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1500000005

第5章

此一卷论阴阳。治伤寒须识阴阳二证。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合为十二经。在手背者为阳属表为腑。在手掌里者为阴属里为脏。足经仿此。伤寒只传足经不传手经。素问热论。亦只说足三阴三阳受病。巢氏言。一曰太阳属小肠误矣。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阳务于上。阴务于下。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之体轻。阴之体重。

阴家脉重。阳家脉轻。阳候多语。阴证无声。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阳虚则暮乱。阴虚则夜争。

阴阳消息。证状各异。然而物极则反。寒暑之变。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阴证似阳。阳证似阴。阴盛隔阳。似是而非。若同而异。明当消息以法治之。

(十八)问阴证太阴少阴厥阴。皆属阴证也。太阴者。脾也。少阴者。肾也。厥阴者。肝也。○何谓太阴证。

太阴脾之经。主胸膈 胀。甲乙经云。邪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邪中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

阴阳喜怒。又曰。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腑。阴受之则入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上为喘呼。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何谓少阴证。

少阴肾之经。主脉微细心烦。但欲寐。或自利而渴。又问经云。一二日少阴病者何也。谓国中病时。

腠理寒。便入阴经。不经三阳也。伤寒虽是三阴三阳。大抵发于阳则太阳也。发于阴则少阴也。

此二经为表里。其受病最为多。阳明太阴受病颇稀。至于少阳厥阴肝胆之经。又加少焉。凡病一日至十二三日。太阳证不罢者。但治太阳。有初得病便见。(去声)少阴证者。直攻少阴。亦不必先自太阳次传而至。盖寒气入太阳。即发热而恶寒。入少阴经。只恶寒而不发热也。三阴中寒。微则理中汤。(正七十四)稍厥或中寒下利。即干姜甘草汤。(正五十五)手足指头微寒冷谓之清。(音去声)此未消吃四逆。盖疾轻故也。只可服理中干姜之类。大段重者。用四逆汤。(正七十五)无脉者用通脉四逆汤也。(正八一)○何谓厥阴证。厥阴肝之经主消渴。气上冲。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也。若阴气独盛。阳气暴绝。则为阴毒。其证四肢逆冷。脐腹筑痛。身如被杖。脉沉疾。或吐或利。当急灸脐下。服以辛热之药。令阳气复而大汗解矣。古人云。辛甘发散为阳。谓桂枝甘草干姜附子之类。能复其阳气也。微用辛甘。甚则用辛苦。阴极发躁。阴证似阳。学人当以脉别之。

(十九)问阳证太阳阳明少阳。皆属阳证也。太阳者。膀胱也。发热恶寒头疼腰痛而脉浮也。阳明者。胃也。不恶寒反恶热。 汗出。大便秘。潮热而脉长也。少阳者。胆也。口苦咽干胁下满。发热而呕。或往来寒热而脉弦也。麻黄汤(正二十)、大青龙汤(正三十五)、桂枝汤、治太阳经伤风寒也。大柴胡汤(正三十)、调胃承气汤(正四十三)、小承气汤(正四十二)、大承气汤(正四一)、治阳明伤寒也。小柴胡汤(正二十九)、治少阳伤寒也。

其他药皆发汗吐下后证也。○若阳气独盛。阴气暴绝。即为阳毒。必发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如锦纹。或下利赤黄。脉洪实。

或滑促。当以酸苦之药。令阴气复而大汗解矣。古人云。酸苦涌泄为阴。谓苦参大青葶苈苦酒之类。(杂十六)能复其阴气也。微用苦。甚则兼用酸苦。折热复阴。若热极发厥。阳证似阴。学人当以脉别之。

(二十)问手足逆冷。脐腹筑痛。咽喉疼。呕吐下利。身体如被杖。或冷汗。烦渴。脉细欲绝。此名阴毒也。阴毒之为病。初得病手足冷。背强咽痛。糜粥不下。毒瓦斯攻心。心腹痛。短气。

