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7000000102

第102章 户政二十四盐课上(1)

整顿鹾务折

林则徐

为敬陈楚省鹾务。设法整顿情形、恭折奏祈  圣鉴事、窃臣质本庸愚、盐务尤非所习、仰蒙  圣慈委任、先经署理两江、总督、旋复擢授湖广总督、于鹾政皆责无旁贷、不敢不加意讲求、因讲求而愈知筹办之难、因难办而益矢转移之力、其中曲折繁重情形、有非循常蹈故所能收其实效者、故必倍加整顿、不敢稍避怨嫌、现虽积弊渐除、犹恐久而生玩、谨将一切办法、为我  圣主、缕陈之、伏查两淮引额、除淮北二十九万六千九百八十二引不在湖广营销外、其淮南年额应销盐一百三十九万五千五百十引、内江苏安徽江西三省、额销之数仅居四分有零、而湖广销额几及十分之六、以每引四百斤计之、每一万引即合盐四百万斤、积而至于七十七万九千九百余引之多、其为盐殆不可以数计、此湖广所以为淮南最重之口岸也、然楚民并不尽食淮盐、如湖北施南一府六县、及宜昌府属之鹤长乐二州县、均属例食川盐、湖南郴桂二州属、并衡州府属之酃县、共十一州县、例食粤盐、是楚省境内本有川粤引地、则凡犬牙相错之处、皆不能无影射透漏、正不独湖南永兴一县、熬煎粤盐、以灌淮界、久为粤省之所必争也、至应食淮盐之地、亦有离淮较远、例准借食邻盐者、如宜昌府属巴东等四州县之借食川盐、永州府属道州等五州县之借食粤盐、锁筸等处苗疆之借食川盐、皆经宣诸令甲、虽定例不许过十斤以上、但一人可买十斤、合众人计之、即不知凡几矣、论者谓行盐之额、定自 国初、近来生齿日繁、何至岁销盐斤转不能如原定之数、此言殆未深考耳、查两淮盐法志载、 国初淮南岁行纲盐只九十六万六百八十四引、迨后纲食递有加增、至嘉庆七年、始符现在自变量、是淮南现行额引比之 国初原额、实多四十三万四千八百引有零、又 国初每引运盐二百斤、至雍正年间、定为每引三百四十四斤、嗣后累次加增、至道光十一年、始以每引四百斤为定额、较之三百四十四斤为一引者、每七引溢出一引、以此科算、是湖广所销之盐、比前又暗加十余万引而不觉也、窃思原定盐额、每以民数为衡、近数年来湖北湖南两省、报部民数细册、约共五千万人有零、除例食邻盐之处、至少亦去十分之一、其应食淮盐者、约有四千五百万人、以每人日食三钱、照例科算、是每引四百斤之盐足供六十人终年之食、即以所报民数与应销自变量互相比较、已恐有绌无嬴、且生齿既繁、则食盐之人固多、而卖盐之人尤多、民间生计维艰、故凡有盐利可图之处、贫民无不百计挑运、四出售私、其近川近粤近潞地方、与两淮场、相距皆远、淮盐挽运到岸、自千余里至二三千里不等、而邻盐一蹴即到、成本既轻、卖价自贱、欲令民间舍近食远、舍贱食贵、本系极难之事、且以盐课较之、则邻省皆轻、而淮纲独重、即如川盐每包一百三十五斤、在火云阳等厂、仅纳六分八厘一毫、即最重之犍为厂、每包亦只一钱三分四厘、若淮盐一百三十五斤即该纳银一两三四钱、比川课加重十数倍、又查潞盐每一百二十引为一名、完正杂课银一百两、若淮盐一百二十引、即该纳银四百八十两、亦不啻倍蓰、虽粤盐课则臣未深知、而考其总数、不逮淮课十分之二、其轻可知、夫以重课之盐、而与邻界之轻课争售、即彼此同一官盐、亦必彼嬴此缩、况又加以无课之私贩、纷纷浸灌、其势之不能相敌、更不待言

