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42700000002

第2章

请如来品第四

时阿耨达。自与其众诸眷属俱。稽首世尊跪膝叉手。而白佛言。愿请天尊回屈神光。往诣无热之大池中。尽其三月。吾等志乐供养圣尊。并诸神通果办菩萨及上弟子。蒙愍纳许愿受其请。所以然者。吾等供事至真正觉。岂能应于如来仪耶。冀蒙逮闻寂静上化。唯以此法应供养也。思愿重闻如是像法令常欢悦。此乃应奉于三宝耳。尔时世尊不受其请。重启二月如来不然。垂听一月世尊不可。愿纳半月。世尊默然而已受之。于是龙王。自与其众诸将从俱。见尊受请忻喜悦怿善心遂生。绕佛三匝。兴震云电而降微雨普遍天下。忽然之顷还升宫中。时阿耨达到坐正殿。辄召诸五百长子。其名善牙善施善意善明。能灭寂相。感动大威甘威甘权甘德。普称威勇持蜜忍力行祥。如是比等五百长子。宿树无上正真道已。王告之曰。又诸子等。吾今以请如来无著平等正觉。及众菩萨诸弟子俱。尽其半月。世尊正觉垂大慈哀。兴有弘愍而寻受请。汝等当共同一其心广相勉励。加敬世尊至真如来。勤念无常当各寂静。谦恪恭肃住待如来。仪应弃捐淫心欲意及龙戏乐。除贪怒害离欲色声香味细滑。所以者何。世尊无欲而且详安。仁雅审谛顺调寂静。显备诸德侍从围卫。仪容无量皆承诸佛真正要戒。以是之故。汝等半月无得入宫。当除淫恚愚痴之念。又复如来宣讲法故。必有他方神通菩萨释梵持世宿净天子当普来会。汝等勤念广施姝妙。光显严饰慎勿中懈。令诸会众观变踊跃。此乃真应供养如来。时阿耨达都约敕讫。辄为如来于雪山下无热池中。为世尊故。化其无瑕净琉璃座。而使纵广七百由旬乃殊异妙周匝列。置八万四千杂宝琦树。挍以众珍诸宝鲜饰。蔚有光华精耀百色中出美香。诸树间化八万四千七宝之堂。众珍光彩极好无双。施置十万交露绮帐。乃垂异妙赤真珠贯。在诸堂上有师子座。八万四千皆大高广。而布无价妙好杂氎床座宝分。施诸交露挍以众宝。所在堂上有龙婇女各二千人。其色姝妙姿美无量。颜像蔍华口出熏香。擎持杂花末香涂香。调作诸妓以咏佛德。兴悦众会于上虚空化大宝盖。周千由旬遍覆会上琦珍彩镂。其宝盖中众色无数。悬好缯幡于幡彩间垂诸宝铃。景风和降音踰诸乐。施馔百味备办都讫。为此变已。与其眷属恭捡叉手。向佛跪膝而遥启尊。以其请意叹咏颂曰。

