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1900000006

第6章

执笔第二十

朱九江先生《执笔法》曰:“虚拳实指,平腕竖锋。”吾从之学,苦于腕平则笔不能正,笔正则腕不能平,因日窥先生执笔法,见食指中指名指层累而下,指背圆密,如法为之,腕平而笔正矣。于是作字体气丰匀,筋力仍未沉劲。先生曰:“腕平,当使杯水置上而不倾;竖锋,当使大指横撑而出。夫职运笔者腕也,职执笔者指也。”如法为之,大指所执愈下,掌背愈竖,手眼骨反下欲切案,筋皆反纽,抽掣肘及肩臂,抽掣既紧,腕自虚悬,通身之力,奔赴腕指间,笔力自能沉劲,若饥鹰侧攫之势,于是随意临古碑,皆有气力。始知向不能书,皆由不解执笔。以指代运,故笔力靡弱,欲卧纸上也。古人作书,无用指者。《笔阵图》曰:“点画波撇屈曲,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夫用指力者,以指拨笔,腕且不动,何所用一身之力哉!欲用一身之力者,必平其腕,竖其锋,使筋反纽,由腕入臂,然后一身之力得用焉。或者乃谓拨镫法,始自唐人,六朝无不参指力者,可以《笔阵图》说证之。遍求六朝,亦无用指运笔之说也。

学者欲执笔,先求腕平,次求掌竖,后以大指与中指,相对擫管,令大指之势倒而仰,中指之体直而垂。名虽曰执,实则紧夹其管。李后主所云在大指上节下端,中指著指尖,名指在爪甲肉之际也。

大指中指夹管,已自成书,然患其气浮而不沉,体超而不隐。又患腕平则笔锋多偃向右,故以名指擫之使左。又患其擫力推之使外也,则以食指擫之使内。四指争力,势相蹙迫,锋自然中正浑全,掌自虚,腕自圆,筋自左纽,而通身之力出矣。

自后汉崔子玉传笔法,至钟、王,下逮永禅师,永传虞世南,世南传陆柬之,柬之传其侄彦远,彦远传张长史,长史传崖邈,邈以授韩方明。方明曰:“置笔于大指节前,大指齐中指,相助为力,指自然实,掌自然虚。”卢携述羲、献以来相传笔法曰:“大指擫,中指敛,第二指拒无名指。”林韫传卢肇拨镫法,亦云以笔管著中指尖,令圆活易转运。其法与今同,盖足踏马镫,浅则易转运,“拨镫”二字,诚为妙譬,盖崔、杜之旧轨,钟、王之正传也。

以指运笔之说,惟唐人《翰林密论》乃有之。其法曰:“作点向左,以中指斜顿,向右,以大指齐顿;作横画,皆用大指遣之;作策法,仰指抬笔上;作勒法,用中指钩笔涩进,覆画以中指顿笔,然后以大指遣至尽处。”自尔之后,指运之说大盛。韩方明所讥今人置笔当节,碍其转动,拳指塞掌,绝其力势。然则唐人之书,固多不善执笔者矣。宋人讲意态,无施不可。东坡乃有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以永叔指运而腕不知为妙,盖爱取姿态故也。夫以数指俯仰运送,其力有几,运送亦不能出分寸外。苟过寸字,已滞于用,然则又易执笔法乎?则未得国能,失其故步矣。东坡操之至熟,变化生新,其诗曰:“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亦其不足之故。孙寿以龋齿堕马为美,已非硕人颀颀模范矣,在东坡犹可,然由此遂远逊古人,后人勿震于东坡而欲效颦也。夫用指力者,笔力必困弱。欲卧纸上,势为之也。包慎伯之论书精细之至,为后世开山,然以其要归于运指,谓大指能揭管则锋自开,引欧苏之说以为证,乃谓握之太紧,力止在管,而不在毫端,其书必抛筋露骨,枯而且弱,其说粗谬可笑。盖慎伯好讲墨法,又好言万毫齐力,不得其故,而思借助于指。不知握笔既紧,腕平掌竖,俾手眼之势,欲斜切于案,以腕运笔,欲提笔则毫起,欲顿笔则毫铺,顿挫则生姿,行笔战掣,血肉满足,运行如风,雄强逸荡。安有抛筋露骨,枯弱之病?慎伯自称其书得于简牍,颇伤婉丽,则逸少龙威虎震,大令跳宕雄奇,岂非简婉乎?不自知腕弱之由,败绩在指,而反攻运腕之弱,不其谬乎!此诚智者千虑之失,余虑人惑于慎伯之说,故亟正之。

