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74800000001

第1章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国。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天龙八部。大众集会说法。时世人民。施者无量。有一贫人。唯有一烂坏手巾。意欲布施。惧此物恶。犹豫未决。尔时座中有一比丘尼。名曰奈女。即从座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佛言。世尊。我自念。先世生波罗奈国。为贫女人。时世有佛。名曰迦叶。时与大众。围绕说法。坐闻经欢喜。意欲布施。顾无所有。自惟贫贱。心用悲感。诣他园圃。求乞果蓏。当以施佛。时得一奈。大而香好。擎一盂水并捺一枚。奉迦叶佛及诸众僧。佛知至意。咒愿受之。分布水奈。一切周普。缘此福祚。寿尽生天。得为天后。下生世间。不由胞胎。九十一劫。生奈华中。端正鲜洁。常识宿命。今值世尊。开示道眼。尔时奈女。以偈颂曰。

三尊慈润普慧度无男女

水果施弘报缘得离众苦

在世生华中上则为天后

自归圣众祐福田最深厚

比丘尼奈女。礼已还坐。

佛在世时。维耶梨国。国王苑中。自然生一奈树。枝叶繁茂。实又加大。既有光色。香美非凡。王宝爱此奈。自非中宫尊贵美人。不得啖此奈果。国中有梵志居士。财富无数。一国无双。又聪明博达。才智超群。王重爱之。用为大臣。王请梵志饭食。食毕以一奈宝与之。梵志见奈香美非凡。乃问王曰。此奈树下。宁有小栽可得乞不。王曰。大多小栽。吾恐妨其大树。辄除去之。卿若欲得。今当相与。即以一奈栽与梵志。梵志得归种之。朝夕溉灌。日日长大。枝条茂好。三年生实。光彩大小。如王家奈。梵志大喜。自念我家资财无数。不减于王。唯无此奈。以为不如。今已得之。为无减王。即取食之。而大苦涩。了不可食。梵志更大愁恼。乃退思惟当是土无肥润故耳。乃捉取百牛之乳。以饮一牛。复取此一牛乳。煎之为醍醐。以灌奈根。日日灌之。到至明年。实乃甘美。如王家奈。而奈树边。忽复生一瘤节。大如手拳。日日增长。梵志心念。忽有此瘤节。恐妨其实。适欲斫去。恐复伤树。连日思惟。迟徊未决。而节中忽生一枝。正指上向。洪直调好高出树巅。去地七丈。其杪乃分作诸枝。周围旁出。形如偃盖。花叶茂好。胜于本树。梵志怪之。不知枝上当何所有。乃作栈阁。登而视之。见枝上偃盖之中。乃有池水。既清且香。又有众华。彩色鲜明。披视华下。有一女儿。在池水中。梵志抱取。归养长之。名曰奈女。至年十五。颜色端正。天下无双。宣闻远国。有七国王。同时俱来。诣梵志所。求娉奈女。以为夫人。梵志大恐怖。不知当以与谁。乃于园中。架一高楼。以奈女著上。出谓诸王曰。此女非我所生。自出于奈树之上。亦不知是天龙鬼神女耶。鬼魅之物。今七王求之。我设与一王。六王当怒。不敢爱惜也。女今在园中楼上。诸王便自平议。有应得者。便自取去。非我所制也。于是七王口共争之。纷纭未决。至其夜。瓶沙王。从伏渎中入。登楼就之共宿。明晨当去。奈女白曰。大王幸枉威尊。接逮于我。今复相舍而去。若其有子。则是王种。当何所付。王曰。若是男儿。当以还我。若是女儿。便以与汝。王则脱手金镮之印。以付奈女。以是为信。便出语群臣言。我已得奈女与一宿。亦无奇异。故如凡人。故不取耳。瓶沙军中皆称万岁。曰我王已得奈女。六王闻之便各还去。

