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生也樂。人之死也哀。叢林入滅槨示双趺。化火自焚幻影何在。二千年外之陳跡。八萬餘劫之遺骸。無家之客委在叢林。彼此有身其誰能免。松龕素幙瓦篆青燈。事在預為禮宜必備。衣盂估唱板帳支收。既無間於死生。安可昧其因果。同趨道要共返真源。死生之義昭然。建化之功備矣。
亡僧或自能沐浴更衣。坐脫即與入龕供養。其病重或不能自了者。須待其氣絕。令燒湯報首座鄉人與之沐浴著衣。著衣之法無問有無冬夏。但舊布中衣一腰。浴裙一腰。舊襪一雙。上則舊布衫一領。舊布直裰一箇。掛絡一頂。尋常數珠一串。就剃鬚髮整頓入龕。其餘袈裟鉢盂并種種行李抄劄既定。待出龕日估唱錢物入板帳支收以為津送。入龕之法。須預備麻骨篾等類置疊亡僧兩腑之下。次用乾柴四面挨排定當。然後掩龕。用長條合縫。公界印押封閉龕門。龕前立位牌一座。書云新圓寂某上坐覺靈。香火燈燭。請首座大眾諷大悲呪一遍回向。
諷經功德奉為新圓寂某上座入龕之次。莊嚴報地。十方三世(云云)。
既入龕竟。即與鋪設。剪大紙幡四首。書無常偈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掛於龕側。雪柳兩瓶。供養帷幙帳設隨宜展布。一日三時隨公界粥飯供養。大眾三時各諷大悲呪回向云。 諷經功德奉為新圓寂某上坐覺靈。莊嚴報地。十方(云云)。
其三時諷經。鄉人亦有大悲呪一遍。鄉頭出龕前燒香。鄉末舉經回向。
留龕至第三日。公界造祭食五味供養。至晚念誦。方當念誦時分。鳴鐘磬鳴板眾集。菴主出燒香上湯茶上食畢。退禮三拜。即念誦諸方有兩序出班燒香。菴居不講念誦云。
切以生死交謝寒暑迭遷。其來也電激長空。其去也波停大海。是日即有新圓寂某甲上座。生緣既盡大命俄遷。了諸行之無常。乃寂滅而為樂。恭裒大眾肅詣龕幃。誦諸聖之洪名。薦精魂於淨土。仰憑大眾念清淨法身(云云)。每一聲。鳴磬一下。舉大悲呪一遍。回向云。
上來念誦諷經功德。奉為某上座覺靈。莊嚴報地。伏願神超淨域。業謝塵勞。蓮開上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記。再勞尊眾念十方三世(云云)。
復舉楞嚴呪一遍行道回向云。
諷經功德奉為新圓寂(某甲)上座覺靈。莊嚴報地。十方三世(云云)。
鄉人上祭畢。大眾入坐喫湯。誦金剛彌陀等經。表伴靈之禮。約至二更盡時分。回向眾散。是日或有點心或無點心。隨亡者有無不拘。
明日粥罷。公界分付扛索舉龕裝畢。乃有起龕念誦云。
欲舉靈龕赴茶毗之盛禮。仰憑大眾誦諸聖之洪名。用表板違。上資覺路。念清淨法身(云云)。即請起龕佛事。
舉龕出門。大眾各執雪柳一枝柴薪一段。默持經呪送至化壇。菴主做佛事下火畢。維那舉茶毗十念云。
是日即有新圓寂某上座。既隨緣而順寂。乃依法以茶毗。焚百年行道之身。入一路涅槃之境。仰憑尊眾資助往生。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如是十聲。至阿彌陀佛四字。是大眾同和十聲乃云)。上來稱揚聖號資助覺靈。惟願慧鏡分輝真風散彩。菩提園內開敷覺位之花。法性海中蕩除塵心之垢。茶傾三奠。香爇一爐。奉送雲程。和南聖眾。即舉大悲呪一遍畢。回向云。
上來念誦諷經功德奉為新圓寂(某甲)上座覺靈。茶毗之次。莊嚴報地。十方三世(云云)。復舉楞嚴呪。
當日公界為亡僧設供一堂齋罷。取出亡僧行李對眾驗封皮分曉。打開鋪定。維那大眾搭袈裟鳴磬一下。念誦云。
浮雲散而影不留。殘燭盡而光自滅。今茲估唱用表無常。仰憑大眾念清淨法身(云云)。
至摩訶般若波羅蜜。鳴磬一下云。 白大眾。唱衣之法用表常規。新舊短長自宜照顧。錢須足陌。毋以新錫相兼。磬聲斷後不得飜悔。謹白。
