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6300000014

第14章

言欲拂前因果之相故佛自說者。一云餘菩薩說。表因分可說。對彼因分。果分名不可說。今佛自說。却表因分不可說。前對因分可說。果分名不可說。今表因分不可說。已無可說之跡。果分寧有不可說之跡。故鈔云爾。二云餘品菩薩因人說。如來果人不說。表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若不重遣。還成滯跡。今如來果人說。菩薩因人不說。表果分可說(但可總標令人知有)因分不可說。(拂跡入玄冥同性海)無前因定可說果定不可說之蹤跡也。故賢首義分齊云。一性海果分定是不可說義。何以故不與教相應故。即十佛自境界也。故地論云。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是也。二緣起因分即普賢境是也。此二無二。全體遍收。其猶波水。思之可見。又下疏云。是地所攝有二種。一因分。二果分。說者謂解釋。一分者是因分。以於果分為一分故。然因果二分。古有多釋。全乖文旨者。今所不論。有可通者。正而用之。直望論意。即指義大。為果分故不可說。(遠公云。三是所顯證道之行。四是證道所表地法。此二合為義大。以證依法成。法由證顯。故合為義賢首云。一所依果海。如太虗空。二地智所證。十重法界。如空中所盡之處。三根本地智。能證法界。如前依盡相。此三合為義大)說大為因分。是則可說。(遠公云。一是言教。二是所說教道之行。此二合為說大。以行依言成。言依行發故。合為說。賢首云。四諸地後得隨事起行。悲智不住。五諸地加行。所起解行。為趣地方便。六寄法顯成。諸地差別。此三合為說大)更以義取。略有二種。一唯就十地以明。以證智為果分。方便寄法等並因分。此復二義。一以修證相對。則方便造修為因分。息修契實為果分。二以詮表相對。則以寄法顯地差別為因分。真實證智為果分。如初三地寄同世間次三寄二乘及禪支道品等。令眾因此表解地義為因。所表證智。是此因之果。斯皆智言所不及。故不可說。如彼鳥跡同於虗空。方便寄法可以言顯。故云可說。如空中鳥跡約鳥說異。是以一跡。通有二分。即可說不可說也。二約究竟佛果對普賢因說。義通一部。謂即此證智冥同究竟果海為果分。如鳥處之空不異大空。地相之因。同普賢因。以廣說則有無量著別事。殊勝願力。復過於此故。是則跡處之空隨於空處之跡。亦有說義。地智亦可寄言標舉故。問上論云。是地所攝有二。如何說為究竟果耶。答豈不向言冥同果海。故上論云。此智是誰證。偈言佛所行故。又上加分云不思議佛法。又地影像分云。彼十大山因大海得名。大海亦因十山得名。菩薩十地亦爾。同在一切智因得名。彼因果相順故。是知論主亦用究竟之果為十地攝。又且依一相不可指陳等。云不可說及與可說。若有因緣故。果可寄言。即事入玄。因亦叵說故。云說少分也。不可局執。上言因緣者。即四悉檀也。故下鈔(十九上半十紙內)云。果海離言。唯證相應。皆不可說。有因緣故者。即四悉檀因緣。即得無說之說耳。因果二分別教要義事希覽者審細詳悉。

鈔但有作用發起等者。故下疏(第九上半三十一紙)云。第三入此三昧時下。明發起分。光明動地警群根故。後顯出聲令聞法故。前皆有加。而無發起。此有發起。而無加分者。前表解可從他。故有他加。此表行因己立故自力發起。又表行依解起無別法。故不加攝解成行亦須入定。聖旨多端。不可一準。

言冥常不捨又有意加故者。釋冥加有二義也。前約自他俱不知故。後據唯他不知故藏攝。

鈔以契對經即名依主者。所契名契。若望能契。可作持業。或揀席經。揀別依主。

鈔如質多名心者。具云質多耶。即業起心也。汎言其心。通有四種。梵語名別。所目亦殊。一訖利他耶。此云肉團心。此是身中五藏也。(具如黃庭經五藏論〔訖〕也)二訖[口*栗]乃耶。此云緣慮心。此是八識。俱能緣慮自分境故。(謂色是眼識境乃至根身種子器界。是阿梨耶識之境〔名〕緣一分故云自分也)三戰栗陀耶。此云堅實心。亦云貞實心。是真心也。通上質多耶集起之心。故有四種焉。

