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0100000024

第24章

根本後得下第八能所斷證即離別中不即義也因明斷證復說緣境根本緣真後得緣俗義說雙觀者亦言了俗由於證真二智雙觀真俗以其宗中二智不融二境不即故正雙觀時而常別照言斷惑別者根本智斷迷理隨眠後得不斷護法云不親證故無力能斷迷理隨眠而於安立非安立相無倒證故亦能永斷迷事隨眠故瑜伽說於修道位中有出世斷道世出世斷道相傳釋云正體能斷迷理迷事二種隨眠後得但斷迷事隨眠斷迷理時即觀理境斷迷事時即觀事境故不即也既云根本有雙斷義故說雙觀後得既不斷於迷理還成別照不同法性一斷一切斷也此中疏文影略若約斷惑應云義說雙斷而實別斷言以有為智證無為理者唯約根本斷惑而說上明斷惑此辨證理前緣境斷惑但就所觀以論不即今此證理就能所證心境相對明不即義能證之智則是有為所證之理即是無為故不即也。

既出世智依生滅識種故四智心品為相所遷佛果報身有為無漏。

既出世智下第九明佛身無為有為別中有為義也佛地論第三云大覺地中無邊功德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無為功德淨法界攝淨法界者即是真如無為功德皆是真如體相差別有為功德四智所攝無漏位中智用強故以智名顯一切種心心所有法及彼品類若就實義一一智品具攝一切功德法門若就麤相妙觀察智攝四念住等明知四智皆有為也唯識第十云四所轉得此復有二一所顯得謂大涅槃又云二所生得謂大菩提此雖本來有能生種而所知障礙故不生由聖道力斷彼障故令從種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續窮未來際此即四智相應心品乃至云故此四品總攝佛地一切有為功德皆盡以斯二論明皆有為今疏初兩句出有為所以以從種生生則有為況能生識體是生滅所生之智安非有為既是修生有為必有有為之相謂生住異滅故云為相所遷四智攝於三身大圓鏡智成自受用故說報身有為無漏。

如是義類廣有眾多具如瑜伽雜集等說。

如是義類下結也。

三終教中少說法相多說法性所說法相亦會歸性。

三終教中等者疏亦有三初總次別後結今初對前始教互有少多可知言所說法相亦會歸性者如說五蘊五蘊即空空即法性下文云三世五蘊法說名為世間彼滅非世間如是但假名又云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等又如說心心即離念法界一相華藏世界海法界無差別等其文非一故此宗中非不有相宗意顯性以為玄妙令物達此速證菩提故。

所立八識通如來藏隨緣成立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非一非異。

所立八識下別明文亦九段如次對前成十對義亦第一當其第三以對前次故今初即唯心真妄別中明具分唯識真心成故然法性宗十義即此經同教中義至下廣引本文釋之今且略引他經釋耳通如來藏者如來藏即不生滅揀異前教唯生滅識故楞伽第一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期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既言體即常住明非唯生滅常住即如來藏言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者即起信論文彼論具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黎耶識既二和合名阿黎耶則知黎耶非獨生滅謂唯真不生純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成藏識廣如問明品辨。

一切眾生平等一性。

一切眾生下即第二明一性五性別中一性義兼一乘義對前五性三乘廣如前說。

但是真如隨緣成立。

但是真如下第三真如隨緣不變別中通隨緣義也楞伽經云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識藏又云如來藏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皆明隨緣成一切法也起信亦云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成其染心等而疏云但是者躡上而起謂上眾生但是真如隨緣成也由此成立不失一性對上始教但說凝然故云隨緣非謂此宗無不變義由不變故始能隨緣由隨緣故方能不變何者謂若變自體將何隨緣如失濕性將何隨風而成波浪即由此義經中說言真如隨緣若不能隨緣體則不遍緣中緣中既無何成不變是以二義反覆相成故勝鬘經云不染而染難可了知染而不染難可了知此經二對上對即不變隨緣下對即隨緣不失自性也。

依他無性即是圓成。

依他無性下第四明三性空有即離別中相即之義謂依他是因緣生法緣生無性無性故空空即圓成更無二體此中無性即無遍計之性法相宗中無餘遍計無即是空故但空遍計法性宗中則依他性上無遍計性故依他即空空即無性之理無性之性即是實性故密嚴經云名為遍計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為第一義中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一因緣上三義具足無前無後故即有即空不相捨離若釋三性之名大意不殊前教但融不融故分性相之二宗耳。

