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31800000002

第2章

法語

答鄭崐巖中丞

若論此段大事因緣。雖是人人本具。各各現成。不欠毫髮。爭柰無始劫來。愛根種子。妄想情慮。習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實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裏作活計。所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萬語。種種方便。說禪說教。無非隨順機宜。破執之具。元無實法與人。所言修者。只是隨順自心。淨除妄想習氣影子。於此用力。故謂之修。若一念妄想頓歇。徹見自心。本來圓滿光明廣大。清淨本然。了無一物。名之曰悟。非除此心之外。別有可修可悟者。以心體如鏡。妄想攀緣影子。乃真心之塵垢耳。故曰想相為塵。識情為垢。若妄念消融。本體自現。譬如磨鏡。垢淨明現。法爾如此。但吾人積劫習染堅固。我愛根深難拔。今生幸托本具般若。內熏為因。外藉善知識引發為緣。自知本有。發心趣向志願。了脫生死。要把無量劫來。生死根株。一時頓拔。豈是細事。若非大力量人。赤身擔荷。單刀直入者。誠難之難。古人道。如一人與萬人敵。非虗語也。大約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實受用者少。費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蓋因不得直捷下手處。只在從前聞見知解言語上。以識情摶量。遏捺妄想。光影門頭做工夫。先將古人[糸-八]言妙語蘊在胸中。當作實法。把作自己知見。殊不知此中一點用不著。此正謂依他作解。塞自悟門。如今做工夫。先要剗去知解。的的只在一念上做。諦信自心。本來乾乾淨淨。寸絲不掛。圓圓明明。充滿法界。本無身心世界。亦無妄想情慮。即此一念。本自無生。現前種種境界。都是幻妄不實。唯是真心中所現影子。如此勘破。就於妄念起滅處。一覷覷定。看他起向何處起。滅向何處滅。如此著力一拶。任他何等妄念。一拶粉碎。當下冰消瓦解。切不可隨他流轉。亦不可相續。永嘉謂要斷相續心者此也。蓋虗妄浮心。本無根緒。切不可當作實事。橫在胸中。起時便咄。一咄便消。切不可遏捺。則隨他使作。如水上葫蘆。只要把身心世界撇向一邊。單單的的提此一念。如橫空寶劍。任他是佛是魔。一齊斬絕。如斬亂絲。赤力力挨拶將去。所謂直心正念真如。正念者。無念也。能觀無念。可謂向佛智矣。修行最初發心。要諦信唯心法門。佛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多少佛法。只是解說得此八個字。分明使人人信得及大段聖凡二途。只是唯自心中迷悟兩路。一切善惡因果。除此心外。無片事可得。蓋吾人妙性天然。本不屬悟。又何可迷。如今說迷。只是不了自心本無一物。不達身心世界本空。被他障礙。故說為迷。一向專以妄想生滅心。當以為真。故於六塵境緣。種種幻化。認以為實。如今發心趣向。乃返流向上一著。全要將從前知解。盡情脫去。一點知見巧法用不著。只是將自己現前身心世界。一眼看透。全是自心中所現浮光幻影。如鏡中像。如水中月。觀一切音聲。如風過樹。觀一切境界。似雲浮空。都是變幻不實的事。不獨從外如此。即自心妄想情慮。一切愛根種子。習氣煩惱。都是虗浮幻化不實的。如此深觀。凡一念起。決定就要勘他箇下落。切不可輕易放過。亦不可被他瞞昧。如此做工夫。稍近真切。除此之外。別扯[糸-八]妙知見巧法來逗湊。全沒交涉。就是說做工夫。也是不得已。譬如用兵。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古人說參禪提話頭。都是不得已。公案雖多。唯獨念佛審實的話頭。塵勞中極易得力。雖是易得力。不過如敲門瓦子一般。終是要拋却。只是少不得用一番。如今用此做工夫。須要信得及。靠得定。咬得住。決不可猶豫。不得今日如此。明日又如彼。又恐不得悟。又嫌不[糸-八]妙。者些思算。都是障礙。先要說破。臨時不生疑慮。至若工夫做得力處。外境不入。唯有心內煩惱。無狀橫起。或慾念橫發。或心生煩悶。或起種種障礙。以致心疲力倦。無可柰何。此乃八識中。含藏無量劫來。習氣種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現出來。此處最要分曉。先要識得破。透得過。決不可被他籠罩。決不可隨他調弄。決不可當作實事。但只抖擻精神。奮發勇猛。提起本參話頭。就在此等念頭起處。一直捱追將去。我者裏元無此事。問渠向何處來。畢竟是甚麼。決定要見箇下落。如此一拶將去。只教神鬼皆泣。滅跡潛踪。務要赶盡殺絕。不留寸絲。如此著力。自然得見好消息。若一念拶得破。則一切妄念。一時脫謝。如空華影落。陽燄波澄。過此一番。便得無量輕安。無量自在。此乃初心得力處。不為[糸-八]妙。及乎輕安自在。又不可生歡喜心。若生歡喜心。則歡喜魔附心。又多一種障矣。至若藏識中習氣愛根種子。堅固深潛。話頭用力不得處。觀心照不及處。自己下手不得。須禮佛誦經懺悔。又要密持呪心。仗佛密印以消除之。以諸密呪。皆佛之金剛心印。吾人用之。如執金剛寶杵。摧碎一切物。物遇如微塵。從上佛祖心印祕訣。皆不出此。故曰。十方如來。持此呪心。得成無上正等正覺。然佛則明言。祖師門下恐落常情。故祕而不言。非不用也。此須日有定課。久久純熟。得力甚多。但不可希求神應耳。

