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7500000601

第601章 工政十九江苏水利下(1)

三吴水利略

徐旭旦

议水利于东南。与西北不同。议水利于东南之三吴。与东南各省会不同。何也。西北之地。多高原旷垄。虽有浊河为之包络。而支流绝少。故资其灌溉为难。东南地形卑湿。界以河淮江汉。而兼承其委。广川支河。经纬其间。故资其灌溉为易。若夫浙西之田。低于各省。苏松之田。又低于浙西。环以太湖。绵亘数百里。纳杭湖宣歙诸州之水。散注淀山庞山阳城昆承诸湖。达于三江。以入于海。尤东南之巨浸也。故治水田者筑而为圩。捍而为围。不患水之不入。而患水之不出。不患水之不足溉田。而患水之反足以害田。古人所以于江之南北为纵浦。以通其流。又于浦之东西为横塘。以疏其势。使田不受水。则水自有所归。水有所归。则水不浸田。而田亦治。天下之田大概资水以为饶。三吴之田大半捍水以为利。其势之不同有如此矣。故愚以为兴三吴之水利者。当去三吴之水害。害去而利自兴。去三吴之水害者。当分三吴之水势。势分而害自去。何以言之。列泽中汇。潴而为湖。无以泄之。势必乘高而横溢。故其下流分注。导以入海。既有松江。而又有东北流之娄江。又有东南流之东江。今者或微塞矣。宜择其便利之处。视江之可浚者浚之。浦之可开者开之。下流既分。则上流自平矣。如是而引湖之水以达之江。引江之水以达之海。归宿有地。水自不为害。如是而蓄湖之水以溉田。泄田之水以入湖。节宣有方。则水不为害而自为利。经理之宜。无出于此。议者谓分水势自不得不资人力。资人力自不得不兴工役。工役繁则民劳。分水势自不得不治塘浦。治塘浦自不得不坏田庐。田庐伤则民扰。且分水势自不得不议开浚。议开浚自不得不需赀粮。赀粮费则财绌。安见去害而兴利哉。愚谓不然。所谓分水势者。不必复三江之旧。而止在疏江口之流。不必寻已废之陂塘而使之开。止在浚未塞之陂塘而勿使之淤。相其地势之宜。顺其水势所趣。而稍为之疏其滞。浚其浅。庸非利乎。故欲复古之则难。而因今之势则易也。且也。农民有不治水之人。必无不治田之人。法即寓治水于治田。而使之各治其田。即所以各治其水。民夫疏田间之沟洫。而为之纬。官夫理沟洫之会归。而为之经。而纵横曲直。有不毕达乎。故官督之治水则难。而民自治其水则易也。且也。遣使则有供亿之费。有征会之繁。若止责成郡县。渐次修筑。塘泺之当治者几何。圩岸之当培者几何。度用夫若干。工费若干。每于农隙而鸠其工。可无供亿征会之苦。而事自集。故遣使而刻其成则难。任守令而收其效则易也。如是。则工役可省。而何民之劳。田庐不损。而何民之扰。赀粮不至于重耗。而何财之绌。以之去害。而害无不去。以之兴利。而利无不兴。吾见三吴七郡之地。长享灌溉之饶。而无渰没之患矣。水者。有利亦有害。顾人之所用何如耳。能收其利。则如史起之用漳水。文翁之穿湔口。而西北之水利可兴。如王景之修芍陂。白居易之浚西湖。而东南之水利可兴。不能收其利而反承其害。则如翟方进之决陂。程昉之筑堰。欲除害而害不能除。如息夫躬之穿漕渠。侯叔献之引汴水。欲用水而水不为用。然则水之利害。岂不以人哉。

