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9500000003

第3章

心地品之三

如经中说。六种胜智。谓阴入界四谛因缘二十二根。如是胜智云何分别

郁陀南

相义及分别  次第摄受依

依此六种法  了知阴入等

何者色相。谓十一种。眼等及触。法入中色有。依四大有是四大。皆是碍相。何者受相。谓有六种眼等触生。又三种受有二种依。谓色及心依色身受。何以故。五根色故。若根有色依眼等受。是名身受。何故五根不名为身。答曰。根自相故用各异故。若异相故不同身相。是故根受不名身受。答曰。不离身故。有眼等根。依根生受故。名身受。此说无过。若说不离言无过者心不离身。是故心受亦名身受。凡一切受皆名身受。答曰。身与诸根不得相离。心不如是。如有众生生无色处离身有心。是故根受得名身受。心得离身故名心受。是一切受得有二名。谓一切受皆是用相三种因缘。一者是尘胜力。二者思惟胜力。三者自在胜力

何者想相六种如前。又六种生有相想无相想小想大想无量想无用想。此一切想得二种异。一者世间。二出世间。缘于欲界是名小想。缘于色界是名大想。缘空识处名无量想。缘无所用处是无用想。此欲界等是名有相想。非想非非想是无相想。出世间想。谓诸学人及无学人。是一切相分别想相。何者行相。如前六种复五种事。一者为与诸尘。二者得共俱故。三者有为远离。四者起烦恼业。五者心得自在。略说三种善不善无记。一切牵果。是名行相

何者识相。亦有六种所谓眼识乃至意识。是识相分复有三种。一者用分。二者缘多分境。三者住诸异分。用分有三。境分有六。住分亦三。如此等分。分别十八取尘为相。是五阴相

何者阴义。色者过去未来现在。乃至近远一切诸色。总名阴义。如是等色乃至于识如是总摄一切和合皆名阴义。何故佛说和合阴义。以此诸阴唯是和合无有实我。是故佛说名为阴义。何者色阴。分别有六。一者随类。二者随相。三者识依不依。四者离识不离识。五者想尘。六者色究竟处。此一切色所谓四大及依四大。是名随类。色相三种。一者净色。二者净尘。三者心尘。共相者皆是质碍。一切诸色皆是共相。何者识。依不依是众生数。名之为依。复有色处。识初入乃至生受。是名识依。离如是色名为不依。何者离识不离识。色不离说名自分。共识。同用故。又复离识名不自分。相似相续能生于触名为自分。虽相似相续不生于触名不自分。有三种想名为色尘。一者色想。二者碍想。三者种种想。色想者三相。一者显现色。二者碍色。三者聚色。此三相尘如次第故取青黑等名为色想。妨人游行名为碍想。取于男女田宅等相名种种想。尘色色究竟者。略说有二。下界堕欲界色界业增上缘。若四空处。依于作业则无有色。依自在定有妙光色。何故一切色种得自在智。修现定故是妙定色。何者受阴。分别有五。一者受类。二者自相。三者生处。四者思惟分别。五者灭处。何者受类用处法。何者自相苦乐不苦不乐。乐受者生乐住乐坏苦爱着因缘。苦受者生苦住苦坏乐离爱因缘。不苦不乐者行苦故苦解脱爱缘。此一切受皆悉是苦名受共相。何者生处。从十六触受阴得生。何者十六。谓六根触碍触依言触苦触乐触不苦不乐触欲触嗔触无明触明触非明无明触。依根取尘名六根触。依尘思惟生于碍触。依心出言名依言触。三种受触依缚依解。欲嗔痴触则依于缚。明非明无明触依于解脱。何者思惟分别。一切诸佛八种分别几种受。何者受集。何者受灭。何者受集行道。何者受灭行道。何者受味。何者受过。何者受灭处。生相分别有三种受。有触集故则有受集。广说如经。是八种相分别受阴。一者自相分别。二者现因分别。三者因灭分别。四者现在未来分别。五者受灭道分别。六者浊用分别。七者清净分别。八者受灭处分别。名分别。何者灭处。初禅灭忧根。二禅灭苦根。三禅灭喜根。四禅灭乐根灭尽定灭舍根是名受灭。处分别

