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7500000097

第97章 吏政四官制(2)

汉郡国官制十七史商搉

王鸣盛

刺史初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始常置。见百官表其权甚重而秩则卑。所统辖者一州。其中郡国甚多。守相二千石。皆其属官。得举劾。而秩仅六百石。治状卓异始得擢守相。如魏相为扬州刺史。考案郡国守相。多所贬退。居部二岁。征为谏大夫。复为河南太守。何武为刺史。所举奏二千石长吏。必先露章。服罪者亏除免之。不服。极法奏之。抵罪或至死。而王嘉传云。司隶部刺史。察过悉刻。二千石益轻。或持其微过。言于刺史司隶。众庶知其易危。小失意则离畔。以守相威权素夺也。京房传。房奏考功课吏法。时部刺史奏事京师。上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刺史以为不可行。房上弟子晓考功课吏事者。中郎任良姚平。愿以为刺史试考功法。石显疾房欲远之。建言宜试。以房为郡守。元帝于是以房为魏郡太守。得以考功法治郡。房自请愿无属刺史。可见守相畏刺史如此。又朱博传。为冀州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博使从事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欲言二千石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师古曰丞尉职卑皆黄绶治所刺史所止理事处所弹劾者如是。而所举荐者。则如王襄为益州刺史。使王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奏褒有轶才。王莽讽公卿奏言州部所举茂才异等吏。率多不称。是刺史有举扬人才之任。合而观之。刺史之权。可谓重矣。及其迁擢也。黄霸为扬州刺史。以高第为颍川太守。见循吏传陈咸由部刺史。历楚国北海东郡太守。见翟方进传张敞为冀州刺史。盗贼禁止。守太原太守。满岁为真。见本传王尊为徐州刺史。迁东郡太守。见本传马宫由青州刺史。为汝南九江太守。见本传知其秩卑也。然刺史权重矣。而又内属于御史中丞。使内外相维。如陈咸为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薛宣为御史中丞。执法殿中。举奏部刺史郡国二千石。所贬退称进。黑白分明是也。续百官志。御史中丞一人。注引汉仪云。中丞故二千石为之。或选侍御史高第。执宪中司。朝会独坐。内纠察百司。外督诸州刺史。盖后世都察院之职矣。刺史十三部。分为郡国一百三。其属县有蛮夷者曰道。公主所食曰邑。侯所封为侯国。每部有刺史。每郡有太守。守之下为都尉与丞。每县有令。小县称长。令长之下有丞尉。汉官员数。据表有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而郡国官其简如此。至于令史掾属。多有通经术至卿相者。而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掌教化。啬夫听讼。收赋税。游徼循禁盗贼。其非长吏而代长吏治民者。又未尝概从简省也。其时风气犹朴。故能成治。若后世之吏员。其中固无人才。而所谓里长保正总甲牌头者。又乌可多设乎。郡国县道下所注若铁官盐官家马官工官服官发弩官云梦官楼船官陂官湖官均输官铜官金官木官橘官牧司官圃羞官洭浦官羞官之类皆微末下吏不足道且多随时随地设立事过辄罢不常置者其正官则部刺史太守县令都尉丞尉外别无他官汉郡国官制可谓简矣隋于州于郡于。县但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而已。至唐制郡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之差。又有辅有雄。赤有次赤。辅有上辅。又有以赤兼上辅者。又有称中下者。未能详考。新唐书志。每郡每县下必详着之。惟为府者不注。于府下县下仍有。又于关内采访使所属之渭州下云。中和四年置。凡干元后所置州。皆无郡名。及其季世所置。又不列上中下之第。但言不列上中下。不知赤畿等字仍有否也。又张九龄传。刺史京辅雄望之郡。少择之新百官志注云。文宗世。宰相韦处厚议复置两辅六雄十望十紧州别驾。亦见旧书一百五十九卷处厚本传两辅六雄十望十紧名义亦皆未详。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王存元丰九域志。欧阳忞舆地广记。及宋史地理志。皆有赤畿等字。杜佑通典州郡门。乐史太平寰宇记。皆无之。陆广微吴地记云。苏州名标十望。地号六雄。又欧阳詹文集。送常熟许少府之任序云。始入仕一由县尉。或中或上或紧。铨衡评才若地而命之。

此类亦当时通俗语。如元人杂剧。犹有赤紧字。大约似今世所谓冲繁疲难也。考之他书。俱无见。惟宋谢维新合璧事类。县官门曰。唐制县有六等之差。赤畿望紧上中下。京都所治为赤县。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少地美恶为差。凡一千五百七十三县。令各一人。国朝建隆元年。应天下诸县。除赤畿外有望紧上中下。四千户为望。三千户以上为紧。二千户以上为上。千户以上为中。不满千户为中下。五百户以下为下。六等当作七等。不言辅与雄者。疑辅即畿。雄即望紧也。