慧藏知富积辩德慧达无著明导众

慧弘普至不有碍慧上最力降神光

慧解心行唯大仁当观十方众生类

最上神尊受吾请念启慈愍唯时屈

知足无贪而易养祥福审谛圣道师

善行质信知众意时节以至可屈尊

其德普称行等王造无请友兴普念

至仁清净踰若空所设办讫枉神尊

威御十方猛持世佛事十八而等有

度众最首悲踊行愿与其众时蒙至

色妙端正相彩身琦好种种花绣文

志乐欢悦惠法施大仁上导愿察时

梵声清净若雷震鸾凤哀鸣师子步

妙音具足悦诸士众心忻望愿时顾

佛土三千无等伦弗有能知如来心

圣尊明睹众生行所修常应时降此

知时普应怀权化了达众生有圣誓

详审之行目明好神威捡足愿回光

众生甚多普渴仰十力持势威无慢

大仁德峻勇而果圣性尔枉升游此

惭祥备足德最上宁救济育遍无极

师友无双协怀众化龙亿百兴有悲

于世威猛普慈救达知众行应如意

开布散示唯天尊轻举神足愿时至

尔时世尊知阿耨达请时已到。告诸比丘。着衣持器差应留守。无热龙王遥跪启时。应受半月宜便即就。于时八万四千菩萨。皆大神通德具果办。弟子二千亦上神足。侍绕世尊周匝而导。至真如来从鹫山顶。忽升虚空神力而进。如其色像身放无数百千之光。遍照三千大千境界普悉晃明。诸欲色天皆见世尊。扬光无数飞过虚空。自相谓言。神尊致彼无热王所。将兴法化演奥无极。及使如来为众围绕。即彼半月中。多诸天数百千众。得见世尊又闻法说。缘复观睹无热所设庄严感变。而令世尊故游到彼。时诸天子各各发念供养如来。或愿散花。或雨名香。或施天乐以歌佛德。或复悬幢幡盖缯彩率随如来。世尊身光昭耀炜炜。明踰日月宿净色净及诸天光。佛之圣威神耀无量。根定寂静行游详安。释梵四天威变种种。奉敬追侍随从如来。于时圣尊到雪山下住止右面。便告贤者大目连言。汝到无热王所处宫。当宣告之。如来已至时可应入。于是贤者大目犍连承佛神旨。忽迁无热大池之中。现于虚空去地七丈。化身像者若金翅鸟王。住阿耨达龙王宫上。便告王言。如来至也。彼诸龙众及婇女等。无不愕然惊恐怖悸。衣毛为竖四之藏窜。展转相谓。此池自初无金翅鸟斯从何来。时阿耨达。告诸宫人太子眷属而慰之曰。且各安心勿恐勿怖。此为贤者大目连耳。承如来使兴神足变。贤者目连到彼告讫。还诣世尊。时阿耨达。便与其众诸子臣民夫人婇女。举宫大小俱而围绕。各奉名花及美末香。并众涂香幢盖缯幡。倡伎种种调作相应进迎正觉。于时世尊。为诸菩萨及众弟子天龙尊神所共围绕。俱而前至无热所设广博座场。如来到已。寻就高显师子之座。菩萨相次。然后弟子诸众坐讫。尔时龙王。观视世尊及诸菩萨弟子众会坐悉而定。兴心无量内怀怡悦。辄与其众手执斟酌。所设馔具踰世甘肥。延有天味肴膳百种。以用供佛菩萨弟子并诸众会。使皆充足。世尊菩萨及诸弟子饭毕。辄各洗荡应器察众都讫。时阿耨达。即启如来愿闻法说。于是世尊日昃时后。便从定起端坐说法。诸来会众满千由旬。从他至上中无空缺。天龙鬼神及人非人。周匝卫绕至真正觉。一切会者各怀踊跃。

无欲行品第五

尔时龙王。悦颜进前跪重白佛。唯愿世尊。为斯众会如应说法。令诸一切免离生死。精除相着五阴诸苦。秽垢昧昧劳尘之行。使其永无三毒意结蒙。及龙众得弃邪冥伏其心意。弘致至善使有悦豫。深行菩萨。后若如来现有存亡。当使吾等所在国邑护持正法。于是世尊赞龙王曰。善哉善哉。阿耨达王。谛听其义勤思念之以宣布示。吾当广说令此会众。多免罪痛根拔杂想意识志疑。使解普智升游三界。时龙王言。善哉世尊。愿乐广说当顶受行。