何者想阴。分别有五。一者随类。二者随相。三者颠倒。四者不颠倒。五者决定。取境别相能生想法是名随类。随相有六。已如前释。取境虽异皆想共相名为随相。凡夫无智无明覆心。起邪思惟。依二见半出四颠倒。依于无常谓以为常。是修常想。为依见取出二颠倒。谓苦中计乐。不净计净。依于身见出我颠倒。于无我中取法我相。复有在家名心颠倒。如出家人名见颠倒。分别又有异想颠倒。于四种类生邪修想名想颠倒。于四种类生决定智起信分别名见颠倒。何者不颠倒想。诸有智人无有无明。起正思惟。于无常境见于无常。于苦见苦。于不净境见于不净。于无我境见于无我。起正修想名不颠倒想。于此四种能起信乐是名心不颠倒。于此四种正见正知名见不颠倒。是名想不颠倒。何者决定。分别有五。一尘决定。二用决定。三者假名决定。四者不实决定。五者实义决定。取尘自相取似相是尘决定。于尘生受取别异相名用决定。依于自他是名是生是姓等相。随世俗语作想境界是名假名决定。颠倒取尘名不实决定。如实取尘是名实义决定

何者行阴。分别有五。一者谓尘。二者别住。三者不净。四者清净。五者事。六种思聚胜力牵果是名行尘。生老住等不相应行和合积聚名别住行。何以故。各各异故名别住行。三毒等行名为不净。信等善根名为净行。如前五种。知与尘等是名为事