凡修行人。有先悟後修者。有先修後悟者。然悟有解證之不同。若依佛祖言教明心者。解悟也。多落知見。於一切境緣。多不得力。以心境角立。不得混融。觸途成滯。多作障礙。此名相似般若。非真參也。若證悟者。從自己心中樸實做將去。逼拶到水窮山盡處。忽然一念頓歇。徹了自心。如十字街頭見親爺一般。更無可疑。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亦不能吐露向人。此乃真參實悟。然後即以悟處融會心境。淨除現業流。識妄想情慮。皆鎔成一味真心。此證悟也。此之證悟。亦有深淺不同。若從根本上做工夫。打破八識窠臼。頓翻無明窟穴。一超直入。更無剩法。此乃上上利根。所證者深。其餘漸修。所證者淺。最怕得少為足。切忌墮在光影門頭。何者以八識根本未破。縱有作為。皆是識神邊事。若以此為真。大似認賊為子。古人云。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於此一關最要透過。所言頓悟漸修者。乃先悟已徹。但有習氣。未能頓淨。就於一切境緣上。以所悟之理。起觀照之力。歷境驗心。融得一分境界。證得一分法身。消得一分妄想。顯得一分本智。是又全在綿密工夫。於境界上做出。更為得力。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難遣。此中病痛。略舉一二。

第一不得貪求[糸-八]妙。以此事本來平平貼貼。實實落落。一味平常。更無[糸-八]妙。所以古人道。悟了還同未悟時。依然只是舊時人。不是舊時行履處。更無[糸-八]妙。工夫若到。自然平實。蓋由吾人知解習氣未淨。內熏般若。般若為習氣所熏。起諸幻化。多生巧見。綿著其心。將謂[糸-八]妙。深入不捨。此正識神影明。分別妄見之根。亦名見刺。比前麤浮妄想不同。斯乃微細流注生滅。亦名智障。正是礙正知見者。若人認以為真。則起種種狂見。最在所忌。

其次不得將心待悟。以吾人妙圓真心。本來絕待。向因妄想凝結。心境根塵。對待角立。故起惑造業。今修行人。但只一念放下身心世界。單單提此一念向前。切莫管他悟與不悟。只管念念步步做將去。若工夫到處。自然得見本來面目。何須早計。若將心待悟。即此待心。便是生死根株。待至窮劫。亦不能悟。以不了絕待真心。將謂別有故耳。若待心不除。易生疲厭。多成退墮。譬如尋物不見。便起休歇想耳。

其次不得希求妙果。蓋眾生生死妄心。元是如來果體。今在迷中。將諸佛神通妙用。變作妄想情慮。分別知見。將真淨法身變作生死業質。將清淨妙土。變作六塵境界。如今做工夫。若一念頓悟自心。則如大冶紅罏。陶鎔萬象。即此身心世界。元是如來果體。即此妄想情慮。元是神通妙用。換名不換體也。永嘉云。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若能悟此法門。則取捨情忘。欣厭心歇。步步華藏淨土。心心彌勒下生。若安心先求妙果。即希求之心。便是生死根本。礙正知見。轉求轉遠。求之力疲。則生厭倦矣。

其次不可自生疑慮。凡做工夫。一向放下身心。屏絕見聞知覺。脫去故步。望前眇冥。無安身立命處。進無新證。退失故居。若前後籌慮。則生疑心。起無量思算。較計得失。或別生臆見。動發邪思。礙正知見。此須勘破。則決定直入。無復顯慮。大槩工夫做到做不得。正是得力處。更加精采。則不退屈。不然則墮憂愁魔矣。其次不得生恐怖心。謂工夫念力急切。逼拶妄想一念頓歇。忽然身心脫空。便見大地無寸土。深至無極。則生大恐怖。於此若不勘破。則不敢向前。或以此豁達空。當作勝妙。若認此空。則起大邪見撥無因果。此中最險。

其次決定信自心是佛。然佛無別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猶若虗空。若達妄元虗。則本有法身自現。光明寂照。圓滿周徧。無欠無餘。更莫將心向外馳求。若捨此心別求。則心中變起種種無量夢想境界。此正識神變現。切不可作奇特想也。然吾清淨心中。本無一物。更無一念。凡起心動念。即乖法體。今之做工夫人。總不知自心妄想。元是虗妄。將此妄想。誤為真實。專只與作對頭。如小兒戲燈影相似。轉戲轉沒交涉。弄久則自生怕怖。又有一等怕妄想的。恨不得一把捉了。拋向一邊。此如捕風捉影。終日與之打交滾。費盡力氣。再無一念休歇時。纏綿日久。信心日疲。只說參禪無靈驗。便生毀謗之心。或生怕怖之心。或生退墮之心。此乃初心之通病也。此無他。蓋由不達常住真心。不生滅性。只將妄想認性實法耳。者裏切須透過。若要透得此關。自有向上一路。只須離心意識參。離妄想境界求。但有一念起處。不管是善是惡。當下撇過。切莫與之作對。諦信自心中。本無此事。但將本參話頭。著力提起。如金剛寶劍。魔佛皆揮。此處最要大勇猛力。大精進力。大忍力。決不得思前算後。決不得怯弱。但得直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纏繞。如脫韝之鷹。二六時中。於一切境緣。自然不干絆。自然得大輕安。得大自在。此乃初心第一步工夫得力處也。

已上數則。大似畫蛇添足。乃一期方便語耳。本非究竟。亦非實法。蓋在路途邊。出門一步。恐落差別岐徑。枉費心力。虗喪光陰。必須要真正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所謂行步平正。其疾如風。其所行履。可以日劫相倍矣。要之佛祖向上一路。不涉程途。其在初心方便。也須從者裏透過始得。

示無生祿禪人(乙未夏日在圜中說)

