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7000000129

第129章 礼政四学校(2)

舒化民

学宫为敛才之地。书院乃育才之区。学宫以岁科两试定优劣。考核贵严。而书院之设。则岁有甄陶。月有廪饩。策励尤真。此作养人才者。甚盛心也。顾郡州县邑。莫不各有书院。而惟省会之书院。其征才也广。其庇士也。宏山长既多聘名师。而各宪又严加考课。有较之省外迥不相侔者。所以聚才虽仅百数十人。而每逢乡试揭晓。则获隽者不下十数辈。其明征也。然而每岁甄别。仅凭一日之诗文。得则一年长领膏火资。不得则向隅徒步归耳。虽宪鉴空明。取舍一秉至公。此中原无屈抑。然文字有一日之短长。其倩替幸获者。亦所恒有。即谓月课闲有升降。而升降究有几何。至有谓以每至等第之前矛。藉膏火为奖赏之费。则又来者过多。稂莠混淆。冀图弋取。亦难期拔十得五。愚窃以为欲选真才。莫若变通甄别。查三年大比。本省七千余人。彼自问荒落者。业已不肯观光。其不惮千里百里来者。多半读书之士。而此七千余人之中。经各房呈荐。不过五六百卷。淘汰所余。业已十去其九矣。然取足中式之外。有以额满见遗者。有以犯规磨勘者。有以小疵黜落者。何止数十人。积三载寒窗灯火。鏖战于九日之矮屋风檐。所有三文艺试帖经义策学。俱可窥见一斑。聚作者之精神。映阅者之眼光。分校官荐之主试。又悉心持衡。其额溢小疵以及堂备诸卷。此中岂果遂无真才积学耶。且查北闱乡会试榜发后。有将额溢佳卷挑取誊录之例。三五年报满可以得官。仰见我  皇上爱惜人才无微不至。而外省乡试荐卷中。虽有佳卷。与落卷同归无用。殊属可惜。愚窃以为此种人才。既无他途可进。似宜拔入书院。再为甄别。取若干名。即入正课。偏僻州县。士子本少。师友陶成。今置之省会书院。既可博习亲师。相观而善。而寒畯茂才。又得奖赏膏修。以为读书资斧。眼界既开。功力尤易长进。其造就真有不可限量者。雍正年闲。鄂文端公。总制云贵。征滇士入书院。取全闱落卷观之。每乘夜分公余挑灯披览。共得五十二卷。自谓如玉之在石。未名一器。而砻以错之。大小皆可得其用。既定乃折号书名下郡县。各送至省。集于书院。其郡县及广文。知有学问优通者。或天资高妙。能记诵颖悟过人者。亦会同保送。故尔时滇省中奇才异能之士辈出。实自文端公此举开之。其教文煌煌大篇。载入云南通志。诚盛事也。本年各郡州县乡试落卷。想已发下。分散无从搜查。可否仰恳宪恩。檄饬各州县。会同教官。调取呈荐之卷。其有因额溢微疵。备而未中者若干名。将三场朱卷。包封送呈鉴阅。择其文品之佳。及经策具有腹笥者。即檄饬各州县。将该生姓名详送。仰候送入泺源书院。作为来年正课。其次者。各州县收入本处书院。亦列正课。不足者。仍行甄别考取。如此一变通闲。比之但凭一日之短长。定一年之膏饩者。较为真实。昔人云。养士与养孤贫不同。彼则哀其终而收之。此则谨其始而用之也。

戒谕学官

李棠阶

为严立课程以励上进事。照得士子为风化之原。而教职实士子之倡。专司训课。人心风俗之本系焉。将相牧令之才基焉。所关綦重。故按月课定例甚严。乃者因循故事。职多不举。而书斗等又或借为勒索之资。名存实掩。士奚由进。本院奉 命视学。学校是其专责。士习之未端。文风之未纯。恻然痛心。然通省地远人多。势不能周知而遍教之。不得不仰重各学。以分其责而广其教训。且各属皆该教职等。桑梓之地。士子优劣。与有荣辱。岂得漠焉。视为无关痛痒之事。夫来学有贽。礼所不废。近闻诸生入学延玩者多。虽属伊等无礼。然亦必实有迫于饥寒者。究而论之。我辈亦未必无过。师之受贽。将以教之也。清夜自思。士子之品行。果由我敦否。士子之学问。果由我进否。设真能肫肫劝课。视如子弟。谁无良心。方将致敬尽礼之不暇。而肯故为玩延乎。必无是礼矣。今与各学约。本案新生及在学旧生。按定人数。分为一月四课。期汇集明伦堂。先教以敦伦立品。反复劝谕。然后命题面试。秉公甄录。将所取优等。每一课呈解数本。每三月呈解一次。其余每课二三等。但造清册呈送其文理通顺。屡取优等者。本院量加奖励。劣者反此。如无故三月不解卷子。本院定行查究。至武生亦于每月定期传集。默写武经一段。及 圣谕广训一二百字。伊等更宜宛转训戒。或与之讲 圣谕一二段。令伊等拱听。久亦可化其桀慢之气。如有三次不到者。照例严传戒饬。无故终年不到者。详请斥革。诚能实力奉行。认真训课。激劝之方。无不曲尽。则诸生即间有不肖。而守分好学之士必多。本院按临从优奖异。决不辜负苦心。若仍视为具文。诸生等毫无进境。本院定行严惩。亦不能格外宽贷也。

