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5200000002

第2章

唐朝封禅仪注由颜师古最先创编撰定。颜师古是唐朝一代名儒,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爷爷,唐代研究《汉书》的权威,对汉朝历史和礼仪了如指掌,于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春,撰定了《封禅仪注书》。唐太宗诏房玄龄、魏征等一起商讨,“定其可否,多从师古之说,然而事竞不行”。(10)后唐高宗封禅泰山,主要是参照颜师古的仪注进行的,但由于皇后武则天的干预,禅于社首时,竟让宫闹接神,以皇后武则天为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率六宫以登,群臣瞻望,不免令人感到“窃笑”。宰相张说与著名文士、右散骑常侍徐坚等人与礼官们反复商议,编制礼式。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四月,张说将初定的仪注献上。玄宗十分高兴,与宰相、札官欢晏于集仙殿。酒过数巡,酣犹未尽,玄宗提议将集仙殿更名为“集贤殿”;并宣布张说为集贤书院主管,徐坚副之。随后不断讨论,继续修订、完善封禅仪注,于当年秋天最后定稿。

玄宗原来说“未能使四海-安,此礼未定也;未能使百蛮效职,此功未成也”,也是故作谦虚。他内心里潜藏着忧虑,如果满朝文武去东封泰山,类似突厥之类的游牧民族乘隙侵犯怎么办呢?封禅就成为不是宣告太平盛世,恰恰引起了战祸狼烟。为了防止“突厥乘间人寇”,兵部郎中裴光庭建议,邀请四夷君长及各国使臣“从封泰山”,当即被玄宗下诏行之。这样,邀请突厥、契丹、奚、昆仑、——以及大食(阿拉伯)、日本、高丽、新罗、百济、日南等,使封禅成为各族和各国使者共同参加的盛大典礼。

同时,为了在政治上清除武后、韦后的弊政,革政斯礼,不让宫闱接神,以免令人“窃笑”,改为祭拜吴天上帝,以唐高祖配享,玄宗首献,-王亚献,宁王终献,祀社首之坛以睿宗配祀。这无疑突出了开元政局的特色,显示出李唐王朝正统的皇氏地位。在讨论仪注的过程中,难免有不同意见发生。

封掸时,按礼仪要焚烧一座柴禾堆,有些人主张先燔柴而祭祀,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先祭祀而后焚柴。彼此引经据典,死搬教条,相持不下,截然对立。

张说则向玄宗奏曰:“凡祭者,本以心为主,心至则通于天地,达于神抵。

既有先燔、后燔,自可断于圣意。至意所至,则通于神。燔之先后,臣等不可裁定。”(11)”既有先燔、后燔,自可断于圣意“,你还罗嗦什么呢!

但张说有令人折服的思辨能力,祭祀“本以心为主,心至则通于大地,达于神抵”,心诚则灵嘛!一个“断于圣意”使玄宗可以放开手脚,充分表达东封泰山的政治意图;一个“凡祭者,本以心为主”将大大减弱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也大大增强昭告天地,庆贺“开元盛世”的喜庆现实的欢乐气氛。

毕竟人活着不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今天和明天。

毕竟人活着不是为了天地神祗,而是为了自己。

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

玄宗一路辛苦,晓行晚宿,整整东行二十五天,于十一月丙戌来到泰山脚下。第二天在行宫略作休息,即静心致斋于帐殿。第四天,玄宗御马登山。

他认为灵山清静,不宜喧哗,便将众多随从官员留在谷口,独与宰相、诸王及柯祭礼官步登山头。巍巍泰山,苍松多姿,奇石耸峙,烟云飘渺,恍若仙境。身置此境,自己也仿佛飘飘欲仙了!玄宗毕竟不是昏君,他封禅泰山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即便此时此刻,也没有忘记。他突然发问:“过去帝王封禅的玉牒文,为什么都是秘而不宣呢?”礼部侍郎贺知章回答说:“密求神仙,故不想让人看见。”玄宗过去就说过:“仙者,凭虚之论,朕所不取。”

他是立足于现实的。宣称“朕今此行,皆为苍生祈福,更无秘请。宜将玉牒出示百僚,使知朕意。”“断于圣意”,一下子就把“礼”应秘而不宣的祭文公布于众:“有唐天子臣隆基,敢昭告于吴天上帝:天启李氏,运兴土德,高祖太宗,受命立极;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绍夏,继体丕定。上帝眷佑,锡臣忠武,底绥内难,推戴圣父(指睿宗)。恭承大宝,十有三年;敬告天意,四海晏然。封祀岱岳,谢成于天;子孙百禄,苍生受福。”(12)祭文列数了李唐王朝的功绩,也概括了唐玄宗的经历和事业。恐怕不是如玄宗自己所宣称的那样“皆为苍生祈福”。即使祈祷“苍生受福”,也是为了“子孙百禄”。当然,哪一个封建帝王不是为了自己统治阶级的利益呢!