古人最初發心。真正為生死大事。決志出離。故割愛辭親。參師訪友。歷盡艱辛。心心念念。只為己躬下事未明。憂悲痛切。如喪考妣。若一見知識。如嬰兒得母。儻得一言半句。開導心地。如病得藥。若一念相當。胸中了悟。如貧得寶。拌身捨命。陸沈賤役。未嘗憚勞若二祖之安心斷臂。六祖之墜腰負石。百丈之執勞。楊岐之供眾。凡名載傳燈光照千古者。無不從刻苦中來。乃至過去諸佛。求無上菩提。捨身命如微塵數。無一類而不受身。無一身而不苦行。百劫修因。故感天上人閒。無量供養。乃至末法兒孫。猶受用白毫光中一分功德不盡。豈有天生彌勒。自然釋迦者哉。痛念末法。去聖時遙。法門典刑。已至掃地。吾輩出家兒。不知竟為何事。生來祇知懼饑寒圖飽煖。一入空門。因循俗習。遊談終日。捧腹縱情。徒騁六根。備造眾惡。不耕而美食。不蠶而好友。虗消信施。唐喪光陰。竟不知生從何來。死從何去。豈復知因果難逃。罪福無爽。一朝大限臨頭。如石投水。三途劇苦。一報五千。再得出頭。知更何日。興言及此。痛可悲酸。目擊時流。滔滔皆是。望吾人之修者。如披沙揀金。非曰絕無。蓋亦鮮矣。嗟乎。三界牢獄。四生桎梏。大火所燒。生死險宅。何由能溼猛燄離眾苦。至無畏處耶。非丈夫兒具靈根含夙骨者。不能奮發猛勇。一超直入。汝等幸爾生逢佛法。形寓袈裟。早值明師。六根完具。若不痛念無常。深思大事。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改往修來。晝夜精勤。早求出離。因循度日。縱放身心。大限到頭。悔之何及。嗟乎行矣。其無忘我臨岐叮嚀之言。以負吾自負也。

將之雷陽舟中示奇侍者

佛祖教人於生死中。頓證無生法忍。且每怪其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此語如對市人說夢事。聞者非不明目張膽。但未證真耳。要之所說非所聞。所聞非所見也。古人貴實證者。直欲於生死法中。親切勘破而已。非別有奇特處也。嘗見小兒怕鬼者。每於夜中行。恍然一物隨之。大生驚怖。雖慈母善諭本無。亦未之信。必待其自信不疑而後止。苟自至不疑之地。縱假鬼怖之。將一笑而釋矣。余昔遊塞上。同健兒乘馬夜行。道傍一石。馬忽見而大驚。幾墮地。爾乃頓轡奮力鞭策。遶石周行數十帀。仍引熟視良久。方縱逸而去。馬自是遇物皆不驚。余因是知道人遊生死險道。歷境驗心。必如是而後已。是故華嚴以善財表證。其所歷百城。參多知識。至於刀山火聚。亦遲回待勸而後入。及入之果得清涼大解脫門。此其策馬繞石。令其熟視之謂耶。由是觀之。佛祖殊無他長。蓋能熟視世閒相者耳。世人所驚怖者。非生死禍患乎。佛祖乃欲令人於中證無生忍。且又明言於無生中妄見生滅。噫此果何謂哉。苟非熟視自到不疑之地。吾意雖慈尊善諭。殆亦難免驚怖也。余比以宏法罹難。上干 聖怒。如白日雷霆。聞者掩耳。自被逮以至出離。二百餘日。備歷苦事不可言。從始至終。自視一念歡喜心。竟未減於平昔。觀者莫不驚異為非常。然而生死禍患。他人故為余驚矣。及視余不減歡喜心。乃又驚。余不驚其所驚。而人驚其所不驚。是或有道焉。奇侍者。不遠三千里赴難。問余於幽獄。已而荷蒙 聖恩。貶竄嶺南。奇乃伴行舟中。遂書此為別。嗟乎。生死險道。正在所驚。其無聞我歡喜心如夢事耶。異時驗子於寂滅場中。無以今日之言為夢語。

示無隱桂禪人

明桂西蜀李氏子。年十七出家。參伏牛法光和尚。禮清涼。感文殊光相。燒一指供養。如京謁徧融禪師。從古梅座主聽講。復從大方宗師請益機緣。訪余於東海海印道場。受金剛寶戒。余觀其骨氣孤硬。可為法門標幟。第以名言厚習。不能洞發性真。初聞余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因字之曰。無隱。每為曲唱傍通。方便調伏者期年。一日聞唯心宗旨。恍然自信。遂誓歸依。三閱寒暑。相從於患難。又期年丙申十月來五羊。依棲於壘壁者數月。余方觀棱伽。擬令入室。冀入第一義。心忽有歸省之思。余以為忠於法門。孝於師親。其志一也。因示之曰。惟佛性之在纏。如神光之在目。雖明暗去來。而照禮獨立。以障翳厚薄。故智用淺深。是故從上佛祖。必經多劫。事多知識。入多法門。然後得見性真。所以然者。如人被縛。自不能解。必假手於他。至若釋然解脫。自在縱橫受用處。又非解者所可與也。即稱上根利智。有能一念頓悟自心。不從人得者。未必不由積累辛苦中來。如萬里還家。入門一步。慶快平生。迴視向之跋涉艱難。閒關險阻。依稀彷彿如夢中事然。且大通十劫。猶不現前。身子發心。中道退沮。在聖尚爾。況其他乎。是知信向此段大事因緣。能操久遠之志。持畢竟之懷者。從古為難得。歷觀前修。拌捨身命。親師擇友。動則三二十年。乃至盡形畢壽。不以窮達改心易慮。以極願力所持。窮劫而不化。千載如一日者。所以光明廣大。一發則為人天師表。非苟然也。禪人以夙習般若聞熏之力。不忘所先。今幸為佛子。歷事法門。殷勤若是。苟能執金剛心。盡此形壽。乃至周徧恒沙。以極究竟菩提。不退初心。將布法雲於火宅。圓智種於覺園。未必不以今日為因地也。子行矣。即歸峨嵋。親見普賢。儻問諸變化人。報言瘴海炎方。不減白銀世界。無恙無恙。

