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0100000017

第17章

然上五時等者第三結成違順也上結前違而言等者等取四三二時也言揀去不定從多分說亦有理在者結成順也有二義故故得順理一揀去不定則無剋定之失不違密跡等經二從多分說不違自所立義故有理在。

二後魏光統律師承習佛陀三藏。

二後魏光統等者第二師先正立中二先明所承後顯立義今初言承習佛陀三藏者佛陀是西域人同學五人四皆得道思欲亡身求之友曰道須緣會不可強也汝與東土有緣彼有二弟子汝若度得必當得道佛陀初至於此當後魏孝文始在雲州投之見重初於一康家供養夜見火光云云及移都洛陽陀亦隨之彼為立少林寺知後為則天所取遂指水令西山透隴而流其二弟子一是稠禪師得道二是光統故云稠公解虎於東谷佛陀指水而西流也。

亦立三教謂漸頓圓初為根未熟者先說無常後方說常先空後不空等如是漸次故名為漸二為根熟之輩於一法門具足演說常無常空不空等一切具說更無由漸故名為頓三為於上達分階佛境之者說於如來無礙解脫究竟果德圓極祕密自在法門故名為圓。

亦立三教下顯立義也於中漸約不具頓約具說不同延公大小相望成頓漸也言具說者即如涅槃說空者所謂生死不空者所謂大般涅槃等又云若空不空若常無常等皆令廣開即是頓也三圓教者即是華嚴。

此亦約化儀說有前後耳。

此亦約化儀下辨順違此師所立義多順理故不辨違於中先出立意後解妨難今初此亦約化儀說有前後者頓中化法無異漸中別時說空不空即名為漸同時說空不空即名為頓故是化儀其第三亦約化法揀異前二從多分說故云此亦約化儀。

意明今時堪受頓者必昔曾受化故云根熟上達之言義兼地前分階佛境即謂地上於理亦通。

意明今時下二解妨難也謂刊定記主有其二難一合難漸頓二別難於圓第一難云若漸根生熟俱漸頓根生熟俱頓則漸頓可分既云未熟名漸已熟名頓則此於一漸根但生熟為異無別頓義或應彼一有漸頓二根生必至熟熟必從生故或應一切皆是漸根無有不從生至熟故釋曰此第一難其漸頓自有三難第一漸頓不分難第二一根具二難第三無有頓根難初一是總後二是別今為此一通三難皆遣如第一難刊定以根定於漸頓則有此難今不以根定於漸頓何有此難謂為其根生漸說法門名之為漸為於根熟頓說法門則以為頓何得以生熟俱頓難耶則第一難過矣既不約根何得以生必至熟熟必從生等難耶則第二第三難過矣又為此難違下自所立義彼立四教云第三教當初心菩薩第四教義當終心識如來藏者又自通云言初終者約機勝劣名其初終非約修行初終時位汝既以根勝劣為初終何妨此師亦以根勝劣為生熟耶故為此難失古意也上達之言義兼地前等者通彼第二難於圓教彼難云既云分階佛境則地前無有堪聞此經則違出現品佛剎塵數眾生發菩提心釋曰彼以上達分階佛境合為一義故有此難今為此通則上達為地前分階佛境為地上故不違出現品文亦不失於大理況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豈非分階佛境之人。

三隋末唐初吉藏法師依法華第五立三種法輪一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即根本法輪二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即枝末法輪三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即攝末歸本法輪。

三隋末唐初下第三師先正立中依法華經第五即從地踊出品以彼中踊出菩薩問訊云世尊少病少惱安樂行不所應度者受化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勞耶故佛答云如是如是諸善男子如來安樂少病少惱諸眾生等易可化度無有疲勞所以者何是諸眾生世世已來常受我化亦於過去諸佛供養尊重種諸善根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今疏引經便以義隔成於三輪此師以根本法輪是華嚴經始成正覺頓宣說故其枝末法輪是以根本化之不得便於一佛乘分別說三為枝末即指華嚴已後法華已前皆為枝末三即法華以為攝末。

