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0300000003

第3章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偈品首(聚揵度之二)

口口行有何等异。或作是说。无有异。口者即口行也。问设口是口行者。身非身行耶。问若口与口行无异者。身与身行亦无有异。此义云何。少不属身或是身行。或作是说。文字说文字所载是口行。问若一一字非口行者。非与口行相应耶。答曰。一一诸字非口行非相应。如一一字有诸义音响相应。或作是说。有所言是口所作。如口行中从口行者。是口语言。他有喜有乐有愁忧。当言是口行耶。答曰。非口语使彼有喜有乐。复次但作余义。义有所思惟。则生喜相。或作是说。口有所说。口思惟行。出口者皆是口行。问若思惟是身行者。思惟是口行。思惟是意行。是故三行无有定处。答曰。我身行异。心行异。口行异。意行异。问所作行不定处者。复次声是口行。字数亦是口行也。口字数有何等异。或作是说。口是善不善无记。字数者无记。问若口无记语者。彼字数有何等异。或作是说。字数断是口非是字数。问云何喑哑人与畜生有何等异。欲使彼无口行耶。或作是说。言是口义非字数。问如彼字数亦是义。犹如自然物。如风吹铃鸣。非口行耶。本入三昧。或作是说。口造众行非字数亦造行。尊作是说。二声无有差别。二事相行别念知善字数断是口。敷演深义亦是口亦是口行。二声俱不异(尊昙摩多罗入三昧乃知)。以何等故。口善不善无记。字数者唯无记。或作是说。口发由心。然非字数也。问字数发亦由心非不用。心或作是说。妙无妙口所造。然非字数。问字数妙非妙所造。犹如梦中觉及从三昧起。或作是说。口指授教戒。然非字数也。问如无记口言非指授教戒。我为所造。是故彼善不善无记。然非字数也。或作是说。口身行集然非字数。问字数者亦集身行。尊作是说。当量此二事。不见彼不自相。亦不见其功口意等起。生妙无指授。受报两相须(偈也)。想与识有何差别。或作是说。无有差别。此二俱发出由心。问设发出由心者。必有定处。若无差别者。阴亦定处。答曰。若如汝有三心意时则有阴处。或作是说。此是差别是谓想是识。问名有定处当说自相。或作是说。想为想识为识知。问此何义为所作。或作是说。想为想识为识。问此亦是我疑想自知想识自知识有何等异。或作是说。心即是想心亦是识。问设心当尔者。则无有异想痛心有何差别。或作是说。想忆所作识能自识问彼想为忆何等。若忆何者是故想自忆想。若忆余者。彼则有一缘。或作是说。名忆是想自相是识。问一法俱有二名字及自相。问设一法俱有二名字者。彼名亦异自想亦异。设名不与相同者。是故想亦自亦有相。识者忆名。或作是说。外忆为想自相是识。如此本已说。尊作是说。分别名自想。自想忆识不惟此所作意名是外。乃至眼更痛及想及心及识。有何等差别。当以此七方便说之。尊作是说。眼缘色生眼识自相受识。识流驰此诸法。还更以此差降。意有三法。识别与识共。俱彼所得苦乐。造诸想追本所作。亦是想心所行法。是心此法当言一相。当言若干想。或作是说。当言一相若识缘青意亦当尔。若不尔者。正有一缘一缘相应法。答曰。一相无有自相。问忍痛识想分别心能思惟想亦相知。问一切别。青实其青。想亦相知。心亦心知。识亦识知。此义云何。或作是说。此无量相。妙非妙痛。名为想所作自识所作自识自相。问无有一缘。尊作是说。当言无量相。设一相者。法则有坏。法则有乱。此无有定处。如此诸法而有自相。犹如此有为法不可得作无为法。无为法亦不可得作有为法。若尔者。世尊出世为何所为。答曰。不以此义佛世尊出。言或使有为作无为。无为作有为。譬如珍宝不可言非珍宝非珍宝不可言是珍宝。但分别者知。譬如导方师。非道不可言道。道不可言非道。但导者能知。譬如然灯。下不可言高。高不可言下。但照明其高下。譬如医师。药不可言苦。苦不可言药。苦药各异。上亦复如是。复次世尊为众生故说此法义。犹如此有为法于三世各有自相得知外相。以何等故。或起或不起。此之谓也。或作是说。相有若干。问彼相本无住。是故彼有相生。答曰。本有此相未生。问设本有相相无若干。答曰。如彼不种自生相者。则秽相各各异生。不与同相各未生。是谓相若干。问设彼相已生。若未生者。是故彼各有增减。是故彼本无有而有生。答曰。如如来言相无若干。彼则秽相生有异。或不生以此生有异。譬如青异无常苦异各无胜如此亦如是。或作是说。事有若干。此亦如本所说。或作是说。因缘或生或不生也。问或无有缘。答曰。别无有缘。此二不等等生。问初无等语耶。答曰。非不有语。或作是说。三世处或生或不生。此之谓也。未来处是谓未来。过去世是谓过去。现在世是谓现在。问世与行有异耶。设当世别行别者世常住。若世即是行者。是故彼行或聚或移。或作是说。一一事不同。或生或不生。过去行者知过去行。未来行知未来行。是谓未来。现在行知现在行。是谓现在。问如彼未来非现在。设非现在常住也。若现在是故彼未来知有现在则有现在。若彼未来知现在者则无现在。现在者便知现在知有现在。如彼现在移者则有过去。设无过去者则有常有过去。是故汝现在知过去则有过去。设当如现在知过去无有过去也。汝过去知有过去则无则无过去。或作是说。此为何作是说。此为何作自相相应。答曰。是谓住常已作自相。若常不与自相相应者。则无有世自相生世。问若自相生世者。即彼相生过去。是故世无有常处。答曰。我相未生。未来世未生。不坏现在世。不以生无生为异。是故世有常处也。问若彼相不生亦生非今有。答曰。若今不生亦不生无为。复次常自相相应此亦当无。或生或不生。是谓若无常者彼亦不生今亦无相应