且不特此也、潞盐之行于陕西、有应从湖北郧阳府经过者、川盐之行于贵州、有应从湖南辰沅等处经过者、以淮纲地界、而为邻盐必由之路、虽欲禁其私卖、势必不能、唯因引地既定于前、若不保卫藩篱、则浸灌更无底止、是以嘉庆年间、中外臣工、屡有奏请、以郧阳改食潞盐、衡永改食粤盐、辰沅改食黔盐者、均经驳饬不准、是楚省边境名为淮界、而实不销淮盐之处、又去十之一二、所恃以营销者、惟在腹地数郡耳、然自黄州以至武昌汉阳、凡盐船经由停泊之处、其为夹带私所占者、久已习为故常、又商民各船由江浙来楚、每有船户水手带盐私售、且近来淮北票盐盛行、更由安徽之英山霍山、与河南之光山商城罗山等县、灌入黄州德安汉阳各处、故虽腹地数郡、亦愈见其难销、更有一种棘手情形、则以商人完课买盐、发给运脚、皆须用银、而市上盐斤无非卖钱、从前银价贱时、以千作两、照奏案梁盐每包价银三钱科算、不过卖钱三百文、近因银贵钱贱、三钱库银、即合钱四百二三十文、纵使市上盐价较前有增、而以钱合银、实已暗减、岸商水贩、皆惟利是图、岂甘亏本。则招徕愈难、今试将高低之盐一律牵计、每引只算银十四两、湖广每年食盐按额、即须银一千余万两、以钱计之、则须一千五六百万千文、其为繁重甲于各省、是运盐纳课、虽在两淮、而输纳营运之赀、大都出诸两楚、此臣所以夙夜筹思、而兢兢然惟恐贻误也、臣自上年三月到任、因正二两月售盐稀少、亟筹设法疏销、凡所陈奏、督属缉获各路私盐、及严禁铜铅船买带川私、与夫襄阳等处、撤退邻境三十里内盐店、并衡永一带、责成道员督缉各事宜、幸俱仰蒙  训示、并谕令四川河南各督抚一体稽查、俾臣得以严饬各属、加倍遵、认真堵挐、如宜昌一带为川私丛集之薮、则委候补道刘肇绅前往、督同宜昌府知府程家颋查挐、究出弁兵纵私分肥情弊、从严惩创、又襄阳府属久被潞私侵占、绝无水贩运盐、臣亲至其地、相度机宜、责成安襄郧道杨以增改立章程、并将施南府金石声、奏蒙  恩准、调任襄阳、该道府一同出力筹办、潞枭渐见敛戢、水贩即源源运行、又衡州一带、亦久不销引、自臣亲到该处、饬挐私盐多起、并将卡座 奏改游、责令衡永道张晋熙、会同湖南盐道李裕堂督办、近日粤私差少、惟距武昌甚远、尚须随时察看、又黄州武穴一带、为盐船入楚停泊要口、船户水手、与岸上奸贩串通卖私、日甚一日、臣派委试用知府但明伦驻札该处、凡有盐船入境、亲行催攒、并将水痕风色、察验报明、如有水迹不符、及无故逗遛、立即究办、闻船户奸贩皆惮其严、凡此远近印委各员分饬筹办、仍责令湖北盐道于克襄督同汉岸总卡委员、武昌府同知陈天泽、综司其成、此外各府州县、皆有缉私疏引之责、虽楚省向例准其融计销数、而臣惟恐各属互相观望、会同抚臣周之琦、饬令盐道于克襄、按月按季、核计各州县销数、分别功过、先将短销之黄安县知县刘坤琳撤任查办、于是州县始知儆惧、竞思设法督销、又经该道于克襄捐赀、密遣亲丁、分路缉私、尤多起获、是以统计上年两省、所获私盐竟至一百余万斤之多、且获一斤之盐、即提一斤之课、不特有裨库项并向来捏报邀功、朦混搪塞诸弊、举无所施、此皆仰赖  圣主洞烛无遗、  允臣获私提课之奏、始得钦遵督办、感懔尤深