一理齊平故說生界佛界不增不減。

一理齊平等者第五生佛不增不減別此但義異名乃不殊謂法性既同設一切眾生一時成佛生界不減佛界不增以生佛界即是法性不可以法性增法性喻如東方虗空是眾生西方虗空是佛不可以東方虗空添西方虗空令東減西增不增不減經大般若等經皆約一性平等而說。

第一義空該通真妄真非俗外即俗而真故。

第一義空下第六明二諦空有即離別中相即義也雖有不即不離對前成即故仁王二諦品云波斯匿王言第一義諦中有世諦不若言無者智不應二若言有者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事云何佛云汝今無聽我今無說無聽無說即為一義二義七佛偈云無相第一義無自無他作因緣本自有無自無他作法性本無性第一義空如諸有本有法三假集假有有無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見無二二諦常不即於解常自一於諦常自二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涅槃十三云文殊師利白佛言所說世諦第一義諦其義云何世尊第一義中有世諦不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諦如其無者將非如來虗妄說耶善男子世諦者即第一義諦世尊若爾則無二諦佛言有善方便隨順眾生說有二諦善男子若隨言說則有二種一者世法二出世法善男子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義諦世人知者名為世諦善男子五陰和合稱言某甲凡夫眾生隨其所稱是名世諦解陰無有某甲名字離陰亦無某甲名字出世之人如其性相而能知之名第一義諦以上二經對前二論二宗有殊前教則八諦區分初一唯世俗後一唯勝義中間六諦上下相望各通二義而皆約事令第八諦獨居事外今此二經仁王則雖有二諦知照無二涅槃則本唯一諦解惑分二斯則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一二自正為真二諦故昔人云二諦並非雙恒乖未曾各即其義也生公云是非相待故有真俗名生一諦為真二言成權矣即涅槃經意也梁論亦云智障甚盲瞑為真俗別執然法相務欲分折法性務在融通各據一門勿生偏滯然疏云第一義空該通真妄者真妄俱空非獨真空妄有妄空真有也而言第一義空者非無物為空乃即妙有之空也真非俗外者明不異也影取俗非真外即俗而真者明相即也影取即真而俗而不云俗非真外即真而俗者一則影取如上所明二則以妄必是真亦有真非妄故如波即濕有濕非波即靜水故即佛已證故但言隨順觀察世諦即入第一義諦無有隨順觀察第一義却入世俗故故上涅槃中文殊雙徵如來但云世諦即第一義。

雖空不斷雖有不常。

言雖空不斷等者由上二諦既融令不斷常中道妙旨不唯約事此即中論及智論文且約空為真諦有為俗諦者空是即有之空故雖空不斷斯則即俗之真也不同始教如龜毛兔角方說名空雖有不常者有是即空之有故此有非常斯則即真之俗也若有定是有便墮常見故中論云定有則著常定無則著斷是故有智者不應著有無非斷非常即是中道若滅故不常續故不斷但俗中一義耳上則不壞有無而離有無有之與無非一非異故成中道若其一者有無之義俱壞若其異者便墮斷常何者若法定有有相則終無無相如說三世有者未來中有遷至現在轉入過去不捨本相是則為常又定有者應不從緣不從緣者墮無因常若法定無先有今無是則為斷若不融二諦明空有者決不能袪斷常之見。

四相同時體性即滅。

四相同時下第七四相一時前後別中一時義也以性滅為滅故得同時故楞伽云初生則有滅不為愚者說一切法無生我說剎那義淨名云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故又云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無住三世皆空故體性即滅乃會相歸性也故起信論云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前教假立四相故一不同時此教以所相法體隨法性而融通故能相之相亦生滅而無礙。