执笔高下,亦自有法。卫夫人真书,执笔去笔头二寸,此盖就汉尺言,汉尺二寸,仅今寸许。然亦以为卫夫人之说,为寸外大字言之。大约执笔总以近下为主。卢携曰:“执笔浅深,在去纸远近。远则浮泛虚薄,近则揾锋体重。”体验甚精。包慎伯述黄小仲法曰“布指欲其疏”则谬,“执笔欲其近”则有得之言也。

近人执笔多高,盖惑于卫夫人之说而不知考,亦由宋、明相传,多作行、草不能真楷之故。盖其执笔太高,画势虚浮,故不能真书也。近人又矜言执笔欲近之说,以为不传之秘,亦为可笑。吾自解执笔,即已低下,人多疑之,吾亦不能答其揾重之故。阅诸说,颇讶其暗合。后乃知吾腕平,大指横撑,执笔自不得不近下。以此知苟得其本,其末自有不待学而能者矣。

包慎伯又述王瞿言:“管须向左后稍偃,自能逆入平出,卷毫而行。”此法不止矜为秘传,且托于神授矣。吾腕欲平而大指撑出,管常微偃右,自学执笔时,即能逆入平出,卷毫而行矣。盖常人执笔,腕斜欹案上,大指向上,笔管必斜右,毫尖必向左,落笔既顺画,则毫尖向上,竖则毫尖向左,其锋全在边线,故未能万毫齐力。若腕能平,使手眼几欲切案,则无论如何执法,管自向左,但锋仍自外耳。惟以中指直擫之,则锋自向内,又有大指横撑,直出拒之,食指亦横出作橢圆形,以指尖推笔,故管自向右,锋自迤后向左,名指控禁之,则锋自定。笔在四指之尖,转动空活,故类拨镫。王侍中《书诀》所谓“中控前冲,拇左食右,名禁后从”,皆悉暗合。侍中用“冲”、“禁”二字尤精,盖不用大指食指尖推笔,则不得为冲,名指在外禁定其笔,只能谓之禁,不能谓之拒也。然吾之暗合古法,亦不出“腕平欲置杯水而不倾,大指横撑而出”二语而已。黄小仲云:“食指须高,如鹅头昂曲。”欲其如是,大指横撑出拒笔,食指自有是势。故苟能腕平指横,则王侍中石本之诀,小仲不传之秘,仲瞿神授之说,慎伯累牍之言,皆以备有无遗,富哉言乎!故学贵有本,小艺亦其理也。

吾谓之语曰,平腕,欲手眼之向下,横撑大指,欲其指平而执低。手眼向下,则腕反而筋纽。大指横平下拒,则掌竖而食指昂。右腕挺开,则锋正对准。腕悬而肩背力出。左腕挺开贴案,则气势停匀,右腕益虚活。如此,则八面完全,险劲雄浑,篆真行草,无不得势矣。盖隶书横匾,故勒为最难,其努次之。腕开则得横势,顺势行之,则画平满有气。对准则努垂下自有势,筋纽则险劲自出。自此学书,无施不可。视其学之深浅高低,以为其书品之高下耳。丞相称下笔如鹰隼攫拏,中郎笔势洞达,右军曰字势雄强。详观索靖、王导、右军、大令、鲁公草书,及《天发神谶》,北碑中若《杨大眼》《魏灵藏》《惠感》诸造像,巨刃挥天,大刀斫阵,无不以险劲为主,若不得执笔之势,如何能之?慎伯之论书虽精,其见闻及此,然未尝论及腕平大指横撑之说,想慎伯尚未知之,故用功至深,而终伤腕弱。吾偶得此,又证以古法及慎伯之法,无不吻合。虽用力过浅,未及于古,而欲阶古人,舍是则出不由户,莫能致也。吾亦不欲缄秘之,以示子弟,俾继此而神明之,或有成焉。

