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3300000038

第38章 戶政三十二錢幣下(8)

駁鈔法議

周悅讓

鈔法之興由於便民。及資以利國。其獘即不勝言矣。往歲議者欲以錢代銀。而阻其法者在官吏。今茲言者欲以鈔代銀。將梗其法者囗在商民。鈔法之利病。元臣劉宣呂思誠輩言之詳矣。茲特據言者所臚揚搉而辨之。一久而不變之未當也。夫前代行鈔。非不欲久。特未久而法不行。又不獲已。故變新鈔以相權耳。如元之中統。亦以鈔代銀矣。乃變而為至元。復降為至正。至元至正。皆不得已者也。今初立法而期於不變。獘其可勝乎。即今南河方行京票。票之融滯。足可例推。情形立見。不必預議。一製鈔欲精之無益也。法行雖其製之不精。猶行也。法不行而徒精其製。一鈔之直。其價必不敵一金。況十兩五十兩乎。無補徒費。殊所未悉。一預定鈔額及銀鈔息耗之未宜也。言者欲十年行鈔千萬。而以鈔易銀者。平以市易庫為之息。夫鈔千萬兩。以所言核之。當為鈔六十萬定。十年製之。當一年為六萬定。一年之中。除去天時人事之不虞。實功得三百日。度日當為定二百而後足。每機日製五定。而攀花踏躡。機須二人。八十人為四十機。而二百定之鈔始足。人日工直。不下銀一錢。鈔定料價如之。六十萬定之鈔。度用銀六萬兩。人之工直。年計銀二千八百八十兩。十年計之。加以四閏。度用銀二萬九千九百四十兩而後足。而設立管鈔之局。官吏必多。添出織造之科。器具宜備。工食物價。則十年之間。奚翅費十萬兩而不償也。又是千萬之鈔。每一出入。市庫之分平。虧為二十萬兩。校以為常。一年之中。鈔十出入。即虧二百萬兩。不過五年。千萬之鈔。盡以補銀之虧而不償矣。使復改為出入一律。即商必不樂而撤業罷市矣。以此為利。所未能喻。一鈔與銀平用之不行也。夫鈔之不能與銀爭也明矣。銀實而鈔虛。民皆重銀而輕鈔。今出入必銀鈔各半。其出之也。官吏民商固無如何矣。其入之公也。必將絀銀而贏以鈔。不復守各半之約。將拒之乎。民必以為官將輕鈔而鈔益速獘。曲容之乎。則鈔不他用而唯以充公。數年之後。以千萬出。仍以千萬入。庫藏唯鈔。無復見銀。名曰裕國。實以虛帑。精於言利。豈宜若是。一鈔法通行之不能也。今日庫帑之虧。由於銀乏。而銀所由乏。闌出為多。洋海之外。鈔法不行。則惟以銀給之矣。往日內地重銀。銀雖出洋。而居奇者。猶厚積以邀不時之需。今內地可以鈔代。是益歲驅千萬之銀入洋而不返也。昔金源用鈔。錢皆連舶而入於宋。謀國之失。可為前車。凡此五獘。勢所必然。況行之既久。至於鈔輕而人不受。則強派之法必生。鈔偽而官不辦。則追捕之獄必起。數年之間。政煩刑濫。可以逆睹。  聖主在上。豈宜有此。夫計事者必明本末。生利者必權子母。得其本者事行。豐其母者利出。今欲齊其末而背本。顧其子而遺母。興利若是。未之前聞。