是时圣尊告龙王曰。有一法行菩萨应者。为天世人甚所敬重。何谓为一。志修深法以行无欲。何曰深法法行无欲乎。如是龙王。菩萨依顺因缘之无离二见际。知有无者斯见诸法。依着因缘不见有法不由缘生。彼作此念。其依因缘斯无依缘彼不依魔。其依缘者彼不言吾。亦不言我。又其依缘中无我我。依缘无主亦无执守。其依顺缘了解起生。速易得致四依之念。何谓为四。依于至义而不文饰。依于慧行不为识念。依顺义经不依攀缘。依念于法而不为人。彼何谓义何等为慧。云何顺义何谓念法。义谓空义。不受妄见无相之义。不着念识无愿之义。不着三界无数之义。不着于数。又复义者。于法非法而无其二。音声无得。念想无念。法处无住。用无人故命寿言声伪无所有。又复为义。其法义者为无欲义。何谓菩萨为法义。其无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更心法之义。不生色义。不灭色义。不为痛想行识之义。亦不生灭识行之义。亦不欲色无色之义。亦不生灭欲色无色义。亦不我义。亦无我见着人之义。不有人义。亦不着人见入之义。亦不着入有佛身义。亦不法字着入之义。不数计会有着入义。亦复不有施戒忍进定智着义。晓入一切诸法之义。是谓菩萨为法义也。其从是义而不有退。是谓为义。

彼何谓慧。日苦无生慧。习无念慧。尽都尽慧。道无志慧。于阴幻法诸性法性而无毁慧。在于诸情空取为慧。解入诸法明了众生。根满具慧志念无忘。于诸止意不意无念。于诸断意等善不善。于其神足身心建慧。又于诸根了轻重慧。于诸觉意觉诸法慧。而于诸力已降调慧。道为无数于灭寂慧。观别法慧。始不生慧。来不至慧。中无住慧。于身像慧。言以响慧。心法幻慧。是谓菩萨明达智慧。又何谓为顺导义经。从是因缘而起。然者灭于愚痴。灭于老死无我。而然于无我人及与命寿深解诸物。若如来我皆非真法。而然于三脱之门也。等于三世求三无著。所谓诸法见都无生。视了知者而得等灭离俗情态。菩萨来智慧度无极。于诸意念而无疑惑。应入是行。斯谓顺义。无所去至亦无从来。泥洹无为不有去至。是谓顺义。何谓如法。若诸如来兴与不兴法身常住。是谓如来。如如本无而无增减。不二无二真际法性。谓之如法。不毁行报无行报法。斯谓如法。大乘者由六度无极。缘一觉乘从因缘脱。声闻之乘依音声脱。是谓如法。施致大福戒得生天。博闻多智定念致脱。斯谓如法。从行不修兴有生死。行之纯至而立无为。如法之谓。愚以欲力智则慧力。斯谓如法。其一切法悉依法性。如此龙王。其依因缘而起生者。斯则应得四依之念。其依因缘彼则不依断著有无。是谓其见因缘起者。斯见诸法。其见法者斯见如来。所以者何因缘乎。龙王。等起无起法于非法。等而无著。又如来者。亦为无著因缘之起。亦无有起法不可得。觉其法者斯则如来。于因缘起慧眼见之。慧眼见者斯则诸法。见诸法者。斯则如来。是谓其见因缘起者。斯则见法。其见法者斯见如来。又如来者以法见法。如是龙王。若以此法行应脱者。斯谓菩萨而无欲行。又呼龙王。无欲菩萨不作欲习。悦乐贤圣舍非贤圣。勤慕兴护于贤圣种。广合诸慧为法作护。修于博闻志树无忘。不舍戒身。智身无倾。定身不动。于其慧身得善坚住。脱慧见身强固难转。脱慧见故。又复龙王。无欲菩萨。得无数佛正法度义。亦具无数诸佛要慧。又果无尽诸佛之辩。得通无量诸佛神足。因致无数诸佛权解。普入无量众生之行。游过无数诸佛国土。因见无数百千如来。缘得听闻无数诸法。得无数义达无数慧。晓无数行度无数众。

