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4200000005

第5章 东坡教人读《檀弓》

东坡教人读《檀弓》,山谷谨守其言,传之后学。《檀弓》诚文章之模范,凡为文记事常患意晦而辞不达,语虽蔓衍而终不能发明,惟《檀弓》或数句书一事,或三句书一事,至有两句而书一事者,语极简而味长,事不相涉而意脉贯穿,经纬错综成自然之文,此所以为可法也。

东坡识任德翁

蜀人任孜字遵圣,以学问气节雄乡里,兄弟皆从老苏游,东坡所谓“大任刚烈世无有,疾恶如风朱伯厚”者,其后在京师有哭遵圣诗云:老任况豪俊,先子推辈行。又云:平生惟一子,抱负珠在掌。见之龆龀中,已有食牛量。其子后立朝,果著大节,即德翁也。东坡眼目高,观人于龆龀间已能如此,妙矣夫。

东坡西湖了官事

东坡镇馀杭,遇游西湖,多令旌旗导从出钱塘门,坡则自涌金门从一二老兵泛舟绝湖而来,饭于普安院,徜徉灵隐天竺间。以吏牍自随,至冷泉亭则据案剖决,落笔如风雨,分争辩讼谈笑而办。已乃与僚吏剧饮,薄晚则乘马以归,夹道灯火,纵观太守。有老僧绍兴末年九十馀,幼在院为苍头,能言之。当是时此老之豪气逸韵可以想见也。

东坡改《和陶集引》

东坡既和渊明诗以寄颖滨,使为之引,颖滨属稿寄坡,自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其下云:嗟夫!渊明隐居以求志,咏歌以忘老,诚古之达者,而才实拙。若夫子瞻仕至从官,出长八州事业,见于当世,其刚信矣,而岂渊明之拙者哉!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古之君子其取于人则然。东坡命笔改云: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粟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馀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区区之迹,盖未足以论士也。此文今人皆以为颖滨所作,而不知东坡有所笔削也。宣和间六槐堂蔡康祖得此稿于颖滨第三子(逊),因录以示人,始有知者。

东坡教人作文写字

葛延之在儋耳从东坡游,甚熟,坡尝教之作文字云:譬如市上店肆,诸物无种不有,却有一物可以摄得,曰钱而已。莫易得者是物,莫难得者是钱。今文章词藻、事实乃市肆诸物也;意者,钱也。为文若能立意,则古今所有翕然并起,皆赴吾用。汝若晓得此,便会做文字也。又尝教之学书云:世人写字能大不能小,能小不能大,我则不然,胸中有个天来大字,世间纵有极大字,焉能过此?从吾胸中天大字流出,则或大或小,唯吾所用。若能了此,便会作字也。尝为作《龟冠诗》送其行,葛以语胡苍梧,苍梧为记之。此大匠诲人之妙法,学者不可不知也。

东坡谪居中勇于为义

陆宣公谪忠州,杜门谢客,惟集药方,盖出而与人交,动作言语之际皆足以招谤,故公谨之。后人得罪迁徙者多以此为法,至东坡则不然,其在惠州也,程正辅为广中提刑,东坡与之中外,凡惠州官事悉以告之。诸军缺营房,散居市井,窘急作过。坡欲令作营屋三百间,又荐都监王约、指使蓝生同干惠州,纳秋米六万三千馀石,漕符乃令五万以上折纳见钱,坡以为岭南钱荒,乞令人户纳钱与米,并从其便。博罗大火,坡以为林令在式假,不当坐罪,又有心力可委,欲专牒令,修复公宇仓库,仍约束本州科配。惠州造桥,坡以为吏孱而胥横,必四六分分了钱造成一座河楼桥,乞选一健干吏来了此事。又与广帅王敏仲书,荐道士邓守安,令引蒲涧水入城,免一城人饮咸苦水、春夏疾疫之患。凡此等事多涉官政,亦易指以为恩怨,而坡奋然行之不疑,其勇于为义如此,谪居尚尔,则立朝之际其可以死生祸福动之哉?