缀法第二十一

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隶之法也。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萧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著。提则筋劲,顿则血融。圆则用抽,方则用絜。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絜出之。圆笔用绞,方笔用翻。圆笔不绞则痿,方笔不翻则滞。圆笔出之险则得劲,方笔出以颇则得骏。提笔如游丝袅空,顿笔如狮狻蹲地,妙处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或体方而用圆,或用方而体圆,或笔方而章法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

求之古碑,《杨大眼》《魏灵藏》《始平公》《郑长猷》《灵感》《张猛龙》《始兴王》《隽修罗》《高贞》等碑,方笔也,《石门铭》《郑文公》《瘗鹤铭》《刁遵》《高湛》《敬显俊》《龙藏寺》等碑,圆笔也,《爨龙颜》《李超》《李仲璇》《解伯达》等碑,方圆并用之笔也。方圆之分,虽云导源篆、隶,然正书波磔,全出汉分。汉分中实备方圆,如《褎斜》《郙阁》《孔谦》《尹宙》《东海庙》《曹全》《石经》,皆圆笔也,《衡方》《张迁》《白石神君》《上尊号》《受禅》,皆方笔也。盖方笔便于作正书,圆笔便于作行草。然此言其大较。正书无圆笔,则无宕逸之致,行草无方笔,则无雄强之神。故又交相为用也。

以腕力作书,便于作圆笔,以作方笔,似稍费力,而尤有矫变飞动之气,便于自运,而亦可临仿,便于行草,而尤工分、楷。以指力作书,便于作方笔,不能作圆笔,便于临仿,而难于自运,可以作分楷,不能作行草,可以临欧、柳,不能临《郑文公》《瘗鹤铭》也。故欲运笔,必先能运腕,而后能方能圆也。然学之之始,又宜先方笔也。

古人笔法至多,然学者不经师授,鲜能用之。但多见碑刻,多临细验,自有所得。善乎张长史告裴儆曰:“倍加工学,临写书法,当自悟耳。”可见昔人亦无奇特秘诀也。即其告鲁公,亦曰:“执笔圆畅,布置合宜,纸笔精佳,变通適怀。”此数语至庸,而书道之精,诚不外此。若言简而该,有李华之说曰:“用笔在乎虚掌而实指,缓衄而急送,意在笔前,字居笔后,不拙不巧,不今不古,华质相半。”又曰:“有二字神诀:截也,拽也。”所谓截、拽者,谓未可截者截之,可以已者拽之。后有山谷,殆得此诀以名家者也。窦泉论书七十余字,甚精可玩。黄小仲论书,以章法为主,在牝牡相得,不计点画工拙。包慎伯因为大九宫之论,然古人实已有之。张怀瓘曰:“偃仰向背,阴阳相应,鳞羽参差,峰峦起伏,迟涩飞动,射空玲珑,尺寸规度,随字变转。”此论小九宫,而施之大九宫尤精妙。故曰一字则功妙盈虚,连行则巧势起伏。

行笔之法,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此已曲尽其妙。然以中郎为最精,其论贵疾势涩笔。又曰:“令笔心常在点画中,笔软则奇怪生焉。”此法惟平原得之。篆书则李少温,草书则杨少师而已。若能如法行笔,所谓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也。

古人作书,皆重藏锋。中郎曰:“藏头护尾。”右军曰:“第一须存筋藏锋,减迹隐端。”又曰:“用尖笔须落笔混成,无使毫露。”所谓筑锋下笔,皆令完成也。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无起止,即藏锋也。

古人论书以势为先。中郎曰“九势”,卫恒曰“书势”,羲之曰“笔势”。盖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兵家重形势,拳法亦重扑势,义固相同。得势便则已操胜算。右军《笔势论》曰:“一正脚手,二得形势,三加遒润,四兼拗拔。”张怀瓘曰:“作书必先识势,则务迟涩。迟涩分矣,求无拘系。拘系亡矣,求诸变态。变态之旨,在乎奋斫。奋斫之理,资于异状。异状之变,无溺荒僻。荒僻去矣,务于神采。”善乎轮扁之言曰:“得于心而应于手。”庖丁之言曰:“以神遇不以目视,官虽止而神自行。”新理异态,变出无穷。如是则血浓骨老,筋藏肉莹。譬道士服炼既成,神采王长,迥绝常人也。