四肢厥逆。呕吐下利。体如被杖。宜服阴毒甘草汤(杂七)、白术散(杂八)、附子散(杂九)、正阳散(杂十)、肉桂散(杂十一)、回阳丹(杂十二)、返阴丹(杂十三)、天雄散、正元散、退阴散(并杂十四)之类。可选用之。○大抵阴毒。

本因肾气虚寒。或因冷物伤脾。

外感风寒。内既伏阴。外又感寒。或先感外寒而内伏阴。内外皆阴。则阳气不守。遂发头疼腰重腹痛。眼睛疼。身体倦怠。四肢逆冷。额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烦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三二日间。或可起行。不甚觉重。诊之则六脉俱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脉或大。(六脉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阴证也。大抵阳毒伤寒。其脉多弦而洪数。阴毒伤寒。其脉沉细而弦疾。不可不知也)若误服凉药。则渴转甚。躁转急。有此病证者。便须急服辛热之药。一日或二日便安。

○若阴毒渐深。其候沉重。四肢逆冷。腹痛转甚。或咽喉不利。心下胀满结硬。躁渴。虚汗不止。

(阳盛则身热而无汗。阴盛则身冷而有汗。岐伯云。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或时郑声。指甲面色青黑。六脉沉细而疾。一息七至已来。有此证者。速于气海或关元二穴灸三二百壮。以手足和暖为效。仍兼服正阳散、肉桂散、回阳丹、返阴丹、天雄散、白术散。内外通逐。令阳气复而大汗解矣。(阴独盛而阳气暴绝。则为阴毒。若阳独盛而阴气暴绝。则为阳毒。大凡阴阳离绝。非大汗不能复其正气也)○若阴毒已深。疾势困重。六脉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即无。一息八至以上。或不可数至。此则药耳难为攻矣。但于脐中用葱熨法(杂十五)、或灼艾三五百以来。手足不温者。不可治也。如得手足温。更服前热药以助之。若阴气散。阳气来。即渐减热药而调治之。(阳气乍复。往往却烦躁。慎不可投凉药。烦躁甚者。再与返阴丹即定。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二十一)问发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若锦文。或下利赤黄。而脉洪实。此名阳毒也。伤寒病。若阳气独盛。阴气暴绝。必发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若锦文。

或下利赤黄。脉洪实。或滑促。宜用酸苦之药。令阴气复而大汗解矣。葶苈苦酒汤(杂十六)、阳毒升麻汤(杂十七)、大黄散(杂十八)、栀子仁汤(杂十九)、黑奴丸(杂二十)、可选而用之。○近人治伤寒脉洪大。内外结热。舌卷焦黑。

鼻中如烟煤。则宜以水渍布薄之。叠布数重。新水渍之。稍捩去水。搭于胸上。须臾蒸热。又渍令冷如前薄之。仍数换新水。日数十易。热甚者。置病患于水中。热势才退则已。亦良法也。

(二十二)问病患潮热独语。如见鬼状。发则不识人。寻衣撮空。直视微喘。仲景云。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

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正四一)。

若一服利则止后服。脉弦者生。涩者死。(弦者阳也。涩者阴也。阳证见阴脉者死。病患有阳证而脉涩者。慎不可下)(二十三)问胸膈不快。 满闭塞。唇青手足冷。脉沉细。少情绪。或腹痛。此名太阴也。近人多不识阴证。才见胸膈不快。便投食药。非其治也。大抵阴证者。由冷物伤脾胃。阴经受之也。主胸膈 满。面色及唇皆无色泽。手足冷。脉沉细。少情绪。亦不因嗜欲。但内伤冷物。或损动胃气。遂成阴证。复投巴豆之类。胸膈愈不快。或吐而利。经一二日遂致不救。