促小師大義歸家山侍養

余少讀史。竊慕程嬰公孫杵臼之為人。念曰。持此心為人臣子者。可謂不沗所生矣。及長出家。乃曰。吾佛為三界法王。四生慈父。苟能持二子之心。為弟子者。可謂不負己靈矣。及讀傳燈諸祖機緣。見神光之斷臂。船子之覆舟。百丈之於馬祖。楊岐之於慈明。歎曰。苟忘身為法。若諸老之為心者。何患祖道之不昌。法門之不振乎。嗟夫。丈夫處世。既不能盡命竭力。以事人主榮名顯親。即當為法王忠臣慈父孝子。易地皆然。又何屑屑以事齷齪乎。故予自知。有向上事以來。此心翩翩。負超世之思。即處樊籠遊廛市。未嘗不置身冰雪。千巖萬壑中也。隆慶初。予居龍河講肆。識妙峰師。於稠人中。覩其貌悴骨剛。知為法器。雖未語而心許之矣。萬歷癸亥。余北遊上都。適遇於長安市。共坐龍華樹下。一語而決生死。乃結伴同參。共遊方外。過河中。山陰檀越。延之道院數月。是時宗尚童年。為沙彌。明年余同妙師。入清涼。置身萬年冰雪中嚴寒徹骨。幾死者數矣。時予幸有自信之地。越丁丑山陰檀越。以書抵清涼。屬宗從事法門。因著入槽廠。宗躍然負米採薪。履水踏雪。百務惟先。日夜無隙。眾皆推其精勤。然殊無短長。越辛巳冬。奉 慈旨。求 皇儲。薦 先帝。建大會於臺山。日集萬指。宗獨任點茶湯。晝則周旋不失一人。夜則以餘力課誦。余始心知其力能荷負。第未察其信根耳。明年壬午春。臺山會罷。余與妙師訣。師曰。某即不能荷錫相從。柰何吊影長途乎。乃目宗謂此子可代執役。因命宗曰。古人從師為法。誓死為期。爾其盡形竭力。儻中道志沮。當此生不面爾。其志之。明發。即理策東西。余同龍華老人。養痾於大行之障石巖。宗隻身以從。百務惟勤。凡操食時。必侍立輟餐而後已。察意之可否。以為憂喜。予飽亦飽。予偶不欲食。則涕泗交頤。亦終日不餐也。余每每私察。久之如一日。因謂龍華老人。此子天性純孝人也。子夏問孝。孔子曰色難。其是之謂乎。明年癸未。余即東蹈海上。藏修於牢山深處。人跡所不能至。神鬼之鄉也。余因入那羅窟而居之。披荊榛。臥草莾。犯風濤。涉險阻。艱難辛苦。不可殫述。人不堪其憂。而宗實甘心焉。余亦將謂老死丘壑。無復人世矣。居三年丙戌。蒙 聖天子詔。為 慈聖聖母頒大藏經。布天下名山。及二牢焉。余乃喟然歎曰。因緣障道。往哲痛心。福始禍先。前修明誡。意欲避之。宗與同伴安桂二侍者。進曰。師即無意人世。豈不上念 聖心。所以隆重法門。為斯民之福利乎。余乃翻然念曰。惟我 聖天子仁孝 聖母慈恩。以法為社稷蒼生福。某敢不竭躬盡瘁。以敷揚法化。上報 聖恩。法王忠臣。慈父孝子。實予所圖。第此海嶠遐陬。故稱蔑戾。苟不等心死誓。何以轉魔界而成佛土。爾輩試揣其衷。果能以法為心。畢命從事。則止之。否則去之。無使異日。作世諦流布。昧人天眼目也。安等唯唯。進曰。師唯何人。此惟何事。願師安意。以道自任。為法忘情。我輩敢不視師為行止。余於是拜受慈命。尅意建立。經營事務。無論巨細。一切委宗。而以安桂二人為知事。予但總其綱要耳。上賴 聖慈寵靈。不三年叢林告成。法道聿興。四方衲子日益至。時則東海洋洋佛國之風焉。天人冥會。轉化之機。蓋亦神且速矣。山門供眾。法物畢備。秋毫皆出宗心。建立規模。居然不減在昔。觀者以為天降地湧將為東鄙法幢盛世永永福田也。豎立未幾。狂魔競作。己丑歲即遭侵撓。余所經涉。無論污辱。即祁寒溽暑。奔走於風塵道路。冐生死之際者。不可指陳。而此心一念孤光。未嘗少易。宗輩之志愈益堅。三年如一日也。或謂余曰。古人言到處家山。以師高致。道眼視此。不啻輕塵聚沫。柰何惓惓於此。余曰。嘗聞世之君子。以身殉國則死國。以身殉法則死法。今蒙 慈恩。以法見托。而且表揚 聖孝。其事雖異其命實均。避難不義。棄命不忠。不義不忠。何以為法。假而以此即有封疆尺寸之寄。苟臨難而去之。又何以自處。寧效死而弗去。不為苟生以失經。或者唯唯。頃亦魔風頓息矣。又四年乙未。春二月。釁從中起。以魔事為借資。致 聖天子震怒。詔下金吾。逮及者眾。是時安已先去。宗與桂共嬰此難。余則以一死肩之。荷蒙 聖恩 詔遣雷陽。於是冬十月。出長安。與宗別。余觀往事如夢遊。亦未嘗一語及世諦常情也。宗送余河梁。余乃謂之曰。丈夫處世。固不戀戀為兒女態。況吾釋子。學出情法者乎。第爾從老人幾二十年矣。老人固未嘗以一語佛法累汝。不知汝於何處見老人乎。宗稽首曰。宗自事師以來。自知愚鈍。不敢外求。上不見有佛祖。下不見有禪道。唯知作務供眾生。於動靜閒忙疾病禍患死生之際。止此一念。直觀師心而已。是故師生則生。師死則死。余曰。我心無相。汝作麼觀。宗曰。師心若有相弟子則無今日也。余乃大笑而別。獨擕善侍者而南。明春三月抵雷陽。頻歲饑荒。瘴癘大作。余坐尸陀林中。毒氣炎蒸。交攻而至。殆者亦數矣。秋八月。奉檄來五羊。昔之在門者。亦接踵而至余見則詬罵曰。爾等各有出生死路脚跟。誰無一尺土。見我何為。皆痛斥而去。頃之宗亦自蒲中萬里相尋。躬事爨煑。無閒在昔。粵省會亦遭疫癘。骸骼蔽野。余命宗率人親撿埋葬。不下萬餘。作津濟道場以拔之。會罷。促宗歸曰。爾何戀戀於此耶。余生平志在忘生。以學出情法者。今雖荷戈行伍。何莫非佛事。萬里比隣。太虗咫尺。以法界海慧觀之。了無去來生死之跡。又何嗟嗟作夢中顛倒耶。但冀爾識心達本。以金剛燄。爍破歷劫情塵。務使愛根習氣緣影蕩盡。毫無自欺。如此可謂不負佛恩。不辜本有。方是老人不負汝處也。否則抱佛而眠。猶不免為魔伴。況復守此幻身。而增空華障翳。究竟何為。且爾父母師長。今皆老矣。若棄彼取此。亦為法中之愚也。豈正信哉。爾其行矣。幸為謝諸故人。生當重相逢。死則長別離。異日常寂光中。回視今日。猶作夢中事也。爾其識之。無忘所囑(丁酉仲春二十五日書於壘壁之旅泊齊)。