东坡缘在东南

东坡平生宦游多在淮浙间,其始通守馀杭,后又为守杭,人乐其政而公乐其湖山。尝过寿星院,恍然记若前身游历者。其于是邦每有朱仲卿桐乡之念。谪居于黄凡五年,移汝,既去黄,夜行武昌山上回望,东坡闻黄州鼓角,凄然泣下,赋诗云:黄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来不辞远。寻上章乞居常州,其后谢表有“买田阳羡,誓毕此生”之语。在禁林与胡完夫、蒋颖叔酬唱,皆以卜居阳羡为言。晚自儋北归,爱龙舒风土,欲居焉,乃令郡之隐士李惟熙买田以老。已而得子由书,言桑榆末景,忍复离别,遂欲北还颖昌。作书与惟熙云:然某缘在东南,终当会合,愿君志之,未易尽言也。至仪真乃闻忌之者犹欲攻击,遂不敢兄弟同居,竟居毗陵以薨。缘在东南之语乃尔明验,古之伟人自能前知,所谓有开必先者不假数术也。

东坡卜居阳羡

建中靖国元年东坡自儋北归,卜居阳羡,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之游,独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坡亦喜其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水为乐。邵为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吉入新第。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坡徙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值。坡自是遂还毗陵,不复买宅,而借顾塘桥孙氏居暂憩焉。是岁七月坡竟殁于借居。前辈所为类如此,而世多不知,独吾州传其事云。

东坡懒版

东坡北归至仪真得暑疾,止于毗陵顾塘桥孙氏之馆,气寝上逆不能卧。时晋陵邑大夫陆元光获侍疾卧内,辍所御懒版以献,纵横三尺,偃植以受背,公殊以为便,竞据是版而终。后陆君之子以属苍梧胡德辉为之铭曰:参没易箦,由殪结缨,毙而得正,匪死实生,堂堂东坡,斯文栋梁,以正就木,犹不忍僵,昔我邑长,君先大夫,侍闻梦奠,启手举扶,木君戚施,匪屏匪几,诒万子孙,无曰不祥之器。

《毗陵东坡祠堂记》

东坡自黄移汝,上书乞居常,其后谢表有“买田阳羡,誓毕此生”之语。在禁林与胡完夫、蒋颖叔唱和有云:惠山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卖剑买牛吾欲老,杀鸡为黍子来无?又云: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晚自儋耳北还,崎虚万里,径归南兰陵以殁。盖出处穷达三十年间,未尝一日忘吾州者,而郡无祠字奠谒之所,邦人以为阙文。乾道壬辰太守晁︹伯(子健)来始筑祠于郡学之西,塑东坡像其中,又于士大夫家广摹画像,或朝服或野服,列于壁间,而晁侍郎(公武)为之记,其略曰:公武闻诸世父景迂生,崇宁间贼臣擅国,颠倒天下之是非,人皆畏祸,莫敢庄语公之葬也。少公黄门铭其圹,亦非实录,其甚者以赏罚不明罪。元,以改法免役坏元丰,指温公才智不足,而谓公之斥逐出其遗意;称蔡确谤ゥ可赦,而谓公之进用自其迁擢;章子厚之贼害忠良,而谓公与之友善;林希之诋诬善类,而云公尝汲引之。呜呼,若然,则公之《上清储祥》、《忠清粹德》二碑及诸奏议著述皆诞谩欤?公武因子健之请,伏自思念,岁月滋久,耆旧日益沦丧,存者皆邈然后进,则绪言将零落不传,于是不敢以不能为解,而辄载其事。惟公当元时起于谪籍,登金门玉堂,极礼乐文章之选,及章、蔡窜朋党于岭表,而公独先;朝廷追复党人官爵,而公独后。立朝本末彰明较著如此,岂有他哉!昔陈仲弓送中常侍父之葬非以为贤,从者詈楚公子曰:隶也不力。非以为不肖,皆有为而发,岂少公之意或出于此,非耶?后世不知其然,惟斯言是信,则为盛德之累大矣。因述景迂生之语,俾刻之乐石,庶异日网罗旧闻者有考。记成,︹伯刻石为二碑,一置之郡斋,一置之阳羡洞灵观。用杜元凯之法,盖欲俱传不朽,其措意甚美。然东坡公之名节固自万世不磨矣。

武臣献东坡启

东坡帅定武,有武臣状极朴陋,以启事来献。坡读之,甚喜,曰:奇文也。客退,以示幕客李端叔,问:何者最为佳句?端叔曰:“独开一府,收徐庾于幕中;并用五材,走孙吴于堂下。”此佳句也。坡曰:非君谁识之者。端叔笑谓坡曰:视此郎眉宇间决无是语,得无假诸人乎?坡曰:使其果然,固亦具眼矣。即为具召之,与语甚欢,一府皆惊。竹坡老人周少隐(紫芝)闻之,李端叔尝记其事。

东坡戴笠

东坡在儋耳,一日过黎子云,遇雨,乃从农家借箬笠戴之,著屐而归,妇人小儿相随争笑,邑犬群吠。竹坡周少隐有诗云:持节休夸海上苏,前身便是牧羊奴。应嫌朱绂当年梦,故作黄冠一笑娱。遗迹与公归物外,清风为我袭庭隅。凭谁唤起王摩诘,画作东坡戴笠图。今时亦有画此者,然多俗笔也。