新理异态,古人所贵。逸少曰:“作一字须数种意。”故先贵存想,驰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象物于飞潜动植流峙之奇,以涩一通八法之则,以阴阳备四时之气,新理异态,自然佚出。少温自谓于天地山川,日月星辰,云露草木,文物衣冠,皆有所得,虽文士夸妄之语,然写《黄庭》则神游缥缈,书《告誓》则情志沈郁,能移人情,乃为书之至极。佛法言声、色、触、法、受、想、行、识,以想、触为大,书虽小技,其精者亦通于道焉。

侧之必收,勒之必涩,啄之必沈,努之必战,此千古书家之公论,诸家所必同者也。然诸家于八法体势各异,但熟玩诸碑可得之。

行笔之间,亦无异法,在乎熟之而已。唐太宗曰:“缓则滞而无筋,急则病而无骨,横毫侧管,则钝慢而多肉,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露骨。及其悟也,思与神合,同乎自然。”吾谓书法亦犹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其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古人言行草笔法有极详明者。陈绎曾曰:“字一寸,蹲七厘,提五厘,捺九厘,尽一分,清劲者减三。初学提活,蹲轻则肉圆,老成提紧,蹲重则肉<走历><走利>。”然此只就常法言之,令学者有下手处,然如《始平公》等碑,岂可复泥此邪?唐后人作书,只能用轻笔,不能用肥笔。山谷谓瘦硬易作,肥劲难得。东坡谓李国主不为瘦硬,便不成书,益以见魏人笔力之不可及也。

夫学书犹学射也。射者,内志正,外体直,持弓注矢,引满而后发,无远无近,无左无右,期中的焉。弓不欲强,强则爆,不欲弱,弱则弛。夫书者,正体,执笔,选毫,调墨,使之浓淡得,刚柔中,亦奚以异?古者以射选士,今以书,亦何选哉?

夫书道犹兵也。心意者将军也,腕指者偏裨也,锋者先锋也,副毫者众队也,纸墨者器械也。古之书论犹古兵法也,古碑犹古阵图也,执笔者束伍也,运笔者调卒也,选毫者选锋也。将军不熟于古兵法阵图,则无以为将军。遍裨不习熟将军之意旨,而致之士卒,不能束伍,或束伍不严,则无以为遍裨。毫不受令,则为骄兵。受令而众队不齐心,则为遍师,为散勇。将卒至矣,器械不精良,或精良而不善用,亦无以杀敌致果,有一于此,皆可致败。名将练兵,岂可使有懈可击哉!若夫百练之师,熟于古兵法,加以神明变化,武穆曰“运用之妙,则在一心”,此又存乎其人矣。

墨之为器械也,譬之今日,其犹炮乎?用何钢质,受药多少,皆有分度,犹墨之浓淡稠稀也。墨太溃则散,太爆则枯。东坡论墨,谓如小儿眼睛,每起必研墨一斗,供一日之用。盖古人用墨必浓厚,观《晖福寺》《温泉额》《定国寺》,丰厚无比。所以能致此者,万毫齐力,而用墨浆浓色深,故能黝然作深碧色也。

笔墨之交亦有道,笔之著墨三分,不得深浸至毫,弱无力也。干研墨则湿点笔,湿研墨则干点笔,太浓则肉滞,太淡则肉薄,然与其淡也宁浓,有力运之不能滞也。

纸法,古人寡论之,然亦须令与笔墨有相宜之性,始可为书。若纸刚则用柔笔,纸柔则用刚笔,两刚如以锥画石,两柔如以泥洗泥,既不圆畅,神格亡矣。今人必以羊毫矜能于蜡纸,是必欲制梃以挞秦楚也,岂见其利乎?

昔人谓“学者当用恶笔,令后不择笔”,虽则云然,而器械不精,亦不能善其事。故伯喈非流纨体素,不妄下笔。若子邑之纸,研染辉光,伸将之墨,一点如漆。若令思挫于弱毫,数屈于陋墨,言之使人於邑,侍中之叹,岂为谬欤?