相作若干种  因缘世如是

一一共相生  本相为所作

犹如此有为法非不无非为不有。无为法非不无非为不有。以何等故。有为法谓之无常。无为谓之有常。或作是说。有为法相有若干。不有无为法。或作是说。有为法作若干种。不有无为法。或作是说。有为法有因缘。不有无为法。或作是说。有为法有世处所。不有无为法。或作是说。有为法种种别异。不有无为法。尊作是说。有为法所作相因缘。则因缘相生。因与缘有何差别。或作是说。无有差别。合会所有无。合会则无。即是因与缘。如所说因即是缘者。是谓生老病死。问设合会有者。彼即是缘。因眼有眼识。欲使彼是因非缘耶。答曰。非眼合会生眼识。有对则有眼识。是故合会亦是因亦是缘。或作是说。合会是因。所作是缘。问若合会作合会者。因非缘乎。答曰。一一所作缘。合会有因。问若一一所作非因者。合会亦非因耶。答曰。一一所作非因合会有。如一一所作非合会。合会有合会亦复如是。或作是说。自然是因。非自然是缘。问麦所生牙。牙与麦相类耶。设与麦相类者。欲使四大同因业耶。或作是说。次第是因。在远者是缘。问因缘及次第缘。因缘及次第缘无有差别。若善次第起不善心是因非缘耶。或作是说。不共是因共是缘。问眼不共生眼识。欲使此是因非缘。麦与根牙共生茎。此是缘非因。或作是说。生者是因。更生是缘。问今生无缘。麦更生无因。或作是说。自长养是因。养他是缘。问若自心生善即为自养。欲使此是因非缘耶。尊作是说。回转是说回转是因。不回转是缘

无有合会  自然次第  诸共所生

自身回转

云何次第缘耶。或作是说。过去心所念法次第缘也。问未来心心法中间生次第缘。或作是说。过去现在心心法次第缘。问未来心心法若久生中间彼次第缘生。或作是说。一切心心法。谓之次第缘。问如今阿罗汉后心次第更生余心。或作是说。除阿罗汉后心。余心心法谓之次第缘。问灭尽三昧后心复生余心。答曰。起心中间次第缘也。尊作是说。若心次第生心者。即次第缘也。何以故。非色心心法有次第缘也。从何法出。何以故。次第少者生多。多者生少。次第缘相云何。或作是说。行施所避是次第缘相。或作是说。照其心是次第缘相。或作是说。次第心性回转是次第缘相。或作是说。次第心性益次第缘相。次第缘当言定当言非定。当言常定。或作是说。当言常定。问如阿罗汉于今后心次第更生余心。答曰。阿罗汉非有后心次第缘。或作是说。当言非常定。问则无次第缘。答曰。犹如因缘无有常定必有因缘亦复如是。尊作是说。以观现在次第缘。彼当言常定。观现在相次第缘自有常。当言已果。云何得知有无教。或作是说。从所生知。亦作是说。有色不可见无对。问云何审从所生知此非现在。若色不可见无对。无色亦不可见无对。是故汝色无色无有差别。或作是说。常住余得知见有无教戒。成就彼所作供养。我观有无教戒。观彼所作相。问彼非观所作无教。彼观所作智教。若作有无教者。诸所有无教。彼一切当观所作。彼所有教最是妙行。或作是说。事事相观照。戒律不戒律灭尽。戒有不见戒律灭。见有戒律不戒律灭尽。问非戒律灭尽道亦非戒律灭尽。或作是说。由堕罪知说禁戒时。知有堕不堕者犯无量罪。观彼有此无教诸犯罪者。问彼非无教忆本所犯。设无教犯相者乃至无教。彼一切犯罪。或作是说。知有胜不胜者。不观教则有无教。如观有为则有无为。虽有此教我观彼无教。问彼不尽有胜无胜。若观一切无胜者。欲使彼有胜耶。设有者则无有胜。若一切妙有胜者彼则无也。或作是说。生天上然后能知习行不犯然后生天上。问云何习行不犯。为数数不犯。能知心不犯。从彼修行心。然后得生天上。或作是说。不知。何以故。彼非智章。彼有教义。住与共相应。况无教者。彼依经生天。如彼智章无教身。身痛有何差别。或作是说。无教身缚身痛心缚。问彼为身根所缚。或作是说。无教戒数色阴所摄。又身痛者是意法。痛阴所摄。或作是说。二俱无对。增减难说。无教心心不相应行有何种别。或作是说。无教是色。心不相应行非色。或作是说。无教者是物。心不相应行非物。或作是说。无教非智观物各各成。心不相应行不自然法所造