道者自天字第一號提起置之維那前。維那首舉公據云。亡僧隨身公據一道。對眾剪破繳納皈官。次第拈衣云。
天字一號黃紗袈裟一頂。新多舊少。一唱一貫伍伯文。次第一一提起。如是估唱訖。復鳴磬一下回向云。
上來念誦唱衣功德。奉為新圓寂(某甲)上座覺靈。莊嚴報地。十方三世(云云)。
唱衣畢。維那據其所估計筭支做板帳。公界與鄉人往化人壇上收骨皈。復以香花燈燭供養。仍前一日三時大眾諷經。至第三日送骨。或煅。或散之水中。或入眾塔。亦是大眾同送。有起骨佛事入塔佛事。
板帳式(前粘土僧口詞一紙)
第一幅 口詞云。
抱病比丘某。何處人。昨掛塔在此隨眾辦道。偶涉病緣。恐風火不停。所有隨身行李請公界依例抄劄津送後事。 伏幸
眾悆。 年月 日抱病比丘某甲押口詞。第二幅。今抄劄亡僧某上座衣鉢。一一開具于后。
天字一號黃紗袈裟一頂 幾貫文。
天字二號細直裰一頂 幾貫文。
天字三號舊鉢盂副全 幾貫文。
天字四號舊布直裰一頂 幾貫文。
天字五號舊布七條一頂 幾貫文。
天字六號半舊白絹綿襖一領 幾貫文。
天字七號舊鞋子一雙 幾貫文。
天字八號新細綿袴一腰 壹拾幾貫文。
天字九號新苧布衫一領 幾貫文。
天字十號北絹納襖一領 幾拾貫幾伯文。
地字一號新木綿夾袴一腰 幾貫幾伯文。
地字二號舊夾布袴一腰 幾貫幾伯文。
地字三號新鞋子一雙 幾拾幾貫文。
地字四號新韈兩雙 幾貫文。
已上衣鉢共幾號估唱到幾貫幾伯文。
把帳 押。
主喪 押。
菴主 押。
第三幅 今具亡僧某上座收支板帳。
收幾拾貫文(係唱衣收到)。
收幾貫文(係亡僧衣鉢內見官分)。
支幾拾貫文(係照叢林抽分三分支一行)。
支幾拾貫文(係就常住回買龕子一具支了)。
支幾拾貫文(係就常住回紙剪幡花并油燭供養支了)。
支幾拾貫文(係菴主下火佛事支了)。
支幾貫文(係山頭念誦佛事支了)。
支幾貫文(係首座起龕佛事支了)。
支幾貫文(係菴主副菴知庫僉單把悵支了)。
支幾拾貫文(係宿夜件靈湯果點心支了)。
支幾貫文(係堂司打磬支了)。
支幾貫幾陌文(係行者伴靈支了)。
支幾貫文(係菴主首座主喪支了)。
支幾貫文(係擡龕化龕心力支了)。
支幾貫幾陌文(係厨下飯頭心力支了)。
支幾貫文(係就公界回祭一筵支了)。
支幾貫文(係浴亡心力支了)。
支幾貫幾伯文(係唱衣提衣心力支了)。
支幾拾幾貫文(係就常住回物設供支了)。
支幾拾幾貫幾陌文(係本菴僧道共三十人每人諷經錢係分半上項支了)。
共支中統鈔(幾佰幾捨幾貫幾佰文)。
除支外見管無。
右結訖。
年月 日庫子 具。
把帳 押。
主喪 押。
菴主 押。
諸方板帳隨處建立各有定例。今菴居事無一向。從其宜便而取捨之。雖存亡之異途。盖因果則同轍也。如板帳內抽分一頂。乃諸方古例。菴居以結緣為重。似不須講。
九對靈回向。但入龕宿夜念誦。山頭念誦此三遍。公界回向稱亡僧兩字名。自餘不問公私但稱下字回向。
收骨皈供養諷經回向。但稱圓寂不稱新圓寂。或諸方尊宿就菴遷化。及本菴住持遷化。位牌但書道號。不書兩字名。帷書下字或公或禪師。如亡僧絕無衣鉢可唱。菴門當與結緣津送。
或亡僧有衣鉢寄留佗處。不曾遺囑批付菴門。不可以風聞取討而致多事。
道者山頭佛事
是日即有新物故某甲淨人既隨緣而有盡。乃依法以茶毗。焚百年苦行之身。入一路莊嚴之境。仰憑尊眾資助一靈。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十念。
上來稱揚佛號。資助往生。惟願草盡堦頭。花開碓觜。選僧堂內無見之頂相常圓。古佛園中有漏之塵軀永斷。茶傾三奠。香爇一爐。奉送雲程。和南聖眾。
幻住公界永遠交割不許借出。
開甘露門
普施法食文
大悲神呪三遍。灑淨水。