学叙第二十二

今天下之士,学之难成者,非独其人之惰学,亦教之无其序也。蒙童就傅,不事小学而读大学,舍名物训诂而言性理,故有号称学人,问以度数之实而瞢如者,其他未学文史而遽为八股,未临碑刻而遽写卷拓,皆颠倒舛戾,失序之尤。即以临碑刻观之,则亦昧于本末先后之序,既以用力多而蓄德鲜,久之则懈,畏不敢为,此所以难成也。

学书有序。必先能执笔,固也。至于作书先从结构入,画平竖直,先求体方,次讲向背往来伸缩之势,字妥贴矣。次讲分行布白之章,求之古碑,得各家结体草法,通其疏密远近之故;求之书法,得各家秘藏验方,知提顿方圆之用。浸淫久之,习作熟之,骨血气肉精神皆备然后成体。体既成,然后可言意态也。《记》曰:“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体不备,亦谓之不成书也。

作书宜从何始?宜从大字始。《笔阵图》曰:“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然亦以二寸一寸为度,不得过大也。

学书行草宜从何始?宜从方笔始。以其画平竖直,起收转落,皆有笔迹可按,将来终身作书写碑,皆可方整,自不走入奇褎也。

学书宜用九宫格摹之,当长肥加倍,尽其笔势而纵之。盖凡书经刻石摹拓,必有瘦损,加倍临之,乃仅得古人原书之意也。

字在一二寸间而方笔者,以何碑为美?《张猛龙碑额》《杨翚碑额》。字皆二寸,最为丰整有势,可学者也。寸字方笔之碑,以《龙门造像》为美。《丘穆陵亮夫人尉迟造像》体方笔厚,画平竖直,宜先学之。次之,《杨大眼》骨力峻拔。遍临诸品,终之《始平公》。极意峻宕,骨格成,形体定,得其势雄力厚,一身无靡弱之病。且学之亦易似,吾教十龄小女作书,十二日便有意势,且有拙厚峻秀之气矣。

学书必须摹仿。不得古人形质,无自得性情也。六朝人摹仿已盛,《北史》赵文深,周文帝令至江陵影覆寺碑。影覆即唐之向拓也。欲临碑,必先摹仿,摹之数百过,使转行立笔尽肖,而后可临焉。

能作《龙门造像》矣,然后学《李仲璇》,以活其气,旁及《始兴王碑》《温泉颂》以成其形,进为《皇甫摐》《李超》《司马元兴》《张黑女》以博其趣,《六十人造像》《杨翚》以隽其体,书骎骎乎有所入矣。于是专学《张猛龙》《贾思伯》以致其精,得其绵密奇变之意。至是而习之须极熟,写之须极多,然后可久而不变也。然后纵之《猛龙碑阴》《曹子建》以肆其力,竦之《吊比干文》以肃其骨,疏之《石门铭》《郑文公》以逸其神,润之《梁石阙》《瘗鹤铭》《敬显隽》以丰其肉,沈之《朱君山》《龙藏寺》《吕望碑》以华其血,古之《嵩高》《鞠彦云》以致其朴,杂学诸造像以尽其态,然后举以《枳阳府君》《爨龙颜》《灵庙碑阴》《晖福寺》以造其极。学至于是,其几于成矣。虽然,犹未也。上通篆、分而知其源,中用隶意以厚其气,旁涉行、草以得其变,下观诸碑以备其法,流观汉瓦、晋砖而得其奇,浸而淫之,酿而酝之,神而明之,能如是十年,则可使欧、虞抗行,褚、薛扶毂,鞭笞颜、柳,而狎畜苏、黄矣,尚何赵、董之足云?吾于此事颇用力,倾囊倒箧而出之,不止金针度与也。若能如是为学,遍临诸碑,虽不学一唐人碑,岂患不成?若急于干禄,不能尔许,亦须依此入手,博学数种以植其干,厚其力,雄其笔,逸其韵,然后学唐碑,若《裴镜民》《灵庆池》《郭家庙》《张兴》《樊府君》《李靖》《唐俭》《臧怀恪》《冯宿》《不空和尚》《云麾将军》《马君起浮图》《罗周敬》诸碑,则亦可通古通今。若夫入手之叙,则万不可误耳。

书体既成,欲为行书博其态,则学阁帖,次及宋人书,以山谷最佳,力肆而态足也,勿顿学苏、米,以陷于偏颇剽佼之恶习,更勿误学赵、董,荡为软滑流靡一路。若一入迷津,便堕阿鼻牛犁地狱,无复超度飞升之日矣。若真书未成,亦勿遽学用笔如飞,习之既惯,则终身不能为真楷也。

