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7700000003

第3章

九唯心淨土。自證自心當體無心。性唯真智。不念淨穢。稱真任性。心無恚礙。利安眾生。是實淨土。以自淨故令他亦淨。云隨其心淨即佛土淨。

十毗盧遮那淨土。即華藏世界。淨穢總含。無穢無淨。無有上下彼此自他之相。一一佛土皆充法界。無盡佛土不出一塵。以法為界不限邊際。相海純雜。色像重重。此為實報。

第八攝化境界者。夫佛境無邊。彌綸法界。隨情廣狹。見有差殊。今依權實略示五門。唯冀捨條從本。返末還源。速證菩提。無令稽滯。

一人中見佛但化一閻浮提。

二諸天見佛。隨自見境。見佛亦然。如帝釋梵王及諸天王是菩薩位。即依菩薩位配所見廣狹。非凡夫天也。

三二乘中大羅漢以天眼力。見佛攝化三千大千。如那律云。我以天眼見釋迦佛土三千大千。如觀掌中菴摩勒果。如小羅漢即不定以久伏忍力能斷結。使未有神力通變等事。或見攝化一閻浮提。以次羅漢或見佛化四天下等。

四權教菩薩見佛境界。初地百佛。二地千佛。隨位漸增。

五實教菩薩。初地見多百佛。二地見多千佛。多百多千即是無盡之百無盡之千。以實言之。三賢十地皆悉齊見。如帝網等。法界虗空總皆平等。不分小大。但行布之中寄位階降。

第九因果延促者。夫法界無始無終。智體非因非果。但為有情存量。假寄其名。劈竹登梯。隨根遲速。量絕情亡。名後何立。故因果延促。如空中鳥跡。如石女生兒。今依根別。約立十門。

一小乘善來得阿羅漢果。

二小乘一生得阿羅漢果。

三小乘三生得阿羅漢果。

四小乘六十劫得阿羅漢果。

五緣覺四生得緣覺果。

六緣覺遲經百劫得緣覺果。

七權教菩薩定經三僧祇劫得成佛果。

八法華實教會三歸一。令龍女剎那成佛。以破三乘迂滯。

九兜率天子三生成十地果。

十善財一生成佛。一生者。一剎那際情亡見謝。三世一念。更無所生。名為一生。如是無生便成佛果。如本生故名為一生。還同龍女一剎那際情盡時亡。名之為佛。

第十會教始終者。夫慧日世尊。稱法界而徧照。智周萬有。與凡聖而同真。十處十會。如帝網之重重。十剎十身。若鏡像之相入。舉一門眾門俱發。談一品諸品齊摩。道樹始生。九天同屆。普光一集。十處咸登。今古無差。舊新一念。不離一位。便分五位之門。一行之中乃建塵沙行海。欲使一念相應。功程不枉。今分十法以約紀綱。

一毗盧遮那始成正覺。即世主妙嚴一品經是。言始成正覺者。古今相徹為始。契法如是為成。依法如是非心造作。名之為正。智達斯理。名之為覺。此經三十九品。如瓔珞經說於三禪天說十一地佛華品。即總有十處十會四十品。並在初成正覺時。以一剎那際海印法門一時頓說。以法如是為前後故。作重會三會普光殿者。以皆情計。違本法故。於一念內現三世事為眾生故。非於本法而有三世。為明本法。豈從末也。如十定品離世間品皆云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普光明殿入剎那際三昧。敘致文字不無前後。撿參經意。總是通括一時一際一法界智用法門。但隨法位菩薩名別。非佛去已重來。以普光明殿為法界德果大宅。智之本都。而十定門是法界體。普賢離世間行是法界用。故三度一處總是一時一會。非可情計前後往來。雖餘九會。亦總在一會一時一法界一智海法門重重無盡。一時隱現無障無礙。是故此經有五種因果徧周。初會六品為示成正覺因果徧周。二會至六會二十品為信及進脩因果徧周。十定十通十忍等品為定體徧周。普賢行品離世間品為行海徧周。法界一品為法界不思議大圓明智海徧周。故五處序致品首皆云世尊在摩竭國等。明此五法是一時一處一法界一體用一切諸佛一同之法。等周圓滿。無前後義。如王寶印一時頓印。無先後成文。以總別同異成壞六相并十玄門融通道理自見。十玄門者。同時具足相應門。廣狹自在無礙門。一多相容不同門。諸法相即自在門。秘密隱顯俱成門。微細相容安立門。因陀羅網境界門。託事顯法生解門。十世隔法異成門。主伴圓融具德門。此六相十玄徧一切法。徧一切時。徧一切處。理事圓融。性相無礙。今於一法界內隨其進脩治習方便行相門中。寄位表法。分其十處十會。一菩提場。二普光殿。三須彌頂。四夜摩天。五兜率天。六他化天。七三禪天。八逝多林。九覺城東。十一切國剎及塵中一切虗空法界。如是等會。總是普光明殿法界大宅之所含容。以故此經和會因果成一際門凡有六處。一初會中普賢菩薩入如來藏身三昧。以世界海漩法門。示佛本源法界華藏世界海因果始終報得之門。普賢是行。如來藏身是體。即明以用入體。理事相徹。二如來寶座輪臺基陛一切莊嚴具中出眾菩薩。法空大智為佛座體。普賢萬行為用莊嚴。即明理事因果體用相益。三普光明殿三說始成正覺一際法門。即明攝末歸本。四如來出現品如來放眉間光灌文殊頂。口中光灌普賢口。令二人共相問答。說佛出現果德法門。文殊為智體。普賢為行用。即明智行相徹。以此徹處即名為佛。初會中佛即佛自所成佛。出現品中佛。即菩薩自力所及。因信佛故。發行脩進。自佛果成。還與前所信佛無異。五逝多林世尊入師子頻呻三昧。而普賢說頌。三昧是理。普賢是行。明以行會理。放眉間光明普照一切。而文殊說頌。光是行用。文殊是理。明以理會行。六善財於彌勒樓閣中和會文殊普賢及彌勒始終因果。都為一際。體用徹故。