何者识阴。分别亦五。一者入处。二者不净。三者依故。四者住故。五者多种。欲界中识依外色入名为入处。色界净天依于自阴是为名色。识入处则有二入。四空处识依自四阴说名入处。是入处分别。此凡夫识依二种乐生于不净。依现尘用乐故不净。依于未来生老等苦乐故不净。名不净。识依有六种。是生识依。眼等六入识依得生故得六名。譬如依糠火牛粪等火。亦复如是。是名依故。分别四识住处。如经中说。阴依境界为心住处。有色中识住。广说如经。乃至我说识不至东。余方亦尔。于现世中不乐涅槃。自至寂静清凉得梵自在。我说如是此如来说经中所摄。四识住处后当广说。复略说三有缘住处究竟有缘住静。佛说此三显四识住。烦恼境类烦恼依住。是说名为烦恼执着。以此二种名执着境。一者是境。二者取。境者烦恼缘爱言是我物即是执境。我见烦恼思惟是我。又有四种贪等身结。是业因缘即是取境。如上所执是心住处。何以故诸烦恼境依心得住。犹如湿衣诸尘易住。如肥田中种子增长。诸凡夫人未得厌离。爱欲对治受所牵识。未来世中即得受生悉令具足。乃至未舍凡夫之性。此所受生令具足者是名能住。此相续生是名生死所。余如前说于住缘。如此一切名有缘住处。有色界中诸识来去。无色界中说心没生。此三处住乃至寿遣。如前二处得生增长及于壮大。如是量故得知诸识住处究竟。若有说言异于此义。唯文字殊理则无别。何以故。文字义别无分别故。若有问者则不能答。即便思惟。我云何对脱。若有答。后更思惟我实愚痴。自不知解而答他问。是故智人从一切色乃至行阴爱等诸结暂伏故无能生业结。有智慧故根本永尽。何以知之。诸在家人依贪嗔结则能作业尘味因缘恐憎因缘。于出家人戒取实结而能生业。戒取烦恼与贪同相愿求生天。实结烦恼与嗔同相故谤涅槃。如此诸结依于心地从思惟生。此诸烦恼对治灭故。欲取色等以为境者即得永灭。以此灭故。诸识有惑于四住处则不复住。诸对治识实清净故。如是得知住处寂静。以缘灭故。于未来世当生具足应得相续不复更生。是名有缘住。静阿摩罗识对治世识甚深清净说名不住。复次此识不为缘生。空解脱门善修习故不能生业。无愿解脱门善修习故则能知足。无相解脱门善修习故住于不动如前四义得正解脱。观行于尘于我我所无所取着。是故色等诸尘灭坏心无渴爱。如此诸相心极清净。识清净故不自灭坏。亦复不为他缘所灭。无相续故。于十方处不更入生。于命于死无贪欲故。说无求欲。心譬如树受喻如影。于时二无。是故无树。是故无影。世心灭故。说现尽灭。是无漏心学解脱故。前次第说得寂静。无学解脱故得清净。四余灭故得梵自在。问何故不说识识住处。答曰。言不自相故识得不净。何以故。如来说心自相清净。四处不尔。一切烦恼极不净故。知贪欲等微细难见。色等不尔非烦恼因。不如色等无有众生于一识处而起爱着。如于色等。是故佛说识非住处是名识阴住处分别。多种分别者此说有三。一者有欲心无欲心有嗔无嗔。广说如经。乃至未得解脱及正解脱。此如来说则名第一。是离分别界分别故。于欲界中心有四种。有善不善染污不染污。于色界中心有三种除去不善。无色亦尔。无漏有二。谓学无学。欲界善心分别有二。生得学得。不染污四果报威仪工巧变化。欲界变化一种生得。如天龙鬼无修慧果。于色界中无有工巧。无色界中但有果报。善心如下登高是名第二依界分别。又有异心多种分别烦恼种故。欲界中五。苦集灭道修道破故。色无色界五种亦尔则有十五。及无漏心复有十六。是名第三灭故分别第一是离。复更分别三品助分为三摩提。一者使动。二不使动。一不得定。二者得定。一不正净。二者正净。于第一品。有染心人欲等障心。又于一时有善心人无记心人欲等不起。如是分别有欲等心无欲等心。于第二品。或复有时依内于定安心一处。境念灭故而于五尘心生散乱。极令没故懒堕。覆障。为灭懒堕。于喜乐境不正安故一时浮动。正取境故心不浮动。沉没浮动为烦恼障心不寂静。沈等灭故即得寂静。正思惟故得根本禅。是名心定离前定相。是不定心。至究竟道是故正修。至灭究竟故正解脱。离前二相不正修习不正解脱。取诸定相知第三品。是名识阴分别。何者说阴。次第有八种阴。一者生作。二者治道。三者染因所作。四者住作。五者分别作。六者如处作。七者如粗作。八者如器等作。何者生作。依根依色生于眼识。依意依法亦皆如是。如次第经。前说色阴心数所依后说识阴受等心数在于中。说是名生作次第。何者治道次第。除四颠倒说四念处。于色不净横计为净说身念处。于受计乐说受念处。依于想行无我计我说法念处。依心无常横计为常说心念处。何者染因所作次第。男见女色起于爱染。何故受味爱故。受味爱者依想颠倒。想颠倒者依行烦恼。行烦恼者依于识阴依于根尘。尘用生受取多种尘。是名为想。现世尘用生诸烦恼。名之为行。依诸烦恼生不净识善不善业于未来处生等苦故。更得不净说识在后。何者住作次第。识住四处。一者色。二者受。三者想。四者行。何以故。欲界中色是色住处。于欲界中具足色故。于色界中说为受住。何以故。受显现故。于三无色说想住处。何以故。想显现故。于第四空说行住处。何以故。大思现故八万大劫。是思果故说住四处。是名住作次第。分别作次第者。以色阴故见色听声则知他人。以受阴故心有高下生于苦乐。以想阴故知名生姓。以行阴故分别愚智。以识阴故阴中计我。是名分别作次第。如处作次第者。如在家人色受因缘起于斗诤。若出家人想行因缘亦生斗诤。识于二处并为因缘。如粗作次第者。色最为粗。六识境故。次明受阴。有三受故。男女等相相可知故。贪嗔痴等自可知故。离受想行识难知故。如器等作次第者。色譬如器。盛三受故。受譬饮食。损益身故。想譬鲑[鮥-口+虫]。取异受故。行喻食至。与苦乐故。识譬食者。用受等故。何者摄受。几阴几入几界几因缘分几处非处几根摄受。如色阴等乃至识阴。色阴一阴十入十界法入法界说于少分。六缘少分。于处非处亦说少分。根则有七。受阴摄受者。一阴法入法界。各说少分。一因缘分三缘少分处非处分根中有五。想阴摄受者。一阴法入法界各说少分三缘少分处非处分根则不摄。行阴摄受者。一阴法入法界亦说少分四因缘分五缘少分处非处。分根中具六三根少分。识阴摄受者。一阴一入七界二因缘分三缘少分处非处。分根中说一三根少分。如是阴入乃至于根。交互相摄。又异摄有十阴等诸法摄自种子。是名异摄。阴等诸法自共相摄。是名相摄。阴等诸法遍一切处是名生摄。阴等诸法乐受等住。名别住摄。如阴等一时俱起。名不离摄。诸阴等法在于三世。名为时摄。诸阴等法依处得生。名为处摄。诸阴等法五种等故。名具足摄。诸阴等法分分不具。名少分摄。阴等诸法如如相故。是名真摄。如阴至根合十六摄。又有三种摄一切法。色阴法界意入