百官表。虽言守治郡。尉典武职。而实守兼掌之。韩延寿为颍川太守。传中述其都试讲武甚备。翟义为东郡太守。以九月都试日。勒车骑材官士起事。如曰。太守都尉令长丞尉。会都试课殿最也。后汉书耿弇传。弇见郡尉试骑士。建旗鼓。隶驰射。由是好将帅之事。注引汉官仪曰。岁终郡试之时。讲武勒兵。因以校猎简其材力也。又后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仪云。八月。太守都尉令长相丞尉。会都试课殿最。水家为楼船。亦习战。射行船。边郡太守。各将万骑。行鄣塞。烽火追虏。或言八月。或九月。或岁终。大约总在秋冬。淮南王安传。安欲发兵反。先令人作近郡太守都尉印。可见守尉互掌兵权也。又安与太子反谋闻。上遣廷尉监与淮南中尉逮捕太子。王与太子谋。召相二千石。欲杀而发兵。召相相至。内史以出为解。中尉曰。臣受诏使不得见王。王念独杀相。而内史中尉不来无益也。即罢相。观此知诸侯王国中兵权。相与内史中尉兼掌之。互相牵制。三者有一不肯。即不能发兵。

出身授官日知录

顾炎武

史言开元以后。四海晏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所收百纔有一。文献通考。唐时所收进士。每岁不过二三十人。士之及第者。未便解褐入仕。尚有试吏部一关。韩公三试于吏部无成。则十年犹布衣。且有出身二十年不获禄者。自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上初即位。思振淹滞。赐进士诸科出身者五百余人。皆先赐绿袍笏。赐宴开宝寺。第一第二等进士。及九经。授将作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其余皆优等注拟。宠章殊异。历代未有也。薛居正等言取人太骤。不听。此太宗初一天下。欲以得士之盛。跨越前代。荣观史册。而不知侥幸之心。欲速之习。中于士人者。且数百年而不可返矣。又考通典举人条例四经出身。授紧县尉。判入第三等。授望县尉。五经出身。授望县尉。判入第三等。授畿县尉。进士与四经同资。是唐时明经进士。初除不过县尉。至今代则一入词林。更不外补。二甲之除。犹为部属。崇浮长惰。职此之繇。所以一第之后。尽弃其学。而以营升纳贿为事者。以其得之浅而贵之骤也。其于唐人举士之初制。失之远矣。宋初用人之弊有二。进士解褐。不试吏部。一也。献文得旨。召试除官。二也。今衒文之涂已革。而入官之选尚轻。二者之弊。其一尚存。似宜仍用唐制。若用八股之人才。而使之理烦治众。此夫子所谓贼夫人之子也。

京官必用守令日知录

顾炎武

通典言。晋制不经宰县。不得入为台郎。魏肃宗时。吏部郎中辛雄上疏。以为郡县选举。繇来甚轻。宜改其弊。分郡县为三等。三载黜陟。有称职者。方补京官。如不历守令。不得为内职。则人思自勉。唐张九龄言于元宗曰。古者刺史入为三公。郎官出宰百里。致理之本。莫若重守令。凡不历都督刺史。虽有高第。不得任侍郎列卿。不历县令。虽有善政。不得任台郎给舍。都督守令虽远者。使无十年任外。从之。诏三省侍郎缺。择尝任刺史者。郎官缺。择尝任县令者。宣宗大中改元制曰。古者郎官出宰。郡守入相。所以重亲人之官。急为政之本。自浇风久扇。此道寖消。颉颃清涂。便臻显贵。治人之术未尝经心。欲使究百姓艰危。通天下利病。不可得也。轩墀近臣。备顾问。如不知人疾苦。何以膺朕眷求。今从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未曾任刺史县令者。宰臣不得拟议。宋孝宗时。臣僚言吏事必历而后知。人才必试而后见。为县令者。必为丞簿。为郡守者。必为通判。为监司者。必为郡守。皆有差等。未历亲民。不宜骤擢。因定知县以三年为任。非经两任。不除监察御史。此开元干道之吏治所以独高于近代也。明代纶扉之地必取词林。名在丙科始分铜墨。于是字人之职轻。而簿书钱谷之司一归之俗吏矣。汉谚有云。取官漫漫。怨死者半。风俗通而宋神宗尝谓宰臣曰。朕思祖宗以百战得天下。今以州郡付之庸人。常切痛心。后之人君。其以斯言书之坐右乎。

州县品秩日知录

顾炎武

汉时县制。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唐则州有上中下三等。县有京畿上中中下下六等。品各有差。太祖实录。吴元年定县有上中下三等。税粮十万石已下为上县。知县从六品。县丞从七品。主簿从八品。六万石已下为中县。知县正七品。县丞正八品。主簿从八品。三万石已下为下县。知县从七品。丞簿如中县之秩。洪武六年。分天下府为三等。粮二十万石已上者为上府。秩从三品。二十万石已下者为中府。秩正四品。十万石已下者为下府。秩从四品。不知何年始改此制洪武十四年定考劾法府以田粮十五万石已上州以七万石已上县以三万石已上亲临王府上司军马守御路当驿道边方冲要者为繁不及此者为简后乃一齐其品。而但立繁简之目。才优者调繁。不及者调简。古时列爵惟五之意遂尽亡之矣。