二示果勸脩。即如來現相品至毗盧遮那品五品經是。如來口光告眾令集。普賢以佛長子治佛家法。入佛三昧。舉佛果德。令眾敬愛起信樂脩。

三信心成備。即如來名號品至賢首品六品經是。此六品共成信位。文殊為覺蒙之師。故舉自心根本不動智佛。以成所信之門。若心外有佛。不成為信。以心外有見。即邪見故。

四入真實證。即升須彌山品至明法品六品是。明從信心昇十住法王山頂。智照無礙。又山表定。定能發慧。從茲已去。任法無功。始終俱佛。不從八地方具無功。法流水中初水後水一性水者。因佛果佛一性佛故。無初中後。不隔念故。無念可隔。因果便終。一念相應一念佛故。不論相好及與神通。相好神通。從此正覺中得。若證正覺即不著諸相。但以覺道恒相應故。神變相好。不求自至。設至於後福智終時。三世一時不移毫念。如寶王印。一時頓印無先後成文。

五發行脩行。即昇夜摩天宮品至十無盡藏品四品是。夜摩是空居天。明從須彌山頂至相盡際。證佛智身依本智法空。行普賢行也。

六理事相入。即升兜率品至十迴向品三品是。以十行事法迴入十住理中。令理事無礙。體用相徹。兜率在欲界五天之中。表根本智差別智。智悲均融。處於中道。

七蘊脩成德。即他化天十地一品是。以十地法門但於十住十行十迴向中蘊積功成。任運淳熟。果終智滿。住法本宮。恒徧一切。更無昇進。佛常現在。非是新來。故無昇天并迎讚品。此天依他起化以成己樂。表此位依眾生故而行悲智。無自心想。

八隨緣無礙。即第七會三禪天人佛華三昧。說十一地等覺位中普賢法門。明十地自分道終。等覺位中以普賢行徧周法界重重無礙。此天憂喜情亡。表等覺定亂情亡。唯智悲利俗。此會來文未足。據瓔珞說。

九因果位終。即普光明殿說十定品至如來出現品并離世間品總十二品經是。以十定品至離世間品總括五位十地佛位及普賢萬行始終因果門前後徹故。故十定離世間二品之初皆序始成正覺而與初會二會相同。以十定是文殊智體。離世間是普賢處世大用。總在普光法堂一時都會。但依位法。菩薩眾號有異。非是去已還來。譬如空中百千寶鏡。置一佛像在地。以眾菩薩圍遶莊嚴。於彼百千鏡中一時頓現。一一鏡中影像互相參入都無往來。如來亦爾。於始成正覺之時。天上人間十方國土一時頓現。互相參徹都無來去。

十令凡實證。即逝多林法界一品是。如來入師子嚬申定。現法界果德普莊嚴廣大境界。令生信樂。達佛實相。以法界性中安立信等六位方便進脩。不離體用。不壞方便。其智彌高。其行彌下。隨立知行。不迷因果。令覺者善明總別。依位成功。不滯於始。不離於初。如六千比丘皆是凡夫。於文殊所。頓明十耳十眼。普身十方。成就佛法。而不離文殊足下。又一萬諸龍。五百優婆塞。五百優婆夷。五百童子。五百童女。並是凡夫。皆信法界佛果而登十住十地等。於中舉一善財以例同然。如善財因文殊發心。而智滿後還見文殊。以法界中一切法總神總真。總不思議故如來神力說。以法界體凡聖一體故於人間說。如是法門諸有信解及證入者。猶如師子王之子。初生之時雖則未能如其師子王力勢自在。而師子相全體無異。一切諸獸已皆畏之。諸信證者亦復如是。雖未能堪力用如佛。而信者已種佛種。證者已生佛家。為佛真子。與佛智同。超彼權乘得神通菩薩九地等見。故云設有菩薩讀誦八萬四千法藏得六神通。於此法門不聞不信。又云不退諸菩薩亦復不能知。以是出生死之不退。非是達根本無明得根本智處生死之不退故。並是法界智海大宅門外施設草庵姑免火難者故。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大是無方義。方是法則義。廣是理智徧周義。佛是智體無依住義。智自在義。華是徧法界無盡行義。以行能開敷自他果故。嚴是莊飾義。以十信中有作行華開敷十住位中妙理智慧果故。復生十種無作行華。常以互嚴自利利他之道。故行為嚴飾義。此經以毗盧遮那大智法界本真自體寂用圓滿果德法報性相無礙佛自所乘為宗。令初發心者志樂廣大。還得自心無依住性根本不動智。與諸佛智合一無二故。是故此經常以佛果為進脩道跡。是佛根本大智古跡脩差別智故。若異佛古跡而有進脩。無成佛義。如三乘且免一分麁生死苦。非是依佛智體古跡脩佛乘也。又此經以一切眾生根器佛一圓音一念三世無始無終常轉法輪以為教體。大要言之。一切眾生諸煩惱海。一切眾生隨分善根。人天樂果。聲聞緣覺菩薩佛乘解脫涅槃名句文身語業等。及一切善惡果報虗空法界言與無言一切法無非教體。此經始終徒眾形相。總有二百二十八眾形類部從莊嚴道場形類各異。當會事意皆有所表。初一品有四十七眾。表意如下。