三江水利萃言自序

俞兰台

言三江者。不必求禹贡之三江。而第求太湖下流之三江。亦不必泥东江娄江之故。而第观今日太湖下流之水势。东江塞已久。娄江亦无可考。今日独有吴淞一江耳。辅吴淞者。有松江之大黄浦。嘉定之刘家港。常熟之白茆港。皆与吴淞为表里。自明永乐元年。夏原吉以吴淞江下流难开。止开南北两岸安亭等浦。入刘家白茆二港。使直注江海。又开大黄浦自范家滨至南跄浦口入海。至今黄浦通利。而吴淞江东半截。其势就。然入海处界上海。依然如故。但细弱耳。此吴淞江所以不可不开也。昔范文正公守乡郡。上书宰臣。谓姑苏四郊略平。窊而为湖者十之二三。西南之泽尤大。谓之太湖。纳数郡之水。湖东一派。浚入于河。谓之淞江。积雨之时。湖溢而江壅。横没诸邑。或一岁大水。久而未耗。来年暑雨。复为沴焉。人必荐饥。可不经画。今疏导者。不惟使东南入于松江。又使西北入于扬子江。江之与海也。其利在此。其后郏亶子侨。缉亶旧说。以为今究水利。必先于江宁治九阳江与银林江等五堰体势故决于西江。润州治丹阳练湖。常州治宜兴滆湖沙子崦。及江阴港浦入海。如此。则西北之水。不入太湖为害。秀州治华亭海盐浦港。仍体究柘湖淀山湖等处。有障遏者。并与开通。达诸浦港。杭州迁长河堰。以宣歙杭睦等山源决于浙江。如此。则东南之水。不入太湖为害。仍开浚吴淞江筑两岸塘堤。设斗门水濑。使江水不能溢入南北沟浦。而径趋于海。又开昆山之茜泾浦使入海。新安浦顾浦使入吴淞江。开常熟之许浦梅里浦。决无钖之五卸堰。使入扬子江。则水患可渐息。而民田可治矣。凡此皆不专力于吴淞江。而实所以分杀太湖之水。太湖之水既有所分。而吴淞江乃能独承其下流。不至于壅噎不利。而为东南之大患。此治吴淞江之大略也。然愚在今日。则又有说焉。夫太湖由吴淞江以达于海。而吴江县治东西南北实当咽喉之地。治水而不治其咽喉。则必有腹心溃乱之虞。譬之于人。痰涎上涌。猝然之间。气必绝矣。尚何暇论其股肱心膂哉。今县治北有夹浦。南有长桥河及三江仙槎等六桥。东有庞山等湖。西有梅里诸港。泥沙涨塞。渐成石田。室庐坟墓。稍聚其上。又太湖东南一角。悉为茭芦丛生之地。此湖水所以不能急趋于吴淞江以入大海。一遇暴涨。则横溃四出而不可禁。今欲救治。虽不能尽徙吴江一县之民。如苏文忠公所议。然迁沙村之民。疏淤导滞。使江尾与湖相接之地。不复有所壅遏于其间。如人呼吸食息于元气之中。而不至闭塞其咽喉以速之死。亦势之所必然者矣。此又今日治吴淞江之大略也。