切以神心不動。法性遍周。既無生滅之因。安有昇沉之跡。無上法王坐寶蓮花成等正覺。曾何一法之加。蠢動含靈入微塵國變化死生。曷有纖塵之損。由是龍女證果於献珠之頃。廣額成佛於放刃之間。何男女之有分。豈善惡之能間。當其迷也即寶絲網咸是鐵圍。及至悟時惟劒刃山俱成金地。故名教有言。生而無生法性湛然。無生而生業果儼然。是謂法無定相隨念變遷者也。今則法筵大啟。妙供前陳。然五分之真香請十方之至聖。散一器之甘露。濟六道之同靈。宣密語以加持。運誠心而拯拔。欲明至理。故白斯文。佛事圓成。同皈真際。(執手爐)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光明雲臺徧周法界。一心奉請盡虗空遍法界微塵剎土中過現未來常住佛陀耶眾。達磨耶眾。僧伽耶眾。一心奉請參隨三寶。擁護一乘。光明會上方等位中。外現威嚴內秘慈忍諸天菩薩八萬金剛十千天子。積菩提因受如來記。在在處處嚴淨法筵。引領羣龍無邊部從不忘本願來降道場。惟願普熏證常樂。法界人天亦如是。仰啟大慈悲父無上法王。弘無作之至慈。鑒有情之微悃。
南無十方佛 南無十方法 南無十方僧。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三遍)。
皈命釋迦大慈父。無上寶印總持門。取傳神呪觀世音。起教阿難諸聖眾。我今依經誦密語。變茲飯食濟羣生。願賜威光攝視佗。受施功德皆成就。
曩謨薩嚩怛佗蘖跢 嚩路枳帝唵 三跋囉三跋囉吽(七遍)。
神呪加持淨飲食。普施河沙眾鬼神。願皆飽滿捨慳心。即脫幽冥生善道。皈依三寶發菩提。究竟得成無上覺。功德無邊盡未來。一切眾生同法食。
南無素嚕皤耶 怛佗揭多耶 怛姪佗
唵 素嚕素嚕 皤囉素嚕 皤囉素嚕莎訶(一七遍)。
南無多寶如來 南無妙色身如來 南無廣博身如來 南無離怖畏如來 南無甘露王如來。
唵 誐誐曩三婆嚩韈日囉斛(三遍。入座鳴尺一下)。
諸佛子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此一偈出華嚴經。昔人對冥官誦之。見地獄相皆悉破懷。世傳為破地獄偈。盖言其略也。使廣言之。此偈不惟破地獄。至十法界悉皆能破。何則。原夫三世無佛。法界何性。依此一心而皆建立。了知此心。無相無體非色非空。不有而有不無而無。以不有故十法界收皈毫末。以不無故三世佛隨處出生。所以云。青青翠竹盡真如。鬱鬱黃花皆般若。審如是。則四生六道全是自心。八難三途亢非佗得。良由情存愛見。跡涉勝緣。五戒以之奉持。十善以之修進。報緣會遇。自忉利而至四空。是名天道。心根欲愛識負聰明。動不離於五常。居不忘乎百行。自三教九流四民萬姓。貧富貴賤善惡賢愚。但循業輪以之流轉。是謂人道。欲愛兼瞋而生勝見。闘諍不息狠戾奚意。有福天倫無福鬼趣。是謂修羅道。如是三類雖具信根。全該有漏。隨業蹔昇名三善道。愛見入心而生貪業。妄求不足日夕懸情。如是貪業在內則為渴為飢。在外則為風為燄。是為餓鬼道。欲貪不息展轉成癡。情想變動逐業昇沉。鱗甲羽毛態狀千萬。名畜生道。十習不斷六交繞纏。劒穽火山鐵輪湯鑊。倒懸飛墜執縛勘磨。八寒八熱以至無間。名地獄道。如是三類既罔善因復滋貪等。虗空有盡此苦莫窮。名三惡道。前三善類。後三惡倫。通名六道。如是流轉動經塵劫。或不回心向道罔有出期。何以知之。古教謂。因業受身身還造業。從心起境境復生心。故知業由身造境自心生。處處遷流念念輪轉。從生至死自始至終。如象溺泥似蟻旋磨。是故吾佛大沙門於無所見處興大哀憫。以無作妙力爇而為香則普熏。散而為花則遍布。然而為燈則俱照。洒而為水則均沾。献而為果則無不莊嚴。施而為食則皆獲充足。乃至諸法之財隨其所求而俱獲。是謂七種妙供一味真慈。於諸佛念念出生。在眾生各各具足。以諸佛子深纏業累。鮮具正因。由神鏡之光昏於積塵。若精金之體雜於臣鑛。我今首為諸佛子懺滌罪障。然後皈依三寶。乃與受五支淨戒。具四弘誓願。發菩提道心。如上佛事當處周圓。各各現優曇花於生寂滅之場。此何凡。彼何聖。熟菩提果於向昇沉之地。今非悟。昔非迷。不惟六趣夢魂消。將見四真名字假。我今依憑聖教。代諸佛子懺悔罪惡。普請大眾同聲稱和。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口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三唱)。