此判全約化儀據法但有大小然法華為於一類開顯本末若將定判一代聖教収義不盡以法華之前亦有大故豈般若等皆為枝末又無量義云佛一切時說大小故。

此判全約等者第二辨順違於中此句出彼立教所依依化儀立非是約法及約根等而言全者對前光統光統三教一約化儀二約化法三皆對根今此師立唯約化儀據法但有大小下正辨順違唯有大小則無殊半滿亦攝義不周然法華為於一類開顯本末者此段會通經意以釋妨難恐有難言依於法華立義乃是一極之說如何不依故今釋云自是立教之人不得法華之意法華別為一類滯小之人故為此說謂執三疑一執小疑大故為開方便門顯真實相真實相者唯是佛慧執小乘者是方便門非欲會通一代聖教若以法華之前皆為枝末法輪則般若淨名勝鬘等經皆在法華之前並為枝末則抑諸大乘又經但云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明知經意不指般若等為枝末也又無量義下上引法華破之今引他經破之既云一切時中皆有大小則先後非獨大中間非獨小也此皆直破而不收之者下開宗立教之中收於此義故此略無又先出經意已是収竟。

第四立四教者略有四家。

一梁朝光宅法師依法華第二立四乘教謂臨門三車即是權教三乘四衢等賜即實教大乘。

第四立四教有四第一光宅中二先敘昔後順違前中三初正立二出所以三結成初中四衢即四諦餘可知。

以臨門牛車亦同羊鹿俱不得故並無體故諸子皆索故。

以臨門牛車下二出所以有三所以故三乘是權而義勢連環一同羊鹿俱不得故者羊鹿是虗指出門不上車牛車若是實出門即合上牛車亦不上明三皆虗指約法而說者昔指三乘三界門外二乘出三界無有真實證菩薩出三界豈有真實證俱無實證名不上車明知三乘皆是權設二並無體故者既不得車明皆無體以無可得故長者虗指三車實無界外三乘明是方便盡智無生智是二乘車體丈六權智是牛車體二乘之智既非真實丈六權智豈有實耶然上不得約人就法今明無體直就法明三諸子皆索故者復成上義向若有體即不合索諸子皆索明皆無體不見羊鹿故索羊鹿今索牛車明無牛可見故彼經云爾時諸子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既索牛車明同無體故牒索耳索車是喻約法云何古有多釋略要有二一者機索二者口索言機索者三乘之人以佛教門出三界苦謂為究竟不解索乘已被陶練一乘機發機宜叩聖義言索耳佛知機熟靈山集會為說法華一極之旨即是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二口索者已集靈山三乘三根皆悉啟言求法求記即是索車為說與記令其修證即是等賜彌勒序品陳四眾疑徵佛定因已是索義文殊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已許等賜方便品初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令脫苦縛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已是開權又云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即是顯實開權顯實已是略賜亦是許與身子三請法說索車譬喻品初騰疑白佛請說喻車踊出品中彌勒陳疑請說果車開示知見說佛壽量等即是等賜三根求記即是索車佛皆與記即是等賜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即是歡喜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皆是賜義故合喻云令諸子等日夜劫數常得遊戲與諸菩薩及聲聞眾乘是寶乘直至道場由是故知三乘皆索三乘皆賜。

是知三皆虗指以為方便。

是知等者三結成上義也由上三段展轉相成以證三乘皆是方便無有實體故古人云虗指三車而群子競馳火難既夷乃無有二豈合有三實以為一又非殊途而異獲哉故經云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穩第一然彼長者無虗妄之咎如來亦復如是無有虗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明三皆虗指也由皆虗指即無體故後得大車並非本望若昔大是實今得牛車何非望耶。

此則前三是三乘後一是一乘無乖教理。

此則前三下辨順違於中有四一總辨順理二明其有違三會通教旨顯違順之由四結成昔義四乘無失今初可知。

若唯說法華為實則抑諸般若及諸大乘了義之經。

若唯說法華下第二明其有違所以違者以抑昔大乘了義之經皆成權故。

是知昔大亦有權實法華但會昔權故說三皆虗指昔實不滯方便故不會之。

是知下會通教旨於中文三一明會不會昔之意二明會二會三之意三明取昔廢昔之意上三段展轉通難謂初有難云既許昔三皆權何言抑諸聖教故今釋云非不許其四乘但昔大不分權實故成抑諸實教耳。