瓶沙王去后。遂便有娠。时奈女敕守门人言。若有求见我者。当语言我病。后日月满生一男儿。颜貌端正。儿生则手持针药囊。梵志曰。此国王之子。而执医器。必医王也。时奈女即以白衣裹儿。敕婢持弃著巷中。婢即受敕。抱往弃之。时王子无畏。清旦乘车。往欲见大王。遣人除屏道路。时王子遥见道中有白物。即住车问傍人言。此白物是何等。答言。此是小儿。问言。死活。答言。故活。王子敕人抱取。即觅乳母养之以活。梵志将此小儿。还付奈女。名曰只域至年八岁聪明高才学问书疏。越殊伦匹。与邻比小儿游戏心常轻诸小儿。以不如己。诸小儿共骂之曰。无父之子。淫女所生。何敢轻我。只域愕然。默而不答。便归问母曰。我视子曹。皆不如我。而反骂我言。无父之子。我父今者为在何许。母曰。汝父者正瓶沙王是也。只域曰。瓶沙王乃在罗阅只国。去此五百里。何缘生我。若如母言。何以证之。母则出印镮示之曰。此则汝父镮也。只域省之。见有瓶沙王印文。便奉持此镮。往到罗阅只。径入宫门。门无诃者。即到王前。为王作礼。长跪白王言。我是王子。奈女所生。今年八岁。始知是大王种类。故持镮印信。远来归家。王见印文。觉忆昔之誓。知是其子。怆然矜之。以为太子。涉历二年。后阿阇世王生。只域因白王曰。我初生时。手把针药囊。是应当为医也。王虽以我为太子。非我所乐。王今自有嫡子生矣。应袭尊嗣。我愿得行学医术。王则听之。王曰。汝不为太子者。不得空食王禄。应学医道。王即命敕国中诸上手医。尽术教之。而只域但行嬉戏。未曾受学。诸师责谓之曰。医术鄙陋。诚非太子至尊所宜当学。然大王之命。不可违废。受敕已来。积有日月。而太子初不受半言之方。若王问我。我何以对。只域曰。我生而有医证在手。故白大王。捐弃荣号求学医术。岂复懈怠烦师督促。直以诸师之道无足学者故耳。便取本草药方针脉诸经。具难问师。师穷无以答。皆下为只域作礼。长跪叉手曰。今日益知太子神圣实非我等所及也。向所问诸事。皆是我师历世疑义。所不能通。愿太子具悉说之。开解我曹生年之结。只域便为解说其义。诸医欢喜皆更起。头面作礼承受其法。

尔时只域即自念言。王敕诸医。都无可学者。谁当教我学医道。时闻彼德叉尸罗国。有医姓阿提梨。字宾迦罗。极善医道。彼能教我。尔时只域童子。即往彼国。诣宾迦罗所白言。大师我今请仁者。以为师范。从学医术。经七年已。自念言。我今习学医术。何当有已。即往师所白言。我今习学医术。何当有已。时师即与一笼器及掘草之具。汝可于德叉尸罗国面一由旬。求觅诸草。有非是药者持来。时只域即如师敕。于德叉尸罗国面一由旬。求觅非是药者。周竟不得非是药者。所见草木一切物善能分别。知有所用处无非药者。彼即空还。往师所白如是言。师今当知我于德叉尸罗国。求非药草者。面一由旬。周竟不见非药者。所见草木尽能分别。所入用处。师答只域言。汝今可去。医道已成。我于阎浮提中。最为第一。我若死后。次复有汝。

于是只域便行治病所治辄愈。国内知名。后欲入宫。于宫门前。逢一小儿担樵。只域望视悉见此儿五藏。肠胃。缕悉分明。只域心念。本草经说有药王树。从外照内见人腹脏。此儿樵中得无有药王耶。即往问儿。卖樵几钱。儿白十钱。便雇钱取樵。下樵置地。闇冥不见腹中。只域更心思惟。不知束中何所为是药王。便解两束。一一取之。以著小儿腹上。无所照见。辄复更取。如是尽两束樵。最后有一小枝。栽长尺余。试取以照。具见腹内。只域大喜。知此小枝定是药王。悉还儿樵。儿既已得钱。樵又如故。欢喜而去。

