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8000000020

第20章

文殊言說答四。初歎眾希奇。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至)此諸菩薩甚為希有。

前眾疑問。佛令文殊答者。以文殊示居此土。生有十徵。來自他方。體含萬德。降魔制外。通辯難思。化滿塵方。用周三際。道成先劫。已稱龍種尊王。現證菩提。復曰摩尼寶積。實為三世佛母。豈獨釋迦之師。影響而來。一切咸見。故其說也。何不待請。敬同佛故。何不待告。承佛神力。佛意許故。眾既念請。佛方現相。非夫尊極大士。安得理契潛通。故上以光示普賢。此乃冥加妙德。若爾。普賢云何定後更請。表說所信甚深細故。何不入定。以果從因。同於信會故。餘如上說。何故無加。以無定故。又承佛神力。是冥加故。歎眾希有者。略有五義。感應懸隔。難一遇故。德行內充。總稱歎故。以名表法。甚希有故。創起信行。未曾有故。此一眾會。即是等空法界會故。

二牒問總歎。

諸佛子佛國土不可思議(至)三菩提皆不可思議。

脫於剎體。佛出現者。即前威德也。阿云無也。耨多羅上也。三者正也。藐者等也。又三徧也。菩提覺也。謂道不可加。曰無上也。無邪委知。為正徧也。

三徵歎總釋。

何以故。

徵上難思言也。下釋云。

諸佛子十方世界一切諸佛知諸眾生樂欲不同。

能感之機。差別無邊。如來普應。周于法界。廣難思也。結文具顯。

隨其所應說法調伏。

又隨宜說法。意趣難思。

如是乃至等法界虗空界。

又等法界者。舉一說法。等餘多門。門不可盡。量等法界。法門難思。

四廣顯難思二。初總顯多端。

諸佛子如來於此娑婆世界諸四天下。

先舉娑婆為首。略顯十種。差別多端。準下結通。實通法界。十句之中。不出三業。

種種身。

一身為總相。現十法界不同。故云種種。

種種名。

二名以召實。次下廣辨。

種種色相。

三金銀等色不同。三十二相等異。

種種脩短。

四形有長短。三尺丈六乃至無邊。

種種壽量。

五壽命限量。或無量劫。或不滿百年。下至朝現暮寂。

種種處所。

六處謂化處。染淨等殊。

種種諸根。

七根謂眼等。隨感現異。

種種生處。

八生處有剎利等別。

種種語業。

九依語之用。隨方言音。施設非一。

種種觀察。

十周旋顧眄。以應羣機。又觀存亡。安危可否。智照諸境。示有多端。

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結。意云。今諸眾生各稱己分。而自知見。得調伏耳。

二隨門別顯。文分為三。初終此品。辨身名差別。答上佛住之問。近廣種種身等八句。以色相等。皆屬身故。二四諦品。辨言教徧周。答佛所說法問。近廣種種語業。三光明覺品。明光輪窮照。答上威德法性菩提三問。近廣種種觀察。其五句依報。但有現相答。廣在前會故。

今初廣上名者。然聖人無名。為物立稱。若就德以立。德無邊涯。若隨機立名。等眾生界。雖復多種。皆為隨宜。生善滅惡。見理而立。海印頓現。不應生著也。文四。一娑婆之內自有百億三。初此四洲。文皆三節。