若是龙王。无欲菩萨常应清净。消尽众秽德不可量。三界自由不有所著。何则然者。以其无欲自从心生。有三事从心出生。何谓为三。从其欲生。又从爱生。亦由起生。复有三生。观于起生。又观起生。又观所行观心无处。又复三生。灭寂专一。晓解于观。如法随行。又复三生。德备仁调。以为寂静。从行勤生。又复三事。从于行直。而无有谄。仁慈调忍。复有三事。无沉吟疑。顺善不粗。志足易养。又复三事。从其空生。又复无想。亦由无愿。又复三事。心之所生诸法无常从其心生。诸法皆苦亦由心生。诸法无我亦从心生。复有三事而从心生。诸法无常。诸法无我。灭尽无为。皆从心生。如其龙王菩萨等灭。亦由心生。谓其不舍普智心。行等一切。以大慈故。不舍众生。大悲心故。不厌生死。用大喜故。等离喜怒。以大护故。所有慧施不望报故。众戒学行德义备故。内免己过不论彼短。能忍众生诸不善行。欲令彼人心固金刚。合集众善诸德之本。身命无惜得致一切。诸定正受心无劳惓。不以正受而有所生。晓智以权顺随众生。以其谛慧度诸志脱。欲达声闻缘觉乘者。显念佛法求诸佛法。心能忍苦广宣法故。众利敬养蔑而弃之。志具诸相德行无厌。充满智慧博勤多闻。习善友故值善知识。用谦敬故得应谦行。降自大故以降自大。志行备故具满意行。用无谄故以离谄者。言行应故以其无欺。修诚信故以住信言。离众欺故灭除妄语。生诚信故降心于信。如是龙王。其有菩萨而生是心。斯谓无欲。又复龙王。无欲菩萨。魔不能得其限便也。所以者何。以彼菩萨应无限故。而亦不行有限之法。彼何谓为是限法乎。欲淫恚痴斯皆有限。菩萨于是不有所著。以此谓之为无限也。声闻缘觉其乘有限。菩萨住于普智心者。魔终不能得其限便。有念无念念想有限。菩萨以离众念之应。如此菩萨。魔不能得其限便也。如是龙王。有二魔事。而是菩萨当深觉之。亦当远离。何谓二事。于其师友无恪敬心。而自处大贡高蔑人。是谓为二。又二魔事。舍菩萨六度无极藏。心返喜乐亲行声闻及缘觉法。复有二事。何等为二。无其智慧而欲行权。与诸堕着望见众生乐相狎习。复有二事。寡闻少智自以慧达。虽有通博于中自大。又复二事。于德甚少妄生尊贵。若修德行而乐小乘。复有二事。正法不护。不度众生。复有二事。志不乐习于诸菩萨。及众通达明智者俱。专行诽谤清高菩萨。主为法师数兴蔽碍。又障师训而多谀谄。又二魔事。舍诸德本。心存不德。复有二事。虽在闲居怀想三毒志常愦闹。若游国邑有贪利心。复有二事。为非其人说深要法。应当为说而反不说。复有二事。不觉魔事。远离普智意数错乱。如是龙王。其诸魔事色像若斯。无欲菩萨而永无此。又复龙王。若有菩萨修于清净行应无欲。当致菩萨十六大力。以此诸力降调己志以化众生。何谓菩萨十六力耶。曰得志力意力。行力惭力。强力持力。慧力德力。辩力色力。身力财力。心力神力。弘法之力。伏诸魔力。无欲菩萨。得是菩萨十六大力。何谓菩萨为志力耶。如是龙王。菩萨志力能览诸佛一切所说总而持之。是谓志力。斯菩萨意应诸佛行。于诸众生而无断碍。是谓意力。能达一切音声所说解了诸义。是谓行力。离诸罪行与众德法。是则惭力。一切诸难不为非行。斯则强力。亿千魔兵不敢而当。是则智力。通达持法宣示等学而无遗忘。斯则持力。无著不忘。于百千劫。其所可说无碍不断随解诸法。是则辩力。若诸释梵及四天王。往诣菩萨黯然无色。是端正力。以其宝首所可念愿应意即至。是则财力。过诸外道在中独尊。是则身力。众生之心能一其心。知众生心顺行化之。是则心力。众生应以神足度者。为现神变使众睹见。是神足力。若所说法使众闻之而无中断。彼受顺行等除苦尽。是弘法力。若其禅定正受之时。得承佛旨贤圣行法。是降魔力。斯谓菩萨十六大力。其有行者志慕愿此十六之力。而欲得者当修无欲。譬如龙王一切河流归于大海。道法诸行三十七品悉归无欲。又若龙王诸药草木依因于地。诸善行法皆由无欲。譬如龙王转轮圣王众生所乐。若此其有无欲菩萨。乃为诸天龙鬼世间人之所爱乐也。尔时世尊。为阿耨达并诸太子。而说颂曰。

