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3000000013

第13章

大慧。身见有二种。谓俱生及妄想。如缘起妄想自性妄想。譬如依缘起自性种种妄想自性计著生。以彼非有非无非有无无实妄想相故。愚夫妄想种种妄想。自性相计著。如熟时焰鹿渴水想。是须陀洹妄想身见。彼以人无我摄受无性。断除久远无知计著 身见者。彼于五阴身作主宰见。此分二种。俱生者。谓见与身俱生。如前身见。妄想复依见而起。如后边见。故曰如缘起等。谓依缘起故。起妄想自性。以彼非有下。正释上妄想身见。以本非四见而有四见。则是无实妄想相。如彼缘起。而愚夫以妄想故。起种种妄想自性计著。故譬之。如熟时焰非水谓水。即其相也。彼以人无我摄受无性者。即初果向人。以人无我观。了本无性故其惑即断。言无知者。谓染污无知也。

大慧。俱生者。须陀洹身见自他身等四阴。无色相故。色生造及所造故。展转相因相故。大种及色不集故。须陀洹观有无品不现身见则断。如是身见断贪则不生。是名身见相 俱生身见者。初果人观察自他之身受想行识四阴无色相故。色由四大种生。造及所造即能造所造。谓四大造色阴。展转者。即四大互相因也。不集者。谓大种与色性无和合。如是观之五阴有无皆不可得。孰为身见。故曰有无品不现。身见既断贪亦不生也。

大慧。疑相者。谓得法善见相故。及先二种身见妄想断故。疑法不生。不于余处起大师见为净不净。是名疑相须陀洹断 此疑相中。谓初果人。于四谛法谛了无惑即善见相。及前二种身见分别断故。于诸法中更不生疑。自然明了邪正。不复余外道处起大师想。为净不净者。不于佛处疑善不善。是为疑相不生也。

大慧。戒取者。云何须陀洹不取戒。谓善见受生处苦相故。是故不取。大慧取者。谓愚夫决定受习苦行。为众具乐故求受生。彼则不取。除回向自觉胜离妄想无漏法相行方便受持戒支。是名须陀洹取戒相断 戒取者。非戒为戒也。外道邪习非因计因。如持鸡狗等戒是也。初果人不取彼戒。谓善见彼受报苦相徒劳苦行故不取也。愚夫取者。以五欲等众具为乐故求受生。然非三昧之乐。虽求乐果其实何有。彼初果人不取是为戒。非无自己所持之戒。故曰除回向自觉胜等。即彼所修戒行回因向果。戒支者。支谓支分。如七觉支及五支戒等是。虽不取乎彼。而取乎此。然非大乘无取之戒。是亦取也。

须陀洹断三结贪痴不生。若须陀洹作是念。此诸结我不成就者。应有二过。堕身见及诸结不断。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说众多贪欲。彼何者贪断。佛告大慧。爱乐女人缠绵贪著。种种方便身口恶业。受现在乐种未来苦。彼则不生。所以者何。得三昧正受乐故。是故彼断非趣涅槃贪断 言三结者。见惑也。因断此见离贪嗔痴。此三者。即见惑中之思惑也。言二过者。身见本也。诸结末也。本既不除末何由灭。贪有多种。特言爱乐女人。举其重者言之。初果人得三昧胜乐能断比欲。虽离于有犹著于空。故云非趣涅槃贪断也。

大慧。云何斯陀含相。谓顿照色相妄想生相见相不生。善见禅趣相故。顿来此世尽苦际得涅槃。是故名斯陀含 此明二果相。谓照了五阴色相妄想。不同初果修四行观故得顿名。生相即诸结。见相即妄想。此二不生。惟无漏智加修禅定。则善见禅趣之相。进断欲界思惑。至尽六品。惟余一生故。曰顿来此世。尽苦际者。离人中生死。得涅槃者。证二果也。

大慧。云何阿那含。谓过去未来现在色相性非性。生见过患使妄想不生故。及结断故名阿那含 此三果人。通观三世色相皆空。非性即空也。离有无分别过患。故云妄想不生。结断者。断欲界后三品思惑也。