何者阴。依几种色色阴得生。依几种处名摄阴生。依于六处色阴得生。一者依处。二者住处。三者卧具处。四者根处。五者根依处。六者如行能故诸定地处。识依七处名摄阴生。一者欲。二者色。三者尘。四者觉。五者观察。六者净行方便。七者清净。欲等四处说在家人。观察之处则是出家精勤持戒。净行方便者。得未来禅。七者清净得根本禅。为四种人说七为四。色阴分别后当广说依色分别

郁陀南

物种及邻虚  生形与相续

业等刹那独  境杂说有十

复有几物色阴摄眼摄根一物眼识所依。是色清净不离摄故。则有七物。谓眼身地色香味触。三界摄故说有十物。七种如前。及水火风。如眼物等耳鼻及舌亦复如是。离四种根身根九物。何以故。离四根故身得独生。复有声界。不久住故。是故别说有处有声。则有十一色等尘物分别。如细滑等至健皆是触入。依四大地制于别名。依四大净说于滑触。依坚生重不净。不坚生于粗轻为净。不合生于软触。依风水杂则生冷触。持因不具生于饥渴亦生羸劣。持因具足依大平等力饱触生依大不适。饮食难消生诸病触。依身转变四大不调。生于老触。命根转变四大不调。生于死触。依血不等生过患故。食饮毒恶有暂死触。地水相杂则生浊触。去来动转心起烦恼生疲惓触。离上因缘生消息触。四大调和身色不减。生休健触和合诸触。四大别住说有六种。谓净四大共不净。大坚共不坚。不摄及杂。不等平等。一切诸尘色等至触。以二识知自识心识。或同时知或不同时。于色界中现无香味。非无种本。无有抟食。离食欲故。香味二尘抟食摄故。鼻舌二识无现用故。亦有种本。色阴摄色则有九物。四大依大五尘。一切他色假名说阴。法入中色得有二种。物有假有依定自在。定中观色名为物有。是定果化定共识尘。戒非戒色皆是假名。又定尘色处果。定处色相应故。依于定大得生世法。依有漏定及无漏定色。是世法非出世法。何以故。有相思惟定因缘故。一切定人有能生色不能生色。犹如化生。若不思惟依前自在无有闇障。得净光明自然而至现在世。生是名物有思惟。思惟解脱力故得见诸色。色未现前是假名有。非出世定境界之尘出世定色。不可思惟欲色界色。云何为异色界中色。极大清净出光明故。极妙微细非下根尘。无有苦受过苦受故。不可思惟。住邻虚尘无妨碍故。随于心想得有粗细。是五种异。略说色阴有六种相。自相共相依依者相关相用相业相妙相。地水等大坚润热动四大自相。眼等诸根净是自相。是名自相。皆有障碍是色共相。四大是依依者五尘。是相关相。内入有色用增上故外尘得生多种。有一色聚得名坚触。有润有热有动有杂为内入用。是名用相。地等四大依摄熟牵。是事业相。复有别业后当广说。邻虚细色是名妙相。妙相三种。分破极细有生极细。自在极细分破故。邻虚极微生极细故。风等诸微至中阴色。色界中色无色界色自在细故得名极微。如佛经说。人生中住得平等心。修学自心庄严自心作自在心。共一处住不相妨碍。亦无恼害。若于此后生色究竟大梵自在。是其生处下阎浮提。为听法故。破一毛头作十六分。地如一分众天共住无相妨碍。名自在极微。如是色阴物种思惟邻虚色相几种分别。略说有五。后当广说。如经本地智分破故。种分别故。独自分故。共伴分故。无方分故。折色究竟智决定故。是邻虚分非身量故。是故邻虚不生不灭。是故色聚非邻虚生。分别邻虚有十五种。眼等五根色等五尘四大法色。自相分别是名独分。和合邻虚是共伴分。何以故。地等邻虚不相离故。何故有障碍法不离一处。共伴住故。不无障碍。如心大地合根相似故。诸事用生为相似业。增上缘故诸色和合。共为根用故得生起。若不如是非诸和合。眼识等尘根尘无用。是故共伴不得相离。有一种色或碍不碍。如中阴等乃至梵色。名共伴分。色究竟故。诸邻虚色无有方分。不和合故。和合诸色邻虚方分离一方处无邻虚色。如前所说五种邻虚。有五种眼。肉天圣慧法眼似佛眼。五种邻虚几眼境界。肉天二眼所不能见。余三眼见。何以故。唯色和合天眼得见内外上下前后明闇。不见邻虚。智分别故。邻虚色相非体别故。何故邻虚不生不灭可知可说。答具足和合前得生故。未至后时未得别体。于中灭故。譬如水渧。五种相故。邻虚思惟得知不正。于色和合以自体故邻虚得住。是为第一。不正思惟邻虚生灭。是为第二。邻虚色住共伴离伴。是名第三。唯邻虚中色和合住。是名第四。邻虚和合能生他色。他色得生异于邻虚。如是邻虚不正思惟。如正心人又取诸相。离前五种不正思惟。邻虚思惟正故。得起五种功德。和合色处邻虚分故。用行修道。于诸境界无疑惑因所作自在。是一功德。身见灭道渐渐增胜。是二功德。我慢灭道方便得生。是三功德。诸烦恼起起而暂止心得清净。是四功德。为空无相二解脱门便得修慧。是五功德

