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9200000002

第2章

复次今说生住异灭。此之四相刹那刹那有所转故。不相应相而无其实。于不相应无实相中。不可起二分别。不可说一时。不可说异时。一时异时无生起故。又不可说无时。理相违故。若说坏时。坏即不生故。是故当知。生时无住。住时亦复而无所得。彼无住性。云何有灭。彼生与住说名为异。若本无生云何有住。若法无住即云何得。以无生故及无住故。于何义中而说有灭。若法有住于住法中可说异性。法既无住何有异性。无异性中不应分别。当知异性而非住性。实无一性而可分别。是故诸相及分别心。此为二种。若无诸相即无分别。若彼诸相若分别心有分别者。二俱分别。如实义者无相无分别。生住异灭若有性者。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法初中后分不可安立。若能如是如理思惟者。佛说是人名为大智。初分中分后分诸性。于三分性中实无一性有所生起。是故诸法非一性非多性。一多中间俱无所得。若一切法离一性离多性。即常与无常无所分别。是故非无常非非无常。不应于中起二分别。当知初分中分后分。不俱时生。不俱时有。如他人性即自所无。若自体性。他云何有此中所说自性尚无。他性何有。是故自亦无性他亦无性。当知一切法所行所作不离因性。若坏不坏非心所思。不可分别。初中后分如实思惟。皆无为相无别异相。不应分别彼彼诸法各各种子彼各各性。一一不离智种子生。刹那刹那时分转易。是故彼彼一切法性。云何心能思惟生起。一切法中差别事相。当知无因亦无差别。诸法本来无所造作。虽作用相续当何有实。是故所知诸法及能知者。是二于刹那中不能和合。彼如是性实无能取。是中无所有亦无所得。当观诸法生已即坏。若法不坏即非生法。以法坏故而无所得。彼不坏者是常住性。即常住性彼亦复离。即离之言是中亦离。若如是知。即了诸法彼差别性。是常住因。无差别性亦复如是。诸有为法即生即灭。故名无住。若有住者应有所得。以无住相无所得故。彼无住法是故相应。一切行中诸差别行。若彼彼性有所得者。于无差别行云何对治。是故差别行中无性可生。

复次当知。眼等诸识有现量性。大牟尼师亲所宣说。若离现量性别取量非量者。彼于此中当云何得。世间所有先所作事皆无所依。如诸所作无作用性。若彼如是诸现前事。如其现前亦无所成。是中若有所行及非所行。即诸作用义皆相违。是故一切无实作事皆如虚空。常与无常俱不可执。当知诸法皆从缘生。虽生亦无少法可得。缘如幻故所生如幻。即彼如是出生诸法。以是义故。诸法无性亦非无性。此如是义。正等正觉如实宣说。当知一切法无著无碍。于大乘中此真实说。如是了知。即菩提心本来平等。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如实知故出生方便。宣说一切甚深法门。如其所应名言分别。是故各各宣说表示出生诸法。所谓彼彼法是四谛法。彼彼法是唯识法。虽有所说而常真实。彼彼诸法皆悉如幻。由如幻故不可寻不可伺。不可知无表示无摄藏。若离如是等即知法真实。以知真实故而菩提心速得解脱。若菩提心如是解脱即诸佛亦然。众生亦然。生死亦然。涅盘亦然。法界亦然。是故佛与众生二俱平等。生死涅盘亦复平等。若于此中如是如实了知是义。佛说此为诸佛菩提。乃于一切所行所作悉能成办。此所说义是第一义。离此无别有第一义。此第一义摄一切法。是不思议真实语行。离有离无。非智非愚。非少非多。无相无性。无所照达。智不可知。识不可识。不即自性不离自性。无取无舍离取舍相。从如实智之所出生。随所出生。随所言说。无取相无摄藏。非心所思。不可知故。非眼所见。不可见故。何以故。心无自性故。由心无自性即一切法无自无他。以无自他二种差别。即一切法自性相应。无生无灭。无集无散。非智非愚。无有少法。有所表示。有所照达。当知彼彼菩提种子。而彼彼相为表了故。若能于彼彼相观无我者。菩提种子亦无所生。诸菩萨摩诃萨自性真实。以善方便出现世间。起大悲心示有所证。而诸菩萨自性真实无生无灭。当知识法远离疑惑。无有少法而可生起。我我所空。而无有相显了表示。识相光明而无自性。然光明性彼性自常。是故我相性者无有光明。无光明中云何可说有光明相。如诸光明而能破暗。然暗与明不近不合。不近故明何能破。不合故暗何所破。若明暗相远又俱无所得。是故当知。明能破暗不即不离。不可于中定实分别。暗虽有破无能破法。彼能破法无别分量。何以故。破名无住故。由此应知。彼一切法因缘和合而有所生。以缘生故如幻而成。如幻法中彼痴暗等亦非烦恼。但为智障而不了故离识分别。亦非光明有所生起。是二实性俱无分别。此中见边而实无得。