示洞聞乘禪人

洞聞法乘。夙負上根。初脫塵緣。遇水潦鶴。頃覺其非。遂棄去。入天目山。與性融首座輩。結庵居之。切磋己躬下事。堅忍數載。復參達觀禪師。親近有日。以厭喧求寂之念未忘。遂辭去。隱於羅溪。茲特謁老人於瘴鄉。求心地法門。老人遵梵網經。為授金剛寶戒。乘五體投地。如泰山崩。為法之勤。一至於此。老人以久飲瘴烟。四大違損。乃閉關却跡。習靜以休。乘亦禮拜歸山。請授戒法。因示之曰。三世諸佛。歷代祖師。與一切眾生鱗介羽毛。乃至地獄三途。以極空散銷沈。靡不眉毛廝結。不隔纖毫。其所同者。金剛心地。所異者情。想愛憎耳。由佛祖善用其心。故轉穢邦成淨土。化刀山為寶林。即劇苦辛酸。皆為極樂真境。此無他術。蓋於此心中情想不生。愛憎無寄。譬如淨目。徹見晴空。又何顛倒幻華。自生起滅哉。眾生返此。無怪乎種種顛倒。自取其咎耳。佛祖憐愍此輩。特特出世一番。並無剩法與人。不過直指此心。令一切眾生。當下知歸。故毗盧老子。初坐菩提場。亦不過宣明過去十方三世諸佛此戒法耳。千華臺上。葉葉釋迦。亦不過稟明諸佛此心。宣傳此戒法。即四十九年搖唇鼓舌。波波挈挈。為人委曲周旋者。亦不過普令眾生。信受此戒法。及至末後拈花。天人瞪目而不知者。亦只迷此心戒耳。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乃至二十八傳。遞代授手。達磨西來。神光立雪。無言無說。蓋亦分明直指此心戒耳。展轉六傳。至老盧俗漢子。柴擔下聞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蓋乃頓悟此戒。不從人得。不因師授。性自具足者也。又更有何奇特哉。及至黃梅印正。即解道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因此黃梅老人。亦不柰伊何。只得無語歸方丈。即三更密付。大似烏豆換人眼睛。豈此外更有奇特哉。從此兒孫滿目。遍滿寰中。得之者死。失之者生。千七百人。鼓簧播弄。亦不過遞相發明此心地法門。豈此心外別求妙悟耶。若離此外別求。即墮外道邪徑。故梵網經。云盧舍那佛心地。初發心中所誦。一名戒光明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又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故五十五位進修。未見佛性。皆墮塗程。及至末後等覺位中。乃云。是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到此直入佛性海中。由是觀之。從凡入聖。成佛作祖之要。捨此金剛心外。豈復更有剩法耶。是知此戒不易悟。悟則名為住位。不易行。行則名為行位。不易通。通則名為向位。不易淨。淨則名為登地位。不易忘。忘則名為人佛位矣。法乘今日。誠當自揣。以何心為出家。以何心為參師訪友。以何心為樂求佛法。以何心而願受此戒。苟得其心。則三世諸佛。歷代祖師。普及一切眾生。一齊向老人一毛端頭放光動地。則汝二六時中。與諸聖凡眉毛廝結也。此則是名真持戒者。否則險。險則墮。參參參(洞聞初禮鐵嘴蘭風為師。此云水潦鶴者。指蘭風也)。