答王亮生論鈔幣書

包世臣

亮生先生足下。客臘奉手書。兼示大著兩冊。古文一道。本無定法。惟以達意能成體勢為主而已。尊作傳記書論囗備。不拘守古人格轍。而自遠塵俗。較之哲兄惕翁。令人興難弟之歎矣。鈔幣一事。足下研究數十年。乃為書刊布。近又以為尚有不盡者。更加探討。務求盡善。況復不自滿假。以稿本郵質鄙人。薄植淺識。豈宜當此。然真讀書人有心世事。固應如是精益求精。但當世學者未見異人耳。欽佩之忱。無可言喻。然君子立言。必期可推行而無窒礙。以千里未接一面之人。再辱不恥之問。苟有異同。亦不敢不自竭其狂瞽以助高深也。鈔法上利國而下便民。事理至明白易曉。所可慮者。一則細民不信從。一則匪人為奸利。欲細民之信從。世臣前致淵甫書。所云未議行。先議收。而收之莫如正供常例二事盡之矣。然前書謂奇零乃雜用銀錢。未免重錢輕幣。當以相半乃為善耳。杜匪人之奸利。世臣前答足下書。所云取高麗及貢宣兩紙之匠與料。領於中官和合兩法為紙。即使中習其法。而兩匠則終身不出。其紙既可垂久遠。而外間不得其法。無可作偽。固已得其大端。然鈔有大小。則紙亦隨之。雖至小之鈔。皆令四面毛邊。更攷宋紙寬簾之法。使簾紋寬一寸以上。又用高麗髮牋之法。先製數大字於夾層之中。正反皆見。此為尤要也。足下徵引五六百年已事。並及成說。以明行鈔非衰世苟且之法。非小人務財用之舉。甚盛心也。大旨已明。不必更條分縷析。多列款目。條列一多。不能不少有得失。一有得失。則訿訿者爭持之。以為阻撓之柄矣。前明倪文貞十便之說。惟以銅盡鑄軍器一便。或當時機宜。未能懸揣。至銀實帑一便。其中具有妙用。一則足資歆動。一則實濟緩急。蓋緩急之時。鈔或不行。而銀則未有不行者也。輕重相權不相廢。為古今之至言。行鈔則以虛實相權者也。銀錢實而鈔虛。古人三幣之制。上幣想非民間所常行。黃金為中幣。而漢書曰黃金一斤值錢萬。是仍以錢起數。則幣之流通者惟刀布耳。唐以前銀止為器。其時銀產尚少也。近世以錢為國寶。而銀以便總統之用。至奪黃金之權。是地不愛寶。非人力所能輕重之也。惟一切以銀起數。而錢反聽命於銀。未免太阿倒持耳。足下欲於行鈔之後。即下廢銀之令。仍恐懷銀者失業。斟酌許其為器。取今值之一半。足下假藏鏹大萬。不數年即折閱其半。諒亦未甘從令也。且行鈔而廢銀。是為造虛而廢實。其可行乎哉。十數年內。銀貴而公私交病者。以僅以銀為幣。不惟珠玉黃金不為幣。而錢亦不為幣故也。今法假銀罪止遣。私鑄則至殊死。是固重錢而輕銀已。民間稱富室曰有錢。下至博徒無論大小攤場皆曰賭錢。從未聞以銀為說者。是錢之當為幣也明甚。然 國家地丁課程俸餉捐贖。無不以銀起數。民間買賣書券十八九亦以銀起數。錢則視銀之為高下。故銀之用廣。富貴家爭藏銀。銀日少。鹽米必需之物。商賈買之以銀。賣之以錢。故物價騰涌。

欲救此獘。惟有專以錢為幣。一切公事皆以錢起數。而以鈔為總統之用。輔錢之不及。然銀價久昂。制錢一千當銀一兩。例有明文。一旦改銀為錢。難免觖望。兵餉尤難調和。似宜將兵餉月給銀一兩者。改為給制錢千三百文。其他俸廉應支之項。皆酌改為舊準銀一兩者制錢千二百文。統計現在春秋二撥每年各直省報撥之項。約一千七百餘萬兩。當加出制錢四百萬千。每年正供雜款課程常例歲入四千萬兩。以腳價為說。舊輸銀一兩者改為制錢千二百文。羨耗同之。是每歲可加入錢八百萬千。出入相乘。有盈無絀。各省現徵錢糧。至少之處。每兩收制錢一千八百文。經徵官解司一正一耗加火工解費。每正銀一兩須銀一兩一錢七八分方敷。而一千八百文不能得市價銀一兩一錢七八分。小民共知銀一兩錢一千之例。以千八百文輸官。怨讟已起。而官每兩尚須賠錢二三十文不等。若改為輸錢。是一正一耗。止須錢千三百二十文。此外則官可資為辦公之需。雖有貪吏。不能不減於舊數。民之從令。不待其辭之畢也。如是。乃可決行鈔矣。造鈔既成。由部發各布政司轉發州縣。州縣必立鈔局。與民平買賣。其水陸大鎮店去處。由司設局。大要賣鈔收銀。必照市價。傾鎔批解之費。不可以累州縣。宜據旬報為準。州縣以九四折解司。司以九七折解部。富民見行鈔之便。知銀價必日減。藏鏹必出。鏹出益多。而用銀處益少。銀價必驟減。然須消息盈虛。使至庫紋一兩準制錢一千而止。是其大綱。鈔宜始於一貫。一錠之數也。終於五十貫。一寶之數也。如尊說至千貫以便藏者。原行鈔之意。以代錢利轉移耳。非以教藏富也。尊議云。造百萬即百萬造千萬即千萬。是操不涸之源。云云。從來鈔法難行而易敗。正坐此耳。初屆造鈔。以足當一歲錢糧之半為度。陸續增造至倍於歲入錢糧之數。循環出入。足利民用即止。行鈔之初。銀價尚昂。利之歸國者。不過五成。銀價漸減。利可七成。通行之後。利可九成。凡官民相交之事。必有耗折。如近日收漕明加之比。豈可如尊議於鈔載明文別加虛數。名為利民。更生枝節。凡善謀國者。奪奸民之利權。以其七歸之良民。而以其三歸之公上。事乃易行而可久。行鈔則主於攬。兼囗豪強及錢莊虛票之權。以歸之上。而其利則官與民各得其半。與他術稍殊耳。至於鈔紙上寫格言選書手之說。以為富而寓教。則尤為隔膜。教亦多術矣。古書具在。何必此。若謂珍藏佳書。試問藏鈔者。為藏錢耶。為藏書耶。唐之開通。宋之大觀。皆精書。世固有一二人寶玩之者。豈可通之齊民乎。尊議又兼鑄當十當百大錢。以濟現錢之乏。而嚴銅禁以飭錢法。云云。鈔法一行。則現錢足用。而私鑄自息。

