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4400000094

第94章 拾遗

考 序 记 墓志铭 跋 赞

圣裔考

先圣之后凡嗣爵奉祀者谓之大宗子宗法在礼不可不慎重而考诸史籍则因袭之间尚有可议盖自先圣一传而泗水侯再传为沂国公沂国五传生顺仕魏以孔子后封鲁国文信君盖圣裔之受封始此顺生三子长曰鲋秦封鲁国文通君又为陈王博士次曰腾为汉长沙王太傅次曰树而鲋腾之后分为两宗鲋六世生何齐成帝时梅福上书言孔子殷人宜封其后以奉汤祀遂封何齐为殷绍嘉侯寻进爵为公地满百里此一宗也腾四世生霸元帝时赐号褒成君奉孔子祀此一宗也然则绍嘉公乃大宗褒成君乃小宗何齐生安光武时嗣爵又进封宋公为汉宾位诸侯上霸三世生均平帝元始初进封褒成侯均再世生损和帝永光中徙封褒尊侯至献帝初国絶盖两宗至于汉亡俱失传矣魏文帝黄初中复求先圣之后得议郎羡赐爵宗圣侯传再世生震晋武帝太始初改封奉圣亭侯震再世生懿随元帝南渡居会稽孔氏自此复分南北两宗懿生鲜宋文帝元嘉八年以罪夺爵十九年以隐之嗣隐之复以子不道失爵二十八年以恵云嗣又以重疾失爵孝武大明二年以迈嗣迈传其子荂亦以罪失爵此南宗也后魏时求先圣之后得二十七世孙乘以为崇圣大夫孝文太和中改封其子珍为崇圣侯珍三世生渠北齐文宣帝改封恭圣侯入后周宣帝进封邹国公渠再世生嗣哲隋炀帝时改封绍圣侯此北宗也然则从元帝南渡者为大宗受北魏所封者为小宗南北两宗至于隋亡又并失传矣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始得先圣之后德伦赐爵褒圣侯徳伦再世生燧之玄宗开元中进封文宣公传七世生光遭五季之乱失爵为泗水令有洒扫戸孔末欲冐袭封尽杀诸孔氏光妻生子仁玉方九月遂秘养之后周时乃得嗣爵入宋而卒至太平兴国中复召仁玉之子宜嗣封宜再世生圣佑无子以弟宗愿嗣仁宗嘉佑中以祖谥不可加后人改封衍圣公宗愿传若蒙哲宗元佑初改封奉圣公若蒙坐事废以弟若愚嗣复为衍圣公若愚传其子端友从髙宗南渡居衢州孔氏自此又分南北两宗端友传四世生洙以宋亡失爵此南宗也伪齐刘豫自济南僣位得先圣四十九代孙璠赐爵衍圣公豫废金因之璠三传生元措金末崔立作乱降元遂并俘元措以去此北宗也然则从髙宗南渡者为大宗受刘豫所封者为小宗矣元措入元而卒无子乃召洙俾嗣爵固让归衢州仁宗延佑四年召中书定议先圣五十三世孙当嗣封者遂得元措宗人思晦以闻思晦受爵以卒因子贵追封鲁郡公盖今之为大宗子者皆思晦之后矣夫宗礼先王之所制盖以正天下之大伦而絶争端者也先圣定礼乐以为万世法而况其后人奉世祀可不慎乎夫以魏唐之初其所封者史既不载其世次而凡在北宗者又皆出于一时之访求乃以当大宗子之责亦异乎先圣之礼矣必不得已则南宗犹为近之盖南宗出于当时嗣爵之人而北宗则其疎且逺者或乃以去宗国为南宗之罪以守林庙为北宗之贤则又有大不然者焉以史考之凡出于北宗者实皆逃难四出流落民间非真有仗义守礼之心效死而不去者也然则取此去彼又岂大公至正之道哉矧北宗祖璠始受逆豫之命而终于至元之年所谓因袭之间尚有可议者凡以此而已作圣裔考

