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之成,其大端有七:一曰定律吕,二曰造歌诗,三曰定典礼,四曰辨八音,五曰分宫调,六曰正字音,七曰审口法。七者不备不能成乐。何谓定律吕?考黄钟大吕之本,穷宫商徴羽之变是也。何谓歌诗?上极雅颂,下至谣谚与凡词曲有韵之文皆是也。何谓典礼?郊天祭地,宴饗赠答,房中军中之所宜用是也。何谓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古今乐器是也。何谓字音?一字有一字之正音,不可杂以土音;又北曲有北曲之音,南曲有南曲之音是也。何谓口法?每唱一字,则必有出声、转声、收声,及承上接下诸法是也。七者不尽通,不得名专精之士。然七音之学,非一人所能兼,则亦有可分习者。律吕歌诗典礼,此学士大夫之事也。其八音之器,各精一技,此乐工之事也。惟宫调、字音、口法,则唱曲者不可不知。然宫调大端难越,即有失传,而一为更换,即能循板归腔,至字音亦一改即能正其读,惟口法则字句各别,长唱有长唱之法,短唱有短唱之法,在此调为一法,在彼调又为一法,接此字一法,接彼字又一法,千变万殊,此非若律吕歌诗典礼之可以书传,八音之可以谱定,宫调之可以类分,字音之可以反切别,全在发声吐字之际,理融神悟,口到音随。顾昔人之声已去,谁得而闻之?即一堂相对,旋唱而声旋息,欲追其以往之声而已不复在耳矣。此口法之所以日变而日亡也。上古之口法,三代不传;三代之口法,汉魏六朝不传;汉魏六朝之口法,唐宋不传;唐宋之口法,元明不传。若今日之南北曲,皆元明之旧,而其口法亦屡变。南曲之变,变为昆腔,去古浸远,自成一家。其法盛行,故腔调尚不甚失,但其立法之初,靡慢模糊,听者不能辨其为何语,此曲之最违古法者。至北曲则自南曲甚行之后,不甚讲习,即有唱者,又即以南曲声口唱之,遂使宫调不分,阴阳无别,去上不清,全失元人本意。又数十年来,学士大夫全不究心,将来不知何所底止,嗟夫!乐之道久已丧失,犹存一线于唱曲当中,而又日即消亡,余用悯焉,爰作传声法若干篇,借北曲以立论,从其近也;而南曲之口法,亦不外是焉。古人作乐,皆以人声为本,书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人声不可辨,虽律吕何以和之?故人声存而乐之本自不没于天下。传声者,所以传人声也,其事若微而可缓,然古之帝王圣哲,所以象功昭德,陶情养性之本,实不外是。此学问之大端,而盛世之所必讲者也。乾隆甲子秋八月既望吴江徐大椿书于洄溪草堂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剑客情仇
引子:浩浩江湖,荡荡武林,不论门名门正派或者江湖武林中的独行侠客,他们梦寐以求的就是练成至高无上的绝世神功,配上把稀世的宝剑,称霸武林,号令群雄……然而,天下武林第一剑客天方神尊所留下的《天方秘笈》与天杀剑,令武林中野心勃勃、居心叵测之人,以及江湖中痴心妄想之辈煽动了心底蠢蠢欲动的贪念。谁不想将世间仅有的二样旷世的圣宝据为己有、争领风骚。一本绝世的秘笈,一把有灵性的宝剑,武林中掀起了一场江湖恩怨情仇、腥风血雨,无数无辜的人枉送性命。最终谁能得偿所愿?谁是领导群雄的真正霸主?其中上演一段超俗绝伦、震天撼地、惊世骇俗的侠客传奇,想知怎样?拭目以待吧!公子请别红烧我
虞锦想着以后要是有孩子了,就给他们讲一个这样的故事:一条小鲤鱼行侠仗义,却被无良道士打回原形!呜呼哀哉,世风日下啊!可哪有道士长得沉鱼落雁还额上描花儿的?遂抱大腿道:“这位如花似玉的妖友公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那厮却施施然说道:“哪里来的相煎?明明是我煎你。哎呀煎鱼多难吃,我素来爱吃健康的,不若红烧了罢。”小鲤鱼两眼一抹黑,颤颤巍巍哭诉道:“我清清白白一条鱼!坚决抵制下锅之前腌渍的做法!质本洁来还洁去!要留清白在人间!在!人!间!“那厮听了很高兴笑的见牙不见眼,从袍袖里掏出一副刀叉,“哦呀,那看来做成生鱼片很合适…“之后呢,小鲤鱼又遇见一个白衣飘飘风清朗月的俊俏小白菜公子,本想效仿前妖、花前月下、颠鸾倒凤一番,那人却一脸正义的掏出佩剑放在她脖颈上,“小妖还不快快束手就擒!“小鲤鱼欲哭无泪,好不容易遇见了一个妖界同族,不成想居然是一只爱吃鱼的狐狸~!于是小鲤鱼就开始了漫漫逃避被吃命运的道路……后来她的小儿子眨巴眨巴眼睛说,“娘亲,这条小鲤鱼真可怜,后来怎么样了?“虞锦扶额长叹,“后来啊,后来就有了你…““……………”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书里讲的事,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小事。但是,生活并不是由大事组成的。这些事,并不枯燥,认真看,每一个都非常有意思,如果这一件又一件的小事都去做了,生活的质量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