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佛且類世五常之教(天竺世教。儀式雖殊。懲惡勸善無別。亦不離仁義等五。而有德行可脩例如此國斂手而舉。土蕃散手而垂。皆為禮也)。
後明善因果也。五戒。十善。四禪。八定。是善因。人天等。是善果。今先言人乘。類。謂比類。世。謂世俗。通西域此方。不但周孔說五常也。言五常者。謂。仁義禮智信。是人之所常行。造次顛沛。不容離故。注中別會兩方世教。以顯大同。亦潛通妨難。恐人疑云。佛出天竺。彼國世教。儀式或殊。那言類此五常。即應是佛教倣傚孔老。作是附會。故為此通云云。又龍樹釋摩訶衍論。引道品經。(此方所無)立四法藏。一補特伽羅藏。(補特伽羅。此云數取趣。以數數造業。取餘趣生。即目人也)經云。佛子諦聽為汝解說。仁藏。義藏。禮藏。智藏。信藏。(此人天藏)并聲聞藏及菩薩藏。大覺法藏。所以者何。一切行者。漸次轉勝。次第之法故。
(天竺者。葱嶺已西。有五天竺。謂成劫之時。光音天人。下生於此。故受天名。梵云印士。或云身毒。訛略云竺。言世教者。謂國王治世之教也。西域有佛法處。依佛法治國。如金光明有王法正論品也。又輪王以十善化世。遵古佛遺教也。言儀式雖殊者。如正朔衣冠之類。隨方或殊。而懲惡勸善。與此方大同。德行雖多。舉其大綱。不出仁義等五者可見天下之理。至當歸一。故治世之法。若合符節。非周孔特為斯民而創式也亦非如來倣傚此方而設教也)。
令持五戒(不殺是仁。不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噉肉。神氣清潔。益於智也)。
若翻前十惡。合云十善。華嚴二地中說十善通五乘。謂下品人因。中品天因。上品三乘因。上上品佛因。而佛於律儀中。又制近事五戒。亦通五乘。故知五戒十善。大同小異。開合隨宜。其猶大乘六度十度耳。
(注以五戒會五常。以義同故。明教大師云。一日不殺。謂當愛生不暴一物。不止不食其肉也。孟子曰。殺一無罪。非仁也。故以不殺為仁。二不盜者。謂不義不取。不止攘他物也。孟子云。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三曰不淫。謂不亂非其匹偶也。而禮所以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故同不淫。四不妄語者。謂不以言欺人。而信者言無反覆。故同不妄。五不飲啖者。由飲啖故。心神濁亂。情慮癡狂。害於智也。故不餘啖。智思清潔也。然此五戒依律儀中。復有支時具闕之異。五戒能持。名為支具。或但能持四三二等。名為支闕。盡形壽持。名為時具。或但能持十年五年。下至一日。名為時闕。支時相望。應有四句具闕之義。由此有一分少分多分滿分優婆塞夷。於此五中不殺闕故。雖得人身。多病短命。不盜闕故。資財乏少。不淫闕故。無好眷屬。不妄闕故。言無人受。不飲闕故。諸情暗鈍。又此五中。前四是性戒。謂殺盜等。體性是罪。故曰性戒。飲酒一戒。是名遮戒。由飲食亂性。犯前四故。故佛制此以防前四。故曰遮戒)。
得免三途。生人道中。
五戒十善。皆依師受三歸。言下得此戒體。先受三歸。後受五戒十戒。由歸佛故。不墮地獄。歸法故。不墮餓鬼。歸僧故。不墮旁生。得免三途。葢三歸之力也。未有不歸三寶而得戒者。以受五戒。必先三歸。故略不言。
脩上品十善。及施戒等。生六欲天。脩四禪八定。生色界無色界天(題中不標天鬼地獄者。界地不同。見聞不及。凡俗尚不知末。況肯窮本。故對俗教。且標原人。今敘佛經。理宜具列)。
上品十善有二意。一者。對前五戒。為下。故曰上品。二者。人中十善為下。故以天中為上品也。天中十善是總。施等為別。謂脩十善。與散心俱。兼行施等。生六欲天。與定心俱。生上二界。言十善者。殺盜淫妄。與五戒同。五不綺語。謂不飾非言。六不兩舌。謂語不背面。七不惡口。言必善順。八不貪愛。謂心常知足於有有具。不生染著。九不嗔恚。謂不以忿恨宿于心。十不邪見。謂心見正直。無誑無謟。此後六戒。諸教標列。或小異同。皆不相違。又有一經。中合語四為三。謂不誹謗。(通兩舌惡口也)不欺誑。(即綺語也)不妄語。(如名)加不飲酒食肉。為四。華嚴於語四中。妄言。兩舌。惡口。綺語。為次。