大慧。阿罗汉者。谓诸禅三昧解脱力明。烦恼苦妄想非性故。名阿罗汉 诸禅三昧。即罗汉所修智定。解脱力明。即所证之法。力即神通明乃三明也。以是照了烦恼诸苦分别皆空。谓色无色界思惑净尽。证无学果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说三种阿罗汉。此说何等阿罗汉。世尊为说寂静一乘道。为菩萨摩诃萨方便示现阿罗汉。为佛化化。佛告大慧。得寂静一乘道声闻非余。余者。行菩萨行及佛化化。巧方便本愿故。于大众中示现受生。为庄严佛眷属故。大慧。于妄想处。种种说法。谓得果得禅。禅者入禅悉远离故。示现得自心现量得果相。说名得果。复次大慧。欲超禅无量无色界者。当离自心现量相。大慧。受想正受。超自心现量者。不然。何以故。有心量故 此蕳罗汉名相通别。通则通名罗汉。别则三种不同。三种中一实二权。得寂静一乘道者。一实也。菩萨方便示现及佛化化者。二权也佛答谓所说罗汉是实非权。一乘者。乃三乘之一。非佛乘之一也。巧方便本愿者。即余二种。为已曾发善巧方便誓愿。示现罗汉庄严佛会。而为眷属也。于妄想众生之处。为其说法同其修证。故曰得果得禅。虽入于禅而不住禅。亦随心量示现得果。而不住于果。二种权行既不同于实行。又不住果住禅。是为超禅。故示超禅之相。令其舍世间禅得出世间禅。世间禅。谓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也。当离自心者。心量既极即是如来禅。然则灭受想定。岂非超心量乎。故复蕳云不然。以其取灭受想亦是心量故。须一切舍离皆不可得。圆觉经所谓。照与照者同时寂灭斯得之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禅四无量  无色三摩提

一切受想灭  心量彼无有

须陀槃那果  往来及不还

及与阿罗汉  斯等心惑乱

禅者禅及缘  断知见真谛

此则妄想量  若觉得解脱

偈中初四句。颂上超禅相。中四句颂上四果。惑乱者。以大斥小。谓小乘取涅槃相。亦是心惑乱也。后四句禅者禅等。即上能入所入。及禅所缘境。与夫断集知苦见真谛理。皆寂灭性中妄想心量。若能觉了则究竟解脱无得而得也。

复次大慧。有二种觉。谓观察觉。及妄想相摄受计著建立觉。大慧观察觉者。谓若觉性自性相。选择离四句不可得。是名观察觉 上云若觉得解脱故。又告之以觉知之道。二种觉义。一往言之。虽若真妄之异。然据结文。云菩萨成就。则皆大士所观而真俗不同。观察觉即真谛之觉也。建立觉即俗谛之觉也。良以菩萨观真不舍俗。照俗不违真。若觉性自性等者。即观一切法之自性。此性本来离相。不可以一异等四句分别蕳择。故云不可得也。

大慧。彼四句者。谓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是名四句。大慧。此四句离。是名一切法。大慧。此四句。观察一切法。应当修学 分别四句之相如前。言四句离者。是不著于妄计也。若堕四句计中非所以觉性自性。今皆求之叵得。则离彼四句。复乎本性。是名一切法。以此四句观一切法。无情不离无性不显。故结劝云应当修学。

大慧。云何妄想相摄受计著建立觉。谓妄想相摄受。计著坚湿暖动不实妄想相。四大种宗因相譬喻。计著不实建立而建立。是名妄想相摄受计著建立觉。是名二种觉相。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二觉相。人法无我相。究竟善知方便。无所有觉。观察行地得初地。入百三昧得差别三昧。见百佛及百菩萨。知前后际各百劫事。光照百刹土。知上上地相。大愿殊胜神力自在法云灌顶。当得如来自觉地善系心十无尽句成熟众生。种种变化光明庄严得自觉圣乐三昧正受 二建立觉者。入楞伽云。谓于坚湿暖动诸大种性。取相执著虚妄分别。以宗因喻而妄建立。是名取相分别执著建立智。宗因喻者。即五分论法虽是不实建立。以世谛故而建立之。则真俗两行不相妨碍。若菩萨下。总结二觉成相。初觉成故。于人法知无我相。次觉成故。了无我相不离人法。故曰究竟善知方便。无所有觉者。还以二种觉。观历于行地。而后得入初地也。入三昧见佛等。皆以百言之者。以菩萨初破无明。能分身百界所入法门数皆如之。故摄论云。菩萨入初地时。证十百明门。一于一刹那顷。证百三摩地。二以净天眼见百佛国。三以神通力。能动百佛世界。四能往百佛世界。教化众生。五能以一身化百类身形令有情见。六能成就百类所化有情。七若为利益。能留身住世百劫。八能知前后际百劫事。九能以智慧。入百法明门。洞达晓了。十能以身观百类眷属。余地倍倍增胜。十无尽句者。如华严十地品住初欢喜地有十不可尽句。云云。亦如普贤十行愿。皆言无尽。以此善系其心。成熟众生。至于自觉圣乐三昧。则菩萨之能事毕矣。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四大造色。云何菩萨善四大造色。大慧。菩萨摩诃萨作是觉。彼真谛者。四大不生。于彼四大不生。作如是观察。观察已觉名相妄想分齐自心现分齐外性非性。是名心现妄想分齐。谓三界。观彼四大造色性离。四句通净。离我我所。如实相自相分段住。无生自相成 上云四大。言之未详故重示之。初明能觉观。则曰菩萨作是觉等。言彼真谛四大不生者。理也。亦承上观察觉。言之。然理非无四大。直彰无相故云不生。所以菩萨作不生观察。不生而生。是生四大之本。故有四大名相妄想次第。究其四大所起。亦是自心现之分齐。既了诸法唯心即达外性非性。是则观彼四大造色性离。性离者。无生四句也。以是四句通净四大。亦即四大圆离四性。由是离我我所。离故复本。复本故法法不失自体。故曰如实相自相分段住。如实相则相相一如自相分段则有差别。惟其同异不相妨碍。则无生自相如是而成。此能觉之智也。