諸佛子如來於此四天下中。

標處舉四洲者。昔云意取閻浮。言總意別。餘三天下佛不出故。然雖不出。除北俱盧。餘容有住。下並準之。次列名。

或名一切義成。

即悉達也。無事不成就故。

或名圓滿月。

惑斷智圓。恩蔭清涼。

或名師子吼。

名決定說。

或名釋迦牟尼。

釋迦云能仁。能仁種故。牟尼云寂默。契寂理故。

或名第七仙。

七佛之末故。若取賢劫。但當第四。仙即喻也。無欲染故。

或名毗盧遮那。

廣如前釋。

或名瞿曇氏。

唯約姓也。此云地主。以從劫初。代代相承。為轉輪王故。然上云釋迦。乃是族望。此即姓望。故智論第二云。釋迦牟尼姓瞿曇故。佛名經亦然。

或名大沙門。

此云息惡。無惡不息。故復稱大。

或名最勝。

聖中極故。德無加故。

或名導師。

引導眾生。離險難故。於生死海。示眾寶故。然名含多義。略釋此十。恐文繁博。餘但隨難解之。

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總結。

二四洲之隣十界。即為十段。初東方。標處列名總結例上。

諸佛子此四天下東次有世界名為善護。

四洲之通稱也。他皆倣此。

如來於彼或名金剛或名斷言論。

證離言故。無能說過故。

如是等其數十千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二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南(至)如來於彼或名帝釋。

為天人主。能稱物心。

或名寶稱或名離垢(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三西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西(至)如來於彼或名水天。

水利萬物。天光淨故。

或名喜見或名最勝王(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四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北(至)或名瑿羅跋那。

具云瑿溼弗羅跋那。瑿溼弗自在也。羅跋那者聲也。即圓音自在耳。

或名最上施或名苦行(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五東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東北(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六東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東南(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七西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西南(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八西北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西北(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九下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次下方(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十上方。

諸佛子此四天下次上方(至)或名如盛火。

盛火焚薪。不擇林木。佛智利物。無揀賢愚。

或名持戒或名一道(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問餘聖教說大輪圍內。平布百億上。即諸天下安地獄。如何此說上下皆有四洲。答此教所說。事隨理融。隨說法處。即是當中。縱極上際。傍至輪圍。亦有十方。互為主伴。以融為眷屬。本數非多。十方界融。亦準於此。因此略說。娑婆融通。改非改相。略有其五。一約事常定。如小乘說。二隨心見異。若身子梵王。三就佛而言。本非淨穢。四隨法迴轉。如上主伴互為。五潛入微塵。如前會說。若約通論。諸餘淨土更有五義。謂諸剎相入義。相即義。一具一切義。廣陿自在義。帝網重疊義。並如前後諸文所說。

三總結娑婆。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二娑婆隣近。即百億之外。文有十方。初東方。標處列名總結。一一倣前。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東(至)或名無等智。

列名唯九者。勘晉經。開曉意下。闕一聞慧。

如是等百億萬種種名號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二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南(至)或名本性或名勤意。

列名唯二。新舊二經俱闕八名。蓋是梵本脫漏。準前後例。決定不應獨此便略。

如是等百億萬種種名號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三西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四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北(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五東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東北方(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六東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東南方(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七西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南方(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八西北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北方(至)名專念法或名網藏。

名有十一者。獨此有餘。不成文體。此中專念法應。即是前所脫聞慧。亦是梵本之漏。注脫之者。誤安貝葉。

如是等百億萬種種名號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九下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次下方(至)或名帝釋弓。

如來念定之弓。以明利箭。能射業惑阿脩羅故。然舊經云法命主。意取帝釋。以法教命。為天主故。今云其弓。但一事耳。若作宮室字。以處取人。大同晉本。

或名無常所或名覺悟本(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十上方。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次上方(至)令諸眾生各別知見。

三類通一切。謂盡十方。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至)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準四諦品。更有舉此。例餘十方。亦如娑婆。互為主伴。

四釋差別所由。

如世尊昔為菩薩時(至)如是知見而為說法。

由隨物故。此有二意。一自既由於差別名言等。而得成就。今還倣古。以差別熟他。二昔菩薩時。隨機調物。今時出世。稱本立名。如昔教眾生。令空妄境。今成正覺。為立超境界名。他皆倣此。而得成熟之言。通自他也。