欲为慧菩萨志愿佛道者

彼当离秽法常勤行无欲

慧解因缘法不猗于见际

睹法以因缘无缘不有法

缘生彼无生是不与自然

善缘斯亦空知空彼无欲

着缘而无相脱愿寂复寂

澹泊像大愚其处魔不审

见法无著缘于其无吾我

彼不有我人知是则无欲

无主不守护不获亦弗舍

本脱无取舍离欲常了法

观义不为饰慧行常脱识

晓了顺义经依法不为人

空义是佛法及脱无相愿

不猗造见念是义其无欲

于法不有二音声无可得

处法难可动不人义无欲

法义无欲我眼耳不色听

鼻口离香味身心无更法

不色生威仪又不离痛想

亦无识住我达是应法义

不住三界义亦无吾我义

世尊无色身无字法说义

计数非法义至要不以施

非戒忍进定慧无我世尊

诸法解无义智谓是法要

于义永非义无欲则佛法

无生晓苦慧不起无有灭

不生亦无终如是应尊习

五音解若幻知其如法性

晓内如空聚了是为无欲

知法至趣向明达众生情

逝念以止意无欲得是慧

意断无有二神足心轻腾

以力而无慢诸根知止足

觉定解以智明了八直道

慧观于灭行解法所至归

本法不有生当来而未至

现在无住法不欲知如是

身像无坚固语空譬如响

心幻若如风无欲解如是

知说顺义经了达于因缘

本痴生死灭无欲是慧义

无我人命寿解了法非法

以脱于三门所说空无著

无生见灭道习慧喻俗行

不从心意生无欲觉是行

法性常如住佛兴及灭度

无二觉不觉无欲知是法

其积如本际彼积悉诸法

空积及人际无欲达是智

法性常以住觉起而灭度

不识知其二无欲法如是

不殃善不善知法无罪报

佛法不从他从行度无极

以离因缘觉音脱声闻行

惠施致大富彼见戒生天

博闻得智慧守意化众生

至圣都守意无欲法如是

力常转诸欲智慧志存法

等念是诸法法性常无得

识智因缘起而致四德行

知义及与法顺义知无欲

观缘彼见法以法见世尊

等于起灭法无欲了尊法

因缘迹无得音声法无字

斯法得本无是圣谓如来

以慧见因缘无见不见法

明慧了因缘是谓见世尊

彼求无欲行悦性诸贤圣

法性毁不舍而护圣贤种

常护佛正法无欲闻不忘

戒根不舍离于定达难动

知身慧不动常住于脱身

及脱慧所见无欲常安住

解人诸佛法无量众圣道

得佛神足具辩达一切行

知众情意行忽然游诸土

得见诸如来受彼所说法

闻守解达义宣示无量人

知彼亿数行志得向无数

无数当自在降心入功德

伏意使无欲终不迁是世

诸阴心以脱了知起灭处

观灭无所有所习以而无

声性心所行不谄常端直

无佞调仁善无欲德如斯

以脱空想愿解苦知生死

无我法常寂无欲从心行

普知心等慈以悲济众生

喜不厌生死行护无有边

所施无望报省己立诸行

忍耐善不善念脱彼众生

勤精强修德不计有身命

以次知诸定亦不随于定

慧定大精进于数不堕薮

以谛化声闻智不志灭度

无欲值佛世彼有此诸法

魔不知其行安住法了是

无欲不有限晓是贪茹根

离欲彼无想魔不知其处

其想吾我应彼自起魔事

是悉度诸行众魔而不审

无欲志不忘所行常清净

无欲不意志惭行而不毁

以闻无欲者悦慧敬如来

其住如法住彼应如世尊

诸佛十力者菩萨欲奉事

闻斯无欲行勤意当受持

其闻此无欲悦信广奉行

彼常致无欲得佛是不久

无欲圣所由而致最清净

无欲得成佛以化无有边

去来现在佛诸得众相好

悉从斯无欲及行是法故

尔时世尊说是无欲法品之时。诸在会者四万二千天龙鬼神人与非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万二千人得不起忍。又八千人逮柔顺忍。三万二千天子神龙。得离尘垢悉生法眼。又八千人而离欲行。八千比丘漏尽无余。当尔之时。三千大千世界六反震动。普遍十方熀然大明。于雪山下无热池中。周匝现有所未见闻。光耀妙花皆至于膝。其池水中普生乃异。鲜饰莲花大如车轮。中出美香花色无数百千诸种。皆是佛之威神所致。亦为是法兴其供养。以悦无热龙王意故。