尔时只域自念。我今先当治谁。此国既小。又在边方。我今宁可还本国始开医道。于即还归婆迦陀城。婆迦陀城中。有大长者。其妇十二年中常患头痛。众医治之而不能差。时只域闻之即往其家语守门人言。白汝长者。有医在门外。时守门人即入白门外有医。长者妇问言。医形貌何似。答言。是年少。彼自念言。老宿诸医治亦不差。况复年少。即敕守门人。语言我今不须医。守门人即出语言。我已为汝白长者。长者妇言。今不须医。只域复言。汝可白汝长者妇。但听我治。若差者随意与我物。时守门人复白之。医作如是言。但听我治。若差随意与我物。长者妇闻已。自念言。若如是无所损。敕守门人唤入。时只域入诣长者妇所。问言。何所患苦。答言。患如是如是。复问。病从何起。答言。从如是如是起。复问。病来久近。答言。病如许时。彼问已语言。我能治汝。彼即取好药。以酥煎之。灌长者妇鼻。病者口中酥唾俱出。时病人即器承之。酥便收取。唾别弃之。时只域见已。心怀愁恼。如是少酥不净。犹尚悭惜。况能报我。病者见已。问只域言。汝愁恼耶。答言实尔。问言。何故愁恼。答言。我自念言。此少酥不净。犹尚悭惜。况能报我。以是故愁耳。长者妇答言。为家不易。弃之何益。可用燃灯。是故收取。汝但治病。何忧如是。彼即治之。后病得差。时长者妇。与四十万两金。并奴婢车马。时只域得此物已。还王舍城。诣无畏王子门。语守门人言。汝往白王言。只域在外。守门人即入白王。王敕守门人唤入只域入已前头面礼已。在一面住。以前因缘。具白无畏王子言。以今所得物。尽用上王。王子言。且止不须。便为供养已。汝自用之。此是只域最初治病。

尔时拘睒弥国。有长者子。轮上嬉戏。肠结腹内。食饮不消。亦不得出。彼国无能治者。彼闻摩竭国有大医善能治病。即遣使白王。拘睒弥长者子病。只域能治。愿王遣来。时瓶沙王。唤只域问言。拘睒弥长者子病。汝能治不。答言能。若能汝可往治之。时只域乘车。诣拘睒弥。只域始至。长者子已死。伎乐送出。只域闻声即问言。此是何等伎乐鼓声。傍人答言。是汝所为来长者子已死。是彼伎乐音声。只域善能分别一切音声。即言语使回还。此非死人。语已即便回还。时只域即下车。取利刀破腹。披肠结处。示其父母诸亲语言。此是轮上嬉戏。使肠结如是。食饮不消。非是死也。即为解腹。还复本处。缝皮肉合。以好药涂之。疮即愈毛还生。与无疮处不异。时长者子。即报只域四十万两金。妇亦与四十万两金。长者父母亦尔。各与四十万两金。只域念言。夫为师者须报其恩。今持一百六十万两金。与德叉尸罗国大师宾迦罗。念已持金诣师所。头面礼师足。奉上此金。唯愿大师。哀愍纳受。师曰。便为供养已。我不须此宝。只域殷勤至到。宾迦罗乃受此金。只域奉辞礼足而去。

尔时国中有迦罗越家女年十五临当嫁日。忽头痛而死。只域闻之往至其家。问女父曰。此女常有何病。乃致夭亡。父曰。女小有头痛。日月增甚。今朝发作。尤甚于常。以致绝命。只域便进以药王照视头中。见有刺虫。大小相生乃数百枚。钻食其脑。脑尽故死。便以金刀披破其头。悉出诸虫。封著罂中。以三种神膏涂疮。一种者补虫所食骨间之疮。一种生脑。一种治外刀疮。告女父曰。好令安静。慎莫使惊。十日当愈平复如故。到其日我当复来。只域适去。女母便更啼哭曰。我子为再死也。岂有披破头脑当复活者。父何忍使人取子那尔。父止之曰。只域生而把针药。弃尊荣位。行作医师。但为一切命。此乃天之医王。岂当妄耶。嘱语汝言。慎莫使惊。而汝今反啼哭。以惊动之。将令此儿不复得生。母闻父言。止不复哭。共养护之。寂静七日。七日晨明女便吐气而寤。如从卧觉。曰我今者了不复头痛。身体皆安。谁护我者。使得如是。父曰。汝前已死。医王只域故来护汝。破头出虫以得更生。便开罂出虫示之。女见太便惊怖。深自庆幸。只域神乃如是。我促得报其恩。父曰。只域与我期言。今日当来。于是须臾只域便来。女欢喜出门迎。头面作礼。长跪叉手曰。愿为只域作婢。终身供养以报更生之恩。只域曰。我为医师。周行治病。居无常处。何用婢为。汝必欲报恩者。与我五百两金。我亦不用此金。所以求者。凡人学道法当谢师。师虽无以教我。我尝为弟子。今得汝金。当以与之。女便奉五百两金。以上只域。只域受以与师。因白王。暂归省母。到维耶梨国。

