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96200000005

第5章

五言絶句

杂咏

空山无四邻闲扉映秋水时有负樵人唱歌白云里

秋夜卧病

清斋夜方寂卧病谁相亲秋萤如有意殷勤来照人

题蕉

移得山后蕉种傍山前屋扶疎数叶开还如山后緑

緑绮含风弱芳缄巻露新忆在闲庭院婆娑映玉人

题画

江水緑沉沉危峯倒夕阴何人倚髙阁月出听龙吟

白云飞不尽青山断复通涧道多机杼时鸣春树中

长松生夏寒野水净人目借得相牛经闲来石上读

舟随烟鹤逺行尽碧溪湾归来北窓下冩得向来山

一雨涨新緑云开四山绕人掩荜门深斜阳照江鸟

高人自无偶独向亭中坐日落山风来时闻松子堕

落日四山遶空亭面面开白云如有待山人殊未来

涧路独行迟闲云逐杖藜欲寻泉落处应祗野猿知

絶句

荒村无四邻茅斋深夜雨田犬时一鸣厨人时中语

十载湖边客何人伴杖藜登山临水兴惟有阿通知

题萱

佳人重生男竞种冝男草东邻有孀妇对花空自老

塞马图

弓劔随身带阏氏细马駄天寒水草逺更过白狼河

阵火照红云龙庭战未分全家上马去应避李将军

重午四咏守宫艾虎百索辟兵符

玉杵捣香酥试入来红髓底用苦关防妾身清似水

作伪欲成真狞狰门上挂若教鬼有灵看来应未怕

千丝复万缕向儿臂上纒教儿长寿命一寸一年年

四海静无尘干戈化缙绅兵符何用戴聊复应时新

杂题

我掩手中巻尔罢膝间琴相看坐成晚山水有余音

竿棹每随身情于白鸟亲一蓑江上老阅尽往来人

岩云余轻素红叶当风堕林亭江色多谁能来此坐

云寒鸟归急落日千峯敛不见暮樵归林扉静中掩

红叶下秋浦归帆未到家今朝五两正直过长风沙

题章舟隠画

扁舟小于叶来往横塘里为看青山多画得青山似

观魏武纪有感

促路蜉蝣短雄心日月长玉床飘繐帐犹自恋余香

题倭翁

万里扶桑国年年贡扇来皇都无酷暑赐尔拂尘埃

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

盘云陟危磴十步五回坐道旁无虎迹曾有游仙过

右游仙顶

秀出众峯顶寻常云雾里上有万年松食之令不死

右白石坞

涧路行将尽髙阁倚空虚月明万籁尽空山闻读书

右茅坞

空林无人行下有百年墓洒扫复何人萧萧白杨树

右昆仑山

竹林路阴阴寻幽不觉深不比羊肠坂空伤行客心

右九曲山

偶逐微官去蹔掩林中宅手种茱茰树归时髙几尺

右泠坟

春风试茶处潭上葛花开去尽同游伴伤心此独来

右月潭

林皋秋色图

岩云拥轻素红叶当风堕秋色满空亭无人来此坐

碧岫晴云图

岚深山影寒樵响不知处緑树早莺时千峯一家住

题竹

幸逃斤斧忧独抱风霜节时有饥禽来枝头弄明月

四贤诗(并引)

洪武十一年命天下郡县修志书平阳魏公同知湖州寔莅其事旧志郡县官惟守令有题名余皆不録至是吴郡续志自僚佐以下皆得书焉其固为忠厚而不没人善盖如此他日又摘晋唐以来郡守之尤者四人为胜游图以致其尚友千载之意云

胜日罢书经扬舲出逺垧清流兼峻岭应不减兰亭

昨别征西幕神闲务亦闲此中可髙卧何必是东山

刺史放衙早轻舟泛碧池祗应官事了来冩放生碑

闻道苏湾里苏公旧此游湖天风物好应胜在儋州

寄方以常

水竹小窓西新诗待我题相过虽不厌只怕踏春泥

清晨眺髙阁积雨春阳晦望望君愈遥青山愁独对

六一泉

醉翁去已久废寺泉流圃朝来春雨深照见山鸡舞

苏公堤

冷落百花朝无人上画桥东风吹緑草依旧舞裙腰

保公岩

青苔满石龛隠隠砌趺迹想见夜禅深岩前雨花积

寺所书所见

荡子秋未还双蛾敛寒翠微步入莲宫谁知此中意

修廊行复怯风吹合欢带小立避游人佯对香炉拜

兰室五咏

杂麝犹能别兼风更不分静时还自得觅处却无闻(右香)

