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9700000005

第5章

左街都監同會書教門公事崇德悟真大師賈善翔編

青羊

按《混元本紀》云:太上以甲寅年昇天,至乙卯,分身潛降於蜀,託孕大官之家。丁巳,尹喜方至,蜀本無青羊肆,太上在太微時,先動青帝之青童降成都,化為青羊。尹喜於市肆見人牽之,自解云:既有青羊,復在其肆。老君所約,此當是也。因問云:此羊乃誰家者。答曰:我家夫人誕一子,啼聲不止,投於水火,皆不能害。有道人言,得青羊乳與之,啼即止,故市此羊。喜囑曰:為我告夫人之子,云關令尹喜至。於是具以白,即從懷抱振衣而起,言曰:令喜來前。既入,太上或長丈餘,身作金色,項負圓光,建七曜之冠,披九色之被。舉家見之,皆惶恐。太上曰:吾太微是宅,真一為身,太和降粹,耀魄為人,主容相因,何乃怪也。尹喜稽首而言曰:不謂慶幸,復奉天顏。未審慈尊,出無入有,起居安不。老君怡然告曰:與子別後,何得何喪。汝存道守一,還有益邪。喜曰:自奉祕要,粗得其妙,濟度之恩,遠過天地。老君曰:吾昔留子以居世,清齋千日,故待子於此。今子保形鍊黑,已造冥妙,而心結紫絡,面有圓明,金名表於真圖,玉札係於紫房,黑參太微,解形合真矣。言訖,三界聖真,千乘萬騎,浮空而至。因授喜紫芙蓉冠,飛青羽裙,丹囑綠袖,交帶霓裳,羅文黃綬,拜為文始先生,賜任無上真人。從此乃得參侍龍車,遠遊天下。《青羊記》云:勸青帝之青童,化羊蜀郡,乘紫雲於紫府,降瑞氣於王宮,將停不嘎之聲,須及來斯之乳。俄聞喜至,頓止嬰啼。爰從赤子之身,卻變白頭之士。頃刻而身渝數丈,須臾而面放五光。頭建七曜玲瓏之冠,肩垂九色離羅之被,衛士瑜億,從仙成草者,正謂此耳。太上昇座,為其母說《元陽經》。今肆在成都西南數百步。中和二年,獲靈博之所,詔建青羊宮是也。又有降生臺、元陽臺,遺址存焉。又化身與喜遊天水靈山,重演道要,即今秦州啟靈山是也。有西昇臺及聖容殿,在巖下。又輿喜潛遊四海。先到東海、日窟、常陽之山,扶桑、碧海、束井、湯谷、祖州、芝田、蓬萊、方丈之宮。次南登鳳山、青丘、長離、赤津、太丹之宮,絳山、朱陵、炎崗之鄉。次西入龜山、玉闕、人烏、鳳山、騫林、麟洲、金門、玉池、昆吾、白帝之城。次北入空濛、洞陰、元丘、廣寒、鍾山、無問之野。又昇中嶽、崑崙、真圃、瓊華之宮。仙人禮侍,天眾來迎,傳道叔德,隨問授之。次遊九天。初至第一天,見波利天帝,乘九靈玄雲之輿,蔭七元交晨之蓋,建五色攝魔之節,從官及玉童、玉女九萬人,迎老君入大有官,請問自然之道。次遊第二天,見摩夷天帝,駕碧霞飛雲之輿,蔭五色鳳文之蓋,建七映命龍之節,從官及玉童、玉女五萬人,迎老君入鳳城玉臺,請問無上之道。次遊第三天,見梵寶天帝,乘泰靈流雲之輿,蔭七光飛晨之蓋,建五色招靈之節,從官及玉童、玉女八萬人,迎老君入陽明朱宮,請問虛無之道。次遊第四天,見化應天帝,駕黃雲七映之輿,蔭五明錦文之蓋,建七色命靈之節,從官及玉童、玉女六萬人,迎君入七寶上宮,請問玄妙之道。次遊第五天,見不驕樂天帝,控青雲九靈之輿,蔭飛光霜精之蓋,建五色制魔之節,從官及玉童、玉女七萬人,迎第老君入九層玉臺,請問太玄之道。次遊第六天,見兜術天帝,御流精丹雲之輿,蔭七映飛霄之蓋,建五色命神之節,從官及玉童、玉女六萬人,迎老君入朱靈之官,請問至真之道。次遊第七天,見須延天帝,乘飛景紫雲之輿,蔭五色羅文之蓋,建七色招真之節,從官及仙童、玉女九萬人,迎老君入太玄都,請問真一之道。次遊第八天,見禪善天帝,駕綠霞飛雲之輿,蔭八色瓊暉之蓋,建九光洞靈之節,從官及仙童、玉女七萬人,迎老君入珠林玉圃,請問帝一之道。次遊第九天,見鬱單天帝,榮蒼霞流雲之輿,蔭九光寶耀之蓋,建飛龍通神之節,從官及仙童、玉女九萬人,迎老君入玄臺紫房,請問希微之道。所到天宮,皆設瓊英玉實,月液雲槳,碧醴流薰,蘭羞八徹,靈芝妙果,光華映席。于時天樂繁會,靈唱妙絕,不可勝言。見諸天帝真仙,皆項負圓明,‘各禮拜老君,請問妙道。多論天地否泰,劫運延促,行業善惡,先後宿命,報應之理,大道之原也。