东坡《荔支诗》

东坡《食荔支诗》有云: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常疑上句似泛,此老不应尔。后见习闽广者云:自福州古田县海口镇至于海南凡宰上木松桧之外,悉杂植荔支,取其枝叶荫覆,弥望不绝,此所以有伴松桧之语也。

东坡用事对偶精切

东坡词源如长江大河,汹涌奔放,瞬息千里,可骇可愕,而于用事对偶精妙切当,人不可及。如《张子野买妾诗》全用张氏事,《祭徐君猷文》全用徐氏事,《送李方叔下第诗》用《古战场》“日五色”,皆当家事,殆如天成徐君猷、孟亨之皆不饮,作诗戏之,用徐邈、盂嘉饮酒事,仍各举当时全语以为对。其通守馀杭日《答高丽使私觌状》云:归时事于宰旅,方劳远勤;发私币于公卿,亦蒙见及。发币一事,非外夷使者致馈之故实乎?

退之、东坡用先后语

退之《南山诗》云:或齐若友朋,或差若先后。人多不知先后之义,练塘洪庆善吏部(兴祖)引《前汉志》云:见神于先后宛若。其注云:兄弟妻关中呼为先后子。观东坡《徐州谢上表》云:信道直前,曾无坎井之避;立朝寡助,谁为先后之容。或疑先后不可对坎井,盖不知亦出于此也。

东坡文效唐体

东坡之文浩如河汉,涛澜奔放,岂区区束缚于堤防者,而作《徐君猷祭文》及《徐州鹿鸣燕诗序》全用四六,效唐人体而益工,盖以文为戏邪?

东坡录沿流馆诗

东坡在翰林被旨作《上清储祥宫碑》,哲宗亲书其额。绍圣党祸起,磨去坡文,命蔡元长别撰《玉局遗文》,中有诗云:淮西功德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其题云:绍圣中得此诗于沿流馆中,不知何人作也,戏录之以益箧笥之藏。此诗乃东坡自作,盖寓意储祥之事,特避祸故托以得之,味其句法则可知矣。

石屋洞题名

临安石屋洞崖石上有题名二十五字云:陈襄、苏颂、孙奕、黄灏、曾孝章、苏轼同游,熙宁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内东坡姓名磨去,仅存仿佛,盖崇宁党祸时也。

柳展如论东坡文

东坡归白海南,遇其甥柳展如(闳),出文一卷示之曰:此吾在岭南所作也,甥试次第之。展如曰:《天庆观乳泉赋》词意高妙,当在第一;《钟子翼哀词》别出新格,次之;他文称是舅老笔,甥敢优劣邪?坡叹息以为知言。展如后举似洪庆善,庆善跋东坡帖,具载其语。

贬所敬苏、黄

元党祸烈于炽火,小人交扇其焰,傍观之君子深畏其酷,惟恐党人之尘点污之也。而东坡之在儋,儋守张中事之甚至,且日从叔党棋以娱东坡,洎张解官北归,坡凡三作诗送之。鲁直之在戎,戎守彭知微每遣吏李珍调护其逆旅之事,无不可人意。当是之时而二守乃能如此,其义气可书,张竟以此坐谪云。

昌化盛事

东坡眉人,贬昌化。任德翁亦眉人,后亦贬昌化。张才叔赠德翁诗云:儋耳百年经僻陋,眉山二老继驱除。德翁和云:身投魑魅家何在,泽逮昆虫罪未除。苏任两公同乡里,同贬所,大节相望,顾儋耳独何幸也!

侍儿对东坡语

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嫡宠为后:盛世三小姐

    嫡宠为后:盛世三小姐

    身为慕容府三小姐,慕容安从未如此倒霉过。第一次遇见孟晔,就阴差阳错地为他挡了刺杀,差点丧命。之后,每次遇见,她总是不经意地为他挡去各种灾难。直到他们大婚,慕容安才发现,原来,他是她的劫,而他,宠妻如命。
  • 夫君当道:神棍太子妃

    夫君当道:神棍太子妃

    身娇体弱一无所长的颜家七小姐被许给了连丧四妻被国师批字克妻绝子的太子殿下,然后——颜小姐不负众望的溺水了!八卦人士击掌相庆,结果——颜小姐又活了?!爆炸没死,反遭穿越,还是官N代,颜素立马乐了,可是,为啥还附带一个克妻绝子的太子未婚夫?因为国师批命太子妃必死,所以暗杀不断,意外连连,她非死不可?靠!让姐告诉你什么叫做真正的神!棍!批!命!路人:“男人太妖艳,招桃花,咋办?”颜素:“阉了他!”某人:“哦?”某人笑了,拽上她就走。“哎哎,光天化日你干嘛?”“睡觉!”
  • 苍穹兽尊