臣又思鹾务事宜、仍须恩威并用、若一味严缉、恐窒碍亦多、故又剀切示谕绅民、晓以利害大[义](意)、以为每人每日食盐仅止三钱、所费不过一文、即官盐不如私盐之贱、而按日分计、所争亦仅毫厘、民间日用饮食、何在不可节省、而独于必不能已之食盐、计较毫厘贵贱、公然犯法食私、在绅衿应革功名、在平民应受满杖、明于利害者、当不至若是之愚、且湖广钱漕最轻、比之江苏仅及数分之一、  圣恩高厚、赋额永不加增、若于盐课正供、尚相率而背官食私、天良安在、除既往姑宽免究外、嗣后责令绅衿大户、以及乡团牌保、互禁食私、犯者公同送究、小民见此示谕、具尚听从、又挑卖私盐之穷民、许其改悔投充肩贩、由各处官盐子店给票、挑赴四乡、卖完缴价、如此则肩贩各有生路、庶可化莠为良、而偏僻村庄皆有官盐挑到、不得借口食私、于销引似有裨益、查向来民间匪类、大半出于盐枭。即襄阳之捻匪红胡、为害最甚、总因逼近豫省、以越贩潞私为事、遂至无恶不作、今自整饬盐务之后、襄阳绝无抢劫之案、并将隔[省]民犯挐获多名、是所办者盐务、而其效即不止于盐务也、又各处水贩在汉岸买盐、向给水程一纸、运到后须由地方官汇缴、臣恐胥役藉端勒索、致水贩裹足不前、是以变通办理、俾省浮费、以示招徕、因事属细微、不敢琐屑入 告、乃准两江总督臣陶澍移咨、钦奉  上谕、林则徐曾署两江总督、其于鹾务转运交关之处、熟悉情形、现经酌定道里远近、限期由水贩交付盐行、送局赍道、不准由州县催缴、可免需索留难、办理甚为合宜等因、臣跪诵之余、益当钦遵妥办、水贩因此稍沾微利、颇见踊跃买盐、惟此县之水程、转运别县售卖者、恐致漫无稽考、仍应令其送县呈查、此又随后续立之章程、与前议两不相悖者也、又宜昌府属例食川盐之鹤长乐二州县、历由两淮委员驻札万户沱地方、代川办运、原为保护淮界起见、而两淮盐政、相距甚遥、倘有借官行私、无凭稽察、经臣咨商两江督臣陶澍、改为由楚省委员驻办、以便约束、并只许就近购运、四川巫山县之大厂盐、已足以敷民食、不准远赴数千里之犍为县装运花盐、以致下侵荆州等处、接准陶澍咨覆、意见亦极相同、又从前楚省历因襄阳宜昌衡州三处、额引不销、陆续 奏明官运商盐、前往减价售卖、以敌邻私、此意未尝不善、而于利弊未能洞澈、不免似是而非、是以历办并无成效、盖淮盐成本重大、即减之又减、总不能贱于无课之私盐、若不认真缉私、而欲以官盐冲其、是商本徒亏、而邻私仍不能敌、且商人本为牟利、必抑价以亏其本、则商运愈不前、而私盐愈充斥矣、又访有一种奸贩、转买减价之贱盐、以灌旺售之引地、是为藉寇资盗、无异剜肉补疮、臣将此三处之盐、一不令抑价、以杜流弊、现在襄阳水贩、运盐已多、宜昌亦已通贩、衡州则官盐业经运往、水贩尚未前来、祇须随时察看情[形](刑)、如水贩销路大畅、则官运固可无需、即有必须官为倡导之处、亦照时价发售、务令盐色纯净、秤足味佳、不宜抑勒减价、以致亏本滋弊、其扬商向因减价赔垫、立有三盐名目、按引捐贴、兹由臣咨明两淮、严行裁汰、不在借口赔累、致碍鹾政、现闻扬商输课、倍形踊跃、而楚岸售得价银、臣复不时催解赴扬、不任花销糜费、本所报销数、有一引即解一引之银、务使针孔相符、胥归实在、不准如前之漫无凭证、要之销盐之畅滞、上之视乎天时、下之视乎地利、而人力总不可不尽、臣窃恐无可操之券、而断不敢有未尽之心、惟赖  圣慈福庇、长使年岁丰登、堤防巩固、则民力宽裕、而肥腯之奉旨蓄之供、售盐自当更旺、此时所属各员、虽有筹办出力之处、臣均不敢遽行保 奏、致启易视之心、务令一力奉行、始终无怠、庶几畅益加畅、至私盐现获固多、然有私总不如无私之为妙、果使将来销引愈多、而获私转少、更足以见化莠为良之实效、臣惟祷祀以求、不敢稍有懈忽、以期仰副  圣主委任、责成于万一、谨将办理情形、缕晰缮揭具 奏、伏乞  皇上圣鉴训示、谨 奏

同类推荐
  • 送李频之南陵主簿

    送李频之南陵主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礼舍利塔仪式

    礼舍利塔仪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极通书

    太极通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定志通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真十书悟真篇卷