生者略说色物有五种生。依生种生牵生长生坏生。何者依生。于四大依造色得生。是故四大不名造色。是四大虚造色得生。此色和合是四大依。知色自相。于和合中得知有色。复更有虚不见自相。知无别色。略说得知有相非有相。若虚不见而言有者。譬喻得知。若有共依为得同物。为不同物义有二种。量故力故。若不同量应得小知。小知不得则无是义。若有力故依物不同。离自相故则无别力。此力不同亦无是义。是名依生。何者种生。从自种生譬如谷子。至多因缘芽肉等界地灰等生。遇诸因缘坚物得软。软物得坚。不热得热。热得不热。不动得动动得不动。如是好色及不好色有自相故。为自种子多种得生。是名种生。何者牵生。内入业增不动外物而能得生。譬如世器。宿业牵故内入得生。譬如为业五道入生外诸色物。三种业牵。一者如郁单越依报自生。四天王天至第四天。二者现业自牵外色得生如第五天。三者依他念业外色得生如第六天。是名牵生。何者增长生。具足因缘多种得生。谓色增长渐渐具足。水雨溉灌芽等增长。是名长生。离增长生是名坏生。造色生者。如多种物石磨和合不可分别。知别相故。不如麻豆麦等诸物一处积聚种别可知。何以故。犹如生相能生事用。为因增上造色得生。若一切行从自种本后便得生。何故依四大色说造色生。答四大增减。造色随大亦有损益。犹如眼识离于四大。不别生故。譬如大地。四大持故。如綖持衣。三因缘故。大地增减。方便能令造色增减。工用因故。业因缘故。定自在故。地大能造色增减。三种力故。何者三种。能破增力。能受器力。能生因力。水大者能润力故。火能熟故。风能燥故。是功用故。四大增减能令造色增减。前业相似诸四大生而得相似。是故造色似于四大。是名业因缘故。定自在者前至大地。后时能令造色增减。如能转变四大造色。以地为水以水为地。是定自在。又复略说五种因缘。异相四大使生异果。四大力故。功用力故。咒术力故。神通力故。业行力故。从于此后未至生处。于中阴中诸色和合。何因何缘自种子因能牵生业。是增上缘。以何义故有中阴生。云何可信。于后无依心心数法更生他处。不可至故。若如思惟喻于声响。是义不然。根乱故有如见二月。若如思惟无中阴者譬镜中影。是亦不然。面不减故。影譬不然。若复思惟如心取境无中间识。汝喻不然。心不去故。若是等譬破无中阴。是义不然。是故中阴实有可信是名色阴。生分思惟已生色阴。何者前去取于生处他色处生。答四大在前向受生处。四大依故。于处造色与大共生。四大处生处障故生。又复造色自相遍故。不离大故。能障生处。地等四大粗细可知。如次第说。地界持故能作事业得说有果。水火风界流烧吹等。是三大业。一切诸声唯生灭。于色和合不久相续。于内外二处得知依。一时生处处得闻悉皆遍满。如焰光至无前后无迟疾故。此风二种。谓动不动。轮者不动。空行则动。行于物者恒为随顺持于幻化。持幻化者则是不动。异此皆动。虚空界者。明闇所摄皆是造色。是名空界。离明闇等空界别相不可知故。亦是不动。于众生处有恒光明。有恒闇冥。此中不动。若异此处则名为动。依色和合清净虚朗光明所摄。不清朗者亦是色摄。形者。谓长短等。为是实法为假名耶。答此是假名。何以故。以聚集故。言此是处。言此是形。唯言语故。唯度量故。于八相中无别义故。若以看视于可视者。体性杂故。犹如车等。慧有异故。故说假名。复于法入禅定果色唯得有色。何以故。余香味触生因无故。无复用故。如是于空行风诸香等尘无共生者。以相近故风中有香。复于光中出轮外者。若诸大法及香等尘不复得现。禅定果色于法入中依禅定生。非四大生。似本色故亦说造色。不依四大。从色阴中有几种法。是可见者有障碍者。答一者二种眼识行处离法入色。所余诸色皆不可见。亦有障碍如是分者于色阴中是形。思惟相续者。于色阴中有几种流。答有三种。一者依。二者报生。三者长养。依者有四。报依长养依不等依体性依。报依者二种。一者前品。二者相续前品。是报等所牵故。次报后生是名相续。长养有二。满处长养相增长养。满处者。有色增长。饮食眠卧梵行禅定依此增长。复相增者。从依饮食依满处故恒受乐故。依时熟故。而得增长。诸有色法依此二种而得增长。于无色法唯相增故而得增长。欲界诸色四食长养。何者为四。思识抟触。前二种食未牵牵故是生因缘。后二种食是住因缘。触食是受阴等住缘。所余眠等亦能增长于色界色。不依抟食。不依眠卧。不依梵行。而得增长。诸有色根而随二流。离此二种无别依流。果报相续增长壮大有时得见。何故是报所摄不名长养。答此果报色如安置处。不增不减而得住故。养相续者。依报相续有违从故。有增有减。非根色者。皆有三流。心心数法依于依流依于报流。若依相增而有增长。于法入色无有报生。所余诸法如心心数而可得知。于欲界中诸内外色得果报生。于色界中离于香味。余者是报。复欲界中诸根不具亦是果报。于色界中诸根具足皆是果报。是声界者亦是果报。非是声故是名色阴。相续思惟