我今有滅罪障真言。諸佛子至心諦聽。
唵薩嚩跛波尾莎普(二合)吒捺賀(引)曩嚩曰囉(二合)野(引)娑嚩(二合引)賀(引)。
汝諸佛子懺悔已淨。今當皈依三寶。夫三寶者多種不同。今但略說。金相王毫坐寶蓮華名為佛寶。琅函貝葉滿毗盧藏是謂法寶。方袍圓頂不染世塵名為僧寶。此係有相住持三寶也。須知一念之間具足三寶。一念理體離諸名相是謂佛寶。從體顯用法界森然是名法寶。體用交徹理事不二標名僧寶。今則先歸依住持三寶。然後頓明自己一體三寶。是謂自淺而深者也。我今代汝稱揚。普請同聲唱和。
歸依佛。無上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歸依佛。不墮地獄。歸依法。不墮餓鬼。歸依僧。不墮旁生。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大師。汝今歸依。誓不歸依邪魔外道。惟願三寶慈憫故(如是三唱)。
今有歸依三寶真言。至心諦聽。 唵步(引)欠。
汝諸佛子。既爾稱佛為師。當稟受如來淨戒。我今依教為汝宣說五支淨戒之相。
夫不殺生是五戒相。原夫殺生以瞋為本。瞋業既盛殺害滋多。命命相負展轉酬償。自殺教人殺。殺心不除輪迴不斷。是故盡形令不殺生。
不偷盜是五戒相。原夫偷盜以貪業為本。貪業未盡偷心不妄。機關暗啟恐怖橫生。遇去未來互相酬報。自偷教人偷。偷心不息塵不可離。是故盡形令不偷盜。
不婬欲是五戒相。原夫婬業根於癡毒。愛水溺心化為欲火。受形稟命莫不由斯。自婬教人婬。婬心不除塵何有盡。是故盡形令不婬欲。
不妄語是五戒相。原夫妄語已如上殺盜婬業。交相隱覆使不自知。虗妄成就妄業既成。復資貪等。自妄教人妄。纏縛生死安有出期。是故盡形令不妄語。
不飲酒是五戒相。原夫飲酒(能昏)正念能亂正心。昏亂無時邪謬交作。如上四戒因之而生。寧飲毒藥勿貪酒味。自飲教人飲。盡言酒過積劫莫窮。是故盡形令不飲酒。
名教有言。五戒不持。人天路絕。然五戒之外復有十無盡戒。四十八輕垢戒。二百五十種大戒。及三聚具足淨戒。無有窮極。如人入海漸入漸深。汝但信心不退則諸戒自然入心者矣。
汝諸佛子既得具受如來淨戒。當發菩提道心。具四弘誓願。原夫四弘誓願即菩提道心之用。菩提道心乃四弘誓願之體。三世諸佛無邊開士未有不具是願而得菩提道心不退轉者。我為唱言。當隨唱而和。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成誓願成(如是三唱)。
諸佛子。誓願既弘。苟不發菩提心寖成虗設。夫菩提心者。過去諸佛已發。現在諸佛今發。未來諸佛當發。蓋菩提心即生佛祖之胎孕。登佛祖之梯級。度佛祖之舟航。出佛祖之門戶。汝諸佛子不發菩提心。無以出愛河。無以脫苦縛。無以清熱惱。無以證佛乘。當知菩提心體。離見聞相。離言說相。離思惟相。廼至離一切諸相。汝諸佛子欲證此菩提心。當觀四大無我。三界無法。八識無主。六趣無人。如是觀察。迷是自迷悟亦自悟。樂是自樂苦亦自苦。故華嚴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佗悟。如斯顯示覿體現前。只貴當人全機領荷。所以道。萬法是心光。諸緣皆性曉。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乃彈指三下)。