尔时国中复有迦罗越家男儿。好学武事。作一木马。高七尺余。日日学习。骗上初学。适得上马。久久益习。忽过去失据。落地而死。只域闻之。便往以药王照视腹中见其肝。反戾向后。气结不通故死。复以金刀破腹。手探料理。还肝向前毕。以三种神膏涂之。其一种补手所获持之处。一种通利气息。一种生合刀疮。毕嘱语父曰。慎莫令惊。三日当愈。父承教敕。寂静养视。至于三日儿便吐气而寤。状如卧觉即便起坐。须臾只域亦来。儿欢喜出门迎。头面作礼长跪白言。愿得为只域作奴。终身供养以报再活之恩。只域曰。我为医师周行治病。病者之家争为我使。当用奴为。我母养我勤苦。我未有供养之恩报母。卿若欲谢我恩者。可与我五百两金。以报母恩。于是取金以上奈女。还归罗阅只国。只域治此四人。驰名天下。莫不闻知。

又南有大国。去罗阅只八千里。瓶沙王及诸小国。皆臣属之。其王病疾积年不差。恒苦嗔恚。睚眦杀人。人举目视之亦杀。低头不仰亦杀。使人行迟亦杀。疾走亦杀。左右侍者。不知当何措手足。医师合药。辄疑恐有毒亦杀之。前后所杀。傍臣宫女。及医师之辈。不可胜数。病日增甚。毒热攻心。烦懑短气。如火烧身。闻有只域。即为下书。敕瓶沙王。征召只域。只域闻此王多杀医师。大以恐怖。瓶沙又怜其年小恐为所杀。适欲不遣。畏见诛伐。父子相守。昼夜愁忧。不知何计。尔时瓶沙王乃将只域。俱往佛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世尊。彼王恶性恐杀医师。为可往不。佛告只域。汝宿命时与我约誓。俱当救护天下。我治内病。汝治外病。今我得佛。故如本愿会生我前。此王病笃。远来迎汝。如何不往。急往救护之。趍作方便。令病必愈。王不杀汝。只域便承佛威神。往到王所。诊省脉理。及以药王照之。见王五藏及百脉之中。血气扰扰悉是蛇蟒之毒。周匝身体。只域白王。王病可治。治之保愈。然宜入见太后咨议合药。若不见太后。药终不成。王闻此语不解其故。意甚欲怒。然患身病。宿闻只域之名。故远迎之。冀必有益。且是小儿。知无他奸。忍而听之。即遣青衣黄门。将入见太后。只域白太后。王病可治。今当合药。宜密启其方。不可宣露。宜屏左右。太后即逐青衣黄门去。只域因白太后。省王病。见身中血气悉是蛇蟒之毒。似非人类。王为定是谁子。太后以实语我。我能治之。若不语我。王病则不可愈。太后曰。我昔于金柱殿中昼卧。忽有物来厌我上者。我时恍惚。若梦若觉。状如魇梦。遂与通情。忽然而寤。见有大蟒。长三丈余。从我上去。则觉有躯王实是蟒子也。我羞耻此。未曾出口。童子今乃觉之。何若神妙。若病可治。愿以王命委嘱童子。今者治之。当用何药。只域曰。唯有醍醐耳。太后曰。咄童子慎莫道醍醐。而王大恶闻醍醐之气。又恶闻醍醐之名。前后坐口道醍醐而死者。数千百人。汝今道此。必当杀汝。以此饮王。终不得下。愿更用他药。只域曰。醍醐治毒。毒病恶闻醍醐是也。王病若微及是他毒。为有余药可以愈之。蟒毒既重。又已遍身体。自非醍醐终不能消。今当煎炼化令成水无气无味。王意不觉。自当饮之。药下必愈。无可忧也。便出见王曰。向入见太后。已启药方。今当合之。十五日当成。今我有五愿。王若听我。病可即愈。若不听我。病不可愈。王问。五愿尽何等事。

