来三文明赞德竟。从此第三结赞成就。其义者何

同类推荐
  • 本草纲目别名录

    本草纲目别名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缵论

    伤寒缵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Gentle Grafter

    The Gentle Graf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继世纪闻

    继世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得依释序文缘起

    得依释序文缘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天请问经

    天请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门大门道

    道门大门道

    门道不门道,修了才知道。道门证大道,方为成仙道。无论正读反读,顺读逆读,前读后读,左读右读,里读外读,都是道门大门道!且看在道儒释玄融汇、古语今言交织的架空世界里,男女主配们如何经历人世间的波澜起伏岁月,度过人间世的霹雳弦惊生涯,体会世间人的似水流年味道,最终勘破天地万象得大自在!
  • 危险试婚:宝贝,撩一下

    危险试婚:宝贝,撩一下

    (早期坑品,慎入!)某个权势滔天的商界帝王,传言腹黑冷血,雷厉风行,却唯独对他的小甜妻宠之入骨,一宠再宠。于是某小甜妻天天念叨,“有个神级一般的老公天天疼着你,纵着你,怎么破?”众人欲哭无泪,直叹,“我们首席心好累…………”
  • 离火炼器师

    离火炼器师

    生死之间走过两三个来回,大难不死的杨骏考虑生死的意义。超越仙灵的离火之气,吞噬一切的毁天炎帝,杀神戮仙的上古神兵。这是一个俗子以炼器封神的传奇之路。他不再是那个小工匠,他是所有人的主宰!
  • 雪与雪之间的距离

    雪与雪之间的距离

    那些年的青春残片,“胖穷丑”女生因自卑而努力为学业奋斗,以时光为代价追求一段注定无望的感情。幼稚天真和敏感自私所带来的悔恨,时过境迁后的彻悟与万劫不复,在那里,永远下着雪。
  • 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用最短的时间重塑自己、改变人生。习惯的力量无比巨大,它经年累月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左右人一生成败。学习和培养高效能人士的习惯,重塑自己,成为高效能人士,走向卓越,改变命运。
  • 重生学霸小甜妻

    重生学霸小甜妻

    (已完结,1V1暖宠文。)霍宴倾,名动樊城的霍家掌权人。?传闻,他性情阴鸷,手段狠辣,不近女色。?传闻,他俊美得不食人间烟火,是令人着迷的禁欲系男神。?只可惜却是个瞎子。?前世舒心被渣妹抢了男友,霸占爸爸,换走心脏,最后心衰而亡。重生后,她誓要将所有欠她的统统讨回来,并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不仅,撕渣妹,赶继母,虐男友,更是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大学生成为了名声大噪的国家级建筑设计大师。而一路走来那个身份高不可攀的男人却一直护她左右。?他说:“心儿,你尽管放手去做,就算你将天捅了一个窟窿,也有我替你补上。”后来樊城人人皆知舒心是霍宴倾的心尖宠。推荐依琴新文《重生后我老婆变甜了》
  • 自尊自爱的故事

    自尊自爱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锦香亭

    锦香亭

    《锦香亭》以安史之乱作为小说背景,写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无穷苦难,贫苦百姓流离失所。客观上已对耽于酒色的皇帝进行了批判。《锦香亭》以才子佳人加历史演义式的写法新颖、别致。在明未清初小说中占有一席之地。
  • 万仙至尊

    万仙至尊

    武界,宗门林立,繁星势力遍布,人人皆欲登仙。周天修无上功-法,踏天骄,踩至高,横扫仙域,登临至尊,成为万仙之主!谁挡我路,就灭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