盖不知寒中太阴也。太阴者。脾之经也。○又问万一饮食不节、胸膈不快、寒中阴经、何法以治之。

答云。急作理中汤、加青橘陈橘锉如麻豆大。

服一二剂。胸膈即快。枳实理中丸(杂八一)、五积散、(杂二十一)尤良。

(二十四)问脉微细。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此名少阴也。少阴之为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四逆汤主之(正七五)。○少阴病。若口燥舌干而渴者。须急下之。不可缓也。大承气汤主之。(正四一)若脉沉而迟者。须温之。四逆汤主之。盖以口燥而渴者。知其热。脉沉而迟者。别其寒也。少阴属肾。古人谓之肾伤寒也。肾伤寒。

口燥舌干而渴。固当急下。大抵肾伤寒。亦多表里无热。但苦烦愦。默默而极。不欲见光明。有时腹痛。其脉沉细。旧用四顺汤。古人恨其热不堪用云。肾病而体犹有热者。可服仲景四逆散(正七六)。若已十余日。下利不止。手足彻冷。乃无热候。可增损四顺汤。(杂百十九)○少阴病若恶寒而 。时时自烦。不欲浓衣者。用去大黄大柴胡汤(正三十)。○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正二十三)微汗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常见少阴无阳证者。亦须微发汗。宜麻黄附子甘草汤(正二十二)。此学人不可不知也。

(二十五)问身微热烦躁。面赤脉沉而微。此名阴证似阳也。阴发躁热发厥。物极则反也。大率以脉为主。诸数为热。诸迟为寒。无如此最验也。假令身体微热。烦躁面赤。其脉沉而微者。皆阴证也。身微热者。里寒故也。烦躁者。阴盛故也。面戴阳者。下虚故也。若医者不看脉。以虚阳上膈躁。误以为实热。反与凉药。则气消成大病矣。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名曰阴躁。欲坐井中。宜以热药治之。仲景少阴证面赤者。四逆加葱白主之。

(二十六)问手足逆冷。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脉沉而滑。此名阳证似阴也。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暑之变也。假令手足逆冷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其脉沉而滑者。皆阳证也。轻者白虎汤(正六四)。甚者承气汤(正四二)。伤寒失下。血气不通。令四肢逆冷。

此是伏热深。故厥亦深。速用大承气(正四一)加分剂下之。汗出立瘥。(仲景所谓厥应下之者此也)○兼热厥与阴厥自不同。热厥者。微厥即发热。若阴厥即不发热。四肢逆冷。恶寒脉沉而细。大小便滑泄矣。

(二十七)问身冷脉细沉疾。烦躁而不饮水。此名阴盛隔阳也。伤寒阴盛隔阳者。病患身冷。脉细沉疾。烦躁而不饮水者是也。若欲引饮者非也。不欲饮水者。宜服霹雳散(杂二十二)。须臾躁止。得睡汗出即瘥。此药通散寒气。然后热气上行。汗出乃愈。火焰散(杂二十二)、丹砂丸(杂二十四)、并主之。

(二十八)问手足逆冷此名厥也。厥者。逆也。阴阳不相顺接。手足逆冷也。阳气衰。阴气盛。阴胜于阳。故阳脉为之逆。不通于手足。所以逆冷也。伤寒热多厥少者。其病当愈。厥多热少者。其病为进。○然有冷厥。

有热厥。当仔细辩认。○冷厥者。初得病日。便四肢逆冷。脉沉微而不数。足多挛卧而恶寒。或自引衣覆盖。不饮水。或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清便自调。即是大便如常)或小便数。外证多惺惺而静。脉虽沉实。按之迟而弱者。知其冷厥也。四逆汤(正七五)理中汤(正七四)。通脉四逆汤。(正八一)当归四逆汤。(正七八)当归四逆加茱萸生姜汤(正八十)。白通加猪胆汤(正九八)。皆可选用也。○热厥者。国中病。必身热头痛外。别有阳证。