述学第二十三

吾十一龄,侍先祖教授公(讳赞修,字述之)。于连州官舍,含饴袴枣,暇辄弄笔。先祖始教以临《乐毅论》及欧、赵书,课之颇严。然性懒钝,家无佳拓,久之不能工也。将冠,学于朱九江先生(讳次琦,号子襄)。先生为当世大儒,余事尤工笔札,其执笔主平腕竖锋,虚拳实指,盖得之谢兰生先生,为黎山人二樵之传也。于是始学执笔,手强甚,昼作势,夜画被,数月乃少自然。得北宋拓《醴泉铭》临之(铭为潘木君先生铎赠九江先生者,潘公时罢晋抚,于役河南,尽以所藏书籍碑版七千卷为赠,用蔡邕赠王粲例也。前辈风流盛德如此,附记之),始识古人墨气笔法,少有入处,仍苦凋疏。后见陈阑甫京卿,谓《醴泉》难学,欧书惟有小欧《道因碑》可步趋耳。习之,果茂密,乃知陈京卿得力在此也。因并取《圭峰》《处恭公》《玄秘塔》《颜家庙》临之,乃少解结构,盖虽小道,非得其法,无由入也。间及行草,取孙过庭《书谱》及阁帖模之,姜尧章最称张芝、索靖、皇象章草,以时人罕及,因力学之。自是流观诸帖,又隳苏、米窝臼中,稍矫之以太傅《宣示》《戎辂》《荐季直》诸帖,取其拙厚,实皆宋、明钩刻,不过为邢侗、王宠奴隶耳。时张延秋编修相谓帖皆翻本,不如学碑,吾引白石毡裘之说难之,盖溺旧说如此。少读《说文》,尝作篆、隶,苦盖山及阳冰之无味,问九江先生,称近人邓完白作篆第一,因搜求之粤城,苦难得。壬午入京师,乃大购焉,因并得汉、魏、六朝、唐、宋碑版数百本,从容玩索,下笔颇远于俗,于是翻然知帖学之非矣。惟吾性好穷理,不能为无用之学,最懒作字,取大意而已。及久居京师,多游厂肆,日购碑版,于是尽见秦、汉以来及南北朝诸碑,泛滥唐、宋,乃知隶、楷变化之由,派别分合之故,世代迁流之异。嘉兴沈刑部子培,当代通人也,谓吾书转折多圆,六朝转笔无圆者,吾以《郑文公》证之。然由此观六朝碑,悟方笔无笔不断之法,画必平长,又有波折,于《朱君山碑》得之。湖北有张孝廉裕钊廉卿,曾文正公弟子也,其书高古浑穆,点画转折,皆绝痕迹,而意态逋峭特甚,其神韵皆晋、宋得意处,真能甄晋陶魏,孕宋、梁而育齐、隋,千年以来无与比。其在国朝,譬之东原之经学,稚威之骈文,定庵之散文,皆独立特出者也。吾得其书,审其落墨运笔,中笔必折,外墨必连,转必提顿,以方为圆,落必含蓄,以圆为方,故为锐笔而实留,故为涨墨而实洁,乃大悟笔法。又得邓顽伯楷法,苍古质朴,如对商彝汉玉,真《灵庙碑阴》之嗣音。盖顽伯生平写《史晨》《礼器》最多,故笔之中锋最厚,又临南北碑最夥,故其气息规模,自然高古。夫艺业惟气息最难,慎伯仅求之点画之中,以其画中满为有古法,尚未为知其深也。赵蒨叔学北碑,亦自成家,但气体靡弱,今天下多言北碑,而尽为靡靡之音,则赵蒨叔之罪也。夫精于篆者能竖,精于隶者能画,精于行草能点,能使转,熟极于汉隶及晋、魏之碑者,体裁胎息必古。吾于完白山人得之。完白纯乎古体,张君兼唐、宋体裁而铸冶之,尤为集大成也,阮文达南北书派论,谓必有英绝之士领袖之者,意在斯人乎?吾执笔用九江先生法,为黎谢之正传,临碑用包慎伯法。慎伯问于顽伯者,通张廉卿之意而知下笔,用墨浸淫于南北朝而知气韵胎格,借吾眼有神,吾腕有力,不足以副之,若以暇日深至之,或可语于此道乎!夫书小艺耳,本不足述,亦见凡有所学,非深造力追,未易有得,况大道邪?