流沙化八十一國九十六種外道

老氏立清靜無為謙沖之教在諸夏,而後西入流沙。以夷狄之人恃犬馬之輕捷,而侈好殺之心,於是不辭異欲之狠戾,道路之修阻,區區而至彼,化之以慈愛,庶幾遠惡而趨善,故無擇焉。孔子所謂有教無類者是也。爾時,老君行化至于闐國,即放九色神光,褊照西方塵沙國界,光所及處,無有遠近。俄頃之問,毗摩城中,自然以諸金寶布宮闕,地建大法座,莊嚴障曄,三界聖真及諸龍神,乘雲控鶴而至。于闐國王與諸胡王,凡八十一國,睹玆光相,妙麗希有,晝夜瞻仰,懼悅讚歎。太上運妙有神通,悉皆攝受。彼國王於一念中,蕾買集道前。老君迺升寶座,相好端嚴,燒香散花,奏鈞天樂。時于闐國王與所來者朱俱半王、渴叛陶王、護蜜多王、大月氏王、骨咄陶王、俱蜜國王,解蘇國王、枝汗那王、久越得健王、憶怛國王、烏拉喝王、失範延王、護時健王、多勒建王、廚賓國王、訶達羅支王、波斯國王、疏勒國王、碎葉國王、龜玆國王、拂林國王、大石國王、殖賦國王、數漫國王、但沒國王、俱藥國王、嵯骨國王、曇陵國王、高昌國王、焉耆國王、弓月國王、瑟匿國、王康國王、史國王、米國王、似沒盤國王、曹國王、何國王、大小安國王、穆國王、烏那葛國王、尋勿國王、'火尋國王、西女國王、大秦國王、舍衛國王、波羅奈國王、帝那忽國王、伽摩路國王、乾陶羅國王、烏萇國王、迦葉彌羅國王、迦羅國王、不路羅國王、泥婆羅國王、熱吒國王、師子國王、拘尸那揭羅國王、毗舍離國王、劫比他國王、室羅伐國王、瞻波羅國王、三摩詛吒國王、嗚茶國王、蘇刺吒國王、信度國王、烏刺尸國王、扈利國王、狗頭國王、伽栗國王、漫吐漫國王、泥拔國王、越底延國王、奢彌國王、小人國王、軒渠國王、陶羅伊羅王、狼揭羅王、石國王、五天廿一國王,如是八十餘國王,及其妃后與諸眷屬,圍遠瞻仰,願聽法音。老君告諸胡王:汝等肆五毒心,唯嗜血肉。殺害無厭,斷眾生命。我今為汝說《浮屠經》。所謂浮屠,即佛陶也。於汝言之,浮者一切萬有非實,屠者勿復割害生靈。不能戒者,可食自死肉。而汝須髮拳鞠,身體羶腥,至于氈裘,積諸垢穢。當祝須髮,洗滌身心,常習慈悲,以滅煩惱。依我立齋月日及所說戒律,常須持齋奉戒,絕諸邪想,歸依大道。