若約會權歸實即是會三為一若破小顯大即是會二歸一。

若約會權下第二會二會三之意謂有問言若爾為是會三為是會二設爾何失二俱有過若會三歸一昔應無實若會二歸一昔應無權無權則四乘之義不成無實乃不抑昔時聖教此是光宅之意若作此宗難者應云昔既有實會二歸一義則明矣故為釋云會二會三二俱有理昔之權實二義亦存故云爾耳。

若開權顯實則三是一更無別一。

若開權顯實下第三明取昔廢昔之意謂有問言若會三歸一者為會昔三而為一耶為會昔三歸今一耶故今釋之明具上二義先明會三為一則會取昔三後明會於昔三歸今之一以廢昔三立今一故故約會取昔小亦取況昔大耶以其理不可分行是佛因故若約廢昔則昔大亦廢況於小耶以其約教虗設果亦虗指故並廢也然開廢等言有通有局若約局者約教則廢三立一三教虗設故約理則開三顯一言有三理覆於一極開無三理一極自彰故約行則會三為一三乘之行皆佛因故約果則會三歸一三乘之因同歸一乘故三乘之果非究竟故若約通者唯廢一種則約於教開會等言並通四種今疏從此言若開三顯一則三即是一者若約理者昔說三理謂各別證今示法身是同更無異味昔言有三是方便門則閉於一實今云無三則一理自顯故云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若約行者昔說三乘之行行各不同諦緣度等隨修各異今並得為佛因謂三行別則方便之門閉於一實今會為一則方便門開一實顯矣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若約果者昔說三果不同是方便門閉於一實今云三果虗設唯有極果無上菩提心生歡喜自知作佛則實相顯矣今疏先明會三為一於中二先正明。

故彼經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先所出內是子所知。

後故彼經云下引證引二文證一引藥草喻品證小行即是佛因二引信解品證大行是其所有良以小乘昔有二下劣心一謂自行不成佛故法華云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又云金色三十二十力諸解脫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皆明小行不得佛也故今引藥草以會之二謂大行非己分故淨名云一切菩薩聞此法者應大欣慶一切聲聞皆應號泣聲振三千又云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皆明大行非己分也故今引信解以示之今初引藥草喻中文云迦葉當知以諸因緣種種譬喻開示佛道是我方便諸佛亦然今為汝等說最實事諸聲聞眾皆非滅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學悉當成佛釋曰諸聲聞等皆非滅度者是廢小果漸漸修學悉當成佛者是歸實義今但引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會行之言者欲明三即是一之義若約果者三果皆成佛因而非佛果不得云三即是一又皆非滅度是下廢權之意耳言先所出內是子所知者即第二引信解品文文云復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並會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於某城中捨吾逃走伶俜辛苦五十餘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懷憂推覓忽於此間遇會得之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釋曰此上即委付家業當說法華經也一切財物即萬行功德先所出內者指於前文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汝悉知之此即喻慧命須菩提說般若取與即是出內以法外化名之為出化功歸己故稱為內即自利利化之行皆如般若等中今法華中但示如來知見是其所有不廣諸行今疏欲會三因為一因故引二文皆明會行餘略不引。

若廢權立實義說為四如攬三點以成一伊點別非伊伊具三點昔三既別實不兼權今一全兼成四無爽。

若廢權立實下第二明會於昔三歸全之一於中二先會昔成今二彰今異昔前中有法喻合法云義說為四者以但廢昔三教言三是權一實便顯三外無別一實之法故云義說為四但三為別一為總耳如攬三點下喻即借涅槃第二三點成伊喻彼喻三德以成涅槃闕一不可故彼經云摩訶般若亦非涅槃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法身亦非涅槃三法若異亦非涅槃如世伊字此喻至出現品當廣分別今借其喻不取其法謂以三點喻於三乘以成一伊喻為一乘別說三乘三皆是權合三為一故得稱實非三點外更有一伊合云昔三既別實不兼權此合上點別非伊縱昔日有實實亦不兼於權今一全兼者合上伊具三點成四無爽者結成正義三別有三總合為一故成四也豈差通途三虗既廢故成一實故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又云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明昔皆方便也。