○四聖諦品第八

釋此一品。五門分別。

初來意者。此品廣前種種語業。即答前佛說法問。亦遠答前會佛演說海之一問故。既知佛可歸。次知法可仰。上名隨物立。今法逐機差。故次來也。

二釋名。言四聖諦者。聖者正也。無漏正法。得在心故。諦有二義。一者諦實。二者審諦。言諦實者。此約境辨。謂如所說相。不捨離故。真實故。決定故。謂世出世二種因果。必無虗妄。不可差失。言審諦者。此就智明。聖智觀彼。審不虗故。凡夫雖有苦集。而不審實。不得稱諦。無倒聖智。審知境故。故名聖諦。故瑜伽九十五云。由二緣故名為諦。一法性故。二勝解故。愚夫有初無後。聖具二故。徧說聖諦。四謂苦集滅道。總云四聖諦。帶數釋也。性相云何。逼迫名苦。即有漏色心。增長名集。即業煩惱。寂靜名滅。謂即涅槃。出離名道。謂止觀等。此約相說。通大小乘。智論云。小乘三是有相。滅是無相。大乘四諦。皆是無相。涅槃云。解苦無苦。名苦聖諦。謂達四緣生故。空則超筌。悟旨成大。又涅槃云。凡夫有苦而無諦。二乘有苦有諦。而無真實。菩薩無苦有諦。而有真實。謂若苦即諦。三塗之苦。豈即諦也。二乘雖審知之。而不達法空。不見真實。又二乘雖知苦相。不知無量相。故大經云。苦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瑜伽說。苦有一百一十。然此經中。雖彰名異。即表義殊。以名必召實故。是無量四諦義也。約一界一諦。即有十千娑婆。四諦有四百億十千名義。而文義包博。言含性相。文究此四。非唯但空。便為真實。今了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無苦無集。即無世間。無滅無道。即無出世間。不取不捨。同一實諦。故斯一品。有作無作。有量無量。皆在其中。準第五地中。復以十重觀察。至下當明。

三宗趣者。以無邊諦海。隨根隨義。立名不同。徧空世界。以此為宗。務在益物。調生為趣。又上二皆宗。發生淨信為趣。

四解妨。難問既彰。佛語業答說法。問佛所說法多門。何以唯陳四諦。答以名雖在小。義通大小。事理具足。謂苦集二諦是世間因果。所知所斷無改易故。滅道二諦出世因果。所證所修事決定故。知斷證修。能運眾生。到彼岸故。世界有異。此獨無改。況無量無作。何義不收。是故約此。以顯差別。又為破計引機故。謂演彼聲聞。四諦局法。令亡所執。引入一乘無邊諦海。故約此辨。何以四諦皆帶苦言。謂苦滅聖諦等。然謂生苦之集。故云苦集。盡苦之滅。名為苦滅。至苦滅之道。名苦滅道。不得單言苦道。以道非生苦。不同集故。又非滅苦。不同滅故。能證滅苦。故云苦滅道。

五正釋文一品分二。初標告。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告諸菩薩言。

二正釋四。初娑婆諦名。二隣次十界。三類通一切。四主伴無窮。然此望前品。略於單說四洲。就初二中。一一方內。文各有二。一別別諦名。二結數辨意。然其立名。或有因從果稱。果藉因名。約事約理。或總或別。如文當知。初娑婆中列內四諦。即為四別。初苦聖諦。