大慧。彼四大种。云何生造色。谓津润妄想大种。生内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种。生内外火界。飘动妄想大种。生内外风界。断截色妄想大种。生内外地界。色及虚空俱计著邪谛。五阴集聚四大造色生 此明所觉之法。复蹑上文征释其相。彼四大者对真谛而言。则以四大为彼。对四大而言。亦以真谛为彼。言四大种生造色者。即大种为能造。如前坚湿暖动是也。四大为所造。如后内外水大等通名为色是也。若楞严则交互而起。如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等。云云。今各从类造故。有津润大种。生于水大等。盖文虽别而理通。言其造法。莫不因性而有相从微而至著相因想成未由种起。所以发生万类。本乎一心。所谓津润堪能摇动断截者。各随四大性分说也。又津润等。亦可约贪嗔痴等分言之。故一一皆曰妄想想也。大种种也。此皆发于微者也。及其既著则为内外四大。谓正报为内依报为外。俱遍一切而与空俱。故曰色及虚空等。外道于此计著邪谛。或计有无或起分齐。已如前斥。由四大造色故有五阴。因阴而有六根。次第而生故。云四大。造色生也。

大慧。识者。因乐种种迹境界故余趣相续。大慧。地等四大及造色等。有四大缘。非彼四大缘。所以者何。谓性形相处所作方便无性。大种不生。大慧。性形相处所作方便和合生。非无形。是故四大造色相外道妄想非我 识者六识。谓六识乐诸尘境出入履历。故曰迹。此由妄识著于妄境。遂成结业。六趣受生相续不断。又曰地四大等者。示四大不能独造必兼于缘。不专在缘。故曰非彼四大缘。所以下征释其义。谓性津润等性形相。四大色相因也。处及所作方便缘也。若因无生性。虽缘亦不生。故曰大种不生。必由众缘和合成形。非无形者。则亦在缘也。既无在无不在。则本无实性无性而生。则因缘之义彰矣。言外道妄想者。此与前计著邪谛之语。皆因而斥非。谓四大造色相。不同外道妄想分别。故曰非我。

复次大慧。当说诸阴自性相。云何诸阴自性相。谓五阴。云何五。谓色受想行识。彼四阴非色。谓受想行识。大慧。色者。四大及造色各各异相。大慧。非无色有四数如虚空。譬如虚空过数相离于数。而妄想言一虚空。大慧。如是阴过数相离于数。离性非性离四句数。相者愚夫言说。非圣贤也 此明五阴自性相数非数。言数者。以色非色各有四数故曰彼四阴非色。又曰色者。四大造色各各异相。则四大不同通名为色。而色亦有四。次言有数者。即色界无色界皆非数也。且约无色界示之。故云非无色有四数如虚空。正言无色四阴本无有四。譬如虚空超过数相。然妄想分别。言虚空是一。阴亦如是。离诸数相有无等四句。计有数相者。是凡夫所言。非诸圣贤。如云佛身无为不堕诸数是也。

大慧。圣者如幻种种色像。离异不异施设。又如梦影士夫身离异不异故。大慧。圣智趣同阴妄想现。是名诸阴自性相。汝当除灭。灭已说寂静法。断一切佛刹诸外道见。大慧。说寂静时。法无我见净。及入不动地。入不动地已。无量三昧自在。及得意生身。得如幻三昧。通达究竟力明自在。救摄饶益一切众生。犹如大地载育众生。菩萨摩诃萨普济众生亦复如是 圣人了阴如幻。虽现种种色像。离于施设异不异见。如梦影中现士夫身皆无实体。岂有异不异耶。然异不异见。乃凡夫之妄想。佛之所以能离者。由了凡圣阴体本来不二。故曰圣智趣同阴妄想现。凡夫欲复本体。当须远离阴妄性相。故云汝当除灭。妄执若灭寂静乃彰。故复能说此寂静之法。远离一切外道之见。说此法时既离法无我执。即能入不动地。得无量三昧一切法门。普济群品。如地之载育也。

