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7500000431

第431章 兵政十地利下(3)

请总督移驻兖州疏河南通志

王士俊

查直省设立督抚大臣。并膺封疆邦域之重寄。巡抚专司一省公务。自应驻札本省。惟总督既节制两省。驻札地方。必宜酌量扼要。方资控驭。臣查河南一省疆域。西接潼关。东联兖济。北控广大。南蔽襄黄。开封实系堂奥。督抚并建。固资弹压。但既兼辖山东。登莱青三府。又属海疆。而济南之德州。兖州之济宁。尤为南北总汇冲繁之地。山海交错。较之河南阃阈天中。四方辐辏者。更为紧切。督臣坐镇开封。于山东沿海诸郡。相隔或二三千里不等。见闻恐有疏漏。呼吸未得灵通。自应择一居中扼要之郡。西控豫州。东摄齐鲁。方为永远妥协。臣因巡历山左。综核两省枢要。细加筹度。就臣愚见。以为督臣驻札之地。莫过于山东之兖州。其便有六。兖居河东两省之中。西至陕洛。东至登莱。远近维均。调遣殊易。此道里之便一也。兖之北境。紧贴省城。拱护 神京。兖之西境。紧贴东昌。密迩畿辅。东则四百余里。至江南赣榆。南则一百九十里。至江南沛县。直隶引其首。江南承其后。四通八达之邦。枢机锁钥之壤。此形势之便二也。运河横贯于中。漕粮万艘。衔尾而进。舍此莫由。济宁一州。尤系津要。舟车络绎。商旅云屯。最易藏奸匿匪。此稽察之便三也。督臣有兼理河道之责。黄河由豫省考城入兖州府属曹县境。踰单县鱼台。折入江南徐州。每虞泛溢。而昭阳南旺安山诸湖。夏秋大雨。水势陡涨。卫河巨流。自西冲突而来。扰其北境。民苦水潦。督臣与河臣相近。更得悉心筹划。此疏导之便四也。至于沿海之郡。皆耳目所易及。督察海口商渔。严禁私盐矿犯。此巡查之便五也。况移驻兖州府城。离豫不远。由曹县而西。至河南考城县。仅三十里。由曹县而东。至河南归德府。仅六十里。由单县而南。至河南虞城县。仅六十里。其距开封府仅三四日。一转移间。两得其宜。此贯通之便六也。仰恳皇上俞允。将督臣衙门驻札兖州。则所办两省吏治民生。河防海道。一切事宜。均有裨益。而山海数千里幅。实收控制防维之效矣。查兖州现设总兵官一员。若移督臣移驻于此。则总兵可裁。即以镇标兵丁改为督标。镇标之中军游击。改为督标之中军副将。再设城守副将一员。以资调遣。一切考拔汛防。即以各副将为统辖。至城守应设弁兵数目。另行酌议召募。又查总督驻札之处。应有文职大员。以备任使。所有抚参督审案件。若由两省臬司转解。不特案犯往返拖累。且遇有驳审。不能就近招转。必致逾限稽迟。似应请专设河东按察司一员。即随督臣同驻兖州。除命盗各案。仍听各府州审解两省省城按察司。招转抚臣衙门审题外。如有抚参督审事件。即令径解河东按察司审转。不必再由本省臬司招解。庶事件不致稽迟。案犯免于拖累矣。查山东现有兖莒沂道一员。经臣于沂州改设知府一案内。请将兖莒沂道改为兖沂道。移驻兖郡。另疏具题。应请将该道改设河东按察司。仍带分巡兖沂二府事。体制更为周密。再查兖镇总兵驻札衙门。规制稍隘。兖州府署规模宏厂。应将府署改为督署。镇署改为府署。应有酌量增添房屋修造之处。饬司查估兴工。至兖沂道城守副将。或兖城现有旧署。或应另建。亦俟饬确查定议。另行报部。至兖镇所辖之临清沂州德州泰安曹州寿张高唐东昌梁山范县沙沟台庄等营。应统归督标管辖。其有应再酌量添设城守副参大员。分协驻防。统率各汛之处。亦俟另行查议具题。