諸佛子。直下來也菩提心光明徧在眼根。菩提心音聲全歸耳處。於三善道不為樂所迷。於三惡道不為苦所執。惟心佛亦爾。惟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汝諸佛子從今已往。以菩提心為家舍安住自由。以菩提心為園林遊行無礙。以菩提心為牀座宴處逍遙。以菩提心為所師三昧成就。塵塵入毗盧性海。處處會善知識門。可謂不移跬步直屆覺城。不隔一塵全歸寶所。我今有發菩提心真言。至心諦聽。
唵冐地唧多母怛波(二今)那野(引)彌。
誦心經一卷回向云。
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若是盂蘭盆絕食時。可於入座鳴尺一下處改白後文。至懺悔偈亦同前文結果。
諸佛子等。梵語盂蘭盆。此名解倒懸器。謂倒懸者。乃繫形于千仞之顛。將墜於無涯之底。苦之一言不可云喻。原夫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安有倒懸之說乎。良由最初不覺。瞥起妄心。外形十界染淨之殊。內蘊八識悟迷之別。由是以妄見繩繫無明質。倒懸於諸根塵識千仞之顛。下望輪廻生死無涯之底。諸境界風念念撼搖莫之休息。聖賢目為可憐憫者。是故慈不欲興而興。哀不欲至而至。況是青提犯重而難拔。目連感深而欲追。啟如來之本懷。成菩薩之大願。教由斯致。相傳二千餘載。有佛住處安得不効良規而攀勝軌也。上來加持密呪。普施甘露。想諸佛子已皆飽滿。苟不洞明道本。徹見法源。不惟飢屬倒懸。今雖飽足。亦未甞非倒懸者。豈惟飽足。只如六道以天為最。天之本因。由捨弃諸惡樂修眾善。希求福果乃度此倫。真心未悟已涉倒懸。況七珍之飲饌隨欲念而變生。百寶之衣冠任愛心而展布。以天眾觀著而為樂。惟佛知見是真倒懸。豈待五衰相見而然也。今之海內人類充塞。乃天道之次者也。愛染不息雜諸善行來處此倫。身居極品之謂貴。家貯多金之謂富。博涉文言之謂聰。飽[門@免]春秋之謂壽。或不頓明至理廓悟真常。一報忽終倒懸安釋。而況癃殘鰥寡孤苦流連。依正俱空死生無倚。此亦豈待報盡而倒懸之跡無時不在焉。阿修羅屬又人道之次者也。由偏求福果。純執勝心。聚積欲貪以沉斯類。無福鬼趣。有福天倫。以嗔闘之不忘處倒懸而自苦。何當業極而致。報終飄喪有期。墜墮無底。此三善道之倒懸也。是大悲願王深憐而痛憫者。且三善道之倒懸若此。況地獄.餓鬼.畜生三種惡道倒懸之苦可勝道哉。是等皆以貪嗔癡為因。殺盜婬為緣。欲界色界無色界為果報。在地獄則乘而為鐵輪。履而為劒刃。動而為飛墜。靜而為囚縛。與夫八寒八熱以至無間倒懸之苦備極於斯。地獄之報既消。散形而入鬼趣。形體既虗威光不具。常居穢隙每處暗途。渴而得水亟變為洋銅。飢乃逢食遽化為焦燄。受飢餓者數百劫。沉幽暗者十二時。具言其苦辛又不止於倒懸也。鬼趣業盡。散入畜生。來償宿債。空飛水躍樹宿山栖。以強吞弱以大食小。[彳*矞][彳*戉]之悲無間。吞嗜之苦何窮。羽毛之類既多。鱗介之族尤盛。惡業轉熾狀皃愈乖。蠢蠕飛搖難可枚舉。腐肝腸於鼎鑊。碎骨血於刀砧。所謂倒懸似未能盡喻畜生之苦也。三惡道眾倒懸之苦。若使廣陳窮劫不盡。總而言之。三善道之昇。未明道本。昇亦倒懸。三惡道之沉。不悟苦因。倒懸無已。汝等當知。諸佛即已解倒懸之眾生。眾生即未解倒懸之諸佛。倒懸既解眾生界盡。諸佛體空。轉三善道歸第一義天。迷雲自卷。融諸惡趣入真三昧海。業浪平沉。猶遠客之到家。若貧人之遇寶。名教有言。眾生迷時指金為銅。及至悟時了知金體。未解倒懸妄稱六道。倒懸既解亢是一心。故諸佛於無功用中憫諸佛子深投業網久滯冥途。於此心內爇而為香。散而為花。然而為燈。施而為食。献而為果。掬而為塗。以至無盡法財滿為七種供養。與諸佛子特為莊嚴。莊嚴已具。若不披陳懺悔過去現在身口意業。則倒懸不可解。既懺悔已若不歸依三寶稱佛為師。