只域曰。一者愿得王甲藏中新衣未历躯者与我。二者愿得令我独自出入门无呵者。三者愿得日日独入见太后及王后。莫得禁呵我。四者愿王饮药当一仰令尽。莫得中息。五者愿得王八千里白象。与我乘之。王闻大怒曰。儿子何敢求是五愿。促具解之。若不能解。今棒杀汝。汝何敢求我新衣。为欲杀我。便著我衣。诈作我身耶。

只域曰。合药宜当精洁斋戒。而我来日久。衣被皆尘垢故。欲得王衣以之合药。王意解曰。如此大佳。汝何故欲得自出入宫门令无禁呵。欲因此将兵来攻杀我耶。

只域曰。王前后使诸师医。皆嫌疑之。无所委信。又诛杀之。不服其药。群臣皆言。王当复杀我。而王病已甚。恐外人生心作乱。若令我自出入不见禁呵外人大小皆知王信我。必服我药病必当愈。则不敢生逆乱之心。王曰大佳。汝何故日日独入。见我母及我妇。欲作淫乱耶。只域曰。王前后杀人甚多。臣下大小各怀恐怖。皆不愿王之安隐。无可信者今共合药。因我顾睨之间。便投毒药。我所不觉。则非小事。故思惟可信者。恩情无二。唯有母与妇。故敢入见太后王后。与共合药当煎。十五日乃成故欲日日入伺候火齐耳。王曰大佳。汝何故使我饮药。一仰令尽。不得中息。为欲内毒恐我觉耶。只域曰。药有剂数。气味宜当相及若其中息则气不相继。王曰大佳。汝何故欲得我象乘之。此象是我国宝。一日行八千里。我所以威伏诸国。正怙此象。汝欲乘之。为欲盗以归家。与汝父攻我国耶。

只域曰乃南界山中有神妙药草去此四千里。王饮药宜当即得此草。重复服之。故欲乘此象诣往采之。朝去暮还。令药味相及。王意大解。皆悉听之。于是只域煎炼醍醐。十五日成。化如清水。凡得五升。便与太后王后俱捧药出。白王可服愿被白象预置殿前。王即听之。王见药但如清水。初无气味。不知是醍醐。又太后王后。身自临合信其非毒。便如本要一饮而尽。只域便乘象。径去还罗阅只国。

尔时只域适行三千里。只域年小力膂尚微。不堪疾迅头眩疲极。便止息卧。到日过中。王噫气出闻醍醐臭。便更大怒曰。小儿敢以醍醐中我。怪儿所以求我白象。正欲叛去。王有勇士之臣名曰乌。神足步行能及此象。即呼乌曰。汝急往逐取儿来。生将以还我欲目前捶杀之。汝性常不廉。贪于食故名为乌。此医师辈多喜行毒。若儿为汝设食。慎莫食也。乌受敕便行。及之于山中曰。汝何故以醍醐中王。而云是药。王故令我追呼汝还。汝急随我还。陈谢自首庶可望活。若故欲走。今必杀汝终不得脱。只域。自念我虽作方便求此白象。复不得脱。今当复作方便。何可随去。乃谓乌言。我朝来未食。还必当死。宁可假我须臾。得于山间啖果饮水。饱而就死乎。乌见只域小儿。畏死惧怖言辞辛苦怜而听之曰。促食当去。不得久留。只域乃取一梨。吃食其半。以毒药著爪甲中。以分余半。便置于地。又取一杯水。先饮其半。又行爪下毒于余水中。复置于地。乃叹曰。水及梨皆是天药。既清香且美。其饮食此者。令人身安。百病皆愈。气力兼倍。恨其不在国都之下。百姓当共得之。而在深山之中。人不知也。便进入山索求他果。乌性既贪。不能忍于饮食。又闻只域叹为神药。亦见只域已饮食之。谓必无毒。便取余梨食之。尽饮余水。便下痢。痢如注水。躄地而卧。起辄眩倒。不能复动。只域曰。王服我药。病必当愈。然今药力未行。余毒未尽。我今往者。必当杀我。汝无所知。起欲得我以解身负。故使汝病。病自无苦。慎莫动摇。三日当差。若起逐我。必死不疑。便上象而去。