緣境斷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斷二而不二說為內證。

照惑無本即是智體照體無自即是證如非智外如為智所證非如外智能證於如。

緣境斷惑下第八能所斷證即離別中即義故十地經云非初非中後論云是斷結相此智盡漏為初智斷為中為後答云非初智斷亦非中後偈云非初非中後故若爾云何斷耶論云如燈焰非唯初中後前中後取故謂唯取一時則不能斷三時總取方說能斷假三時斷則無定性何者初若能斷不假中後後若能斷不假初中既假三時故知無性一一推徵三皆不斷是故經言非初非中後由三時無斷方能斷結是故論云前中後取故論主總取三時方顯三時無斷經論言反意乃相成經則約性論則約相性相無礙方能斷結大意如此而疏有二節初總明無斷之斷後別明內證之相今初文亦影略若約緣境應云不二而二有能所照二而不二即智證如今且約斷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斷者以能斷是智所斷是惑惑體智體無二體故故名不二故涅槃云明與無明其性無二愚者謂二智者了達知其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不壞相故有能所斷即名為二二而不二說為內證者以能合所故惑即如故。

照惑無本下別明內證之相謂二智各有二能一能斷惑二能證理上說斷惑今明證理言照惑無本即是智體者尋此妄惑都無根本非內非外亦非中間三世推求都不可得從無住本顛倒妄生既以無住而為其本則無本矣無住之本即實相異名故此惑本便是智體智體惑體無二體也言照體無自即是證如者即此智體本唯無念不能自立因惑說智智不自名智無自性即是如體無心存智是曰證如若以智會如非證如矣非智外如為智所證下反成上義智即是如如即是智法界寂然曰如寂而常照曰智豈離寂外別有智耶上二句舉智收如智外更無如矣下二句舉如收智如外豈有智耶若智外有如智則收法不盡若如外有智如則不遍智中舉一全收不容相並此即迴向經文更有文云無有少法與法同住則顯法性無容並真二既不存一亦奚立如斯斷證唯實教宗不同前宗決有斷證。

世出世智依如來藏始本不二則有為無為非一非異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墮諸數況於報體即體之智非相所遷。

世出世智下第九佛身無為有為別中無為義也文中先出所以若法相宗從生滅識生則是有為今依如來藏斯依常故能依亦常始謂始覺本謂本覺本覺理有眾許是常始覺修生義同無常今以始同本無復始本之異豈無常耶若是無常何得而言無有始本之異以一常一無常故今言不異明即是常言則有為無為非一非異者以約依生義同有為全同藏性故即無為本覺義同無為始覺即是有為今說始本明其不一始本無二明其非異故佛化身已下正顯無為化身最劣尚是常住報身更勝安得無常化身即常涅槃經文故彼經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恐人謂言但是不斷之常非凝然常凝然常者即是法身今云即是常身法身明知化身即是法身凝然常也不墮諸數即淨名經弟子品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以訶阿難謂佛化身有小疾故上舉二經明化身常下況報體安得不常言即體之智者若體外有智體常智無常即體之智體既四相不遷智亦無能遷矣智若可遷體亦可遷以相即故故涅槃第二云若善男子欲護正法勿說如來同於諸行不同諸行唯當自責我今愚癡未有智眼如來正法不可思議是故不應宣說如來定是有為定是無為若正見者應說如來定是無為何以故能令眾生生善法故生憐愍故如彼貧女在於恒河為愛念子而捨身命善男子護法菩薩亦應如是寧捨身命不說如來同於有為當言如來同於無為以說如來同無為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彼女人得生梵天何以故以護法故云何護法所謂說言如來同於無為善男子如是之人雖不求解脫解脫自至如彼貧女不求梵天梵天自至乃至云文殊師利外道邪見可說如來同於有為持戒比丘不應如是於如來所生有為想若言如來是有為者即是妄語當知是人死入地獄如人自處於己舍宅文殊師利如來真實是無為法不應復言是有為也如是等文諸經皆有涅槃中意初則為與無為二俱雙遣後於此二中寧說無為不應宣說是有為也今明三身既得相即為與無為本融如是解於如來是為真實觀佛餘義至下當明。

如是類義亦有眾多次第對上如楞伽等經起信等論若會上二宗廣如別說。

如是義類下結廣從略兼示法源令知有據。

四頓教中總不說法相唯辨真性亦無八識差別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絕言五法與三自性俱空八識及二無我雙遣訶教勸離毀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無佛無不佛無生無不生如淨名默住顯不二等是其意也。

同类推荐
  • Stories in Light and Shadow

    Stories in Light and Shado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易象图说外篇