銅禁之嚴。莫如   憲廟。其時政事無不令行禁止者。而銅禁竟不能行。況可必於今日乎。當十當百。法雖自古。然唐以河北之故舉行之。深不便民。不數年皆準常錢當一乃已。而數年中官費不償。民之受其害者已夥。又尊議盜賊得之而用於市則立敗。及海洋載鴉片土來者。得吾鈔則不能行於彼國。勢將自止。以此為斷盜源煙土之二大利。益非事實。今盜賊得會票錢票用於市而不敗者多矣。何嘗無號數可稽印記可辨乎。中土既禁用銀。祇許為器得半價。是正可用以買土。豈不驅銀盡入外夷乎。足下行鈔之議。載於前刻者。讀之而信以為必可行者尚不數人。若必欲禁銀。且囗禁銅。鑄大錢。言之恐斯世罕有能讀之終卷者矣。盛業以此被阻。世臣所深惜。故敢貢其私意。要之鈔法非盛時不能行。尊議固已明言之矣。然亦止救獘之良策。世臣見三十年來求利之術至亟而迄無效。故力持此論。若即以為理財之大經。則世臣亦未敢附和也。

議覆錢票有利無獘疏道光十八年

賀長齡

竊臣接閱抵鈔。奉  上諭。寶興奏近年銀價日昂由於奸商所書錢票註寫外兌字樣輾轉磨兌並無現錢請嚴禁各錢鋪不準支吾磨兌總以現錢交易以防流獘等語著步軍統領衙門順天府五城會議具奏並直省各督撫妥議章程奏明辦理欽此。臣惟政在便民。道崇簡易。錢之有票。猶銀之有票。蓋以運實於虛。方能流轉無滯。而虛不廢實。仍有現錢可資。非如楮幣之即以紙為錢。不能課實也。原奏謂輾轉磨兌。並無現錢。臣以為非無錢也。蓋緣交易之時。不必即有用錢之事。遂以票兌換而去耳。如果需用甚切。即安能以空紙當實錢。小民雖愚。謀利則智。不待法令之程督也。且今日之銀票。其每歲所會兌。蓋數倍於錢矣。而銀乃日貴。更何得以錢賤之故。歸咎錢票乎。就臣愚見。錢票不獨無獘也。兼有數利焉。錢質繁重。難以致遠。有票而運載之費可省。囗得交易遠方。其便一也。錢有良惡之異。為數又易混淆。今但以票為憑。并可不必揀錢。不必過數。省去許多煩擾。其便二也。且也小票隨身。更無宵小盜竊之虞。又免船水沈溺之失。其利殆不可勝計。臣嘗考之前史。錢票蓋亦便國。不僅便民也。唐憲宗時。令商賈至京師。委錢諸路進奏院。及諸軍諸使富家。而以輕裝趨四方。合券乃取之。號曰飛錢。宋太祖時。令商旅投牒三司。乃輸錢於左藏庫。而以諸州錢給之。後因制為便錢務。所謂合券者。蓋即今之會票。商既便於取攜。官亦藉省齎運。國民兩利。莫善於此。明臣邱濬大學衍義補按語。謂今世亦可行之。但恐奉行者給受有停滯之獘。出入有減換之獘耳。臣以為唐宋上下通行。實有裨於國計。今若禁民兌會。何以順乎人情。仍請一仍其舊。於計為便。緣奉 飭議。謹就管見所及。據實直陳。是否有當。伏祈  聖鑒訓示。