同类推荐
  •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迦叶结经

    迦叶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玄灵宝国王行道经

    太上洞玄灵宝国王行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恒水经

    佛说恒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亳州牡丹史

    亳州牡丹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狂人日记:鲁迅小说全集

    狂人日记:鲁迅小说全集

    鲁迅先后出版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本书收录了这三部小说集的全部篇幅。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却成就显著。小说具有“忧愤深广”的特点,善于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从现实与历史血肉相连的深度来认识、分析、发掘问题的内在本质,铸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其小说也因此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 怂遍诸天

    怂遍诸天

    张朝:“系统,方便告诉我你为什么叫怂遍诸天系统吗?感觉这个名字好皮(挫)啊,我以后遇到其他穿越者,别人都是什么终极杀戮系统,以力证道系统,他们问我是什么系统,难道我要告诉他们我的系统是个怂,很难为情的,死鬼。”系统:……起初,张朝以为,怂就是懦弱,觉得系统是笑话。后来,怂——心上两人,一人曰恶念,一人曰善念,心为执念,分别是恶念之尸、善念之尸、执念之尸,斩三尸证道!最后,怂道修心,怂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羁绊,我怕死,怕从此见不到你,更怕你见不到我伤心。第一卷《龙与月匈之歌》第二卷瓦罗兰大陆……
  • 疏影照惊鸿

    疏影照惊鸿

    叶家满门被灭,走投无路的叶疏影投身于望雪阁主慕清浅门下,却不想这便是错误的开场。本是同门师兄妹,她却在他一次次的温柔中沉沦……待到谈婚论嫁之时,他带着另外一个女人出现,她黯然离开。再相见,她怀中却多了一粉嫩团子,某人趁着月黑风高,找上门来说要对娘俩负责!想这么容易抱得美人归?趁着某人还在忙,带上儿子悄悄溜走,江湖逍遥,何不乐哉?
  • 侯府长媳

    侯府长媳

    谢景翕的二姐难产而死,留下一对孩子,谢景翕就在这种情况下嫁进安奉候府,做了二姐夫的填房,在经历双子夭折,娘家放弃,夫君的不信任后,谢景翕选择独居别院十几年,却不料最终还是被人害死。重生后的谢景翕决定这一世一定要为自己而活,找出杀害自己的凶手,然而孤立无援的她,注定要因此走上一条充满血腥的道路。只是走着走着,谢景翕突然发现,她身后那个出了名的病秧子夫君,竟是比她还要心狠手辣……
  • 鸿蒙邪君

    鸿蒙邪君

    吞噬天地灵丹,修成霸世魔体,秒杀荒古魔兽,挑战远古众神。废柴大少郭慕受尽嘲讽,一次机缘唤醒神秘血脉,从而一飞冲天!杀贵族,灭强者,纵横天下莫敢不从!调戏调戏诱惑妖姬,勾搭勾搭豪门圣女,推倒众多绝色佳丽,祸害万千清纯少女!
  • 重生前妻买一送一

    重生前妻买一送一

    离婚前夕,她伤心欲绝;努力了三年,依然换不回自己丈夫的心。她自导自演了一场意外的车祸。当再次醒来的时候,站在窗边的男人,并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完全陌生的男人。一朝重生,她进入了一个二十二岁女人的身体,醒来时却被迫结婚。当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死讯的同时,也看到自己深爱了八年的男人,此时正向媒体宣布着他的婚讯。她的心里充满的恨意,爱得越深。恨得也便越深,他对她不仁,那么也别怪她不义。她同意跟陌生男人结婚,但是要他帮她毁了她那个所谓的前夫。从此,他们俩人之间的关系,多了一份的契约。
  • 随身万能商店

    随身万能商店

    商店:只要你有钱,在我这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买不了,这么狂妄的话,你都说的出来主角表示不相信,但下一刻他就傻眼了,铠甲变身器,奥特曼变身器卧槽这是什么,坦克,装甲车,还有航空母舰……这尼玛要逆天啊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 取暖

    取暖

    一个刚出狱的男子,在临近除夕夜流落到一个边远的小镇。在这里他受到人们的白眼,落魄而孤独,他遇到了一个特别的女人。女人是一个小店主,遭到莫名的流言与人们的白眼。男子住进了这家小店,他们相互取暖,度过一个美好的除夕……
  • 草根绿茵梦

    草根绿茵梦

    两个具有一定水平的足球业余爱好者,怀着自己的绿茵梦想,有幸进入龙州市一家足球俱乐部工作,成为球队勤杂员。两个人除了工作外,还努力自行训练,提高自己球技。经过不懈的努力,两人球技得到很大提高,并且得到球队认可,成为俱乐部一名注册球员,并在比赛中为俱乐部争得荣誉,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