今隨我化汝者,是我第一弟子,無上真人尹喜,與汝為師,身作金色,備諸相好,演說浮屠,善巧方便,面常束嚮,示不忘本。以我束來,故顯斯狀。令有見者,發慈悲心。汝等國王,禮拜供養,不得退轉,自獲成果。又有外道九十六種,亦皆化之,使入正道。所言九十六種者:鬱遮羅外道,差法智男富外道,保形外道,熱灰身外道,少子騫外道,賓頭廬外道,遮護神外道?到見外道,信行外道,邊見外道,見到外道,空見外道,虛空外道,不遮護外道,首羅外道,空亂音外道,梵缽賒外道,洪照外道,普安外道,張世外道,無相外道,真諦外道,梵音外道,宗明外道,大拔外道,廣學外道,清修外道,講論外道,顯極外道,阿修羅外道,舍依師子王外道,神憩駕女外道,慧意外道,鳩摩也那外道,梵摩閣羅外道,綱旗隧羅外道,那羅延外道,千炭外道,毬拔摩外道,啖摩外道,摩醞首羅外道,跋折羅科外道,拔閣羅外道,遮文茶外道,尼藍外道,商揭羅外道,央拘施外道,摩利支外道,阿吒薄俱外道,施訶外道,摩底外道,那俱跋羅外道,趙神鬼外道,缽健提外道,鳩留伽閣外道,光照外道,威嚴外道,洪廣外道,迴向外道,毗曇修多羅外道,振威外道,戴揚自外道,自在廣博嚴掙外道,技也道外道,求那拔那外道,依真外道,得爽外道,明鍊外道,葛壞衣外道,尼利外道,高望提外道,阿求那外道,騰空道畏外道,佛沙莫沙外道,那健陶外道,婆摩智那外道,尼連旎外道,頗梨頗外道,道利道外道,阿扇旗帝外道,空解大道外道,拓神外道,道堅外道,到行外道,梵意外道,大豐外道,超空外道,善女天外道,元通太虛外道,我角外道,曠賢外道,燈分化外道,阿羅囉吒外道,阿慮至外道,昭一明五瞿外道,殷阿旗陶利外道。此諸外道,凡九十六種,或男或女,若人非人,能為魔事。亦祝須髮,烏衣銑足,說種種三昧,種種觀法,等不等法。作諸變怪,種種形像,令人墮落邪道,無有休息。老君謂尹真人及諸弟子曰:吾去之後,此外道褊行於世,至于束夏。所行之法,亦復如前。轉更干人利養,甚同邪淫,使人捨身命財及諸男女,云過去未來得諸果報。復令國王帝主傾心信向,迷侯政事,不歸清靜。著此外道,則生我慢,嬌誑百耑,惑亂大道。汝宜於此化以浮屠,令入不二法門,斷除邪障。而後外道悉來,稽首懇請真訓,不復為幻衛。其始末自有經傳,文繁不具錄。