此約重輕為先後也。嵩公輔教編。列意三為嫉恚癡。(故前釋貪。別依唯識)纓絡梵網。唯局大乘。故此不會。然其意三得為業道者。清凉大疏依瑜伽釋云。貪若未決。但名煩惱。決即名業。嗔癡亦然。故意三中要具五緣。方成業道。言五緣者。一事。(泛言他物。他所攝故)二體。(所貪物體。即金銀財寶等)三差別。於中有三。一不求。(始欲名求。即他物想)二不願。(希得屬己。即是樂欲)三不貪。(終起奪想為貪)於差別中。前二方便。後一究竟。并前事體。即是五緣。於此五中。若闕究竟。(即終起奪想)但名煩惱。善惡相反。成業例然。言及施戒者。謂持十善時。又廣行惠施。故感欲天。衣食自然。宮殿隨身。眷屬圍繞。如是果報。由布施故。天人壽長。由持戒故。然前云十善。此又云戒者。此或是近住戒。或出家戒等。如報恩經中說。有一日一夜持近住戒。或沙彌戒。比丘戒等。故別言之。而言等者。即等取忍進定。或餘善法。謂供養三寶。孝順父母。脩八福田等。但十善為正因。餘皆助因。而是有漏心脩。故不免輪迴。非如菩薩通無漏者。言生六欲天等者。泛言天者。俱舍云。光潔自在。神用得名。總為三界。別為二十八天。謂欲界六天。色界一十八天無色界四天。言欲界者。謂飲食。睡眠男女情愛。故名欲界。言六天者。一曰四王天。是帝釋臣佐。居須彌四傍。去地四萬二千由旬。(一由旬四十里)身長半由旬。衣重半兩。壽五百歲。以人間五十年為一晝夜。陰陽如人世。二忉利天。此云三十三。居須彌頂。其須彌山出水八萬四千由旬。前四王天居山之半。山頂之上。四周廣平。於其四方。各有八天。最中一天。帝釋所居。故總名三十三天。此天身長一由旬。衣重六銖。壽一千歲。以人間百年為一晝夜。以相抱為陰陽。三[火/(〦-一+又)]摩天。此云時分。以蓮花開合為晝夜。故曰時分。居前天之上一倍。身長二由旬。衣重三銖。壽二千歲。以人間二百年為一晝夜。以身相近為陰陽。四兜率天。此云知足。於所受樂。常知足故。居處倍前。身長四由旬。壽四千歲。以人間四百年為一晝夜。以執手為陰陽。五化樂天。為隨心意樂。自化樂具。還自受用故。居倍兜率。身長八由旬。衣重一銖。壽八千歲。以人間八百年為晝夜。以相熟視為陰陽。六他化自在天。謂他化樂具。自得受用故。居倍前天。身長十六由旬。衣重半銖。壽一萬六千歲。以人間一千六百年為晝夜。以暫瞬目為陰陽。自此以還。名曰欲界。言脩四禪八定者。梵語禪那。此云靜慮。法苑章云。靜者。性離囂塵沉浮等障。慮者。專心一志。籌度境門。然諸無色定有靜無慮。純定心故。欲界等持。有慮無靜。多散動故。唯色界中靜慮均平。故得此名。言四禪者。一有尋有伺靜慮。尋伺。亦名覺觀。對治欲界惡不善法故。然尋約麤相。伺約細相。二無尋無伺靜慮離前初禪覺觀之心。生歡喜故。三離喜靜慮。離前二禪喜心。憂喜雙忘。住於樂受故。四離喜樂靜慮離前三禪喜樂。苦樂雙忘故。言八定者。四禪之後。加無色四空定。謂一者空無邊處定。前色界中所有色想。今皆超越。住無邊空處故。二識無邊處定。前色與空。皆不離識。今皆超越。唯住無邊識故。三無所有處定。前有識可住。今識亦不可得。若心若境。皆無所有故。四非想非非想處定。前能離心識之想。今亦無故。此與四禪俱名定者。以四禪中有一分定義。故得定名。言生色無色界者。由脩四禪。得生色界。謂有五蘊色身。故名色界。其十八天者。謂初禪三天。一梵眾天。即梵王人民。二梵輔天。即梵王臣佐。三大梵天。即是梵王。然此三天。皆壽一劫。自此已上。身衣隨意。無復男女。但以禪定法喜為食。內有覺觀心故。外感火災所壞。二禪。少光。無量光。光音。三天。壽命二劫。內有喜故。外感水災所壞。三禪。少淨。無量淨。徧淨。三天。壽名三劫。內有樂故。風災所壞。四禪。九天。無雲。福生。廣果。三天。壽四劫。無想天。五百劫。無煩天。千劫。無熱天。二千劫。善現天。三千劫。善見天。四千劫。色究竟天。五千劫。脩後四定。生無色界。言無色者謂無麤色蘊。但有四蘊心。及心所依定。而住。名無色界。其四天者。一空無邊處天。壽一萬劫。二識無邊處天。壽二萬劫。三無所有處天。壽四萬二千劫。四非想天。壽八萬四千劫。
(三途天人。類趣各別。欲色無色。依地有殊。注言見聞不及者。天堂地獄鬼趣。孔老不談。俗眼不見故也。天為本。人畜為末。世人但知人畜草木依天所生。不知人畜從自業招。妄謂天生。是不知末。況能知彼天等果為何物。縱若說者。不過但云清氣上昇。高明悠久。無聲無臭以為至極。更不信有佛教所說能盡天地之實者。故曰況肯窮本。豈復能知空生大覺。如海一漚者乎)。