    苍穹兽尊

    刻骨仇恨,汲鲜血幔成帷帐;绝世强者,将尸骨踏作阶台。任世间颠倒颇僻毁我立锥片瓦,吾当以翻天覆地之力再逆乾坤!战遍苍穹,我为兽尊!
  • 心态决定人生

    心态决定人生

    本套丛书从社会礼仪、为人处世、心志心理、感悟与人生等诸多方面的阐述中归纳出最有实用性、最有指导价值,且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定律和成功范例。本套丛书涵盖了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客观因素,分析成功规律性的原理,使成功学这种看似玄秘深奥的学问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 快穿:boss要上位

    快穿:boss要上位

    系统:我们的口号是:上位!!!我们的目标是:集分上位!!!我们的希望是:装逼集分上位!!!季欢墨:呵,说的好听,怎么不自己去啊!#女主性格多变,系统性格多变##一个戏精女主上位过程中不小心上了男主##一个尽会出馊主意的系统#【ps:请不要被女主迷惑,我们是一本正经的快(装)穿(逼)文】
  • 上玄高真延寿赤书

    上玄高真延寿赤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人出逃:别惹弃妃

    美人出逃:别惹弃妃

    新婚之夜,纠缠半刻,新郎却兴趣全无的从她身上爬起来。搞什么?本姑娘倾国倾城,身段修长,该凸的凸,该凹的凹,到底哪一点不够诱人!次日早晨,妆点容颜,赔上笑容讨好,奉上香茶示好,却又被拒之千里。居然说要把她打入冷宫?本小姐放下身段,附上笑容,凭什么一再受屈!好啊!既然你自命不凡,自恃清高,自以为本姑娘配不上你,那好!本妃如你所愿,打包行礼,卷席出逃,调戏美男,挑逗美女,再来扶弱济贫,偶尔,搞搞暧昧,耍耍流氓。在想让本妃吃你这个回头草,哼哼,你有种抓到我在说!
  • 何以负君心

    何以负君心

    她于兰陵王府上一舞惊艳了他,自此与这风流之名传遍邺城的纨绔子弟结下了不解之缘。“本王喜欢你,明儿个就娶你进门,做我的妾室。”他自大地令人厌恶,偏是自己一丝都不察觉。她心中,曾经只有幼年雪地之上给她暖意的那个人,那个身为九五之尊,却一身内庸外患,一口欺瞒哄骗,终是令她心如死灰的男人“你就是仗着朕喜欢你,才敢如此放肆!”重遇孙涟漪,宇文邕原本满心欢喜,却不晓,她心中已再无他。自遇上宇文邕起,孙涟漪便以为情既是如此。可重遇高延宗之后,她才知道,原来情不止如此。“皇上,您动过心吗?您会为一人茶饭不思、魂牵梦萦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红颜祸水背后真相:褒姒传

    红颜祸水背后真相:褒姒传

    自古红颜多祸水,西周褒姒,一笑倾城。人人都知道,为了得褒姒欢心,周幽王不惜荒废朝纲;人人都知道,为了让褒姒为后,周幽王不惜杀妻弑子;人人都知道,为了搏褒姒一笑,周幽王不惜烽火戏诸侯,葬送百年大周基业!人人都骂她是红颜祸水,人人却又羡慕她有幽王的痴心错付。从没人知道,她居于琼台之上,是从皑皑白骨中全身而退,满身伤痕;从没人知道,她丹凤朝阳,贵为一国之后,是背弃了家族的盟誓,断臂求生;从没人知道,她盛极荣宠,是承载了多少不愿与不幸,笑容下肮脏的血污,有谁知,又有谁怜?人人都知道她不笑,可没人知道,她不笑,是因为没有什么可开心的事情。……
  • 两汉风俗观念与社会软控制研究

    两汉风俗观念与社会软控制研究

    风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习的社会风尚,对社会政治的整合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是一种软控制。两汉时期是中国传统风俗观念的形成期。本书通过对两汉时期的风俗观念进行政治文化考察,探讨两汉风俗观念和社会软控制之间的联系,可以认识到:两汉士人及统治者往往从政治文化角度来阐释和理解风俗,比较偏重于探讨和处理风俗与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通过美化风俗来实现对社会的软控制。因此,两汉风俗观念表现出比较鲜明的政治文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