苏氏梼杌序

人皆知宋有王安石者其学术邪谬足以亡人之国而不知有眉山苏洵及其二子轼辙之罪浮于安石倍蓰也夫其罪之所以浮于安石者何哉安石尚知三代为可法而苏氏以汤武为簒弑安石尚知莽操为可罪而苏氏以荀彧为圣人安石尚知以明道为忠信而苏氏以伊川为奸邪必欲杀之而后已诸如此类皆儒者所不敢言亦不忍言而苏氏偃然自圣不复顾忌其絶天理壊人心罪不可胜诛矣盖安石之祸祸一时苏氏之祸祸万世子朱子生苏氏之后其知之特深故凡见于言语文字之间者断断乎辞而辟之不少假借其言比于抑洪水驱猛兽却戎狄盖好恶之正出于天理之公为后学者所当世守也今去子朱子之后益逺而为苏学者益盛窃不自揆谨取子朱子平日所黜苏氏之言萃为一编凡近世诸贤其议论有合于此者悉附其后题曰苏氏梼杌以寓除恶务本之义呜呼后孔子而生者若孟子之距杨墨韩子之辟佛老朱子之黜苏氏其功盖同而世有未之知者杨墨佛老之祸显而易见苏氏之祸深而难测要之则皆叛圣人之道者也故常以谓杨墨佛老之学如剧盗苏氏之学如美色其祸皆足以杀人然剧盗之祸人得而避之美色之祸则陷其术中而不悟者也缮冩成并僣为之序以告学者而首以安石为言非恕安石也所以甚苏氏之恶云尔天顺五年龙集辛巳长至日书

送吴君肃清知临川县序

董子曰守令者民之师帅夫帅所以治民师所以教民也我朝垂示守令每郡县辄为两亭于门外大署其榜曰申明曰旌善人多忽之而莫知其所以名者夫申明讲画旧章政之本也旌善使人兴行教之所由生也今之言政者乃指任教为迂阔言教者亦指任政为俗吏之二者皆非也政教者辅车之势乌可废其一哉予友吴肃清将赴临川令诸常所往还者相与饯之都门外而推予为之词呜呼政教之说夫人能知之而况吾肃清其必有不言而契者矣独以临川在古为巨郡则请尚论其世以与肃清商确之临川先贤莫盛于荆国王氏象山陆氏然王氏之治以利为先非吾之所谓政也陆氏之学以禅为宗非吾之所谓教也王氏当国废春秋而不以设科陆氏早年诋朱子而与之立敌类非后学所敢轻议者今肃清以春秋取上第而又生于朱子之乡兹之往也能不严所趋而慎所择哉草庐吴氏亦出临川然其论政则先义后利为学则尊孔黜墨虽间与陆氏相出入而其畔道者寡矣肃清尚求其遗书而读之庸以施诸有政而廸其士民务与古之儒吏同科以不负列圣垂示之明训庶几诸君子赠言之意乎若夫报政而来旌异之典台谏之擢皆肃清所宜有者不预道之以为谄也成化十年甲午中秋节假日

翕乐堂辞序

祁阊邑南康处士志髙之年七十也凡亲疎之族老壮之友内外之戚称觞祝寿逺迩毕至有请予记其翕乐之堂以致庆者矣在邑之善和程氏曰儒学生启复以文为需予固辞曰言不可若是其赘也而其请益坚曰处士与启之父用仁叔用亨相友四十年故启兄弟亦得与处士之子佑从子价軰笃世讲之好甚久宗长宜无靳一言予不获已而思之得其说以告曰在诗有之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黄发台背寿胥与试所以祝其人者至矣而又曰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其言之谆复不厌其祝之再三不已诚以其人之贤也宜寿故诗人美之不一而足焉如此则予于康处士之寿虽欲己于言岂可得乎然处士孝友之德淑慎之行所以增辉先人垂裕后昆扬芳里闬者予前已述之虽更仆不出此矣所以寿处士者其宾从之都燕集之丰礼意之勤惓亦可谓极一时之盛矣若然则予于处士之寿亦何烦于嘐嘐而后为快哉顾先民有云情动于中而长言之不足故咏歌之于是乎谐声而播之于乐今去古逺矣大音既散词曲继兴奏之闾巷之间以为善人吉士之劝亦有不可尽废者焉处士诞辰在五月二日有嘉令筵核殽维旅长者奉杯酌而升少者操几杖而侍心豫体休泄泄融融益介寿祺自今伊始乃为辞一章畀启俾称寿之际付歌童调之以侑觞处士能乐聴之而罄一日之欢于翕乐之堂则吾宗之所愿望于处士者亦庶其少副哉词曰