秋风凋緑艶芳气生来歇但使本根在宁愁萧艾没(右根)

冒土红初茁縁池緑渐萦道人偏爱惜不敢下阶行(右芽)

泛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右叶)

能白更兼黄无人尔自芳寸(阙)无不大容得许多香(右花)

题画

孤村翳余景秋风在空谷落日淡烟芜坐看千里緑

谷口人未归凉风满林樾孤村云气深千山雨初歇

问徐道士病

修竹闭云房细路穿乱石如何尘中人来问仙家疾

月潭试茶

乞火从山妇临流煮涧芳怪来泉味好并带落花香

水边桃花

何处惜春华芳桃水际花明朝风雨后流落傍谁家

方园杂咏

抱瓮汲晨井灌余烟景微独坐巻修绠园芳犹满衣

右憩瓮台

小坂平如掌春深緑草肥牛羊识家近日夕自能归

右牛羊坂

北亭望南隩髙林悬薜萝日莫乌声急时闻劳者歌

右南隩

坐爱蘼芜緑王孙罢逺游不似湘江上千里动离愁

右芷径

故苑金沟断荒园碧草秋南朝多帝泽曾向此中流

右古沟

采采不盈襜幽芳逐微步欲为公子裳敢谓行多露

右采蓝径

杖藜成独往青林人迹稀日晏迷归路翠实罥秋衣

右苍耳林

举头见南山相去能几里莫言不在山看山如屋里

右见山坡

邻近列仙居瑶林閟清境夜深明月来送过旛幢影

右道林

结屋连碧筱虚牖抱园开如何天上月移向壁间来

右月牖

园井汲寒緑当窓煮金屑应有山僧来从君泛春雪

右茶宴室

一壶兼一杖独行东墺里稚子倚柴门孤烟屋头起

右东墺

戏呈金(以贞以贞曾许香鼎因诗觅之)