同类推荐
  • 廉吏传

    廉吏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晋春秋

    汉晋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

    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石公三略

    黄石公三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交谊典盟誓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盟誓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名侦探柯南之绯色奇迹

    名侦探柯南之绯色奇迹

    琴酒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把一个十四岁的妮子捡回组织。工藤绯里奈,偷过琴酒的黑卡,抢过贝姐的方向盘,飙过安室透的车,调戏过宫野志保,和基德吃过烛光晚餐,把自家变小的哥哥当弟弟宠,做完这一切,这个表情肌不发达的女孩淡定地飘然离开,留下满目苍夷供世人尽道风采。他也有自己的傲气,因为遇到了她,才遇到了这份嚣张。这是一个作死的反差萌在柯南世界各个势力坚持作死的故事。所有不正常的事情和人物反应都会在最后有解释哈。
  • 淡定的人生不生气

    淡定的人生不生气

    《淡定的人生不生气》告诉我们人人都会生气,然而如果你能达到超脱的境界,就能成为非常人所能及之人,大干世界,芸芸众生,你、我和他终究是过客,何必时常为了一些不足挂齿的事而“怒发冲冠”,或者因为一句无意的闲话而“怒火中烧”,生气之后,事情没有解决,反而伤了自己的身体,还有人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误了事,懊恼不已,这不仅会自毁形象,而且需要日后的努力修补,然而“破镜难圆”,很难修复得好,由此可见,生气确实有百害而无一利,要之何用?
  • 绝对天后,总裁的星光厚爱

    绝对天后,总裁的星光厚爱

    娱乐圈宠文!为了家传武学不被湮没,叶汐决定去娱乐圈打拼。如果她出名了,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人气和影响力将叶家拳法发扬光大!但从18岁到25岁,浪费了一个女明星最黄金的年龄段,她仍然在十八线徘徊。得知叶氏武馆即将关闭,她不得不放弃最后的底线,去参加一场饭局,只为被某个大人物看中,争取红的机会……不过……她猜中了结局,却没猜中过程。她红了,但是……谢总裁脑门上青筋一跳:“打套拳给我看。”叶汐打了套拳就回家了,第二天从女八号变成女三号,下一部戏居然是量身定做的女主角!叶汐决定,要常常去给谢总裁打拳,这买卖也太划算了!.据说,她之所以在十八线徘徊了七年之久,是因为不小心得罪了谢家大少爷。但突然之间,谢大少要追求她:“只要你当我女朋友,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片约不断、通告排满、担任女主角、捧回小金人,走上人生巅峰!”谢总裁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只要你揍他一顿,我就不撤你片约、不撤你通告、不撤你女主角,不让你走向人生低谷!”叶汐果断将谢大少狂揍一顿,谢大少蹲墙角抱头痛哭:“小叔你好狠心,我要告诉爷爷!”“再揍一顿!”揍完后,谢大少看着两人相携离去的背影,好像明白了什么:“呜呜……小叔我错了,我不该打小婶的主意。”.叶汐演了七年小白花,有朝一日担任女主角,开始吊威亚飞檐走壁、不用替身拍打戏。从此,一代打女悄然现世,她成了娱乐圈无可替代的实力派!冷酷无情的大总裁负责保驾护航:亲爱哒你安心拍戏就好了,黑子神马的交给我~谢大少:呵呵,不知道我小叔多威武多变态多残暴么?居然敢欺负他的人!当然,我小婶也很霸气就是了,不信你让她揍一顿试试!.谢总裁想娶妻,走进叶氏武馆,看到一排肌肉男。谢总裁腿软:你怎么没说你有这么多哥哥?叶汐:我小名叫叶八妹啊!“……我先回家练练。”除了哥哥还有爷爷爸爸叔叔,连嫂子都能打,简直太可怕了!
  • 超强神龙进化系统

    超强神龙进化系统

    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敖问,一次意外死亡,重生为蛇,但是上天赐予他“神龙进化系统”这系统可以穿越万界,可以帮助他蜕蛇成龙!从此敖问为了不想平凡过完一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进化之路。敖问:可以跟结婚生子吗?系统:你自己试试看,不就知道了吗?《黑暗流、无敌流、装逼流(微度)》PS:胆小、慈悲心勿进。粉丝一群:954123346(需全订截图!)
  • 青莲传

