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特,獨也。犯,過#31也。夫大冶洪鑪,陶鑄群品,獨遇人形,遂以為樂。如形者,其貌類無窮,所遇即喜,喜亦何極。是以唯形與喜,不可勝計。
故聖人將遊於物之所不得逅而皆存。
〔注〕夫聖人遊於變化之塗,放於日新之流,萬物萬化,亦與之萬化,化者無極,亦與之無極,誰得逐之哉。夫於生為亡而於死為存,則何時而非存哉。
〔疏〕夫物不得逐者,自然也,孰能逃逐於自然之道乎。是故聖人遊心變化之塗,放任日新之境,未始非我,何往不存耶。
善夭#32善老,善始善終,人猶效之,
〔注〕此自均於百年之內,不善少而否老,未能體變化,齊死生也,然其平粹,猶足以師人也。
又況萬物之所係,而一化之所待乎。
〔注〕此玄同萬物而與化為體,故其為天下之所宗也,不亦宜乎。
〔疏〕係,屬也。夫人之識性,明暗不伺,自有百年之中一生之內,從容平淡,群有欣槭,至於壽夭老少,都不介懷。雖未能忘生死,但復無嫌惡,猶足以為物師傅,人放效之。而況混同萬物,冥一變化。屬在至人,鈴資聖知,為物宗匠,不亦宜乎。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
〔注〕有無情之情,故無為也;有常無之信,故無形也。
〔疏〕明鑒同照,有情也。赴機若響,有信也。恬淡寂寞,無為也。視之不見,無形也。
可傳而不可受,
〔注〕古人傳而宅之,莫能受而有之。
可得而不可見;
〔注〕咸得自容,而莫見其狀。
〔疏〕寄言詮理,可傳也。體非量數,不可受也。方寸獨悟,可得也。離於形色,不可見也。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注〕明無不得有而無也。
〔疏〕自,從也。存,有也,虛通至道,無始無終。從本#33以來,未有天地,五氣未逃,天道存焉。故《老經》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又云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者也。
神鬼神帝,生天生地;
〔注〕無也尸豈能生神哉?不神鬼帝而鬼帝自神,斯乃不神之神也;不生天地而天地自生,斯乃不生之生也。故夫神#34之果不足以神,而不神則神矣,功何足有,事何足恃哉。
〔疏〕言大道能神於鬼靈,神於天帝,開明三景,生立二儀,至無之力,有玆功用。斯乃不神而神,不生而生,非神之而神,生之而生者也。故《老經》云天得一以清,神得一以靈也。
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35老。
〔注〕言道之無所不在也,故在高為無高,在深為無深,在久為無久,在老為無老,無所不在,而所在皆無也。且上下無不格#36者,不得以高卑稱也;外內無不至者,不得以表裹名也;與化俱移者,不得言久也;終始常無者,不可謂老也。
〔疏〕太極,五氣也。六極,六合也。且道在五氣之上,不為高遠;在六合之下,不為深邃;先天地生,不為長久;長於廈古,不為耆艾。言道非高非深,非久非老,故道無不在而所在皆無者也。
稀韋氏得之,以挈天地;
〔疏〕稀韋氏,文字已前遠古帝王號也。得靈通之道,故能驅馭群品,提挈二儀。又作契字者,契合也,言能混同萬物,符合二儀者也。
伏犧氏得之,以襲氣母;
〔疏〕伏犧,三皇也,能伏牛乘馬,養伏犧牲,故謂之伏犧也。襲,合也。氣母者,元氣之母,應道也。為得至道,故能畫八卦,演六爻,調陰陽,合元氣也。
維斗得之,終古不武;
〔疏〕維斗,北斗也,為眾星綱維,故謂之維斗。武,差也。古,始也。得於至道,故歷於終始,維持天地,心無差武。
日月得之,終古不息;
〔疏〕日月光證於一道,故得終始照臨,竟無休息者也。
堪坏得之,以襲崑崙;
〔疏〕崑崙,山名也,在北海之北。堪坏,崑崙山神名也。襲,入也。堪坏人面獸身,得道入崑崙山為神也。
馮夷得之,以遊大川;
〔疏〕姓馮,名夷,弘農華陰潼鄉堤首里人也,服八石,得水仙。大川,黃河也。天帝錫馮夷為河伯,故遊處盟津大川之中也。
肩吾得之,以處太山;
〔疏〕肩吾,神名也。得道,故處東嶽為太山之神。
黃帝得之,以登雲天;
〔疏〕黃帝,軒轅也。探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下,鼎成,有龍垂於鼎以迎帝,帝遂將群臣及後官七十二人,白日乘雲駕龍,以登上天,仙化而去。