业者。色阴中摄。持界几业乃至风界。一切四大有五种业。于此地界开发转业。处所持业。为作依业。互相违业。平等增业。水界业者。流摄湿润违及增长。是为五种。火界业者。光熟破坏违及增长。亦有五种。风界业者。轻动令惨违及增长。是名风业。又有四大于造色生。亦有五业。何者为五。一者能生。二者与依。三者住处。四者胜持。五者增长。何以故。于开发生前得至故。是名能生。已得生者不离处故。是名与依。于增坏等相似性故。是名住处。如量不减能胜持故。是名胜持。令增长故。是名增长。何故眼耳尘色有善不善余尘不尔。答略说有三。软中上思。何者为软。思惟时思。决定时思。作业时思。为善不善身口业生。依极上思二色生故。是故业色有善不善。是故余尘不得如此。从色和合动摇异相为不异相。答说不异相。何以故。于此物处已生未生已坏未坏。动义不然。若动已生而后得动。无有自相。若未生者则无有动。若已坏者不能得动。未生同故。若不坏者则无行相分明别体。至彼因缘是义不然。是故动摇无别实有。是名色阴业分思惟刹那者此具足故。色阴刹那刹那灭故。何以故。行法得生灭无障故。此时生因即是灭因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因异果不得生故。已生住因别相不现故。是故行法自灭不缘于地。行念灭无有障碍。如火等物为破坏因。若是思惟此义不然。共行火等同生灭故。不似前生。唯因能造。是火等事灭者灭因。是义不然。何以故。灭者与行不共俱故。灭若已有于行灭中。诸行相续已断灭故。以是义故不得共俱。灭者灭无为体能作灭因。是故不然。若灭为灭因。不得一时灭。作灭因前后无异故。诸相续法永应不生。若灭异体从灭异义。别有灭相即不可得。是故不然。复次若与火等灭伴能灭。作是思惟。是故心心数等诸灯焰等。有自体灭即应不有。是故不然。复次若力更互相成二能灭故。此是所灭。此是能灭。则无分别。是故不然。复次若二种法各有能分共灭具足。而此二种各有半能各有半不能。是故不然。如是等分于色阴中刹那思惟自体灭故。诸大等法遮灭因故。遮二种灭因故。何以知之。一切诸行心为果故。如心可知皆有刹那