同类推荐
  •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Darrow Enigma

    The Darrow Enigm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庚溪诗话

    庚溪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萨昙分陀利经

    萨昙分陀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星期八

    星期八

    第一次和李小飞单独见面,是在一家叫做“星期八”的酒吧,我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独自坐在灯光昏暗的角落。我想女生约会迟到大概是正常的,毕竟她们需要做的准备比较多,至少那么长的头发就够她们收拾了。
  • 锐读(第15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15期·悬疑新主张)

    悬疑作品是一个社会的窗子,我们站在窗外,窥视里面的喜怒哀乐。 用有意思的悬疑作品打动人。
  • 第一懒妃

    第一懒妃

    紫儿新文求收藏:《傻子肥后》杀手重生!她,七号,某组织种子杀手,不过有些懒有些松懈,仗着姐姐,作威作福。却因为被人抢功失去了依赖的姐姐,和敌人同归于尽——原以为就此结束怎知再睁开眼,却发现自己重生在了一个胆小懦弱的公主身上,原以为可以混吃混喝顺便打探姐姐的消息,只是这些宫里的女人以为胆小的公主就可以任人鱼肉?挑衅?陷害?丫的,不给你们颜色瞧瞧,真的以为我这个现代杀手是白混的,真的就变成了废材了吗!为了寻找姐姐,她只有不断的变强,只是为什么后面跟着一堆男人,她的魅力有那么大吗?◆送寿礼:某皇帝寿辰,柒柒唱贺寿歌送蛋糕,忽然身子往前一倾,像只乌龟一样趴到在地,顿时笑声四起。某女从地上跳了起来,可是手上的蛋糕力道似乎没控制好,哪里去了呢?“柒柒果然别出心裁!”某皇帝赞到,下一刻,笑得的更加大声。柒柒随着墨天傲的视线看去,不由得吐了吐舌头,那个她自制的蛋糕,正非常的完整的挂在某男千年冰块一样的脸上,她真想说,她真的不是故意的,可是真巧,哈哈...几个宫女立刻上前为某男整理。某女手捂着嘴,暗暗看向某男,却发现他依然面无表情,只是目光中隐隐透出一丝不悦...◆爬围墙:“哎呀!”某女回头一看,出现了一张温润如水的俊脸,嘴角带着柔和的浅笑,她不悦的吼道:“你想谋杀本公主呀?”“柒柒,这么晚了,你不在宫里休息,到这宫墙边做什么?!”某男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说道。“看风景啊!不行吗?”某女讪笑道“哦,那我陪你”…“不必了,我困了,回去了!”“那我送你。”某温柔男很清楚这丫头想做什么,自然不会让她胡来。柒柒心不甘情不愿的跟在后面,逮到机会抡起手刀往某男劈去,下一刻双手却被紧紧的束缚住,一双带着戏谑笑意的眼睛映入她的眼中…◆夺泻药:“八皇子,你千万不要!”宁静的夜晚,宴会的角落,一个女声猛然响起。“柒柒,你就饶了我,快让我把药吃了!”某男苦着一张脸。“人生那么美好,你为何要做这种选择呢!”玉柒柒一副义正言辞的劝说道。“大姐,吃泻药,关人生什么事?我只是有点便秘”某男尴尬的说道“呃…”紫儿出品,结局一对一柒柒姐姐零的穿越:[绝宠——冷毒皇妃]零,21世纪顶尖女杀手,一次任务后,她和自己的搭档被同组织的姐妹跟踪,为了保护搭档,她不慎中了涂有剧毒的银色子弹,就此魂归天国。
  • 双姝清穿记(大结局)