相形势以正经界疏

直隶总督李卫

查直属正定一府。原辖三十二州县。幅广阔。事务殷繁。前任督臣利瓦伊钧。因见山西分属仿效。以盘查仓库路远难周。请改五州分治。不为无见。而其中有矫枉过正者。泥于府属之有五州。必分而为五。殊不知形势之偏全。控制之远近。又不可一而论也。伏查 国家定鼎京师。北控幽燕。南屏保定。以河间扼东路。以正定总西路。抚有万方。宰制动。天下都会。朝贡奔走者。不出河间。则出正定。西南九省之冲。正定实为咽喉要镇。从前三十二城。大小维持。臂指承使。雄关环峙。城郭恢闳。股肱上郡。气象不同。今自分隶以后。北止四十里。南仅六十里。即为府属统辖所不及。且郡城东门十八里外。即系晋州所属地界。肘腋之间。号令不行。合之四隅。缺其东面。于形势为未全。于经界为不正。况所存止正定一县附郭。其余皆西北沿山简僻之区。地势既狭。赋额复少。似于表里河山。保障畿南之义。犹未相宜。虽不必尽为更张。而补偏救弊之道。诚不可以不为筹及者也。臣从前屡次出差。经过其地。今复按图稽考。细询舆情。在阜平县去府二百五十里者。犹仍旧辖。若晋州及府属之无极城二县。定州属之新乐县。俱去府治或五六十。或八九十。皆在百里之间。呼吸既通。盘查极便。且均系正定东北二面地方。似应将此四州县。仍归府属。就近管辖。则四隅之形势既全。道里之远近适中。三辅要地。防维更得巩固。至定州为古中山地。西拥太行。东环瀛海。夙称制胜之区。洵宜仍分直隶州治。但所辖之新乐县。既归府属。则该州止有曲阳一邑。体制不称。查保定府属之深泽县。与定州东南接壤。相去仅九十余里。改属定州。亦为近便。保定府原辖二十州县。前虽会请以涞水县改隶易州。今即再去深泽。在保属尚有十七州县。已不为少。而定州则西有曲阳。东有深泽。控制其中。形势规模。亦足相称。似此一转移间。诚如古人所云地因其宜。天运其施。而王政惟时。悉合荡平正直之轨度矣。再查正定府属之平山县。虽系山僻之邑。与晋省连界。西北至五台县一百八十里。西至孟县一百五十里。皆系迭嶂层峰。险峻深远。匪类易于隐藏。且平邑营治稻田三万余亩。多系晋人垦种。往来杂。与昔不同。稽察尤当严密。而县治偏在东南。往返动须数日。实有地方空阔。鞭长莫及之势。从前平邑下口村。原设巡检一员。后经裁去。今查离城六十里之洪子店。系五台孟县分道而来之总汇。居居稠密。立有市集。应请复设巡检一员。移驻此地。凡西北两路交界处所。责令稽查巡缉。于地方更为严密矣。