口识有三种  犹如三有为

因缘有四种  无教有三业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偈品首(聚揵度之三)

苦由因意得  无智亦有五

色根悉具足  各各有七苦

得心心法因缘。不思惟缘。心心法缘自相欲使作缘。或作是说。无也。何以故。因缘心心法之所摄持。不可使青国觉缘也(外国见闻皆曰国)。问设当觉者。青国有缘。如彼觉青国则有觉。若青有国作缘。因缘自相则有二觉。若觉若余觉。缘青国摄余青国。若觉缘青国。彼亦不敢青国摄觉作缘。或作是说。得如所说。如恐怖人。不知为谁所恐心。自相作缘。缘亦不自知。问彼非自相作缘耶。设作缘者自知有缘。自相性自尔。或作是说。得如所说。有是想有是心。答曰。是谁想是谁心。若作是说。彼即是缘。若不作是说。是为想是为心。如是心不合不相应。或作是说。得若未来心心法。作缘缘彼即是缘。当熟思惟。彼心心法自相作缘。彼不知有缘。何以故。不以未来缘造有缘。答曰。彼不自相作缘。若作自相缘者。缘亦有智生自相自识。或作是说。得如头腹胸有痛痛自缘相。而造缘缘不自知。问彼痛自相。而造缘不作缘。痛无处所。痛自相生。现其实头复有痛。或作是说。得设当不得者则有二。知他人心。心心各各作缘已。心自作缘。是故自然不知此非是妙。是故已得。或作是说。得设当不得者。心缘心无有究竟。则有因缘。此非是妙。是故已得。尊作是说。得痛相心有何差别。此意识境界不从中得得识。若不得识受自相。此谓究竟。于中有余意识入。则有坏败

不还心恐怖  未来想亦尔

痛及他人心  心缘痛此彼

还心心法。设心心缘。此二俱前后而自作相。或作是说。得如觉青国一时作缘。问此非譬喻。设当作缘者。则有二自觉。或作是说。不可得也。设作缘者。青与觉等无有异也。觉亦复无异。是故是等是耶。是故不得此非如。或作是说。不可得。何以故。非以此转而受诸法。非一转非再转故曰为一。是故可得。以何等故眼识不知眼根。或作是说。可见缘眼识。不可见缘眼根。问耳识今知耳根。彼缘不可见。或作是说。摄境界是眼。近者是眼根。是故不知。问鼻识今知鼻根。彼还境界。或作是说。四大是眼。非四大境界。是故不知。问身识今知身根。彼是四大境界。或作是说。依眼根识非心心法自依是故不知。问意识今不知意根。彼即是依。问不可知。无有一切诸法境界。或作是说。若眼坏败是眼识。眼不掩眼。是故彼不知。问此亦是我疑。何故眼不掩眼。答曰。此中无物自然自然所坏。或作是说。不可知。设当知者。诸入则有坏败。六识未坏时。或作是说。彼非此境界。问此亦是我疑。何以故。彼非境界。或作是说。色自相摄受诸眼识。非色自然非眼根。是故彼不知