性同韦刺史坐处爱焚香宝鼎并鸡舌烦君早寄行

寝斋夜咏

沉沉寒夜里寂寞有谁怜赖得窓间月犹能照独眠

题横塘萱草用酒字韵

酒号忘忧物花名乃相偶忧来对花坐何如饮美酒

七言絶句

题画

九迭屏前水倒垂古今唯有谪仙诗道人杖策穷源去冩得峯头乍落时

双驭图

内官妆束様能齐苑路春风信马蹄共说放朝无一事看花直到夹城西

悼髙启

灯前把酒泪双垂妻子惊看那得知江上故人身已死箧中寻着寄来诗

消息初传信又疑君亡谁复可言诗中郎幼女今痴小遗藁千篇付与谁

生平意气竟何为无禄无田最可悲赖有声名消不得汉家乐府盛唐诗

絶句

凭阑两客怨斜曛此日同吟只欠君江阁虽髙犹不见几重山水几重云

挽杨基

恨不寻君未死前须臾离别便千年慰人幸有童乌在他日应能续太玄

絶句

青苔黄叶掩柴扉逺客无端夜忆归林外月斜童子睡独临残烛解寒衣

夏雨新霁图

看图忆得住山阿茅屋深深隠薜萝风雨过来啼鸟静白云更比緑云多

题倭翁

小国贡来东海外尚方分给午门前终身永保君王赐总遇秋风莫弃捐

青宫甲观倚云开侍从如云总俊才昨暮传宣容握扇丹墀清晓谢恩来

赠五河驿丞孙本

驿楼欎欎古河濵日日征帆送使臣不共灯前一杯酒谁知亭长是诗人

登韩信城望漂母墓

遶城春水緑含漪遥忆沙头澼絖时若爱当时一杯饭千年孤冡有谁知

题画二首

千里生还不负期入门成喜复成悲忽看画里青山色犹道长干雨后时

孤舟五月发金陵遥见家山喜不胜却忆石头城上望白云何处是吴兴

赠卜者

老依卜市不论钱习静年来白已玄安得相逢王辅嗣垂帘闲坐说先天

暮过西崦

白水泱泱遶壊堤隔林遥听夕阳鸡闲行每到东边少为有青山在屋西

题画

百道清泉石上流白云初起乱峯秋此中疑有陶弘景髙卧松风第一楼

旧是云山自在身误将书剑逐风尘犊车何日移家去还作条桑种杏人

横云迭嶂图

丹崕碧嶂杳难攀台殿高低积翠间试遣北人来看着多应说似洛阳山

题画赠长兴杜典史浚(其人曽任武昌肆射平其乡里地名)