论太湖三江五堰

钱中谐

王鏊五湖记曰。吴都之西南有巨浸焉。广三万六千顷。中有山七十二。襟带二州。在南之水皆归焉。其最大者二。一自宁国建康江宁等处入溧阳。迤逦至长塘。并镇江润州金坛武进延陵丹阳诸水。会于宜兴以入。一自宣歙天目诸山。下杭之临安余杭。湖之安吉武康长兴以入。而皆由吴江分流以出海。一名震泽。书所谓震泽底定是也。一名具区。周礼职方扬州之薮曰具区。山海经浮玉之山北望具区是也。一名笠泽。左传越伐吴。吴子御之苙泽是也。一名五湖。范蠡乘舟出五湖口。太史公登姑苏望五湖是也。五湖者。张勃吴录云。周行五百里故名。虞仲翔云。太湖东通长洲松江。南通乌程霅溪。西通宜兴荆溪。北通晋陵滆湖。东连嘉兴韭溪。水凡五道。故谓之五湖。然今湖中迹自有五湖。曰菱湖莫湖游湖贡湖胥湖。而吴人称语。则唯曰太湖云。又按王同祖三江考曰。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三江震泽。皆在今苏州境。昔大禹治水东南。见于经者。止此两言。而东南水利之源。古今治水之法。悉寓于此。三江皆西通震泽。而东流入海。禹时洪水滔天。震泽之水。泛滥怀襄。故禹之治水也。因东流之势。决排壅塞。使繇三江入海。故言底定。以明不为害也。其驳辨先儒三江异同者。反复推详。而以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之说为有据。以唐仲初吴都赋注与正义说合。而尤分明。其谓太湖。自吴江县长桥东北合庞山湖者为松江。又东南分流出白蚬江入急水港入淀山湖迤东出海者为东江。但淀湖之东已塞。不复径趍入海。而北流。乃合吴淞江。故曰东江已塞也。自庞山湖过大姚浦。东北流三折成三江。俗呼上清江。下清江。吴淞江。其实一江也。入昆山西南又分为二。一名小娘港。五里许复合为一。经昆山南。又东南过石浦。出安亭江。过嘉定县黄渡入青龙江。繇江湾青浦入海者。为娄江。其安亭江。在宋时已塞。是娄江亦已湮也。读朱长文吴郡图经。谓昆山塘自娄门郡城至昆山入海。即娄江。指今之刘家河者非。太湖之说。王鏊言之甚详。三江之道。同祖辨之甚核。而今之所急者。固不在乎区区之议说。惟在明水之来源。与其归墟。而辨施功之次第耳。愚尝按其图。江浙七郡。惟吴卑下。水之所都。其入海之路。大者有吴淞江刘家河白茆港。又有七鸦许浦茜泾杨林。亦属吐纳之地。皆在苏州。而在松江者为黄浦。至其委。实与吴淞江合流以入海。吴江县之长桥。实为太湖出水之径。故宋单锷论长桥为三吴诸水之足。以承震泽之腹。而往来吞吐之势。率由于此。而今仅通一。是知治水者不必复泥三江之故迹。第如吴淞江刘家河白茆港三大浦者。即今日之三江也。三大浦既通而水患可纾。是即谓行禹之迹可也。故治水者宜先三江。吴江之长桥。为门七十有二。以杀水势。而今之贪利者。东西茭芦数百顷。久之渐成平壤。架屋以居。坐视吴江之民。频遭水厄。湖水一涨。灌城而入。全县之出。荡然为患。譬之扼其吭而欲气之流通。闭其水火而欲具饮食者。此必不可得之数也。且不止为全邑之害而已。全郡受之。邻郡亦受之。故治水者宜在次吴江之长桥。至于水之来源。则不外建康天目二脉。而宁国建康之水。高若建瓴。故五堰之筑。在宜兴以西属溧阳县。古人欲分杀水势。使西南诸水。不入荆溪。由分水银林诸堰入运河。以至大江。而后苏州水患十去六七。沈曰。太湖虽广而能容。而来水幅员。其授犹广。正如人家辟一亩方庭。而外周二亩屋舍。加以一尺之雨。则檐溜并倾。庭起三尺之潦无疑矣。沟非盈尺。则渗泄不速。芥舟于堂。立待可见。使檐设竹溜。引而注之他处。庭潦或可稍减一二。此上流分杀之说。岂谓无益乎。故治水者次长桥。又在五堰也。

筹浚三江水利疏顺治三年

江宁巡抚土国宝

窃惟 国家财赋。多出东南。而东南财赋。皆资水利。关系诚非细故。臣熟知三吴地形。夏潦秋霪。山水横发。田畴淹没。郡民离困。皆以下流淤塞。堤岸倾颓。疏导不得其法。掌治不得其人。以致此耳。臣按疏浚下流。浙西诸郡。苏松最下。太湖绵亘数百余里。纳诸山涧之水。散注溪流。泄之三江。由三江而入于海。若下流淤塞。诸水泛滥。淹没禾稼。为害非浅鲜也。相其利害。为之经纪。则白茆港七埔塘刘家河。为苏州东北泄水之巨川也。吴淞江大黄浦。又苏松南北交境泄水之大道也。若吴淞南北与白茆诸港浦之两傍。又各有支渠。引上流诸水归其中。而并入于海。就其中论之。苏之七浦塘刘家河。松之黄浦。并皆深阔通利。惟白茆港自宏治七年一为疏浚。吴淞江自天顺间一为疏浚。后来白茆潮沙积塞。状如邱阜。吴淞江竟如沟洫。下流既壅。上流奚归。舟楫莫行。田畴莫治。此利害之了然洞见者也。今计疏浚白茆一港。则七浦刘河通利。而苏州东北之水有所归矣。疏浚吴淞一江。则大黄浦通利。而苏松南北两界之水有所归矣。苏松之水既各有归。则引吸太湖。不至壅潦。向来淹没之土。皆出而可耕矣。又修筑堤岸。并为切要。昔人常论于朝曰。江南围田。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潦不及。为农美利。要知围田全赖乎堤岸。堤岸全赖乎修筑。修筑永坚。则旱可车水以入。潦可戽水以出。而高低之田皆熟矣。臣虽赳桓之资。膺皇上之重委。敕谕谆谆。敢遵前朝旧制。一一陈奏。夫疏水筑堤。工力不无烦费。而量此之出。计彼之入。或相倍蓰。或相千万。不可不熟计而审行之。水利一行则稼樯登。稼穑登则贡赋充。而百姓将有含哺鼓腹之乐。乞命廷臣详议定策。容臣一一逐细查明。及一切胥吏干没之弊。不得虚应故事。务期确当。然后申报请旨。奏平成之功。垂不易之典也。