示優婆塞結念佛社

惟吾佛住世。說法利生。四眾人等。各皆得度。隨機教化。各有方便。普令獲益。譬若時雨。三草二木。無不蒙潤。隨分充足。各得生長。是故法有千差。源無二致。然以佛性而觀眾生。則無一生而不可度。以自心而觀佛性。則無一人而不可修。但眾生自迷而不知。又無真正善知識開導。故甘墮沈淪。枉受辛苦耳。所以盧祖初至。黃梅問何處人。答曰。嶺南人。黃梅道。獦獠亦有佛性耶。祖曰。人有南北。佛性豈有二耶。自此一語。如雷驚羣蟄。流布人閒。知之者希。悟之者鮮。是則嶺南為禪道佛法之源頭。爰自盧祖演化。道被中原。而門庭之前。竟埋荒草。寥寥幾千載矣。談者皆謂非善根地。是不達佛性之旨耳。余蒙 恩遣雷陽。以丙申春。至秋來五羊。壘壁閒注棱伽經完。戊戌夏。即為諸來弟子演說。每一座中。見諸善男子輩。亹亹而來。余深嘉之。未幾有善士十餘人作禮。願乞教授優婆塞五戒法。余欣然應請。即為羯磨。自是歸心日誠。聽法彌篤。余哀其未悟。愍其不達進修自度工夫。因授以念佛三昧。教以專心淨業。痛厭苦緣。歸向極樂。月會以期。立有規制。以三時稱名禮誦懺悔為行。欲令信心日誠。罪障日消。必以往生為願。果能此道。雖在塵勞。可謂生不虗生。死不浪死。豈非真實功行哉。然佛者覺也。即眾生之佛性。以迷之而為眾生。悟之即名為佛。今所念之佛。即自性彌陀。所求淨土。即唯心極樂。諸人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彌陀出現。步步極樂家鄉。又何必遠企於十萬億國之外。別有淨土可歸耶。所以道。心淨則土亦淨。心穢則土亦穢。是則一念惡心起。刀林劍樹樅然。一念善心生。寶地華池宛爾。天堂地獄。又豈外於此心哉。諸善男子。各諦思惟。應當痛念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一失人身。萬劫難復。日月如流。時不可待。儻負此緣。當面錯過。大限臨頭。悔之何及。各宜努力。珍重珍重。

示真遇禪人

禪人真遇。生長盧陵。棄妻子出家。樂遠離行。志向名山。參訪知識。幻人以幻業遷訛至嶺海。禪人因得來參。頃辭往普陀禮達觀師。授以毗舍浮佛偈。復持來五羊。幻人於幻化場中。作如幻佛事。開諸幻眾。說如幻法門。禪人作禮請益。幻人乃依如幻三昧。為說一切諸法皆如幻夢境界。而開示之曰。善哉佛子。當善思惟。一切諸佛依幻力而示現。一切菩薩依幻力而修持。一切二乘依幻力而趣寂。一切外道依幻力而昏迷。一切眾生依幻力而生死。若夫天宮淨土。依幻力而建立。瓊林寶樹依幻力而敷榮。鐵牀銅柱依幻力而施設。鑊湯罏炭依幻力而沸騰。鱗甲羽毛依幻力而飛潛。蠢蝡蛸翹依幻力而動息。以極三世諸佛之所證。六代祖師之所傳。總不出此幻網。三昧禪人安得而逃之耶。汝試諦思何因而落生死。何因而入母胎。何因而汩沒愛纏。何因而願出沈淪。何因而發足超方。何因而參訪知識。何因而履名山登福地。穿叢林入保社。今年而南海。明年而五臺。後年而峩眉。汝將遍歷寰中。縱經塵劫。窮盡十方微塵國土。承事十方諸大知識。總皆不出幻化門頭。非究竟真實處也。然雖如是。喚作迷頭認影。不訪就路還家。苟能一步踏斷幻結。則無邊幻網。一時頓裂。無涯幻海。一時頓枯。無量幻業。一時頓消。無邊幻行。一時頓得。無量幻生。一時頓度。此則是名以幻修幻。所謂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者也。其或未然。則縱經三生六十劫。以文殊為父。觀音為母。普賢為師。而欲恃此親因。以求出生死事。遠之遠矣。汝諦思惟。其無謂我為幻化人。非真實語也。參參。

示優婆塞易真潭

佛性善根。如草種在地。但有土處。莫不有之。若遇時雨。靡不發生。第雨有早晚。故生有遲速耳。人人皆有善根種子。若遇大善知識開導。如時雨降。則勃然生芽。抽條長幹。開花結實。鮮不成就。所謂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未有無因而招果者。此從上佛祖教化門頭。貴在觀根逗機。善為開導。使其自性成熟。非有別法。以誇誕眾生也。善土易真潭。生在邊地。長於塵勞。汩汩口體不暇。安有留心出世。切念生死事大乎。自非夙種善根深厚。油然於中而不容己者。何乃遇緣即發。不待教而能若是耳。余初貶雷陽。未度嶺時。談者謂邊俗好鬼。而噉血食。絕無善人。且據佛言。邊地下賤。篾戾車種。以為六難。以其斷絕佛種。破滅善根。不聞三寶名字故。余以為實然。頃過電白。見潭攜善士數輩。頭面作禮。余甚異之。及過苦藤嶺。誅茅茨施茶結緣。蓋潭創為佛事。集眾信而為之者。此則不因開導而自為之。豈非善根純熟。時節因緣已至。有不能自止。觸事而現。遇緣而成者耶。由是觀之。佛性未必盡善。魔性未必盡惡。隨其所習。故有異耳。佛說邊地惡種。蓋言其重者。欲人生正信。生中國。聞正法故也。余見潭純誠篤信。創建善緣。足見佛法廣大。不難行於邊地。乃作疏。命潭與二三善友。同心一力。果期年而功成。三年而化行。即今海外。路人皆作佛事。將轉魔界。而成佛界。未必不從此一人一事倡始也。一陰以至堅冰。一陽而炎赫日。造化之機如此。道化之機亦然。佛言。無佛法處。建立三寶。非菩薩人不能克成。梵語菩薩。此云大心眾生。潭豈非大心眾生耶。若從此增進。信心不退。善根轉深。勇猛精進。頓悟本心。即永斷生死。一超直入。菩提彼岸。未必不從今日出門一步。為初地也。但辦肯心。決不相賺。勉之。