河朔书院谕诸生

李棠阶

国家设科。以四书经艺策诗取士。原欲使讲求圣贤之实学。稽考经史。通知时事。以实得诸已者发而为文。国家因以其发而为文者。征其所行。此即古人考言询事之意也。源远流分。弊端百出。至不可究诘。实力守分为举业者。已属杰出。更安望其留心正学。刻苦勤修。以期至于古之圣贤耶。然此流弊使然。非设科之本意也。 今皇上以弱冠之年。企尧舜之盛。励精图治。孜孜讲学。 朝廷气象。翕然丕变。 登极诏内。已有举孝廉方正之条。今闻又有议举博学鸿词之说。将来变通旧章。参用征辟。亦未可知。凡举贡监生以及布衣之士。平日修行积学。而困于屋者。皆可以自见。真千载一时。诸生自审。何者足以应 圣主之所求耶。无以应所求。则愧悔之发。可不思所以自奋自勉耶。愿诸生于所示条约。留心致思。勿视为迂阔而置之。必端其趋向。必慎其言动。必戒其欺伪。必拓其规模。于六经通鉴以及小学近思录诸书。精研博考。务期实得于身心。措之于事业。以副 圣天子务实学求真才之至意。若乃诲之谆谆。听之藐藐。自甘暴弃。终归污下。则予末如之何也已矣。思之勉之。

说士上

管同

今之士不外乎三等。上者为诗文。次者取科第。下者营货财。为诗文者。猎古人之辞华。而学圣希贤。无其志也。取科第者。志一身之富贵。而尊主庇民。建立功业。无其心也。至若营货财。则轻者兼商。重者兼吏。甚者导争讼。事欺诈。挟制官府。武断乡曲。民之畏之若虎狼毒螫。历观史传以来。士习之衰。未有甚于今日者也。论者悯焉。或曰教之无其具也。或曰养先于教。今士无以养。虽善教若之何。是二者皆得其一端。而未知其原本。今夫士之为物也。其名甚贵。而其品甚尊。其名贵。则其实不得以多。其品尊。则其选不可以滥。三代以前。兹不具论。考诸汉史。太学之士。及所谓郡文学博士弟子员者。合海内而计之。其为人无几。是以士风之美。莫如汉世。至唐太宗增广生员。沿及宋元。其人益众。循至有明。遂开以赀入监之例。迄今日而府州县学间。岁所入少者十余人。多者至二三十人。不待十年。而一县之号称为士者。数百十人矣。呜乎。何其多也。山有金。水有珠。其为物不可卒致也。逐日而取之。定数而求之。不问精粗。不论真伪。则砂石之来。必有倍于金玉。今取士者间岁之间。一县辄增数十。夫一县之大。安得间岁辄有数十人足以当士名。而无士品者。上昧昧而求之。则下混混而应之。士之所以杂出不伦。无所不至者。由此故也。而世之人不深维其原本。辄切齿痛恨。归咎于士习之衰。呜乎。取砂石以为金珠。不中用。则曰金珠非宝。彼金珠其负屈矣。取非类以当真士。既为恶。则曰士习之衰。彼真士抑含矣。故为今之计。莫若寡取士。裁其额。远其期。使一学不过数十人。则士尊贵。而其风必变。士风变。而益于国家者多矣。古之名臣有言曰。愿陛下十年不行科举。则天下太平。曩尝疑其过言。以今思之。信。或曰。今取士者考之以无用之言。定之于一日之际。虽裁其额而远其期。彼贤不肖亦何由知耶。应之曰。诚不敢知也。虽然。有国家者。多获一贤。不若少收一不肖。故取士者。与其广额而贤不肖之皆多。不若减额而贤不肖之皆少。