    修真十书悟真篇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大漠厮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大漠厮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记录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厮杀,内容包括阿莱曼之战,突尼斯战役,撒哈拉奔袭,北非补给线争夺战、克里特岛大厮拼,反击意大利等。
  • 《案例。》系列(第8辑):公司锦标赛

    《案例。》系列(第8辑):公司锦标赛

    这里有过去一年来发生在中国最佳的商业故事,它们富有代表性,而且引人思考。生动的语言和别致的情节不是商业故事必须的要素,书中的案例记录了2007年全年和2008年初这段时间里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商业活动和商业事件。请注意,我们关注的标准来自于其在商业领域的重要性。进一步讲,我们关注企业本身具有怎样的价值;它们的行为具有怎样深远的影响;它们如何开拓中国市场,如何吸纳境外投资,又如何在国际市场上自我扩张……关注并忠实记录中国企业的成长,记录它们的困扰与突破、喜悦与忧伤。所谓“最好”,不过是在这一标准下,集纳洞悉中国商业
  • 云中不知味

    云中不知味

    有时候感情就是这么容易到来,又那么容易就消逝。有的时候,你觉得那人在灯火阑珊处等着你,而那人却直接转身离去,或者根本就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你脑海里的幻想;有的时候,你觉得那人根本不存在,而那人却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等着你,他会到来,也不会到来,到来的是缘分,不到来的也是因为缘分。七年前,“我喜欢你”“我讨厌你”然后他就失恋了。七年后,“我喜欢你”“我...”“不准拒绝”
  • 甜心蜜爱:老公大人请节制

    甜心蜜爱:老公大人请节制

    一场阴谋,让皇延陪酒女安笙落入连城霸道总裁陆彦陆男神手里,他宠她爱她,却也虐她恨她,“你这个磨人的小妖精,怎么能让我如此痴迷于你,简直岂有此理!”安笙无辜吐舌,她调皮可爱机灵搞怪招人喜爱也是她的错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枪神纪之附身系统

    枪神纪之附身系统

    他,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却颠覆了作战天赋,拥有了非人类的行动能力。一个从普通学生到世界主宰的过程,成为了枪神纪承人。
  • 鲸鱼寄情大海

    鲸鱼寄情大海

    一条路,一段时光,会有人一起相约而行,也会有握手说再见的时候;问时光,怎么样?暖风送来低语。
  • 原始蛮荒:神女,好当家

    原始蛮荒:神女,好当家

    唐果枝怎么也没想到,只因一句吐槽,就分配到一个如此落后的蛮荒世界,为了生存,在系统的帮助下,学着如何带领这一群小小部落的蛮荒人发展大部落(更新不定时,不想写了就完结,文笔有限,请手下留情,爱你们,么么哒!感谢喜欢)
  • 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

    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

    奥普拉·温弗瑞,一位美国尽人皆知的人物,一位打动人心的“脱口秀女王”,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传奇人生的美国黑人女性。她出身平凡却凭借着非凡的个人魅力,在访谈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了美国和世界亿万电视观众的心。人们崇拜她,不仅因为她的身价高达24亿美元,更因为她的努力,她的不屈,她独一无二的个性魅力!《奥普拉魅力养成日记》结合奥普拉的传奇经历,将她的智慧呈现给广大女性朋友,帮助大家找回失去的信心,重塑完整的自我,活出属于自己的全新的人生。
  • 元史

    元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火文集·第十卷:九十回眸

    王火文集·第十卷:九十回眸

    《王火文集·第十卷》以“中国现代史上那些人和事”为主题,是作者在不同时间陆续发表在报刊、杂志等刊物上的纪实文章的结集,内容均为回忆旧时经历和见闻。全书上下两卷共十辑,分为“早年记事”、“师恩难忘”、“日伪罪恶”、“春秋钩沉”、“时光流转”、“情感记忆”、“掉亡伤逝”、“海外人物”等八个部分,为作者接触过的百余个人物的事迹,涵盖中外,其中涉及很多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的第一手见闻录。早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王火就曾采写过南京大屠杀审判日本战犯及汉奸,发表了许多抨击时局的特写通讯,还采访过胡适、于右任等多位名人;作者父亲是爱国烈士,不幸在汪伪政权下遇难,书中有多篇文章表达作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