复次当知。触作意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如是等心所有法。彼彼皆是菩提之相。而彼一一自性清净。若或有法非菩提相者而于自体理不相应。当如虚空自性清净。而彼智性亦然清净。若知我相实无所有。即彼识心亦复无生。若识无生者彼一切法当云何有。是故应知。诸法皆从真实所生。诸法因缘和合即生。虽生无实而无所有。诸法如幻。识心如幻。缘亦如幻。由如是故识从缘生。当知智性亦复如幻。无所分别无所了知。诸法自相非智所知。但有言说皆不相应。此中若能离诸分别。若生若灭皆悉远离。缘生如幻。所生亦如幻。云何如幻中而实有生。当知识心彼如幻故智亦如幻。智如幻故所知亦如幻。智与所知俱如幻故生法亦然。生法如幻故诸法亦然。如人见彼幻所作象。如其所生即有三事。世间诸行亦复如是。如其所生。亦有三事。若于此心有所见者。即有言说及所作事。若了无心即无所思。无心无思。法云何有。若有我相及有我所可说有见。无我我所当云何见。彼菩提相亦云何证。此无我相如是应知。一切幻法而无所有。如幻所现说名为有。有性无性彼自性性。此性无著一切处现。若法是有即不应无。此有亦复现前无体。若法是无即不应有。此无亦复现前有实。是故无生亦无摄藏。由此应知。若法言有不如是有。若不如是有即应是无。此中言有又不可定记。法界自性应如是说。若诸色法是实有体于第一义然无所有。是故此中诸所作事。皆从幻化分别起故。若法有性若法无性。本自如是。若非有性若非无性亦复如是。有性无性自性相应。性与无性非心分别。若有说言诸法是一一无自性。若有说言诸法是异异无自性。一切法中无自性性说不可得。所有诸佛随三世转。普令世间一切众生尽得解脱。而诸佛界无增长因。彼彼亦复无增长性。真实性中诸佛常有。当知一切法四种分别。所谓若有若无是二非二。世间如幻心亦如幻。云何无说而有所说。一切法空离诸所著。空亦不离彼真如性。是中不应戏论分别。以是义故诸法无性。应如是说。当知诸佛正等正觉。非性非无性。性与无性皆离著故。此即非空亦非不空。空有中间亦无所立。是故一切法无生无性。以无生无性故随诸有相处处表示。然其执相义无所得。无实取性。是即真实。诸法无生亦复无灭。彼一切法皆同一相。此中如是同一相故。即一切法无染无净。若言诸法有生有灭。当知皆从烦恼种子虚妄生起。若说诸法为无生者。彼说名为断见增语。若说诸法为无灭者。彼说名为常见增语。是故应知诸法离言。不可说生不可说灭。一切法中若生若灭。实无少法而有所得。若能离彼二种增语。即一切法非断非常。有性无性性自真实。此中无有少法是所得相。无有一事而实可转。诸法虽生而无所有。是中亦复无实境界。智如虚空离诸有相。智与虚空皆悉平等。当知一切差别分别为烦恼网碍清净性。真如无相离诸所缘。自性清净有大光明。是故当知。诸佛世尊本真如性。是为佛宝。以清净因示清净法。开生正解自性任持。