若依昔未顯說一切具有如來知見根敗之種今並說成則今昔有異。

同类推荐
  • 海陬冶游录

    海陬冶游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八阵总述

    八阵总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凉州记

    凉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通玄真经缵义释音

    通玄真经缵义释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词综

    明词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超级仙医

    重生之超级仙医

    (火爆装逼爽文)从他重新修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的名字将成为一种荣耀!大帝归来,重修无上仙法!从此强势崛起,吊杀四方!“这一世,谁能阻我?”——褚尚泽。(有人说他杀伐果断、不近人情,有人说他狂妄无知、不留情面,话说满级的大boss降临新手营,不就是这个态度吗?)
  • 这个校草我罩了

    这个校草我罩了

    【已完结,新书《每个夜晚说想你》已发布,求收藏,求支持】 相识后――听说校草用一年的时间从学渣成功晋级为学霸,从叛逆少年晋级为高冷睡神?!那天,韩清言问林辞:“给你个棒棒糖,甜一下,跟我走吧”林辞收下糖,却冷酷拒绝他的请求 后来,林辞拽住韩清言的衣角,“我就喜欢你这么优秀的人,糖我要了,所以你可以给我一次机会吗”
  •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集团

    集团

    离57岁还有半年,安玉森就已经做好了全身而退的准备。安玉森是云河铁道经营集团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安玉森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坐了将近七年。七年前,他是云河铁路分局分管多元经营的副分局长,铁路分局建制撤销以后,他改任现职。由分管改为主管,也算专业对口。按照北方铁路局的干部管理办法,像他这种副局级别的干部,没有特殊情况,57岁也就船到码头了。有人撺掇他找找人活动活动,换个位置再思考思考。这不是没有先例。有位铁路局局长,按规定60岁就该退下来的,他一直干到65岁。
  • 现代体育管理(第二版)

    现代体育管理(第二版)

    《现代体育管理(第2版)》是在2005年版《现代体育管理》基础上修订而成,本版充分听取了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同时借鉴吸收了近几年学界有关的大量最新研究成果。
  • 北东园笔录

    北东园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步步为赢①:通缉宝贝前妻!

    步步为赢①:通缉宝贝前妻!

    她长得像他的未婚妻?他未婚妻出事关她什么事?他怎么能如此厚颜无耻逼她同他结婚?她也是有感情的……他对她冷若冰箱,她从没有想过成为他的总裁夫人,看着他对深爱女人的宠溺,她只能在心底默默祝福他们。当一切结束的时候,她拿着离婚证书离开他的世界…………*……*……*……四年后。他们再一次相遇,彼此擦肩而过时,他居然已经不再认得她……原以为心底不再会痛,但眼角肆流出的泪水却背叛了她的心……以为不再有交集,他却突然找上她!
  • 走出自己

    走出自己

    小小说是生活的浓缩,如雨后新荷凝聚的水滴,晶莹剔透,折射着世界的每一缕阳光。林华玉编著的《走出自己》提供一个精美的选本,让你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明智·留一个角落安放信仰

    明智·留一个角落安放信仰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所熟习的人,真的就是的确如此吗?有没有一颗时刻澄明的心能够去随时随地看透任何一个流转不息的人和瞬息万变的世界呢?当这样追问自己的心灵时,就会发现执著于自己一时一地、一人一物的幻象是多么可笑的事情。认识的主体在迁流变化,认识的客体也同样在迁流变化;我是有限的我,你也并非全知全能的你,那么为何那么确实地相信这个虚妄的、流动的自我呢?
  • 改变你一生的口才

    改变你一生的口才

    口才的魅力在于它能征服人的心灵。那些有好口才的人说出的话总是让人感觉简洁流畅,有理有据,并且滴水不漏。正是因为口才具有了这种特征,所以说口才是事业成功的有力保障和重要阶梯。本书用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为你介绍了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口才技巧。教你如何运用最巧妙的语言把话说到对方的心里,并且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你进入光明的坦途,帮你开启智慧之门,让你在人生的旅途中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