    易象图说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御选语录

    御选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诚斋杂记

    诚斋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妙法莲华经玄赞

    妙法莲华经玄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异能宠婚:重生心机女王

    异能宠婚:重生心机女王

    【甜宠爽文,男女主双异能,女主手辣,男主心黑】前世,她被骗,被辱,被虐,被杀,活的不如狗。重生后,我命由我不由天。伤她亲人?血债血偿!害她惨死?加倍报复!抢她男人?让你生不如死!可说好的不被骗呢?她心伤:骗纸,说好只唱歌跳舞的!!
  • 优秀员工主动工作、负责到底、有效执行的72堂课

    优秀员工主动工作、负责到底、有效执行的72堂课

    想要从职场中脱颖而出,就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秉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有效执行”中成就辉煌结果。本书分别以主动工作、负责到底、有效执行为出发点,以课堂的形式,结合企业具体实例,生动地阐述了成就一名优秀员工的三大锻造模式,让枯燥空洞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不仅仅解决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困难,同时还有助于缓解工作的艰辛所带来的职场疲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主动、负责的精神,为读者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和示范性的执行思维和方法。
  • 鬼龄珠

    鬼龄珠

    一个现代社会的都市青年,身体莫名异动,在试图查明原委的过程中,毛骨悚然、匪夷所思的事情接撞而来,镜面人、舍利尔病毒、超自然力量……闻所未闻、悬念重生的故事轮番上演……。
  • 灵谷传说

    灵谷传说

    几个大学生,在一次旅游探险中,不小心步入灵谷深处,醒来后,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变身为皇家的王子、公主,并为了帝国的巨变,开始了保卫战斗,并从中收获了来之不易的友情、爱情、亲情,可谁知这背后又隐藏着如此大的一个阴谋,悄无声息地展开,殊死搏斗中,他们最终又得到了什么,灵谷传说,一场空前的浩劫拉开了序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呆萌宝:鬼王的小宠妃

    腹黑呆萌宝:鬼王的小宠妃

    (全文更新)狐罂,全球第一杀手组织头牌,杀手界女王,同样她还是医学界的神。一场背叛让这个传奇般的人陨落于世,风千樱,音灵大陆天音国风府大小姐,出了名的“废材”“花痴”,只因有着太子妃的名号,被庶妹下药毒打致死。一朝穿越,当强者之魂进入弱者之躯,看她如何掀起风浪。修炼,炼丹,炼器,契约魔兽…统统不在话下。她带着宝宝闯天下…他,容貌绝色堪称妖孽,传言鬼王腹黑,残忍,嗜血,丑陋,不近女色…初见,他因毒发在水池里调息,她为压制媚毒进入了水池,将他当做解药解了媚毒,她为他压制了身体里的毒。吃干抹净后交换了双方的玉佩,从此他们的命运便连在一起了。多年后带着一对萌宝回归,又将引发怎样的故事…
  • 妙曼

    妙曼

    她,是一个普通的官员之女他,是高高在上的真龙天子这,是一个孤独灵魂互相治愈的故事。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许我一个来生

    许我一个来生

    我走了那么久那么远才终于走到你的身边终于你不再冷漠终于你眼中有我也许今生我们注定无缘你说:“你的幸福就是远离我。”我说:“如果这样你也可以幸福,那我就离开,然后按你说的那样幸福。”于是,今生我注定为爱追逐于是,今生你注定为爱沉沦来生,请你一定要许我一个来生来生,让我在你身边幸福
  • 窗下的树皮小屋

    窗下的树皮小屋

    本书是国家一级作家冰波先生的经典作品集,全书从“真”“善”“美”三个角度选取冰波先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窗下的树皮小屋》获儿童文学园丁奖,《蓝鲸的眼睛》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蛤蟆的明信片》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长颈鹿拉拉》获全国优秀图书奖;《好天气与坏天气》《大象的耳朵》入选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一个个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故事,经过奇妙的想象,幻化成美丽的童话,让小朋友们在愉快的阅读中获得“真”“善”“美”的人生体验。
  • 最强大脑训练课:越玩越好玩的365个猜谜游戏

    最强大脑训练课:越玩越好玩的365个猜谜游戏

    谜语在我国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广为流传的民间文学形式。本书共包含十个章节,让每天处于忙碌生活的人们能够在猜谜的游戏中获得快乐,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学到知识,促进智力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