下若溪头山似戟武昌门外柳如烟何如肆射平其去束带闲畊墓下田

题画赠税司吏

缗钱筭罢无余事日日溪头醒复醉长安七相并五侯何似吴兴折腰吏

梦中赋

西施江上采荷花孔盖如云万扇遮如今不敢人窥着昔日人看隘若耶

重午回文

轻罗扇试新词好玉臂双(阙)彩缕长清簟昼闲人鬬草午风微袅篆炉香

寄灵隠良泐二长老

两禅相对一灯悬鹫岭龙宫地悄然七百年来无好句泉声空遶寺门前

孟浩然雪竹图

雪满秦京欲去迟故人当路谩相知平生多少惊人句却向君前诵怨诗

刘伶谢安陶潜王羲之像

鹿车载酒竹间期不记山妻泣谏时已识形骸为外物何须荷锸镇相随

典午风流数谢公髙标自许伯夷同桓郎跋扈苻郎健都在尚书雅量中

五儿长大翟妻贤解绶归来只醉眠篱下黄花门外柳秋光不似义熈前

白葛为巾不裹头兰亭会里最风流老来忘却观鹅癖只爱山人许逺游

林下烧笋

乱堆黄叶就林边火力均时味已全日暮栖禽疑未下竹根犹自起残烟

题画

玉洞仙桃万树花楼台彷佛蔡经家神丹炼就何曾服乞与山童饲白鸦

月满瑶坛露气清三花树底坐吹笙到门解说长生理只有茅家好弟兄

题手画云山图赠王生泰

积善桥东旧宅间独随阿母住青山鹿车奉引行春去多在云松九琐间

听老人琵琶

老来丝索久相违心事虽存指下微莫更重弹白翎雀如今座上北人稀

梅雪轩

山如东郭先生里屋似西湖处士家为问轩中清白吏还应比雪吐梅花

云山图

薜荔花开僧舍闲佛香时列竹窓间朝来小试南唐墨冩得溪南数叠山

舟次孤山

水遶荒山路半斜墓园无主属官家我来正是梅开日满目蓬蒿不见家

最胜亭感旧

丝雨微消紫陌尘湖光冷落似无春朱门记得曾来处杨柳青青不见人

海会僧房

床头书巻緑牙籖病起名家手自拈气息未回禅诵少犹能弹舌讲楞严

寄友

客路寻常怨别离况逢秋色倍堪悲一封书到千山莫正是思君独坐时

哀宋君女阿归

客来唤出最钟情暂别谁知便隔生昨日闽州书信到伤心犹有阿归名

晓发嘉兴

城乌啼散驿楼空一舸苍茫曙色中不是故人今夕共定应愁絶雨兼风

舟中闻歌

何处清歌短更长渚风沙雨共凄凉不须直向天涯听一日辞家已断肠

雨中想东园杏花

斋居清昼四无邻黄巻中间过半春落尽杏花浑不看少年人似老年人

东园报杏花未开

芳葩未拆避春寒日日烦君绕画阑莫是主家曾见惯含情欲待外人看

懐黄野得

疎散元非用世才日髙林戸尚慵开为怜湖上青山好行到冬青树底来

孟浩然像

横门雪满放朝回油壁金鞍覆地来谁是蹇驴乌帽客解吟花逼艶阳天

头陀庵聪道者房

苦行能便自小持松龛寂寂到人稀斋厨日晏孤烟起童子新将施米归

题渊明白衣送酒图

几回咲把菊花枝遥望南山自咏诗不值白衣人送酒岂堪懐抱独醒时

寄题兰室柳湖归隠图

挂冠归去祗看山心寄孤岚野鹤间试数同时戎马客几人投老似君闲

寄兰室

离思逢秋自不胜忽看书札恨翻增遥知雨絶林塘静独坐髙斋似定僧

行人共识孝亷家流水当门畧彴斜日日髙堂称寿罢倚栏闲看紫荆花

题徐贲画南浦亭图

离离烟树接通津南浦亭前碧草春客里见图先泪落只縁身是此乡人

同类推荐
  • 毛诗多识

    毛诗多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孟子注疏

    孟子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Village Stradivarius

    A Village Stradivari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Egoist

    The Egoi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tories from Pentamerone

    Stories from Pentamer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风月梦

    风月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斗破之再世炎帝

    斗破之再世炎帝

    再续斗破苍穹,萧炎的又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一个巅峰强者的成长之路。巅峰,是必然,还是必须,内心之中的坚持,是为了实力,还是亲者?异界的熟敌,是命中注定,还是另有原因?一切,皆因实力而起,又因实力而终…(新书旧意,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谢谢!一样的编排,原班人马,畅游大陆,再还辉煌!)书友群:476668761
  • 暗香

    暗香

    著名画家金铭泰突然溺水死亡,不料一起入室抢劫凶杀案将他隐藏多年的秘密推上台面。在追查真相的过程中更多的人离奇死亡,而所有恐怖事件都与女继承人尹悦有所关联。金铭泰之子金阳赫然发现杀人“凶手”竟是被父亲的画笔所唤醒的孤魂。而它的下一个目标正是自己最心爱的人……如果你喜欢《聊斋志异》中的故事,那么你一定会爱上这部发生在美国纽约的现代灵异惊险悬疑爱情小说《暗香》。它是一部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西方)现代文化完美结合的作品,集幽默、惊悚、悬疑、纯爱为一体。
  • 寂灭砂

    寂灭砂

    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个沙漏。渐渐流逝的背后,每一颗沙砾,都隐藏着一段故事。最后流走的一颗砂砾,带走了无尽的不舍与思念。本文写的是一篇江湖的爱恨情仇的故事,江湖的血与剑,爱与恨,最终只能用无力来结尾……
  • 小农女种田记

    小农女种田记

    她是小白领,被同父异母的妹妹害死,穿越成有爹有娘的古代小农女。整日粗茶淡饭的日子苦啊苦,好在有爹有娘有空间。可为啥心烦的事一堆又一堆?极品奶奶、无良伯父、泼辣伯母、外加一个抢她未来夫婿的堂姐,穿越人士岂能任人欺凌?咱带着空间养爹养娘养老公,发家致富奔小康。
  • 栖身星河之中

    栖身星河之中

    第一部小说,这部小说的风格是我很喜欢的,是各种短篇小说合集,应该会坚持下去,不会弃坑吧?我自己也说不上来,不过还是希望你们喜欢,比芯
  • 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本书从孩子的生活、学习、性格、心态、交际、理财等方面的细节入手,全面地向父母们介绍了哪些事是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的,并着重指出了怎样让孩子去做的方式方法。书中还设有“自立小故事”、“教子小故事”、“相关小故事”、“延伸阅读”等内容,父母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 参军

    参军

    莫言军队服役21年,这是他从成长到成熟,文学创作从起步到走向高潮的最重要的时期。过去的莫言研究,实际上是他的创作研究,关于他小说世界之外的人生故事基本没有涉及。对一个经典作家来说,不把他的人生故事与其文学创作相互参照,加以对读,这种研究其实很难真正展开也无法深入下去。或者说过去的莫言研究就其思想和文学创作而言,除创作技巧和方法外,基本属于宏观史观范围,并没有重视到微观史观的问题,而我所说的微观史观,就经典作家研究而言,就是他的家世研究。直白地说,就是弄清楚他是怎么一个人的问题。
  • 医品尖兵

    医品尖兵

    陈义原本是特战界的神话,却被贼人诬陷叛国,他背负血海深仇,改头换面之后重回都市,一路扮猪吃虎,杀伐果决,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最终成就一方王者!
  • 苍穹霞想(上)

    苍穹霞想(上)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