諸佛子苦聖諦此娑婆世界中或名罪。

罪者摧也。謂摧壞色心故。

或名迫逼。

不可意境。逼迫身心。此二總顯。

或名變異。

壞苦。

或名攀緣。

追求苦。

或名聚。

五盛陰苦。

或名刺。

從喻立名。如刺未拔。

或名依根。

由苦能生一切惡也。

或名虗誑。

於下苦中。能生樂想。

或名[病-丙+(雍-〦)]瘡處。

此喻二苦。有[病-丙+(雍-〦)]瘡處。性自是苦。此如五陰苦。若加手等觸。苦上加苦。是苦苦。

或名愚夫行。

行苦也。愚人所行故。如以睫毛置掌不覺。若置眼內。為苦不安。愚夫不覺行苦。如掌內之毛。而復以苦。反欲捨苦。皆愚夫行也。

二集聖諦。

諸佛子苦集聖諦(至)或名繫縛或名滅壞。

初二通顯。謂有業惑者。繫縛三界。滅壞善根。

或名愛著義或名妄覺念。

次二別顯煩惱。

或名趣入或名決定(至)或名隨行或名顛倒根。

餘多通業惑。

三滅聖諦。

諸佛子苦滅聖諦此娑婆世界中或名無諍。

煩惱名諍。

或名離塵或名寂靜(至)或名滅或名體真實。

真實者。非唯惑滅而已。實乃法身常住。為滅諦之義。故次云住自性也。謂本來滅故。

或名住自性。

四道聖諦。

諸佛子苦滅道聖諦(至)或名仙人行或名十藏。

十藏謂信聞等。如十藏品說。

二結數辨意。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有如是等四百億十千名。

望前名號。一四洲有十千。今一四天下。一諦亦有十千種名。四諦歷於百億。故有四百億箇十千。

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顯差別之意也。

二辨隣次十方。東方密訓二。初列四。初苦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分析悉無力。

推之於緣。無實物也。

或名作所依或名極苦或名躁動或名形狀物。

有形皆苦故。

二集諦。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愛著或名病源。

病源者。謂有攀緣故。

或名名數。

三滅諦。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調伏或名一分。

惑由妄起故。分數塵沙。理不可分。可稱一分。

或名無罪或名離貪或名決定。

四道諦。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者(至)或名猛將或名上行。

所之在滅。

或名超出或名有方便(至)或名最勝眼或名觀方。

觀方者。謂觀四諦也。更有四方。如十定品。

二結。

諸佛子密訓世界(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二南方最勝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所言苦聖諦者彼最勝世界中。

前名豐溢。豐溢是正翻。最勝乃義譯耳。

或名恐怖或名分段(至)或名妄分別或名有勢力。

生老病死。猶四山臨人。世雖賢豪。力無與競。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仇對或名非己物。

己本性淨。妄惑何預。

或名惡導引或名增黑闇或名壞善利。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饒益或名義中義。

事善有義。滅理尤勝。

或名無量或名所應見(至)或名可同住或名無為。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者(至)或名能燒然。

以智慧火。燒煩惱故。

成名最上品或名決定(至)或名解脫性或名能度脫。

二結。

諸佛子最勝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三西方離垢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虗妄見或名無有數。

無有數者。三際無涯故。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鄙賤或名增長。

從惑生惑業故。

或名重擔或名能生或名麤獷。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最勝根或名稱會。

以事之滅。稱會理滅。

或名無資待或名滅惑(至)或名畢竟或名破印。

世之陰苦。若蠟印印泥。印壞文成。此陰纔滅。彼陰續生。今云破印。永不生也。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至)或名諸有邊。

照實即生死可盡也。故中論云。真法及說者。聽者難得故。是故即生死。非有邊無邊。謂三事難得。故非有邊。難得者。容有得義。得則生死有邊。

或名受寄全。

業寄於集。暫受還亡。業寄於道。永不可失。

或名作究竟或名淨分別。

二結。

諸佛子離垢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四北方豐溢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所言苦聖諦者彼豐溢世界中。

豐溢自南方界名。前品此方名為豐樂。梵云微部地。(田夷反)豐樂得旨。譯者不審。二名相參耳。

或名愛染處或名險害根或名有海分。

二十五有各一分也。

或名積集成或名差別根(至)或名數所成。

數體即集。集所成故。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無盡或名分數。

分數者。無一理以貫之。則惑業萬差矣。

或名不可愛或名能攫噬。

攫搏也。噬齧也。集之損害。猶惡禽獸也。

或名麤鄙物或名愛著或名器或名動。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無所修。

修已極故。

或名無所見或名無所作(至)或名已除壞。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者(至)或名無量壽。