示本淨貴禪人

禪人寶貴。以守護佛法為心。初書金字法華諸經。募造旃檀釋迦彌陀二聖像成。居端州之鼎湖。時往來五羊。稽首請益。予示之曰。吾佛有言。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是知一切諸法。緣會而生。緣會而生。則未生無有。未生無有。則雖有而性常自空。性空則諸法本無自性矣。故曰。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能達緣起無性者。則為成佛真種矣。善哉佛子。汝之所書諸經者法也。所造旃檀如來者佛也。以汝之信力為因。托諸所化為緣。是則佛從緣起而法亦從緣起。於法性中法即佛。而佛即法也。第不審果了此法性空乎。性不空乎。若言其性空。則現見佛之相好莊嚴。畢竟光明熾盛。赩如寶山。而華嚴八十一卷靈文。三十九品之次第。五周因果之行布。四十二位之森嚴。不欠一字。法華之三周授記。懺法之諸佛洪名。不少一人。燦然滿目。煥乎全彰。謂之性空無物可乎。若言其性不空。方其緣之聚也。則紙自紙。墨自墨。金自金。而香自香。如是紙墨。皆為世諦流布。如是金香。皆為惡業莊嚴。如是佛法之名。又何從而有耶。求其本無。則性自空矣。方其今之緣聚也。即以世諦之金香而為佛。即以世諦之紙墨而為經。然紙墨之相不異當時。體不增於昔日。而佛法之名既彰。則敬慢之心懸隔。其助成之人。雖不改於故武。而善惡之機天淵矣。由是觀之。則一切諸法。本無自性。從緣會而生者明矣。斯則能達此佛此法。本無自性。則為成佛真種矣。而汝所作種種諸勝緣。不審達無性而作耶。不達無性而作耶。由作而後得無性耶。若達無性而作。則佛法在己而不在物。若不達無性而作。則佛法在物而不在己。若由作而後達無性者。則己與物皆無性矣。達己無性。則無能作之人。達法無性。則無所作之法。人法雙空。是非齊泯。則己與物皆無跡矣。又從何而分別耶。如是則功德不可思議。菩提亦不可思議。佛子。如是而知。則為真知。如是而作。則為妙行。否則以思惟心而作難思之佛事。譬如手把螢火而燒須彌。祇益自勞。又何從而究竟耶。善哉佛子。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應如是作。應如是持。可謂善超諸有矣。

示法錦禪人

法錦自言性多瞋習。老人因以方便調伏。而示之以忍辱法門。更為開導之曰。永嘉大師有言。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是知忍之一行。為成佛之第一妙行也。故我師釋迦老子。生生世世。為提婆達多之所謗害。至於今生出世種種破法。無所不至。甚而殺害其命者非一。及法華會上為其授記作佛。且曰。我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勝妙功德。皆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之所成就。豈非以忍之一行。為成佛之要行耶。又云。昔我於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由是觀之。一切眾生生死苦具。皆以有我而成無上菩提。福慧莊嚴。皆以無我而至。以我與物敵故是非生。是非生則愛憎立。愛憎立則喜怒滋。自性濁而心地昏。心地昏則諸惡長。諸惡長則眾苦集。眾苦集而生死長矣。是皆從我之所致。甚矣我之為害。譬如嚴城堅兵豈易破哉。老氏有言曰。柔勝剛。弱勝強。此蓋忍行之初地也。眾生恃其我見堅牢難破。所以一言之逆不能受。一事之違不能安。一饑一寒之不能耐。一念之欲不能淨。斯皆不知忍之之方。徒增我見之執耳。所以佛教諸弟子修和合行。又曰。苦法忍苦法智。又曰。無生法忍。八地乃得。是知從生法忍忍至無生。則妙行圓佛果成矣。忍之一行豈淺淺哉。故曰。凡有所作皆當忍之。是則舉心動念處以忍試之。舉足動步處以忍先之。折旋動容處以忍持之。喜怒哀樂處以忍驗之。如斯則心有不敢妄動。身有不敢妄作。事有不敢妄為。情有不敢妄發。故老氏曰。不敢為天下先。不敢即忍之異名。由不敢為天下先。故忍為成佛第一行。如此則忍大而我小。故忍能衣被於我亦能衣被於物。自利利他之德無出此者。故曰。柔和忍辱衣。謂是故也。禪人求法語。故余題之曰。忍辱為衣。禪人勉而行之。其無以為口頭話。且又無以此博飯具也。

同类推荐
  •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一威仪经

    正一威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渔樵闲话录

    渔樵闲话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溪志

    仙溪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度世品经卷第一

    度世品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陌生的中国人

    陌生的中国人

    改革开放,让一个强大的中国、陌生的中国突然呈现在世界面前:从浙江清冷的青田到喧嚣的西班牙马德里,从广西中南部贫困的上林到黑非洲加纳的金矿,从鸭绿江畔繁华的丹东到朝鲜平壤的寂夜;从故乡到他乡,从早先的超稳定到如今的四处漂泊谋生,陌生的中国人不断带给世界惊奇的同时,自身承受了多少情感的磨难、经历了多少苦痛、留下多少灵魂的背影?本期我们从杨猛的长篇纪实《陌生的中国人》中精选部分章节,让您从中感受中国人在海外含泪带血的奋斗经历——偷渡西班牙1995年10月初,一个清冷之夜,19岁的郑建茂离开家乡青田,踏上偷渡之路。
  • 绝版剑神

    绝版剑神

    当一款崭新的虚拟网游来袭……一个不知名的网瘾少年却将其玩到了登峰造极之境。至于他到底是怎么玩的?又在这游戏里干了些什么?没有人知道。不过,当他退出网游界之后,有一句话却赋予了他至高无上的荣耀。林瑾走后,再无剑神……喜欢此书的可以加扣群:182976628,大家可以在群里随意交流,谢谢!
  • 嫡女要上房