只域则过墟聚。语长伍曰。此是国王使。今忽得病。汝等急往。舁取归家。好养护之。厚其床席。给与糜粥慎莫令死。死者王灭汝国。语毕便去。遂归本国。长伍承敕。迎取养护。三日毒歇下绝。乌便归见王叩头自陈曰。我实愚痴。违负王教。信只域言。饮食其余水果。为其所中。下痢三日。始今旦差。自知当死。比乌还三日之中。王病已差。王自追念。悔遣乌往行。见乌来还。且悲且喜曰。赖汝不即将儿来当我恚时。必当捶杀。我得其恩。命得生活。而反杀之。逆戾不细即悔前后所抂杀者。悉更厚葬。复其家门赐与钱财。思见只域。欲报其恩。即遣使者。奉迎只域。只域虽知王病已差。犹怀余怖不复欲往。

尔时只域复诣佛所。接足顶礼白佛言。世尊。彼王遣使来唤。为可往不。

佛告只域。汝本宿命已有弘誓。当成功德何得中止。今应更往。汝已治其外病。我亦当治其内病。只域便随使者去。王见只域甚大欢喜。引与同坐。把持其臂曰。赖蒙仁者之恩。今得更生。当何以报。当分国土以半相与。宫中婇女。库藏宝物悉当分半。幸愿仁者受之。

只域曰。我本为太子。虽实小国亦有民人珍宝具足。不乐治国故求为医。当行治病。当用土地婇女宝物为。皆所不用。王前听我五愿外病已愈。今若听一愿。内病可复除愈。王曰。唯听仁教。请复闻一愿之事。

只域曰。愿王请佛从受明法。因为王说佛功德巍巍特尊。王闻大喜曰。今欲遣乌臣以白象迎佛。可得致不。只域曰。不用白象。佛解一切。遥知人心所念。但宿斋戒清净。供具烧香。遥向佛作礼。长跪白请。佛必自来。王如其言。佛明日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来。饭食已毕。为王说经。王意开解。便发无上正真道心。举国大小。皆受五戒。恭敬作礼而去。

又奈女生既奇异。长又聪明。从父学问。博知经道。星历诸术。殊胜于父。加达声乐。音如梵天。诸迦罗越及梵志家女。合五百人皆往从学。以为大师。奈女常从五百弟子。赞授经术。或相与游戏园池。及作音乐。国人不解其故。便生讥谤。呼为淫女。五百弟子皆号淫党。又奈女生时。国中复有须漫女及波昙女。亦同时俱生。须漫女者。生于须漫华中。国有迦罗越家。常笮须漫以为香膏。笮膏石边忽作瘤节。大如弹丸。日日长大至如手拳。石便爆破。见石节之中有聚。聚如萤火。射出堕地。三日而生须漫。又三日成华。华舒中有小女儿。迦罗越取养之。名曰须漫女。长大姝好。及才明智慧。亚次奈女。

尔时又有梵志家浴池中自然生青莲华。华特加大。日日长益。如五升瓶。华舒见中有女儿。梵志取养之。名波昙女。长大又好。才明智慧如须漫女。诸国王闻此二女颜容绝世。交来求娉之。二女曰。我生不由胞胎。乃出草华之中。是与凡人不同。何宜当随世人乃复嫁耶。闻奈女聪明容貌绝世。无与匹者。又生与我同体。皆辞父母。往事奈女。求作弟子。明经智慧。皆胜此五百人。

尔时佛入维耶梨国。奈女便率将弟子五百人出迎佛。头面作礼。长跪白言。愿佛明日到我园中饭食。佛默然受之。奈女还归。办其供具。佛进入城。国王又出宫。迎佛礼毕长跪请佛。愿明日到宫饭食。佛言。奈女向已前请。王后之矣。王曰。我为国王。至心请佛。必望依许。奈女但是淫女。日日将徒五百淫弟子。行作不轨。何为舍我而应其请。