謂證滅永常。今因標果稱。

或名善了知或名究竟道(至)或名無能勝。

二結。

諸佛子豐溢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五東北方攝取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種種戲論或名地獄性。

未入忍來。常有墯性。

或名非實義或名貪欲擔(至)或名根本空。

約性以說同。淨名五受陰洞達空也。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速疾或名能執取。

由妄惑故。愛見羅剎。橫相執取。

或名想或名有果或名無可說或名無可取。

妄體本空。故無可取。故中論云。虗誑妄取者。是中何所取。佛說如是法。欲以示空義。

或名流轉。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遠惡或名出離。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至)攝取世界中或名離言。

滅道俱名離言者。滅性離言。道令言離故。

或名無諍或名教導(至)或名勝智或名能了義。

二結。

諸佛子攝取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六東南方饒益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不堅或名如賊。

五盛陰苦。劫害我故。

或名老死或名愛所成(至)或名生長或名利刃。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退失或名無力。

於出生死。無有力能。善法治之。不復相拒。

或名喪失或名乖違(至)或名取或名意欲。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根本或名捨因。

無為無因。而體是果。菩提之道。望此亦因。獨寂滅涅槃。得稱果果。故曰捨因。

或名無為或名無相續。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者(至)或名一切印。

無不審決故。印義後說。

或名三昧藏或名得光明(至)或名不流轉根。

二結。

諸佛子饒益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七西南方鮮少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繫縛處或名邪行。

體非正道。是行性故。

或名隨受或名無慙恥(至)或名炬火性或名多憂惱。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彼鮮少世界中或名廣地。

生大苦樹故。

或名能趣或名遠慧(至)或名著處或名宅主。

宅主即無明也。

或名連縛。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絕行處。

心路絕故。

或名不二。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者(至)或名廣大路。

先賢後聖。游之而不厭故。

或名平等因或名淨方便或名最勝見。

二結。

諸佛子鮮少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八西北方歡喜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惡舍宅或名苦惱性。

闕一者。普譯少出生。唐譯少失利。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非實法或名無底。

煩惱深故。非習道學。浮沉不已。

或名攝取或名離戒(至)或名陿劣見或名垢聚。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破依止。

身與煩惱。互為依止。展轉無窮。唯證滅理。方能永破。

或名不放逸或名真實(至)或名自在或名無生。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者(至)或名廣大性。

道名廣大。無不在故。

或名分別盡或名神力道(至)或名攝解脫。

二結。

諸佛子歡喜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九下方關鑰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如坏器或名我所成。

我見有故。

或名諸趣身或名數流轉(至)或名無味或名來去。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受支或名我心。

即我見愛。

或名雜毒或名虗稱或名乖違或名熱惱或名驚駭。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廣大或名覺分。

所覺處故。

或名離染或名無障礙。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至)或名究竟實或名入義。

能入滅諦第一義故。

或名性究竟或名淨現(至)或名救濟或名勝行。

二結。

諸佛子關鑰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十上方振音二。初列四。初苦。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彼振音世界中或名匿疵。

身為惑病所藏處故。

或名世間或名所依或名慠慢。

慢以生苦為業。果取因名。

或名染著性。

性令染故。如樂受壞苦。誰謂苦耶。

或名駛流。

剎那性故。即行苦也。

或名不可樂。

苦苦也。

或名覆藏。

藏苦因故。樂藏壞苦故。不苦不樂藏行苦故。

或名速滅。

流轉苦也。

或名難調。

誰不欲捨。莫之能出。不憚疲苦。方能調之。

二集。

諸佛子所言苦集聖諦者(至)或名至後邊。

招果不斷。受苦無窮。

或名共和合或名分別或名門。

入苦趣故。

或名飄動或名隱覆。

三滅。

諸佛子所言苦滅聖諦者(至)或名不可取。

取則不滅。

或名轉還或名離諍或名小。

小之則無內。不容一物也。

或名大。

大之則無外。法界性也。

或名善淨或名無盡或名廣博或名無等價。

四道。

諸佛子所言苦滅道聖諦者(至)或名難敵對。

有惑必破。不為惑破。猶明滅闇。無闇不滅。闇不滅明。何能相敵。

或名無限義或名能入智(至)或名殊勝義。

二結。

諸佛子振音世界說四聖諦(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三類通一切二。初舉娑婆。以類東方。