    青莲传

    他,是人?是魔?还是神?不,都不是,他只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命运让他生在了乱世,却让他夺得了灭世神器,一朵青莲绽放,只为抒写他的辉煌,魔,神,人,那只是一个传说,他必将冲破一切,混沌宇宙,才是他绽放的地方!宇宙九元,只在我手中流转,混沌虚空,他来去自由,玄剑一出,宇宙,任我逍遥!!九元一出,一切,皆我掌控!神王,帝皇,他挥手即灭,至尊,他招手即来,挥手即去,幽灵魔窟,北幽冥海,神之墓地,铸就了他的传奇,宇宙,才是他绽放的舞台!!
  • 麻辣女佣上位记

    麻辣女佣上位记

    夏果是个不折不扣的三无姑娘,没身材没长相没潜力;封厉是个众所周知的花花大少,有权势有外表有能力;当负二代遇上富二代时只能任其宰割,她和他的相识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区别所在。只是,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某女不知道自己还能忍受多久‘被虐’的滋味。片段一:“五万你都未必还得起,五十万你拿什么还?”“大不了分期付款呗,我都不急你一个身价过亿的男人急什么?”“要不,以身相许?虽然看着不怎么样,不过勉强一下应该还是能凑合的。”“笑话,我就是给你当一辈子女佣都不会以身相许的,这关系到我的名节问题。”“那就改当女佣吧。”“你。。。!”果然是在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一旦计较起来比谁都精,嘴上功夫更是了得,真是个危险到极致的男人,这是夏果对封厉的评价,同时也为自己的一失足成千古恨感到无比懊恼。片段二:“姓封的,麻烦你管好自己后宫的三千佳丽,一天来一个的闹你也不怕把你家淹了?”“看不惯就走人啊,你再多嘴她们能把你淹了信不信?”“你以为我想住你家啊,要不是为了省房租我早搬出去住了。”“我什么时候说过免费收你入住了?还钱归还钱,房租归房租,这是两码事。”“你,你,你简直就是一个黑到骨子里的无良资本家!”事实证明小白兔永远斗不过大灰狼的腹黑,一旦进了狼窝岂有脱身的道理?头脑简单,身心发育还未完全是封厉对夏果的评价,可是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对这个嘴上凶,其实内心比谁都脆弱的笨女人有了感觉,最好的办法似乎只有将错就错了。“等你还清的时候已经人老珠黄了,到时候嫁不出去本少概不负责。”“谁要你负责了?本姑娘有的是人追。”“得了吧,除了我谁还肯要你这个负债累累的三无女人?”“那咱俩不是正好互补了么。”有人说灰姑娘的故事只是童话而已,可是在他和她的身上处处上演着诙谐而又真实的童话爱情。在上流圈子里他是王者,从不信命,可是偏偏看上夏果这样偶尔有点二的姑娘;在普通百姓里她是凡人,随遇而安,可是平静生活却因为封厉的出现全部打乱;腹黑男遇上腹黑女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贵公子遇上灰姑娘又将会上演怎样的趣事?看萝莉女佣如何上位,让我们尽请期待吧!
  • 活着,因你而美丽

    活着,因你而美丽

    这是描述我国著名烧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篇传记。作者以尤其动情的笔调咏叹了主人公毕生倾力于青春美丽、生命美丽的烧伤外科学。以大量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出盛志勇院士在我国烧伤医学上的巨大贡献,这同是地是对整个人类未来的贡献。
  • 拟神大时代

    拟神大时代

    那一天,【毁灭日】结束,忽有响彻世界的声音映入幸存者们的耳朵里。“一出生就注定的弱者们,被世界排挤的失败者们,一无是处还要强颜欢笑的徘徊者们,杀戮与暴力,支配与征服,成为高位者吧!你们那卑微渺小的野心就由我来承载,出发吧,寻找吧,在这片大海上沉睡着绝对的力量,那被称之为‘拟神’的反击之力!“时至‘拟神时代’,热血英豪扬帆起航闯入崭新世界的冒险时代!
  • 想与你共同入眠

    想与你共同入眠

    我希望一秒一分一时一天一辈子你都会在我的枕边与我待在一起我会竭尽全力去保护你无论你在哪里她泣不成声,抱住了他”这次一定要换我来保护你“
  • 消费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2)

    消费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2)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