复建盱眙城议

郭起元

儒者每云地利不如人和。众志成城。峻垣重门。可以不设。然当其无事。无以肃禁防而弭戎心。及一旦有事。则扼腕太息于无所凭借者。此在内地且不可。矧其为岩疆要冲哉。盱邑在三代属徐。战国徐为吴灭。越又灭吴。后复并于楚。秦有天下。设郡县。始有盱眙之名。刘项时。为楚怀王都。西汉属临淮郡。东汉属下邳国。晋时或临淮。或淮陵。东晋为盱眙郡。南齐置北兖州。元魏仍为郡。陈置北谯州。隋仍为县。唐置西楚州。宋为县。属泗州。南渡后。再没于金。再复之。置盱眙军。仍废改置招信军。元升军为路。置总管府。后改为临濠府。复降为县。明属凤阳府。 本朝升泗为直隶州。县属之。其地阻山带淮。东连沧海。南抵长江。洛汴绕其北。汝颍会其西。锁钥濠寿。屏蔽淮扬。险要与泗同。而盱因山建治。俯视水陆为尤胜。自古未有不得盱眙。而能东下江左。西上中原者。旧有城。前志不云建自何代。考之史。刘宋元嘉二十八年。魏太武南侵。率三十万人攻盱眙。太守沈璞。与徐兖二州刺史臧质拒却之。露版以闻。夫以一城能拒却三十万之众者。其城谅非小矣。南宋绍兴六年。枢密使张俊屯盱眙。经略淮西。宋嘉定十一年。修盱眙军城。明建文四年。燕师南下。克盱眙。前志云。城自永乐间废。或云靖难时。燕人恐王师据城击其后。乘胜堕城。或云。燕王登位。听堪舆家言。城与祖陵反背。故废之。史无明文。世远不可得而知也。余吏兹土。巡行山。见遗砖断石。零落于荒榛野蔓间。询之父老。言城址袤延上下。旧有六门。今存其一。所谓淮汴门也。窃念官民廨宇库狱。生聚所在。乃常如传舍僦居。而邑治四郊。南则山原旷莽。其北波涛汹涌。村庄稀少。镇集寥阔。日夕则柝铃传呼。篝灯宿火。恒有戒心。未可以为安也。更有进者。 国家景运方隆。兆卜亿年有道矣。然而安不忘危。未雨绸缪。深计者恒思王公设险之道。万一中原小警。一旅浮淮而下。傍崖登岸。盱无城守控制。即可透漏淮扬。沿江空列堡戍屯兵。而别径可通。不踰时而达瓜步。则江防亦为无用矣。诚以盱山作城。淮水为池。屹然金汤在望。形格势禁。则一城之建。岂不贤于十万师哉。废城规制小少井。苟断其樵汲则危矣。又四山在外。若凭高以火攻城。内无以拒也。而滨淮无障舟师亦易踄崖。今宜于上龟山观星台天台山戚家山象山。山顶筑垣塞。其缺处为门。包连山下市廛。于水滨垒石置堞。随势高下。其长不及十里。则险阨尽守。安危俱有所恃。比年河淮泛溢。山境又值旱蝗。近稍得岁。闾阎甫就休息。予乃深虑日后之事。闻者将疑为迂阔。不知见以为迂阔者。有时而不迂阔也。若夫察民情。辨土宜。振纲纪。辑宁而和会之。以尽其保障之责。予日夜有志焉。而愧其未逮也。

陈洞庭湖情形疏雍正二年

湖南巡抚魏廷珍

臣查湖南地方。最险要者。惟洞庭湖。自到任以后。即差人里外探视。一年之间。已三次出入。备悉情形。极为安静。臣谨为皇上陈之。查洞庭湖为楚南诸水所汇。成为大湖。其中惟湘沅澧三江之水最大。其湘江自南来入洞庭之南口。有长沙协副将兵在上流防之。其沅江自西来入洞庭之西口。有常德提督标兵在上流防之。其澧江自西北来入洞庭之西北口。有澧州参将兵在上流防之。其洞庭湖水之出口。在东北岳州下流直达武昌。有岳州参将兵在湖口防之。又有洞庭水师副将兵。一在常德。一在岳州巡防。此洞庭湖之周围设兵安塘。俱有规模也。至洞庭湖之中。虽有数山。皆是孤立。无曲港泊舟之处。其中所用米粮。多仰赖于四岸州县。况既无泊舟之处。而匪人亦不能作巢穴。所以至今安静。臣常差人过湖往探。其水自春至秋。正泛涨之时。一片汪洋无际。及至冬间。众水归壑。各处洲渚毕露。水涸沙长。其深者不可测。其浅者仅深尺余。舟到其中。往往阻浅。不能通行。所以湖之里外。帖然无事。此洞庭湖目前情形也。理合具折奏 闻。