至二三日乃至四五日。方发厥兼热厥者。厥至半日却身热。盖热气深。则方能发厥。须在二三日后也。

若微厥即发热者。热微故也。其脉虽沉伏。按之而滑。为里有热。其人或畏热。或饮水。或扬手掷足。

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外证多昏愦者。知其热厥也。白虎汤(正六四)。承气汤(正四二)。随证用之。仲景云。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热厥当下。故云厥应下之者。若反发汗。必口伤烂赤也)又有下证悉具而见四逆者。是失下后。血气不通。四肢便厥。医人不识。却疑是阴厥。复进热药祸如反掌。大抵热厥须脉沉伏而滑。头上有汗。其手虽冷。时复指爪温。须便用承气汤下之。不可拘忌也。(诸手足逆冷。皆属厥阴。不可下。不可汗。然有须下、有须汗证者。谓手足虽逆冷。时有温时。手足掌心必暖。非正厥逆也。当消息之)○若病患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而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者。必是有正汗也。多用绵衣包手足令温暖。急服五味子汤(杂二十五)。或兼与麻黄细辛甘草汤之类。服之时。必大汗而解矣。○或伤寒厥逆而心下怔忪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正五三)。却治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下利也。○又有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结者。邪气结在胸也。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宜瓜蒂散(正百十一)。盖病在胸中。亦能令人手足厥。但认脉乍结者是也。(阴虚则结。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主胸满烦躁)○若伤寒发厥至七八日。肤冷而躁。无时暂安者。为脏厥。此为难治。○又问仲景少阴四逆汤。又有四逆散。何也。答曰。大抵少阴病不可便用热药。且如少阴病亦有表热者。仲景谓之晚发热。用麻黄细辛之类以发汗。终不成少阴证。便不得发汗耶。今少阴病四肢冷。亦有内热者。仲景用四逆散。(正七六)是也。四逆汤用附子干姜。而四逆散主四逆。而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以上病皆热证耳。

(二十九)问吐长虫此名蛔厥也。蛔厥者。脏寒蛔上入膈。其人吐蛔也。此是厥阴证。或病患有寒。复发其汗。胃中冷。及因发汗后身热。重发其汗。胃中虚冷。故长虫逆上。先服理中丸(正七四)次用乌梅丸(正百六)。

(三十)问身体重少气。阴肿入里。腹内绞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妇人则里急。腰胯连腹内痛。此名阴阳易也。伤寒病新瘥。阴阳气未和。因合房室。则令人阴肿入腹绞痛。妇人则里急。腰胯连腹内痛。名为阴阳易也。其男子病新瘥未平复。而妇人与之交接得病。名曰阳易其妇人病新瘥未平复。男子与之交接得病。名曰阴易。所以呼为易者。阴阳相感动。其毒疫着于人。如换易然。其病状身体重。热上冲胸。头重不能举。眼中生花。四肢拘急。小腹绞痛。手足拳。则皆死。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苦小腹里急。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百节解离。经脉缓弱。血气虚。骨髓枯竭。便恍恍翕翕。

气力转小。着床而不能摇动。起止仰人。或引岁月方死。烧 散(正百十三) (音加)。鼠粪汤(杂二十六)、竹皮汤、干姜汤、青竹茹汤、当归白术汤(并杂二十七)、可选用之。

同类推荐
  • 灵宝净明院行遣式

    灵宝净明院行遣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八关斋经

    佛说八关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gainst Apion

    Against Ap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摄大乘讲疏

    摄大乘讲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Keziah Coffin

    Keziah Coff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卯城卯时

    卯城卯时

    《卯城卯时》是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云南文学院院长、知名作家黄尧的新力作。追忆年少时光,感叹人生况味。卯城——以地支命名的城廓,与历史名城昆明近代史上桩桩大事件紧密相连。1949年“解放秧歌”的舞步迎来卯时的黎明,颠覆性的巨变将划时代光芒投射在孩子的梦幻里。历史的震荡期,一帮在社会边缘自生自灭的野孩子,被收容进新时代的实验学校,然而他们早已被艰辛的生活迅速催熟,没有人能阻止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创造一段段新的传奇。他们与成人世界的规矩对抗,与身体和心灵深处的饥饿战斗,与躁动不安的成长拉锯……
  • 聊斋志异(第二季):鬼怪