    双姝清穿记(大结局)

    她们俩本是一对好姐妹,在一次事故之后来到了康熙朝,一个成了康熙的敏妃,一个却成了他的十三儿媳。她,一个被认为不祥的孤儿,来到了清朝,本想按照历史的发展完成自己使命,但后宫的斗争却不容许她安稳的走完历史,何去何从,是争斗?还是忍受?她,一个活泼开朗的企业家千金,成了十三爷的嫡福晋,她是如何帮助十三阿哥走过荆棘重重的九龙夺嫡的呢?她们的出现会给历史带来变化吗?而历史真的是如书上所写的那样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究竟有多少真相被淹没了呢?秋秋的QQ群:66457855
  • 尚书

    尚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山风雨情之雍正与年妃

    江山风雨情之雍正与年妃

    他,爱新觉罗•胤禛,历经九龙夺嫡,最终君临天下;她,名门闺秀,才貌双全。原本天作之合,佳偶一对,却阴差阳错,与爱擦肩。一个错付真心,一个心字成灰,一步错,步步过,错过今生,错过来世,何时才能真心真意爱一回?姐妹情深,兄妹情深,侯门一入深似海,爱恨情仇无止休。天赐良缘,天作之合,千里姻缘一线牵,鸳鸯误点为哪般。爱新觉罗•胤禛、年冰凝;爱新觉罗•胤祯,年玉盈,两兄弟、两姐妹,阴差阳错遇见你,生生世世不分离。本文讲述雍正皇帝与年妃的爱情故事,基本尊重历史,不宫斗,不滥情,不虐恋,数字军团靠边站,康熙也只打打酱油,偶尔搞笑,基本煸情,志矢不渝、无怨无悔,只为写出我心目中的四爷,写出我心目中的爱情。
  • 绝对秘密

    绝对秘密

    景泰蓝,是珐琅制品的一种。珐琅的制作工艺最早起源于波斯,中世纪盛产于西亚、阿拉伯和东罗马帝国等地,元代传入我国(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唐代时我国就有这种工艺制作),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达到鼎盛时期。当时以蓝釉最为出色,故习惯称为“景泰蓝”,是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以北京产最为有名,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工艺品。与景泰蓝同属珐琅家族的是日本产品“七宝烧”原称“本七宝”,是在明代由我国经朝鲜传入日本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在“本七宝”的基础上引进吸收了德国和荷兰的珐琅技术,制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珐琅制品——“七宝烧”。
  • 女尊之百花寻宝录

    女尊之百花寻宝录

    女尊王朝中有个百花国,百花国里有个青岩山,青岩山里住着一群不想成婚的女子,她们以天地灵气为根,潜心修炼灵术,为天下苍生而战,为事件正义公理而战,也为私情贪恋而战。
  • 强爱成婚:霸道总裁太嚣张

    强爱成婚:霸道总裁太嚣张

    八年前,他厌恶她,她还眼巴巴追着他,结果她失去一切。八年后伊敏颢在别人手里救下她,从此他们又纠缠不清。他和别人订婚,钟筱芸把离婚协议书一签,转身就投入他人怀里,高调结婚。
  • 武极神王

    武极神王

    (新书【武极天尊】强悍来袭,火热爆更,永久免费,欢迎大家阅读!)我是一个小土著,没钱没权没势力!但是我有逆天资质,身怀第一功法,还有一大堆神兽魔宠,你拿什么和我比?美女小弟,我一怒全收。上天入地,我无所不能。美女别看我,还看,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