独者。从诸四大造色别相为当不别。答曰。有别。何以故。见别相故。如此别相。谓异根境。余根大境。余造色境度不度故。从诸花香度于麻中等不度变不变故。如苏等中煎煮和合色味等变。坚等不然。是故知有别相造色。四大造色有于别相而体是一。譬如见株起于二智。取相有异而体是一。一者疑智境故。二者决智境故。是喻不然。虽有别相而作一体。于四大中亦应如是。何以知之。是诸四大各自别相。若定如是四大一体不应有四。此义不然。是故造色与大别体。是名独不独义。思惟境者。一切诸法色。所摄者几根几尘。答五色是根。六色是尘。云何根者诸尘成境。根不破者广说如经。于初地中几种因缘。诸根破坏不破坏者。答有二种。一者羸劣。二者皆失。不如此义皆是成根。略说有四变异因缘。一者从外缘生。云何知之。用诸外尘有逆从故。他损伤故。治损伤故。是名外缘。二者从于内缘。如在于内不善思惟。所生欲等诸根损减。从正思惟三摩提等诸根增益。三者业缘得生。如昔业缘有强弱故。诸可爱及不可爱。四者从自体生。一切诸根依自相故时损时益。复次心根破坏有几。答曰。有四。一者从盖所作。于五盖中随一覆心。乱心所作。乱心作者。如着鬼等。所求未得。如四空定及六神通。未得之时自谓言得。起邪心故。名求未得。未了所作。如未多闻及诸工巧依是四义心得破坏。复次云何色等诸尘于根明了。色不至眼于眼明了。不极微细见亦明了。及可见色无覆障者。有光明处又不过远。对眼前尘于眼明了。有诸众生于闇室中亦得了色。唯一种不可见色。如前诸尘肉眼不见。皆天眼见。声者不至无障。若有至者若光闇中不过微细。住于境处即得明了。香味及触至于自根住境处者。是诸天眼可见色者。虽复微细有障及远至住境处皆得明了。不住境处不能得见。复诸圣人圣慧眼者。一切种色皆悉明了。如初地说六种境界。云何解释。第一境者。诸色皆得入众生世及于世器。二者依三种性皆有分别。一者相分别。二者事分别。三者住分别。如是分别青赤白等。乃至广说。事分别者。作无作色。戒非戒色。非戒非非戒色。住分别者。是如意色及不如意及有舍处名色分别。声分别者。众生数因。非众生因。众生非众生因。事分别者。是口所作。住分别者。如前说。香分别者。谓根茎皮心叶华果。是香分别。香味触中无事分别。住分别者。如前色说。味相分别者。谓甜苦等。住亦如前。触有多种分别如前。第三境者。于十方中即可得知。第四境者。三世分别。第五者。实不实取分别可知。第六境者。于一边处得取具足。如是自分诸有色尘明了分别。何者思惟能生识者。于共于诸根不破坏者。与明了尘同兴发心。如此思惟能生诸识。是名色阴境分思惟