諸佛子如此娑婆世界中(至)隨眾生心悉令調伏。

二舉東方。以類餘九。

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四主伴無盡二。初舉此例彼。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有如上所說十方世界。

謂娑婆為主。有密訓等。盡空世界。皆為伴也。

二以彼例此。

彼一切世界亦各有如是(至)心之所樂令其調伏。

則知密訓等。盡空世界為主。攝伴亦爾。則無盡無盡耳。此猶約娑婆同類世界而說。以結數中。同百億故。餘樹形等異類世界。彼一一類皆徧虗空。及盡法界。是則重重無盡無盡。非此所說也。如是皆為調伏眾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花妖曼珠,叶妖沙华

    花妖曼珠,叶妖沙华

    在很久很久以前,妖界住着一对男女妖精。男子名为叫沙华,女子名为曼珠。他们是守护在碧落地的精灵。碧落地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起初,花与叶是相连的。花妖便是花的化身,叶妖便是叶的化身。彼岸花的前世今生。花妖与叶妖以及天界上仙的爱恨纠葛。她与他本该是一对妖精眷侣,但却因为触犯天条而失去记忆。他想,这样也好,一切可以重新开始。却岂料奸人从中阻隔,让她与不期而遇的天界上仙触发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情缘。他内心苦涩,却终不曾说出真相。最后,他以一己之身成全他们。元神俱灭之时,她终于醒悟。他与她,是否今生已无缘。
  • 左异瞳

    左异瞳

    这是一个现代世界,普通即平凡,但极少数人却拥有着与平常人不一样的异瞳,俞轩则意外获得左瞳力量,它能带给你需求想要的一切,也可以毁灭一切,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而是背后有人策划这一切的阴谋。
  • 万界遨游记

    万界遨游记

    在混沌中,他创造了三千魔神;在洪荒世界中,他创造了天道管理世界;在多次元大世界中,他创造了神秘四奥……行走在诸天万界之中,他做过商人,做过教师,做过一世帝王……走过万千世界,经历过无数的人生,他能否达成那唯一的目标呢?
  • 女人,跟我回家

    女人,跟我回家

    她只是单纯的找他帮忙“开个房”她只是单纯的叫他一声“爸爸”她只是单纯的想感谢他,顺便拐个保镖陪她大游夜上海!但是,他开始不单纯了!他岂能放走这个惹人心动的“小东西”?所以只好连骗带哄的把她拐回美国老家,好好收藏起来,不让人窥视。至此,他们之间便被紧紧的系在了一起,难割难舍更难分。当一切都像他想的那般顺利,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原以为会一帆风顺的他,因为一些小小的误会,被半路杀出来的某男给硬生生的比了下去!更让人气愤的是,那小子竟敢跟他抢女人?混账至极!!!【片段一】偌大的客厅内,雅安低头垂眸无声抽泣着,路易见到露比转身正准备离开,拽住了欲走的她。“露比,冷静些,我有话……”蓦地露比做出了噤声的手势。“尹雅安,我只能说……我对你真的很失望。”冷笑。倾心的对待,换来的是背叛,好朋友又如何?“露比,对不起,我真的很爱路易,对不起。”她喃喃道。“女人,你为什么就那么固执?”对于尹雅安,他真的是束手无策,一口拒绝依然没用。“路易,什么都不要说了……”她的天真,一去不复返。即使她爱的人没有背叛,她还是决定重新考虑他们之间的未来。【片段二】“先生,露比她是我的女伴,你可以不要那么靠近她吗?”一把将露比揽进了怀中,眼中却闪着并不是那么友善的目光。“露比,跟我回家。”他隐忍着怒气,紧盯着露比道。“这位先生,很面熟啊!我们在哪里见过吗?”捂着嘴,她笑的分外的迷人。“我们不止见过,还一起睡过!”路易一反常态,语出惊人。“那我还真是不记得了,不好意思。”语毕,她挽着帅气迷人的男伴转身离开。【片段三】“宝贝,回来吧。”他深情的望着露比。“回来再看某些人怎么勾引你?”她冷哼一声,撇过头去。“你知道我从来都只有你一个,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啧……你什么时候会花言巧语了?”露比不可思议的上下打量了一番。“你又什么时候变的那么铁石心肠了?”“有吗?我怎么不知道?”狐疑的望了眼他,不信。“跟我回家吧,亲爱的。”他再次恳求道。“唔,我考虑考虑。”……-------------------------亲们,想看男主是如何将女主收入囊中的吗?想看女主是如何从直率天真,转变成吃硬不吃软的小女人的吗?想看男主是如何再次将女主收的服服帖帖的吗?那就请关注《女人,跟我回家》吧!~\(≧▽≦)/~
  • 无男主快穿