说士下

管同

广士之额。不惟多收不肖。而教养皆虚。减士之额。不惟少收不肖。而教养皆实。教之虚实。愚当别论。请先以养言之。今夫为士之法。不可商。不可吏。不可争讼欺诈。挟制官府。武断乡曲。然则为士者。舍童子之师。无可为者乎。童子之师。一县至数千。有非士而为之者。有士为之而不足自给者。然则为士者。将使闭门而冻饿乎。士固有守死之道。而圣王不以守死责人。且守死者可以得之贤人。而不可得之中材以下之人。 国家知之。是以养士之法有廪膳。有学租。有书院之膏火。恩德至渥。不可复议。而天下之士。则犹汲汲营货财。无所不为。如前之论。若是者何哉。曰。人众故也。一县之士。得廪膳学租者二十人。得书院膏火者七八十人。合之仅及百人。而号称为士者。则多至千人。彼百人或生矣。而八九百人者何以自给。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矣。今之诸生。号称为士。而其实十九皆民耳。以民之实冒士之名。而使无恒产以自给。是以轻者兼商。重者兼吏。甚者导争讼。事欺诈。挟制官府。武断乡曲。放僻邪侈。一如孟子之论也。呜乎。分五人之食以饲十人。而十人皆饿。不若减去五人。而使五人皆得饱。廪膳膏火学租之属。养千人数百人则不。并而养数十人。则可当中人之产也。然则养士者。与其广额而人人使不足。不若减额而人人使有余。斯养归于实。可以责其不为非矣。周之时士有士田。尽人而养之。故其时士贵而多贤。至于战国而士有无恒产者。纵横捭阖之流。遂起而不可复禁。孟子以为有恒心。指其贤者言之耳。沿及后世。士额益多。则择人而养。夫择人而养。不惟无以敦士风。而实足以坏士习。宋胡瑗在太学。旧制士每月有试。瑗曰。学校礼让之地。而月使之争。非所以成就人才也。于是改试为课。更不差别高下。有不率教者。召而教之而已。夫有试犹恐其争。于廪膳膏火。或予或不予。而使之争利乎哉。邓志宏言崇以来。蔡京寻天下学者纳之黉舍。校其文艺。等为三品饮食之给。因而有差。旌别人才止付于鱼肉铢两间。学者不以为羞且逐逐然贪之。学校之坏。自崇宁始。呜乎。是法也。蔡京为之也。

请陕甘乡试分闱并分设学政疏

左宗棠

窃维甘肃地处西北边荒。旧隶陕西行省统辖。康熙年间。拓地日广。始设甘肃巡抚。驻扎临洮。乾隆年间。又改临洮为兰州府。后设总督驻之。兼管巡抚事。地当西陲冲要。南北界连藩服荒服。汉蒙回番。杂处其间。谣俗异宜。习尚各别。汉敦儒术。回习天方。蒙番崇信佛教。古至今。未之有改。置省以来。诸凡建设。或创或因。于武备尚详。而文治独。其异于各省者两大端。各省除壤地毘连。一水可通之安徽一省。乡试归并江南。取中士子。久习为常。此外均就全省适中。督抚驻扎处所。设立贡院。届期考官入闱校阅。照额取中。独甘省距陕。道阻且长。而乡试必须赴陕。陕甘学政远驻陕西三原。三年一度。按临甘肃。举行岁科。

两试均与各省不同。故自改建省治以来。甘肃士人。经明行修能自淑其乡里者。尚不乏人。至巍科上第。以文章经济取重当世者。概不多见。非各省皆知稽古之力。争自濯磨。甘肃士人。独安固陋不求闻达也。计甘肃府厅州县。距陕近者。平庆泾巩秦阶两道。约八九百里千里。兰州一道。近者一千三四百里。远者一千六七百里。兰州迤西凉州甘州。西宁迤北宁夏。远或二千余里。或三千里。至肃州安西一道。则三千里或四千里。镇迪一道。更五六千里不等。边塞路程窵远。又兼惊砂乱石。足碍驰驱。较中原行路之难。奚趐倍蓰。士人赴陕应试。非月余两月之久不达。所需车雇价饮食刍秣诸费。旅费卷费小者数十金。多者百数十金。其赴乡试。与东南各省举人赴会试劳费相等。

同类推荐
  • 佛说老母女六英经

    佛说老母女六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昆腔原始

    昆腔原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土境观要门

    净土境观要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温暖的门边

    温暖的门边

    这部散文集记录了作者对生活方方面面的观察与思考,涵盖了日常生活中丰富而常见的诸多的小小图景,并以小见大,衍生出不同层面上的思想火花的碰撞,或多或少,给人带来种种有益的启迪与思考。面对喧嚣躁动的都市生活,她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着世态人情的演绎与嬗变,有质疑,有批评,有认同,也有感动与欢喜。
  • 幻想乡的流亡者