杂思惟者。于欲界阴入住是处色界色生于此身。云何上界诸色与下界共别处而住不别处也。答曰。不别处住犹如沙水。是名色阴杂分思。非色阴分别思惟究竟

同类推荐
  • Five Tales

    Five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禹贡锥指略例

    禹贡锥指略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客窗闲话

    客窗闲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OLD CURIOSITY SHOP

    THE OLD CURIOSITY SHO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蕴皆空经

    五蕴皆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解放长春

    解放长春

    长春地处东北三省的中枢,是进出东满和北满的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九一八”事变后,变成了伪满洲国的“首都”和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大本营,成了日寇统治、压榨、奴役、掠夺东北人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东北人民解放军的1947年冬季,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于长春、枕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参见东北冬季攻势)。10月14日,解放军攻克锦州,东北战局发生急剧变化,困守长春的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将军于17日率部起义。解放军控制长春东城。19日,西城防区内的新编第7军官兵也纷纷投诚。
  •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人生忠告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人生忠告

    这些名言警句是名家巨人心灵的直接体现,是智慧的结晶和思想的精髓,是人间智慧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人生的奥秘,生命的明灯,是铀,是核,必将引爆璀璨的生命火花!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夏风不过相思江

    夏风不过相思江

    她是明星的私生女,从一出生就被送去贫民窟寄养,她从小就懂得隐忍而活。直到养母去世,弟弟入狱,她才懂得,坚强是唯一的出路。她为了他远离故乡,被囚禁他乡,被迫整容,终于有机会逃回国,再次见到他,而他,已经是别人的未婚夫。夏筝,你的思念,终究吹不过相思江。八年后,你带着秘密归来,他还在不在。
  • 落倾劫

    落倾劫

    【新文《他在清眠时光看见你》】看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最后如何相爱走到一起……
  •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1606-1615)是塞万提斯最杰出的作品。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说:“在欧洲所有一切文学作品中,把严肃和滑稽,悲剧性和喜剧性,生活中的琐屑和庸俗与伟大和美丽如此水乳交融……这样的范例仅见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 婉仪传

    婉仪传

    出身平凡的翰林府小姐庄婉仪,一朝被大将军岳连铮看上。成为人人羡慕的一品夫人。谁料新婚之夜他远赴战场,随后战死沙场。庄婉仪被暗恋岳连铮的四弟媳各种欺压,最后毒杀为岳连铮陪葬。死而复生的庄婉仪,下定决心不再任人欺凌。笼络,出身尊贵的嫂嫂。打脸,放肆恶毒的弟媳。与神秘的庶子结为盟友。勇夺管家大权之后,庄婉仪弃若敝履,振臂一呼——本小姐要改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国际猎场的猎杀

    国际猎场的猎杀

    莲花正在做晚饭,忽听门外有狗不是好声地嚎叫,好像是自己家花脖的动静。花脖进屋自己会开门,干吗这样叫?她心里打了一个战,慌忙去开门。门一推开,她不由得“啊”地一声惊叫,手里的饭勺掉到了地上。门口躺着的真是她家的花脖。花脖的后腿受了伤,屁股上沾满了血,看样子它是挣扎着爬回来的,身后的雪地上断断续续地跟着一趟血迹。花脖是丈夫英夫的铁杆儿跟屁虫,整天形影不离。今天一早跟主人出了门,现在它自己回来了,还受了这么重的伤,莲花知道丈夫一定出了事。
  • 饲养花心总裁

    饲养花心总裁

    一个自由不羁的豪门总裁,一个低调挣钱的婚介白领。一场意外,他彻底粘上了她,吃她的住她的,堂而皇之,而且最可恨的是什么家务也不干,只是仰起一张俊俏的脸庞。一纸契约,她将他划到了她的名下,养就养吧,反正他能给她带来利益。“小样儿,你被包养了,以后就跟我混吧。”
  • 降临忍界之最终主宰

    降临忍界之最终主宰

    穿越忍界,既没金手指,又不是大简木家的,更难受的还被其他穿越者盯上,人家有挂……导演!这剧本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