    聊斋志异(第二季):鬼怪

    中国的传统名著中有无数瑰宝,其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一部非常有特色,充满了想象和智慧,同时又具备了人性光辉的传世之作。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聊斋志异》里的很多故事,不仅不可怕,甚至非常有意思,从对孩子的品格培养,道德教育和情商教育角度来看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好素材。我们“斗胆”编写了这套儿童版的聊斋故事,精心挑选了一些孩子能够理解和喜欢的故事素材,在不破坏原著故事结构的情况下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修饰,屏蔽了一些吓人的恐怖情节。我们还特别挑选了擅长给孩子讲故事的播音艺术家,用有感染力的声音来演绎这个儿童版的聊斋故事。企鹅童话有声版的聊斋志异,包括了鬼,狐,妖三个专辑,介绍了三类“妖魔”的有趣故事。
  • 灵武王者

    灵武王者

    天地灵气是宇宙自然对生灵的馈赠!灵神大陆的生灵,以吸收天地灵气,修炼自身,追求灵武之极,便能拥有不死不灭之身,开天裂地之能。杨朔,一个看似资质平凡的少年,却拥有成为最强灵武王者的潜力,看落魄少年如何成就宇宙最强者!
  • 你是我心中的那点甜

    你是我心中的那点甜

    余生太过漫长,如果有你的陪伴,不过尔尔;人生的酸甜苦辣,与你同甘共苦,不算太差。我有一首要用一辈子来书写的诗,我想,把它读给你听。软萌可爱跆拳道十级小学霸X日天日地表面酷炫内心青涩大魔王
  • 长歌行

    长歌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脚乌龟

    花脚乌龟

    听说郭伯“出事了”。如果郭伯真的出事,那绝不会是小事。对于河东市公路局来说,无异于新建的大桥垮塌、才通车的路面断裂之类的坏消息让人不安。拔出萝卜带起泥,谁都有可能成为沾在根须上的一坨,尤其那些挨挨擦擦围着萝卜长的小葱、白菜,哪经得住扯呢?调查组开始调查与郭伯案子有关的人,让人想不到的是,万年酒店的老板——华丑贵中了头彩。华丑贵后来才弄明白,调查组之所以百里挑一地挑到他,缘起于一张照片,一张用手机拍的宴席上的照片。举报者未必是针对华丑贵的,也许是有人想指认郭伯在酒店胡吃海喝的行为。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你是我刻在心上的名字

    你是我刻在心上的名字

    从相识到相知,十年风雨,青春岁月,都有彼此的陪伴,无形之中,两人却有着捉摸不透的隔阂,少年少女的心事又有谁知晓?又有谁猜得透?唯一不变的,是对一个人日日夜夜里恋恋不忘的坚持……
  • 晚安,总裁大人

    晚安,总裁大人

    【女强爽文,打脸啪啪啪,1V1双洁专宠】“雷先生,听闻最近有流言说您暗恋我?”对面男人冷脸头也不抬处理公事。“我对天发誓,我对您绝无任何遐想!”顺便嘟囔句……也不知是哪条狗妖言惑众。只听耳边传来啪的一声,男人手中签字笔硬生生折成两段。四目相对,室内温度骤降。许久,雷枭薄唇微动。“汪……”“……”神经病!
  • 我只想你幸福

    我只想你幸福

    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徐敏月,成年后离开孤儿院走进大学,临走前院长交给她一张合照,照片中的男孩子是她五岁那年进孤儿院前救过她的人。在大学里,徐敏月意外的发现同班的男神顾宇轩就是的小男孩。那一刻,她春心萌动,想要和男神在一起的愿望成为了生命中的全部。只是面对来自对方家庭的阻力,男神自幼定亲女友的争夺以及闺蜜无耻的挖墙脚,温柔善良却又有着一丝自卑心理的徐敏月是否可以坚守自己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