    幻想乡的流亡者

    这是一个被月之都一炮崩到幻想乡里的星际流亡者的悲催(幸运)的故事。想象中的自己,我觉得我是个高人,工业进化,机械成神,可现实却是……走开,你们这些该死的月都人,走开,不要再用炮轰我了……我每天都从美妙的幻想乡中醒来,是个对生活极有品味的人,没错,吃观音土当早饭,生病用的都是永琳牌药片,然后用金钱收买灵梦用武力威胁紫妈,对了,我还跟文文搞事……呃,这个没有。总之,我真是又绅士又伟大,我就是这样一个尊贵的人,哈哈哈哈……
  • 时光与你皆心上

    时光与你皆心上

    在一起后,绾瓷发现“高岭之花”变成“沙漠之雕”,气得想退货,某人淡定地看了一眼旁边气急败坏的老婆,幽幽的应道“对不起,货既售出,概不退换。”绾瓷:啊啊啊简直要气死我啦,快还我男神!!!绾瓷刷着围博里“男朋友当初是怎样和自己告白的”看着各式各样的浪漫而又别出心裁的告白,忍不住踢了一脚沙发那头的某人,“你说你,哪有人和女孩子告白说教人家学习的,一点都不浪漫,死直男!”某人挨了一脚,不怒反笑,“还好你好骗!”绾瓷内心:滚吧,这样的老公我要来有何用???深受姨妈神折磨的绾瓷乱发好大一通脾气后,捂着肚子蜷缩在床上哭着,突然旁边的床微微下陷,接着后腰被贴上暖宝宝,整个人被抱了起来,肚子被塞了个暖水袋,某人不声不响,静静抱着绾瓷坐在床上。“呜呜……你这样会把我宠坏的……”“正好,宠到除了我没人能忍受的时候,你要和我吵架连娘家都回不去,只能待在我身边。”“……”
  • 想入妃妃:娘子,晚上约

    想入妃妃:娘子,晚上约

    新书推荐《辣女当家:傻夫撩妻成瘾》,欢迎来看喔~~1v1,她身为第一皇商家族的嫡长女,身上肩负的是与叔叔斗智斗勇,维护家族的重任!奈何,这个道路实在坎坷,前后有绊脚石,左右是打都打不走的小绿茶。见她空闲了再来一记勾人心弦的桃花眼……〖小剧场:柳:娘子,晚上约一炮吧!*南宫漾随即将一旁的肉团塞进他的怀里,勾起一抹荡人心魂的笑,幽幽的回道:丑拒!〗
  • 风雅毛泽东

    风雅毛泽东

    本书《风雅毛泽东》全书分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人文情怀、风雨人生四大部分。作者撷取若干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和细节,生动记述了一代伟人的工作、生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的领袖魅力和风采。书稿中诸多篇章为毛泽东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内涵。
  • 重生之轩辕武圣

    重生之轩辕武圣

    抗击异族入侵,守护华夏文明之火。 结束乱世之争,维护九州河山一统。 重生后来到一平行世界,具备过目不忘的奇能。在这里,宋太祖武力绝伦,南唐后主词剑双绝,后蜀皇帝竟是蜀山剑门弟子!武者崛起,乱世争锋,快意恩仇,一双铁拳会尽天下英雄。为守护河山,守护心爱之人,不断突破极限,踏上武道巅峰。绝不接受屈辱,不向敌人低头,有仇必报,有爱必争!作者另有百万完本武侠《笑傲天下》,书荒可读。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 温风寒尹

    温风寒尹

    温尹寒看着长长的街道,晚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突然她只觉身上一暖,被人罩上了一件披风,还带着那人身上的温暖以及那人身上淡淡地檀香。南风冥为她系好披风,自然的牵过她的手。两人还是没有说话,就这么牵着继续往前走。
  • Joe the Hotel Boy

    Joe the Hotel Bo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曼珠沙华之雪残殇

    曼珠沙华之雪残殇

    她雪百合,元极真人唯一的女徒弟,捡来的弃婴,从小跟着师傅学习术数,奇门遁甲之术。他是北夏传言中阴晴不定的残废王爷,皇上的二皇子,在幼年时候双腿残废,在见到雪百合之后请旨要立她为正妃。圣旨下,百合被迫上了花轿!她本想着平淡的过,但是他尽显邪恶一面,警告她,必须听从与他,争吵中,百合发现自己的心已经失在邪恶人的身上,在她想表露心迹之时,发现了他的一切阴谋,离开,被追逐,她跳下万丈悬崖,在看到她跳下悬崖的瞬间男人才知道自己心疼的原因?自己爱上那个利用的棋子?再见面,她化身西域公主前来和亲,他对其百般试探,表露后悔之情,且看她如何面对他的爱和自己的心---究竟阴谋的背后又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