佛言。此女非淫女。其宿命有大功德。已供养三亿佛。昔曾又与须漫波昙女。俱为姊妹。奈女最大。须漫次之。波昙最小。生于大姓家。财宝饶富。姊妹相率。供养五百比丘尼日日施设饮食。及作衣服。随所无乏。皆悉供之。尽其寿命。三人常发誓言。愿我后世逢佛。得自然化生。不由胞胎。远离秽垢。今如本愿。生值我时。又昔虽供养比丘尼。然其作豪富家儿。言语娇溢。时时或戏笑比丘尼曰。诸道人於邑日久。必当欲嫁。迫有我等供养捡押。不得放恣情意耳。故今者受此余殃。虽日赞经道。虚被淫谤。此五百弟子时亦并力相助供养同心欢喜今故会生果复相随。只域尔时为贫家作子。见奈女供养意甚慕乐。而无资财。乃常为比丘尼扫除扫除洁净已辄发誓言令我能扫除天下人身病秽如是快耶。奈女怜其贫穷。又加其勤力。常呼为子。其比丘尼有疾病时。常使只域迎医及合汤药曰。令汝后世与我共获是福。只域迎医所治悉愈。乃誓曰。愿我后世为大医王。常治一切身四大之病。所向皆愈。皆宿日因缘今故为奈女作子。皆如本愿。王闻佛语。乃长跪悔过却期后日。佛明日便与诸比丘。到奈女园。具为说本愿功德。三女闻经开解。并五百弟子。同时欢喜。出家修行。精勤不懈。皆得阿罗汉道。

佛告阿难。汝当受持为四众说莫令断绝。一切众生。慎身口意。勿生憍慢放逸。奈女往昔时。嘲戏比丘尼故。今被淫谤。汝当修行身口意业恒发善愿。闻者随喜信乐受持。莫生诽谤。堕于地狱余报畜生。经百千劫后报为人贫穷下贱。不闻正法。邪见家生。恒值恶王身不具足。汝当修行受持读诵。尽未来际常使不绝。

尔时阿难从座而起。稽首礼足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此法之要当名何经。佛语阿难。此经名曰奈女只域因缘经。修行法用如上。供养比丘比丘尼。施药迎医随喜发誓今获果报。如是受持。佛说经已。大众人民天龙八部。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同类推荐
  • An Essay on Profits

    An Essay on Profi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鹖冠子

    鹖冠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采石瓜洲毙亮记

    采石瓜洲毙亮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鸿雁之什

    鸿雁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字门拳谱

    字门拳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圆满人生不等待

    圆满人生不等待

    季羡林老人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说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的许多追求都是以遗憾和缺失而结束的。然而,人生固然注定不圆满,但我们对圆满的追求却不应该停止。事实上,圆满与否都是相对的,虽然一帆风顺非常美好,但经历过风浪之后到达彼岸反而会更加收获一种成熟之美。问题的关键在于,面对人生的风浪,我们是否能够抓紧时间,勇往直前。本书精选百余篇人生哲理美文,就是要告诉大家:圆满的人生不等待,我们不能因为可能不圆满的结果而放弃追求,其实在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你就能够享受到人生的满足与惬意。
  • 误惹吸血鬼殿下

    误惹吸血鬼殿下

    某人某天咬了某帅锅耳朵!竟然被带入一个皇室学院,梦幻的传说、血色玫瑰的飘雪异界、吸血鬼少年、触动心灵的幻世爱恋...他冷俊腹黑的邪恶、他娇纵不羁的引诱,他们——都是太阳神眷恋的黑暗宠儿。—猎物,你怎么舍得逃跑—待续...点击。【正文完】【颠覆校园新视觉、极度巅峰的爱恋】
  • 我只是个管理员