同类推荐
  • 护国嘉济江东王灵签

    护国嘉济江东王灵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GAMBARA

    GAMBAR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范文正集

    范文正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祖统纪说

    佛祖统纪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蒹葭堂杂著摘抄

    蒹葭堂杂著摘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史上第一混搭

    史上第一混搭

    人家穿越,我还是只能被穿越人家泡妞,我还是只能被妞……在我的龙门客栈里,我接待了老槐树精、女鬼、神兽混血儿、冒牌茅山道士等人,发生了一连串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本书恶搞气氛浓重,修真、穿越、都市、爱情一个也不能少。所以名之以“史上第一混搭”注:1,非吃老本作品。2,本文系纪实文学,笔录:张小花。
  • 武侠世界之左道纵横

    武侠世界之左道纵横

    左道惊变,少门主刘影带着前世记忆重生为一个候府的落魄世子。那时候,君问天还没有成长为魔道巨头,断魂谷内真正的宝藏还没有被发现,上古三族还没有真正出世……刘影表示:要征服,收小弟;献爱心,抢宝藏;广布局,建势力。翻云覆雨,纵横天下。
  • 陈志国的今生

    陈志国的今生

    陈志国是一条漂亮的狗,小说描写“我”一家收养这条狗的经历,因一次外出托养,这条狗由原本的任性自尊到怯弱自卑、听任主人摆布,其间折射出的是作者对生命、对族群尊卑及人间善恶的多重思考。曾以《俄罗斯陆军腰带》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头奖的作家马晓丽,沉寂多年之后的这篇小说新作,会带给读者怎样的阅读期待?陈志国是在天放亮时咽气的,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守在身边。前半夜,陈志国一直在嚎叫,声音凄厉而惨烈。我不忍卒听又束手无策,只能不停地抚摸他。陈志国趁势抓住我的弱点,以他一以贯之的顽劣秉性,不依不饶地死缠着不让我撒手。
  • ESSAYS-1

    ESSAYS-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真子外篇

    玄真子外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夫人别想忘竹马总裁在此

    夫人别想忘竹马总裁在此

    回忆慢慢的浮现在那朦胧的思念中。然后……被老爸老妈给坑了,最大的套路是老爸老妈和老公的套路
  •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忧乐天下:范仲淹传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有两句重要的格言: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是“为官公罪不可无,私罪不可有”。至今仍有重要警示意义。后一句做官必须坚持原则,不怕得罪皇帝和上级,不怕得“公罪”,但务求清白,决不能贪赃枉法之类。本传系统叙述范仲淹生平,赞扬其高尚人格,又细致分析《岳阳楼记》等文学成就,文字也较为生动。——文史专家王曾瑜作者在颇具把控力的激情叙述下,将范仲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及精神境界给予真实深入的文学再现。为避免写成“资料开会”,作者追寻传主一生的踪迹,历9省市29地现场采访,力求穿越时空与传主进行心灵对话,独特感受与深切认知尽在字里行间。
  • 心声支配者

    心声支配者

    她是随时随地都会撞见命案的选美冠军。她也是因为命案时常上热搜的娱乐圈新人。在网络飞速发展、键盘侠横行的时代,她多次成为牺牲品,直到那位犯罪心理学专家的出现。高冷傲娇的教授,冲动又坚毅的娱乐圈新人,他们撞击出的火花,是血色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La Mere Bauche

    La Mere Bauch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震惊系统

    最强震惊系统

    穿越到仙侠世界,林辰亚历山大。叮!“请宿主在一小时内让彩衣仙子主动给你肚兜,成功则奖励10000点震惊值,失败则霉运缠身一天。”“请宿主以身饲魔女,拯救世界。成功则奖励10000震惊值,失败则短两厘米。”(书友群:70622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