則倒懸不可解。既歸依三寶若不具受如來真淨戒法。則倒懸不可解。既具戒已若不設四弘誓願發菩提心。則倒懸不可解。當知自懺悔而至發菩提心。皆解倒懸之善巧方便也。我今依憑聖教。首為諸佛子懺悔身口意所作十不善業。仰憑大眾各運誠心。隨我稱和。汝諸佛子生難遭想。具希有心。諦聽諦聽。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口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三唱)。
我今有滅罪障真言。諸佛子至心諦聽。
唵薩嚩跛波尾莎普(二合)吒捺賀(引)曩嚩日囉(二合)野(引)婆嚩(二合引)賀(引)。
大元國浙西道湖州路城北卞山幻住禪菴沙門(某甲)右某。謹露丹衷。上于洪造。願垂哀憫。俯賜鑒知。七月十五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聖制圓成盂蘭盆大齋之日。思念夙生父母及現世父母師長檀越。恩有冤親及四生六道諸惡趣中受苦眾生。莫由解脫。謹於今宵營備香花燈燭茶果珍羞如法供養常住三寶法界聖賢。僧道眾披[門@免]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妙法蓮華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維摩詰所說經大乘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大乘方等金光明經大乘般若密多佛祖海藏心經大悲心圓滿秘密神呪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神呪。稱揚摩訶佛母聖號。滿散判施清淨平等廣大甘露法食一器。所集如上功德。一心奉為法界之內天道眾人道眾修羅道眾地獄道眾餓鬼道眾畜生道眾。願乘佛力來赴法筵。一心奉為過去現在引頌開導勸發提携方便作成親教薙度一切師友眷屬。鑒此真誠同趍法會。一心奉為同居僧道各各生身父母七世父母及曩劫受形積生稟命一切父母。願乘佛力同霑甘露。一心奉為過去劫中現在世內四事供給諸大檀越及外護法門王侯宰輔路州縣鎮文武官僚長者命婦居士善友問道請益諸弟子等。願乘茲濟俱降法筵。一心奉為九州分野十二類中遠及餘方近於當處孤魂滯魄男女老少空居水陸鱗甲羽毛有情無情一切種類。同乘佛力共赴法筵。一心奉為盡虗空遍法界微塵剎土中過去現在及與未來諸含識等。或沉苦海或溺愛河。或住邪林或潛幽室。或居水際或墮崖巔。或處險場或栖穢隙。或居孔穴或滯幽冥。乃至諸不善處眾惡聚中同業所纏靡思悔悟。雖累乘良濟未獲超界。願乘今夜之普慈。同了多生之重垢者。
右伏以諸佛心內眾生。結法界海深沉之業。眾生心內諸佛。興盂蘭盆普濟之慈。由一念之悟迷。成三際之苦樂。刀山劒穽皆成等正覺之場。寶地玉階乃飄墮輪迴之域。自業變化而何極。心法出現而靡窮。所以古宿云。撲落非佗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於斯領旨當處知歸。融諸佛子之自心。入大涅槃之真際。一切處無苦可厭。一切處無樂可欣。塵塵取捨既忘。念念愛憎必盡。何冤可解何親可依。煩惱即菩提頓證大圓鏡智。無明即解脫全該勝功德身。紫栴檀影裏俯仰折旋水流元在海。紅菡萏花間見聞知覺月落不離天。飽甘露味於此時。現優曇花於永劫。
恭惟佛心即知群靈昭格(胃)功德文疏
年月 日某菴沙門某疏
封皮
盂蘭盆齊普施法食功德。奉為生身父母六道四生一切思有。
湖州路卞山幻住禪庵沙門某疏謹封
上來 羅列 大眾 同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