故名人天教也(然業有三種。一惡。二善。三不動。報有三時。現報。生報。後報)。
(注辨業報差別也。業以造作為義。然體有假實。身語是假。思是實體。然思有三種。謂審慮。決定。動發。正取動發。方成業道。謂動身思。是身之實。發語思。是語之實。審決二思。但是方便。注一惡者。即前三品十惡是。二善者。即前五戒十善等是。三不動業者。即前四禪八定。對欲界散動。得不動名。言報亦有三時等者。報以酧因為義。現報者。現在作惡作善。現身受報。如服狼虎藥。立時見効此約極猛利心作業。故得現報。如琉璃王誅滅釋種。生陷阿鼻法照和尚專念彌陀。生歸極樂。更不歷中有身也。二生報者。今生作業。來生受報。如今歲種麥。來歲收刈。三後報者。今生作業隔生方受。如負二人債。強者先牽。善輕惡重。則先受惡報。惡輕善重。則先受善報。則以後受者。為後報矣。此約善惡間雜。復由輕重分先後耳。餘經論說。此三之外。復有不定報對時料揀。復有四句。謂一時定報不定。二報定時不定。三時報俱定。四時報俱不定等)。
據此教中。業為身本。
但知此身從業而招。更不推業從何來。良由根鈍。未能窮究。
今詰之曰。既由造業受五道身。未審誰人造業。誰人受報。
誰造誰受。總詰也。彼應答云。是我身心能造。故下別難也。
若此眼耳手足能造業者。初死之人。眼耳手足宛然。何不見聞造作。
此難身也。由彼不了身等是假。執為實能造。故招此難。
若言心作。何者是心。
此難心也。佛教說心。凡有四種。一肉團心。五藏中火也。二緣慮心。通八種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三集起心。唯賴耶識。集諸種子。起現行故。四堅實心。即如來藏性是也。今人天機。不知後三。故招此難。此與世俗言心大同。
若言肉心。肉心有質。繫於身內。如何速入眼耳。辨外是非。是非不知。因何取捨。
言有質者。以肉團心。屬色法故。但是心等所依。無實作用。如何速入眼耳耶。然佛說第六意識。有二義用。一與五識俱行。如眼緣色時。意亦緣色。分別皂白。起殊勝解。耳緣聲等。例亦如之。二不與五識俱。名獨頭意。如前五不緣境時。內自思等。今人天教。不知緣外境者。是意識作用。執以為心。故招此難。
且心與眼耳手足俱為質礙。豈得內外相通。運動應接。同造業緣。
顯肉團心無作用也。如其有用。肺等應然。則諸已死。應能緣慮。
若言。但是喜怒愛惡。發動身口。令造業者。喜怒等情。乍起乍滅。自無其體。將何為主。而作業耶。
迷心者。往往認情為心。遂謂心能喜怒愛惡。發動身口。故能造義。不知喜怒等。但是意識心所法也。豈可以心所為心王耶。且喜怒等情。乍起乍滅。對順情境。則喜則愛。對違情境。則怒則惡。境來則起。境去則滅。而心體常恒。本無起滅。若境去心無。心即斷滅。誰為主宰。而作業耶。
設言。不應如此別別推尋。都是我身心能造業者。此身已死。誰受苦樂之報。
前將身心分破。此將身心合破也。設彼救云。不應如此別別推尋。都是我身我心。總合能造。然則身死心滅。誰受報耶。彼若許心不滅。則無此難。
若言。死後更有身者。豈有今日身心造罪脩福。令他後世身心受苦受樂。
設彼救云。前身雖死。仍有後身。前身造業。後身受報。復有何過。難云。若心不滅。自作自受。屬於一人。於理則可。汝今既執身心俱滅。則後身心非前身心。不應彼作而令此受。其猶前官枉法。後官被黜。安有此理。
據此。則脩福者屈甚。造業者幸甚。如何神理如此無道。
現身脩福。而由前身所造惡故。令現受苦。不亦冤乎。現身行惡。而以前身善故。得享其福。不亦倖乎。理神者。即業理也。業由心造。故得名神。神理至公。必不如此枉濫。但自彼宗不能深究。率情而論。故似枉也。
故知但習此教。雖信業緣不達身本。
結顯前宗未了也。既信業報。則勝前儒老唯執自然氣命等。但不知業由心造。心法剎那。自類相續故云不達身本也。前後論意。皆躡迹相破。如此人天宗之以業報破。業報即是儒道所迷。故但舉業報足破之矣。未達色心從緣等。是此教所迷。後即以小乘復為能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