翕乐堂中七十春松喜津津鹤喜津津熏风开燕庆生申主也精神客也精神角黍蒲觞渐及辰节又更新曲又更新愿期遐筭比灵椿不是尧人谁是尧人

逸庵行乐诗序

歙吴氏虽多以向杲为望向杲之吴虽盛以宋校书友堂先生为望友堂者晦庵夫子之髙足弟子也友堂传十二世为逸庵君廷馨端伟硕裕能奉其父之遗训而睦其弟昆纳交一时知名士为乡闾所礼重间以输粟赈饥荷恩例有冠服之荣而无职守之责乃以逸名庵有子曰铠能克家其女之夫曰方岩将规所以寿君者乃请石田沈氏作逸庵行乐之图且乞缙绅士夫诗以副之奉以请予序予读之竟则为之怃然曰世降俗偷人之去道也益逺故有逸于其身而劳其心者有劳于其身而逸其心者身心之逸劳相乘而人之德伪系之矣若逸庵君则因劳其身以逸其心者欤予观诸君子之诗皆徒知其逸而不知其有不逸者存焉尔周武王受丹书之戒退而铭诸几席谆谆乎敬怠义欲之间卫武公作抑戒之诗以自箴而尤致力于慎出话敬威仪之顷考之当时二武皆年九十余而不自暇逸者如此此其卒皆以圣称而记礼编诗者谨取之以垂训后世者也逸庵君生文献之后渊源考亭诵法诗礼今年周一甲而力善不倦其有慕于斯乎夫既以承其先施其家其心休休其体愉愉脱江湖之险而享溪山之乐击壤于丰年正位于乡射优悠太平将自兹始宜乎闻之者有取于其人而咏歌之也彼利趋而欲征以求逸其身而劳其心者读行乐之诗考逸庵之行其不慨然有感于是乎惜予被召入朝行李载道不得举一觞于庵中以求君之所以为逸乐者姑序之云尔

慈寿堂记

女妇之德莫大于慈而其福亦莫先于寿修其德而不获乎福者理之变叨其福而不本乎德者事之幸值理之变不能慊诸已得事之幸不见齿诸人二者一由于天一系于人然系于人者其本也然则人其可不力其本以聴乎天也哉茍尽其在已而不获诸天在妇女固不失为贤淑在丈夫亦不媿为君子然所以为可庆之地胥无矣求其德与福兼人与天符若〈氵义〉川孙母程孺人岂非其人乎其以慈寿名堂而来士林之歌咏有以也孺人出富溪硕宗归〈氵义〉川孙君以善为士和处士之介妇孙氏鼎盛日渐以隆孺人协诸娣姒内勤职业丰甘旨洁滫瀡以孝事其舅姑故以善君兄弟得毕力于外致赀充业隆以丰硕孝友名其乡孺人不为无所助以善君中道而逝孺人抚三子深茂森胥底于成时茂未授室督教之甚力遣入儒学畀习举子业曰此汝父之志也宜朂之于入试必送之门喜愿其捷反室又忧念甚苦及不偶而归则加慰劳但曰在已者不可不勉在人者不足计也三子者奉训唯谨居庠泮则为佳士游江湖则为良贾宗婣称之乡党荣之岁时萃会于堂承颜顺志唯恐失其欢慈孝之真天伦之至未易以言语形容者诸君之声诗或托兴以寓其颂祝或婉言以扬其盛美蔚乎粲然视古诗人之拟冈陵颂寿母者诚不多让孺人寿将六十予族侄师鲁于茂有丽泽之益间集诸诗章成巻请予记其事致之茂以寿孺人予以寿期尚数岁虽诺之未暇为也时服阕赴召命师鲁舟饯于浙之青溪复申请曰孙孺人之寿期诚逺然预致以罄吾情宜无不可者于是乃述慈之出于孺人者有自然之懿寿之获于天者有必然之征其视值理之变得事之幸而无可庆之地者相去何啻霄壤然则三子者之力学干蛊异日所以为慈寿之荣者亦可以前卜矣则宗工巨儒且将有不一之书以为斯堂重予言特为之兆尔是为记