可见以近坐  我依彼四大

掩眼而有坏  境界是色相

同类推荐
  • 佛说百佛名经

    佛说百佛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秦文

    全秦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观心诵经法记

    观心诵经法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赞扬圣德多罗菩萨一百八名经

    赞扬圣德多罗菩萨一百八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罗衣香

    罗衣香

    徒有一身运动细胞的现代女子意外还魂于大楚王朝。 困于一府,宅斗其中,却是不甘。 控与一人,情感受限,亦是不愿。 然而阴谋与诡计并行,责任与信念同存。 当乱世来临,是生存,还是退避? *** “世上有一种男人,他凌驾于世间其他普通男子之上,光芒耀眼,璀璨夺目,却深情如斯。遇上一个,得他所爱,便是女人一生的幸运。”——孟罗衣 ***
  • 绯色幻梦

    绯色幻梦

    沉浸在梦中的美好,构想在梦中的精彩,那现实是否能一样不负等待?我们从过去走来,带着上一代的遗存和退却的色彩,拿起画笔犹豫着要重填怎样的颜色,与其期待一个云端的梦,不如缔造一个可控的未来。
  • 我叫林夕

    我叫林夕

    我叫林夕,生活在一个小城市的一个普通男孩,有着普通的外貌,普通的家庭,和我一群最普通和简单的发小,就是这样平凡而普通的我却切藏着一颗不甘平凡的心,常常做梦,常常怀揣着梦的我,是否也会有梦想中闪亮的一刻?你是否也会同我一样的不甘和渴望过?也和我一样的普通和平凡,空闲的时间也会经常去回想过去,眺望未来。可当一切都降临在身上的时候,那时的你还会像现在一样去怀恋吗?怀恋着过去的一切,怀恋着过去的平凡,怀恋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和最普通的自己?
  • 混沌至尊

    混沌至尊

    莫名的穿越异世,俯身废材身上。美女呢?功法呢?奇人异事呢?统统都没有,身为废材又偏偏得到绝世功法,看着心花怒放,却让人各种纠结。不在纠结中爆发,就在纠结中灭亡?你是绝世妖孽,你有大运在身如何?怎敌我一颗赤裸裸的至尊无敌之心。看你如何嚣张的起来!
  • 十二州歌

    十二州歌

    一朝穿越作公主,被迫和亲。才刚踏上江湖路,坠崖失忆。莫名卷入官场事,又陷谋反。跌宕前事盖棺定,能与旧人逢?对前两卷实在绝望,改不动了,真有小天使愿意看的话,从第三卷开始吧,前面的情节后文也会串起来,不看应该也不怎么影响啦~
  • 万灵重生

    万灵重生

    星辰湮灭,恒宇倾覆。因果相生不息,历万亿载推演,棋盘散尽,跨古今一战……
  • 小妻难哄:首席宠婚甜蜜蜜

    小妻难哄:首席宠婚甜蜜蜜

    一次意外,竟被人吃了豆腐!还因此生意搞砸,还要赔违约金!悲催!屋漏偏逢连夜雨,啥时候自己的侦探社房东变成了那混蛋?总裁你要搞啥呢?潜规则?绯闻!逼婚!你要诱拐萌妹子不成……只见某男冷若冰霜的脸流出一丝阴险的笑。尼玛,原来这就是一个陷阱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应法经

    佛说应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悠悠田园药草香

    悠悠田园药草香

    李芸穿越了。亲叔欺辱,她凶悍操刀护母。祖母恶毒,她强硬逼她退步。幼弟纨绔,她冷酷饿他肚腹。开荒地,种药材,努力变成白富美。悠悠田园药草香,引来采花俊儿郎。【片段1】“芸芸,你终于对我有感情了,我好欢喜。”“我一看到你这张脸就觉得讨厌。”“嘻嘻,还说对我没感情?要知道,讨厌也是一种情感。”“…”【片段2】“我发过誓不嫁人。”“那我嫁给你。”“不怕我克死你?”“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哎哟,捏我做什么?”“你死了,我娶谁?”
  • 妃常危险,胡闹王妃不靠谱

    妃常危险,胡闹王妃不靠谱

    第一次见面,杜灵儿就看到了林非羽……只是一个不小心而已,她就被某人追着喊着要负责。第二次见面,他就狗皮膏药似的赖在她家,蹭吃蹭喝。先是被夺初吻之恨,再是白吃白喝之气,杜灵儿暗想:此仇怎可不报?不料偷鸡不成蚀把米,在某人的强势攻击下,她不知不觉成为异国王妃。后家境突变,才知最长情的告白是陪伴,入京救母杀机四伏、危机暗涌,最知良人在身边。他是蒙古小王,身份高贵,但是她也不差,想要把她这个前朝帝女娶回家,路漫漫还修远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