言今謂若十二部修多羅至思之者。清涼出古意也。謂修多羅分通三藏。修多羅藏通十二分。分藏互通。理趣既齊。無勞顯示。但修多羅分。通餘十一分。修多羅藏不通餘二藏。此義不齊。故須解釋。一云十二部帙不別故。修多羅分通餘十一。三藏部帙別故。修多羅藏不通餘二藏。二云。十二分三學無別許通。三藏三學隔別不通。今詳不爾。但以餘十一分有契合義。無修多羅名。乃用第一修多羅分名貫通。餘之二藏雖有契合之義。然無修多羅藏名。仍具修多羅分名。不用修多羅藏名貫通。如京南二十里。有百姓。是京官所管。彼處自無官長故。京北二十里。雖有百姓。然非京官所管。自有押洲官長故。以喻對法。學者應悉。故鈔自通釋云。二藏之中有契合者。細思。由此得知修多羅藏名是別非總。古無總別不分失。又解修多羅分。約名通於三藏。當分之中。具三藏故。約名不通餘十一分。別得總名故。餘有別名故。約義通十一。略相修多羅。義該十一故。所以者何。以彼十一分。但重廣釋前略相故。修多羅藏約名。通於十二分。當藏之中。具十二故。約名所不通餘二藏。別得總名故。餘有別名故。約義不通餘二藏。俱具總相。不具略相故。何以故。餘之二藏。亦非重廣釋此故。細思細思。慎勿輕浮。故下鈔云。其後一總別彼為挺拔。今正破之。彼意云。既契理合根。名修多羅。則律與論。皆有契合。豈得不名修多羅耶。故今示云。二藏有契合者。即十二部中修多羅爾。此約義該。何須更立兩重總別。則三藏中修多羅。唯局總相。十二分中。却具三相。故從總相立於經藏。揀異二藏也。若兼順義經非敵對。古無敵對翻名失。揀異席經。借義助名。古無以義為名失。古既無失。過歸刊定。故前鈔中云。非是重古輕今不欲欺誣亡沒。是也。科云。伸全縱彰半奪者。一云。亦名四皆敵對。名全約義。唯聖教一名敵對餘三名非敵稱半。二云。但約名為難。刊定全是古人全非名全。更約義奪。古人半是半非名半。何者約名。古人言線是敵對一半是也。經非敵對一半非也。約義。古人言經非敵對一半是。線是敵對一半非。故云半奪。三云經線俱敵對名全。唯經從義名非敵對稱半。是知古人亦知經線約名俱是敵對。經線亦義。俱非敵對。言線是敵對約名也。影取經亦敵對為線。明知言契經半從義耳。即其義也。

鈔儒則儒教夫子為主者。正理云。儒也在乎家治。長幼順序。不嬌不亂。盡忠盡孝。大則配天地。小則正身節用。施政閨門之內。流恩僕隷之下。

言墨翟為主者。破邪論云。竊聞八十老父繫壞而歌。十五少童鼓腹為樂。耕能讓畔。路不捨遺。孝子家承。忠臣滿國。然君王有難則殉命以報讐。父母有痾則終身以待側。豈非曾參閔子之友。庠序成林。墨翟耿恭之儔。相承羽翊。

言五經者。謂周易毛詩尚書春秋禮記。九經者。春秋中開三。(謂左氏公羊穀梁)禮記開三。(謂周禮儀禮曲禮)并周易毛詩尚書。故成九也。

鈔蘊即五蘊等者。(色受想行識也)十八界者。(六根六境六識)十二處。(六根六境)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四諦。(苦集滅道)四食。(〔臨〕觸意思識)四靜慮。(離生喜樂。定生喜樂。離喜妙樂捨念清淨)四無量。(慈悲喜捨)四無色。(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處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也)八解脫者。(先釋名次出體)初釋名者。一有色觀諸色解脫。(未得無色定。未離色界染。觀內外色。作光明想)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已得空處。內離色染。而觀外色。作少多等)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已得捨念。圓滿清白。以此為依修習清淨勝行。圓滿名淨。解脫身者。意身作證者。由於智斷得作證故。前二意解疎遠名觀。今此除障最勝。聖意親取。名作證。由此聖者。多住於此及於第八。此二勝故。二界邊故。又四根本圓八九次備故)四空無邊處解脫。(境空無色故。是境界是能緣空無邊之處也。下皆倣此)五識無邊處解脫。(謂緣無邊虗空之識而為境界)六無所有處解脫。(境空無色故上界推求之時無少所得故)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非想者。謂超無處有麤想故。非非想者。非全無細想故)八想受滅解脫身作證具足住。(由想受二種強勝於餘。是心行故。厭患勞慮。暫未止息。止息此時。要斷障得名為解脫。為滅受想之解脫障。依主釋也。上七持業。解脫障故。或以別揀通即為依主)已知名義。次顯體性者。俱舍論說。前三無貪性眷屬五蘊性。次以無色定善為性。大乘則世間出世間正智為體。有漏者。以分別中世間正智為體。無漏者。即無分別智及後得智。唯慧為性。緣色非色及真如境。離諸定障。引生勝德。非餘能故。若相應體。初七以四蘊為性眷屬。五蘊性體故。對法云。若定若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所。無色界中。許有定道無表色故。第八解脫。以二十二法厭心種子為體。即不相應行蘊所攝。八勝處。(青黃赤白地水火風)十遍處。(前八勝處上。加於空識)三十七品。謂四念處。(身受心法)四正勤。(已惡令止。未惡令不生。已善令增。未善令生也)四神足。(欲勤心觀)五根。(信進念定慧也)五力。(即前五根魔不能伏)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定行捨輕安也)八聖道。(語業命念定見思惟精進皆正貫也)四無礙。(法義詞樂說也)四意趣。一平等。(法身平等)二別時。(戲塔成佛等也)三別義。(法無生滅)四眾生意樂。(毀讚令進等也)四隨者。一隨樂。(將護彼意稱悅其心)二隨宜。(隨宿習化)三隨治。(應病投藥)四隨義。(導根熟時聞即悟故)亦名四悉檀。初則世界悉檀。二則為人悉檀。三則對治悉檀。四即第一義悉檀。梵云悉檀。此云義宗。