据史料记载,这一天仪仗卫队环列山下百余里。泰山上下行道布置卫兵,传呼辰刻(报时)以及送递诏书须臾而达。当夜,忽然风起雨落,雨中夹雪,飘飘而下,宿斋山上的君臣们顿时感到寒气彻骨。泰山,五岳之尊,真不知是降祸降福,带有几分神秘,带着几分忧思而令人心中打鼓。所幸瞬间即变,不一会就“息风收雨”,山气渐暖,给人带来吉祥的欢欣。”夜中燃火相属,山下望之,有如连星自地属天。”东岳夜景,美不胜收!几多神秘,又几多喜庆!

第五天,“天清日暖”。真是天遂人意,吉祥如意!玄宗站在泰山之颠,遥望山下,旌旗如龙,随风徐摆;丝竹声声,飘彻天外;祭奠唐乐,悠扬而起。玄宗按照自定的“先奠后燔”之仪,步上封台前坛,祭拜皇天上帝,以高祖配享,玄宗首献,王亚献,宁王终献。献毕,将盛有玉册及玉牒的两个玉柜,藏于祭坛石室。这时,位于东南方向的一座燎坛,点燃了堆积燔柴,火势腾腾而上,庆云纷布,遍满天际。”皇帝就望燎位,火发,群臣称万岁,传呼山下,声动天地”。与此同时,山下祭坛,群臣百官祭祀五帝百神也已结束。山上山下,皆呼“万岁”;声涛阵阵,不绝于耳!玄宗心潮澎湃,情不自禁他说:“今封祀初建,云物体佑,皆是卿等辅粥之力,君臣相保,勉副天心,长如今日,不敢矜怠。”这位能工诗文,且通音律,又善书法的皇帝立即吟诗一首《登封喜雪》:日观卜先征,时巡顺物情。

风行未备礼,云密遽飘英。

委树寒花发,萦空落絮轻。

朝如玉已会,庭似月犹明。

既睹肤先合,还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报,因此谢成功。(13)

宰相张说跪拜地上说:“昨夜则息风收雨,今朝则天晴日暖,复有祥风助乐,卿云引燎,灵迹盛事,千古未闻。陛下又思慎终如初,长福百姓,天下幸甚。”(14)拍马屁可谓拍到点子上了!皇帝希望“君臣相保”,“长如今日”;宰相美词陛下“思慎如初”,“长福百姓”,可谓一唱一和演双簧。其实,玄宗自此就迷醉在“长如今日”的“告成功”中了,不是“不敢矜怠”,而是“上(玄宗皇帝)心益侈”;(15)不是“君臣相保”,而是君臣共为荒落了。哪里有什么“思慎如初”,“长福百姓”!

封祀完毕,玄宗、诸王、宰相及众礼官由南向山下走去,午前抵达社首山帷宫。迎候的百官及四夷君长纷纷向前争向祝贺,仿佛玄宗从昊天上帝那里带来了天命福音。玄宗不辞劳苦,又于次日举行了“禅社首”的大典。社首山是泰山下的西南方的一座小山,据《汉书》记载,“周成王封泰山,禅于社首”。但年代久远,均是“禅云云”而已,仅是传说。而秦王和汉光武帝,都是禅于梁父。梁父山,亦称梁甫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东南。唐高祖恢复封禅大典,禅于社首,玄宗故而相袭。这一天,设地神享皇抵于社首祀坛,睿宗配祀。藏玉册于石室,篆德于社首。至此,“封泰山,禅社首”的祭祀天地大典才告结束。

祭典结束,照例一番庆贺。第七天,唐玄宗在帐殿受朝觐。正如玄宗所说:“四方诸侯,莫不来庆”。(16)文武百官、二王之后、孔子后代,文士儒生,无不上书赋颂。还有突厥、契丹、奚等王;大食、谢、五天十姓、昆仑、日本、新罗、囗囗等侍子及使臣;以及高丽朝鲜王、百济带方王、十姓摩阿史那兴昔可汗、三十姓左右贤王和日南、西竺、凿齿、-柯、乌浒酋长等,俱来庆贺,不亚于今天的国际性大型盛会。玄宗在帐殿接受朝贺,随即宣布天下大赦,封泰山为天齐王。就在这一片赞贺赋颂中,礼官兴冲冲走进帐殿上奏:“有一八岁童子刘晏,欲向陛下敬献《东封书》。”

从初唐到盛唐,是非常重视搜访奇伟贤能、英杰人才的。唐太宗在《荐举贤能诏》中说,“朕遇想千载,旁览九流,详求布政之方,莫若荐贤之典”。

充分认识到治国布政的重要就在于举贤任能,多次下达诏旨,搜访贤达能人,文生武勇。强调“明略可以佐时”,“伟才堪以干国”(17);主张“奇伟必收,浮华勿采”,达到治国布政的目的。高宗也是如此。在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和显庆二年(公元657年)颁布《河南河北江淮采访人杰诏》、《采访武勇诏》,广揽人才,巩固大业。在初唐到盛唐,举国上下为培养人才、重视人才、发现人才、任用人才准备了丰沃的土壤,使得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举贤任能可谓蔚然成风,皇帝都是一付求贤若渴的样子。玄宗带着几分惊讶和喜悦,下诏:“命刘晏上殿!”