    无男主快穿

    无男主,无男主,无男主,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才可以。简介在第一章节里。【不喜轻喷】蠢狼简介无能,文笔渣渣,凑合凑合看吧。
  • 限制级爱情神话

    限制级爱情神话

    正当唐羽怀疑的时候,月皇出现,正是唐羽的父亲唐月,唐月将神秘组织的一切交给了唐羽,而唐羽也以闪电般的速度杀入四大传奇家族,威震整个地下世界。当一切收尾的时候,唐羽和蓝馨走入婚礼殿堂,完成自己的婚礼,而卡美拉在胡静儿的骚扰下,终于接受她。两对新人一同完成自己的婚礼。
  • 职业礼仪

    职业礼仪

    “本教材从我国中高职院校和本科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出发,针对职业礼仪的特点,设计了五个单元:职业礼仪原理,职业形象塑造,基本职业礼仪,职业礼仪的延展,境外职业礼仪。教材以一个学期十八周的教学时限为依据,设计了十七章,预留适当空间,利于课堂教学灵活安排。本教材2013年8月通过教育部评审,获“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选题立项;2014年6月被教育部评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教材适合作为中高职院校和本科职业院校“职业礼仪”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一线秘书和礼仪研究的参考书。”
  • 诺亚征途

    诺亚征途

    想要成为白银的话最起码也要到二十五岁左右,这还是天赋好的。可是,洛基今年只有十六岁啊!洛基以为御天岚不相信,释放出了自己的魔力,一股淡淡的白银色出现,这下御天岚想不相信都不行。
  • Turned (Book #1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Turned (Book #1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TURNED is a book to rival TWILIGHT and VAMPIRE DIARIES, and one that will have you wanting to keep reading until the very last page! If you are into adventure, love and vampires this book is the one for you!
  • 独白者(全集)

    独白者(全集)

    心理学博士沈跃曾就职于世界知名心理学实用技术研究所,他是心理学实用技术方面的天才,在微表情、心理分析、心理学技术应用于商业推广等方面都有着极深的造诣。他是测谎专家,更是心理分析大师,每一起复杂诡异的案件都在他专业的触角下拨开层层迷雾,暴露出真相背后血淋淋的人性;他是一个纯粹的学者,内心敏感、脆弱,崇尚独立自由的人格;他是良师益友,时时处处散发出温情脉脉的人性光辉……全省首富阚四通在从分河返回省城的高速路上遭遇车祸死亡,案发现场离奇诡异,警方经过多方调查后毫无线索。作为心理学家,沈跃的调查思路和方式与警方完全不同。他认为,在毫无线索的情况下进入死者生前的内心世界,从中去寻找答案才是最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