同类推荐
  •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佛说阿那律八念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闺情

    闺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暮春陪李尚书、李中

    暮春陪李尚书、李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宗祀昊天乐章·豫

    中宗祀昊天乐章·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脉确

    脉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新解冰鉴

    新解冰鉴

    《冰鉴》是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著作,深受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喜爱。不同于一般的江湖相书,《冰鉴》强调声音、容貌、神态、气色的密切关联,注重在动态变化中寻求新的平衡,介绍了识人、相人的重要方法。在《新解冰鉴》中,作者以《周易》的高远思想境界关照、解析《冰鉴》,不仅详细讲述了透过外表看到他人本质的具体方法,还揭示了依靠修为改变个人命运的深刻哲理和具体途径。
  • 鱼干女的机甲生涯

    鱼干女的机甲生涯

    这是一个现代典型的鱼干女魂穿到未来,成为某军人世家的一员,从而没什么选择地成为一名普通机甲战士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冷宫皇后(完)

    穿越:冷宫皇后(完)

    女主是个卑鄙无耻的无赖。却阴阳差错进宫成了皇后。男主是个腹黑无良的皇帝。在大婚的第一天就把皇后打进冷宫。无敌无赖女VS无良狗皇帝唉。。。飞飞还是不太会写荐,每次写这个老是不满意,常常是改了又改,真是失败。。。。!!不过,本文是属于比较轻松的喜剧文偶尔有点小虐,如果喜欢的亲们就看下去吧。。。。飞飞会加快速度更新的。。。。飞飞新群:80157023——喜欢飞飞的亲亲们可以加!!敲门砖:书里女主的名字。没有敲门砖一律不接受!!亲们,如果看了喜欢,就请多多送鲜花和收藏哦。还有,不管喜欢和不喜欢都欢迎给飞飞留言,飞飞会记住亲的意见的。。。。。。亲亲们,。。你们的收藏和评论就是飞飞写作的动力。。。。。
  • D叔一家的探秘之旅

    D叔一家的探秘之旅

    紧紧围绕“生活在锦绣科学小镇上的D叔一家”探寻生命进化奥秘,寻找“十二生肖秘钥”,守护龙城安危神奇惊险的旅程展开。生命进化场景重现,各人物在远古—现代—未来时空穿行,探索见证生命进化历程;与远古物种相见,揭开生物种起源奥秘,成功获得未来生命之树种子,最终保护了“龙城”,延续了“龙城”一片绿色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
  • 春日重至南徐旧居

    春日重至南徐旧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永古至尊

    永古至尊

    《玄幻经典》《热血爽文》绝世武帝之萧尘,转世重生在一个废柴少爷身上,从此强势崛起,开启一段逆天征程。九天十地,谁与争锋。武道为尊,强者称雄。
  • 棒坛之所向披靡

    棒坛之所向披靡

    一次雷击,酷爱棒球的高中生厉斌被天外系统强行合体......粉丝系统开启!从此,万千粉丝助力......他在职棒路上所向披靡,最终成为MLB传奇。
  • K歌技巧100问

    K歌技巧100问

    这是一套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的指导性丛书,全套书目前推出五个音乐类专业方向,全套体例以100个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音乐专业知识,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本册为K歌技巧方向。
  • 今妃昔比:邪王撩妻上瘾

    今妃昔比:邪王撩妻上瘾

    发现男友出轨怎么办?不爽,上去砍!“婊子配狗,祝你们天长地久!”穿越被逼代嫁怎么办?不服,就是干!“纵使天下皆为牢宠,我也绝不做米虫!”他用睿智与权谋,为她谱一曲青梅竹马。她用才情与美貌,共他演一世富贵荣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阿耨颰经

    佛说阿耨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