刺史守相得召见

顾炎武

两汉之隆。尤重太守。史言孝宣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繇。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当日太守常得召见。或赐玺书。堂陛之间不甚阔绝。文帝谓季布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武帝赐严助书。久不闻问。具以春秋对。毋以苏秦纵横。赐吾邱寿王书。子在朕前之时。知辐凑。及至连十余城之守。任四千石之重。师古曰太守都尉皆二千石今寿王为都尉不置太守故云四千石也职事废。盗贼纵横。甚不称在前时。何也。光武劳颍川太守郭伋曰。贤能太守。去帝城不远。河润九里。冀京师蒙福也。合天下之大。不过数十郡国。而二千石之行能。皆获简于帝心。是以吏职修而民情达。以视后世之寄耳目于监司。饰功状于文簿者。有亲疏繁简之不同矣。其在唐时。犹存此意。元宗开元十三年。上自选诸司长官。有声望者十一人为刺史。命宰相诸王饯于雒滨。御书十韵诗赐之。宣宗时。李行言自泾阳县令除海州刺史。李君奭自醴泉令除怀州刺史。皆采之民言。擢以御笔。入谢之日。处分州事。万里之远。如在阶前。夫人主而欲亲民。必自其亲大吏始矣。

同类推荐
  • Ban and Arriere Ban

    Ban and Arriere B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houans

    The Choua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薛仁贵征辽事略

    薛仁贵征辽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缃素杂记

    缃素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

    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被系统包养了

    我被系统包养了

    天降系统,包养主人,横行诸天万界与现实时空,开启神级屌丝人生。跟风建个群,二次元女装大佬交流群:433209489
  • 子若有情何必相负

    子若有情何必相负

    “这辈子我就认定她了,除了她,我的新娘绝不能是第二个人!”林姨看着这个因为萧子墨的一个任性而改变了原本人生轨迹的儿子。“不要忘了你的身份!”林若涵看了眼呆若木鸡的萧子墨,“除非她说‘不’”等萧子墨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心并对林若涵表白时,林若涵却放弃了莫斯科改赴美国。在这场夹杂了太多意图和阴谋的感情里,两人从此阴差阳错的踏上两个不同方向的路,对林若涵来讲爱情没有回头路,子若有情何必相负,好戏才刚刚上演。
  • 至尊魔王在都市

    至尊魔王在都市

    他,是传说中的黑暗帝王!恐怖魔帝!在他眼中,只有两种人!跪着的男人!躺着的女人!
  • 天域神座

    天域神座

    别的天才还在沾沾自喜终于将一门下乘武学修炼入门,主角却在烦恼掌握的上乘武技太多,不得不低调隐藏;别的大势力费尽力气终于挖掘到一名四星神命的弟子,主角却在面对身旁一群六星、七星的追随者,发愁如何安排;别的绝世强者还在为修为瓶颈苦苦闭关,主角却跟吃饭喝水一样修为飙升。碾压各路天才,会战八方强者,我要这天穹寰宇,星辰万界,皆从我命!
  • 海在低处

    海在低处

    小说通过海茵的祖母、叔叔、姑姑等一个家族10余人经历,浓缩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人性的坚韧。虽然历经波折和磨难,海峡两岸终究血浓于水,小说笔触细腻,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作品获得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优秀奖。
  • 初嫁

    初嫁

    一千九百七十年间,晋东南地区所辖长治、长子、襄垣、屯留、黎城、壶关、平顺、武乡、沁源、沁县、潞城、高平、晋城、陵川、阳城、沁水16个县,东接河北,西壤平遥,北翘太原,南临河南,方圆百十里,浩浩渺渺,何其壮观。晋东南腹地又冠“上党”,其意是“其地极高,与天为党”,古人云,“肘京洛而履蒲津,依太原而跨河朔”,又云,“太行歧路羊肠曲,上党云山马耳尖”。既然说到马耳尖,还真有个村庄叫“马耳尖”。马耳尖村不大,人不多,长梨树,有个姑娘叫梨儿。梨儿打小就看出是一个精明的女人。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扶摇而上婉君心

    扶摇而上婉君心

    初相见,他七岁,她三岁,耀眼的阳光照射着女童眉宇间的一点胭脂痣,红的像要滴血一样,满目的桃花,清风徐来,花瓣飘落间迷了谁的眼。
  • 凤遮天:毒妃倾城祸君心

    凤遮天:毒妃倾城祸君心

    她本是官宦门中的二小姐,却沦为官奴。当初的一纸婚约,被他,在她眼前撕得粉碎。她发誓,一定要报复!头顶凤冠,她成了皇上的女人。而朝暮相处几十载她才发现,她不过是她的代替品。“朕许你一世,但绝不能给你爱情。”他说,没有一丝表情。隔窗悠盼,谁说女人只能独守空房?宫斗成瘾,看官奴女的传奇斗争。
  • 绯色女王要逆袭

    绯色女王要逆袭

    如果当初没有遇见那个人,那么一切会不会不同呢?她曾经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很多遍。只是答案都是同一个该走的路你不能忘。因为我知道后来可以与你相遇,所以之前有再多的痛苦与悲伤,我也甘之如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