同类推荐
  • 道德真经集解

    道德真经集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胞胎经

    佛说胞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鹦鹉经

    佛说鹦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元夜忆长安

    上元夜忆长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曲集(下)

    元曲集(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ARTICLES ON CHINA

    ARTICLES ON CHI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用新婚忘记你

    我用新婚忘记你

    夏莱莱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是一个受人非议的私生子。二十岁那年,她却遇到了一个毒药一样的男人。那男人教她情与爱,当她后知后觉时,早已身处地狱。婚礼现场,夏莱莱说:“我要忘记你,狠狠的忘记你。”男人含笑问:“用婚姻吗?”夏莱莱反手泼了他一杯红酒,潇洒的奔向了属于自己的新郎。当夏莱莱以为新的生活即将开始,可实际上这场婚姻只是报复的开端。
  • 傻王宠妻:娘子,求解药

    傻王宠妻:娘子,求解药

    小染新书《美食小农女:世子,别贪吃》,美食文还请亲们多多收藏!雪初晴穿越成了呆萌、可爱傻子少爷的童养媳。“娘子,他们不和我玩说让我回家好好耕你这块田,说你这块田肥着呢!耕好了产量肯定高。”傻子少爷可爱道。“……”“娘子你的那块田在哪呢?我怎么找不着?”傻子少爷一副傻愣样,那眼睛却在雪初晴身上几处重要部位打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滚蛋!”雪初晴按着额头无语,“这哪是傻子嘛,明明就是流氓。”傻子少爷的经典语录:“人生两件事,睡觉、生娃!”“让我的热情燃烧娘子这片干枯的沙漠……”“一个萝卜一个坑,我就爱娘子这个坑。”……
  • 阴司领路人

    阴司领路人

    阴司领路人至死不渝的是忘川河畔那株曼珠沙华的生生世世不得相见的孤单与落寞,却恰逢不在三界、不入六道、不经轮回的他,至此游三界,破六道,镇妖魔、收恶鬼、封亡灵……回首再望,管它人鬼殊途,已然地老天荒。
  • 蒋勋说红楼梦(第八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八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江湖位面小人物

    江湖位面小人物

    江湖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大人物。沈浪、叶开、陆小凤、李寻欢、楚留香、花满楼、燕南天、西门吹雪、青龙老大......他们的名字早已印刻在了千古的江湖之中。当少年穿梭位面,一个一个地认识了他们之后,少年才渐渐真正明白江湖的道理。这些大人物之所以是大人物,绝不是仅仅因为他们高深的武功,过人的智慧而已。
  • 恶魔公主的专属微笑

    恶魔公主的专属微笑

    她是谜一样的女孩,是世界排行第一的千菱集团的千金,是至尊,是舞坛界的天才舞蹈家。这个拥有多重身份的女孩,被逼回国,转入贵族学院,不小心与校园的冰山王子杠上了,两个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对抗,感情也渐渐纠缠不清。矮油,爱情道路好坎坷。
  • 岁月觅踪

    岁月觅踪

    全书分我的人生、诗词选录、近期文辑、方志文摘等四个部分,记述了从抗日战争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生履痕和社会变迁:抒发了对亲情故土喝国家发展的情怀:探索和总结了十余年编纂方志的经验。
  • 甘泉先生续编大全

    甘泉先生续编大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天血仙

    战天血仙

    一世为罪民,生生世世为罪民!罪民杨夜,从尸山血海之中爬出。只为心中一口气,誓要斩尽天下仙!“这个世界把大多数人的棱角都磨平,却将我的棱角磨得越来越尖!”(黑暗流,胆小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