游北固山记

周镐

游焦山后二日。康先生相邀游北固山。旧侣咸集。继至者则观察使奉天董公。江宁守营山宋公。六合令濮州葛公。宝晋院长晋阳卫公也。山如龙珠。半吐江口。南拄铁瓮城。危径如线。设席山巅之石帆。轩窗洞开。左金右焦。侍立献奇。大江东走。长风驱之。入帆腹。辄欲飞去。因各拊掌浮白。夫北固山于历代干戈之际。江南第一扼塞险要处也。昔三国时。孙刘对垒。宿重兵于此山。相传有藏兵坞。走马。其后谢安蔡谟。皆于山上作库储军资。梁天监中西丰侯正德守朱方。武帝巡幸。始辟山路。唐李德裕观察浙西。益扩基宇。资屯守焉。山之系重江南如此。自宋米苏诸公。相率为觞地。明太祖复召见耆儒丁熙拱等于山下。而文明之气日开。然东逼海门。北对瓜步。一有警发。兹山实当其冲。故守斯土者。必极一时之选。始克胜任。国家承平百数十年。凿齿雕题之境。纤尘不扰。兹山包裹内地。为都人士赋诗饮酒之场。而又得慈惠之师如诸君子者。相与抚循生息。镐以江左下士。亦得歌舞衎乐。从几杖以游。未尝不叹国家休养之深。而诸君子之遗惠于江南者。将与山并寿也。夫古之善游者目无虚视。耳无虚听。足无虚步。往往因山川之险易。度守御之形胜。宴安而豫图之。而又恐民之不可以无事动。且日久而防其废弛也。爰假观游之说。创为僧寮道院。俾愚民乐于趋奉。增新补旧。而不至于坏。守土者又复岁时登览。节劳佚而察灾祥。此伏至险于大顺之中。而国家所以长治久安者也。然则游亦乌可少哉。临风酹古。亦并以达诸君子之意而书之。

论舆地之学十七史商榷

王鸣盛

杜佑通典州郡门序。自云凡言地理者多矣。在辩区域。征因革。知要害。察风土。纤介毕书。树石无漏。动盈百轴。岂所谓撮机要者乎。如诞而不经。偏记杂说。何暇举。或览之者不责其略焉。自注云。谓辛氏三秦记。常璩华阳国志。罗含湘中记。盛宏之荆州记之类。皆述乡国灵怪。人贤物盛。参以实证。则多纰谬。既非通论。不暇取之矣。吉甫进书表。亦云古今言地理者。凡数十家。尚古远者。或搜古而略今。采谣俗者。多传疑而失实。饰州邦而人物。因邱墓而征鬼神。流于异端。莫切根要。至于邱壤山川。攻守利害。本于地理者。皆略而不书。将何以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收地保势胜之利。示形束壤制之端。此微臣之所以精研。圣后之所宜周览也。此二公议论。实获我心。二公皆唐中叶良臣。学行名位并高。固宜辞尚体要。若合符节。抑岂独谈地理者当如是哉。凡天下一切学问。皆必其根据切实。详简合宜。内关伦纪。外系治乱。方足裨今而传后。掇拾委琐。腾架空虚。欲以哗世取名。有识者厌薄之尔。

同类推荐
  •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岛算经

    海岛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

    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ooking Backward From 2000 to 1887

    Looking Backward From 2000 to 1887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官灯仪

    三官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吕氏春秋全鉴

    吕氏春秋全鉴

    本书是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杂家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个部分,共计一百六十篇文章,其内容融合了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等各家思想,是研究先秦文化极其珍贵的资料。本书萃取了整本书最精彩的篇章,在原典下加注释和译文,力求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接近《吕氏春秋》,以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萃,感知先贤智慧。
  • 城市的表情

    城市的表情

    社会自打进城后,那方面突然就不行了。雅萍怎么配合也不行,社会就像一辆老掉牙的摩托车,突然熄火了?熏咋加油门也打不着火,任凭俩人折腾得大汗淋漓,也没什么实质性的起色。两口子这样努力的结果是弄醒了一个屋睡觉的女儿豆豆。女儿以为社会的胃疼病犯了,睡眼蒙癤地问:“爸,咋的了?”社会在黑暗中慌乱地停止了努力,伏在雅萍身上突然定格一样一动不动。社会小心地回答女儿一句:“睡吧,爸没事。”社会回答的腔调很滑稽,有点欲盖弥彰弄巧成拙的味道。雅萍憋不住,托着社会的裸体哧哧地笑。社会听见笑,怕女儿听出什么来,就很惭愧地去捂雅萍的嘴巴。
  • 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史研究(1895—1945)