    我只是个管理员

    陆羽莫名其妙的被选中当上了所谓的管理员,从此走上了又当爹又当妈的缺钱之路
  • 悍妃无敌

    悍妃无敌

    相府七小姐又被休了!花轿未上,休书已至,七次花嫁,七次被休。相府七小姐君卿卿荣幸地成为华泽国史上最为有名的‘休’女。一纸赐婚,命定的三小姐变成了七小姐嫁入了瑞王府,不知是天意,还是人为..‘环肥燕瘦,瑞王好丰满。’一时流言四起,搅乱了一池春水,王府内群蝶飞舞,百花忙乱.“君卿卿,这是怎么回事?”男子犹如猎豹般嗜血暴戾的眼神冷冷地横扫过一众穿着暴露,胸前丰满的女人,最终将寒眸定格在那个走在最后,姗姗来迟的女子身上。走在后面的某女笑得一脸怡然自得,不时地掩嘴打个哈欠,眼角瞥了一眼堂下跪着的那一群颤颤巍巍,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人们,颇为无辜地眨了眨眼睛,“王爷这是做什么?妹妹们不过是为了投王爷之所好罢了。”男子玩味地看着眼前这个敢于跟他叫板,与他对视良久的女子,深邃的黑眸中划过一道森寒的冷冽。…“你就从了奴家吧。”女子浅笑盈盈地半依在床榻边,芊指轻勾,媚眼如丝,粉面却带着一丝冷意.“君卿卿,这次看你还要如何抵赖,啊,你的姘夫哪?”房门被人砰地一声撞开,满面得意的俏丽女子带着四五个丫鬟耀武扬威地站在正中,有些意外地看着床榻笑得灿烂的女子。“滚出去。”屏风后缓缓走出一人,俏丽女子脸色顿时惨白一片,浑身如坠冰窖,耳边却听得那个女人没心没肺地柔声道,“姐姐,妹妹的姘夫正是王爷哪。”…“女人,利用完了本王,就想这样就全身而退了吗?”男人冷冷地声音中不易察觉地带着一丝颤抖。“各取所需,两不相欠。难道王爷就没有利用过我吗?还是王爷已经爱上了我,决定要将皇后之位相授了?”自嘲地勾了勾唇角,不屑地看着那个轩昂挺立与天地间,浑身无形之中自然散发着一股傲视苍穹,浑然天成的霸气的俊逸男子。纵然是得到了天下又如何,你以为什么就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了吗?偏偏世间就有那么一两件事,一两个人不是在你的意料之中的,而她就是其中之一。“君卿卿,你以为如此就能逃离本王了吗?”男子一双深邃的黑眸笃定地盯着女子,心却是微微轻颤着。“自然不是,先皇圣旨,瑞王接旨.”女子娇柔的声音不大,却有足够的震撼力。
  • 豆丁历险记之新世界

    豆丁历险记之新世界

    从最初开始探险,他越陷越深,外星人、元素至尊皇、黑雀,有很多未知的谜题需要他揭开,还有很多未知的事情需要他经历。当他得知自己拥有天界皇族血统,便毅然决然地找寻着自己所谓的命运。
  • 武道漫途

    武道漫途

    新书【诸天星图】,求支持,求推荐!一卷星图连诸天,亿万星辰加吾身。我叫周辰,辰字泛指日、月、星,我即是星辰,星辰亦为我。在大明掌权!在大唐灭佛!……星启大明,一切全部都从汉中龙门镖局开始。【内签作品,可放心投资收藏阅读,已有两部一百五十万字的完本作品,人品有保障。】在这个以武为尊,强者称雄的世界当中,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又将何去何从?是随波逐流,寥寥此生?还是顺势而起,踏上一条血路?
  •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 浴火凰妃:皇叔,真给力

    浴火凰妃:皇叔,真给力

    她身怀异能,却遭同伴嫉妒,惨死!一朝穿越,竟变成青羽国四大家族夜家七小姐。未婚夫不认,私毁婚约!姐妹设计,掏她心喂狗!生父不管,任她自生自灭!两世记忆交织,熊熊怒火胸中燃烧,欺她,辱她之人,加倍偿还!白莲耍心机?掏你心成植物人!渣男斗功夫?打你个半身不遂!本以为在这条用鲜血铺满的报仇之路上,会形单影只,却不料天降妖孽,乱了她的阵脚,也乱了她的心!面对不要脸的生父要求报答养育之恩,他莞尔一笑,从今日起她不姓夜。她杀人掏心,他关门放狗。她闭关修行,他煲汤煮粥。某妖孽斜卧在榻,无辜眨眼:娘子,饭在锅里,人在这里!
  • 张畹香医案

    张畹香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初南

    初南

    万年之前,魔界大败,魔界少主不断强化自己想要为父报仇,万年之后,天界为避免大战,与魔界尊主打赌,并以各自领土为赌注,但是谁会是其中的牺牲者,谁又是胜利者,一切真的只是个赌约吗?而五位拥有五行力的少年们,又将会如何选择?书友群82260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