顓頊得之,以處玄宮;
〔疏〕顓頊,即黃帝之孫,即帝高陽也,亦日玄帝。年十二而冠,十五佐少昊,二十即位。探羽山之銅為鼎,能召四海之神,有靈異。年九十七崩,得道,為北方之帝。玄者,北方之色,故處於玄官也。
禺強得之,立乎北極;
〔疏〕禺強,水神名也,亦曰禺京。人面烏身,乘龍而行,與顓頊並軒轅之胤也。雖復得道,不居帝位而為水神。水位北方,故位號北極也。
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
〔疏〕少廣,西極山名也。王母,太陰之精也,豹尾,虎齒,善笑。舜時,王母遣使默玉環,漢武帝時,獻青桃。顏容十六七女子,甚端正,常坐西方少廣之山,不復生死,故莫知始終也。
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
〔疏〕彭祖,帝顓頊之玄孫也。封於彭城,其道可祖,故稱彭祖,善養性,得道者也。五伯者,昆吾為夏伯,大彭豕韋為殷伯,齊桓晉文為周伯,合為五伯。而彭祖得道,所以長年,上至有虞,下及殷周,凡八百年也。
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束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
〔注〕道,無能也。此官得之於道,乃所以明其自得耳。自得耳,道不能使之得也;我之未得,又不能為得也。然則凡得之者,外不資於道,內不由於己,掘然自得而獨化也。夫生之難也,猶獨化而自得之矣,既得其生,又何息於生之不得而為之哉。故夫為生果不足以全生,以其生之不由於己為也,而為之則傷其真生也。
〔疏〕武丁,殷王名也,號日高宗。高宗夢得傅說,使求之天下,於陝州河北縣傅巖版築之所而得之,相於武丁,奄我清泰。傅說,星精也。而傅說一星在箕尾上,然箕尾則是二十八宿之數,維持束方,故言乘東維、騎箕尾;而與角亢等星比並行列,故云比於列星也。
#1『自』疑為『目』字誤。
#2依郭慶藩引文及文意當改作『目』。
#3郭慶藩引文『遣』作『絕者』。
#4郭慶藩引文改『知』作『人』。
#5郭慶藩『抒』作『作』。
#6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及郭慶藩引文『伏』當作『復』。
#7趙本『受』作『愛』。
#8郭慶藩引文『德』作『惠』。
#9郭慶落引文『操』作力而』。
#10郭慶藩引文『玄』作『弦』。
#11世德堂本脫『蒙』字,四庫本同。
#12四庫本、浙江書局本『人』均作『仁』,又依正文當改,下疏文『人』亦當改作『仁』。
#12四庫本、浙江書局本『人』均作『之』,郭慶藩引文『人』作『天』。
#13四庫本、浙江書局本『效』作『循』,四庫本作『殉』。
#14原作『子胥餘紀他』五字,依郭慶藩及正文、疏文改作『胥餘』。
#15原作『決』,疑『抉』之誤,今依郭慶藩引文及文意改正。
#16原作『中』,諸本皆作『沖』,故改正。
#17四庫本、浙江書局本及郭慶藩引文『固』下皆有『守』字,故補。
#18《闕誤》引文如海、張君房本『喜乎』作『喜也』。
#19《闕誤》引文、張本重『崔』字,『已乎」』作『已也』。
#20又引文,張本世『乎』作『世也』。
#21郭慶藩引文『馭』作『御』。
#22『者』字依郭注本,四庫本補。
#23趙本『居』作『君』,四庫本『居』作門軍』。
#24四庫本、浙江書局本『問』均『閒』。
#25郭慶藩引文『文』上有『前』字。
#26『者』疑『老』之誤,今依郭慶藩引文及正文當改正。
#27趙本無『哉』字。
#28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共』當改作『冥』。
#29原作『方』,今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郭慶藩引文改正。
#30【『化為人』三字依四庫本、浙江書局本補。
#31郭慶藩引文『過』作『遇』。
#32《闕誤》引張君房本『夭』作『少』。
#33『本』字依正文當改作『古』字。
#34世德堂本『神』作『人』.
#35世德堂本無『為』字。
#36『知』疑『格』字誤,故據四庫本、浙江書局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