孔子問禮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且夫有生知之性,非聖人其誰宜當之。、老聘之與孔子,其為聖一也。然孔子涉世之道,靡不盡之矣,至于離名數,超遙乎獨見之妙,必期於參同。故自魯而適周,見聘而退,有猶龍之歎。斯聖人推崇於道,而有授受之邊,起教之端,莫大于此。而屍世之學者,涉獵剽竊以自多,不亦魄歟。《孔子家語》云:孔子謂南官敬叔曰:吾聞老聰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對曰:謹受命。遂言於魯君曰:臣受先臣之命云:孔子,聖人之後也。滅於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國。而受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慈益恭。故其鼎銘曰:一命而樓,再命而偃,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擅於是,粥於是,以蝴其口。其恭儉也若此。臧孫紇有言:聖人之後,若不當世,則必有明若而達者焉。孔子少而好禮,其將在矣。屬臣:汝必師之。今孔子將適周,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期大業也。君盍以乘資之臣,請與往。公曰:諾。與孔子車一乘,馬二疋,童子、侍御、敬叔,與俱至周。問禮於老聘,訪樂於萇弘,歷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制,察廟朝之度。於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聖,與周之所以王也。及去周,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雖不能富貴而竊仁者之號,請送子以言乎。凡當今之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譏議人者也。博辯宏達而危其身,好發人之惡者也。無以有己,為人子者,為以惡己,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魯道彌尊矣。遠方弟子之進,蓋三千焉。《史記》云:孔子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黑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烏,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增,至其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南華真經》云: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守藏史有老聰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見老聰,而老聰不許,於是繙十二經以說。老聘中其說,曰:太饅,願聞其要。孔子曰:要在仁義。老聘中其說,曰:太饅,願聞其要。也子曰:要在仁義。老聰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老聰曰:請問何謂仁義。孔子曰:中心物愷,兼愛無私,仁義之情也。老聰曰:意,幾乎後言。夫兼愛,不亦迂乎,無私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則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固有旱矣,植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趨,已至矣,又何愒愒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亂人之性也。夫子問于老聰曰: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辯者有言曰:離堅白若縣寓。若是則可謂聖人乎。老鵬曰:是胥易枝係,勞形休心者也。執狸之狗成思,猥狙之便自山林來。丘,予告若,而所不能聞與而所不能言。與有首、有趾、無心、無耳者眾,有形者與無形無狀而皆存者盡無。其動,止也。其生,死也。其廢,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謂入於天。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聘。老聘曰: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惡乎求之哉。曰:吾求之於度數,五年而未得。老子曰:子又惡乎求之哉。曰:吾求於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獻,則人莫不獻之於其君。使道而可進,則人莫不進之於其親。使道而可以告人,則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其子孫。然而不可者,無他也,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於外,聖人不出。由外入者,無主於中,聖人不隱。孔子見老聘而語仁義,老聰曰:夫播糠咪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蟲嗜膚,則通夕不寐矣。夫仁義僭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無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陶以濕,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孔子見老聃歸,三日不談。弟子問曰:夫子見老聰,亦將何規哉。孔子曰;吾乃今於是乎見龍。龍合而成體,散而成章,乘乎云氣,而養乎陰陽。予口張而不能嘖,予又何規老聘哉。子貢曰:然則人固有尸居而龍見,雷聲而淵默,發動如天地者乎,賜亦可得而觀乎。遂以孔子聲見老聰。老聘方將倨堂而應微曰:予年運而往矣,子將何以戒我乎。子貢曰:夫三王五帝之治天下不同,其係聲名一也,而先生獨以為非聖人,如何哉。老聰曰:小子少進,子何以謂不同,對曰:堯授舜,舜授禹,禹用力而湯用兵,文王順紂而不敢逆,武王逆紂而不肯順,故日不同。老聰曰:小子少進,余語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黃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民有其親死不哭,而民不非也。堯之治天下,使民心親,民有為其親殺其殺,而民不非也。舜之治天下,使民心競,民孕婦十月生子,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則人始有夭矣。禹之治天下,使民心變,人有心而兵有順,殺盜非殺,人自為種而天下耳。是以天下大駭,儒墨皆起。其作始有倫,而今乎婦女,何言哉。余語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名日治之,而亂莫甚焉。三皇之知,上悖日月之明,下睽山川之精,中墮四時之施。其知僭於厲躉之尾,鮮規之獸,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而猶自以為聖人,不可恥乎,其無恥也。子貢繒蹴蹴然立不安。孔子謂老聘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邊,一君無所鉤用。甚矣夫,人之難說也,道之難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經,先王之陳邊也。豈其所以邊哉。今子之所言,猶邇也。夫邊,履之所出,而邇豈履哉。夫白鴨之相視,眸子不運而風化。蟲,雄嗚於上風,雌應於下風而風化。類自為雌雄,故風化。性不可易,命不可變,時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於道,無自而不可。失焉者,無自而可。孔子不出三月,復見,曰:丘得之矣。烏鵲孺,魚傳沫,細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與化為人。不與化為人,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得之矣。《沖虛經》云:商太宰見孔子,曰:丘,聖者歟。孔子曰:聖則丘何敢,然則丘博學多識者也。商太宰曰:三王聖者歟。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聖則丘不知。曰:五帝聖者歟。孔子曰:善任仁義者,聖則丘弗知。曰:三皇聖者歟。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時者,聖則丘弗知。商太宰大駭,曰:然則孰者為聖。孔子動容,有問曰:西方之人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所謂聖者,老聰是也。