    嫡女要上房

    "我不嫁!"要嫁给废物官二代,她扼腕拒绝。"我不娶!"要招赘有名商六代,她愤然拍案。"我遵旨!"要入门闲置小王爷,她联想翩翩。结果一查,她捶胸跺足。这位比那官二代和商六代好什么,不就名声比他们更响亮?闲得都整日有家不归去青楼,名气大得天下女子都想嫁给他!瞧她要嫁的什么破罐子,其实就是一摊碎瓦片。------------自.【破罐子,碎瓦片】"你给我滚上来!"凌宇冥尹扫了眼趴在不远卧榻上敲打算盘的女人,他的忍耐是有限的,吃不到就算了,还要他整夜听着算盘声不成?放下算盘,皇甫佩喜撩起裙角一端,露出最是诱人的嫩白小脚趾,回头笑意连然,"滚上去我压你?""该死的,你别以为我不敢抗旨!"凌宇冥尹横了眼摆在床边凳子上的金黄色圣旨,有种撕毁的冲动。"你敢抗旨,我敢压你,不冲突。"------------自.【成亲夜,不眠夜】她是嫡女,可从小就依附在庶母的名下,连个庶女也比她强,自然是他人嘴中爹不疼娘不宠的赔钱货。堂堂皇甫家的大姑娘,却连一碗鸡汤都没喝过,活到这份上,还真的可以跳荷花池了,反正活着也糟蹋那些个残羹剩菜,所幸她已不是原来那个她。【一切皆有原!】她一个嫡女,就是要秉承着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争也要争的那份骨气,别被那些个不入眼的人踩着脖子往上蹬,那可是言不正名不顺的。到底是嫡女,自然比起那些个二妹妹四弟弟的要强,人活着就是为了争口气,她要出的是埋藏在肚子里的恶气加怨气!皇甫家宅子大,分家多,闹腾了十几年分出的还是她娘陪嫁的东西!领着嫁妆单子,这一抓就是一个共犯,不打还不诚招,活该被打死!当初逼死她娘,现在还想害死她?别以为庶母庶女姨娘什么的可以攀天!她嫡女不乐意,就上房揭瓦去!整了人,安了家,舒心的日子没两天,嫁了夫家,这家群芳乱舞,更乱!有个桀骜不驯的夫君又怎样,还不是肚子饿了找饭吃,没银子谁也不认你是爷!【本文种田,家长里短,一对一!喜欢的亲们求收藏~~】【推荐好友文文】《腹黑爹地坏坏坏》寒菲儿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死王爷,嫡妃要上房》
  • 重生之盛世佳人

    重生之盛世佳人

    前世她遇人不淑,十年生死相随,只换来一杯毒酒,三尺白绫。劫后重生在异域他乡,誓要步步为营,让那些欠她的都付出应有的代价,决不再做傻乎乎的小白花,却意外卷入了另一场漩涡之中……
  • 此爱无岸梦成空

    此爱无岸梦成空

    乔小欢原本以为嫁给了深爱的莫子谦是一生幸福的开始,却没料到那是她噩梦的开端。他仿佛在她的身上下了情蛊,让她这一生为他痴为他狂。在遍体鳞伤后,她忘掉了与他有关的一切……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研究

    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研究

    张哲所著的《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及党群关系理论出发,立足于利益多元化格局的背景,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剖析党群关系背后的利益关系,直面利益多元格局中党群关系出现的新问题,求证利益多元格局中党群关系嬗变的原因和时空边界,提出并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党群关系新模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群关系理论支撑范式。旨在使读者正确认识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党群关系的变化,为我党更好地履行利益整合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实现党群关系和谐发展提供依据。
  • 倚天屠龙记(第三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第三卷)(纯文字新修版)

    《倚天屠龙记》以元朝末年为历史背景,叙述了明教教主、武当弟子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和江湖豪杰反抗元朝暴政的故事。不祥的屠龙刀使主人公少年张无忌幼失怙恃,身中玄冥毒掌,历尽江湖险恶、种种磨难,最终却造就他一身的绝世武功和慈悲心怀。他是统驭万千教众和武林豪杰的盟主,为救世人于水火可以慷慨赴死;他是优柔寡断的多情少年,面对深爱他的赵敏、周芷若和蛛儿,始终无法做出感情抉择。
  • 三世情缘诺不轻许

    三世情缘诺不轻许

    第一世:一世宿缘似梦浮华(唐朝)性格迥异的三个人被命运牵绊在一起。寻千幽:“如果有来生,我想成为第一个住在你心里的人。”小余:“若有来世,我愿陪你终老,永不分离。”徐天霖:“放开你是我这辈子做的最错的事,下辈子我会紧紧抓住你的手,绝不再放开。”他们这一世的宿缘,似梦浮华。今生种下的因,来世又会结出怎样的果?第二世:乱世情深奈何缘浅(民国)一场千年的遗梦再次将三人的命运牵绊在一起。沐熙楠:“我会在来世等着你。”莫子鱼:“你还是最初的模样,不曾改变分毫。”林睿霆:“一缕归魂伴伊人。”他们情深缘浅。相遇,分离,重逢,这一世谁偿了谁的债?第三世:寻梦奇缘相惜莫离(现代)这一世,所为何来?司徒然:“我何其有幸,无论在你的梦里还是现实里,我都是你的最爱。”游思瑜:“我心中不可或缺的最爱,只能是你,必须是你。”相爱莫弃,相惜莫离。诺不轻许,许则必为。ps:唐朝+民国+现代,双男主设定,三世情缘,三段不一样的爱情故事,总有一款是你的菜!
  • 楚少快来领证吧

    楚少快来领证吧

    一场意外,她误惹帝国狂少,想要逃离,偏被他24小时宠溺在身边!人人都羡慕她被捧在掌心里,可是这个男人的霸道让她消受不起!某日,少女终于愤怒到暴走。“楚西爵,你够了,我们只是陌生人。”“陌生人,你确定?跟我同住一屋檐的不是你?”某女气急败坏:“你造谣!你胡说!”男人挑眉一笑,笑容嚣张又狂妄。“我胡说?看来,有必要行使我做男友的权利!”【强推酒酒的完结文,《闪婚帝少太高冷》,温馨互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