是为法宝。指真实道自体相应。是为僧宝。如是三宝皆无为相。非蕴等法。无所集无所有。无有相无分别。是故诸佛世尊住胜义谛。从如实道如实而来。故名如来。如实了知无我等法。是故现诸色相及功德法。从初发心修诸胜行得不退转。乃至最后一生补处成等正觉。此所因者。从无垢真如现诸佛身。此所现身是方便生。宣说诸法然无说相。何以故。无性无所有故。识心清净。是识即有诸所作事亦如是现。虽现无取而亦无说。以胜义谛不可取不可说故。即此无取及无说。性体自真实亦不可说。以不可说即无分别。无分别性是胜义谛。于胜义谛中随事分别所有所有诸法声。如是如是诸法说彼彼诸法无说相。诸法法性皆平等。诸法无我亦无自性。有性无性彼彼自性离有离无。而不可取亦不可说。此中如是若有若无。语义甚深离相而说。诸法无证相。此名正等觉。诸法离说相。是名真实说。无生亦无灭。诸法甚深义。各各诸境界。无我而无转。外法不可转。外法不可取。施戒等诸法虽说而无相。是故于一切法无所取相。即无所著。此中亦复无别作用。设有所作事亦说名为空。作用空故无实行相。无实行相中法无增无减。若于诸法虚妄分别。当知彼心执相中转。起彼心故。是愚痴者著烦恼性彼非解脱。若不起彼虚妄分别。诸所作事皆悉寂静。彼能如实而得解脱。无分别故心性常寂。是故诸法从缘而生。虽有所生说名为空。当观自法而无有相。正等正觉作如是说。当知诸法无集无散无自无他。无有小法取相可得。如初亦如后初后相应。而彼真如性光明照。若能照达彼真如性。诸法缘生现而无碍。如幻所生亦如是说。此所宣说大乘出生。当知一切法若生若灭。非寻伺道而能知故。何以故。诸语义边无所著故。彼真实性不可知故。是故现前无所取著。智者如实离诸言说。彼分别心说名为网。离分别故即得解脱。彼解脱心如空平等。如是所说是甚深法。若于此中如实信解。是大智者。彼信解心与三界等。是心清净离诸尘垢。复能远离一切染著。即于诸法无取无舍。一切执著愚痴皆悉远离。彼能获得十种自在。彼于自法觉了实性。无自性中亦无所住。于诸法中如实信解。如所信解如实而住。譬如虚空周遍无缺。彼一切法圆满出生亦复如是。是法平等普遍一切。是中无法若来若去。无来去故诸法现前。知是义者通达佛教。一切生法悉无所著。异此亦复无别有法。此是大乘诸法要道。最上甚深如实而转。识心净故一切无著。与一切法理不相违。是故当知。一切执心尽处有法。彼法甚深非智所观。非所了知。有无二处俱不可立。以是义故。诸佛菩提无能证者。无所证处。菩提法中无所安立。若能如实证自佛者。与一切法而自相应。诸法无因亦无所作。诸愚痴者思惟分别。若执无因又复不能集诸福事。起染著心感恶趣报。是故智者。于此甚深微妙法中。如实信解尊重恭敬。即得无量最上福聚。是名真实修大乘者。是故若人觉了此道。是如实道。是无著道。最上最胜。而能发生清净信者。诸佛称赞。有诸无智邪见外道。不能舍彼诸执著心。此甚深法不应为说。若为说者理不相应。