號河上公

聖人神變之邇,或出或處,故無常也。世傳河上公,太上之化身,莫知其然否。逮考之載籍,而得其詳。雖怪力亂神孔子所不語,然其不至于譎怪,則無害於政教也。傳云:孝文帝及竇太后好黃老之術,劫天下如不通《老子》者,不注官。帝讀五千言而有所未曉,混元乃化身示跡,號河上公,居陝河之濱,常諷《道德》二經。帝遣使問其義,公曰:道尊德貴,非可遙問。帝即命駕詣之。公踞菴中,不起。帝謂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子雖有道,猶朕民也,不能自屈,何乃高乎。朕能使人富貴貧賤在須臾耳。公村掌跳躍,冉冉升虛,去地數丈而止於太虛,倪而答曰:余上不至天,中不累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陛下焉能令余富貴貧賤乎。帝乃悟,以其神人,方下輩稽首禮謝。因授帝上下章句希微之旨。今河上公所居,建廟于陝州之北,並文帝望仙臺並存焉。至孝武帝好神仙之道,太上遣九天侍郎東方朔以輔之,又遣西王母、上元夫人賜帝白銀像五軀,謂帝曰:此則太上老君之像也。及《上清經》、《五嶽真形圖》。帝拜而受之。後帝登封中嶽,聞呼萬歲者三,乃以行宮為萬歲觀,并前後別館三十餘所,悉捨為道事。每觀度道士七人,一如周穆王故觀。延熹八年,桓帝夢太上降帝庭,韶於渦水再新祠宇,勁邊韶撰碑,至今猶存。

授干吉太平經

大丞相蘇公嘗謂蓬丘子曰:凡述作文章不用故事,人之所難也。余讀《太平經》而觀其命意布辭,未嘗採摘前聖之陳邊,而自成一家體,此其難也。按此經有云干吉撰,或云得之於水上。而內傳所載,即在孝成帝河平年,混元分身下遊琅邪郡曲陽泉,授北海人干吉《太平經》一百七十卷。其要曰:且人之生也,天付之以神,地付之以精,中付之以黑。人能保精、愛神、護黑,內則致身長生;外則致國太平。孝章帝元和二年,太上復過琅邪,授吉一百八十戒,以助諸祭酒保身修真。謂吉曰:往古聖賢皆從此戒得道。道本無戒,從師得成,道不可廢,師不可輕。吉稽首作禮,謹受命。至順帝時,琅邪人宮崇詣闕進《太平經》,表云:親受於干吉。言吉親受於太上也。今於正經外,又有複文一卷,稱後聖君撰,凡二千一百二十三字,似篆而非篆,有序冠于篇首,其文隱而難解。又有《太平鈔》十卷,不著撰人名氏,大略發明本經篇目。又有《太平祕旨》一卷,稱上相青童君受,論守一之法。又有《宗師傳》一卷,不著撰人名氏,載西城王君、帛和、干吉三傳,合為一卷。至大唐之季,有聞丘方遠者,宿松人,通經史,頗辯惠,嘗師香林左元澤。一日謂方遠曰:子不聞老氏云:吾有大患,為吾有身。蓋身從無為而生有為,今卻反本,是日無為。夫無為者,言無即著空,言有即成礙,執有無即成滯。但能有無一致,泯然無心,則庶幾乎道。且釋氏以之為禪宗,孔子以之為坐忘。《易》云: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其歸一揆。經云: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是何物也,子若默契神證,又何求焉。此生不悟,即浩劫茫然。若得之,豈有迷悟之異哉,何須空山之中,長松之下。所惜者,子之才器高邈,足可為真門之標表也。方遠稽首致謝而去。居常慕葛稚川、陶正白之為人。食黑鍊形之外,尤精此《太平經》,因詮為三十篇,而盡樞要也。

同类推荐
  • 张庄僖文集

    张庄僖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伏狮祇园禅师语录

    伏狮祇园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读画闲评

    读画闲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台湾舆图

    台湾舆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月殇传

    月殇传

    四个人均是独挡一面的高手,加上地位尊贵是四大爵主手下的首席大将,镇守诺特图大陆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被喻为“四流武爵”。因此占据了武爵榜的首位,大陆上似乎还没有哪一个人够胆去挑战四人中的任何一个,除非他不想活了,反之亦没有人能值得四人出手。但没有任何的事物是百分百的,连夜空中的月亮都有阴晴圆缺,何况世间的红尘之物。
  • 爱在不言中