云溪程氏宗贤祠记

云溪程氏宗贤祠之将建也其族之彦曰用髙竒瓐志弘倡议于族老士新孟髙等既而相与诣南山请质于予予是之继具其事白于县时三山李君文晖以前监察御史知休寜又嘉许之且给帖坐名任事以急其成功乃弘治丁已夏六月也于是士忠用髙竒瓐鸠金裒材以经营之而真亨德昭竒珏竒珒廷芳等率众为之佐阅明年春正月而工讫儒学生天锡尝从予游且以予同出唐都使公后持谱列状来请记焉值予服阕促装赴召命虽诺之未及为也水途遇暇始克取状而缔阅之以始迁祖唐御史中丞都使公澐主祀其中其列祀自宋歴元以及国朝凡八十人其诸宗贤生虽异世出则同宗或发身科第或举自贤良或典兵柄而尽节义或居要位而竭忠诚或官郡邑而福泽黎民或主师席而克成士类或肥遯丘园而孝友昭闻要其出处虽有不同而其功业德善之有光于前裕于后者又岂有异乎哉是宜子孙立祠伦其世次第其行名以列祀之也虽然是祠之建固足以见其崇德敦本之心李君之与人为善尤足以见其化民成俗之意后之人诚能酌幽香而起敬覩遐躅而兴思处则善其道于已出则推其道于人而于斯祠之立岂不烨然为之有光哉否则虽日陈笾豆时事骏奔不过按常典叙昭穆而已其于所以立祠之意几何其不孤耶诗曰是究是图亶其然乎后之志于继述者宜有味于斯言其宗贤名之列以行不以时为先后者叙昭穆也悉列于左方故此得以畧云

临淄县儒学训导程天爵墓碣铭

天爵既塟若干年其子竒瓐始以其族人逸民所为状来南山请铭其墓上之碣予抱病倚庐而于一切文事皆谢去既而服阕赴会典副总裁之召其族弟天锡从予游亦屡以为言官舟暇日始克取其状而序之天爵讳贵先世居篁墩与予同出陈将军忠壮公后至唐御史中丞公澐以保障乡井拒黄巢领兵驻东宻岩遂居〈氵义〉川从孙秔唐末分兵镇婺源陀川后嗣东宻岩将乃居临溪秔十八传曰宗者号无庵为泰轩之后迁居〈氵义〉川泰轩实中丞十七世孙也宗生强强生谦字士益号益齐永乐中举贤良仕为福建盐课大使君之祖也父友贤字孟清负问学隽爽不羣别号兰谷娶处士俞新民女有懿行君生资禀异常经书过目辄能成诵年十七充郡庠弟子贠业春秋先讳桂字永秀以犯玉牒讳故易避之阅五载补廪膳天顺戊寅丁内艰受业于祁门汪公回显既而复入新蔡从汪君瑞游而业益进壬午起复屡入乡试不获荐以贡上京师予始获识焉讲宗好叙昭穆当字予为叔予深幸吾族之有人如君者不易得也铨考及廷试俱在优等授福建汀州府儒学训导时槐塘族人熈同知郡事雅知君知府余姚徐君瓒亦爱敬甚至暇日与教授庐陵段寛以诗酒相欵洽谓道之实不在语言文字之间而具于性分之内不在髙虗深逺之际而寓乎日用常行之中以此淑身以此教人庶乎无媿古人矣清誉雅望岿然为一时师儒之表丁酉以外艰去任服阕改授山东青州府临淄县儒学训导训诲之笃不异于前巡抚都宪常州盛公分守参政李公俱知其贤而遇以殊礼知县缺贠两檄署之成化乙巳以末疾告休及抵家号居易每病少间则徜徉泉石间举天下物无足动其中者是岁孟冬旧疾复侵谓其兄钝庵曰吾其不起乎阅旬余頺然如醉而逝乃二十日也成化丁未十二月甲申塟里之上岭月形背亥面已距生正统丁已五月十三日配同里汪以亷处士女淑慎慈恵克修妇道子男一人即竒瓐也娶里之赵氏女女三人长适闵川毕葵次适浯田朱岩旻三适同里范某孙男一人孙女二人君平素庄重有古人风度读书必欲措诸践履故口无戱慢不经之言身无卑污茍贱之行其始为士以及居官同侪自以为不及逺甚惜止于斯而已呜呼悲哉铭奚可辞铭曰