    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史研究(1895—1945)

    本书以台湾与大陆关系史中日据时期的此一断层进行研究,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若干空白点,方便人们对于这段历史的整体了解。针对前期研究偏向于台湾义勇队、台湾籍民的状况,增加譬如两岸人员往来、经贸联系、文化交流等等的探讨,从总体上把握该阶段海峡两岸关系的各个领域的特点;在书中作者还搜集藏于各地的稀见史料,包括原始档案、报章杂志等,提出了对日据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史的看法:尽管日本殖民当局的隔离政策使得海峡两岸的往来受到种种限制,但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仍然在夹缝求得了生存和发展。
  • 努力打工在诸天万界的某新晋道士

    努力打工在诸天万界的某新晋道士

    一分,就是一小时的生命……然而开了挂的新晋道士楚离,除了努力赚分活下去,还要帮地府抓鬼:不是在人间——而是诸天万界
  • 司牧宝鉴

    司牧宝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empest

    Temp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阿麦从军(上)(全新修订版)

    阿麦从军(上)(全新修订版)

    阿麦出生在麦熟时节,为此差点被爹爹取名为“麦兜”。阿麦的父母从另一个时空穿越而来,她本想跟着父母过一番清净无争的田园生活,谁料年幼丧双亲,战场逢异事……卸去红妆,进入军营,注定与骚包将军邂逅,与沙场杀将相逢,从一个小兵,成长为一代“战神”。阿麦知道,她为民绝情,为国弃爱,自己所做的这一切,不止是为了找到朝夕八年的哥哥,问一句“为什么”。刀剑无影的战场上,无论谁是男主,谁是男配,她都是一身戎装,无一败绩。朝堂之上,他为君,她为臣。他俯视,她扬颌。谁说女子须得以娇躯求安生,生死之后,江山如画,她只想寻个故人,一同赏春景。
  • 轮回牵绊十尾十情

    轮回牵绊十尾十情

    第一世,她只有一条尾巴,还未修炼,对他确是一见钟情。第二世,她有了两条尾巴,而他却从未嫌弃过她。第三世,她有了三条尾巴,他为了保她周全,甘愿失仙身。第四世,她有了四条尾巴,他为了见她一面,千万轮回也罢。第十世,他们记起了前九世,萧萧熙攘……这一世,她有了八尾,他已是仙界最高战神。尘埃落定,但这一世她凭一己之力保护了他,元神毁灭也罢!轮回牵绊!十世十情!十尾十情!
  • 男神的丑妻:其实你很美

    男神的丑妻:其实你很美

    他包养她,她是他的契约情人。在合约到期时她不告而别并不再续约。再见时他惊愕这个靠他来养活的米虫竟然会是自己公司内的一名项目经理。而她却再次用辞职来对抗他那高高在上的鄙夷目光和从不明确的爱。直到有一天,她以一名大财团的接班掌门人出现在他面前跟他谈判的时候,他才恍然明白,原来她从来就不是一只丑小鸭,其实她不但很美丽,也很爱很爱他~!
  • 囧囧有神:衰女从天降

    囧囧有神:衰女从天降

    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衰神,凭借一身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衰运,得瑟的横行霸道。一朝穿越,不但毁了某王爷的洞房花烛夜,还搞砸了他的计划,从此被某无良的王爷设计圈在王府。笑话!她可是出了名的有仇必报,怎么可能会不报复回来?她于人前笑得狗腿谄媚,于人后睚眦必报的整他,“赫连城,我给你炖了补汤,你要不要喝点?”“你亲手炖的?”赫连城坐在案几后面,合上正在翻阅的书,随口反问道。直莫莫抿嘴点头,笑得意气风发,“当然!我炖的汤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喝得到的!”赫连城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干脆利落的喝了下去……突然感觉鼻子一热,他伸手一摸,就见手指上染上了两行鼻血……他长吐了口气,才尽量心平气和的问道,“你到底用什么熬的补汤?”直莫莫无辜又歉然的鼓了鼓脸颊,伸出手指,一样一样的慢慢数了起来,“千年人参,鹿茸,燕窝,熟地,川芎,枸杞,何首乌……”赫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