    爱在不言中

    言情天后晴空蓝兮倾情力作。我不知该说些什么,但我喜欢靠近你时,怦然心动的感觉。校园里的邂逅让程浩对聂乐言一见如故,然而结果却只是她的一厢情愿。一直到毕业之后她遇见年轻有为的江煜枫。两人相恋两年之久,却随着程浩的再一次出现,打破了平静的生活。而另一方面,江煜枫也仍旧时不时地与她在工作中有所接触,高深莫测的态度令她越发摸不着头脑。究竟是选择新欢还是旧爱?究竟程浩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才不能接受聂乐言?这其中又有怎样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 极武箭尊

    极武箭尊

    武修界中,传说有一种秘术,能九门功法同时修炼;又有一门职业技能叫铭文,能于肉身铭入具有战斗力的刺青,陌北辰一直修炼而不自知,当他惊觉一切的秘辛都源于自身时才发现,江湖本无回头岸,唯有问鼎巅峰才能脱离苦海,于是,他的世界不再有对错,不再有正邪,只有率性而为、快意恩仇!举世皆敌又何妨,我仍桀骜不驯……
  • 亡灵之城

    亡灵之城

    驱魔,赶尸,猎灵,驱灵,四个伏魔家族奇俊才杰,相聚一起!一座被封印恶魔的城市,一个可以召唤灵的神秘女人?五个被古咒预言选中的人?千年前消失的神秘国度?被预言之子认定打破预言的男人?诡异,惊悚,恐怖,离异,黑幕的后面,是预言的推算还是恶魔的指示。
  • 大神,别撩我

    大神,别撩我

    工作没多久,苏渺发现自家老板好像就是那个因为炫富被自己追杀101次的人民币玩家。肿么破?在线等!急!“急什么,别忘了,游戏里咱们已经老夫老妻了。”苏渺还没来得及反驳,就被某人压在身下,做尽了老夫老妻之事。顾西哲:如果有一天,我一无所有了,怎么办?苏渺:以后别说你一无所有,你还有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精始之钰

    精始之钰

    一次重生,让她从特工王变成了废柴少爷,一次相识,让从无七情六欲的神帝,有了牵心之人…“喂!你怎么在调查我?”“好玩。”“切~”……“大哥,我错了,你喜欢我什么?我改就是了?”“全部。”“你你你…我是个男的!”“我不介意搞基。”“我艹……”…某一天,某男把某女丢到床上,“老婆~让我认为你是个男的,以为自己在搞基,你要负全责~”“什么?你…唔…”前世今生加起来二十多年的初吻就这么没了…记者采访:曦少对于这大自己五岁的男人有什么看法吗?子曦:无赖!禽兽!记者:看来我们的影帝加影后的婚后生活很丰富啊…子曦:天天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干他。记者:额……那个…哈哈,曦少准备要几个啊?墨:一个足球队。子曦:(翻了翻白眼)你怎么不说再加一个女排队?墨:(眼睛一亮)好主意!老婆,走!回家!子曦:(我这嘴咋就这么贱呢?)记者(哈哈…)多生几个哈…子曦:老娘不是猪!几年后…当子曦有了一队男足队,和女排队的时候…娘的!早知道把那个记者宰了的!“妈咪妈咪~”十二个男孩跑了过来…外加十二个女孩…“你说好的,要教我们灵力的…”子曦欲哭无泪…………
  • 误惹相府四小姐