猗哉若人古之君子言无可择行无可訾既薄乎仕亦啬其年爰为之铭昭彼重泉

书大学复位本后

大学章句朱子所订且为格致传补亡有大恵于后学朱子既没矩堂董氏槐始谓格致传未亡乃杂于经传中未及正尔玉峯车氏若水慈溪黄氏震鲁斋王氏栢山阴景氏星崇仁王氏巽卿及国朝浦江郑氏濂天台方氏希古皆有论说大同小异而于第十章亦有从程子所订而少变之者走尝欲合诸家着为定本而未能也近多暇日黙记众说参互考之手自録出如右他日获放归田当再加紬绎并订其注疏而凡诸经子中有先儒成说可还其旧者悉加厘正以俟后之君子而不敢必其能遂否也

唐翰林学士承旨刘公依仁像赞

公讳依仁祖居彭城唐末官翰林学士承旨出守江南因乱遂家休宁其后世有显人详载县志公裔孙文信间奉其遗像请予赞

仪容端肃器识敦淳翰苑论思陈所藴以致乎主大邦出守推所得以泽乎民为爱山川之秀丽爰居休邑以终身大昌厥后良本乎仁此所以虽传世之既逺而画像之如新也

宋秘书丞若思汪公像赞

此宋秘书丞若思汪公之像也其世孙存仁以其叔文发辈来京师奉以请予赞

仪貌恢颙丰神秀异为越国之闻孙实将作之难弟问学该博而弘深文章浑浩而精至谠论之陈也允惬乎上心官次之膺也荐歴乎中秘惜乎用未究其设施之才业未酬其平素之志所幸生其后而居其乡敢谓知其人而论其世也邪

歙岩镇旌义汪溪云翁像赞(翁讳士和儒学生曜之父)

发鹤鹤颜酡酡言温行质礼恭意和晚年三径松菊壮岁五湖烟波赈贫济乏义孰能过是宜乌纱银带受恩之重芝兰玉树集庆之多也欤

孙母程孺人像赞(坑口用威之母)

质如圭洁气若春温妇行之淑母道之敦既俭以勤至老不諠亦慈且仁爰及外孙年迈而往懿德靡沦陟降庭只终古若存

歙信行方德贵处士像赞

威仪秋肃气宇春和身范一乡之俗胷涵万顷之波不骄不吝无倚无颇惟欲济人而利物何心衣紫以鸣珂六旬既迈两鬓未皤是宜享子孙之孝养而来善庆之繁多也欤

与翟尚寳避暑城南郊园晚归聨句书扇寄汪廷器

避暑归来踏晚凉郊行不觉意相将蝉依绿树秋声近马脱红尘野趣长拍手醉怜人似玉洗心清爱水如霜浮生良会真能几莫惜吟鞭袅夕阳

寿程母唐孺人九十

歙庠生仁世居槐塘宋丞相文清公之裔于予为族子中失所怙其祖母唐孺人年九十母朱孺人年五十俱无恙在堂生与二兄一弟奉二母甚谨尝从予求诗予嘉生之孝且喜二孺人之晚福未艾当见其孙子之显逹为有日也为赋短歌一章致庆祷之私云

萧萧白发明朝暾融融丹颊如春温膝下虽无彩衣子目前喜有兰芽孙子妇来归本华族半世孀居谢膏沐时时汤药尚亲尝夜夜衾禂奉姑宿君家孝德如有传君家慈寿天应怜六亲次第献春酒晩节愿比松筠坚我郡槐塘推巨姓一孙况说才华盛青云有录待他年恩典还看表重庆