同类推荐
  • 菩萨藏经

    菩萨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方广如来藏经

    大方广如来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箓晚朝仪

    金箓晚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瓯北诗话

    瓯北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上善人咏

    诸上善人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学园都市的第六等级

    学园都市的第六等级

    你以为我是LV.5?其实我是LV.6啊!洛一方表示自己可能不太适合再干LV.5的NO.1了,所以他打算换个位置玩一玩,有空去去别的世界晃一晃也蛮好,所以他开始了自己的搞事之路。(序章·改在作品相关里面,毒点会有,欢乐也会有!蟹蟹大家,点个收藏再走呗(?????)读者群:833790429大家快来开车23333)新书《洛丹伦的黎明》求推荐求收藏!!
  • 每天玩一个脑筋急转弯

    每天玩一个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作为一种新型的头脑体操运动,力求让你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发挥超常思维。每天玩一个脑筋急转弯,让大脑在游戏中自由穿梭,是开发大脑潜能、丰富知识素养、培养幽默性格的智慧宝典。本书精选了大量经典的脑筋急转弯,分为爆笑搞怪、知识比拼、应变抖机灵、创意无限、打破常规、开心冷幽默、智力挑战及潜能开发八个部分。书中不仅配有精美的图片,还精心设计了趣味连接等小板块,用轻松活泼的形式唤起读者更为强烈的阅读兴趣。
  • 艾梅达斯战记

    艾梅达斯战记

    弥亚在八岁之时意外觉醒了前世的记忆,命运的轨迹因此而变化,艾梅达斯大陆未来的故事也将因他而发生巨大的改变!
  • 法律人的救赎

    法律人的救赎

    本书是一部充满人文气息的法学随笔评论集,内容包括“影像中的自由与制度”、“书香中的法意与人生”、“备忘录:法制的话语和实践”、“诗性正义:法律人的情感与关怀”、“自由交流:荒漠甘泉与丰盛生命”五个部分,收入的许多篇章曾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反响。它们忠实记录了作者对当下法治状况的个人体验和反思,以及对中国法学教育和知识使命的实践和思考。本书的视角既是制度的,也是个人的,作者相信制度对于人心的好坏都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也相信如果没有健全、自由而理性的公民精神作为支撑,法治的理想终究无法落实。
  •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化与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遗产。但在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解的谜团,很多历史真相并不能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对其进行还原。未解之谜无处不在……
  • 凌叔华文集:古韵

    凌叔华文集:古韵

    描绘了生长在清末民初官宦人家中的一个小女孩整个童年的生活体验及所观所感。这个复杂的旧式文人的大家庭中,有威严的父亲;美丽聪慧又哀婉的五妈;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的三妈和六妈;还有自己那位贤良无争的母亲;十几个兄弟姐妹;远近亲姑妈等等及佣人仆妇无数。她从小就见惯了姨太太为争宠幸、地位而争风吃醋的场面。书中还为读者讲述,叔华随了花匠老周,出门去逛隆福寺,买花肥,看曾给慈禧太后管理颐和园的花匠朋友;当那位精通六国语言的辜鸿铭来访时,叔华站在一旁,看爸爸和他一起赏竹,争论国事,等着吃云片糕;年少时留学日本,体味樱花开时绚烂之极的快乐和悲凉。
  • 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史上第一无道昏君

    天启七年八月十日。这本来是一个凄惨的夜晚。此时帝国皇帝朱由校病入膏肓。此时东林君子们正在磨刀霍霍,预备众正盈朝。此时在小冰川的影响下,帝国正遭受着严峻的考验。此时信王王府里,即将是帝国皇帝继承人的朱由检.....开始了他昏庸无道的帝王生涯。
  • 责任(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责任(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针对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素质,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按关键词归类,精编成《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责任》。精选五十多篇小故事,每个故事后设计有“换位思考”与“成长感悟”小栏目。用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给孩子们以无限启迪。书中故事娓娓道来,插图生动有趣,可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收获知识。
  • 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下册)

    资治通鉴故事导读本(下册)

    《资治通鉴》在叙述历史事件时不可避免地将同一事件分散地列在不同的时间下,使得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散开来。为了聚拢线索,范毅然将原著中分散的故事或人物串联起来,加入了一些相关知识介绍,帮助小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精选其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完整详细地交代原委,帮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历史。
  • 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

    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