注释:

(1)《唐大诏令》卷66《典礼·封掸》玄宗《封禅诏》。

(2)《全唐文》卷221,张说《大唐封祀坛颁》。

(3)《李太白全集》卷1《古赋八首·大猎赋》。

(4)《李太白全集》卷1见〔清〕王琦注。

(5)《唐大诏令》卷66《典礼·封禅。答请封禅诏》。

(6)《贞观政要》卷2《改纳谏第五·直谏》。

(7)《旧唐书·崔日用传》。

(8)《旧唐书·礼志三》。

(9)《唐大诏令》卷66《典礼·封禅》。

(10)《旧唐书·颜师古传》。

(11)《旧唐书·礼志三》。

(12)《唐大诏令》卷66《典礼·封禅·开元玉牒文》。

(13)《全唐诗津华鉴赏集成。山水部》。

(14)《旧唐书·礼志三》。

(15)《资治通鉴》卷213开元十七年八月条。

(16)《旧唐书·礼志三》。

(17)《唐大诏令》卷66《搜访才能诏》。

同类推荐
  • 惜春

    惜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瀛涯勝覽

    瀛涯勝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孛经抄

    佛说孛经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辩正论

    辩正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源介清禅师语录

    龙源介清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箫声咽

    箫声咽

    深夜,两名道士不请自来,他们自称来自江湖第一善帮的红筹寺,此行无非两个目的,一是送回文总镖头文玮峰的尸首,二是索回红筹寺的圣物。文夫人悲愤交加,百口莫辩,想要寻找帮手,却发现无论是女儿还是其他镖师都在转眼之间没了踪影……文玮峰的女婿,云台山庄的庄主徐士清觉得岳父死得蹊跷,便请来号称“江南府门三绝”之一的仵作白志远协助破案,谁知,白志远刚找到关键线索便死于非命。若干年后,仵作之女白箫被许配给徐家大少爷,不料新婚之夜,新郎却离奇失踪。所有这些都似乎与当年的文镖师命案有关联,而武功高强的蓬莱四子更是个个有嫌疑,究竟谁是凶手?
  • 王爷,本宫不和亲

    王爷,本宫不和亲

    十年前的一场大火,让她失去了所有,被困于深宫中,唯有“复仇”二字才让她有了活下去的勇气;狸猫换太子,他从小喝着“三生醉”长大,隐忍残喘,暗中发展,不过是想要获得那江山王座,俯视众生。一场阴谋重重的和亲,让他们相遇。皇家人最悲哀的不过是,连枕边人也不得不防。可是当一层层阴谋揭开,所有的杀戮都是为了复仇,最后且看谁坐拥江山,是否孤寂。
  • 小火熬小药

    小火熬小药

    本书将千年养生古方智慧与现代人体质特点完美结合。北京著名中医专家唐博祥针对现代人常见的亚健康、慢性病、妇科病、儿科病以及美容问题,提出“慢养”新主张,将其三十多年收集和研制的七十多道慢熬滋补珍品一一与读者分享,让膏方这种流传千年却鲜为人知的养生圣品为读者解除身体病痛,慢养出真正的健康。
  • 最终密码2

    最终密码2

    还记得曾经的林昊么?还记得曾经的昊风么?400年的等待,昊风带着达罗人席卷而来。整个世界因此而改变。且看500年后的世界,是否有人能够救赎这猎手的世界……
  • 狂魔痴神

    狂魔痴神

    他看着眼前这两个至亲至敬的人,而他的命运全拜他们所赐……他遭受世人的唾弃,遭受亲朋的背叛,成为人类的仇敌……他呼喊着:堕落吧,萧哲!他是这片大陆最黑暗的存在,唯一的光,是那个全身沐着金光的少女。我的宿命,就是天生成为你的兵器!他说:我宁可这世界毁灭,也不会让你受到半点伤害!
  • 最受欢迎的化妆书(女性生活百宝箱)

    最受欢迎的化妆书(女性生活百宝箱)

    当代人们追求美的时尚是健美。健美是健与美的结合,更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人们在劳动、生活、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共识:健康是人的最宝贵财富,没有了健康就可能失去一切,因此健康也是人体靓丽的基础。
  • 像温州人一样思考

    像温州人一样思考

    温州人不是“天生的经济学家”,他们也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但长期以来,他们通过自身的经营和投资,不断积累起创造财富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可称之为温州人的经营哲学。
  • Poems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带书

    锦带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圣法印经

    佛说圣法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