同类推荐
  • 闽都记

    闽都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交谊典欺绐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欺绐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鸣鹤余音

    鸣鹤余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

    海幢阿字无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梅花道人遗墨

    梅花道人遗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刀尖上跳舞

    刀尖上跳舞

    本书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悬念推理系列之三,囊括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悬念推理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悬念推理类中篇故事资源。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这本《刀尖上跳舞》收录的 都是悬念推理精品力作!故事悬念迭起,峰回路转,让热爱悬念推理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京东考古录

    京东考古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北齐文

    全北齐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日本童话集

    日本童话集

    本书中的童话和传说故事来源众多,其中数篇选自日本神话集《古事记》,另有多篇记载着每代人的童年时光,由保姆或学生凭着依稀记忆诉说而成。书中诸多人物已成为日本艺术舞台上倍受欢迎的形象。在本书完成汇编前,多篇童话已被译为英文,经由多种形式流传。其余童话可能较晚进入英文读者的视野。格雷丝·詹姆斯,作家,1882年生于日本东京,1965年卒于意大利罗马。作品以儿童文学及日本民俗为主。除了《日本童话集》之外,还著有《约翰与玛丽》儿童冒险系列。
  • 搭讪心理学

    搭讪心理学

    一本专为患有搭讪恐惧症、社交障碍症和语言不畅者准备的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勾搭”宝典。作者通过运用经典的事例和分析,让你成功地找到搭讪的突破口,从搭讪开场白、加强好感、引发共鸣到搭讪语言的运用,再到高级“搭讪犯”的进阶,逐步成为陌生人眼里的“开朗派”,一开口就自信满满、脸不红心不跳,进而让你与陌生人的聊天越来越尽兴,甚至成为“骨灰级”搭讪玩家、社交达人,轻轻松松实现搭讪的最终目的。本书能从根本上帮你把搭讪这门技术活练得炉火纯青,让你轻轻松松结识你想认识的人。
  • 海贼之波塞冬

    海贼之波塞冬

    这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地球废宅,因缘际会之下穿越到了海贼王的世界的故事。“我是天空之城的城主;我乃阿拉巴斯坦王储;吾——七大洋统治者,海神波塞冬!”
  • 最受你喜爱的200篇散文(智慧背囊)

    最受你喜爱的200篇散文(智慧背囊)

    《智慧背囊》系列丛书包含有亲情故事、友情故事、情感故事、心灵鸡汤、哲理故事、成长故事等,囊括青少年成长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各个历程,从生活到学习,从内心到情感。这本《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是该系列中的一册,作者是李继勇。《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收录了《轮椅上的小提琴家》、《坐以待毙的地主》等故事。
  • 至尊召唤师

    至尊召唤师

    林枫一个从小无父无母的孤儿无意间穿越到一片召唤的大陆上。傲森道:我是混沌之王,希望你助我恢复肉身,回到混沌中去。林枫道:没好处二百五才为你办事。傲森道:你这臭小子毛还没长大就敢跟我谈条件,你若助我恢复肉身,我便让你成为至高无上的召唤师。林枫一乐,道:成交。林枫为提高自己的实力,寻召唤之奥义,破生死之轮回,只为成为大陆上巅峰的召唤师。召唤师按从低到高分为:植物召唤师,动物召唤师,死灵召唤师,圣灵召唤师,混沌召唤师,召唤皇,六个等级。
  • 元故宫遗录

    元故宫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家师尊不好惹

    我家师尊不好惹

    【已完结】她是医学界的天才,一朝穿越,她破棺重生,当再睁眼时,却已不再是人前人下,医学界的奇迹……仙境山,风过枝蔓,他们不期而遇,而他却说:“女人,今后跟在我身旁,不许离开我半步!”闯荡江湖,他教她仙术,不想她却喊他一声师父!他微笑轻挑起她下颔:“乖,喊我一声夫君来听听?”她随手拍开他的狼爪疏离一笑:“师父!师徒有别,还望师父自重才是!”当不期而遇始终是一场命中注定,而倘若那一世的缘起缘灭终究是始于徒然,那么谁又会将此生用尽,来守候那一场誓死的爱恨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