    误惹相府四小姐

    ◆◆◆傻女出世◆◆◆楚国,天启十三年。相国府迎来第四位庶出千金,十年之间,楚都街头巷尾话题不断!因为此女——三岁始说话——含含糊糊,五岁才行走——跌跌撞撞,十岁会穿衣——里外不分,…如今长到十三岁,仍旧痴痴傻傻,疯疯癫癫。相国一世英名皆被“傻女”所毁,故而一怒之下将其母女锁在石竹院,终身不得出府。当傻女被戏耍落水,重新睁开眼睛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将改变!◆乔叶,来自21世纪的单亲女孩,出身武术世家,因为地震丧生,附身在一个臭名昭著的“傻女”身上。岂料再世为人,风波不断。不要以为你是傻子就可以躲避风雨,不要以为你是傻子就可以与世无争,当他们逼着、赶着将你推往绝境,是忍气吞声,还是愤然反击?!◆片段一:八月十五,碧渊寺。路人甲:“前面出什么事了?”路人乙:“相国府的那个傻子看见咱们七皇子的美貌,一脚踩空掉到碧渊寺的涅槃池里去了,正在那里扑腾呢!”“哟,这么热闹呀!咱们快去瞅瞅。”“你跑那么快干什么!”“咱们楚国最傻的相府四小姐遇到最聪明的楚七皇子,这热闹能不去看吗?”“……恩,也是。”◆片段二:上元佳节,寻芳楼。“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他微微皱眉,紫眸浅浅流光。“没想到古人也喜欢这么搭讪,兄台你太俗套了!”她鄙视地看了他一眼,“本公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凌名乔是也!”他抿唇不说话。“咳,当然啦,本公子现在是不大有名,你不认识也正常。但英雄莫问出处,本公子总有一天会扬名楚国的。”她拍了拍胸口保证。他勾唇浅笑,抬脚走远。谁知道,一语成谶,她的名字在几个月后天下皆知。◆片段三:无事生非,路边摊。“小爷我根本不屑,要多少姑娘没有,偏偏对你这个傻子感兴趣,我吃饱了撑的呀!”他桃花眼迷离,撇开头去。乔叶冷笑,危险地扣着他的手腕:“你再说一遍试试看!”他转头睨她一眼:“相国府的傻小姐脾气还挺大的,追着小爷我不撒手了是不是?”话刚说完。一个扫堂腿,再加擒拿手,小王爷的脸便和大地亲密接触了。“你不傻?”他惊诧。“你才傻!你们全家都傻!”乔叶呸了一声。……封建乱世,人命如草芥,当世之翘楚遭遇相府傻小姐,会掀起怎样轰轰烈烈的夺爱、霸爱之旅呢?只是想证明,他们能深情到什么地步……(简介无能,与正文有出入。)◆本文风格总体轻松,伴有小虐。女主正常人,非小白,非女强,偶尔扮猪吃老虎。男主个个强大,痴情不悔。
  • 攻心计之惹火娇妻踢爆豪门

    攻心计之惹火娇妻踢爆豪门

    父母和哥哥相继过世,家道中落,姜琉馨原本是想着嫁一个老实人安顿一生也好,哪成想,会咬人的狗不叫,被迫流产后又净身出户,甚至几次险些丧命,绝对不能在坐以待毙了,老虎不发威,你拿我当病猫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神之穿越的继承者

    逆神之穿越的继承者

    少年夏飞只因为好奇而拿起一颗奇怪的珠子,却来到了一个新世界,曾经身为弈剑逍遥阁少主的他应该怎么办呢?为了自己所重视的人,他卷入了两个组织的战斗中,却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上层人员之一。带领这个组织的人翻身做主吗?还有这么多美女都这么关注自己。又怎么回事?身边的兄弟都是在为情所烦恼,他却是为处理过多感情而烦恼,真是麻烦!你说什么?这一切全是所谓的“神”所做的游戏吗?那么,我夏飞从现在开始,我宣誓我要反抗这个命运,我要逆神而行!
  • 落雪天

    落雪天

    推荐新书《爱豆帮我养狗》天山大劫,三色冰晶被盗,天女出山入凡尘寻找圣物。十万年的末尾,是天山的劫,也是天女的劫,更是她们从仙变成神的磨难。上一世,她微小单纯,只得仰望他的高扬伟岸,承受爱而不得和卑微落寞。这一世,她冰封了心神,势要断情绝爱,而他却对她一见钟情、痴爱不弃。共浴日月,同受磨难,这是渡劫还是还债?平定天下后,下一世是永不相见,还是水火不容?磨难太长,情感遥远,似乎需要一生一世去经历、体会,游过千山万水、看过花开花落,却不一定能够将人心琢磨明白,也不一定能够得到所爱,做人做神不都是一样?凡尘的人来人往似乎匆忙,却是那相守一刻和等待万年的一点一滴罢了。他是百山,她是雪泽;她是他的心间雪,他是她的落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