我所称赞最上法  初中后善理相应

总摄最上真实句  甚深微妙不思议

集诸功德量无边  普施一切众生界

同类推荐
  • 绣鞋记

    绣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案精华

    医案精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还冤记

    还冤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

    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重启世录

    重启世录

    每一个世界,不一样的内容,但每个世界都被一群人所保护,即使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很惨烈,但仍然挺身而出。一个本是人类的血族,在世界逐一溃败之时,必须有人站出来,用自己来保护全部世界。命运之子,为了减少伤亡而决定……
  • 第一女仙修炼记

    第一女仙修炼记

    胎穿修仙界,陆云遥这辈子的爷爷是一城之主,爹爹是炼器大师,龙凤胎哥哥是个不折不扣的妹控。娘亲……嗯,娘亲早逝,但是娘亲的家族也不简单呢。总而言之,陆云遥是个妥妥的修三代!而且她还资质优品,天生大才,气运极佳,要资源有资源,要后台有后台!嗯,这是一个豪气冲天的女主认真刻苦努力修炼,进而成为闻言五大界的第一女仙的故事。【PS:本文无男主!】
  • 姻缘难逃:前任蓄谋已久

    姻缘难逃:前任蓄谋已久

    相恋三年的他们将最美好的给了彼此,十个月后,她卖掉他们刚出生的孩子,从此再也未见。四年后,他一身笔挺军装威武不凡的坐在她的对面,许久,她问,“那里不舒服吗?”他薄凉嘲讽的冷笑,“我需要一个全心全意照顾我女儿的保姆,你考虑一下。”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感染她每一根神经,她知道,他对她恨之入骨,他来找她,无非是报复昔日她绝情的离开,她点头,“好”。他用尽各种手段折磨她,百般羞辱,她不躲不避不挣扎,只是为何他总是默默在各种地方变着花样的爱她,宠她,守护着她……爱恨一念之间,哪有谁对谁错啊。
  • 余生只想遇到你

    余生只想遇到你

    【1V1双洁甜宠文】“想要吗?”“想!”“嫁给我,我的就是你的!”云昊白唇角带着一抹蛊惑的弧度,一步步向她逼近。“买一送一你也不介意吗?”陆汐颜眉梢微挑。云昊白直接扭头抱起旁边的软萌小汤圆,“乖儿子,叫爸爸!”她怎么样想不到,在人前是禁欲高冷男神的云昊白,到了她的面前,却秒切换到了天下无敌的厚脸皮模式。云大总裁:脸是好东西,所以我还是选择要老婆……
  • 河仙

    河仙

    以河为根本,吸收水灵气,水下世界,挑虾兵蟹将、战龙王……水塑神功,无形无状,变化莫测。水下世界光怪陆离,问世人所知有多少,本书主角畅游水下世界,做一逍遥水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

    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

    《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讲述了战争是人类社会中最激烈、最残酷、最紧张的对抗形式,决策正确与否所带来的影响,马上就会显现出来,因而与其他领域相比,战争中的取胜法则也就更加明晰、深刻而有力度。用战争中的取胜法则来审视企业竞争,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竞争的本质及其取胜原理。可以说,战争理论在本质上是最具有实战性和操作性的竞争取胜之道。孙子兵法是公认的战争理论经典之作,它对战争中取胜之道的深刻理解,至今都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今天,孙子兵法已经不单纯是一部战争的著作,它已经延伸到了包括商业竞争在内的所有竞争领域。它已经成为一部竞争理论的专著,散发着引导人们走出竞争困境的智慧之光。
  •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八月,钱塘潮起,曹操在邺城问身旁的郭嘉道:奉孝,我想去江东看潮,你说该怎么办? 郭嘉歪着脑袋想了想,答曰:灭掉孙权便是! 曹操点了点头,又问:可是,我突然又想吃火锅了,这又该怎么办? 郭嘉又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答曰:灭掉刘备便是! 曹操低下头,暗自纠结了起来:那我究竟是先吃火锅呢,还是先去看潮呢? 郭嘉顿时一个踉跄,他看着曹操那张无辜的脸,小心翼翼地问:要不咱们猜丁壳? ———————————————————————————————— 本简介由[重生之郭嘉书友群87763108]提供
  •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终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读罢《中流自在心》,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读者能够从《中流自在心》所选文章中,领会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受尊敬的人。
  • 雷锋·榜样的力量

    雷锋·榜样的力量

    本书分为了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两个部分,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鲜活可爱的雷锋。本书史料真实、内容翔实。许多珍贵资料来自于中国雷锋研究会、抚顺雷锋纪念馆、湖南雷锋纪念馆、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本书重点讲述了色彩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知识和应用,比如在儿童的世界里、日常健康饮食、读心识人、人际交往、职场技巧、心理保健等方面,其中总有些领域是你感兴趣的。作者将带你走进一个由色彩构成的缤纷世界之中,带你领略色彩的魔力。如果你对色彩感兴趣,如果你对心理学也相当喜欢,那就翻开这本书吧!一起来探究色彩心理学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